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中国电影放映场次情况、中国电影行业集中度
行业概况
1、定义
电影产业是对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后产品的开发(如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相关图书、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的总称,属第三产业中娱乐业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视听技术传递艺术形象信息,为人们提供审美、娱乐、宣教服务。
电影产业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2、产业链剖析:包括五大阶段
从电影行业整体来看,其产业链包括电影制作、出品、发行、放映环节。电影制作作为整个产业的最前端,决定了行业的影片供给数量、质量等情况,具有一定的议价权。影片制作完成后,通过出品及发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线企业进行宣发。电影产业的终端是院线市场,其基本职能是提供放映服务获取票务收入,一般占据乎滚姿45%的票房分账比例,同时还为合作商提供广告服务、提供卖品等衍生品服务以获得非票务收入。
在电影产业链中,发行上承制片方,下连院线播映方,是将影片全国推广的渠道,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参与者众多。
电影制作方主要包括国内外文学与剧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国外的漫威、迪士尼,国内的华策影视、腾讯文学等;内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国内的万达影视、华谊兄弟等专业影视公司;宣传发行方包括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等传统影视公司发行方,以及淘票票、爱奇艺与猫眼电影等网络发行方;电影产业链终端的院线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与国内的万达影院、大地影院、横店影视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互联网+时代”
从1950年发展至今,我国电影行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国有资本时代”、“民营资本时代”、“商业大片时代”和目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行业政策背景:多项政策加持
以政策扶持为主导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国家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2010年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发布,我国对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具体政策措施保障;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在2014年由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联合发布,明确了八项具体政策,使得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于2015年由国家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并规定,向申请工商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征收5%的电影专项资金,用于电影产业发展的金融、税收和人才引进扶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17年3月1日发布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正处于发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据及保障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给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了法制化的信心,也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可以说,国家法律和政策,特别是政策几乎决定着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程度。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疫情后强势反弹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6-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备棚达641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3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截至2021年12月中旬,我国电影票房收入457亿元,较2020年恢复较快。
2、中国观影人次情况:2020年下降近7成
从观影人次的变动情况看,2020年全年观影人次5.49亿人次,岁绝相比2019年减少了68.23%,降幅与票房降幅基本持平。对比2019年全国约14亿的人口总量,人均观影次数为0.39次,相比2019年的1.24次下滑明显,若以8.48亿的城镇人口计算,人均观影次数为0.65次,相比2019年减少了1.43次。
3、中国电影放映场次情况:疫情影响放映场次大幅度下降
2020年全国影院共放映电影5658.4万场,同比减少55.58%,降幅明显低于观影人次和票房降幅。对比票房、观影人次和放映场次的变化情况,随着国内影院数量的逐年增多,放映场次的增加速度始终能够大幅高于票房和观影人次的增长速度。
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集中度:头部效应明显
整体来看,中国电影市场头部效应明显,行业集中度较高。随着档期竞争加剧、口碑宣传作用凸显,国内电影票房集中度加剧。2020年受疫情影响,电影前五名票房达到全年总票房的50%以上。除2020年特殊情况外,2018至2021年电影票房前三名和前五名占比稳步提升,这意味着影视行业的龙头公司能够分到更多红利。
2、企业竞争:万达影院市场份额最高
从各院线票房情况来看,我国电影产业市场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线的票房合计仅为2020年电影总票房的47%。其中,万达院线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为大地院线,其票房比重为10%,上海联合院线(8%)、中影数字院线(7%)和中影南方新干线紧随其后(7%)。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方面:《“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
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针对内地目前电影市场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方针政策,其中既有一些具体的数字指标要求,也有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规划部署。整个规划书近万字,基本涵盖了内地电影近几年发展出现的问题和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包括了之前一些方针政策的进一步执行。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㈡ 万达电影:上半年净亏损5.81亿元!如何才能拯救电影市场
在各方面综合因素影响下,国内电影产业链面临着巨大压力。如果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无法得到改善,那电影市场有可能会陷入不被消费者认可僵局。
在现实生活当中,经济增速放缓其实也是影响电影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不是普通人或电影从业人员能考虑的问题。只要从业人员能拍摄出好的电影,当地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我想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到电影院贡献一份票房的。
㈢ 近60%影院关门,疫情对电影市场的冲击为何如此致命
提起电影,很多人都喜欢去电影院观看,可是自从有了疫情,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只要是疫情没有得到控制的时候,各个场合都不能聚集,其中就包含电影院,疫情的反反复复导致很多电影院经营不下去,将近60%影院关门,疫情之所以会对电影市场的冲剂这么的致命,主要原因有2点,第一为了疫情的防控,人多的场合就得关闭;第二疫情没有被根除,并且一直在变异,所以电影院也经常关闭,这样导致影院没有资金支撑下去,自然就让关门,要不然就是在赔钱,这种情况想要改善只能期待疫情被彻底消灭。
三、电影市场想要改变状态就得从其他途径想挣钱的方法。
如今近60%影院关门也从侧面证明了疫情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就需要从其他途径找到市场的突破口,比如可以在线上进行超前点播,或者是上映的电影在电脑上付费播放,这样才能得到一些盈利,要不然可能就比较亏。
㈣ 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了哪些变化
978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电影的历史分两段来写。
这一年后,中国开始大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电影的发展有了无限可能性。
这种转变带来的效果是可观的。
1979年,《保密局的枪声》上映,共有六亿人次观影,获得了1.8亿票房,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首部票房破亿的国产电影。
1980年的《405谋杀案》,1982年的《少林寺》,在那个票价不到一毛的年代,纷纷创造了票房过扒歼亿的奇迹。
有了80年代的野蛮生长,在1993年,院线市场化改革,全面拥抱信大市场经济。
之后的进口片《亡命天涯》《红番区》《真实的谎言》,以2600万、9500万、1.02亿的票房成绩,接连打破内地影滑此竖史票房纪录。
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以3600万的票房确立了贺岁档,国产电影开始重视档期的概念。
次年,《泰坦尼克号》引发万人空巷,3.6亿的票房纪录,直到2009年的《变形金刚2》才将其打破。
而国产电影再次拿下亿元票房已是千禧年,2000年的《生死抉择》,从暑期一直上映到国庆节期间,总票房1.2亿元。
到了2002年是中国电影巨变的一年,只因一位天降猛男来了。
《英雄》让上一年略显萧条的电影市场一下火热起来,内地票房2.5亿,占全年的四分之一。
还固定了大片逻辑,即大导演、大投资、大场面、大明星,幕后班底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
张艺谋、张伟平、江志强联手让内地电影进入大片时代。
带动了中国电影走向商业化,改变了电影的宣发模式与盈利模式,让电影公司开始注重营销的重要性。
同时,也使得内地电影市场与韩国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世界为数不多的没有被好莱坞电影蚕食的电影市场
也许是看到了《英雄》中香港与内地的合作空前成功,2003年,香港和内地签署了CAPE协议。
协议中提到,香港电影人与内地合拍片可获得国产片的待遇,从此香港和内地进入了合拍片时代。
第二年,华谊兄弟跟周星驰合作《功夫》,1.6亿的票房让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冯小刚的《天下无贼》皆不是《功夫》的对手。
国产电影年冠的成绩,让更多香港导演开始北上。
彼时的香港电影市场已经日薄西山,陈可辛、徐克、王晶、吴宇森、叶伟民、刘伟强、林超贤等香港导演瞅准机会,来到内地。
不仅繁荣了内地电影市场,让一众香港电影人可以开工,还给内地带来了香港电影已经成熟的工业化制作。
如吴京的《狼牙》《战狼》《战狼2》的幕后制作团队都是香港电影人,以及博纳的一系列主旋律电影。
合拍片的作用可不仅仅体现在工业化方面,在档期选择上也不遑多让。
2008年,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影市场跟着飞升,《画皮》在国庆档当天,内地票房突破一亿,凭借一己之力打开了国庆档的大门。
第二年《风声》上映,单单国庆档累计票房就有1.5亿,成功奠定这一档期“黄金档”的地位,使其成为仅次于春节档的全年第二大档期。
这一年,香港演员不再一家独大,内地演员中的黄晓明、邓超等人开始独当一面。
但演员的更迭对内地电影的影响,根本无法与《阿凡达》所带来的变化相比,13.4亿的票房与3D技术令内地大惊失色。
这种改变直接让国内院线更新换代,让银幕数大幅度增加,让2D电影成为时代的眼泪,让内地年度总票房第一次过百亿。
票房的增长,市场的变大,让院线与电影公司关于票房收益分配的矛盾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又是张艺谋站了出来,他用《金陵十三钗》与院线谈判,经过多年的调节,票房分账终由之前的3:7变成了4:6。进步了是一定的,中国在发展,电影也在进步,无非是进步快慢的问题。个人觉得,国产电影进步很大的。从近些年观看可以看出,国产电影票房也是捷报频传,明显可以看出国外电影不是那么香,没有那么惊艳了,这就说明国产电影在崛起。
㈤ 如何看待 2022 年的中国电影市场
过去 5 年,其实是最适合输出文化的 5 年。
可以拿 # OscarSoWhite 举例,有关这场运动,大部分人都聚焦在了「美人鱼」和「白雪公主」的选角上,以此来证明西方人眼中的政治正确是多么的可笑。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这其实也是个机会。
不得不说,2017 - 2020 那几年,中国娱乐圈过得太滋润了 —— 无论是综艺、音乐、还是电影,大家都仿佛找到了最好走的捷径。
限韩令之前,《跑男》、《歌手》等综艺好歹还会把韩国的团队请过来,两边一起交流学习。
但之后的事情,估计大家也知道了:《尹食堂》变成了《中餐厅》、《给我钱》变成了《有嘻哈》、而《Proce 101》则被爱奇艺抢先汉化成了《偶像练习生》...回到电影。
OscarSoWhite 开展后,亚洲电影从业者的机会,是肉眼可见地增多:
2018 年,《小偷家族》入围最佳国际影片
2019 年,《寄生虫》成为史上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
2020 年,《少年的你》入围最佳国际影片
2021 年,《驾驶我的车》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
说实话,2017 - 2021 那几年,中国电影活得不错。
甚至可以说,那段时间是我们最自信的时候,《我不是药神》可以过审,一些国产电影甚至还敢于去直刚好莱坞大片...
可惜的是,「自信」在投递国际奖项的时候,用错了地方。
《夺冠》、《战狼》等电影被送选奥斯卡时,大家想的是 “这说明我们已经不在乎这个奖了”, 而不是 “反正我们都不在乎他们看法了,干脆就把《药神》送出去碰碰运气”
于是,我们错过了世界对亚洲文化最友好的几年。(说实话,现在依然是,但会持续多久,就不知道了
好莱坞也不是没给中国影人抛过橄榄枝,然而从《尚气》、《花木兰》等案例看的话,大家不但不喜欢,还把它们全都暴骂了一遍...再后来,别人也无谓去做无用尝试了,毕竟自己玩自己,起码还能玩出《瞬息全宇宙》这种惊喜来。
今年《分手的决心》和《驾驶我的车》在美国上映时,观众的比例都是亚裔和其他族裔各占一半。但《独行月球》、《奇迹:笨小孩》等国内电影,受众却还是停留在了留学生和海外华人那里...许多人把惨淡归功于疫情。
然而,疫情,其实也是个机遇。
疫情期间,看似每个人都被困在了自己的房子里,实际上,网络使用时间的增多,却让世界变得更为紧密。
因此,《鱿鱼游戏》火了。BTS 和 Blackpink 也借着 TikTok 的流行,成功在海外打开了知名度。
好不容易有一个工具,最后却反倒利好了别人。
更何况,2020 和 2021 是扰仔国外最混乱的两年,许多电影都因疫情停止了拍摄。
按理说,这应该是我们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才对的。
按着前几年成功的套路,我们在短时间内补拍了《长津湖 2》,拍了《穿过寒冬拥抱你》,拍了《万里归途》... 其中不乏成功之作,但也消耗掉了观众的最后一丝热情。
文娱如此缓派汪,体育也如此:
中超大牌云集 - 对归化信心满满 - 武磊留洋和世界杯预选赛后,才发现差距 - 羡慕孙兴民的金靴 - 联赛一潭死水
足球的发展轨迹,和电影惊人地相似...
-
当然,也不用过于悲观。
即羡辩便行情如此,上个月 IMAX 还是和万达签了 9 块荧幕的单子。前几天,《好莱坞报道》还称,IMAX 对中国市场的恢复,持乐观态度。这是不是什么内部消息,我们不得而知。
2022 年,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 “摸了几年鱼” 的后果。但大家觉醒过来了,未来几年在这趟死水中造个新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