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电影 > 新世纪初香港电影

新世纪初香港电影

发布时间:2024-04-21 21:23:04

『壹』 求n部香港动作片的名字

漫谈港片黑帮历史

黑帮电影的前身是“强盗片”,以重大抢劫案件和强盗生活为题材,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富于美国社会特征的影片样式。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在美国风行一时,代表作有《小凯撒》、《疤面大盗》等,后逐渐演化为描写都市各派黑帮势力明争暗斗的黑帮电影,七十年代科波拉的《教父》系列更是成为了黑帮电影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在号称“东方好莱坞”的香港,虽然黑帮电影起步较晚,但却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真要说起来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从小马哥的义薄云天,到吴国豪的肆意妄为,从古惑仔的友情岁月,到陈永仁的无间炼狱,香港黑帮电影简直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就是如今这个香港电影不景气的年代,都可以从杜琪峰的《黑社会》和《放.逐》中依稀寻回那份略显潮湿的记忆。下面便纵观二十年的“黑道”风云变幻,从六个方面出发,小叙一下香港黑帮电影的发展史!

一、吴宇森的浪漫情怀: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期的香港影坛,一直是功夫喜剧和市民喜剧的天下,即使描写黑帮争斗,也多以嬉笑打闹为主,但这一切都随着一部电影的出炉而彻底改变,那就是1986年的《英雄本色》。此前的吴宇森和周润发,一个是“水货”导演,一个是“票房毒药”,正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倒霉蛋一聚首,居然捣鼓出香港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影片。本应第三主演的周润发,也凭借小马哥墨镜风衣的潇洒外形,铿锵豪迈的语言对白,独闯龙潭的英雄气概压倒了另外两位主演狄龙和张国荣,不仅拿到了次年金像奖的影帝,还被后人推崇为香港电影史上最出色的一次人物表演。而吴宇森则将张彻的热血冲动和梅尔维尔的冷峻内敛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影像风格,时而渲染英雄落难时的凄凉,时而展现快意恩仇时的豪迈。影片中穿着现代装束的握枪主人公,犹如古代江湖中的仗剑侠士一样,在吴宇森的慢镜掌控下挥洒出舞蹈一般的优美动作。而无论是小马哥还是豪哥,身上都能体现出一种上古侠士之遗风,让人敬佩不已!

《英雄本色》大获成功之后,吴宇森又于次年推出了续集《英雄本色2》,小马哥借助他孪生兄弟阿健的驱壳“重生”,同豪哥、四哥携手共闯敌巢,大开杀戒,虽然影片的艺术成就不如第一集,但结尾处的枪战场面却更为火爆。而此时同类题材的影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什么《江湖情》啊,《英雄正传》啊,《龙之家族》啊,这些影片一道构成了黑帮片的一个亚类型,即英雄片,其特点为:1、英雄片的主人公悉为黑道中人,其天敌/警察被推到了背景(或者干脆避而不写)。所谓英雄,便是指黑道中的有道之盗。2、由以情节奇诡取胜改为以情义取胜。3、女性角色在戏中几近摆设。4、风格相对统一[1]。在众多跟风英雄片中,真正出彩的只有黄泰来的《江湖情》及续集《英雄好汉》,周润发在片中饰演的是一位黑帮教父级的人物,而刘德华、谭咏麟和万梓良这三人都是从底层小混混开始一步步地往上爬。第一集着重描述了三人的成长及分裂,初具黑帮史诗之雏形,而第二集又以复仇为主,重回《英雄本色》的老路。最后一场枪战戏场面宏大,死亡无数,在火光和爆炸声中结束了几人之间长达十数年的恩怨!

而吴宇森也于1989年凭借《喋血双雄》完善了其暴力美学的风格,从此慢镜、白鸽、教堂都成了他影片中的特有符号。而影片中的男性情谊,也由黑帮内部肝胆相照的兄弟情,变成了杀手和警官对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周润发扮演的杀手小庄,来无影去无踪,过着更为漂浮的江湖生活,显然比小马哥更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结局也更具悲情色彩。接下来1990年的《喋血街头》,则明显模仿了美国的越战经典《猎鹿人》,试图制造乱世景观,构建宏大的叙事架构,却不自觉地回到了兄弟情义的小框架中来。而1991年的《纵横四海》,则是该阶段吴宇森最为轻松和浪漫的影片,“双龙戏凤”的爱情模式显然脱胎于法国新浪潮的经典之作《朱尔与吉姆》,但影片却将三人描绘为神通广大的国际偷画大盗,先后三次展现偷盗奇观,绝对比八年后好莱坞大片《偷天陷阱》更有难度和想象力,而最后打斗时周润发突然“恢复”双腿的突兀情节,则更加消解了影片此前并不浓郁的悲情色彩,让后面的部分变成了王晶式的嬉闹打斗。至于1992年的《辣手神探》,则不再是英雄片,而是成了警匪卧底片。片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扮演神勇警探的周润发,而是扮演卧底的梁朝伟。他在图书馆杀人时的沉稳冷峻,甚至比小庄都更具“独行杀手”阿兰德隆的风范!

远赴好莱坞发展的吴宇森继续将他的“暴力美学”发扬光大,却无法再续香港黑帮的“兄弟情缘”,只能采用双雄争斗的模式,用更为花哨的镜头语言来讨好美国人!

二、林岭东的风云变幻:

虽然没有吴宇森那样的显赫名声,但林岭东对香港黑帮片的贡献却绝对不容小觑。与吴宇森那浪漫写意的暴力美学相比,林岭东在他的“风云”系列中展现的却是一种残酷的写实,从《龙虎风云》到《监狱风云》再到《学校风云》,一部比一部残酷。如果说吴宇森影片中的英雄人物艺高人胆大,可以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奋起抗击有仇必报的话,那林岭东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更像普通人。他们平时都呈现出一种“顺民”的特性,可以忍受欺压毫不作声,直到最后关头被逼上绝路时,积压许久的怒火在才那一瞬间突然爆发,产生出巨大的威力,如同《监狱风云》中的阿正和《学校风云》中的中学老师一样,霎那间便将一直压在头上的恶人击倒击垮!

1987年的《龙虎风云》主要描绘的是卧底警员高秋夹在黑白无间中的挣扎与折磨,从人性的角度来剖析人格分裂的痛苦。作为警方卧底,他的职责就是向警方通风报信,将匪徒捉拿归案;但作为阿虎的朋友,他又因为兄弟情义而于心不忍。当警方接到高秋报案,将阿虎等人层层包围时,高秋心里的内疚达到了顶点,而此时的阿虎依然把他当作好兄弟,为了他用手枪指着老大的头,还准备带着身负重伤的他一起突围。最后高秋终于说出了自己是警察的事实,面对阿虎难以置信的眼神在愧疚中痛苦地死去。有趣的是,好莱坞独立电影怪才昆町.塔伦蒂诺居然在他的处女作《落水狗》中向《龙虎风云》致敬,带来了一个几乎雷同的“卧底”结局!

1987年的《监狱风云》则把视角对准了港英政府统治下的监狱,一个很少被世人所了解的法外王国。在这样一个体制同样健全的小社会里,既存在着体制对个体的虐待和压榨,也存在着黑社会帮派之间的火拼,被关进监狱的黑社会老大,同样可以作威作福,对新来的犯人敲诈勒索拳打脚踢。“不管你是豪哥和小马哥,在这里我才是大哥。”这里最嚣张的莫过于张耀扬饰演的管教科长杀手雄了,就像是一个土皇帝一样控制着犯人的一举一动。至于那些前来视察的太平绅士,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他们只能保得监狱一时的安宁,却无法保得了一世。但犯人毕竟不是奴隶,忍无可忍,也就无需再忍,你欺压他太狠了,他绝对会奋起反抗。最后阿正死抱大咪的脖子,咬掉杀手雄的耳朵,都是在极度愤怒时完成的。1991年,林岭东又执导了《监狱风云2逃犯》,在影片中设立了一个比杀手雄更为变态,也更为狠毒的管教科长,最后同样被愤怒的阿正除掉。由于影片紧紧围绕一个“逃”字展开叙述,所以很多场景都是在监狱之外拍摄的,让人感受到脱离体制束缚后的轻松和愉悦!

严格来说,1988年的《学校风云》已经不能算是黑帮片了,而是一部痛陈黑社会犯罪对社会危害的电影。黑社会不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而是成了侵蚀校园的毒瘤,女学生阿芳便在黑社会老大潇洒哥的逼迫下一步步走向堕落。警方利用她来指证犯人,维护法律的尊严,但在她最需要保护的时候却表现得软弱无力。警察保护市民的责任在本片中遭受到质疑,而最后真正伸张正义的却是那个平时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书生老师,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风云”系列后,林岭东便有意向好莱坞发展(中间也拍摄了一部不伦不类的武侠片《新火烧红莲寺》),但未能像吴宇森那般顺利。九十年代后期又回港转向罪案题材影片的拍摄,而这已不在我们黑帮片所讨论的范畴之列了!

三、麦当雄的枭雄世界:

香港电影类型片的发展向来是此消彼长。到了九十年代上半期,由于武侠片和无厘头喜剧的蓬勃发展,黑帮片反而不像吴宇森林岭东时期那般引人注目了,而此时的黑帮片本身也发生一定的变异,既出现了“赌神”、“赌侠”、“赌圣”这样的赌坛传奇,也出现了《天若有情》这样的浪子悲情,而最能体现黑帮文化精髓的,显然是以旧香港“华人探长”和旧上海帮派争斗为题材的枭雄传记片!

“麦当娜约了麦当雄到麦当道的麦当劳吃麦皮炖当归。”这是《金枝玉叶2》中梅艳芳坐电梯被困时随口说出的绕口令。其中所提到的麦当雄,在香港电影界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1984年便凭借《省港旗兵》一片强势上位,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称号。影片将目光对准了香港黑社会的一个特殊团体——大圈仔(即偷渡至港的大陆犯罪分子),采用了不少非职业演员(香港演员林威除外),用写实的手法将大圈仔的“酝酿犯罪——作案受阻——仓惶逃脱——最终覆灭”的过程一一纪录下来。相对于香港本土黑帮的悠闲安逸,过惯了苦日子的大圈仔则显得更加拼命,也更加凶狠,通常“强龙压过地头蛇”,敢于抢得大买卖。影片场面火爆,镜头语言极富视觉冲击力,特别是最后以手提摄影机跟踪拍摄的九龙城寨如困兽般的亡命巷战,则成为香港电影枪战段落的经典。之后麦当雄制作公司又推出了“旗兵”系列的另外三集,将大圈仔描绘得越来越善良,也越来越博得观众的同情!

而上映于1991的《跛豪》,则成就了麦当雄迄今为止的创作巅峰。影片以真实人物的发迹史为蓝本,借鉴了好莱坞黑帮电影《疤面煞星》的叙事模式,将一代毒枭吴国豪从白手起家到“毒品王国”覆灭的全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间跨越十多年,尽显大气磅礴,是香港最具史诗气派的黑帮大作。影片所处的时代背景,恰为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前的香港,警察贪污成风,黑帮犯罪不断,常常官匪勾结,共建利益同盟。“乱世出英雄”,而跛豪恰恰是这个乱世出的枭雄。他利用肥波上位,又在自己羽翼丰满之后将异己统统铲除,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还用金钱收买大半华人探长,将他们悉数变为自己的傀儡,从召集探长开会那一段就足以见得他的强势和霸气。但正所谓爬得越高跌得也越凶,最后跛豪的下场也是极为凄惨的。《跛豪》之后,麦当雄再度采用类似的“奋斗模式”炮制出另一枭雄片《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将昔日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塑造成一个重情重义的江湖好汉形象。除了上海三大亨的发迹史之外,影片还加入了工人运动,日军侵华等政治事件,使得影片更具宏大视野和史诗气派。而在续集《上海皇帝之永霸天下》中,杜月笙更是多次展露了他的从政野心,却因为其黑帮背景而得不到重用,只能黯然退出政坛,抑郁至死!

短短数年间,香港影坛还涌现出了《雷洛传》、《一代枭雄之三支旗》、《蓝江传》、《四大探长》和《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等一批枭雄传记片,但都不具备《跛豪》和《上海皇帝》的水准,大多制作粗糙,叙事潦草。在这其中,《雷洛传》又绝对是最优秀的一部。《跛豪》中虽然也出现了“四大探长”之首的“总华探长”雷洛,但只不过是一个配角,而本片则将雷洛从一个不愿同流合污的小警员蜕变为拥有五亿家产的“总华探长”之全过程得以展现,却还是把雷洛塑造为正面形象,并为他安排了一个一生的敌人——颜同作为反面角色,另外还加入了情人分离,父子情仇等感情线索,因此叙事丰满,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结尾处的雷洛为了逃脱法律的惩罚而移居加拿大,一代枭雄晚年只能过着孤寂凄凉的生活!

1997年的《黑金》是麦当雄公司的又一力作,揭露的却是台湾的黑金政治。影片中梁家辉饰演的电玩业起家的台湾黑道大哥周朝先,是比跛豪、雷洛、杜月笙更为心狠手辣的黑道枭雄。他可以躲在幕后操纵全台北的的士司机大暴动,也可以公然宣布退党参选立法委议员,并将自己的竞选对手暗杀于温柔乡中,他的一句“话已说完,谁赞成,谁反对”更是体现出古代君王般不可冒犯的尊严。当然影片最大的败笔莫过于结尾处的那一场惊天动地的枪炮大战,过于奇观化了,显然与影片整体的厚重基调不甚相符。一直处于弱势的方国辉组长在战斗机的武装下成为了“超人”,很快便将周朝先浩浩荡荡的车队武装消灭得一干二净,想必也是为了配合“正定胜邪”的主旋律吧!

而麦当雄公司的主要创作人员潘文杰和霍耀良从公司单飞后,也分别推出了《新上海滩》(1996)和《O记三合会档案》(1999)。前者是香港八十年代经典电视剧集《上海滩》的大银幕版本,却拍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而后者则基本上成了《跛豪》和《雷洛传》的结合体,重点表现一匪一警的“强强联手”,将六七十年代九龙城寨的警匪勾结和黑帮争斗表现得既惊心动魄又不乏轻松和浪漫,最终也是以廉政公署的强势介入将“神圣同盟”土崩瓦解作为终结。而《O记三合会档案》之后,枭雄片也就此绝种了!
四、刘伟强的古惑年代:

1994年后,香港电影逐步由辉煌走向衰落,人才外流,产量锐减,而王晶、刘伟强和文隽于1995年组成的“最佳拍档”公司则异军突起,以将畅销漫画搬上大银幕为主要创作策略,成为九十年代后期香港电影最大的“票房机器”。而其中最成功的操作莫过于改编自同名黑帮漫画的《古惑仔》系列了,影片讲述的是香港洪兴社团的几个年轻后辈从小混混成长为社团大佬的故事,还设立了东星社团和台湾三联帮作为洪兴的对头,除了第一集中的大反派是洪兴本身的靓坤外,后面几集的大反派都来自于东星和三联帮。而从第一集《人在江湖》到第六集《胜者为王》,陈浩南和山鸡也由浑身刺青的街头烂仔变成了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江湖俚语和市井粗口少了,人也变得世故多了,却让观众失去了那份亲切的感觉!

其实该系列最出彩的还是它的前三集,即《人在江湖》、《猛龙过江》和《只手遮天》。比起后三集中故事和人物时常出现的断裂来(比如第四集中突然出现的几个洪兴堂主韩宾、十三妹、太子和黎胖子,还有第四集中成为屯门老大的山鸡,在第五集中消失后又在第六集中成了三联帮的堂主),前三集则在叙事方式,影像风格和人物关系上都具有一定的连贯统一性。此时的浩南山鸡等人,身上更具有年轻人惯有的激情和躁动,无论说话行事,都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显得放荡不羁,因此很容易引发同龄观众阶层的共鸣。而这三集都遵循着类似的故事模式,即一开始大家在帮中都混得很开心,却由于大反派的陷害而逼迫浩南或者山鸡选择跑路,但很快又在外界的支援下进行绝地反击,一举揭穿大反派的阴谋,重现光明。浩南和山鸡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逐渐成熟起来,成为社团的绝对精英!

以前无论吴宇森的英雄片,还是麦当雄的枭雄片,虽然都有精彩激烈的枪战和打斗,但无非只是个人的复仇史和奋斗史,很少像《古惑仔》这样集中展现黑帮文化。在《古惑仔》中,从祭拜关二爷到执行家法,从选举话事人到抽生死签,都如同家常便饭,甚至连关二爷诞辰都要举行拍卖会。除了香港本地黑帮外,还出现了台湾的三联帮,荷兰的华人黑帮,以及日本的山口组,特别是在《猛龙过江》中,竟不经意间将香港黑帮和台湾黑帮作了一个对比:前者穿着随便,爱打打杀杀,但终究“狗肉上不了正席”;而后者则西装笔挺,更加热衷于政治选举,力图在政坛谋得一席之地,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整个洪兴社团有如一个封建家长制的大家族,德高望重的蒋天生就是这个家族的首领,打打杀杀的事情已经不干了,只是躲在幕后进行大局规划。任达华饰演的蒋天生,显得内敛而沉稳,颇有长者风范。他还热爱接触新鲜的事物,就曾经在《猛龙过江》中向帮众介绍“互联网”。虽然自己不参与打打杀杀的活动,但他在影片中经历的磨难却丝毫不比浩南山鸡们少。《人在江湖》中他被靓坤逼迫退位,《只手遮天》中他又在荷兰遇刺身亡,从而导致整个洪兴社团一下子丧失了主心骨,直到下一集《战无不胜》中才找到蒋天生的弟弟蒋天养来主持大局!

《古惑仔》系列的大热,自然也引发了一大批“古惑”影片的出炉,如《江湖大风暴》、《龙在江湖》、《龙在边缘》和《新家法》等等,力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黑帮,既有孤胆浪子,又有卧底警探,基本上都以“复仇”为主题。影片中的黑帮社团大多也是“洪”字当头,《江湖大风暴》干脆直接将“洪兴”和“东星”照搬过来,却失去了《古惑仔》中的黑帮文化“内涵”,变成了梁朝伟的个人造型秀和动作秀。另外《古惑仔》系列还推出了它的前传和外传,即《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和《山鸡故事》,也保持了一定的创作水准!

2000年,刘伟强离开了“最佳拍档”公司,同麦兆辉、庄文强“三年磨一剑”(其间也推出了《蓝血人》、《拳神》这两部失败的科幻武侠作品),终于在2002年以警匪卧底大片《无间道》轰动整个华语影坛。而从该片冷静而精致的影像语言中,却再也找不到当年古惑仔的那份热血豪迈了!

五、杜琪峰的银河映像:

终于说到了杜琪峰的“银河映像”,一个在“最佳拍档”后一年创立的电影公司,集结了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司徒锦源等一批优秀创作人才,却呈现出与“最佳拍档”截然不同的创作取向。公司开山作《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年)显然受到了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洛夫斯基《盲打误撞》的影响,打破了黑帮片一直以来的线性叙事模式,给黑帮人物的命运安排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其实问题不在于此,台湾大陆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的心。”九七回归前港人的迷茫心态也在本片中得以体现,到底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还是主动出击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完全由你的心所决定。黄阿狗的两个结局虽然一死一残,但死的那个横尸街头无人问津,残的那个却受到了众多黑帮兄弟的顶礼膜拜!

比起传统黑帮片中善恶分明的二元对立来,“银河映像”的作品显然不愿遵循原有的套路,它们模糊了善与恶的界限,着重表现人物身处困境时的挣扎和抗争,即由对外部动作的迷恋转向内心纠葛的细腻铺陈[2]。影片往往有着浓烈的宿命感,就连《非常突然》(1998年)这样的警匪片都非要安排一个警察全部死光的黑色结局,反倒是《两个只能活一个》(1997年)中的“两个”都活了下来。影片《暗花》(1998年)是最能体现上述特点的作品,影片中根本没有好人坏人之分,无论是暴力警察阿琛还是凶悍杀手耀东,都“好像弹珠一样,弹到哪里,什么时候停止,都是身不由己”。片中所有的情节都是发生在24小时之内,从而给人一种急促感和紧迫感,因为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随时都会将事件发展的态势导向未知的方向。最后阿琛虽然战胜了耀东,却还是无法逃脱宿命的安排,只能悲惨地成为枪下亡魂。《暗花》是“银河映像”最具悬疑也最为黑色的一部作品,而同年的《真心英雄》,则再回吴宇森英雄片的老路上去,而且形式感更为强烈,连男人集体解手都在摆造型。影片大肆刻画江湖儿女情,兄弟情,因此也就显得更加浪漫而悲情,出现了许多值得观众去回味的情节,却没有让该片获得足够的重视!

1999年是“银河映像”大获丰收的一年。《枪火》标志着杜琪峰影像美学的成熟,影片中五位保护老大的“小弟”,本来各自干着自己的事,却像是古龙小说中的杀手一样,为了同一个任务而集中到一起,在相互合作中结下了兄弟友情。影片中没有太多的话语,表情也甚为冷漠,人与人之间更显一种疏离感,就连枪战场面都用静态远景拍摄,消除了动作感,也没有反应镜头,因此给人一种“放空枪”的感觉,这同吴宇森枪战戏中的火爆优美和动感十足是大相径庭的。同年的另外两部作品《暗战》和《再见阿郎》,前者因为偶像明星刘德华的加入和极具创意的故事情节而大受欢迎,成为公司成立以来最为卖座的影片;而后者则将镜头对准了过气的黑帮大哥,事业上的失落却唤起了心中对家庭的依恋。原本黑帮片中的男性主人公大多是无根的江湖浪子,家顶多是个附带的东西,而本片中的阿郎却在“国际饭店”老板娘林小雪的细微照料下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才应该是他的最终归宿!

为了给公司谋取更多的资金,接下来的杜琪峰开始走起了商业路线,凭借《孤男寡女》和《瘦身男女》等都市白领喜剧大赚银子,而这三年间拍摄的枪战片《暗战2》和《全职杀手》都是过于形式化的作品,而且已不能算是纯粹的黑帮题材。倒是2003年的《PTU》再现当年《暗花》之风采,时间也更为浓缩,一群人的命运就在这短短的一夜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接下来2004年的《大事件》,虽然是警匪对决,但却把匪徒间虽萍水相逢却“英雄识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情刻画得极为生动,成为影片中最大的亮点!

2005年和2006年的两部《黑社会》,则是杜琪峰的又一野心大作,试图以一种纪实化的方式展现香港一个大社团“和联胜”内部为争夺“龙头杖”所展开的种种争斗。影片再度模糊了善与恶的界限,只见纷争,不见正义,为了成为话事人,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影片具有一种宏大的视野,又在续集中加入大陆和香港之间关系的政治隐喻,试图打造一部气势恢宏的黑帮史诗,却因为种种局限而未能如愿,不过也算是新世纪香港黑帮电影的杰作了。同年的《放.逐》,则是一部气势“小”得多的黑帮小品,相当于对“银河映像”十年作品的一次回顾总结,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以往“银河”作品中熟悉的元素,也见到了《枪火》中大半演员七年后的再聚首,影片虽不完美也算精彩!

而杜琪峰本人,即使没有达到“杜氏作品,必属佳片”的地步,也足以成为当今香港影坛最值得期待的导演,因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为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

六、黑帮片的解构颠覆:

并不是所有黑帮片都拍得一本正经,从九十年代起,许多黑帮片便开始大行戏谑调侃之风,解构颠覆传统黑帮道义,试图对深陷迷途的青少年起到一定的警世作用。比如说1990年的《一本漫画闯天涯》吧,就用一种半调侃半严肃的风格来揭示江湖的险恶。身为漫画迷的餐厅打工仔阿星,对黑社会一直心生向往,某天不经意便被卷入黑社会谈判事件中而正式成为黑社会中的一员,然而阿星的天真善良却与黑社会的心狠手辣格格不入,差点成为帮派内部纷争的牺牲品。最后退出黑社会的阿星才发现所谓的“江湖梦”只不过是一场虚幻,一场梦魇!

1992年的《亚飞与亚基》,是一部更为荒诞的黑帮作品。梁朝伟和张学友饰演的阿飞和阿基,从小就立志混黑社会,谁知长大后的他们却成了黑道中最著名的两个扫把星,跟哪个老大,哪个老大就倒霉,就连香港势力最大的黑帮组织“关公党”的老大关公都未能幸免。影片尽情挖苦了香港的黑帮文化,将香港黑社会所敬奉的最大偶像——关公变成了一个丧心病狂的黑社会老大,他最后的下场是被红色内裤裹头,然后死在下坠的千斤重物之下。“伟大”的关公居然敌不过两个小混混,其讽刺寓意可见一斑!

《古惑仔》系列于1996年风靡全港,它们虽然不同于吴宇森的传统黑帮片,但也把“义”字放在第一位,将洪兴仔们个个塑造得有情有义,因此再度引发了青少年对黑社会的崇拜热潮。但紧接着查传谊、钟继昌的《旺角揸FIT人》和《去吧,揸FIT人兵团》却给这些狂热的后生仔们泼了一盆冷水,影片解构了所谓的黑帮道义,那些平时满口仁义道德的黑帮大佬,到了关键时刻不过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鼠辈而已。特别是《旺角揸FIT人》中吴镇宇饰演的大佬“叻君”,无论造型、谈吐、声音都像极了《古惑仔》中的靓坤,而其真实的为人也并不比靓坤好到哪里去!

2000年的《江湖告急》,更是将这种解构风格发扬到了极致。影片中的梁家辉饰演的黑帮老大任因久,表面上如同洪兴蒋天生一样一本正经,颇有黑帮家长之风范,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自私自利的家伙,手下的兄弟为他顶罪,他却几年来都未去监狱探访过他。影片再次讽刺了黑帮文化所标榜的“忠义”,任因久手下的师爷阿伟始终像个打工者,毫无忠诚可言;保镖阿渝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挡子弹,也是因为对他怀有“同志”情感;而他自己,更是将显灵的关二爷臭骂了一顿。关二爷的黯然离去预示着传统江湖道义的消逝,那个挥刀砍向任因久的热血青年则是影片中最后一个传统道义的维护者,却被别人所利用,更像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傻小子!

其实早在《战无不胜》中,身为铜锣湾扛把子的陈浩南就已经开始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省,他不支持山鸡竞选屯门老大,就是为了不想让自己的兄弟再走自己的老路。而到了新世纪的黑帮电影中,黑帮人物更是变得低调沉稳,他们不再像少年时候的山鸡浩南那样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的反叛,更如《九龙冰室》中的九纹龙和《杀手假期》中的职业杀手,决定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悔过自新,退出江湖,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江湖不过是他们曾经拼杀的战场,家庭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在与社会和家庭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他们也逐渐由一个反叛的孩子成长为充满责任感的成年人!

而香港的黑帮电影,也早已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正在青铜时代的昏暗中匍匐前行。未来到底是出现《教父》这样的黑帮史诗大作,还是派出“一万个警方卧底吓死你”,就让我们耐心等待吧!

『贰』 为何武侠片没落了

多种原因。

首先,类型片的没落往往是周期性的,武侠片也是如此。在一种类型片因为过于成功而泛滥时,观众逐渐开始对这一类题材失去兴趣。部分类型经胡中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依然会卷土重来。我认为武侠片也会如此,即使如今武侠流行度降低。

武侠电影的没落与香港电影没落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从早期的《龙门客栈》、《三少爷的剑》到之后的《笑傲江湖》、《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以及《黄飞鸿系列》都是香港出品。但香港电影的不少中坚力量都是外部流入。49年,胡金栓、金庸等一批香港武侠奠基者从内地到了香港。在香港市场不足,制作受限时,他们中的许多又转向他处。比如王家卫、吴宇森去了好莱坞,比如更多的人重回内地。

香港的好电影是被逼出来的,在一个商业为重的弹丸之地,一次票房失利就可能迅速被淘汰。这逼迫不少电影创作者练出了在短时间、低成本、简陋环境下,也能做出观众喜欢的高质量电影的能力。

但二十一世纪香港电影没落后,不少香港电影人北上进入内地,正赶上《英雄》、《无极》、《黄金甲》等一批商业片所带领的内地商业电影初起。同时也是内地GDP开始快速上升的时期。大量的投资与增长中的观影群体,让香港段陆电影人在这种“不差钱”和环境下压力骤减,自由度增加,人才随资本分流。如曾经的《新龙门客栈》等那种能够聚集一批幕前幕后大牌的那种影片已经难得一见。许多影片中我们能看到它在摄影或者声音或者服化道等方面做得不错,但总有些其他缺憾,正是因此。

而且高价带来的不是高质已成为目前常态,不少大师也开始出行活。

当然,影片本身质量不高,让他们不愿太过费心有一定关系。但也有些失了本心,就让武侠失了魂。这也是极重要的一个原因,毕竟武侠最重要的不是武,而是侠。我们在武侠片里看到的也往往不只是人物和故事,更有侠义、 历史 和时代。现在拍武侠的人能有几个想胡金栓那样考究武器,精通明史?

武侠片因古装、动作戏通常成本不会太低,因此投资方通常选择更为保险的方式。因此,为能够上映,在内容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

不少武侠片改编自文学作品,而曾经,武侠本属流行文学。作为成本不低的古装动作片,粉丝基础也是投资方考虑的重点之一。然而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许多爽文替代了武侠的地位,高质量武侠文学作品因此减少。而这,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粉丝量降低,失去IP优势的武侠也因此不再为投资方所重视。

但相信这种状态并不会持续太久,低潮之后,武侠片应该会再出现一批高质量作品,虽然可能会如《英雄本色》那样,进行符合时代的转化。但侠义定不会变。

中国武侠电影的没落一直都有这种声调,而且我觉得说的也是事实。最直观的确认,现在影院上映的武侠电影基本没有票房好的,口碑更不用提了。就那暑期档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来说吧,无论从剧情上,还是特效,甚至导演徐克的威望,执导的能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上来看,这部电影都胜过《西红市首富》很多,但是从票房上,《四大天王》一个月下来勉强过六亿,而《西红柿首富》票房二十多亿。当然,票房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时间会证明,从电影工业的发展来看,我们会更感谢《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对中国电影工业的一种提升,但是从观众的喜爱程度来看,大家更喜欢合家欢的戏剧,打打杀杀的武侠电影,确实受众一般。

如果《四大天王》院线受冷还是个别现象还好,时间往前捋一下,徐克和尔冬升共同打造的《三少爷的剑》折戟沉沙,根本没什么票房,当然那部电影的制作确实很有问题,烂片无疑;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确实是一部好武侠电影,有章子怡、梁朝伟、张震的加盟,拍出了时代的气息,是经典之作,但是票房也不高;《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握做顷虽然有袁和平导演,杨紫琼和甄子丹的加盟,也逃不了票房的厄运;再往前看,吴宇森监制,苏照彬导演的《剑雨》,这部武侠电影确实是质地精良的上乘作品,但是仍然逃不脱票房的厄运,如果再往前只能提起李安的《卧虎藏龙》,这部电影可是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的经典之作,但是在国内依然是寥寥无几的票房。

从这些看,中国的武侠电影的没落是既成事实。但是为何会如此呢?中国的武侠电影曾经是最盛行的电影类型,中国的电影工业不成熟,很多类型电影都不成型,但是只有武侠电影,放眼全世界,无人能敌,从当年邵氏出品,必属精品,出产了无数武侠电影,到大陆从《少林寺》开始的武侠热,然后八十年代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笑傲江湖》系列,成龙的《醉拳》系列,这些都是在口碑和票房上大满贯的武侠经典系列,但是新世纪之后,大多数人都这种飞来飞去的武侠片丧失了兴趣。武侠武侠,武只是手段,侠义才是目的,如果没有侠义的约束,武只能飞来来去,不着地面,确实让人感觉丧失了根基。这些年徐皓峰拍摄的新武侠,《刀背藏身》《师父》《挟刀揉手》,算是替武侠片矫枉过正了,把武侠重新拉回到了地面之上,也收获了不少的赞誉。但是武侠电影没落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武侠电影过多的依赖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影特技,而打动人心的武侠情怀日渐式微,武侠电影的出路着实令人堪忧!

《东方不败》

武侠这个题材,十年前是各大名导走向大片的必经之路,可随着过于依赖电影特效,武侠电影的质量愈发不尽如人意,武侠电影的数量也是逐年削减,票房愈发微弱,近年来的武侠,虽有偶尔的特效大场面来笑傲江湖,现在也有了英雄末路的味道!

2015年,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尔冬升的《三少爷的剑》、袁和平的《卧虎藏龙2》,大牌导演、动作影星、当红小生的组合都没有抵挡得住武侠特效失败带来的扑街口碑!

《道士下山》

《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东邪西毒》《倩女幽魂》。。。这些经典的武侠其实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武侠要分成“武”和“侠”两部分,而现在的所谓武侠片,过分的强调“武”而忽视了“侠”,“武”是特效,是入眼,“侠”是感觉,是走心!

《东邪西毒》

对于电影而言,也是有周期性的,可能武侠电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时期,没有了新的创意,就要开始一个转型,去变成新武侠,新特技片。

当然,除了类型循环的原因之外,创作方面的原因才是主要原因,包括对同一题材的过分挖掘,过多的把成本和资金花在视觉效果的营造上面、明星的酬金上面,当然这个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忽视了剧本本身的力量,好的剧本就相当于好的汤,有好汤才能煲好菜,汤不好放再多的鸡精也没啥滋味!

《新龙门客栈》

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武侠片的前景还是很大的,而且这种侠义精神只能滋生在中国这片沃土上面,希望此后的武侠片能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侠”字的打造上面,而不要只在绚丽的画面上下功夫,这样就真的成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今的武侠片已经没落,主要原因是 社会 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武侠片演员基本上都有练过,都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如今很多演员不可能在这方面吃苦,他们更愿意只是站在那里,随便摆几个动作,其他的就交给特效了,如此拍出来的影片是武侠片吗?显然不是。

记得著名影星谢霆锋说过,当时他拍武打片,每天都要练功,家里放有很多兵器,一有空就要练。一个人有没有功夫,直接看他会不会耍兵器就行。

影星于荣光也说过,当时的武打演员都是真功夫。反观如今,演员最看重的是个人形象,拍影视剧时总是做特写,总是慢动作,这样不会受伤,不用费心劳力练功,收益还高,何乐而不为呢?

以前的武打演员,受伤是家常便饭,如今的演员,很多只是手破点皮,就觉得天塌了,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拍出武侠片的。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影视 娱乐 大小事!

上面的回答很全面了,本人再补充一个观点,上一个贴子也写了现在的武侠片,和90年代武侠片对比的问题,有兴趣的观众翻看上篇贴子便是。

武侠片为何没落了?

除了其它回答说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90左右年代的香港武侠片,走的飘逸潇洒的动作设计路子,由于香港拍到了巅峰,难以突破了。现在现在对于动作审美,回归到现实竞技搏击模式。

90年代香港武侠飘逸的动作设计,不再符合当下观众对于动作片的审美观,说得难听点,早期香港武侠片飘逸动作设计过时了。

中国武侠片在2000年逐渐衰落是事实,现在只能说有继承,比起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武侠片,鼎盛时期差距有很远。徐克的《狄仁杰系列》是魔幻电影,武侠只是一种类型,不是纯粹的武侠电影。

其它只有两个导演值得一说,一是徐浩峰的武侠作品。在动作设计上面,可以用作品《师父》,和同期香港大导演陈木胜,集齐香港全明星阵容的《危城歼霸》对比一下。

《师父》演员只有廖凡和宋佳,廖凡和宋洋都不是练家子。而《危城歼霸》有吴京,刘青云,古天乐和彭于晏,阵容强太多了,但结果便是《师父》口碑和动作设计,全面胜出了。

另一个,便是大陆青年路阳导演的《绣春刀系列》!

本片更像传统武侠电影,对好莱坞新时代类型片也有学习和继承,非常的优秀。学习继承主要是一点,同样动作设计方面。以前香港武侠片,早期是硬桥硬马,中期徐克式飞来飞去,灵幻飘逸。

《绣春刀》这种尽量归于现实劈砍刺打斗,镜头快速切换的动作风格,已经是接近,现在好莱坞动作片的设计。

《绣春刀系列》数量太少,在市场上反馈算不错,但谈不上有多好。两到三亿的票房,与《战狼2》《红海行动》相比,连个领头都达不到。

即使比起《前任3》《羞羞的铁拳》等片,差距也是太远。《绣春刀3》能不能再拍都没有后续,其它同类古装武侠片,看不到任何明天。

从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观众的反馈来看,《绣春刀》的质量,跟《狄仁杰》差距不会太远,票房反馈却天差地远,绝对不会是《绣春刀》男主角张震,没有《狄仁杰》男主赵又廷帅。

《绣春刀》打造角色的功力,比起两部《狄仁杰》要强不少。《绣春刀1》里的搞基师兄周一围饰演的师兄,《绣春刀2》里的雷佳音饰演的裴纶,辛芷蕾饰演的丁白缨。

原因是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工业大片的奇幻类型电影,比起武侠片吃香得多,市场上的观众也比较接受这种模式,还有便是《战狼2》《红海行动》当代军事动作片。

所以,武侠片没落是肯定的,现在无论是徐浩峰还是路阳,除了动作设计回归写实,在类型题材上,也更符合大时代,小人物的写实状态,过去飘逸武侠片,没落已成事实,难以逆转了。

这些年来新的武侠片似乎没有多少,大多都是翻拍以前的武侠小说。而真正新的武侠片却很少了。而随之而崛起的似乎是另外一种题材 的 玄幻电视剧、仙侠电视剧 ,比如 《花千骨》、《青云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等等。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 武侠没落 的年代,确实层出不穷的玄幻仙侠类小说的出现以及武侠片的没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何武侠片会没落呢?
没有好的武侠题材以及作品
这一点是十分致命的,大家都知道拍电视是需要剧本的。而武侠这一块的题材近些年来似乎并不是很多。

很多导演还是热衷去拍摄以前 金庸、古龙 等的作品。确实他们的作品是十分优秀的,在武侠这个题材中可以说是巅峰的作品。但是这么多年的翻拍,修改之后,这些作品已经不足以抓住观众的眼球了。

因为再经典的翻拍的多了就不会再去观众了。那些大师大多封笔不写了,而其他作者又没有好的作品题材,那么观众只能把目光投向更加吸引人的玄幻仙侠题材的作品了。
观众喜欢其他影视剧,兴趣爱好多样化
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武侠在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前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但是新一代对于这个的概念似乎不深,相反的由于他们从小接触的是 玄幻小说,仙侠小说 。对于传统的武侠小说似乎兴趣不大。

拍摄出来的影视剧对于他们来说吸引力也不大,而且不仅仅是小说,对应的 游戏 等冲击这新生代的观念,他们对于 游戏 等的认知度绝对是远高于传统武侠内容的。
武侠片的投入相对少
这些年拍摄的武侠片除了翻拍之外,有一个就是角色不是很适合。现在流量在小鲜肉的身上,所以他们的身价倍增,甚至有的拍一部电影上亿的片酬。而且武侠片因为拍摄难度会高,所以很多流量小生是不愿意拍摄的。

这也就导致了选主角,要么是 老戏骨 ,年龄不适合;要么是请不起;要么就是花了大价钱演技太差。这些也导致很多作品的口碑不好。 小鲜肉 演员吃不了苦,就算制片方投入再多,也未必能够赚到钱,因为演员的成本太高了。

那么制片方赚不到钱,自然就不愿意投入大价钱去认真做了,出不了好的作品。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武侠片以前很受欢迎,但是现在翻拍,拍来拍去没啥新意,而太离谱又不符合原著,观众普遍觉得翻拍武侠片没有原来好看,而且看过几版大概意思也都知道了,没啥看头了。

现在新版武侠小说面临断代,后继乏人,武侠小说还停留下梁,金,古龙时代的作品,总是翻来翻去,观众有麻木了。

现在仙侠类,魔幻类,兴起,而最激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军旅题材影视大受年轻观众喜欢,看后热血沸腾,群情激奋,血脉喷张,释放激情,从《亮剑》开始,到《我是特种兵.利刃出鞘》,《我是特种兵.火凤凰》,吴京的《战狼1》,《战狼2》,到《红海行动》,军旅题材影视剧一路飙升,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

追求新奇,激发斗志,引起共鸣,谁掌握了时代脉波,谁就赢得市场!

个人不是觉得没落了,而是现在 科技 发达了,武侠片总是被各种翻拍,翻拍就翻拍吧,有着五毛特效真的是辣眼睛!

还有演员的修养问题,现在演员大部分都是白面小生,有的根本就不符合武侠小说的人物定位就来做主演!只能说拍电视都是想要收视率,谁火用谁!

还有就是那些魔幻武侠电视剧的介入!看看电子书还行!电视剧真看不下去!

现在也没有好的武侠题材小说了,除了翻拍就是魔幻,就让经典留在我们那个年代吧!

武侠片没落了……

曾几何时在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香港武侠片可以说是有着男人心目中“女神”的地位!看的让人激动不已!剧中高手如云,身轻如燕,各个都身怀绝技!让我们羡慕不已!

而今天的武侠片却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更多的也是都市喜剧片或者 科技 动作片之类的!之所以现在的武侠片失去了竞争力,我个人觉跟人们的认识和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原因!

举个例子 科技 发展到今天的成果!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自动化成都也越来越高!以前用刀剑,现在有枪炮!两者相比后者更直接、更刺激更能俘获观众芳心!再者,现在不论是在特效还是影片的制作上都非常的逼真!更注重观众视觉的享受!科幻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都市喜剧片为什么也受欢迎?因为,现在人们生活压力都很大!闲暇之余人们渴望在轻松舒适中开心的度过!所以去电影院选择一部喜剧让自己放松是再好不过的了!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准备好你的“笑声”就行!这也就成了现在武侠片光环逐渐暗淡的原因!

武侠?

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小说,说他是成人童话一点也不夸张

从小时候开始接触最多的就是武侠,那时候的武侠以金庸和古龙小说为代表

看武侠影视剧的时候,我们会常常幻想自己是里面的某个角色,某个侠客能够仗剑江湖,行走跳崖

但是,幻想是幻想,影视剧就是影视剧,想想过后还得回到现实中来,该做什么还得做

好了,话入正题

武侠为什么会没落呢?我的理解大概有这么几点

1点

过时了,实在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2点,没有更好的作家写出更优秀的文字和作品,即使写出来看得人也少,读者多半要有武侠情节才会看

我们看过的武侠作家除了金庸 古龙 梁羽生,就是黄易 温瑞安 萧逸 卫斯理 倪匡等知名作家

3点,没有进步,反而在落后(也就是你说的没落)

我记得起点中文网有个写手说过这么一句话:武侠就是拯救与被拯救

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

我们看到的所有武侠作品都是拯救与被拯救两个套路,即使金庸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没有逃出“拯救”的怪圈

除了一个人,他首创“玄幻”和“异侠”系列才打破了以“拯救”为主的怪圈,这个人就是黄易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不是黄易的“玄幻”出世,我们现在还在看金老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4点,文字和文章质量

现在的写手(谈不上作家)为了多写几个字,多赚几个钱,而忽略了内容和文章的质量。其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都是网站逼的。一个写手写了新东西,运气好与网站签约了,你就得赶速度,用手和键盘来码字。

结尾语:其实武侠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它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异侠”,不错,它进化成了与“玄幻”和“异侠”相关的载体

『叁』 有什么好看的香港电影

曾经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实在有太多太多既经典又叫好叫座的电影。当然了不知道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给你推荐的都是本人喜欢的类型。
周星驰系列作品。了解一下:《逃学威龙系列》、《百变星君》、《国产凌凌漆》、《唐伯虎点秋香》、《审死官》、《算死草》、《功夫》《食神》等等等等。
《无间道》系列也是经典,尤其第一部。
不是复制粘贴,都是自己打字的哦!希望能被采纳。

『肆』 盘点一下那些你觉得无法超越的影视精彩片段

这种影视片段真的太多了,说无法超越可能过于绝对,个人认为更加恰当的说法是是那种经典镜头,接下来我会展现让我久久留在脑中的经典片段。

这个镜头真的是太经典了,当时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将男人的那种霸气和女人的那种美丽呈现的淋漓尽致,东方不败亦正亦邪,虽然说是大反派,但是实在让人讨厌和厌恶不起来,反而让人对这个角色喜爱不已。其中东方不败在水中喝酒这段戏已经成为一段佳话。

当年在《赌神》中邱淑贞有着一段发牌的戏,邱淑贞上演矫健身手,然后打倒坏人,霸气发牌,赢下赌局的画面也是让人映像深刻。邱淑贞将一个霸气性感的角色给演活了,这个片段非常精彩。

张曼玉是一位全能影后,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各种影后拿到手软,我对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就是张曼玉演的《甜蜜蜜》中的那个角色,张曼玉在美国警察局看到曾志伟的大哥死于非命后,看到大哥背面逗她开心的米老鼠,那种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得演技真是教科书般的演技,那种情绪的层层递进让人动容,这一幕也是让人非常感动。

看到很多人都写港台电影的俊男美女镜头,我放心了,这说明我的品位真的很不同。

来说说我近些年看到的几个难忘片段。

1.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被吴孟达扮演的盒饭工,咒骂后的摇头苦笑,好像在说自己曾经的故事,或者众多草根龙套演员的真实现状。



2.游本昌老爷子在拍摄《济公》时,啃着已经发臭的鸡腿吃的津津有味的镜头,他在向年轻一辈演员诠释老艺术家的职业操守。



3.侯勇在《人民的名义》中,赃款被查出后的崩溃泪奔镜头,叫后辈知道什么是炸裂的演技。




4.王宝强在《树先生》中抽香烟的镜头,让人知道什么叫浑然天成,从动作到表情毫无违和感,真是经典难以复制。



以上几个镜头也许不美,但却真实的震撼到了我,比起那些偶像派的灵光一现,这些镜头值得长久记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刘德华以及梁朝伟两位影帝所主演的电影无间道呢?在这一部电影当中,有一个片段是天王刘德华以及影帝梁朝伟两个人在天台对决的一个画面,两个人都穿了一身黑色的衣服,好像有深仇大恨似的,特别是天王刘德华的双手完全是背在背后的,就算是刘德华用手在后面拿着枪做别的事情都是非常经典的,两个人的这场画面一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得了!

相信曾经的那一部经典《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也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电影,而在这部电影中的林青霞也是当时许多人的梦中情人。林青霞所扮演的东方不败在这部影片当中饮酒的样子,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超越的经典片段,而东方不败也被称为是林青霞颜值的巅峰,同时也是华语电影当中一个没有办法复制的镜头。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当中调戏张柏芝的那一个 搞笑 的画面,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动作了,再搭配上忧伤的配乐更是让人非常的想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张曼玉的电影花样年华呢?在花样年华中有这么一个镜头,张曼玉穿着一身典雅的旗袍靠在墙上,让人看到有一种想要拥抱一下张曼玉的感觉。而张曼玉在这部电影的片段当中的这个画面也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到现在还没有哪一部电影能够超越张曼玉主演的电影花样年华的。

《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被人恨的牙痒痒的角色,李明启老师也因此被观众记住了。

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随后一直有模仿者,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了。

赵雅芝饰演的白素贞,成了一代经典。

游本昌饰演的济公,再无后来者能够突破这个角色。

王刚,原本是央视的一名主持人,自从将和珅刻画的惟妙惟肖,他就成了和珅的化身,可能很多人看到王刚本人,浮现在脑海的第一印象那就是他饰演的和珅。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这是最接近原著的一个版本,可以说后来拍摄的《红楼梦》,再也无人能够将林黛玉这个角色发挥的淋漓尽致。

王祖贤饰演的聂小倩,让鬼也变得那么多情。

朱茵饰演的紫霞仙子,成了当年《大话西游》中最经典的角色。

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让后来者只能仰望。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成堆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可叹江湖几人回。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这是徐克对林青霞东方不败的评价。

无论是打戏,装扮,气质甚至是配音都堪称经典。作为一个不可言性别的人物,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前半部分偏男性,但是遇到令狐冲之后开始朝女性发展。这样一个变化林青霞也转化的很好。

无论怎么翻拍,李若彤版的小龙女都深深的刻画在了观众的心中。当然神仙姐姐的小龙女也仙气十足。

发哥饰演的许文强,将他对丁力的义气,对冯程程的爱,以及对日本人的恨意,都演到了骨子里,当年的英姿也是众多人模仿的对象。

张国荣饰演过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但是给人影响最深的要当属《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了吧。

在张国荣之后再没有一个人能把程蝶衣这般如痴如醉,程蝶衣的凄美、程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的雌雄莫辩、程蝶衣的“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这个人物就是为张国荣量身定做的一样等等

一、《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对战六大派,一站奠定了江湖地位,同时也极大满足了观众的观赏乐趣。

二、《龙门飞甲》

陈坤所扮演的西厂大太监,雨化田。外形帅气,气质超凡,粉丝群体甚至超过了主角,这一版太监,可以说是扮演到了极致。

三、《僵尸先生》

林正英的僵尸电影,可谓不可超越的巅峰,无论是哪一部僵尸电影,都相当好看,同期僵尸电影,几乎没有可以超过林正英的。

赵灵儿和李逍遥在仙灵岛上初次相遇的那一段,我觉得应该再也没有人能超越了。

没有见面之前的李逍遥,是个混不吝的小子,但却很有孝心,为了救抚养自己长大的李大婶去了仙灵岛,然后无意中见到了赵灵儿。

对于李逍遥来说,他们是第一次见面,对于灵儿,却是久别重逢。

她一直记得儿时那个救了她和姥姥的逍遥哥哥,一直乖乖的种着逍遥哥哥给她的种子,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然后,她终于等到了。

那天的灵儿开心的不得了,拉着逍遥哥哥在桃花林里肆意的微笑和奔跑,两人在盛开的桃花中闭着眼睛手覆盖在一起,她还带着他去大树下看自己每一年存下来的故事和思念,还有那颗一直没有开花的种子。

我想,李逍遥看到赵灵儿的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单纯可爱、活泼懂事的女孩子了吧,在他心里,灵儿永远是小仙女。

所以在两个人怕被姥姥发现,躲在柜子里的时候,才百般踌躇下鼓起勇气亲了她的脸颊。


拍摄这部剧的时候,无论是刘亦菲还是胡歌,年纪都不大,还有着一丝年轻的朝气和生涩,但就是这样纯白如纸的懵懂爱恋,才让人怦然心动。

赵灵儿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对男生充满了好奇,她的一双眼睛清澈灵动,充满稚气。

李逍遥虽然爱开玩笑,颇受镇上女孩的欢迎,但对于爱情同样是稚嫩的,甚至还傻傻的对灵儿说“我要做坏事了”。

这样的两个角色,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纯洁和美好,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我想即使让胡歌和刘亦菲再次来演这两个角色,都演不出来他们第一次相遇的这种氛围和感觉了。

我觉得无法超越的影视经典片段:

1.林青霞演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面的湖中畅饮这个镜头,是任何人都超越不了的,同样也是林青霞颜值巅峰期

2.《赌神2》中,性感女神邱淑贞咬牌这一幕。一袭红衣,眼神妩媚

3.周星驰《喜剧之王》中的“我养你啊”,虽然那时候《喜剧之王》获得的奖杯也不多,但“我养你啊”这句话真是让很多人莫名感动,一直到现在,各种综艺总会模仿那个影视片段。

4.《武林外传》中秀才说死姬无命。吕秀才的那句“谁又杀了我,而我有杀了谁”让姬无命选择了自我了断。

武林外传的观看弹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顺境靠芙蓉,逆境靠老白,绝境靠秀才”

嗨,你好!我是千羽。我觉得下面这些影视剧里的精彩片段无法超越:

1、《霸王别姬》

程蝶衣想让段小楼和他唱一辈子戏,段小楼说这不大半辈子都唱过来了吗?他着急地说:“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2、《青蛇》

最近火爆网络的赵文卓,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法海的这段台词“ 大威天龙,世尊地藏,般若诸佛,般若巴麻空…… ”,这段就是来自电影《青蛇》里的片段。

3、《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里杰克露丝站在船头前后相拥的经典动作,至今为各大段子、综艺等使用!

4、《铁齿铜牙纪晓岚》

和珅请纪晓岚吃饭,事先和下面的官员串通一气要整老纪,吃饭时跑进来一条狗,和珅故意问刘构:“这是何物啊,是狼是狗啊?”

刘构接话:“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意识到是在骂他,于是说道:“看尾巴,上竖(尚书)是狗,下拖是狼!”

刘构不服又说:“狼吃肉,狗吃粪,这东西它吃肉,是狼(侍郎)是狗?毫无疑问啊!”

老纪就询问刘构何官何职啊?刘构说:“在下姓刘,新任的江南道御史。”

纪晓岚然后回应:哦哦,原来是御史大人啊,御史大人刚才言有不当之处啊!狼性固然吃肉,但是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啊!”

5、周星驰系列电影

星爷的电影里无法超越的经典片段太多了,比如《少林足球》里那句“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再来有《大话西游》里最后紫霞死在至尊宝怀里说的那句“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踏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可我猜中了开头,我猜不着这结局。”

还有最后至尊宝转身离开,城上的人说的那句“他好像条狗啊!”

6、《阿飞正传》

整部电影中最爱的一个片段,就是张国荣自爱地对着镜子跳曼波舞那段,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很多人模仿,但都差太远了!

(图片都来自网络)

我觉得英叔的电影在我的心里没法被超越,目前为止所有的关于僵尸电影题材的都没法超越英叔的电影,英叔的电影每部都是以 搞笑 为主,虽然都是僵尸题材或者鬼怪题材的,但是都不吓人,很 搞笑 。

每部电影片段所讲的(风水)(画的符)还有那慈祥的面容都无法被超越。

TOP 1: 霸王别姬

风华绝代的哥哥

《霸王别姬》应该是中国迄今为止公认的评价最高的电影,没有之一。 哥哥风华绝代的表演,迄今为止无人可以超越。哎,自古红颜多薄命,没想到也应在了程蝶衣身上。

不疯魔不成活。 看来好的角色注定要疯魔才行的,比如陈晓旭之于林黛玉,张国荣之于程蝶衣,希斯莱杰之于小丑……

如今这个时代,为什么能被人长久称赞的电影越来越少了?我想大多数明星只是在做明星,没有做到一个演员应有的自我修养(参见星爷经典电影),没有完全和角色融为一体的决心,是最重要的原因吧。

豆瓣电影上60万人评价,最终评分9.5,而且在豆瓣所有电影排名里面仅次于《肖申克的救赎》。

当然肖申克的救赎排第一实至名归,无可厚非。

但,《霸王别姬》,绝对是中国电影第一名。

TOP 2 :大话西游

一生所爱 最美的朱茵

最好的星爷,最好的朱茵。

“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踏着七色云彩来娶我,可是,我猜中了这开头却没猜不中这结局。”

紫霞仙子临死时,躺在孙悟空怀里说的这段话,打动了多少人?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

大话西游里面的经典台词可谓是不胜枚举,几乎句句成为经典。

拍这部戏的时候, 星爷和朱茵刚刚分手不久 ,而朱茵能够以一个前女友的身份来帮助星爷完成这部作品,可见爱之深。

朱茵在大话西游里所有的哭戏都是真的哭了 ,这也是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怪不得当年看的时候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就是很难受。

也许这就是感人至深吧。

TOP 3 : 一 一

婆婆和婷婷

把这部放在第三位,肯定是有争议的,但是艺术本身就是在争议中进步的,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一一》应该是有别于其他经典电影的一部好电影了,一般的经典电影都会是架构在一个具体或者虚构的大时代背景,可是它却恰好相反,就是在稀松平常的生活中,让你感受到,啊,原来我们都是这么生活的啊。

就像电影里面婷婷和胖子讨论的一样, 电影到底应该是想象多一点好呢还是现实多一点好呢 ?我想这个问题过于宏大了,可能就跟伟大的哲学三问一样难于回答。

但是,这部将近3个小时的电影,真的让人看完了以后,恍如隔世,仿佛看完了电影自己也过完了一辈子。

就像洋洋最后在婆婆的葬礼上说的一样:“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TOP 4 :甜蜜蜜

最美的张曼玉

甜蜜蜜》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的爱情电影了 ,我几乎每年都会看一次,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始终要相信,有那么一个人,在你不经意地一抬头间就又见到了,恍如隔世。

他们坐同一班列车去香港各自打拼,后来在麦当劳初相遇,然后憨厚的黎小军和精明的李翘就此有了交集。

黎小军把一模一样的手镯买了两只,一只寄回去给女朋友,一只给李翘,李翘生气地说,“黎小军,你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我,我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你。”

那个曾经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始终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又怎么能那么轻易就放弃呢?

当邓丽君的歌声响起,别了,我最爱得人,黎小军去了美国,李翘留在香港嫁给了豹哥。似乎很像那么多无疾而终的青春期爱情故事?

然而事实是他们又在美国街头重逢,当《甜蜜蜜》的音乐响起,好像一切都值得了。这场经年不衰的爱恋终于有了结果。

这部电影几乎把爱情桥段用尽了,甚至以后所有爱情电影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TOP 5: 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三姐妹

这也是一部看似很静静的影片,但其实李安的所有影片都是在平静的外表下暗潮汹涌。

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沟通关于隔阂,这是恒久不变的家庭问题,而通过日常的饮食,以及饮食折射出的细节,我们才体会到,家庭和睦,看似简单的几个词是需要多么大的努力才能换来的。

那时的李安多好,静静地叙事,静静地抒情。

特别迷恋那个时代的女人,像吴倩莲、梅艳芳,长得都不算漂亮,但却很有味道。

也许,台湾电影的精华就在那些日常生活里,看似琐碎,却饱含感情。

TOP 6—10:《恋恋风尘》《活着》《无间道》《鬼子来了》《重庆森林》



无间道 梁朝伟和刘德华

恋恋风尘

《恋恋风尘》 是侯孝贤风格的代表,长长的镜头,淡淡的故事,散散的叙述,懒懒的午后,仿佛在听一个遥远的故事,可是这些看似云淡风轻的背后,却是生活中最深刻的体会。

就像片尾阿公说的那段话,“ 干伊三妹,照顾这些番薯,比照顾巴参还辛苦 。” 是的,生活可能就像种番薯,要想收获就要去经常地倒腾。

《活着》 本身有那么好那么残酷那么现实的书,还好那个时候的老谋子还没有跑偏,葛大爷和巩阿姨都是实实在在的演技派,所以,这人的一辈子,真的就是那么不容易地活着。

《无间道》 可以说是新世纪香港类型片的扛鼎之作,不但阵容豪华,而且故事、节奏各方面都堪称完美。

《鬼子来了》 是姜文导演鬼才的开启之作,特别是砍头的画面,逼真到压抑。而那些或疯癫或愚昧的村民,不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么。

重庆森林里梁朝伟和空姐

《重庆森林》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记得很小的时候听这部电影的名字,以为是在重庆的一个大森林里面发生的故事?有多少人和我有一样的想法…… 后面慢慢接触电影多了,才知道,原来既没有重庆,也没有森林,有的只是王家卫式的后现代都市迷雾。

当然了TOP 10 只是笔者个人一家之言,经典电影还有太多多太多,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喜剧之王》《英雄本色》《东成西就》《东邪西毒》《岁月神偷》《倩女幽魂》《青蛇》等等等等,可是他们有一个普遍的规律:都是离我们很远的电影了。

说起来挺可悲的,在国外被诺兰、芬奇们屡屡刷新IMDB排名的时候,我们的新片好像在豆瓣能混个7分就已经烧高香了,难道是观众们都变挑剔了吗?还是……???

青蛇中的王祖贤和张曼玉,那时的仙女

『伍』 如何评价《无间道》三部曲

它不是一部简单的靠明星堆积的影片,它的成功更在于与以往的香港警匪片相比有了很大突破。
这部电影并不像其他的香港警匪片那样只依靠英雄出场,
而是以精妙的剧情、潇洒利落的镜头剪辑来感染观众,用跌宕起伏的情节来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此外这部影片表现了复杂的警匪关系,但又不仅限于彼此间的尔虞我诈,特别是陈永仁最终悲情的殉职,
使《无间道》走出了一般警匪影片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大圆满模式。
导演的良苦用心还表现在很多其他电影技术的应用上,
比如影片不时的回播刘建明目送陈永仁离开警校那一幕,
用他们人生错位的起点,推动故事的发展,不可否认这是很聪明的方法

《无间道》有个明显欠缺,就是将刘德华、梁朝伟饰演的那两个卧底角色设计得过于对应。
此外夸大黑社会的势力也是该片的一个明显问题,认真追究起来,
香港又不是哥伦比亚,剧中的毒贩在现实中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本事

『陆』 香港电影的起源和历史

1904 年,才有第一个中国人在中国香港从事电影事业,他就是余顺丰。7而第一部在中国香港拍摄的故事片是1909 年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图右)制作《偷烧鸭》,它是一部短片,剧情很简单:一个瘦小的小偷(由梁少玻饰演)偷一个胖商人(由黄仲文扮演)贩卖的烧鸭,被警察(由黎北海扮演)发觉,把小偷捉住。而这部片的导演是梁少坡,他是中国香港第一位电影导演,也同时是第一位男主角。1973 年美国人宾杰门•布拉斯基创办了中国香港首家电影公司「华美影片公司」8并与“中国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9合作拍成《庄子试妻》,但当此片拍完后布拉斯基把影片带回美国,因此由中国香港电影公司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只在美国上映而从来没有在中国香港面世。在 1922 年,黎民伟建立了中国香港首家中国人全资拥有的电影公司—「民新」,并于 1924 年生产了中国香港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而在 1925 至 1926 年,省港大 *** 爆发,长达十六个月之久,并导致了民新电影厂在中国香港的制作结束,转移到上海发展,而且使中国香港一些刚冒起的电影公司倒闭,少数则转移至广州。1930 年代,中国香港的电影随着黎北海(黎民伟的哥哥)创建「中国香港电影公司」而开始复苏,而由黎民伟所创7余慕云:《中国香港电影掌故》(第一辑),(中国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5 年),页 148由布拉斯基负责拍片资金、设备和技术,黎民伟则负责供应电影剧本、演员、服装和道具。但在拍摄完《庄子试妻》一片后,华美便告完结,它甚至被视为一有名无实的电影制作公司,因为它既没有办公地址,也没有在中国香港公映过它的唯一的作品。9黎民伟认为电影不单是娱乐,更是“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的工具”。在中国处于列强占据的情况下,他强调以“电影救国”。故中国香港电业事业在早期已有一个比娱乐更崇高之理想,为中国香港电影奠下一良好的发展方向。 上海「民新」与几间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公司」并于 1931 年在中国香港建立分厂及成立电影学校——「联华演员养成所」培训了一批著名的粤语片导演如黄岱,而该校的名导师关文清(著名导演)更造就了两位超级影星:吴楚帆和黄曼梨。另外在三十年代的中国香港电影有一个特色就是不少港产粤语片皆是重拍或改编自上海的著名国语片,例如:《胭脂泪》改编自《神女》;《南国姊妹花》改自《姊妹花》等。中国香港在 1933 年前所出产的电影皆是默片。除了有音乐外,通常有解画人讲解。“据说在 1930 年期间,在太平戏院放映《火烧红莲寺》时,解画人便有数名之多,配合动作绘形绘声,效果不错。”而在 1932 年,广州出产第一部局部的有声粤语片《无敌情魔》;其后亦有第一部全部有粤语对白的粤语片《战地两孤女》,这两部片先后在港上映。在 1932 年末,中国香港第一间生产有声电影的「中华制造声默片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招股,并于 1935 年,中国香港电影才完全进入有声电影之年代。1940 年代,中国香港「大观影片公司」美国分厂出品的《华侨之光》是中国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体电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模旅」主事人邵村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革新运动」,他认为若要改善中国香港电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质素提高,并主张先从剧本着手,才能产生好电影,更罗致了各方各面的技术人员,网络名符其实的一级演员及一群文字与电影艺术均有专业修养的青年担任。 例如古龙耕、冯凤歌等人。「南洋」在这次革新运动下创作出《千金一笑》,《怪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来》等名作。其后烂仿,中国香港陷入战乱时期,“从 1941 年 12 月日本入侵中国香港并炸毁了大观电影厂和其他电影设施,1946 年年初,中国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的状态。”其实自 1945 年末已有「联艺」,「华声」,「联声」等电影公司复员,复业,但由于一些主要电影工作者如关文清,吴楚帆,白燕等还在外地,而且一些中国香港原有的电影制片场地如「南洋片场」,「大观片场」等受到破坏,已经变成废墟一片;加上一些制片器材亦缺乏,因此中国香港电影业直至 1946 年才开始正式复苏。“港土重光后,娱乐事业日趋蓬勃,尤以电影院,观众更形拥挤,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满座。”也有言“1940 年代末到 1960 年代中是粤语影片的盛产期。每年有 200 部粤语片旦历凳问世,其中不少是粤剧片。”但其实自 1946 年代后除了粤语片外,国语片也同时发展起来,这更是由于在内战期间上海时局动荡,国内的著名电影人如张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员则有周旋,严俊和白光等纷纷南下。在此时张善琨与李祖永在中国香港成立了「永华影业公司」(1947-1954)并于 1948 年拍摄《国魂》及《清宫秘史》两套轰动一时的著名电影。在 1940 年代末还有「大中华」,「长城」,「国泰」等国语电影厂出现,这些电影厂更出产了不少著名电影,如「长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动一时,成为一代名片。踏入 50 年代,被喻为是中国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由于战后中国香港社会还未完全复原,加上大量难民涌入,造成不少严重社会问题。 “七日鲜” ,因为这些影片一个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时亦有不少严肃认真之作,例如「中联」的《家》(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中联」创业于 1952 年,其创办人共有二十一位,他们全都是粤语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吴楚帆,张活游,马师曾,吴回,白燕,黄曼梨等。他们创立「中联」有一个共同目标:“抛开脱离现实,内容空泛的粤剧片,生产既娱乐大众又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意识片。”而在“七日鲜”影片充斥下致使中国香港粤语片变得低俗,为了改善中国香港电影这种粗制滥糙之风气,一批有志向的电影人如:吴楚帆,吴回,秦剑,高鲁泉,红线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清洁运动」(图右)去提高影片之质素,改善中国香港电影之发展。粤语片在 50 年代中到 60 年代初产量惊人,而且类型众多,有戏曲、武侠、喜剧、文艺、伦理等,可谓百花齐放。可是随着战后出生的一代逐渐成长,社会日趋繁荣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传统粤语片己无法满足他们的口味,故出现了以经纪,白领及工厂女工为题材的都市喜剧、模仿西方间谍片的侦探动作片、全盘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现了陈宝珠,萧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热潮。而同时“其实自 1961 年「邵氏」在清水湾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脚,开拓新院线,引进新科技……国语片的制作已非小本滥拍的粤语片所能及。” 《独臂刀》轰动影坛,国语片在 60 年代中开始大行其道,相反由于市场之转变,国语片之冲击,加上 1967 年中国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启播,电视的普及吸引了一批观众,粤语片之产量开始下降。同时当时的导演因粤语片产量下降为了维持发展他拍了许多低成本的粤语 *** ,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导演开始以风月题材作为出发点,拍制了不少情欲电影, *** 之兴起亦成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电影业的一个特色。1971 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时中国香港电影仍以国语片为主导,直至 1973 年才再次出现一部新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到了 1977 年粤语片的产量才超过国语片,故到了 1970年代中粤语片才重新兴起。而踏入 70,80 年代的交替期可以说时中国香港电影发展的一个新里程。一批曾在外国攻读电影的青年,返港后在电视台取得实际的编导经验,其后纷纷投身影圈,以西方的拍摄巧创作出不少著名电影,为中国香港电影制作带来一次变革,造成所谓「新浪潮」(New Wave)之出现,“这股新力量,这套新观念,跟中国香港电影界长久以来的传统制度和观念又是那未的不同。他们一旦能够打入这个圈子,所带来的新气象是可以期待的。”这批新进人材亦创作了不少著名电影,如:许鞍华的《疯劫》,《投奔怒海》,《倾城之恋》,徐克的《蝶变》,严浩的《似水流年》,《滚滚红尘》,方育的《平父子情》,《半边人》,还有麦当雄,冼杞然,谭家明等人。而部分电影如严浩的《似水流年》,徐克的《蝶变》等更被选入二十世纪中文电影一百强,与经典电影《清宫秘史》等齐名。 元素,为中国香港电影注入当代感性、都会气息,也为中国香港电影带进现代化之局面。“新浪潮带来了技术革新,题材的多样化,以及大量对电影技术艺术热心无比的新人全面投入电影界,中国香港的商业电影从而获到更现代化的新面貌。”20时至今日,中国香港电影陷入低潮,这无疑与创作者的方向有关,他们从市场利益为着眼点,推出一些低俗搞笑电影,使影片变得无主题,无内涵,与 50 年代中那些“七日鲜”电影无分别。 历史—电影教学电影就如黎民伟先生所言是「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的工具」,亦是历史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工具,电影往往不断反映当地的历史,不同国家的电影也反映出不同国家的历史及文化,利用电影可以把一些已被遗忘的历史片段通过影像,声音的结合重现于学生眼前,再配合课本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能更有效掌握课文内容。 fed.cu.e/history/history2001/movieandhisteaching.pdf
这位大大你好 我本身也有急需用钱 找银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坜仁宝当铺 有在帮人代办二胎 估价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询问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里借过 服务态度好 办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周转的好帮手 放心啦!仁宝当铺是 *** 立案合法当铺 网路上的风评也非常好 在 中坜YKK对面 03-4520077

『柒』 影响香港电影进程的十部佳作——十大经典港片,不服来辩!

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华语电影是分割成四个地方发展的: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在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已发展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之一和电影出口地之一,人们把它称做“东方好莱坞”。

十、《无间道》

《最佳拍档》是由曾志伟、林领东、刘家良执导的一部电影,许冠杰,麦嘉,张艾嘉主演,林子祥,徐克,友情出演的一部喜剧电影。电影讲述了神偷黑猫盗宝时无间中遗下一只白手套展开,警方怀疑是国际犯罪集团的“白手套”所为,于是惊动国际刑警,派光头神探前来查案;而黑手党因为有人冒充其“白手套"四处犯罪,也派杀手来港调查。这倒让黑猫感到危机重重,为保命向警方自首,并一起对付真正的“白手套”。

八、【A计划】

《A计划》是1983年上映的一部喜剧警匪电影,由成龙执导,成龙、元彪与洪金宝主演。该片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初,警察(陆警)与水警士官因为在官场上的仇恨,进而在一间酒吧中引起一场激烈的战斗,从而展开一连串紧张的故事。

七、【甜蜜蜜】

六、【倩女幽魂】

五、【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

四、【阿飞正传】

《阿飞正传》是影之杰制作有限公司投资出品的经典文艺片,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刘德华、张学友、梁朝伟主演。

此片描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内心世界,真实再现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状况。1990年12月15日,影片于香港上映。1991年,影片在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奖项。张国荣凭借《阿飞正传》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选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电影”,《阿飞正传》名列第三位。 2008年,《阿飞正传》在韩国重新上映。

三、【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是由周星驰彩星电影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爱情悲喜剧电影,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朱茵、吴孟达和莫文蔚等人主演。 《大话西游》由《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两部组成,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影片于1995年在香港和内地上映,直到1997年后才开始在内地高校和网络上流传并迅速走红,风靡一时,经久不衰,影响范围很广。 影片上映20年之际,《大话西游》于2014年10月24日在内地重映。

二、【精武门】

一、【英雄本色】

『捌』 推荐几部香港僵尸类电影。

推荐这篇魏君子的BLOG:“僵尸大时代”——香港僵尸电影漫谈(提到的都是经典)

吸血鬼及僵尸电影在西方已有70多年的历史,类型成熟、影响广泛,不仅启发香港拍摄此类影片,更对其有着“偷师”的借鉴意义。即便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宝禾公司制作的极具中国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接连创造票房传奇,令得跟风抢拍之作横行,成功引领“僵尸大时代”潮流之际,亦不能完全摆脱西洋“吸血鬼及僵尸片”的文化影响。——因此,要概括整个香港僵尸片的盛衰历史,我们或可从“西风东渐、土洋结合”这八字中窥出些关乎“跨文化”的究竟来。

·壹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惊悚鬼怪电影的发展缓慢,影片数量质量皆远及不上喜剧、歌舞、武侠、功夫等类型片。至于僵尸片,更属于被遗忘的题材,偶尔几部如《僵尸复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尸片的简陋之作,并未引起反响。倒是1974年,邵氏电影公司与英国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尸和“湘西赶尸”传说的《七金尸》在当时颇受关注,影片由英国人执导,刘家良任动作设计,姜大卫、刘家荣等人联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结合的僵尸片。不过,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对该片的宣传攻势虽强,但由于影片风格怪异,内容杂糅,观众不能接受,票房最终惨败。并由此导致之后十年,香港鲜有人再敢碰僵尸电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许鞍华、余允杭、于仁泰等新浪潮导演拍摄的《疯劫》、《撞到正》、《凶榜》、《山狗》、《灵气逼人》等惊悚鬼怪电影,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本埠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与此同时,洪金宝融合功夫喜剧与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则开创了“灵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极受欢迎;至此,香港的惊悚鬼怪电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势至今不衰。
低成本制作的“灵幻功夫片”大获成功,使得洪金宝和他的宝禾公司尝到了甜头。继《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之后,洪金宝又开始尝试将僵尸题材融入“灵幻功夫片”中,不过当时洪金宝等人对本土民俗传说的僵尸显然没有信心,而是想西风东渐,打算借70年代风行欧美的“吸血僵尸”吸引香港观众的眼球,因此,专门聘请了英国拍僵尸片的高手设计僵尸造型及吓人桥段——但后来洪金宝、刘观伟、林正英等人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发觉西洋吸血僵尸的意念始终无法与他们的灵幻功夫融到一处,便放弃了这一做法。
恰在这时,于仁泰与许冠文拍出了一部《追鬼七雄》,影片向中国传统民俗取经,借“湘西赶尸”为噱头,以郑则仕、许冠英的赶尸道士大战僵尸的情节制造笑料和紧张气氛,虽不算特别成功,却启发了洪金宝、刘观伟等人。于是,宝禾公司创作组转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风格与“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剧·灵幻”一脉相承,终于在1985年制作完成了香港僵尸片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刘观伟执导)。

·贰
“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香港影评人吴昊先生此话确实一针见血。单拿《僵尸先生》来说,当年功夫片中最常见的民初背景、师徒关系、斗趣情节都被编剧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关“僵尸”和“茅山术”的具体细节则极具民间色彩,用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降制僵尸的民俗传奇手法都被《僵尸先生》统统吸收,并被“九叔”林正英用极其专业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开来。
僵尸的造型动作特征同样向民俗传说取经:身着清朝官服,双手伸直,双足并拢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别方位(同理,人闭呼吸可避僵尸,这也是《僵尸先生》最令观众印象深刻之处,由此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尸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变僵尸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片的启发。
另外,《僵尸先生》中的“灵异怪类”也并非全是“僵尸”,尚有王小凤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节,事实上《僵尸先生》以及以后的同类影片中也都有僵尸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现,而香港的僵尸片在某种程度上本来就应属于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范畴,只不过可以独立成章罢了。
《僵尸先生》于1985年底公映,观众趋之若骛,票房狂收2000万,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轰动。次年5月,宝禾公司再度出击,拍摄了《僵尸翻生》,影片将《僵尸先生》中的惊鸿一瞥的赶尸情节发扬光大。“湘西赶尸”的民俗传说被加以改良在银幕上蔚为奇观: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师前面摇铃引路,后面蹦跳着一串头贴黄纸符的僵尸,情景诡异新奇,令观众大为受落。而“僵尸翻生”则是影片最大的噱头:被赶之行尸被施法变成恐怖僵尸,茅山师徒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刺激搞笑,尽显黑色喜剧风格,自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正因为《僵尸翻生》延续了《僵尸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觉得有利可图,掀起了争拍僵尸片的热潮。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风之作上映,其中较有名气的有袁和平导演的《僵尸怕怕》、黄鹰导演的《茅山学堂》等。严格来说,这些影片虽然故事情节有所变化,但皆未跳出《僵尸先生》和《僵尸翻生》设定的茅山术斗恶僵尸的套路,尽管个别搞笑吓人桥段袭自西方吸血僵尸片,整体却仍是中国传统民俗趣味的体现。——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宝禾影业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则积极向国外电影偷桥,不仅在当时香港僵尸片中独树一帜,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受到热烈欢迎。
说到《僵尸家族》与同期香港僵尸电影的最不同处是僵尸有了感情,僵尸原本被描绘成毫无人性知觉的怪物,而片中这三个僵尸因是父母与儿子的关系,自然舐犊情深。小僵尸误落人间,与几个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温馨有趣的小把戏,明显是抄自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故事,虽然只借了皮毛,僵尸倒也稍沾了些亲情友情气。不过,毕竟是嗜血杀戮的行尸走肉,最后一场僵尸大闹繁华都市的重头戏又借鉴了日本的怪兽电影的情节,香港观众看得离奇有趣,日本观众却是亲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尸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尸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竟也出现了短暂的“僵尸热潮”,恐怕这是香港电影人所没有想到的。

·叁
1987年是僵尸题材风头正劲之时,引领僵尸电影潮流的宝禾影业虽然狠尝了几次“僵尸”的甜头,却没有接着抢市,而是拍了一部《灵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术鬼怪魂精之余,惟独没和僵尸沾边,只涉及了另一类民间传说中活人被术士施法控制的所谓“行尸”。不过,即便如此,片中吕方和小孩演的捣蛋鬼的服装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观众喜欢的清朝僵尸。另外,同期的几部喜剧片如《精装追女仔2》《福星闯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吓人的搞笑桥段,看来其时“僵尸”热潮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同类影片。
同样在1987年,邓光荣的“影之杰”电影公司制作了一部完全不同于宝禾公司开创的茅山道士施法的新型僵尸片:《猛鬼差馆》。该片由两名在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电影人负责剧本编写和导演工作。其中一人叫做王家卫,本来主要为陈勋奇作编剧,但并不是很成功,还曾经因剧本编写太慢被新艺城炒了鱿鱼。另一人叫刘镇伟,本来不是搞电影的,早年在某财务公司工作,后来该公司搞起了电影,成立了“世纪”电影公司,他便成了该公司的制片经理。监制了《凶榜》、《杀出西盘营》、《烈火青春》几部“新浪潮”导演作品后,对电影的兴趣愈发浓厚,竟弃了制片经理不当,改做电影编导。
两人合作的这部《猛鬼差馆》虽然是当时最热门的“僵尸“题材,却并未沦为跟风之作,而是借助流行拍档喜剧模式,配合各式各样中西鬼片的惊悚搞笑情节,拍成时装版的警察、僵尸大斗法的惊悚搞笑喜剧,与林正英民初背景的茅山僵尸片大异其趣。影片的“僵尸”也不再是清朝遗老,居然改为抗日时期在港自杀的日本大佐,而且仿效身披黑色抖篷的西方红眼吸血鬼形象,至于片中警察们最初采用的对付僵尸的方法亦是用木桩钉入僵尸心脏和大蒜辟邪等西方降治吸血鬼的路数。
《猛鬼差馆》上映后,观众对这种“土洋结合”的僵尸片倍感新鲜,票房自然轻易过千万。刘、王尝此甜头,岂能罢休?1988年再次联合编剧,以《猛鬼差馆》原班人马继续打造时装僵尸喜剧《猛鬼学堂》,上演了警察捉鬼部队大战僵尸猛鬼的疯狂好戏,影片继续向西方类型片借桥,同时又大胆创新,比如用放水放电消灭僵尸的方法,不仅本土茅山术中没有,亦不见于西方的吸血僵尸片。——相较而言,与该片同年上映的《僵尸叔叔》却仍体现了本土化的民俗传奇,以前“宝禾”僵尸片中常见的摇铃赶尸、师徒斗趣,门派之别的恶作剧整蛊、茅山法术大斗清朝僵尸的等等桥段皆被《僵尸叔叔》照单全收,并且拍得趣味盎然、娱乐性十足,再次延续了宝禾公司制作僵尸电影的票房神话。只可惜,它已是香港完全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的最后一次风光了。

·肆
在香港的僵尸电影中,许多影星都扮演过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长”,比如钟发、陈友,郑则仕、吴耀汉,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论最受欢迎、拍得最多,则当属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连画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长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为香港僵尸电影的代表人物,林正英对僵尸片这种令自己声名鹊起的题材确实也情有独钟,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
因此,当香港传统的茅山僵尸片由于被众多跟风之作反复模仿毫无创新,以至渐渐失去观众时,林正英为避免香港僵尸电影黔驴技穷、自断生路,拍摄的此类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余,亦开始积极将西方吸血鬼及僵尸融入香港僵尸片中,他于1989年自导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结合”的最佳范本,该片不仅将民间“养鬼”之说改成“养小僵尸”,道长与小僵尸居然情同父子、共同对敌!而且大胆引出西洋吸血僵尸,来一场中西大战,影片最热闹新奇之处便是茅山术降不住西洋僵尸,一眉道人无奈之下用炸药爆破,却仍然不能奏效,最终竟是用泥沼困住西洋僵尸,方才大功告成。
整部《一眉道人》搞笑刺激,茅山道长与基督教徒的“鸡同鸭讲”、茅山术与西方僵尸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观众大为受落。影片上映后票房过千万,虽因林正英不计成本、精益求精未能盈利,却打开了香港电影人重新审视本土僵尸电影的思路。之后的1990年,本已山穷水尽的香港僵尸电影再度掀起创作热潮,西风东渐之势亦愈演愈烈。
打响1990年僵尸电影第一炮的,是与林正英共同出身洪家家班的钱月笙、陈会毅,两人合作的《捉鬼合家欢》名为“捉鬼”,实为“收藏僵尸”,鬼倒是有一个,却是忠心耿耿的“鬼仆”。影片最有创意的地方是开篇用现代科学仪器给僵尸做实验,本来很有搞头,可惜没有深入,最终只沦为一个小噱头而已。
林正英在这年也拍出一部《驱魔警察》,从民初走向现代,沿袭了刘镇伟《猛鬼差馆》中警察拍档与尸魔斗法的模式,不过玩的仍是茅山术,算是茅山僵尸片与警察搭档破案两大类型片的综合体。至于擅长中西混合的刘镇伟,在稍后的《尸家重地》中,表面看来似乎向本土传统僵尸片取经,并夹以盗宝情节,实质上却是借僵尸题材调侃政治。影片中的千年僵尸居然是秦始皇,而且仍如生前一般桀傲张狂。一群人在舞台上假扮荆轲、王昭君胡搞乱唱、意图接近秦尸然后灭之的桥段,充满戏谑,实是刘镇伟喜剧风格的最佳体现!
其实,若论香港的僵尸片中将民俗传统与西洋吸血僵尸结合得最为荒诞的,应首推陆剑明导演的《僵尸医生》。影片从医生林保怡在英格兰与女吸血鬼陈雅伦在一夜风流时被咬,事后回港逐渐呈现西方吸血僵尸症状:如惧怕阳光、贪食患者鲜血,喜着黑色斗篷、晚上睡觉甚至如蝙蝠倒悬粱上等等,好在那女吸血鬼又运功将他治好。孰料此时吸血鬼伯爵赶到香港,于是众人与其在医院展开血战,眼看不敌之际,林保怡等三名男医生竟然被刘、关、张蜀汉三杰附身,最终战败西洋吸血僵尸!
无可否认,《尸家重地》与《僵尸医生》的编剧都有信马由缰的超强想象力,但如此单纯为搞笑而搞笑的荒诞不经,观众似乎并不买帐。相比之下,倒是德宝公司制作的完全西洋化的吸血鬼电影《一咬OK》在1990年的几部僵尸片中最受欢迎,林子祥所饰的吸血鬼李伯爵,身处欧洲古堡,身着黑色礼服,如西方哥特文学中的贵族吸血鬼一般优雅,影片情节亦是有吸血、有惊情,有恶斗、有浪漫,颇得西方吸血鬼影片神韵,只是少了些惊恐怖的气氛罢了。这与之前香港的僵尸电影只顾胡乱抄袭和盲目嫁接,却从不理会西方吸血鬼与僵尸原来有本质不同的做法大相径庭,可称得上香港僵尸片向国际化靠拢的一次大胆尝试。

·伍
尽管1990年香港僵尸电影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完全放弃了本土茅山术的传统套路,但总的来讲,反映并不如人意。太多的粗制滥造使得观众对这类题材已经开始厌倦漠然,再加上王晶的赌片和稍后徐克的武侠片开始大行其道,电影片商闻风而动,都改拍赌片和武侠片去了,一时间当年极受欢迎的僵尸题材竟鲜有人再敢涉及。
而事实上,此时僵尸电影确实已积重难返,可怜只剩下林正英独撑大局,虽然又拍出如《非洲和尚》这等集茅山法术、异域风俗、喜剧名片《上帝也疯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僵尸祖宗大战非洲巨人等诸多精彩桥段的创意之作,但最终无力回天。因此,这之后的作品无论是回归本土茅山僵尸片的《僵尸至尊》、《新僵尸先生》、《音乐僵尸》、《湘西尸王》,还是如《一咬OK》一样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电影的《一屋哨牙鬼》都不可避免的接连票房败北——待到1993年,港台跟风武侠片的热潮风起云涌之时,香港的僵尸片却彻底陷入绝境。
不过,俗语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20世纪90年代中期,僵尸题材虽然在香港大银幕上几近绝迹,却在电视荧屏上继续“苟延残喘”,而这依然要归功于“僵尸道长”林正英的不离不弃。1995年至1997年,他与亚视合作拍摄的《僵尸道长》系列剧集,收视率非常理想,令他看到了体现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还是大有市场的。谁知就在林正英欲再接再厉、准备接拍《僵尸道长》第三部时,却因肝癌于1997年病逝。这位平时素来低调的“老实人”(蔡澜语)的死讯一公布,香港电影界皆惊,痛惜之余,不免哀叹香港自《僵尸先生》以来创立的只用土法特技及功夫杂技便可营造惊人视觉效果、且具有黑色喜剧风格的茅山僵尸片,在林正英仙逝后恐怕真的要失传了。
事实似乎正是如此,且看90年代末期至新世纪之初,香港银幕上倒是又出现了类似僵尸电影的《生化寿尸》(叶伟信导演)和《生化特警之丧尸任务》(郑伟文导演)等片,不过它们的主干情节模仿的皆是西方电子游戏《生化危机》,至于什么生化寿尸、丧尸也都是舶来品,主要是靠病毒感染,面目狰狞凶残吓人或可与中国本土僵尸有一拼,但严格来说,其实与僵尸片根本无甚关联。而在电视荧屏上,亚视在林正英死后,放弃制作传统民俗的《僵尸道长》,转而拍摄完全借鉴西方吸血僵尸家族体系的现代灵异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剧情则是中西合璧,主题较之以前完全娱乐性的僵尸片更有深意,讲爱与拯救,再加上制作精良,表演出色,结果大受欢迎,连亚视的死对头、无线电视台的老板邵逸夫都大度的夸《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拍得好看呢。但尽管如此,该剧拍到第二部便开始收视下滑,并且这股“西风东渐”的僵尸题材也并未因此延伸到大银幕上来。

·陆
说到近两年来的香港僵尸电影,倒有两部问世,一部是2001年梁鸿华导演的《赶尸先生》,另一部是徐克监制、钱升伟导演的《僵尸大时代》。这两部电影皆可称得上回归传统的茅山僵尸片,《赶尸先生》甚至完全取材自湘西赶尸的传说,集巫术、茅山、下蛊等民俗怪谈于一身,连男女角色的服饰都取自湘西少数民族,追根溯源到如此境地,在港片中固然少见,但对观众而言,却也未觉有多新鲜。至于徐克的《僵尸大时代》,表面看来,清末背景、师徒斗趣、深宅斗法、尸变、师徒合力斗僵尸体等情节皆是套自本土传统僵尸片,但实际上仍体现了徐克一贯的冷竣风格,人与人之间各怀鬼胎、尔鹬我诈,为了面子传宗接代、为了利益谋财害命!暗冷的色调,惊魂的夜晚,儿女之情是如此苍白无力,有的只是对僵尸的恐惧,对这个世道的漠然。
《蜀山传》之后的徐克没有再大玩电脑特技,而是注重写实的动作打斗,但剪接依然凌厉,视觉效果依然惊人。只可惜《僵尸大时代》空有徐克的意念,却没有良好的内容和细节基础,各方面都不对劲,让观众看得莫名其妙,仍不免沦为一部技术性电影,最终竟至影片迄今还未公开上映,只以音像制品方式流入市场的悲惨境地。
现今看来,体现民俗传统的茅山僵尸片似乎已走到尽头,少有观众捧场。而2003年的《千机变》则走了一条完全洋化的路子,影片完全借鉴西方吸血僵尸片(尤其是《刀锋战士》)的模式,僵尸圣典“Day for night”,陈冠希、黄秋生出身僵尸家族,郑伊健、钟欣桐身为僵尸猎人,僵尸王子与凡人女孩的爱情等等都似曾相识。
不过,《千机变》整体虽是僵尸片格局,但情节却多以Twins这两个小女生的吵吵闹闹和爱情经历为主,蔡卓妍的两次恋爱,钟欣桐喜欢成熟的老大哥,仿佛一部灵幻动作版的《这个夏天有异性》,只有开篇和结尾两场斗僵尸的戏份才有点僵尸片的样子。看来即便是僵尸题材也不能压制Twins的青春活力,而林超贤只能将《千机变》拍成混合类型的电影,有动作打斗、有法术特技、有诙谐搞笑、有生死煽情、有轻松爱情、故事驳杂得颇具港片特色,只可惜情节难免松散,桥段老套,不见导演功力。至于《千机变》的特技,倒是很花哨,看得出来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进行制作,僵尸飞檐走壁的电脑特技像极了《蜘蛛侠》,其他如僵尸尸化、蝙蝠乱飞、教堂决战的特技画面虽然似模似样,不过却似曾相识,未见新奇,因此营造出的视觉奇观恐怕也不会有令人惊艳的感觉。
剧本的苍白和导演的失败注定了这部拥有明星阵容、动作特技等诸多卖点的《千机变》将成为热闹一时的流星之作。强大的宣传攻势虽然令《千机变》的票房暂时收得,却对香港僵尸电影的复兴毫无用处。

其实,相见不如怀念,纵然香港僵尸片真的风云再起,但世间已无“九叔林正英”,又有什么意思?
也罢,香港电影的“僵尸大时代”只能是一个记忆了。所谓重掀热潮,不过是我等港片遗少的痴人说梦,偶尔无聊喟叹一下总可以吧。

阅读全文

与新世纪初香港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所有的电影哪里能看到 浏览:137
印度与中国相关电影 浏览:263
川哥看电影 浏览:869
电影有儿童票怎么收费 浏览:305
播放宝宝老电影 浏览:255
邵氏老电影北地胭脂 浏览:712
什么舞日本电影 浏览:261
电影传奇字幕 浏览:116
的英语电影中的句子 浏览:136
上译电影蛇配音演员有哪些 浏览:207
什么电影的海报是一排人头像 浏览:629
拍电影经常用到的英文词 浏览:158
暴躁老师带枪的电影 浏览:463
小伙子给女人画画的韩国电影 浏览:645
高清欧美电影截图 浏览:152
女主去旅游被囚禁电影 浏览:391
袖口换弹夹是什么电影 浏览:521
外国电影叫什么黑妹特工 浏览:218
能够拍电影的演员 浏览:174
外国关于圣诞节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