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港十大传奇电影公司,你能全部认出来吗
它们分别是:邵氏电影公司、嘉禾电影公司、新艺城影业、德宝电影公司、银都机构、中国星、寰亚电影公司、英皇电影公司、银河映像和最佳拍档电影公司 。
香港电影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从最初的默示录时代到30年代的有声电影,《邵氏出品,必佳品》称霸香江,迎来嘉禾、环球亚、新艺城等新派电影公司的天下,香港电影打开了黄金时代的大门,通过电影记录香港的不幸和辉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位电影人利用新型电影工业使香港电影成为世界知名品牌,高峰时期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年制作量超过200部,成为世界上好莱坞电影的出口目的地之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机构很多,除了上述十大传说电影公司外,还有洪金宝的宝禾电影公司 、元彪的泰禾电影公司 、成龙的威禾电影制作公司和李连杰的正东电影公司等有名的电影公司。这些公司曾出品了众多经典影片,为香港电影的发展添砖加瓦。
② 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电影的制作成本是多少钱
这个时候投资基本上在200-300万,高一点500-600,不过当时这个价位已经很高了,所以有的影片为了提高知名度说投资过千万,现在贵的主要原因是后期制作,和胶片质量多比以前贵,例如有的后期制作一个特技要花掉100万(我也不知道为何如此昂贵),3D技术胶片等。那个时候票房高的业绩两三千万,连续好多年稳居票房第一位的基本上就是王晶和周星驰的组合,前十位有几个都是周星驰的喜剧片,后来他那种无厘头就不行了,香港电影也很低迷,后来刘伟强的无间道问世,香港电影慢慢有了深度,我们观众的欣赏水平也跟着提高了,90年代初的艺人一般收入都不高(按照现在的水平),每年第一的基本上是张学友,前十位每年都有成龙,刘德华周润发等,而第一的张学友最高也不过一个亿多,主要还是唱片的利润,后来成龙周润发等到了好莱坞就不一样了,据说当年的尖峰时刻2,管分红成龙就得了3000万美元,所以其他的港星这个时候没有可比性了,综上当时一般投资较低,还算了演员的片酬。
③ 香港七八十年代电影特点
1、赶时间:领衔主演的明星同唱身兼几个片约,档期有限,所以剧组人员就不眠不休的奋战赶拍。
2、飞纸仔:导演开拍前只有故事大纲,开机后只能等编剧把当天要拍的剧本传过来,当年程小东拍摄《倩女幽魂》、刘伟强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隽的“飞纸仔”。
3、第二组制度:由于香港武术指导的经验丰富、十分专业,王晶这样的导演经常只专注拍文戏,枪战武打追逐撞车的场面交由动作指导全权负责,这样,一部普通的商业片同唱之用十几天就能完成。如果是大制作,则会在武术指导这个组下面继续启用“子组”(第一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组武指)。说到香港电影的这种工业特征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香港“新浪潮”风起云涌,不少新锐制片公司纷纷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垄断地位,而邵氏经营多年的“东方好莱坞”片厂制度及风格亦由此逐渐没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呈现“三魁报春、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从筹划到摄制再到公映收成本,电影工业流程更呈现出香港独有的迅速、机动、灵活、即兴的特征。这一特征既为香港电影走向极盛奠定基础,又为香港电影的迅速衰落埋下伏笔。若检讨香港电影衰落根源,创作过于即兴投机当是祸因之一。昔日港片兴盛时,是档期等片的盛况:香港影人多是同时身兼数组戏,只管闷头拍就是,完全不必担心赔本。即兴、灵活、迅速、投机的拍摄优势亦成为了香港电影产量剧增、质量骤降的重要祸因。而如今不少影片即时早已排好也不能上映,需要耐心等待档期、小心拍期,稍有不慎就可能有赔无赚。明星赶档期、编剧飞纸仔的情况只出现在少数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影人身上,而香港电影的产量也逐年缩小,由当年的年产两三百部,跌到2006年的年产三四时部。
具体案例:《英雄本色》及《英雄好汉》、《江湖情》。1986年《英雄本色》创了票房纪录,于是1987年徐克开始拍摄续集,徐克让吴宇森带领周润发、石天去美国拍摄,自己则指导狄龙、张国荣演出香港的部分,并且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吴宇森在美国导的那一部分《英雄本色续集》根本没有剧本,只有故事大纲,然而影片上映时却仍然斩获了2200万票房。《英雄本色》及续集的票房大旺,惹动了向氏兄弟找麦氏兄弟跟风拍摄黑帮英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