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电影 > 17年中国电影所指的时期是

17年中国电影所指的时期是

发布时间:2024-07-05 10:48:51

1. 2018年8月上映的电影一览

《爱情公寓》电影版:2018年8月10日
《爱情公寓》电影版归来,原班人马十年催泪重聚。曾小贤、胡一菲、吕子乔、张伟、唐悠悠、陈美嘉悉数回归,还是熟悉的场景和熟悉的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笑声从没停过。老朋友的故事将继续展开,印证了电视剧的那句主题语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最爱的人就在对面。不过这一次,他们打算搞个大事情

《封门笔仙》2018年8月10日
电影《封门笔仙》作为卓迈影业历经2年精心打造的一部良心之作的惊悚恐怖片,大胆的将笔仙通灵游戏搬到了素有中国第一鬼村之称的封门村,这一特殊设定令影片的恐怖指数爆表。封门村里游荡的鬼魂遇上笔仙游戏请出的鬼,会发生怎样的一个恐怖故事,想一想那恐怖的画面,就让人毛骨悚然。

《的士速递5》:2018年8月3日
巴黎警官西尔万(弗兰克盖思堂彼得饰)因执行任务的方式过于激进,被调任马赛社区警局。赴任第一天,便遇到意大利超跑帮抢劫珠宝,劫匪驾驶着法拉利风驰电掣,让西尔万和各怀绝技的警员们望尘莫及、出尽洋相。正当西尔万一筹莫展之际,他结识了憨厚莽撞的出租车司机埃迪(马利克班泽拉饰)。两人毫无默契,却要合力抓捕疑犯,一场状况频出、笑料横行的猫鼠游戏即刻展开。

《济公之神龙再现》:2018年8月9日
济公联同各路英雄联盟,又一次化解人间浩劫,但凡间并没有得到安宁,战事纷争仍然不断。高人杰将军乃朝廷名将,参与大大小小胜仗数十场,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被视为民族英雄。且说这高将军本与自少青梅竹马凤仪相好,但天意却令凤仪被迫下海为妓。a-202/

高将军深爱凤仪,却囿于身份之差,恐怕被千夫所指而不敢娶凤仪为妻,无奈求助于济公,济公历尽千辛万苦,誓要撮合这对苦命人。然而,一切成功在望之时,高将军的手下们却施以毒手,将凤仪杀掉,望高将军忘却儿女私情,专心为国为民。

济公大怒,怨上天为何要拆散鸳鸯?又天理何在?愤然化身神龙,誓要改变命运,逆天而行,直闯地狱,与地藏邪神对战,夺回凤仪的元神。

2. 院线遭遇资金危机,电影产业下一步如何走

我认为,在有线电视和流媒体服务中呈现出的状况证明了这一切。”变形金刚系列制片人罗伦佐·迪邦奈凡杜拉(Lorenzo di Bonaventura)说道,“因为他们能讲有趣的故事,所以导演想要去那里。那里有很多机会,是可以采取行动的地方。”

另一个问题就是,行业的财务基础正显现出紧张的迹象。没有什么比好莱坞和最可靠的资本来源之间正在涌现的障碍更加明显的了。几年前,聪明的资金正在离开这个行业,部分原因是硅谷对于财富的承诺,但也因为投资者被一些创意工作室所抛弃,使其成为金融的失败者。

现在新的资本,尤其是那些从中国不断涌入的资金,似乎正在变得干涸。中国当局对外国投资实行严格的限制,限制资本流入娱乐业。这导致了万达10亿美元收购电视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ctions的交易案失败,以及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Paramount Pictures)与中国的上海电影集团公司(Shanghai Film Group Corp.)及华桦传媒(Huahua Media)另一个10亿美元联合融资案失败。



“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对于好莱坞的投资过高,正逐渐放慢脚步。”曾参与过梦工厂和华纳兄弟融资案的娱乐业律师斯凯勒·摩尔(Schuyler Moore)表示。

穆尔认为,中国的投资可能会消失,其他形式的风险投资将从电影转移到新兴形式的大众娱乐,例如虚拟现实。“兴趣并不在传统的电影模式。”穆尔说

道,“所有的投资者都看到了这个行业的麻烦。”

乐观的人认为票房收入仍在增长。2016年的美国票房达到了创纪录的110亿美元,全球票房达到了最高的386亿美元。三个月内,2017年已经上映了《美女与野兽》和《金刚狼3:殊死一战》等大片。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因为较高的票价机制以及通货膨胀。简单地说,越来越少的人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美国和加拿大并没有达到2004年创下15亿票房的行业高峰。

“你花了更多的钱,却只有更少的观众和更少的影响。”前派拉蒙影业总裁亚当·古德曼(Adam Goodman)说道,“你开始电影项目,就只能看到票房在逐渐烧毁。”

刚刚由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的电影院上座人数基本持平。

像许多苏丹执政者一样,电影公司老板成为掌权巨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工作室只是庞大媒体和技术帝国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电影都在远离洛杉矶的地方拍摄,像亚特兰大或者新奥尔兰等城市,在这里税款抵免是最为慷慨的举措。所有那些工作室高管负责企业更高阶梯的决策,他们生产的电影在底线之上变得越来越不完整。康卡斯特公司和迪士尼在有线频道或是周边产品中赚取了比电影票房更多的收入。



全球票房数据(单位:十亿美元)。(红色-美国/加拿大,黑色-全球其它地区) 图片来源:MPAA

或许越来越多的人在害怕冰山的逐渐靠近,但是工作室和影院似乎更愿意签署盛大的交易,这使电影在早期家庭娱乐放映中有着更高的价格。作为诱惑,经销商愿意削减影院在其数字销售方面的百分比。包括福克斯、派拉蒙、狮门影业、索尼、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在内的六家最大的电影工作室,正在与像Regal和AMC等主要的电影院线进行单方面的讨论。

目前,大型的上映电影应该在上映后90天才能进行出售或者租赁。

但是电影制片公司认为这个时间太长,他们想缩小电影院独占电影窗口的时间。随着DVD市场的快速衰落,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支撑家庭娱乐的收入。有一个信仰认为,像Netflix那样的流媒体服务已经限制了消费者随时随地访问内容的渠道,这在一些工作室董事会中被奉为教条。

“这是一件必须发生的显而易见的事情。” 美银美林媒体分析师杰西卡·雷夫·科恩(Jessica Reif Cohen)表示。她补充说,她认为在家里提供电影服务可能会吸引有着年幼孩子的人们。

“这可能会是一个冲动消费,或是他们没有保姆,以及其他不能去电影院的原因。”她说道。



经常去电影院的观众的种族划分(单位:百万)。(红色-白种人,灰色-西班牙裔,棕色-非洲裔,黑色-亚裔/其他)

至少,双方正在进行商谈。在过去,当工作室调整放映窗口的时候,影院与工作室是针锋相对的敌对状态。他们一直认为,如果电影可以在上映几周内被租赁或者购买,那么观众或许就不会去电影院复看。并不希望自我毁灭的影院运营商,已经准备好面对警告性的后果,应对任何人的入侵。

3. 什么是影视符号

1.电影理论和符号学

电影符号学既是电影理论的一部分,也是符号学的一部分。电影符号学是当代符号学最典型的成就之一,它既是符号学的产物,又是其推动者。我在为去年最后一期德国<符号学杂志>“中国符号学专辑”(第22卷,第2期)撰写的有关中国当代符号学发展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符号学研究首先是从电影符号学入手的。这件既偶然又必然的往事表明中国当代符号学几乎是一开始就进入了西方电影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中心区域,二者均可代表60年代以来西方人文科学理论发展的最前沿成就之一。

1977年夏北图重新开馆,我在阔别11年重新进入北图后查找的第一批资料就是电影符号学。北京电影学院资料室和<电影艺术>编辑部知道我长期自修外语和现代西方哲学,因此约我翻译一些当时电影研究界尚有读解困难的欧美电影理论文章。这样,一方面,我利用进入北图之机,从着手了解电影符号学扩展到了解一般符号学,又进而将二者迅速地与了解法国结构主义相结合,从而自然而然地将电影符号学和法国符号学运动的研究贯通起来。今日回想起来,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7年,那是一次为进入当代西方学术理论核心的正确方向选择。

电影之所以是当代符号学的主要对象之一,首先因为作为综合艺术媒介,电影为符号学提供了时空构成上极为复杂的文化对象,从而刺激了一般符号学理论思维的兴趣。符号学之所以是电影理论的主要方法论,则在于长久以来电影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对电影客体的构成认识模糊。电影符号学的建立既为电影学对象规定了明确范围,也为符号学提供了有关复杂对象构成之分析方法。电影符号学是法国60年代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当代法国符号学也成为当代西方符号学运动的主要推动力和方向盘。当时德国和美国的符号学研究者,一方面投入了实以法国为中心的全球符号学运动,另一方面又采取着不同的研究方向。德国所遵循的是美国莫里斯和信息论、系统论等偏自然科学的“科学”方向;而美国一开始就把符号学弄成一个由诸学科如语言学、生物学、信息论等等组成的学术“俱乐部”,并设法为其寻找本土理论史根源。其中只有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采取了人文科学的跨学科方向。至于电影研究,当时德国基本上延续着早先德国哲学电影学方向,对比邻法国电影符号学的意义不甚了了。美国本其第一电影大国的资源和60年代文化多元主义运动,以及新近吸收的法国电影理论的时髦观念,逐渐形成了偏于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电影研究综合体。但是自始至终多数美国电影理论家对于法国电影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既欠缺知识的准备又欠缺理论的兴趣。英国电影研究则在法国和美国之间取得某种平衡,研究水准则远超过德国。这就是我在70年代末译介电影符号学时国外电影理论和符号学思想环境的大略。这些知识内容及其背景应当说对于刚从“干校”返城不久的国内电影研究界以及文艺理论界而言是相当隔膜的。

二十世纪头半叶对电影艺术进行理论思考的文艺理论家主要来自德国。在语言学成为电影理论基础之前,主要的理论来源是现代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战前德国是西方社会人文科学的中心,因此“电影哲学”首先来自德国是自然的。当然“电影理论”一词还有另外两个意思,一个是制作的技术和艺术的理论性思考,另一个是对电影内容进行批评解读的理论根据。前者以苏联早期和法国先锋派电影为主要代表,后者开始甚早但兴盛于战后各国,特别是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当电影艺术一度被乐观地视为社会文化改造的手段时。纳粹时期德国电影事业完全成为政治宣传工具,德国的电影、电影理论、文学、社会科学遭到系统的破坏(非常有趣的是哲学是一个例外)。战后德国社会科学事业在美国的影响下重新恢复,但已失去战前的龙头地位,缺少理论想象力为其主要弱点所在(而战前西方重要思想大多数来自德语国家: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现象学,精神分析学,批判哲学,新实证主义,实验心理学和韦伯社会学等等)。于是,无论从电影理论研究还是从一般人文学理论研究来看,二十世纪后半叶期间,西方的主要人文理论发展以法国和美国为主要舞台;大致来说,法国以精取胜,美国以博著称。

在重新评估当代西方电影理论的成就和得失时,应当区分两个不同的层次:“战术层”的技术进展和“战略层”的思想创新。从技术层面来看,诚如麦茨在“访谈录”中所说,电影理论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加,不可能“衰退”,对于中国学者学生来说,它们都是西方电影理论史上的基本内容,还需要花许多时间认真加以研习。但从评估西方电影理论成就和考察其当前趋向的角度看,就有必要对其40年来的发展和得失予以客观的分析批评。
2.电影理论: 法国方向和美国方向

法国电影理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60年代语言学的和结构主义方向的研究和70年代精神分析学和叙事学方向的研究。80年代所谓新电影史研究和影视符号学研究在理论的深度和规模上较前明显为弱。这也是法国结构主义思潮淡出入文科学中心、后结构主义的非科学方向人文研究开始流行的时期。结构主义运动是一整批杰出学术思想家齐头并进的时代,在文艺理论界巴尔特和麦茨有如并列的双峰。然而巴尔特在1980年不幸去世之前已经接近于理论创新的尾声(所谓后结构主义的转向),麦茨在1993不幸去世之前可以说也接近理论创造的尾声了。不过我们不应当说是后现代主义或后结构主义“超越”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而应说是后者在达到一定阶段后自行趋缓。历经20年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思潮及其电影理论研究,表现为20世纪人文学术思想的空前跃进,其后的衰退乃是人文学术演进自然波动的现象。现在(结构主义高峰过后的二十年的今日)反而正是人们重新思索其得失和继续开发其价值的恰当时机,因为在学术高潮时期人们不免忙于随波逐流而疏于反省。而且结构主义勃发于甚短时期,人人忙于创新,疏于整理,其内涵价值正有待于后人陆续加以开发。

法国电影符号学的永久贡献首先表现在有关各种电影结构分析方面:电影语言,电影叙事,电影机构,电影观赏,电影意识形态和电影文化。这些不同的电影对象机构的符号学分析各与不同的学科知识相结合,构成了广泛的相关知识系统。因此电影理论,尤其是电影符号学理论,已成为当代人文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电影符号学的知识积累也已成为今日电影理论教学系统的固有部份。至于在上述各类结构分析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思想流派本身所含有的这样或那样的缺欠及其负面经验自然所在多有,但这并未损及学科研究框架本身的价值。例如,最具争议性的是法国精神分析学的电影理论,即由所谓麦茨“第二符号学”引起的研究系列,随着精神分析学的,特别是拉康理论的衰退,而渐失影响。鉴于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支柱,美国又是精神分析学最活跃而其方向却与法国精神分析学极其不同的地区,精神分析学的电影理论问题遂格外复杂,也最具争议性。此外所谓“第二符号学”电影理论还涉及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法国精神分析学与一般电影理论的关系问题。70年代的拉康理论曾经广泛影响到法国思想界,其本身的得失即不免牵一发而动全身。(请参见拙着<形上逻辑和本体虚无> 第二部分“弗洛依德和拉康”,商务,2000) 尽管涉及 错综复 杂 的思想背景,麦茨借助精神分析理论和结构语言学方法,极具成效地,颇具独创性地,开辟了另一个全新电影研究领域:观众心理结构分析。这个新领域本身不会消失,虽然所应用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必然须结合其它相关知识进展来加以调整和扩充。符号学对观众深层心理和电影机构两个方面及其互动关系所作的研究,表现出朝向电影现象“背后”制约因素的分析兴趣。尽管精神分析学的理论细节偏误甚多,但它开辟的深层心理领域的学术价值是不容否定的。麦茨在此领域的创始之功还不限于电影研究领域,而是扩展到人类迷恋于“故事”表现本身这一根本的深层心理问题。

8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思潮衰退。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电影理论也减弱了影响。各国电影理论开始趋向实用性。90年代以来电影界一向反对抽象理论的人士满意地看到,电影研究终于又和电影制作靠拢,不必鸣高于“以空谈空”了。的确,新时代的电影理论家,以麦茨为首,在“电影界”之外创生了另一个“电影世界”,虽不依赖电影界,却把电影界当作研究和批评的对象,并成功地开辟了相应的职业领域。也要看到,与法国电影理论隍7d展“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各种影片批评的新理论也应运而生。与巴赞一代不同的是,批评理论不仅广泛地引用其它学科和学派中的理论成果,而且设法在影片风格解读,其它相关思想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弗洛依德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和基础理论三者之间建立联系。这样,在早期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电影研究之后,60年代以来的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由这样两大部门组成:广义电影机制研究(本文结构、观赏结构、放映结构等等)和影片批评理论。也许还可加上“怪异的”先锋派电影理论。后者是结合先锋派作品制作方向的探讨(实践)来提出特殊的美学思想(理论)。前两派正规的电影理论类别均以现成的商业电影制作产品为对象。后者则以非市场流通的电影制作品为对象,此对象形成过程本身也在探讨之列。六、七十年代西欧,特别是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成为以上各种电影理论最活跃地区。其中关于“电影本身”的部分,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结构主义、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而关于影片内容分析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女权主义等,而这些社会思想在用于电影分析时多半结合前者提供的“基础工具”知识进行。不管如何,当代新电影理论均以各种电影之外的学术和理论为根据。前者作为狭义电影理论(其核心是电影符号学),其生命力与人文科学发展共消长;后者作为广义电影理论,其生命力与社会思潮同进退。有趣的是,这两方面自八十年代中期起,特别自九十年代以来,都明显地渐失影响,在我看来,其原因均来自电影之外,即:来自人文科学整体变迁和社会思想变迁。

过去十年以来,无论从职业的规模还是从学术活跃度来看,美国都已成为电影理论的主要舞台。象在人文科学的其它领域一样,美国学者认为他们已在一切学科内成为世界领先地区,其形势与六十年代以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实用主义的美国学者是不作深度分析的,他们习惯于“就事论事”。表面上,确是如此。首先,应该看到,六十年代以来科技工商第一大国美国已全面地发展了社会人文科学的教育和研究规模,成为世界上教育科研体系组织得最好的国家。人文学术的进步是以“活动的有效性”来衡量的,于是各种外在的效率成为学术质量的准则。美国电影研究的教育科研体系是朝向实用技术和实用艺术风格学的,先前风光一时的欧洲理论则渐渐被纳入“电影理论史”教科书内. 当代美国电影理论史家Dudley Andrew 曾在1998年 提出了 “大电影理论之后的”当前电影理论趋向的评论,特别是景气不在的欧洲理论。我上面提到的三大类电影理论都应属于他所说的“大电影理论”之列,它们的思想根源大多来自德、法两国,其次也来自意大利和英国。其论断根据之一是理论的策源地法国自麦茨去世后已乏重要的理论作品产生。原先从事理论性研究的人也已转移研究方向,如贝洛尔仍偏重综合性的电视理论,伍蒙等已以电影史和理论史为专业。但是我们对这一表面现象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须知,在现代美国文化史上“理论”一向并不重要,60年代以前,也根本没有什么本土的重要电影理论。自60年代起一系列事件改变了美国文化生态(政治动荡(冷战,民权运动,越战,学生运动,新左派),欧洲理论的全面引进,以及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文科领域,自欧洲引入的电影理论在这个电影大国立即被纳入教育系统。以后的二、三十年里在美国形成了一个普遍、稳固、有效、活力十足的教研新领域:电影研究。除了偏于制作实践的各州众多电影系外,电影研究,特别是电影理论研究,遍及各州文学系、比较文学系、语言学系以及其它文学院科系。美国电影学术也以他国望尘莫及的组织能力和规模为基础,二十年来形成了有效的“教育-科研-出版-会议-就业 ”一体化的循环机制。Andrew说“如果有数百名电影教师聚集一堂,谈论各种话题,在此领域内不难汇聚出统一的词汇和句法”。这就是说,只要存在着有效维持的制度和制度内的活动,学术内容反而无关紧要,只要它可被教育学术界有效接受即可;学术内容本身似乎仅成为维持机构运转的“手段”,只要它能被大家“接受”(作为“合格的”媒介),成为有效的集体行为“标准”,最终即可导致教学、出版、会议、学界认定、就业保障等渠道的连续畅通,这样行之有效的科研标准就是学术“正确”的主要含义。(美国实用主义!)学术的标准本质上成为“外在的”,其动机和方向都与欧洲原初电影理论精神不同了。但他们形成了社会文化性的势力和就业机会,也就促成了有效的学术规范。当初欧洲理论是按“理想”制造潮流,今日美国是按“效用”制造潮流。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今日正是后者在趋于“成功”,前者在趋于“失败”,以至于欧洲从业者亦须来美“讨生活”。

在世界电影理论领域如今是美国为主的时代,今日美国电影理论主流反对欧洲“大理论”,并提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实用性研究方向。这样我们就看到90年代以来的美国电影理论研究主流是:影片风格研究,电影技术研究,皮尔士方向的符号学理论,以及科学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可以说其格局已与二十年前以法国电影研究为主的潮流相当不同了。近几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据说是所谓促进了“美国电影理论革命”的David Bordwell 和 Noel Carroll 等创立的电影“认知科学”理论 。他们坚决 反 对法国派的大理论,特别是在美国曾经甚有影响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和意识形态分析,更不要提麦茨符号学、索绪尔语言学了。他们坚持着以影片本身为基础和目标的经验性研究方向。

但我认为所谓电影理论或“大理论”影响减弱和欠缺创新的现象及其含义,比今日美国评论家按表面“成败”所判断的要复杂得多。我们不能按照电影理论职业性成就的一时消长来判断其实质的得失,而应首先按照学术内在的标准(包括学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内在标准)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学术的文化与社会性影响是另一个问题。首先,法国理论的停滞不前,绝对不证明美国理论方向更为“正确”。二者的精神方向、学术方向、实践目标本来就十分不同。追求社会成功和追求学术真理是两件根本不同的事;在什么范围内追求又会导致不同的判断标准。以麦茨为代表的“内在理论派”和以今日美国为主的“外在理论派”各有不同的目标和左5c用。在此意义上,从电影事业功利主义角度反对“大理论”是文不对题的。美国理论的外在成功是其在科技工商时代善于强化文教组织效力所致;它也是人文研究制度化和商业化的自然产物。而法国电影理论的盛衰,与美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并无直接关系;它是法国社会和人文科学内部结构变迁的结果。可以说,法国派的电影理论参与着人文科学整体的共同发展命运,麦茨理论的“内在性和一致性”也自然相通于整个人文科学发展的命运。而美国派的实用性电影理论研究则是外在于人文科学整体状态的。其“外在性”不妨说含有两义:既外在于人文科学的也外在于电影理论的认识论探讨。

3.理论的危机和 麦茨研讨会

1988至1989期间我在西柏林为参加法国塞里谢文化中心麦茨电影理论研讨会而准备论文时了解到一个重要现象,这就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鲁兹的电影美学近着的发表及其在法国电影研究界造成的强烈影响。今日在写此文时重读了当时对德鲁兹<电影1:影像--- 运动> 一书所作的笔记和相关材料,记起我当时考虑选择的一个可能主题 即是麦 茨和德鲁兹的关系,也即哲学美学和符号学美学的关系。在我看来,这才是一个有关电影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键性问题。德鲁兹“电影理论旋风”括起在巴黎,就在麦茨身边。而且其批评的锋芒正是针对符号学的。我当时思考的重点是,对电影符号学来说,为什么麦茨援引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被认为是“内在性研究”,而德鲁兹,作为哲学家,援引柏格森和胡塞尔,就不是内在性的研究?他从哲学的时间性分析过渡到电影时间性分析不是表现了对电影过程本身更深刻的观察吗?而且此书处处与在法国电影理论界占据权威地位的麦茨的观点相反:援引皮尔士符号学,回归电影史研究和前于麦茨的电影理论研究。其挑战的目标正是法国电影符号学方向本身。本来是麦茨被公貌7b为对电影进行了迄今为止最深刻的理论性思考,现在则由以“理论”(哲学)为业的哲学家提供了另一幅电影理论图景。德鲁兹所挑战的甚至是“理论”概念本身。在法国是结构主义排除了哲学(除了阿尔杜塞)的理论权威性,因此顺势而为,麦茨不难取代了在先远未成熟的电影哲学,并为电影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仔细阅读“麦茨访谈录”中有关德鲁兹一段。在其礼貌性的回避中反映了内心一定的困惑。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麦茨和巴尔特都不是哲学的专门读者,都不喜欢涉及哲学。(无独有偶,法国新史学理论家最反对的也是历史哲学。)有人貌7b为这是由于他们欠缺高深理论思维功力,我对此则有不同的解读。应该说两人的天才正在于避开了现成的哲学语言和推理框架才找到了更具齐一性的、更有效的文艺理论语言。“理论深度”是一个必须与对象、目标,程序相一致的标准。话语抽象性的高度不等于理论解释的深度。当时我在初步研究了德鲁兹的新着后仍然相信巴黎电影理论的“地形图”不应当被改变(我即按照这一“地形图”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当代西方电影美学。因此该书理论布局与当代美国电影理论教科书相差甚大。)。电影符号学本身问题多多,但回到哲学的老路去是不必要的。因此我似乎找到了在麦茨会议上可以发挥的作用,即以本人的哲学背景在西方电影界强调应当防止重新混淆哲学和理论的关系。

原本打算六月初访问巴黎人文科学院时再集中定稿,这一工作也算是我对哲学和符号学关系的再一次自我清理。不想其后突发的事件在情绪上完全打乱了原定的写作计划,以至于直到下旬与会时还未能动笔。等到下旬赶到古堡花园会场,又突然犹豫起来:此会参加者大多数都是专业电影研究者,我这样一个“圈外人”来此谈论哲学话题似乎并不相宜。一方面我虽决定须要改变发言的主题,但另一方面仍然认为在当前电影理论发展趋缓之际,哲学和理论的关系问题应如何处理的问题似乎较前更为重要了。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不同的研究者应该区分不同的电影研究类型。在同一个大帽子“电影”下,各种相关的研究活动彼此的性质和功用相当不同,甚至不属于“同一领域”。这样,在会议开始以后我才利用会间休息的一天补写了发言搞,即本书附录中收入的关于电影研究类别问题的文章。在此文中我主要企图说明应当克服来自欧洲电影哲学(很多现代欧陆哲学家都情不自禁地讨论过电影理论问题,特别是现象学家) 和美国实用主义电影理论这两方面的方法论压力;不同的研究类别不必相互排挤。但在我看来,一切电影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方向仍是法国电影符号学。我想指出“理论”和“哲学”是两件事,彼此多有交叉,而框架和运作程序则完全不同。影视理论家贝洛尔在我发言时反问道,为什么会有巴黎电影理论在走下坡路的印象,以至于需要为之辩护?他代表了“圈内”职业家的自信,我因不属于电影界,所以反能较客观地观察形势。实际上,在维护电影符号学的同时,我当时已清楚地注意到其发展趋缓的状态,以及一般符号学和人文科学发展中流露的弱点和危机给电影和电影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单纯的研究者,不难发现各种存在的问题,而作为职业家则不可避免地须要强调本人或本派的成就。其实越认真关心什么,就越会发现其不利的方面。我想麦茨也是这样的。但作为巴黎学派的领袖他必须有照顾全局和鼓励团体进取的姿态。我们可以从本书附录的访谈中体会到他这种心理。有一种说法是,麦茨自杀与他对自己“江郎才尽”的失望有关。但在访谈中麦茨和法国电影理论家们都强烈否认“理论”和“电影理论”在走下坡路。然而麦茨不会不注意到法国自福柯以后的思想界情况已然丕变,因为他和我一样不认为所谓后现代主义真的开辟了可与结构主义相比拟的重要思想方向。这两种思潮的主要区别之一即在于,后者与人文科学学术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关系,前者则有意破坏这种关系,以使人文思想远离理性方向。

和巴尔特一样,麦茨主要是纯粹理论(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叙事学和话语理论)的应用者,但他的“应用性理论”明显地具有理论的原创性和彻底性。他发展、界定并创造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在人文科学进展的范围内他已达成此领域中的最高成就。但他并不能因此而超越人文科学整体的进度。作为电影专业工作者,他是否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呢?我们从“访谈录”中可以感觉到他对此问题的犹豫态度。 个人 生活的不幸(婚姻破裂、母亲病危和长年眼疾)使麦茨内心极度忧郁,他的单身住所不接待任何人,也不在家中接听电话。理论创造和学术友谊成为其快乐的主要来源。在每个学术领域中总有若干不相上下的一流人物,文学理论界尤其如此。但只有在当代人类学和电影理论这两个领域中各自只有一位占据着“领袖”地位:列维-斯特劳斯 和麦茨。麦茨告诉我当初列维-斯特劳斯如何排除种种困难硬把 他塞入高等科 研机构 的往事。我们也记得 福柯当年如何力荐巴尔特进入法兰西学院。他们都曾是当初正统 学派势力极力排斥的对象。他们均以突出的热诚、勇气、和丰富的想象力义无反顾地投入人类精神探索的海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成功地将某些方面的人类知识向前推进了一程。

4。电影理论和社会文化环境

电影符号学的影响远不限于电影理论,它密切地与一般符号学,一般文艺理论,美学,乃至人文科学全体有关。虽然偏重形式研究,它实际上所研究的是形式和内容之间关系的问题。表面上重形式分析的结构主义和重内容思想的存在主义相互对立,但结构主义者,也许列维-斯特劳斯除外,都曾经是存在主义的热心读者,都曾是关怀社会 文化人生的理想主义者。在人生观上他们都是法国启蒙主义精神的后裔,其精神志趣与今日职业主义学者非常不同。强调理性精神的结构主义一代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全面动荡时期。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这类科学方向的人文理论革新运动有没有特定的社会心理根源?他们和存在主义一样关心社会人生,却强调应对社会人生首先进行科学的认识。一大批杰出思想型学者一一出现于社会思想动荡的60年代,而在社会和思想趋于平稳的90年代却看不见具有同等学术创发力的人文思潮了。那么除了学术发展本身的内在逻辑之外,什么样的社会文化环境可以产生理论性创造(与艺术性创造有别)的冲动?就电影理论而言,巴赞电影批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新浪潮”的欧州电影精神,使当时许多人文学者开始认真看待电影艺术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理论探索的动机可能与通过影片形成的精神追求动机一脉相通。理论探讨的根本动机在于提高对对象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理论成为精神追求的另一形式。然而,首先历史上必须存在有足以激发精神追求的社会文化环境。在一个由商业、技术、媒体施以全盘制度化运作的社会环境里,个人自由创造精神还有多少发挥的余地呢?如果精神活动仅仅意味着按照机构制度规定的所谓“游戏规则”(此语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典型产物)去“争取胜利”,就象运动员按“规则去争取胜利”,如此就算万事大吉的话,学术思想也就被彻底“制度化了”,其思想成果应该已经蕴含于使其得以产生的机构制度之中。这就是当前西方人文学术方向“外在主义”的含义,即学术标准最终来自“外部准则”,而非来自“内部准则”。这一倾向首先可以从人文科学的运行越来越依赖经济条件来证明。人文科学生存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其学术思想的内容和方式,思想的自由遂受到赐予其经济条件的科技工商制度的严密约束。这种约束在五、六十年代尚不如此严格,无关实用的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才得以纯然按照精神志趣从容地探索文化对象内在的结构、功能、意义和过程。同样地,电影符号学才得以按照学理的内在需要去探索电影机构、本文、放映、观赏诸过程的构成和功能。它们追求的方向是内在的,学术的,朝向“真理”的,而不是朝向学术市场“效果”的,也就不是朝向学术的商业化价值的。从某一方面说,二十年来世界电影理论的中心舞台由法国转移向美国,这是人文学术组织能力的胜利,是电影研究适应经济市场规律能力的胜利。

1989年前后我在与麦茨交往以了解其电影理论思想背景时,还没有看到后冷战时代即将到来的经济全球化会给人文科学带来什么样的全面冲击。在谈话中时时可以感觉到麦茨其人流露出来的法国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情怀,以及他对急功近利的美国通俗文化的担忧。在两德统一前夕召开的塞里谢会议上,法国电影理论家们仍然雄心勃勃地在展望电影理论的未来。现在作为商业主义和技术主义必然产物的市场文化原则已然有效地浸入了人文学术界。学术内在的价值遂为合乎时宜的学术组织和制

4. 中国电影1949-1966这17年是怎样发展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根据记载这个时期新中国一共拍了507部电影,从题材看,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反映1949年建国以前社会生活的影片;一类是反映新中国建立以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斗争和生活的影片。◆反映旧时代、旧社会生活的影片 主要有,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历史片:《林则徐》和《甲午风云》等;反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争片:《红色娘子军》、《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东进序曲》、《回民支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红旗谱》、《苦菜花》、《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冰山上的来客》、《柳堡的故事》、《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和《鸡毛信》等;反映旧中国旧社会人民生活的、根据名著改编的“改编片”:《祝福》、《林家铺子》、《家》、《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白毛女》和《青春之歌》等;反映封建社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的“戏曲片”:黄梅戏《天仙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野猪林》和《杨门女将》和昆曲《十五贯》等。◆反映新中国建立以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斗争和生活的影片 如,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争片:《上甘岭》和《英雄儿女》等;反映建国初期我公安干警同潜伏的美蒋特务斗争的“反特片”:《秘密图纸》、《羊城暗哨》、《霓虹灯下的哨兵》和《铁道卫士》等;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农村片”:《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老兵新传》和《刘巧儿》等;反映少数民族边疆风情的“风情片”:《阿诗玛》、《刘三姐》和《五朵金花》等;反映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面貌新风尚的歌颂片:《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满意不满意》等。◆“17年电影”的不足和贡献 以上这些电影让我们觉得这17年电影离我们既遥远又不遥远,说遥远,这些电影离我们毕竟有40多年了,说不遥远,我们当中的有些人,尤其是有些岁数的人都是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这些电影当中有一些优美的插曲至今我们还能唱出来,像《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甘岭》中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英雄儿女》中的《风云滚滚唱英雄》、《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听着这些熟悉的旋律,就能让人想起很多逝去的青春岁月,倍感亲切,甚至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在看这些电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的。然而作为中国百年电影史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在总体上评价这个时期的电影时要一分为二,“17年电影”有长处也有不足。 先来看它总体上的三个缺陷:首先,17年时期的电影基本上是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创作的。第一,这17年时期的中国基本上和西方国家断绝了关系,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第二,和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也断绝了关系,或者说基本摒弃了中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所创造的灿烂的古典文化,像唐诗元曲,《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当时都被打成封建主义的东西,老百姓是看不到的,电影文艺工作者也是不能看的。像《林则徐》那样的电影可以说是漏网之鱼,因为里面含有反帝国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内容,与当时的主流话语一致,所以才能侥幸出来。而且,即使当时“漏出”了这些影片,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电影的导演和演员也都受到了冲击。第三,这17年与中国现代传统也断绝了关系。中国现代历史上有两大传统,一是由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农民革命文化传统,还有一个传统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所建构的“五四”文化传统。而整个17年电影反映的都是工人、农民的斗争,反映的是农民革命文化传统,关于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实际上是看不到的,仅有的两部《早春二月》和《青春之歌》,前者一出来就受到了批判,后者还是和“五四”文化思想背道而驰的。所以,17年时期的电影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创作的。 其次,以一种绝对的集体主义排斥个人的自我。我们说,集体主义是好的,但将它强调到极端的地步,不允许你有任何个人的私心杂念,也不允许你有个人的正常合理要求,这就可怕了。表现在文艺作品上,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不许描写爱情,不许谈情说爱。即便可以,也是革命加爱情,爱情要和革命、集体主义挂上钩才能露面。那时的诗歌是这么写的,“要我嫁给你吗?你的胸前还缺少一枚奖章”,你是劳模,是英雄我才嫁给你!还有一首,“小伙子,不要在我的窗前弹唱,我的心已飞向远方,我的心上人正手握钢枪,保卫着祖国的边防”,也就是革命加爱情。17年中有一部写爱情的电影《柳堡的故事》,其中描绘的就是一个革命战士爱上了一位农村姑娘,但是为了革命放弃了爱情,整个电影表达的就是“先国后家”,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我”是不能谈恋爱的。还有一部电影《刘巧儿》,里面有个唱段:巧儿今天去赶集,碰上了一个他,他又能写又能算,他的名字叫赵振华……关键是最后一句话——他还是个劳模啊!17年时间社会将集体主义摆在最高位,用绝对的集体主义排斥了个人的自我,所以这个时期许多歌颂型的电影都有先人后己、先国后家的要求,像《李双双》和《今天我休息》等。 再次,流露了一种肤浅的乐观主义。这个时期的电影都拍得比较乐观,整个影片的基调是明亮的,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新中国成立了,旧社会过去了,人民翻身解放了,精神舒展了,这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影片里所传达的乐观主义隐含着一种历史观,好像使我们在看完这些电影后有一个错觉——新中国成立了,从此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好像解放战争的炮火已经把旧世界彻底埋葬了,从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就是一条平坦的、充满鲜花美酒的康庄大道,这就否认了历史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布满坎坷和曲折。所以乐观主义是好的,但这种乐观主义背后所隐藏的历史观是值得我们警戒的。 再看“17年电影”的贡献:以上所说的缺陷只是我们站在今天的社会、今天的境况,以比较高的要求来看待过去的东西。其实,“17年电影”的成就是巨大的!当时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将世界其他地方的电影冲击得稀里哗啦,但我们中国的电影却能一花独秀!在一种近似保护的环境下,中国的电影人以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另外,它贡献了一大批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或为了保卫新中国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群像。今天,我们可以说出一连串的“17年时期”的英雄形象,像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杨子荣、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王成等等。这些人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中国自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民族的脊梁”!也就是说,新中国的成立是来之不易的,是相当一批先烈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性命换来的!今天的江山含着先烈的牺牲,所以无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未来是多么辉煌,共和国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17年电影全面、深刻地展现了这些先烈和前辈,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了下来!这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中国电影要和西方电影抗衡,首先要依托传统的资源,再晚就不行了,美国都已经拍了《花木兰》,已经拿着我们的传统资源赚钱了。其次就是要依托我国近现代历史所提供的若干资源,譬如中国现代史上那些先烈们传奇性的经历,他们的那种舍身成仁的高尚精神,就完全属于中国电影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资源,是我们同西方电影竞争的重要的文化资本。图片: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photos/11025921/20050309/12156817.html

5. 中国电影音乐 的现状,发展情况,历程概述

电影音乐伴随着中国电影的百年岁月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印证着她最初的稚嫩,曾经的探索和如今的成熟。

中国电影音乐的萌芽与初创

(1905-1045)

《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根据默片的需要,电影只拍了京剧《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片段。

但是默片时期的影片在放映时还是有“配乐”的。台上是黑白的活动影像,台下或一架钢琴、一把小提琴,或三五人组成的小乐队,用来活跃现场气氛。人们渐渐开始注意到音乐和影片内容的结合,当音乐的情绪和电影的内容发生关系时,音乐帮助人们理解剧情。但是由于音乐不具有约定性的语义,所以音乐与影片内容的联系并不一一对应。

在默片时期,我国电影市场以好莱坞影片为主,配乐沿用了“剧院音乐”的做法,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音乐。

1930年上海电通公司联合唱片公司从国外购置了有声电影全套机器,正式制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此后,有声片渐渐兴起。

“20年代末开始,中国城市歌舞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是电影歌曲的发展合为一体,成为中国娱乐性通俗音乐的主体。”在随后的三四十年代,它们在城市市民文化生活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30年代,当抗日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歌曲。

《毕业歌》、《渔光曲》、《大路歌》、《新女性》、《四季歌》、《天涯歌女》、《十字街头》、《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等进步歌曲都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以聂耳为代表的左翼歌曲创作者们将歌曲这种宣传手段应用到电影当中,一方面为歌曲在电影中的使用做了成功的尝试,另一方面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电影歌曲也因此成为早期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

这些歌曲在影片中多以插曲形式出现,由剧中人物唱出,真实、自然,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马路天使》中的《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是贺绿汀根据当时的两首苏州民谣《哭七七》和《知心客》改编而成。《天涯歌女》第一次出现于小陈和小红暗生情愫时;第二次却是在两人发生误会后,在酒馆里小陈赌气拿出钱来叫小红唱歌,小红含泪再次唱出《天涯歌女》,速度放慢了一倍,画面不时叠出那天清晨两人的甜蜜情景,“患难之交恩爱深”的歌词此时听来别有一番酸楚滋味。这样强烈鲜明的艺术对比在中国电影音乐史上至今无出其右者。再如《万里寻兄词》、《铁蹄下的歌女》等也都是以插曲的形式出现在影片中。

在众多的电影歌曲当中也出现了主题歌的雏形,有些电影歌曲恰好点了影片的主题,起到了主题歌的作用。如《桃李劫》中的《毕业歌》,它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整首歌曲持续50多秒,交待了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性格,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

当时电影音乐的配乐方式多为用现成的音乐作为电影配乐,电影总体上缺乏音乐方面的整体规划。但是在影片《风云儿女》片尾出现的《义勇军进行曲》直接表达了影片的核心主题,已开始具有了主题歌的艺术表现功能。

主题音乐的表现手段在当时已经初露端倪。影片《小城之春》中三次使用了共同的音乐素材,而且还因人物、情节的不同,以变奏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音乐贯穿手法的最初尝试。

这个时期基本上没有专门为电影创作的音乐(除歌曲之外)。在影片创作过程中,“配乐”这个工作指的是利用已有的音乐素材重新编辑,使之与画面相配合,加强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这时的音乐使用与画面保持高度一致,不赋予画外含义,没有将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影表现元素参与创作。

影片《十字街头》中老赵失业后,一人在房间里黯自神伤,时而忧心忡忡,时而宽慰自己,音乐也随之抑郁或轻松。音乐在这里成为老赵的“内心独白”。每一段音乐情绪的选择与人物的心境完全同步,增加了画面效果,但显得过于简单和幼稚。而在影片《马路天使》中小红、小陈、老王去“大世界”,被在街头拉客的小云截住,这段影片中没有音响对白,音乐持续了四分半钟,音乐的写作细化到了镜头。音乐在这里起到了音响的作用,共出现了三记锣声,一次鼓响。锣声在听觉上增加了紧张的气氛,视觉上加强了人物的动作性。鼓声则带了一丝喜剧效果。总的说来,这段配乐具有造型性,音乐和表演融为一体,和画面完全同步。

建国十七年:电影音乐的成熟阶段
(1949-1966)

建国之初,政府对电影事业的方针政策相当宽松。1951年前后对《武训传》简单、粗暴的批评严重挫伤了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直到1953年第一次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电影艺术工作会议,以及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批评了左倾思想,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特别是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之后,大批电影将焦点对准“人”,出现了《不夜城》、《铁道游击队》、《芦笙恋歌》、《柳堡的故事》、《李时珍》、《宋景诗》、《神秘的旅伴》、《新局长到来之前》等多种题材、多种角度的优秀影片,它们描绘人性、歌颂爱情,出现了很多深受人民喜爱的电影歌曲。但在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之后,一些抒情性较强的电影歌曲成为众矢之的,《小燕子》、《九九艳阳天》就受到了不少的非议。这一时期电影音乐理论研究和作品批评刚刚开始,一些经验丰富的电影音乐作曲家、理论家,如何士德、王云阶、徐徐等人针对当时电影音乐创作的弊端撰写文章,并开始对部分影片进行音乐角度的评论,观点鲜明、以理服人。批毒草、拔白旗、大跃进等运动给电影创作带来了空前的挫折,直到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建党40周年,周恩来、邓小平亲自抓一批重点影片的创作。周总理特别提出:献礼片缺少载歌载舞,使人看了高兴的少数民族影片。这直接催生了《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少数民族音乐片。随后颁布的《文艺八条》、《电影三十二条》是这一时期指导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调整、恢复的纲领性文件。此时出现了很多在音乐的使用上可圈可点的影片,比如《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枯木逢春》、《阿诗玛》、《红色娘子军》、《冰山上的来客》等。而此时的电影音乐理论争鸣也更加热烈,周扬、李焕之、赵氵风、王云阶、徐徐、葛炎、黄准、萧远、吴应炬、李树宝等纷纷撰文,一方面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对电影音乐艺术创作做理论上的探讨。在颠簸的历史演进中,电影事业几经挫折,但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影音乐也走向了它的成熟阶段。

经过四五十年代的探索,电影界形成了一支专业的电影音乐创作队伍。1949年4月,中央电影局在北平成立,电影局艺委会下设音乐处负责领导全国的电影音乐工作,各个电影制片厂都拥有自己的乐团和电影音乐创作组,这些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电影音乐的质量。

1953年以后,中央电影局音乐处一方面选派大批干部出国学习;另一方面组织了为期一年半的作曲干部训练班,由有丰富电影音乐创作经验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何士德、王云阶、雷振邦、全汝玢等教授专业课,李焕之、马可、杨荫浏、姚锦新教授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培训班还观摩了国内外的影片,研究电影音乐创作经验,这个培训班对满足各电影制片厂影片生产的迫切需要,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个训练班的学员在新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促使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更加成熟起来。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王云阶建国后曾为《护士日记》、《林则徐》、《阿Q正传》等影片作曲。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雷振邦曾为《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40多部电影作曲,其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蝴蝶泉边》等影片插曲都广为流传。他的作品以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著名作曲家刘炽曾为《上甘岭》、《英雄儿女》、《祖国的花朵》作曲。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葛炎为《中华女儿》、《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老兵新传》、《聂耳》、《枯木逢春》、《阿诗玛》等电影作曲。此外,电影《白毛女》的音乐创作者瞿维、张鲁、马可,《平原游击队》的作曲车明、《李时珍》的作曲寄明、《柳堡的故事》的作曲高如星、《红色娘子军》的作曲黄准、《青春之歌》的作曲瞿希贤、《铁道游击队》的作曲吕其明、《草原上的人们》的作曲向异、《祝福》的作曲刘如曾都是当时很有实力的电影音乐作曲家。

当时创作的很多电影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电影音乐概念被廓清,很多创作方法被很好地总结出来,促进了电影音乐的成熟。由于有了成熟的创作队伍,电影音乐渐渐摆脱了“拼贴”的传统,大部分电影配乐都是原创音乐。这就使人们对音乐与影片的结合有了更多的探讨,认识到音乐在影片中不能仅处在伴奏的地位,作为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表情元素,应与画面有更加紧密、更多层面的结合。在音画的配合上,艺术性更强了,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多了。

《平原游击队》中用日本的调式音阶写了日本兵主题,用在鬼子进村等场景里,大家耳熟能详。《董存瑞》中为董存瑞设计了一个诙谐、欢快的音乐主题,并且和其它场景音乐有了很好的融合。在《祝福》、《林家铺子》等影片中,使用了民族管弦乐队,一方面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意蕴,另一方面贯穿始终的主题音乐更使影片处在统一的情绪气氛之中。《冰山上的来客》、《柳堡的故事》、《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聂耳》等则将主题歌的音调加以变奏,成为片中的主题音乐。

这个时期,主题音乐的概念逐渐建立和成熟,电影中出现了不少出色的音乐整体设计。比如《南征北战》中为敌我双方设计的主题音乐,伴随着在强攻摩天岭的情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画面交错表现敌我双方从山脊的两边争分夺秒抢占高地,音乐也随着画面的切换而转变到各自的主题,在几秒到几十秒不等的频繁转换中,音乐保持着很好的连接,并通过配器、速度、力度等因素把情绪一层一层推向高潮。特别是当敌军溃败、仓皇逃遁的时候,杂乱、霸道的敌军主题音乐被演化得只剩下基本的节奏和残留的微弱情绪,体现出他们军心涣散,溃不成军,这样的音乐处理十分形象。在我军将士最后攻入敌军指挥部的时候,画面上反映出敌军畏惧投降的场面,而音乐却是极其昂扬、激越的我军主题,音乐在这里与画面共同承担了叙事的功能。音画对位的这种表现方式当时并不多见,它有效地拓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使音乐与画面配合的层面更加丰富。

除了主题的设计,在音乐的使用上也有很多独具匠心的段落。《铁道游击队》中琵琶用得很好。劫票车一场中,游击队员的随手弹拨原是画内乐,酝酿着山雨欲来的气氛,随着剧情的紧张发展,各种画外配器逐渐加入,汇成了气势磅礴的画外交响乐。诸如此类的运用,显示了当时对于电影音乐规律的进一步了解。

技术的提高也直接影响了电影音乐的发展。1958年出现了第一部立体声电影《老兵新传》,用四个声轨记录声音,但在这部影片中,主要体现在人物对话的声音处理上。录音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声轨录制技术的运用给声音元素的处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从技术上来讲有了足够的声轨来分别录制音乐和音响,使得声音更有层次。《林家铺子》里有一段阿秀与同学去赶庙会的情景,由孩子的空竹声起,这是声音的第一个层次;阿秀和同学愉快地走向庙会,渐渐丝竹的主观配乐插入,伴随着她们走进人群中看杂耍,这是声音的第二个层次;这时,庙会上客观的锣鼓声又渐渐取代了主观配乐,这是第三个层次;而此时又一个音响———远处的汽笛声把人们带到了江边刚刚靠岸的上海难民的轮船上,这是声音的第四个层次。在这些音乐和音响的衬托下,人物的语言也十分清晰,声音的强弱对比明显,各种声音元素的连接自然顺畅,层次感强。

17年电影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电影歌曲,这一时期的电影歌曲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缺少其他娱乐方式的条件下,电影不但负载着鼓舞士气、宣传教育的重任,还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丰富老百姓娱乐生活的功能。大部分的电影歌曲都能够随着电影的放映而传遍大江南北,比如《小燕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我的祖国》、《幸福不会从天降》、《蝴蝶泉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

这一时期电影歌曲形式多样,体现了歌曲创作的繁荣。如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独唱的形式出现,《芦笙恋歌》中扎妥和娜娃的相恋用《阿哥阿妹情意长》的对唱形式表现,《五朵金花》里阿鹏和金花的相遇也是对唱,《刘三姐》里更有多次的对歌场面。《英雄儿女》中《英雄赞歌》和《上甘岭》中《我的祖国》则以一领众和的形式为人们熟知,《洪湖赤卫队》中的表演唱也十分生动。

建国17年期间一种新的插曲形式被广泛应用,以前的插曲都是由剧中人演唱的,这一时期有了以画外乐的方式出现的插曲,这些歌曲不再是有声源的,而是由创作者配入片中的,但是旋律和歌词仍然结合电影的内容,从而起到了概括影片涵义,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拓展画面空间的作用,将影片不能直接表达的意义,用歌曲加以表现,有的和画面的蒙太奇联系起来,起到连接画面的作用。

影片《舞台姐妹》开篇就用“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的越剧配唱拉开序幕,暗喻故事所指。在影片发展的各个关键点、转折点都会借助配唱对故事情节加以总结概括,并且对情节发展起到预示的作用。当春花在法庭上揭露了唐老板等人的卑鄙行径时,法庭上一片骚动,这时歌曲唱道“雀乱群,鸦噪庭,黑手难遮日月明……”。而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当牧民卡勒为了护送古兰丹姆去找解放军,在路上被特务打死,这时出现女声合唱的高亢旋律:“光荣啊,祖国的好儿女。光荣啊,萨米尔的雄鹰……”这些都体现出对电影配乐形式和功能的进一步探索,显现出越来越浓烈的主观意识,在文革电影中这种方式就被使用得更加极端了。

当时对电影有一个评价标准“故事好、演员好、摄影好、音乐好”,但是也有由于太注重音乐的使用而适得其反的例子。在进行综合声音合成的时候,一些作曲者要求突出音乐的完整性和重要性,要在有音乐的段落减少和压低对话和音响,甚至为了“争取音乐的完整性”和导演发生争执,没有摆正音乐在电影中的位置,这是对电影音乐规律认识不够而造成的。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文艺界就提出“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要求,文艺界的创作一直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进行探索,理论界也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电影艺术》、《电影文学》、《人民音乐》等杂志都曾刊登理论文章对电影音乐的民族风格、民族乐器的使用问题进行讨论。

这一时期不断探讨修正中的文艺政策直接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在建国17年期间“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氛围中,创作者的注意力事实上转向了对农村和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上的深度挖掘,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艺术探索也呈现出极高的成就。

在乐器的选择上,首先配器渐渐放弃了建国初期的以管弦乐为主的做法,在各种题材背景的作品中挖掘民族化的因素。如在《董存瑞》、《上甘岭》中交响乐的手法与民族音乐语言融合得很好。一方面管弦乐确立影片音乐主题,烘托环境气氛,另一方面使用了扬琴、笛子等特色乐器,用于表现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而到了后来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小兵张嘎》中就以民族配乐为主,乐器也增加了板胡、筝、响板、唢呐、阮等大批的民族乐器,形成了民族管弦乐队,用民乐刻画各种情绪气氛。

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大量结合了民歌、地方曲艺。《枯木逢春》中的评弹,《舞台姐妹》中的越剧,《林则徐》中的广东民间音乐和地方戏,《阿诗玛》、《五朵金花》、《天山上的来客》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影片中的民族曲调更不必赘述。这些民族音乐语汇有时作为主观配乐,易于被当时的观众接受。而更多的时候是来自影片中的电台节目、集市上的卖唱、主人公自己的演唱等客观音乐,显得更为真实亲切。《红旗谱》朱老忠回乡在车站巧遇同乡一场戏,当朱老忠走在嘈杂的车站上时,配乐是一段介绍朱老忠一家被恶霸欺负,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整个过程,随着镜头的运动,画面上出现了集市上的说唱艺人,音乐由主观转为客观,既交待了剧情,又交待了环境。
17年电影音乐的民族化探索非常成功,也为新时期出现的大量民族特色的电影配乐打下了基础。

太多了,全文请看下面链接

6. 二战题材的经典电影有哪些能不能介绍几部

二战经典电影,在我心目中的前15分别是:1、《美丽人生》;2、《辛德勒的名单》;3、《西西里的美丽传说》;4、《兵临城下》;5、《敦刻尔克》;6、《拯救大兵瑞恩》;7、《鬼子来了》;8、《朗读者》;9、《钢琴家》;10、《至暗时刻》;11、《英国病人》;12、《珍珠港》;13、《血战钢锯岭》、14、《再见萤火虫》;15、《我们的父辈》(电视电影)。

我看回答中有小伙伴已经列举过《美丽人生》的好,这部由著名导演罗伯托·贝尼尼于1997年执导上映的一部二战题材影片,一改传统反战题材的固话模式,藉由美好的父子视角告诉我们普通人:即使生活在悲惨世界,也要勇敢而又骄傲地笑着,这部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毫无疑问是经典中经典,溢美之词已经有诸多评论大家夸赞。今日我只想聊聊以上15部中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5部。

故事本身并无太多新鲜感,交错的人生,改写的命运,我最喜欢《我们的父辈》的原因在于,这部片子极好地将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生存的那种无力感展现出来了。对普通人而言,战争无输赢,只有悲伤与苦痛。另外,我很喜欢片中的男二演员汤姆希林,最近他参演的《无主之作》同样与二战有关,也是一部优秀作品,推荐给大家。

以上。

阅读全文

与17年中国电影所指的时期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从电影里怎么取素材 浏览:773
2014国产电影排行 浏览:248
白皮肤美女电影推荐 浏览:947
电脑怎么做电影视频剪辑 浏览:932
美女模下面电影 浏览:527
用移动数据在线看伦理集合电影 浏览:102
中国最壕电影院 浏览:361
美女怀孕生宝宝电影 浏览:934
贵妃网伦理电影频道 浏览:957
最新西藏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229
好看小女孩的美国电影 浏览:794
中国老电影歌曲 浏览:962
推荐中学生看的外星电影 浏览:465
欧洲攻略电影哪里有英语版 浏览:630
好小子粤语电影 浏览:487
2021最新儿童动画电影 浏览:653
手机乐视如何下载电影下载 浏览:307
迪士尼经典电影图片 浏览:131
西安香港电影风格 浏览:391
学生追老师约她看电影 浏览: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