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电影 > 中国电影产业论文

中国电影产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9-05 02:01:04

Ⅰ 刘军的学术论文

1、《第二章 中国电影产业制片业研究》,发表于《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2、《第七章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发表于《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
3、《儿童电影分类管理政策的框架分析》,发表于《中国儿童电影的现状与发展》,67-8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4、《世界电影的国际化合作现状及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政策分析》,发表于《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162-18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5、《现状与走向:中国高校的DV大潮》,发表于《北京影视传媒精品论文集》,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207-217页,2005年。
6、《电影奇幻消费:<指环王3>的跨文化观众接受效果研究》,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
7、《中国DV发展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调研报告缩写版,发表于《2005中国电影年鉴》,394-406页;转载于《2006中国纪录片年鉴》。被评为国家广电总局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文科论文类一等奖、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8、《管论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实现措施》,发表于《影视产业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61-7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9、《从电影到电视,再到新媒体:试论影像媒体语言的流变》,发表于《广播电视与教育》2003年第二期。
10、《刍论中国电视剧节目供应市场研究的理论建模》,发表于《中国传播论坛 2002: 中国电视剧传播》,194-201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数字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在数媒时代的机会》,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12、《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发展战略思考》,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
13、《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
14、《以色列电影的侧面》,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三期。

Ⅱ 论文《中外电影史》

首先,介绍电影的初始产生。中外产生都需要讲解。
然后分别对中外的早期电影特点及其发展进行阐述,加一些例子引证。
然后感想。

Ⅲ 求一篇中国电影史的论文。

百年简史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



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

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

第一个产业时期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罗明佑率先在一家私营公司里实现了制—发—放一条龙,他的经营思想在现在看来都是先进的,他试图结束中国电影的个人资本经营时代,进入垄断金融资本的高级阶段。然而当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战争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体系时,只能是被描绘在纸上的美好前景,罗明佑成了一位悲剧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数量取胜的作风固然可圈可点,但它成功地开发了东南亚市场,发展到现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线之长足以独立支撑起一部私营公司发展脉络的活历史。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一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续。

三大公司是电影产业链中上游制片业的代表,而与之同步发展的中、下游发行放映业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经营的,西班牙人雷玛斯的青莲阁是第一个电影固定放映点,随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院线”。到1926年雷玛斯离沪回国时,他的动产与不动产相加总计不下百万,足以号称“电影大王”。雷玛斯告老还乡时,张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经理张长福终于等到时机,立即于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电影院,组成中央影戏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戏院为领衔戏院,又吸收了“中华”、“平安”,中央影戏公司直辖7家影院。这条国片院线的形成是制片商涉足放映业的标志,同时中国电影的院线开始了新的划分。在北方,1918年开始经营北京真光电影公司的罗明佑将其属下3家影院,于1927年与经营西片的发行业务的英籍华人、平安电影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根属下的3家电影院合营,定名为华北电影公司。1929年华北电影公司进入全盛时期。罗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轮、二轮中外影片上映外,还以平津为中心,在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青岛,乃至沈阳、哈尔滨拥有直接或间接管辖的院线,同时开展国内外影片的代理发行的业务,短短几年时间控制了北方地区的电影发行放映,经营的影院达二十多家,把曾垄断经营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为影院业名副其实的“华北王”。

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回报,好莱坞八大公司纷至沓来,在上海和华北地区分别设有办事机构。关于当时电影的放映数量,有数字显示,美国电影以每年占进口影片数量平均80%以上的绝对优势控制着中国电影的放映市场,甚至决定着影院业的生计。尽管国产片的总生产量只是进口影片输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国的放映率和受众人群来说,国产片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以美国片为主的外国电影

第二个产业时期

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电影产业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讲英国女王年轻时的故事 浏览:550
艳红是哪部电影里的人物 浏览:144
韩国电影真实剧情介绍 浏览:73
外国电影男主是军人多次跟女生约会 浏览:132
肥龙过江电影国语 浏览:279
优美电影台词 浏览:780
电影对儿童近视 浏览:705
荡女按摩伦理电影 浏览:794
儿童英文电影大全关于仙子的 浏览:721
三个傻子英文印度电影 浏览:231
英语电影片段经典女声 浏览:405
女鬼手是钩子的恐怖电影 浏览:304
235伦理电影 浏览:823
老电影倒数的视频 浏览:561
军官和女人相恋的电影 浏览:68
有剑齿虎的那部电影什么名字 浏览:628
新扎师妹电影海报 浏览:642
苹果平板怎么下电影 浏览:391
鹿鼎记电影高清版免费 浏览:470
微博购买电影票如何解除支付宝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