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香港电影的秘密的图书信息
作者: (美)大卫・波德威尔(David Bordwell)
译者: 何慧玲
ISBN: 9787544306881
页数: 345
定价: 35.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3-01
副标题: 娱乐的艺术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⑵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和电视剧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刻,无论是男神周润发、喜剧之王周星驰,还是女神张曼玉林青霞等等,在那段岁月,香港电影圈涌现出了大批人才与无数经典影片。
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著名的香港电影研究专著《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讨论的香港电影绝大部分属于八、九十年代,绝非偶然。只有这个阶段的香港电影才是真正有关港人的身份、情感、记忆、经验、想象的投射,才是其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的形式风格最波澜壮阔的一次爆发历程。让无数港片迷无止境缅怀的香港电影黄金岁月正是于此开端。
美国知名诗人兼影评人 Geoffrey O'Brien 在 1992 年 9
月份的一期《纽约书评》上撰文称,“香港正在创造这个星球上最喧嚣最缺乏反省意识的电影”。这个概括大抵准确,法国电影评论圈自 1960 年代以降最重要的影评人
Serge
Daney,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喜欢香港电影。癫狂,火爆,感性,纵情,这些都是这个阶段香港电影最显见的性格特质。如果要找一位此阶段最具影响力、最能代表香港大众商业电影创作实力的导演,非徐克莫属。
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几大浪潮,徐克都是推动浪潮的关键人物。他是最早在香港电影界实践电影特效的人物(《蝶变》)。19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两股重要浪潮,由《英雄本色》开启的英雄片浪潮、由《倩女幽魂》开创的人鬼片浪潮,徐克本人虽然不是这两部电影的导演,但项目的始作俑者都是他。
⑶ 香港电影的秘密怎么样
闻名已久,最近才终于看完。比较难得的地方是,作者可以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看香港电影,将香港电影放到一个大的范围内,与日本电影、好莱坞电影等做对比,指出港片中......
⑷ 有哪些关于影评的书
最近的一本不是很厚的影评书籍是崔子恩的《光影记忆》。崔子恩不但是作家、导演,同时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副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硕士。
《香港电影的秘密》
作者:大卫•波德威尔(美)
出版:海南出版社
简评:一个美国人了解李小龙、成龙没啥稀奇,但对张彻、刘家良了如指掌令人刮目相看。他毕竟是一个学者,虽然剖析香港电影从艺术商业片入手,但思维不存在太多东西方的隔阂,反倒是学术文章写得十分透彻而好读。
《非常罪 非常美》
作者:毛尖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评:读毛尖的文章是从她的随笔开始,从写她母亲剥毛豆,再写到小津,有味道。她的影评也是把感性的东西化进去,但绝不夸张。比如她会把沟口健二的红色伤疤、伯格曼的红裙子、阿巴斯的红色上衣、科波拉的红玫瑰等等放在一起写,吸引人的。
《雕刻时光》
作者: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俄)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评:是台湾“电影眼”系列的引进版。看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本人的著作绝非是解读他的电影,而是走近一个人的灵魂、他的哲学与艺术思想,对诗意的世界张开你的翅膀。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者:丹努西娅•斯托克(波兰)
出版:文汇出版社
简评:坦承自己不懂音乐,给出不喜欢美国的理由。这位大师一般被认为早期电影有“道德焦虑“,后期电影远离政治,还是听他自己来说自己及自己的电影吧。
《电影+2002》
编者:卫西谛等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简评:刚拿到此书的时候,很多电影还一时看不到。但后来一部部都没少出过DVD,的确是2002年最值得关注的几十部世界各国电影。不是淘碟指南的淘碟指南,而且不过时。
《新小说•新电影》
作者:克洛德•托马塞(法)
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简评:是相对深奥的一本,一半文学,一半电影。光就卖得快便说明中国读者对这部分艺术史的关注,杜拉斯的《印度之歌》、格里耶的《欧洲快车》究竟怎么样?不急,花个两小时就能读完的小册子。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四编)
主编:郑雪来
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简评:这套辞典的前三部在国内有过不小的影响力。四编中有些电影的选择可能不是很严格,但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其精华之一。还有,其中的评介虽然很不华丽,但言之有物,准确到位,是值得提倡的治学风气。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编者:郑树森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评:收入了两岸三地及海外10多位学者的电影论文,其中包括戴锦华、毕可伟等人。是年内最有学术质量的华人电影书籍,尽管对华语电影的批评有些欠妥,但毕竟从文化的高度分析是一条有意义的影评之路。
《法国电影手册十年百部佳片》
编者:双城、列狐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简评:大多数电影你能看到,一部分电影一时还看不到。不一定每部都是经典,是淘片与了解当代世界电影的一个角度。
《电影馆系列》(已出8本)
作者:布努艾尔、伯格曼等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评:今年最具规模与最令人激动的引进类丛书,只需列举几本就说明一切了: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导演的故事》、《伯格曼论电影》、《法斯宾德的世界》、布努艾尔《我的最后一口气》、《光影大师——与当代杰出摄影师对话》等等。
http://www.bcm-art.com/bbs/dispbbs.asp?boardid=13&id=32&page=1
爱比死更冷酷-电影大师与大师电影
一本以世界电影艺术大师及其代表作品为背景的影评类书籍。书中收录了雷纳-华纳-法斯宾德、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英格玛-伯格曼、费穆等一些欧洲及亚洲的大师作品及作者由此引发的对电影与人性、情感、哲学等问题的思索与独到见解。文字优美且耐人寻味,并附有大量精美图片。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赋予了人类爱的权利,却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去爱。于是背叛、猜疑、嫉妒、伤害接踵而来,在我们的心灵里蒙上了一层阴影,爱,到底是什么?
http://www.joyo.com/shop/shop_book_detail.asp?prodid=bkbk602210&goodsid=bkbk602210&uid=&id=885877
⑸ 香港为什么能出很多巨星
说到上个世纪香港的巨星,简直一口气数不完:张国荣,梅艳芳,成龙,刘德华,张学友,王祖贤,梁朝伟,周润发,周星驰,王菲等等等,毫不夸张的说,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群星荟萃,大牌多到数不完,随便拉出一个都是经典。
而且明星都是从电视电影,以及综艺节目中走出来的,那个时候的国内做这些是不太现实的,别说以前,就是现在,也是限制多多,这个不河蟹,那个不健康,这个低俗,那个色·情的。
⑹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最新txt全集下载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Http://Www.Bxwx.Org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
前言(1)
好些有关香港的好书,始于昔日启德机场的上空。作者乘坐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在眼看快要擦破九龙城的屋顶之际,一个急转弯滑落地面。澳洲一位机械师说,那是8小时的极苦闷,紧接8分钟的惊破胆。抵步履险若此,教我印象难忘,但真正刺激的事还在后头。在潮热的三月天夜里,我逛到弥敦道,抬眼竟望见霓红灯重重耸立,犹如森林。一行又一行闪烁或艳红或鎏金的中文字,高伸至几层楼;我熟悉的名字,也穿插其间,如银红混色的Toshiba(东芝),碧绿的OK(卡拉OK)。我发现身处的人流当中,有双手交叠背后神色凝重的老人,有向着手提电话喊叫的男女行政人员,有四五人一伙同行的家庭主妇,有束起吊带穿上短裤在飞奔的小孩,还有身穿白衫蓝裤的高瘦男子、肩挂背包的红发女子。好些游客,也夹杂其间。德国或澳洲来的大块头男女,在橱窗前给摄像机和光碟机评头品足;美国来的学生,则翻弄手推车里的盗版光碟。巴士刺耳的刹车声,送来下车的乘客,大家又都提高嗓门不住地交谈,吵声震天价响。偶尔,有男人在喧闹声中插进来:“要冒牌手表吗?”“先生,哪儿来的?买西装吗?”从弥敦道拐到傍海的梳士巴利道,吵声渐渐远去。在这半岛的边陲,文化中心一排排清凉的石柱子间,大家也都换过节奏。我怀疑文化中心的博物馆和剧院,还不够这儿的一片宁静讨人欢喜。其后我还发现,每天都有新人从婚姻注册……
⑺ 谁能介绍本关于80年代香港电影的书
<香港电影的秘密> 作者:大卫.波德威尔 (美) <香港电影新浪潮> 作者:石琪 <映画--香港制造> 作者:张燕 <香港制造/梦工场> 作者:魏海军等 <香港电影史> 作者:赵卫防 方保罗《图说香港电影史 1920-1970》
⑻ 关于如何拍电影的好书,请高手推荐一下。
这个是关于电影的书了。
1、 《故事》 罗伯特麦基
经典。我觉得每个想写剧本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我前前后后大概看了八遍左右吧。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虽然同时也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本书觉得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不管是写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能开放思维,得到一些启示。
2、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悉德菲尔德
名气很大,但是看的时候却很失望。觉得太教条了。《故事》是开放人的思维,而这本书我认为是束缚人的思维,把编剧变成了八股文。不过很多小影视公司老板在讨论故事的时候,都会用这本书的理论公式去套故事,多少分钟应该转折第一个情节点,多少分钟转折第二个情节点。我认为如果想写俗套故事,这本书的公式还是有用的。不过如果要是有更高的志向,不要看这本书。这本书还有一本续集:《电影剧作者疑难解答指南》我也觉得没什么用。不过有一个导演朋友觉得还不错,比这一本好多了。
3、 《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梯
这本书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是经典。当时新版还没有出,是问朋友借的旧版,如获珍宝。后来在北京到处找这本书,在海淀图书城淘到,立马买下。前前后后也是看了很多遍,但两年之后,看到第五编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太幼稚了。从此再没有看。举个例子来说,里面一些关于构图的介绍,仰拍表示伟大,俯拍表示卑微。初看的时候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可是后来慢慢不这么的认为了。这是一种俗套的表现形式。就好像表现一个人的痛苦,总喜欢安排在雨中漫步一样。符号象征图解没有意义,故事和结构才是王道。简单而言这本书入门很好,但是等成长起来,一定要把这本书完全忘掉。
4、《香港电影的秘密》 大卫波德威尔
经典。同样也是先问朋友借的,觉得后来想办法淘到的书。我是看香港电影长大的,因为香港电影我爱上了电影。尽管后来我接触到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发现原来电影的天地是那么的开阔,但那种香港电影的情结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甚是热血沸腾。大卫波德威尔对香港电影的分析实在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令人钦佩不已。
5、《好莱坞的叙事方法》 大卫波德威尔
因为《香港电影的秘密》,崇拜大卫波德威尔,于是买了这本书。可惜翻译得不怎么好,很影响阅读。而且对于大卫波德威尔在这本书中的观点也不是很赞同。觉得他有时候太专注于技术了。只要是拍出来的电影,他都拿来举例子,可是问题是有些电影好,有些电影不怎么好。那么忽略内容直接分析形式好坏,感觉不怎么对。
6、《电影化叙事》 范茜秋
看看可以。但是感觉没有什么深度,不过是总结了一些电影中的表现手法罢了。可是这些手法,自己看电影中不就能看到了吗?
7、《电影的力量》 霍华德苏伯
好像字典一样,讲了电影的很多观点。有一些非常有见解。但是也有很多平平无奇。不过入门,还是值得一看的。
8、《莱昂内往事》
莱昂内的访谈集。莱昂内是我非常喜欢的大师级导演,买回来两天内看了两遍,里面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见解,也有他的一些拍摄的八卦。我个人口味只爱看见解,不大爱看八卦,但还是很值得看。
9、《编剧大师班——众编剧巅峰杰作访谈类》
好莱坞、欧洲一些当红编剧的访谈。买的时候很兴奋,买回来看发现八卦太多,见解太少。我觉得意义不大,不过我的一个朋友觉得还可以。
10、《电影音乐》 彼得拉森
买的时候有点冲动,买回来发现里面有《西北偏北》等几部电影的乐谱分析。因为不懂五线谱,没看懂,搬家的时候,卖了。
11、《电影是什么》 巴赞
巴赞的影评集,听说很牛,不知道为什么看了很多次,就是看不下去,后来送给朋友了。
12、《施拉德论施拉德》
施拉德是《出租车司机》的编剧,因为喜欢《出租车司机》,买了这本书。不过因为里面除了《出租车司机》,很多他导演的或编剧电影都没有看过,于是没看完。不过有里面一句关于编剧的话非常有价值,现在还铭记着:每把椅子虽然形状不同,但椅子还是椅子。这是我看这本书最大收获。
13、《导演功课》 马梅
课堂讨论实录,谈编剧、导演。很多人觉得写得不错,看了三编,没有再看,觉得对自己启发不是很大。
14、《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希区柯克和特吕弗谈他的电话,还是关于拍摄的八卦太多。所以看的时候,觉得没有太大的启发。
15、《雕刻时光》 塔尔科夫斯基
塔尔科夫斯基谈自己的电影和对电影的看法。一个导演朋友非常喜欢,膜拜的境界。所以买了来看,看了三遍。可是因为个人口味问题,感觉收获不大。因为对塔尔科夫斯基来说,他认为电影可以完全没有故事,而我却认为电影要讲故事。但这部书还是值得看的。
16、《光影大师,与当代杰出摄影师对话》
我不怎么懂摄影,很多技术上的地方都没看懂。不过这本书绝对值得一看。
17、《华人纵横天下——李安》
李安的访谈,貌似内容和《十年一觉电影梦》差不多。讲的是他拍电影的故事。有一些见解很有价值。值得看。
18、《导演电影:电影导演的艺术》
很多好莱坞导演关于电影的看法。经典。很有价值。
19、《电影书写札记》 布列松
布列松谈自己对电影的看法。第一次看这本小册子,觉得没什么。第二次看的时候,发现实在是太经典了。虽然说我不怎么爱看布列松的电影,太晦涩了。但是这本关于他谈电影的书,却是一看再看。
20、《电影的意义》 梅茨
和巴赞《电影是什么》一起买的,不同的是《电影是什么》,能看懂,只是看不下去。这本《电影的意义》是看不懂,也看不下去。一起送给朋友了。
21、《赫尔佐格谈赫尔佐格》
每一个想拍电影的人,都应该看这本书。就算不爱电影,也要看这一本书。赫尔佐格的经历太传奇了。看完以后,你会浑身充满了力量,发现:嗯!原来生活可以不那么简单的。非常经典的访谈,不管是电影还是人生。
22、《黑泽明自传》
貌似就是《蛤蟆的油》,不敢肯定。黑泽明从小到《罗生门》之前的自传。对我而言,还是八卦太多了。不过还是能看。
23、《电影剪辑技巧》 米勒/莱茨
关于电影、新闻片、纪录片等类型的剪辑技巧书籍。看了三遍,技术而言还是有用的。不过总感觉关于剪辑,还是得多看电影,多自己剪,去找感觉,而不是理论上的纸上谈兵。
24、《影视导演》 阿伦阿莫尔
和《认识电影》一样,也是刚开始觉得很好。后来觉得没太大用处。当然入门很有用。
25、《我的第一部电影》
科恩兄弟、阿莫多瓦、李安等很多导演谈自己怎么拍第一部电影的。对想拍电影的人来说,非常非常有用。
26、《我是怎样拍电影的》山田洋次
看了《世界电影》杂志选摘的几章,觉得很有用。因为这本书太老,买不到,于是复印了全本。可惜复印完了才发现,精华部分都在《世界电影》杂志选章上。不过还是很值得看的。里面讲了很多创作的方法。
再补充一本《电影编剧新论》吧,虽然也显教条,但对我当初很有帮助。当完全不懂怎么编剧的时候,好莱坞的经典剧作法至少能给你清晰的方向。
不过书看多了,容易限于理论,束缚思想。当了解了基础的故事概念和逻辑之后,就不必再看了。
⑼ 香港电影里都是把钱卷起来,其中有什么秘密
我觉得在香港电影中把钱卷起来,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比较方便携带。其实我们都能在香港电影中看到,尤其是一些小混混在交易的过程中,都是用卷起来的钱进行交易。因为小混混每天穿梭在市井中,都不爱随身携带包,所以把钱卷起来放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更加方便,也不容易弄丢。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成卷的钱在场地清理时,绝对比单张的更方便,不至于散得到处都是,在下一场要用到的话也容易从道具盒里找出来,这一点也是方便运用吧,作为电影道具来说方便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