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晶谈香港电影为何没落
香港电影为什么从90年代末开始由盛转衰,跌入了低谷呢?香港导演王晶经历了整个过程,他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其中的原因,让不明缘由的观众了解了真相。
香港电影太受欢迎,片商不断抬价,台湾市场另辟蹊径引进美国大片
在80-90年代,可谓是香港电影的鼎盛时期,那时候大陆并不是香港电影的最大市场,而是台湾。那时候的香港电影在台湾非常受欢迎,台湾的院线也一路扩建至五条,逼得香港电影行业要拍出足够多的影片来供这五条院线。因此也拍出宴卜了很多奇迹,有些电影非但拍摄时间短,电影质量又有保障。
由于台湾市场对香港电影的需求很大,导致香港片商不断抬高影片价格。直到王英祥用3000万买了周星驰的电影《济公》赔得血本无归之后,台湾的片商才意识到问题的皮桐严重性,不能再让香港电影的价格这么一路水涨船高了,后来所有的台湾片商统一晌握穗口径,给香港电影设了上限1750万。
但香港片商根本不予理睬,还联合起来断供影片,坚信台湾一旦没有电影放映就会妥协。只可惜这次台湾片商另辟蹊径,向上级请示引进美国大片,得到批准后,大量的美国片流入台湾市场,香港电影在台湾的地位就不再那么举足轻重了。
⑵ 当年《东成西就》火了之后,台湾电影人也拍出了一部“仿制品”
《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的幕后趣闻,想必很多人都已经了如指掌。如今这两部电影,都是“香港电影百大佳片”榜上的常客,尤其是《东成西就》,它不仅汇聚了多位当年香港娱乐圈的一线巨星,更将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搞笑天才,这样的组合,注定无法复制。
其实《东成西就》火了之后,台湾的长宏电影公司也在同年如法炮制出了一部风格与之接近的喜剧电影——《神经刀与飞天猫》。导演朱延平号当年被称为台湾的“王晶”,出过好片,也出过不少烂片。九十年代初武侠片大行其道之时,朱延平就接连拍了《新流星蝴蝶剑》和《剑奴》两部武侠电影,虽然这两部电影都谈不上是什么佳片,但却为朱延平累积出了武侠电影的拍摄经验。所以执导《神经刀与飞天猫》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朱延平身上。
《东成西就》除了强大的明星效应外,最吸引眼球的另一方面是刘镇伟将金庸先生的经典《射雕英雄传》进行了颠覆和嘲弄,让原作中充满正义感的英雄和大侠们使劲儿地插科使砌,以娱乐观众。而拍摄《神经刀与飞天猫》时,长宏也拉来了王晶担任监制和编剧,更借助他的人脉,请来了梁家辉、张学友、张曼玉、张敏和吴孟达等等加盟本片。甚至还有影友评论,这部电影如果加入了哥哥和王祖贤,会更加完美~
至于故事情节,金庸已经被刘镇伟拍了,怎么办?所以,两人就把目光投向了古龙作品。电影中不仅有大小飞刀、大小风骚,还有神秘离奇的员外、诡秘的淫魔等等。可以说古龙小说各种成功的元素,在这里都被重新包装成了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桥段,论笑点,本片绝对不输《东成西就》。
电影讲述了林志颖饰演的小飞刀和梁家辉饰演的大飞刀,和张敏、叶蕴仪饰演的大小风骚,在抢夺抓捕九尾狐(张学友)和飞天猫(张曼玉)夫妇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而电影结尾,六人共同对抗曹员外的情节设计,也和《东成西就》如出一辙。
有趣的是,本片也是王晶对父亲电影的一次致敬。早在六十年代末,王晶父亲王天林就执导了一部与《一招半式闯江湖》风格类似的恶搞片《神经刀》,将当时流行的武侠电影中的经典元素通通颠覆了一遍,譬如日本盲侠、独臂刀、龙门客栈等响彻一时的经典符号,都“难以幸免”。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观众仍然记得这部被誉为是“港式无厘头”喜剧始祖的作品,因此影片在香港公映前夕,王晶和朱延平也将片名《九尾狐与飞天猫》更换成了《神经刀与飞天猫》。
据说王晶被邀请为本片担任制作人属于紧急救火。因为要赶档拍摄,于是王晶一拍脑袋,便将父亲《神经刀》里的旧把戏重进行了重新复刻。片中依次出现了日本伊贺派浪人、断掉手掌的“永远不死”、引退的官府高手夫妇开的客栈,还有陈宝莲的淫魔色相等等……
王晶的喜剧电影,总会当年卖座电影进行戏谑,这个“习惯”,其实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改变。譬如《英雄本色》火了,《追女仔》里便将“枫林阁决战“重拍;《本能》火了,《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便将其中的情节拿来开涮一通。武侠片火了,王晶又推出了《鹿鼎记》、《铁鸡斗蜈蚣》,以喜剧风格与它们拉开了距离。在《神经刀与飞天猫》里最绝的就是塑造了一位气宇轩昂又有特殊嗜好的侠客,他就是-----西方求败,最后更是祭出吸星大法,难免让人大跌眼镜。
港片拍摄有过“七日鲜”的说法,而当年的台湾片商为学习香港电影的快产快销模式,也曾扎堆式地投资投拍武侠片和黑帮片等等。其中优劣混杂,水准参差,不一而足。也许《神经刀与飞天猫》和《东成西就》综合相比还是差了一截,但它被赋予的时代特色,同样让人过目难忘。
⑶ 王晶: 港片没落始于周星驰《济公》大赔钱, 流失台湾市场导致崩盘
曾经的香港影坛被誉为是东方好莱坞,但94之后港片在传统票房市场就全线溃败了,到了97基本上只有香港那点票房了。一个市场不足以养活一部电影,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很多电影从业人员失业的原因,如此恶性循环加剧了香港电影的没落。90年代中期成龙,周润发,李连杰等巨星远赴好莱坞发展寻求出路,后来电影业实在撑不下去了连向华强都退出影坛槐庆茄了。
巅峰时期的港片是能跟好莱坞大片抗衡的,如八铅察九十年代李连杰成龙的电影在全亚洲各国地区市场就能辗压一大堆美国片,到90年代中期都还能与之对抗。王晶曾一针见血点出香港电影没落溃败的原因:“我个人很了解,基本就是台湾市场的崩溃,引致香港市场的没落,因为台湾市场的疯狂。
王晶继续说到:以至从90年开始,香港的电影已经吃得太肥腻了,大家接受了那种能够台湾给的成本已经够拍完一部戏,其他的市场都是赚的”所以每个人都在乱开一通。
台湾当时最疯狂的时候五条院线,所以香港也必须有五条院线来拍足够的片来供应台湾的五条院线,然后可是这种泡沫终于有一天会爆破的,直到王英祥用三千万卖周星驰的《济公》然后大赔钱之后,台湾的那些片商就终于醒觉到这是不行的。
周星驰《济公》当年台湾票房惨败,台北仅收到1548万新台币,全台按2倍推算也就3000多万。这个成绩片商分账到账可没多少钱,王英详用3000万新台币买该片亏惨了。95之前港片在台湾的票房成绩还不错,但那几位巨星的片子卖价很高,当影片票房一般的时候台湾片商就会亏钱,后来台湾片商集体向香港片商抵制要设定一个“天花板”。
王晶继续解读,然后大家就联合跟香港的所有片商说:“我们要设一个天花板”就是最多是多少钱,好像当时是想定在1750万,然后很多人过去了,因为他们算过,觉得台湾这些片商是纸老虎,他们的存货只能支持三个月,如果大家联手他们三个月后就没有片放了。
但是算错了,他们回来之后,那些台湾院商就联合起来,向新闻局要求开放美国片,以前的美国片在台湾每一部只能进八个拷贝,后来台湾新闻局就同意了,你就可以进来一百个拷贝都行,一下子就把整个港片的市场就冲破冲崩了。
而且当时以为呢,所有院商都觉得电影频道好赚,他们反正买了那么多片,自己都做电视台了,都在电影频道放自己的片就想赚两遍。可是呢就越来越恶性竞争,差不多那边片一下,那边就上了,甚至于你上了一个礼拜,第二周已经在它的电影频道上,慢慢就变成观众就不来看了。所以在两三年之内很多个台湾院商就倒下了,然后再加上香港的盗版,三件事加起来,整体地把香港的电影打垮了。
王晶这个解读一针见血,当时台湾是香港市场以外最大票房市场,对于很多港片来说就靠台湾市场收票房减轻票房压力。当年能做到全亚洲市场通吃的只有2人,一个是成龙,另外一个就是李连杰。周星驰周润发当年也很火,但这两位主要还是靠港台市场收票房,日韩,东南亚市场不入流。
香港片商太贪得无厌遭到台湾院商的抵制,完全开放美国片后港片份额一下子就被吃掉了。90年代中期以后只有成龙票房还维持在巅峰,其他港片票房几乎都片扑街了,失守台湾市场导致港片崩盘,这个观点很到位一针见血。当年要是有台湾市场做后盾港片也不至于那么快泡沫破灭,香港电影人低估了台湾片商,当然台湾片方商也是贪得无厌最后让美国人渔翁得利。
王晶揭秘:港片没落始于周星驰《差早济公》大赔钱后,遭到台湾院商的联合抵制,而香港片商不愿意让步,最后流失台湾市场导致香港电影崩盘。如今20多年过去了,港片复苏遥遥无期,错失台湾市场,日韩东南亚等市场又被淘汰出局,现在就看能不能抓住内地市场机遇了,这是港片崛起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