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无声》
电影《暴裂无声》讲的是一个鲁莽而又心细的乡下汉子张保民为寻找自己失踪数天的儿子离开矿区,在寻找的途中,他误打误撞的遇到了可能有关自己儿子的线索,从而遇到了大老板昌万年和律师徐文杰,他们看张保民的眼神似乎有些不一样。。。
❷ 中国有哪些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
《我不是药神》主要通过小人物程勇卖药的故事反映了穷人吃不起药的社会现实。
这部影片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的演技都是非常的棒。而且它所反应的还是人们最关注的医疗问题,所以这部电影上映后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在这部影片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有一幕一个老婆婆说到“我想活下去”这一幕也可以说是影片的点睛之笔,让整部电影更有泪点,也更加真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电影的主题。
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部剧绝对是直击人心。
❸ 国产电影有哪些巅峰之作
1、《暴裂无声》
剧情严丝合缝,观看的心里总是跟着战战兢兢厅歼,同时对于男主仅有拳头可以去表达、去发泄又有些心疼与同情。全片没有特别激烈的镜头,但将意义深刻的留在观众心里。剧情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看到最后毛骨悚然,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是终将会到来。
2、《烈日灼心》
几位影帝演技很nb,悬念也留的很足,总让人抱着很大的好奇心看下去。表演一流,叙事节奏时刻让人绷着。一部超给力的悬疑片,人性不断的反转下,最后的结局也一点都不拖沓,反而让我们相信相当好人的人一定比想当坏人的多。段奕宏和邓超演技无敌,一部制作精良故事圆满的犯罪电影。
3、《驴得水》
喜剧的核心是悲剧。每个人物性格塑造非常鲜明,由一个谎言逐渐堆积成大谎言,有的为了谎言变成了另一个人,有的失去生命。几个人物,但靠入木三分的刻画,真是展现出了人生百态。作为喜剧在欢乐之于,对于现实的讽刺真是比比皆是,太铅州精彩了。
4、《心迷宫》
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不错,多线叙事和倒叙穿插几近完美,不仅烧脑,还折射出社会无解的荒谬,以及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的兽性。人性刻画很到位,演技在线,每个人都站在善恶扮激冲的边缘。几条主线的人物各怀鬼胎,都有私心,却又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坏透了,太真实了。
5、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一个美丽与丑恶,高尚与卑鄙共生共存的地方,这种对比是整个社会的常态,但在这里却格外的突出和明显。非常有意义的一部片子,伪纪录片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影片中的死亡,让我感觉到了人在大自然中是多么渺小,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感觉到压抑,最后向巡山队员致敬。
6、《我不是药神》
很现实的题材,全员演技在线,剧情感人,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非常难得的有质感有剧情有演技的片,值得深思的影片,也让人感动泪目。影片很深刻,反映了社会上的真实存在的问题,演的太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好电影,最难过的就是真实事件改编,每个普通人都不容易。
强推国产电影6大巅峰之作,全看过的绝非一般人,建议多看几遍。
❹ 求 关于上山下乡的电影或者是反映60到80年代的人民生活的国产电影
《反击》(北影76年 《决裂》的姊妹片,于洋主演。最具代表性的“文革”电影)
注:1977年后上映的部分影片,也有拍摄于1976年的,有的稍做修改,冠以1977年出品的不在上表之列。
“文革”后期,“四人帮”把《春苗》、《决裂》、《第二个春天》、《战船台》、《难忘的战斗》五部影片树为样板电影,把预计在1977年元旦上映的《反击》作为重磅炮弹,“新时代的献礼片”。
附上目录----1975年10月1日----
《春苗》(上影75年)
《第二个春天》(上影75年)
《战船台》(上影75年)
《长城新曲》(长影75年)
《红雨》(北影75年)
《小螺号》(珠影75年 黑白)
----1976年1月1日----
《决裂》(北影75年)
《金光大道·上集》(长影75年)
《黄河少年》(长影75年)
《碧海红波》(西影75年)
----1976年1月31日----
《沸腾的群山》(北影75年)
《难忘的战斗》(上影75年)
《沙漠的春天》(长影75年)
《阿勇》(西影75年 黑白)
----1976年3月8日----
《节振国》(长影65年 京剧)
《年青的一代》(上影75年重拍)
《雷雨之前》(八一75年)
----1976年5月1日----
《牛角石》(北影76年)
《阿夏河的秘密》(长影76年)
《长空雄鹰》(长影76年 黑白)
《金锁》(上影76年)
----1976年5月23日----
《开山的人》(西影76年)
----1976年7月1日----
《欢腾的小凉河》(上影76年 双银幕)
《枫树湾》(珠影76年)
----1976年8月1日----
《南海风云》(八一76年)
《雁鸣湖畔》(长影76年)
----1976年10月1日----
《山花》(北影76年)
《芒果之歌》(长影76年)
《新风歌》(上影76年)
《锁龙湖·上集》(长影76年)
《南海长城》(八一76年)
《青春似火》(北影76年)
《山村新人》(长影76年)
《江水滔滔》(上影76年)
《寄托》(峨影76年)
《山里红梅》(珠影76年)
----1977年1月1日----
《征途》(上影76年)
《海上明珠》(北影76年)
----1977年2月18日----
《金光大道·中集》(长影76年)
《主课》(广西76年)
《连心坝》(上影76年)
----1977年4月----
《春潮急》(峨影76年)
----1978年6月----
《南疆春早》(北影76年)
❺ 有哪些高人知道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基本资料
电影名:《一江春水向东流》
年 份:1947年
片 长:210分钟
类 型:剧情
地 区:中国
语 言:汉语普通话
色 彩:黑白
混 音:单声道
制 作:中国昆仑影业公司
导 演:蔡楚生 郑君里
编 剧:蔡楚生 郑君里 摄 影:朱今明 郑崇兰 沈西林
主要演员
白 杨饰素 芬
陶 金饰张忠良
上官云珠饰何文艳
舒绣文饰王丽珍
吴 茵饰婆 婆
周伯勋饰庞浩公
高 正饰张忠民
剧情介绍
现代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导演以一家人的生活变迁,表现了十年的社会图景。
上海某纱厂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相识并相爱。张忠良为宣传抗日,给义勇军募捐,引起纱厂温经理的不满。没多久,素芬和忠良结婚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
《一江春水向东流》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忠良因参加救护队离开了上海,与亲人告别。素芬带着孩子、婆婆回到乡下。但农村已被日寇侵占。
忠良的弟弟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父亲因向日寇要求减少征收粮食,被吊死。素芬又和儿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难民事务所。
忠良在参加抗战过程中历尽磨难,好容易逃出到了重庆,但无依无靠,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战前认识的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已成交际花的王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里给忠良找了份工作。渐渐地,忠良经不起堕落生活的诱惑,终于和王丽珍结了婚。
这时,素芬和婆婆则过着艰难的生活。忠良当上了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终日来往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人群中,将素芬等早已抛置脑后。而抗战胜利后,素芬还盼望着得到丈夫的消息。忠良回到上海后又和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发生了关系。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了女佣。
一次在何文艳举行的晚宴上,素芬认出了丈夫忠良,当她说出真相时语惊四座。后素芬收到忠民的来信,忠民已与婉华结婚,并祝兄嫂全家幸福。这时,素芬才将实情告诉婆婆。张母找到儿子,当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忠良仍不悔改,素芬万般无奈,投河自尽了。
幕后故事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1947年,云集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星,如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影片在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后反应极为热烈,出现“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人踩进戏院大门”的壮观景象。影片连映3个多月,创下解放前国产片的最高上座纪录。观众的人数达70多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4.39%,即上海市无论老幼贫富,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看过此片。这样的成绩就是当年的好莱坞大片《出水芙蓉》也无法与之比肩的。剧作家田汉曾评论道:“在中国电影界今天这样贫弱简陋的物质条件下,而有这样的成就,算是电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好莱坞华裔摄影师黄宗沾更赞道:“这是我所看到的国产片中最好的一部。” 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集,将抗日战争前后十多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过这个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欢离合细腻地刻画出当时的社会景况。该片融合了经典大片所具备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运,深刻的人性洞悉,严密的叙事结构,强大的演员阵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张忠良、素芬、王丽珍、何文艳齐聚舞会的一出戏更是被当作教学的典范,在各影视学院的课堂上一讲再讲。 《一江春水向东流》曾遭到国民党刁难,禁止上映。可当郑君里给国民党电影检查官送去一束鲜花之后,这部影片终于获准上映了。原来,郑君里在花束中放了几块金表。
影片评价
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
影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对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思,是战后中国电影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八千里路云和月》偏重于对战争的反思,那么蔡楚生、郑君里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则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让人们去清醒地认识,这究竟是为什么?
影片中三条情节线交织发展,对比描写,构成了抗战前后中国现实生活的真实画卷。这部影片最后让素芬自尽前给儿子留下了“不要学爸爸要学叔叔”的遗言。这一简短的话语,大大地深化了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的结果。
导演简介
蔡楚生(1906—1965)走过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造道路。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他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刻划细腻入微,内涵丰富,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蔡楚生的代表作是《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这两部影片都分别创造了三、四十年代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特别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非常典型的体现了他善于动用电影艺术的综合手段,从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心理出发,采取对比手法,讴歌真、善、美,鞭鞑假、恶、丑的独特艺术风格。这部史诗式的影片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但影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时空转换不露痕迹。这是蔡楚生娴熟地运用我国传统艺术表现技巧所获得的良好艺术效果。特别是他吸收章回小说及戏曲展开情节的手法,并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段用交叉和对比相结合的形式,在同一时间下转换空间,使之情节步步展开,直至高潮结局。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深为中国广大观众所喜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郑君里(1911—1969)是一位演员出身的导演。三十年代他曾在《大路》、《迷途的羔羊》等20多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后从事导演工作。四十年代其代表作除了与蔡楚生合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最为出色的便是《乌鸦与麻雀》。这部影片中,郑君里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审美和悲喜结合的艺术特征,表现出其娴熟的导演技巧。该片的故事发生在一幢弄堂房子里,内景特别多,空间异常狭窄,导演在场面调度、镜头运用上尤其显得灵活而有表现力。郑君里在五十年代又导演了《枯木逢春》与《林则徐》、《聂耳》。他的《枯木逢春》有着中华民族水墨画般的意蕴,而《林则徐》、《聂耳》这两部人物传记片,既真实地表现了过去年代中的历史人物,又不完全囿于历史的局限,达到了当时传记片人物创作艺术质量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