A.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中心领导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向辉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宋培学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欣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小光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党委书记白晶瑞
B. 文化传播者——记鄠邑区大王镇国产胶片电影放映机珍藏馆长刘公信
文/王宁子
提起刘公信,在西安市鄠邑区大王镇方圆十几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高高的个头,清癯的身躯,爽朗的笑声,是有名的电影放映员和民间木雕艺人。
六七十年代,刘公信因在部队是文宣干事而成了公社的放映员,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能在公社谋一份儿职业既神圣又体面,只要哪个村子能看到他的身影,那个村子会瞬间沸腾,似乎他就是久旱洒甘霖的农人。
认识公信叔的时候,我才五六岁,我妈在村缝纫组上班,公信叔经常去缝纫组补银幕,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记忆中,公信叔一身迹灶黄军装,骑一辆加重自行车,干净利落,高大帅气。那时候见他问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叔,得是今黑我这有电影?每每听到这话,公信叔便会哈哈大笑着说,等哪一天给咱这放吵州灶电影,叔第一个告诉你。
那年代,一个村子要是有电影,那场面不亚于过年耍社火,周围村子的人们没等到夜幕降临,便早早吃了饭携家带口挟椅拖凳,迤逦而至。
放映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在人们的眼里,不用顶着大太阳下地干活,有啥新电影,还能先睹为快。但放映是个技术活,不是你抡锄头就能干的,用我们当地一句俗语形容这个职业最恰当不过了——喝不了半缸泔水,就不要揽那个活。
在那个精神世界贫瘠的年代,人们见识和接触外面的世界,唯有电影。每当看到公信叔干净利索地摆弄,权威地吆喝秩序,场灯熄灭的一瞬间,一束光柱从放映机里投向银幕,嘈杂的场面顿时鸦雀无声。那时候,一部电影有时候两个村子同一天晚上放映。甲村先放,第一片放完,赶紧交给乙村等待多时的放映员,然后在夜色中快马加鞭奔向乙村。若是电影机中途出现问题,银幕下一片抱怨声,口哨起哄声,银屏上各种搞怪手势投影,甚至有脾气暴躁的等不及,还会对着放映员叫骂,公信叔都一声不吭。不管天气如何,只要银幕下有一个观众,放映员也会顶风冒雨坚持到最后。
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关中。
记得那天晚上村戏楼下有一场电影,观众正看到兴头,忽然觉得屁股下的板凳在不停晃动,前面的人还以为后面的人在撒怪(开玩笑),猛扭头,后面的人忙告知前面的人,自己的椅子也在摇动,人群中不知谁炸了一声,地震咧!
紧接着,狂风暴雨骤然而至,银幕下一片慌乱,娘哭娃喊此起彼伏,人们来不及拎起凳子,风一般地席卷而逃了。诺大的戏楼下,只剩下手忙脚乱的公信叔在风雨中来回飘摇着。
第二天,一脸疲惫的公信叔拿着被风刮破的银幕来缝纫组,谈起那令人心悸一幕,几位婶婶由衷为公信叔竖起大拇指,公信叔叹口气苦笑说,那是咱的本分,说啥也不能坏了电影设备,那可是咱乡亲们的宝贝呢。
作为一名乡村放映员,公信叔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乡间,一次又一次丈量着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并把最新简讯和电影传播开来……
改革开放后,公信叔自筹资金购回一套1000瓦氙灯的电影放映机,让乡亲们看上了更高级的清晰影片。时隔两年,他又从西安市解放电影院购回一套重达1.3吨的5505型松花江座机,并固定在汽车货箱上。“流动放映车”一炮走红,消息很快传到全国各地,其创新做法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并作为典型向全国农村推广。
时间进入新世纪,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电视机录像机走近寻常人家,露天电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国家一纸文件,全国9万放映员全部下岗,从此销声匿迹。离了职的公信叔没有气馁,军人身上不服输的精神再次体现出来。他创办了幼儿园,带领儿女,用真诚爱心换来了小镇家长们的信任,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幼儿园在大王镇办的风生水起。
日子一天天好了,看着家里闲置多年的几套电影机,思绪回到那披星戴月的岁月,一种电影从业人的情结油然而起。无数次梦回银幕,无数次看着尘封的“老朋友”黯然神伤,他惆怅,他迷茫,痛定思痛,他有了大胆的想法——收藏电影放映机。定下念头,心动不如行动,他跑遍了西安市各大电影院,踏遍了上百家废品收购站,在家人支持下,历时十几年,花费二十多万,他的国产胶片电影放映机珍藏馆诞生了。馆内珍藏了60多套电影设备和560多卷珍贵的电影胶片,其中,有一套电影设备在国内仅存一套。2018年,公信叔应邀参加南京江心洲露天电影节,并被授予“公益电影人”的光荣称号。
虽然珍藏馆给他创造不了什么效益,但至少圆了他一个梦。它是时代的缩影,记录着露天电影曾经的辉煌,记录着中国电影放映走过的风雨历程,也记录着散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九万个放升扮映员,他们背着电影器材,行走在村村寨寨每一个角落,像一颗颗星星,在一个个漆黑的夜晚,为普天下劳苦大众送去了光芒。
如今,每年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电影爱好者,在他电影放映机珍藏馆参观交流,在流光溢彩的回放中寻找曾经的岁月。
虽说同居一镇,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与公信叔却难得一见。对于公信叔记忆,始终停留在儿时。时光荏苒,再次见到公信叔是在鄠邑诗词楹联协会的一次联谊活动上。会后,我被众人怂恿着上台唱一段秦腔,刚下台时,被前排的一个老人叫住了,你得是康的女子?!
“公信叔!”虽说多年未见,但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乡邻相见,分外亲切,闲谈中得知,公信叔把幼儿园交给了儿子,现在一心练习书法与雕刻。
在小镇,像公信叔这把年纪的老人,每天不是打麻将就是抱着茶杯谝闲传,而他,却以另一种方式安度晚年。公信叔的眼睛还如年轻时那么明亮,炯炯有神,精神矍铄,自身透出一种文化气息和传播文化的能力。
在我们小镇,接城隍的历史由来已久。公元前二零四年,纪信(传是户县真守村人)荥阳救驾焚身,高祖封其为都府城隍,这一活动是为纪念纪信救驾而形成流传下来的。由户县北部19个古自然村落联手举办,每年正月十二举行一次,按顺序每年有一个村“接城隍”。这一民俗活动在前几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到城隍爷城隍婆的雕像在岁月中逐年破败,公信叔有了雕刻城隍爷城隍婆并无偿捐赠的想法。
征得家人支持,年过花甲的他又走上了四处奔波、潜心雕琢之路。从寻找木材到构图雕刻,无数个夜晚,夜不成寐,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神态自若的城隍爷城隍婆雕像雕刻完成。19年年底,小镇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城隍爷城隍婆迎接仪式在公信叔创办的幼儿园前举行。那天,锣鼓声中,惊叹声中,人们看到了一位对文化孜孜不倦热爱和传播的公信叔。同年,他被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评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间艺术家”、“华夏优秀工艺美术师”。
闲暇之余,自己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精雕细琢下,一幅幅木版画多次在省内外获奖。作为一名退伍老军人,他将自己雕刻的毛主席肖像版画长卷无偿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作品《永远跟党走》被陕西省艺术馆收藏。
去年腊月的一天,在公信叔邀请下,我走进了他的工作室,让我惊奇的是,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不同时期的三幅版画,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伟人坚定的眼眸,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将我的思绪拉回那个峥嵘的年代。
静静地浏览,我在想,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他的梦想?
公信叔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是啊,他们那代人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对毛主席的情怀很深,也有从艰苦岁月到温暖时代的切身感受,这是植在灵魂深入骨髓的种子。毛主席是人民的救星,是他的偶像,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年过花甲的他把自己毕生精力,倾注到一凿一斧的精雕细刻上,杜鹃吐血。
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人为了这份信念,冒着酷暑严寒,翻山越岭在秦岭中找寻木料,饿了啃锅盔,渴了喝泉水那种夸父追日的执着,不禁对这种精神肃然起敬,并由心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从年过五旬到古稀之年,他用十几年时间,用一双满是疤痕的双手,用一把雕刻刀,隽刻着对艺术的热爱。从他平静的笑容里,我看到了一个平凡的民间艺人那种骨子里的坚毅,在他的身上,我更看到了一种信念的力量。
如果说这种爱好最初是源于过去岁月被动生计的话,现在已嬗变成了一种信念的自觉,夕阳无限好,风景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