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电影 > 香港僵尸电影的独特之处

香港僵尸电影的独特之处

发布时间:2024-01-16 22:45:06

① 林正英去世后就没有好的僵尸片了吗麦浚龙导演的《僵尸》怎么样

阿政在这里说下,英叔以前拍的僵尸片是给我们好多人小时候留下了很多欢乐,里面的僵尸也给我们留下了童年的阴影的,首先以前没有这么多的电影特效,僵尸都是跳来跳去,电影种种都刻在了我们心里。

反观现在僵尸这部电影,作为一部灵异类型的恐怖电影,影片以僵尸、厉鬼作为其中的恐怖具象体现,片中不乏糯米、黑狗血、墨斗、符咒等传统僵尸电影元素,讲述了一个遭遇鬼怪,作法捉鬼的故事,这样的套路在香港僵尸电影乃至灵异电影中并不少见,而这类剧情往往着重突出道士与僵尸斗法的过程,但影片却用了更多的笔墨与篇幅演绎僵尸成因,我认为这是其巧妙之处。当人们对一个事物大致熟悉时,反而会忽略自己对这一事物的某一部分陌生的事实,比如你可以轻易描绘偶尔看到的一棵树的特征,但让自己在脑中回忆其一片树叶的样子时,却要困难得多,而片中的详细的炼尸篇幅于老套的捉鬼剧情,正如树叶于偶尔看到的树。

我觉得这样的巧妙之处在于,熟悉的故事套路中,以往一笔带过的剧情突然在你眼前放大体现,这一过程油然而生的陌生感与之前的熟悉感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比起一开始就演绎完全陌生与未知的领域,这样的反差带来悬念与恐惧要更加强烈。

再者导演麦浚龙特意请来了《咒怨》的导演清水崇作为监制,影片运用阴森的色调与大量的镜头语言,老戏骨们扮演的角色用呆滞麻木的表情和为数不多的落泪取代鬼喊尖叫来表现绝望和恐惧,使得全篇的气氛呈现真实感惊人的压抑和惊悚,是十分安定的日式恐怖风格。风格不一样了。回不去了

英叔仙逝后优秀的僵尸电影还是有,推荐僵尸大时代和僵尸,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观看下,建议观看完整版。这里说下僵尸这部电影,先介绍下导演麦浚龙一位不务正业的富二代不回去继承家业偏偏在 娱乐 圈混的风生水起,成了优秀的导演,演员,歌手。剧情一位过气的演员来到一栋凶宅发生的一系列鬼怪故事。电影的优点:演员都是老演员,主角钱小豪正是英叔电影中的徒弟,故事相对饱满更有深度,音乐和美术化妆属于上层,视觉冲击力强。

僵尸电影香港七十年代便开始涉及,1980年洪金宝的《鬼打鬼》,把僵尸片的基调定为动作喜剧,同时也让本应营造恐怖气氛的僵尸灵异等内容便于观众轻松接受,一直到林正英时期,在原本动作基础上又加入诸多奇门遁甲茅山术,让香港僵尸电影红极一时。之后的几年,由于相同题材的跟风制作众多,并且大多粗制滥造使得观众对这类题材开始厌倦默然,再加上王晶的赌片和徐克的武侠片开始大行其道,一时间当年极受欢迎的僵尸题材也鲜有人再敢涉及。

直到2013年,主职为歌手的艺人麦浚龙,在不差钱的条件下,联合翁子光(之后大火的《踏血寻梅》的编导)共同编剧,又拉来了日本恐怖片大师清水崇作监制,共同合作出炉了一部《僵尸》。

影片融入香港早期僵尸电影动作、茅山术等传统优点,又汇集经典亚洲女鬼与欧美血浆模式,在色调上偏冷峻,让全片呈现阴森恐怖的氛围,再加上用钱砸出来的各种特效,可以说把日式恐怖片与港式僵尸完美结合。片子故事情节不算新,但节奏镜头氛围的处理之成熟丝毫看不出乃新人之手。

另外,影片的选角方面,亦沿用了当年僵尸电影全盛时期的演员,曾经凭借僵尸片红极一时的动作明星钱小豪(戏里亦是)、林正英的老搭档陈友、钟发、吴耀汉、楼南光等老戏骨,不仅动作戏豪无退步,演技比当年更为成熟。看到这些老面孔,吾等港片迷着实泪流满面。

从题材到演员乃到里面的故事情节再到影片里的道具以及那张演员合照,从头到尾麦导想要表达的就是一件事:向当面黄金时代的香港僵尸电影致敬!很多人认为港产僵尸电影已死,但麦浚龙却实际行动否定了这一说法。隔岸相望,与香港僵尸电影题材类似的欧美丧尸和吸血鬼,历年来频频有佳作,电影有《暮光之城》系列、《僵尸世界大战》,美剧有《行尸走肉》、《血族》,连最近韩国影院破各项纪录的《釜山行》,题材亦是关于丧尸。其实很简单,电影创作需要的基本就是,用心。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僵尸》一片之后,香港僵尸电影未来定有还魂之日。

当我们谈起童年阴影这个话题的时候,得到得到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林正英的僵尸片,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去音像店租几张林正英的僵尸片,跑到小伙伴家里用DVD机器抱在一起看,看到晚上一个人都不敢去上厕所。

长大以后,英叔去世了就再也没有好看的僵尸片了。原因其实有几点,第一从英叔去世以后当初一起拍片的人都相继隐居幕后,无人将僵尸片发扬下去。第二当时香港电影的发展,其他题材的电影逐渐崛起,僵尸片已经渐渐没有市场。第三大陆电影文化部门的限制,不允许电影中出现鬼这种迷信封建,综上所述三点原因导致目前已经没有好的僵尸片。

《僵尸》这部电影是我前两年看的当时看到宣传演员阵容是钱小豪、陈友、吴耀汉等人们熟知的僵尸片“常客”,这部影片也打着致敬经典,怀念英叔的招牌,吸引了我去观看。这部影片并不像我之前看过的英叔的僵尸片那样幽默有趣,反而整部影片充斥着悲伤、压抑。影片中接二连三出现的观众熟悉的老面孔,却一反之前的 搞笑 ,甚至要用沉重这二字来描述。也许这也暗喻当年的“僵尸时代”已不再辉煌,早已走向衰落。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钱小豪,我记得上次见他还是一个帅气的秋生,那个跟在英叔后面斩妖除魔,搞定僵尸的英雄徒弟。而在这部影片中,他不再 搞笑 、顽皮,他也早已没有了疼爱他的师父和文才。现在的他,沧桑而又充满了悲伤,在这部电影中,曾经的桃木剑和符咒依然存在,但是却只有他钱小豪一个人独自面对。

当朝服、贴着符咒的脸、一跳一跳的节奏映入我眼中,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曾经的“僵尸时代”,也是我的回忆,更是一代人的回忆啊!影片中的冬叔的老婆梅姨不能接受冬叔意外去世的现实,将他豢养在家中,甚至将冬叔变成了僵尸。

在这个片段中,我觉得这也是对现实的影射,那些曾经的老演员们就像梅姨忘不了冬叔一样,忘不了曾经的那个时代。

影片的最后,钱小豪发现一切都是他的一个梦,他还是选择了自杀。他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去了,就宛如那个“僵尸时代”真的是梦一场,而多年后的现在,梦醒来人散去。

当人们不再为僵尸片买单,看透了它的俗套,甚至觉得无趣时,“僵尸时代”便真正的结束了。

影片采用倒序的手法,开场便是惨烈萧瑟的场景,背景配合着童声合唱的《鬼新娘》,而随着镜头的调转只看到躺在地上生死不知的人,然后是本片主角反转身子开始回忆。故事描述的是一个过气影星钱小豪(演员本名出演)因年事浙高,风光不在,生活也贫困潦倒,无奈之下只能迁往公共邨凶宅2442号居住,并决定在凶宅里自杀,但被隐世的末代天师阿友所救,而随后也渐渐认识有家归不得,受过严重心灵创伤的神经病阿凤和她的儿子小白,乐于助人的梅姨,庙中阴郁的庙祝师傅阿九……而故事也是在这几个人中展开。

整个影片都是一种灰暗的色调,阴森压抑的气氛无处不在,而每个人似乎也有不为人知的隐藏的过去。比如钱小豪的妻儿,比如阿凤的老公和那对双胞胎姐妹,再比如影片主线的梅姨和她的老伴。在我看来感觉到了沉重,让我明白这几人中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皆一个放不下罢了,就像剧中阿凤讽刺钱小豪放不下过去,而钱小豪说:“如果能像你讲的那么轻松,你也不会把你爸的东西留下”,大家都放不下过去。

麦浚龙带着对当年经典僵尸片的情意结,对前人致敬,再将人们拉回残忍现实。一切都是泡影。自寻短见不会有道士破门相救,因为道士根本不存在,也就更谈不上术士和僵尸了。平行时空还是南柯一梦,交给观众自行选择。态度是走“少年派”的路线,但把这种设定放在“港产僵尸片”这关乎传统的题材上时,却等于在为往日光华作出一种悲情脚注。音容宛在,所以会有影片的整个故事;但一去无返,又是创作者和观众必须面对的实情。

上世纪林正英僵尸片的那份辉煌和钱小豪当年的风光都已经不可能再卷土从来。天师阿友还是那个披着睡袍卖炒饭的抠脚大叔,钱终归也就是一个家庭破碎生活落败走投无路自杀的演员。但转念一想,阿凤一家也和谐美满,东叔虽死但也不至于被炼成活尸祸害那么多人,更不会有孖女的惨案。

很高兴能回答楼主的问题。

1980年,林正英在标志着香港灵幻僵尸片的开端电影?《鬼打鬼》中客串捕快一角,1985年,林正英与钱小豪、许冠英搭档主演的灵幻功夫片《僵尸先生》开启了港片僵尸系列电影的热潮,后来又主演了各类僵尸题材的电影,基本上部部都堪称经典,除了恐怖色彩外,每一部影片又掺杂着 搞笑 ,而每一次僵尸的出现,只要九叔在场,那就是一份安全感。不过很可惜在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晚期英年早逝,从此灵幻片僵尸类电影从此没落。不过后来也不是没有好看的僵尸题材电影,麦浚龙导演的《僵尸》确实是非常的好看,这部影片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看过,而且是未删减版的,而这部影片看完之后没有让人觉得恐怖,只是让人觉得伤感。

这部电影也是继林正英离世之后最好看的一部僵尸片了,情怀满分,诚意十足,故事讲述了80年代知名动作影星小豪(钱小豪饰)曾经凭《僵尸先生》红极一时,可惜年事渐长,无奈他带着随身家当入住一栋破败老旧公共屋,并决定悬梁自尽,谁知命悬一线之际遭遇猛鬼缠身,但却遇上隐世的末代天师阿友(陈友饰)出手方捡回一条命。小豪对白化病男孩小白及经常在2442门口窥视并吃祭祀食物的女人杨凤(惠英红饰)感到好奇,进而从大厦保安燕叔口中得知了当年曾发生的一起血腥惨案,当年的事情让杨凤(惠英红饰)受到严重的心灵创伤。不久同大厦的冬叔(吴耀汉饰)不慎跌死,冬叔的老婆梅姨(鲍起静饰)求专修邪法的阿九(钟发饰)帮其还魂,但酿成不可逆转的悲剧,最终小豪与阿友再次面对凶猛僵尸袭击,必须设法合力降服这具疯狂嗜血的不死之身。最后片尾的时候好像一切都是一场梦一样。

不过现在这部《僵尸》里面双胞胎那些片段有所删减,看着有点前后不搭的感觉,甚是让人失望,现在还一部不错的僵尸电影我觉得也就是钱小豪主演的《阴阳先生之末代天师》了,他还主演过《新僵尸先生2》《四目大师》《四目先生》,不过这几部电影比起末代天师来说就差的太远了。

这样说吧,只要是喜欢看僵尸片的,或者是看过僵尸片的,只要提到僵尸片就想到林正英,或者提到林正英就想到僵尸片,谁都不可否认,林正英就是僵尸片的代表人物,就是是周星驰是无厘头喜剧的代表人物一样。但是不能说后继无人,麦浚龙导演导的《僵尸》同样好看,只是风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艺术手法不同,带给观众的感受不同,或者是林正英导的僵尸片在我们心中太形象了,自林正英去世后,很多人就对这一类片子失去兴趣,或者是不在关注。

所以好的僵尸片还是有的,只是我们关注的少了,看的人少了,在加上这几年很多其他类型的影片越来越好,所以看的人就更少了,这也是影片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一下,还是有不少好的作品的

麦浚龙导演的《僵尸》有对林正英的致敬,但并不是完全的致敬,在致敬的同时也有一些新的东西,跟林正英的僵尸电影不同的东西。林正英的电影结局都是皆大欢喜,但在这部电影里的所有人都是悲剧结局,都死了。在这部电影里每个人都很不一样,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都心怀鬼胎,命运使他们碰到了一起,在最后不论是正义的一方还是邪恶的一方结局都是以悲剧收场,让人觉得非常的荒谬,但是当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的时候,就会不禁思考,到底是虚拟的电影更荒谬?还是现实生活更加荒谬?

僵尸也是近几年算比较不错的 但是如果真正的要跟英叔比还是差了点(个人观点)

林正英拍的僵尸片基本影响了几代人对于僵尸的概念,深入民心,后人再想拍出优质的僵尸片我感觉太难了,所以说,不管谁主演的僵尸片你都会去与林正英的僵尸片比较,反而更加彰显英叔的成功,相比较之下你发现现在的僵尸片都没有英叔拍的好看。

② 如何评价《僵尸》这部电影

《僵尸》可谓麦浚龙写给香港电影的一封“情书”。钱小豪饰演的僵尸片明星“小豪”,正是他跌宕演艺人生的写照。钱小豪将巨星落魄之感演得出彩,即便被僵尸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仍然记得戴回墨镜耍酷。

钱小豪当年与张曼玉、周润发、林正英意气风发的几张合照,也被麦浚龙巧妙地用到电影里,亦幻亦真的设置,令《僵尸》多了几分“戏梦人生”的唏嘘。

《僵尸》(Rigor Mortis)是一部向传统僵尸片致敬的电影。由麦浚龙执导,钱小豪、陈友、惠英红、楼南光、鲍起静、卢海鹏、吴耀汉、钟发联袂主演。于2013年10月24日在香港公映。

《僵尸》剧情简介:

故事讲述了80年代知名动作影星小豪(钱小豪饰)曾经凭《僵尸先生》红极一时,可惜年事渐长,无奈他带着随身家当入住一栋破败老旧公共屋,并决定悬梁自尽,谁知命悬一线之际遭遇猛鬼缠身,但却遇上隐世的末代天师阿友(陈友饰)出手方捡回一条命。

小豪对白化病男孩小白及经常在2442门口窥视并吃祭祀食物的女人杨凤(惠英红饰)感到好奇,进而从大厦保安燕叔口中得知了当年曾发生的一起血腥惨案,当年的事情让杨凤(惠英红饰)受到严重的心灵创伤。

不久同大厦的冬叔(吴耀汉饰)不慎跌死,冬叔的老婆梅姨(鲍起静饰)求专修邪法的阿九(钟发饰)帮其还魂,但酿成不可逆转的悲剧,最终小豪与阿友再次面对凶猛僵尸袭击,必须设法合力降服这具疯狂嗜血的不死之身。

③ 为什么香港以前拍了许多的关于僵尸题材的电影

一)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惊悚鬼怪电影的发展缓慢,影片数量质量皆远及不上喜剧、歌舞、武侠、功夫等类型片。至于僵尸片,更属于被遗忘的题材,偶尔几部如《僵尸复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尸片的简陋之作,并未引起反响。倒是1974年,邵氏电影公司与英国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尸和“湘西赶尸”传说的《七金尸》在当时颇受关注,影片由英国人执导,刘家良任动作设计,姜大卫、刘家荣等人联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结合的僵尸片。不过,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对该片的宣传攻势虽强,但由于影片风格怪异,内容杂糅,观众不能接受,票房最终惨败。并由此导致之后十年,香港鲜有人再敢碰僵尸电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许鞍华、余允杭、于仁泰等新浪潮导演拍摄的《疯劫》、《撞到正》、《凶榜》、《山狗》、《灵气逼人》等惊悚鬼怪电影,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本埠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与此同时,洪金宝融合功夫喜剧与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则开创了“灵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极受欢迎;至此,香港的惊悚鬼怪电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势至今不衰。


低成本制作的“灵幻功夫片”大获成功,使得洪金宝和他的宝禾公司尝到了甜头。继《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之后,洪金宝又开始尝试将僵尸题材融入“灵幻功夫片”中,不过当时洪金宝等人对本土民俗传说的僵尸显然没有信心,而是想西风东渐,打算借70年代风行欧美的“吸血僵尸”吸引香港观众的眼球,因此,专门聘请了英国拍僵尸片的高手设计僵尸造型及吓人桥段——但后来洪金宝、林正英等人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发觉西洋吸血僵尸的意念始终无法与他们的灵幻功夫融到一处,便放弃了这一做法,转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风格与“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剧。灵幻”一脉相承,终于在1985年制作完成了香港僵尸片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 (二)

僵尸家族
“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香港影评人吴昊先生此话确实一针见血。单拿《僵尸先生》来说,当年功夫片中最常见的民初背景、师徒关系、斗趣情节都被编剧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关“僵尸”和“茅山术”的具体细节则极具民间色彩,用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降制僵尸的民俗传奇手法都被《僵尸先生》统统吸收,并被“九叔”林正英用极其专业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开来。僵尸的造型动作特征同样向民俗传说取经:身着清朝官服,双手伸直,双足并拢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别方位(同理,人闭呼吸可避僵尸,这也是《僵尸先生》最令观众印象深刻之处,由此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尸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变僵尸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片的启发。另外,《僵尸先生》中的“灵异怪类”也并非全是“僵尸”,尚有王小凤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节,事实上《僵尸先生》以及以后的同类影片中也都有僵尸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现,而香港的僵尸片在某种程度上本来就应属于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范畴,只不过可以独立成章罢了。


《僵尸先生》于1985年底公映,观众趋之若骛,票房狂收2000万,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轰动。次年5月,宝禾公司再度出击,拍摄了《僵尸翻生》,影片将《僵尸先生》中的惊鸿一瞥的赶尸情节发扬光大。“湘西赶尸”的民俗传说被加以改良在银幕上蔚为奇观: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师前面摇铃引路,后面蹦跳着一串头贴黄纸符的僵尸,情景诡异新奇,令观众大为受落。而“僵尸翻生”则是影片最大的噱头:被赶之行尸被施法变成恐怖僵尸,茅山师徒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刺激搞笑,尽显黑色喜剧风格,自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同时也正是由于《僵尸翻生》延续了《僵尸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觉得有利可图,掀起了争拍僵尸片的热潮。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风之作上映,其中较有名气的有袁和平导演的《僵尸怕怕》、黄鹰导演的《茅山学堂》等。严格来说,这些影片虽然故事情节有所变化,但皆未跳出《僵尸先生》和《僵尸翻生》设定的茅山术斗恶僵尸的套路,尽管个别搞笑吓人桥段袭自西方吸血僵尸片,整体却仍是中国传统民俗趣味的体现。——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宝禾影业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则积极向国外电影偷桥,不仅在当时香港僵尸片中独树一帜,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受到热烈欢迎。。 僵尸家族2
说到《僵尸家族》与同期香港僵尸电影的最不同处是僵尸有了感情,僵尸原本被描绘成毫无人性知觉的怪物,而片中这三个僵尸因是父母与儿子的关系,自然舐犊情深。小僵尸误落人间,与几个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温馨有趣的小把戏,明显是抄自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故事,虽然只借了皮毛,僵尸倒也稍沾了些亲情友情气。不过,毕竟是嗜血杀戮的行尸走肉,最后一场僵尸大闹繁华都市的重头戏又借鉴了日本的怪兽电影的情节,香港观众看得离奇有趣,日本观众却是亲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尸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尸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竟也出现了短暂的“僵尸热潮”,恐怕这是香港电影人所没有想到的。 (三)


1987年是僵尸题材风头正劲之时,引领僵尸电影潮流的宝禾影业虽然狠尝了几次“僵尸”的甜头,却没有接着抢市,而是拍了一部《灵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术鬼怪魂精之余,惟独没和僵尸沾边,只涉及了另一类民间传说中活人被术士施法控制的所谓“行尸”。不过,即便如此,片中吕方和小孩演的捣蛋鬼的服装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观众喜欢的清朝僵尸。另外,同期的几部喜剧片如《精装追女仔2》《福星闯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吓人的搞笑桥段,看来其时“僵尸”热潮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同类影片。

④ 漫谈港片僵屍(三)《僵屍先生》凭什么成为僵屍片的典范

香港已故知名影评人/作家/编剧家吴昊先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将港片中的“僵屍”归类为跨文化(Cross-Culture)现象。大抵的意思是僵屍这个影视“模型”,是经过电影剧作人用各种跨越文化的意念加工再创造才呈现于观众眼前的。而这个"模型"现有的许多特征(亦即形象设定)从何而来呢?完全是凭空想象吗?这将是本文要论述的内容。

在1985年《僵屍先生》面世之前 ,香港及内地的影片中,僵屍一直是比较冷门甚至算是被人忽视的恐怖片题材。过去的一些影片虽有涉及,但都没有引太大的反响。 直至1985年嘉禾的《僵尸先生》横空出世,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僵屍热潮席卷亚洲。这一热潮致使自1986年至1991年不足五年的时间,港台就推出的僵尸电影多达100多部,只可惜皆为跟风之作。《僵尸先生》的影响力不容置疑,这一部影片在“僵尸”这一影视形象上树立了典范。以至于此后香港电影及电视剧中的僵尸设定无一能脱离这个典范基础。有鉴于此,本文就借这部电影所创造的僵屍形象来探讨僵尸的”文化特征。

僵尸的形象是不是原本就有獠牙?在这方面,上文提到的吴昊先生也有研究,他在《尸变--香港僵尸电影的「跨文化」接触》一文中提到:

也就是说他认为僵尸长的獠牙、爱吸食人血这些特征其实是香港电影创作者用“借来主义”向西方的“吸血鬼”借来的设定。这似乎言之成理:僵尸与吸血鬼本来就有诸多共性,而香港文化又是将中洋融合得最好的地区,所以在本土电影创作的不死化身——僵尸这一形象中中糅合入西方吸血鬼的獠牙与吸血的设定也是合情合理。但后来经过笔者几番搜刮,在纪晓岚的《月微草堂笔记》卷七 中找到下面这段文字:

这“ 齿露唇外如利刃 ”、 “青面獠牙状” 不正是獠牙么?可见僵尸在清代在一些民间传说中已经有“伶牙俐齿” 无需向西洋吸血鬼“借牙” !

上面这几则古文节选说明在清代,僵尸已有吸血的特性,这也正好反驳了吴昊先生所说的“中国僵尸不吸血”一说。其实在中医理论中,血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人的身体称之为“血肉之躯”,中国的传统认为:血是人体的精元与根本,(至今很多老人还觉得捐血会伤身)所以妖怪跟僵尸吸血为食的设定,由中国人想出来更为合情合理,比西洋吸血鬼要更有依据,所以僵尸吸血怎会是向西洋借抄袭的呢?

这个设定在袁枚的《子不语》中有多则故事都有提及:

这个特征在纪晓岚的《月微草堂笔记》卷七中也有记载:

从《僵尸先生》影片的创意设计角度来看,让僵尸无坚不摧又坚不可破的好处是让主角要克敌制胜必须经过智取,而智取则意味着需要进攻时随即应变,滑稽与搞笑的剧情设计由此排山倒海而来。

“暂时停止呼吸” 是《僵尸先生》最妙的一个设定,这部电影在台湾的片名就直接翻译成《暂时停止呼吸》。僵尸通过气息判断人类的位置来捕捉人类,(没有错,《七龙珠》中孙悟空等人用的“气”来寻找对手位置;用“气”判别对手的强弱。其实用的就是《僵尸先生》里设计的这个梗)人可以闭气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个精妙的设定让影片添加了许多紧张感,演员憋气憋得面红耳赤的模样本身已颇具喜感,而编剧又将这紧张感转化出不少让人爆笑的情节。比如以为堵住僵尸的鼻子可以放心喘气了,结果堵住僵尸鼻子的东西掉了,马上进入一番尸与人的你追我赶;又比如主角以为用一根空心的竹竿,往空心的竹竿中吹气换息可引开僵尸对人本体的攻击,却不料僵尸一下子把竹竿打折了,竹竿又戳到了嘴巴,错愕与疼痛让他又情不自禁喘息,僵尸又扑了上来……

呼吸则会被僵尸所抓,结果是死;不呼吸虽可避僵尸,但会憋死。真是左也是死,右也是死。人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呼吸,而这最基本的需求却分分钟把你带上绝路。从最基础的需求给角色制造生存难题,这设定真妙不可言了。 后期外国许多丧尸电影中的丧尸用声音跟气味来捕捉人类,其实都跟上述这个设定相类。但都没有“暂时停止呼吸”有紧迫感与设计感。

对于“暂时停止呼吸可避僵尸”这个设定,吴昊先生也有研究:

以上是吴昊先生对港片中“闭住呼吸可避僵尸”的考究与解释。笔者也对他提及的《聊斋志异》中的这篇文章进行了研读,却发现其实是吴昊先生对《聊斋志异》中这个故事的理解存有偏差,他又因看到文中有“闭气忍咽口”就认为意味是屏住呼吸以避僵尸,实有些牵强附会。我下面引用《聊斋志异》中这个故事的全段原文:

《聊斋志异》的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女僵尸在来到男主前,已经“吹”了三个睡在男主前面的客人。而那三个客人被僵尸吹完以后就失去知觉了,这些客人连被男主用脚悄悄踢踏都没有半点反应。男主屏住呼吸,僵尸所吹之气没有吸入,所以还有意识,后面才能逃跑。这里的僵尸并非因为男主屏住呼吸的就看不到他。相反是僵尸看到了,并且对男主做了跟前面三个客人一样的事情——“吹气”。也就是说这个刚刚尸变的僵尸,并不是要袭击人,只是要吹气。而“吹”跟“吸”在旁观者眼里可能无法分辨,因而也有可能这僵尸不是吹而是吸,即所谓的“吸阳气”,故事中的主角其实是因他屏住了呼吸,才逃过一劫。《聊斋志异 》这尸变的情节其实在后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中就有引用:

爱看港片的朋友应该历历在目,只是周星驰的电影用搞笑的方式演绎了这个情节。

那么“屏气可避僵尸”这个设定的由来到底是什么呢?笔者翻遍明清的志怪小说文献,并无相关文献有明确记载。但若在这些志怪小说中搜索“屏息”,“闭息”等关键词,则会出现了多篇文章有相关内容。但这些出现“屏息”“闭息”的故事所遇到的鬼怪则不尽相同,并非只指僵尸。所以 暂时停止呼吸应该是古今人类遇到危险应激的自然反应 。这个自然身体反应机制跟许多动物是一样的:

当人类感知危险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像动物一样突然僵立不动屏住呼吸,这是正常的防卫、保护反应。这一从远古遗传至今、自动的反应,使得被捕食者处于一个不被捕食者注意的状态。而在心里生理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称,人类如同其它的复杂动物一样,一遇到危险也是这样的反应。而动物则有的甚至会马上进入假死状态。

因此,也许是《僵尸先生》的创作人在研究古代文献的时候,的确看到了多篇文章出现了“屏息”“闭息”等词,所以就直接将这个信息再发散思维反推成 僵尸或需凭息定位,而屏息不动则可避之。

这个设定笔者翻查了许多明清的志怪文献,都找不到支持这个设定的资料。看来这应是从吸血鬼那里借来的设定无疑。毕竟病毒式传播,感染之类的概念在西方更为盛行。中国僵尸作祟的故事里,僵尸害人后都并没有形成病毒式扩散的。中国民间集体意识中的僵尸杀人干净利落,不似吸血鬼作祟后还后患无穷。而《僵尸先生》这部影片则匠心独运,将吸血鬼这一特性加了进去。这 “中尸为体,西尸为用” 的设定让故事中的僵尸形象更丰满了不少:遇到僵尸即使不死,但为僵尸所伤也会是一件很可怕又麻烦的事情。这设定也增加了故事中角色的障碍与克敌难度,一边要跟僵尸打,一边小心要保护自己与同伴不能被僵尸所伤。加之是香港之僵尸片多是以动作片为内核的类型,因此如何让主角一边进攻一边躲闪,在武打动作上也必须设计得更加巧妙。如此一来的确又让影片的戏剧张力增加不少,观众自然也会看的更觉肉紧。 (肉紧是粤语,意思包括:为当事人感到紧张。有投入,兴奋,关心、着急等的意思)

这段引述的文字说 :有道之人才能制魄,驾驭移尸走影 ,也就是说拿移尸走影跟真正作祟害人的僵尸对比的话,虽然两者属性多有相似,但两者秉性却大有不同。移尸走影是赶尸先生用制魄之术控制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像僵尸一样运动,目的是带死者落叶归根;而僵尸则是野生的死而不腐,带有恶念且会作祟的歹物。

《僵尸先生》的结尾中就有用陈友所饰的道士用“移尸走影”帮忙一起对付僵尸的桥段。这也是这部影片极具创意的体现—— 用僵尸对付僵尸, 不管从画面上来讲,还是从情节上来说都相当有卖点。而能如此规整地分类,也说明了《僵尸先生》的创作团队在“僵尸”原型研究上颇为用心。

赶尸,属苗族蛊术,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亦说与茅山术祝由科有关,又称移灵,发源于古辰州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传言抗战期间,重庆打铜街的一个住家屋檐下,在门框上还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代办运尸还湘”。

三赶

凡被斩首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绞刑而死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传说因为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

三不赶

凡病死的、投河上吊自尽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阎王勾去,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而投河吊颈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缠去了,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则会影响旧魂灵的投生;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属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烧死的往往皮肉不全,同样不能赶。

以上的文献节选都说明了僵尸的行动能力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僵尸先生》建基于此,说人若“人死不断气”,(如死前有气难出,怒气攻心等)就可能会变成僵尸。常言道“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但临死前还要怄气堵气则是不吉利的。粤语常说:“为啖气,何必呢?”(为了怄这口气,何必呢)放到这个僵尸电影中似乎又有隐喻,实是劝诸君释然——不要“阴阳怪气”、“气急败坏”、“意气用事”。诚然也许是过分解读,但故事中降服僵尸的茅山术源于道家,而道家的哲学思想又以“道”与“气”为基础,这影片创作者既如本文所论考究甚多,料想创作时也应有此念。

此外,在美国有个学者叫爱尔姆·哈力斯住在其著作《恶念致毒》中说:“在华盛顿心理实验室所作的实验显示:人的恶念能于生理上引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注入血液,使身体生病。其中妒忌毒质之聚集物,可在几分钟之内毒死一只猪;而内心充满深刻怨恨达一个小时者,其毒汁之凝集物可毒死八十个人” 此段资料来自网络中“尸毒”这一词条之下。目前这网络中所说的信息真伪尚未能定论。但此理论确与“死前怄气可能变成僵尸”的设计逻辑相通。不得不说这《僵尸先生》的创作团队创作力惊人。

这个设定与西方的丧尸相反,在《行尸走肉》等现代行尸影片中,常将丧尸设定成听声辩位,听到哪里传来动静则会群起攻之。而中国的僵尸则截然相反,它们害怕铃铛发出的声音。惧怕金属物件敲击发出的声响是一些豺狼虎豹等野兽的特征,我们的僵尸没有意识心智,所以加上这种“兽性”倒也毫无违和,反让这已属“非人”之物彻底脱了人性,更多了几分魑魅魍魉的意味。而这个特征到了《僵尸先生》这部电影中,则将只是赶尸人控制行尸之用,真正的穷凶极恶的僵尸不惧此物。影片中茅山道士所摇晃的这种铃铛称之为法铃或三清铃、帝钟,它最初的原型来自于楚巫文化祀神所用的乐器,后来演变成能够降神除魔的法器。

僵尸所惧的其实是黄符上的朱砂,与制造木剑所用之桃木。朱砂与桃木自古就有辟邪的意义,茅山术本就以黄符与桃木剑作为法器,因此《僵尸先生》直接沿用,又在这使用的方法上加上了不少花哨精彩的动作表演。

《子不语》这清代僵尸大全中曾提到:

看来这僵尸不仅怕米,还害怕赤豆跟铁屑。而《僵尸先生》中则把米换成了糯米,糯米在南方的一些民俗中确有能抑制尸毒与辟邪的传说,但是用到治僵尸上应还算是《僵尸先生》先有的创见。故事中文才(许冠英饰)为僵尸所伤,师父九叔(林正英饰)嘱另外一个徒弟秋生(钱小豪饰)去买糯米回来给文才祛除尸毒,不料却遇上了黑心米店老板(午马饰)在糯米当中参入黏米,众人浑然不觉,用黏米为文采祛毒,文才则因此险些变成僵尸。而这个“买错糯米”带来的危急又跟先前秋生“为鬼所迷”的另一个危急一起爆发,两个徒弟同时陷入危急带来巨大的麻烦,林正英腹背受敌手忙脚乱,剧情因此紧张无比。可见“糯米治僵尸”这个设定在影片中也用到了极致。

为什么墨斗能治僵尸呢?《里乘》里的这则文章继续解释道:

由上述这些文献可见在中国古代对匠人何等推崇, 匠人们用来每日工作的器具带有灵性,因而能以此治妖克邪 。这设定寓意 “匠人精神”与“器物精神 ”之可贵。可惜今人对此不予探究,不以“器重”,反以迷信无稽为由漠而视之,实是浅薄!

用火焚烧应该是防僵尸与杀僵尸的终极策略,这与西洋吸血鬼一样。看来在对付“不死怪物”这件事情上古今中外的世界人民的意念都是一样的。这或是来自人类作为动物对火最原始本能的敬畏。而《僵尸先生》最后一场焚烧僵尸的大戏,玩的是真火,有一连串的镜头可以看到是当时的特技人员穿着防火服,然后直接引火上身,不停地在真火中翻滚表演,危险性之大也是令人不忍细看,但也由此可见香港龙虎武师的敬业与拼搏精神。

以上长篇大论,笔者论析了“僵尸”这一怪物的文化特征及其丰富内涵 ,证明这一 “中尸为体,西尸为用”,中西结合 的影视形象,实是香港电影界创作者苦心塑造出来的成果。而《僵尸先生》其实是一部不遗余力地挖掘与弘扬 中国传统民俗趣味 的一部好作品,不似后来那些“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烂拍之作。而这部影片的创作者对电影创作的考究精神与艺术观念,实在值得我们今人钦佩,谨以此文致敬!

注:笔者对已故的吴昊先生甚是钦佩,本篇之所以能成文,也皆因吴昊先生所著《香港电影民俗学》珠玉在前得以借鉴,本文对吴昊先生文章之反驳仅是想修正与补充,并无不敬之意。

⑤ 林正英的僵尸电影为什么那么火

林正英的“僵尸”系列电影在香港八九十年代可是火遍大江南北,至今还为人称道,其原因有四:

1.《僵尸先生》是香港僵尸电影的开山之作,是第一部僵尸电影,也是香港电影界第一次使用僵尸作为题材,因取材新颖,所以获得了一致好评,一年之内有数十部跟风的电影出现,但风头都盖不住《僵尸先生》。


4.剧情跟随潮流走,每部僵尸片都会有革新,加入不同的元素,从《僵尸先生》开始的纯恐怖片到后期《新僵尸先生》搞笑的片段不断加入,大大减低电影的阴沉感觉,使得僵尸片不单单只有恐怖,所以他的僵尸片非常火.

⑥ 为什么林正英拍的僵尸片那么好看,重复看也不会腻

在香港电影里面,林正英所拍出来的僵尸片是非常经典的,虽然他的僵尸片被冠上恐怖片的称号,但是看过他的僵尸片都知道里面更多的不是恐怖而是精彩的剧情和一些诙谐幽默的桥段。林正英是香港的一位老牌的演员,曾经还跟我们的国际巨星李小龙,共同合作过。在背后默默做武术指导的,他被搬上了大银幕也造就了僵尸片的辉煌。而且林正英所拍的僵尸片是所有人都喜欢看的,不仅是男女老少,大人还是小孩都会觉得好看,而且重复看也不会腻,其中的原因有这么一些第一,电影本身的确精彩,第二,人们对林正英的僵尸片是一种怀念。


这就是为什么林正英拍的僵尸片那么的好看,重复看也不会腻的原因。

阅读全文

与香港僵尸电影的独特之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怪兽出珍珠什么电影 浏览:245
从哪里能找到近期电影 浏览:335
哈弗女孩电影 浏览:176
盗版电影链接去哪里举报 浏览:956
sky电影怎么横屏播放 浏览:328
兔子的恐怖电影 浏览:689
小兵是什么电影 浏览:462
邵东看电影的地方在哪里 浏览:209
狙击手电影任天野什么时候播放 浏览:919
电影里的唐人街在哪里 浏览:349
电影方糖歌曲 浏览:48
电影庐山恋哪个年代 浏览:23
经典动画改编电影 浏览:326
如何更改迅雷电影语言 浏览:997
2020励志电影 浏览:360
怎么才能把百度网盘上的电影拷贝到硬盘上 浏览:180
女孩装瘫痪的韩国电影 浏览:575
韩国电影已婚女人的出轨 浏览:660
泰国残暴古装电影 浏览:779
合拍香港电影片段 浏览: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