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电影最经典
得过奥斯卡奖的都经典
② 如何评价电影《守望者》
记得一次吃饭的时候与周舟学姐聊到超级英雄的话题,她当时指出的一个点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她认为从《黑暗骑士》后,超级英雄所面对的困境就是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义因素融入进超级英雄片的叙事语境中。
其实不仅仅是超级英雄片,所谓好莱坞类型电影发展到后期,导演们所进行的突破性尝试就是在原本的类型化语境中融入越来越多的非类型元素。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太危险而且太含糊,我不敢随便使用,事实上有时候侵入类型片语境里的也未必就是现实主义,比如《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鲨鱼黑帮》里的异质元素就是黑色电影和黑帮片的元素。
但直觉里我认为那些融入进类型片里的异质元素最具破坏和颠覆性的,的确就是现实主义。当然这需要首先要说明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到底应该怎么认定。帕特里克·富尔赖对这个概念的观点是具有启发性的,他认为现实主义与现实毫无关系,现实主义真正强调的是“现实感”或者说“真实效果”,现实主义不是对现实完全地照搬,而是让接受者(读者、观众)“认为这是真的”。
李一鸣老师对这森拦个问题也有相类似的看法,在他看来,电影不是对现实的还原,而是对经验的还原。一部电影看完后我们觉得好,不是因为它完全模拟了我们生活中的一段现实,而是印证了我们内心情感中的一些经验。电影中的故事未必都是真的,但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事实就是如此。有趣的是,李一鸣老师把这称之为“好莱坞的技术主义”,而富尔赖则直截了当地称之为“现实主义”。如果我们参考延安和上海左翼对现实主义的一些提法,相信会同意富尔赖的观点。
我们以《守望者》这部电影为分析对象的话,就能清楚地看到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在叙事电影中的用法,以及现实主义是如何颠覆类型化叙事的。
几乎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承认该片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的超级英雄片。我认为该片导演扎克·施奈德一定是看过诺兰的《黑暗骑士》并且受到它启示了的,因为影片最后与漫画原著不相符的结局,几乎就是黑暗骑士的翻版。但我认为导演走得比《黑暗骑士》还要远,因为犯罪者事实上也是超级英雄。一个无辜的超级英雄最后替另一个犯罪的超级英雄顶罪,而为了实现瞒天过海的计划,这个无辜的超级英雄最后也让自己双手沾满了罪恶的鲜血,他杀害了一个不愿保守秘密的人。
因此在《守望者》中,超级英雄本质上的疯狂性被暴露无疑,而不需要像《黑暗骑士》那样用小丑和双面人这样的符号来暗示(蝙蝠侠本质上就是小丑,也是双面人,他们三人其实是三位一体的)。《守望者》中有一个表面上与叙事无关,其实是作为隐喻性文本而存在的动画故事(这是电影中的一个小孩一直在翻看的一本漫画书里的故事)。在这个差帆故事中,一个船长在航海回家的途中被一艘黑货船所狙杀,他所有船员全部遇难,只有他一个人幸存。这个船长知道那艘黑货船的航行路线一定会经过他居住的小镇,他担心自己的小镇也会遭到黑货船的袭击,于是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自己的小镇。在他神经质地凝视下,这个小镇已经被黑货船的罪恶此庆胡所侵占,于是他肆无忌惮地袭击杀害那些他所臆想中的坏人,直到他发现他一直想回小镇救出的妻子居然被他亲手杀害。原来小镇根本没有遭到黑货船的袭击。
这个故事的核心隐喻是,英雄会臆想出一个语境(比如罪恶横生的城市、腐败的司法、被黑货船侵占的小镇),在这个语境下,他原本非法的私刑行为成为了合法的。
电影其实正是营造并支持这种臆想的最佳机制,只有在电影中,我们才可以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欣赏着屏幕上的主角如同砍瓜切菜般地杀死那些“坏人”,而无需负担任何道德上的愧疚感。因为在电影刻意营造的类型化语境中,那些坏人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客体、一件造恶的工具,而他们的数量庞大和易于消灭更是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电子游戏中的小怪兽的感觉。消灭他们只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向前发展的叙事。《印第安纳琼斯》系列是这种类型化语境的典型代表。
如果更包装一点,对于超级英雄的私刑行为的辩护则是他们不会杀人。无论是超人、蜘蛛侠还是蝙蝠侠,他们都恪守着这个底线,把坏人抓住后送交警察,从而保证自己行为的合法性。
《黑暗骑士》的高明之处是巧妙地用第一个语境逼疯了第二个语境。小丑毫无疑问是一个纯粹的恶的化身,他作恶毫无理由,仅仅就是要破坏秩序(这种秩序既是法律的也是道德的,以至于让盗亦有道的黑帮分子都无法容忍他)。毫无疑问,小丑这个角色如果出现在《第一滴血》或者《印第安纳琼斯》之类的故事中,肯定是那种没有内涵、仅仅是疯子的大反派,而主角们的解决办法则是简单地消灭掉他就够了。但因为他身处的是《黑暗骑士》的故事、一个主角恪守着超级英雄不可杀人的底线的语境中,他的疯狂所具备的颠覆类型片的内涵则被凸显了出来。小丑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超级英雄片里所坚定恪守的原则的质疑,甚至会反过来让我们怀疑,蝙蝠侠之所以一定要恪守这个原则,其实是因为他害怕暴露自己本质上与小丑是同类的事实。蝙蝠侠所坚守的原则,如同他的制服和面具一样,保护他仍能被社会秩序所认可,不被当成一个怪物。
而《守望者》则与之相反,它不是通过强调类型化叙事的某个方面(比如反派的极恶)来质疑另一个方面,而是对整个类型化叙事的语境进行了质疑。这种质疑是通过直接把历史、现实与超级英雄片的故事进行奇妙地混合而产生的效果。
在《守望者》的片头字幕部分,导演通过剪辑,把超级英雄们(也就是守望者联盟)的历史与美国的整个历史结合了起来,而且超级英雄本身参与了历史的构建(守望者之一的笑匠刺杀了肯尼迪,笑匠和曼哈顿博士一起帮助美国赢得了越南战争)。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超级英雄的存在才越发显得滑稽。我们无法想象,脱离了好莱坞的类型化叙事,置身于现实和历史语境下的超级英雄,是多么的尴尬和不合时宜。于是在故事开始,超级英雄的联盟就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尼克松的《基恩法案》,超级英雄要么必须臣服于政府(完全融入秩序),要么就必须解散,否则就是非法的。
故事中导演还借守望者之一的罗夏之口说出,为什么身心正常的超级英雄这么少?讽刺的是,说这话的罗夏本身就是最极端的反社会者和心理不正常。事实上,超级英雄的心理不正常恰恰是超级英雄在现实中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就如同那个动画故事里的船长一样,正是因为他们把这个城市臆想为黑暗、腐败、混乱和充满末世危机,他们才可以为自己的私刑行为获得合理性。
当然,也有人可以反驳说,这部电影中美苏冷战的背景为超级英雄的愤世嫉俗行为找到了合理性,甚至也为最后超级英雄之一的维特的疯狂行为所辩护(维特恰恰是所有守望者里最聪明的一个)。但正如片头所说,事实上美苏矛盾的升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守望者之一的曼哈顿博士的存在而导致的。
于是在一个现实的、历史的语境下,我们发现超级英雄一方面抱怨社会的堕落和自己不得不替天行道(代替法律)的无可奈何,但另一方面却发现其实社会的问题要么是超级英雄的妄想症,要么本身就是由超级英雄所引起的。他们就如同那个动画片中的船长,他们才是破坏小镇安宁的刽子手,而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在把小镇从黑货船的魔掌中拯救出来呢。
故事最后,我们才能真正懂得那个看似最疯狂的笑匠才是最明智的,他说过,守望者其实就是个笑话。然而笑话中的人看不穿这个笑话,他们依然严肃而艰辛地维护着自己所臆想的那个世界。
③ 近期最火爆的爽片,全程无尿点,都有哪些电影呢
电影《一锤定音》近几年黑帮监狱类型片的佳作,为了保护家庭,从一个普通人慢慢被环境胁迫成黑帮老大,部分情节设计有瑕疵,但不影响其散发的越狱和绝命毒师的味道。剧情平缓有张力,暴力血腥又温情,这是一部给朋友、父亲和儿子看的纯男人的电影
④ 枪火电影的结局是什么
枪火的结局意思很简单,在餐馆里打死阿信是假的,只不过是用了一颗假子弹,做了一场戏给老大看而已。
枪火结局的意思就是,餐馆里杀阿信只不过是一场戏,目的是要放走阿信,骗过黑帮老大。
⑤ 吴镇宇拍起“黑帮电影”来能有多野
吴镇宇变了。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毕竟这个擅颂州演反派的港星,总给人一种神经兮兮的感觉。
像是《枪火》里略带神经质用眼神杀人的阿缓亏来,邪气逼人。
《无间道2》里“左手屠刀、右手圣经”的黑帮高层倪永孝。
《古惑仔》里丧心病狂的街头大佬靓坤,桀骜中带着几分邪气,情感压抑中呼之欲出的张狂。
吴镇宇“神经刀”这个称号不是一天两天了,思维跳脱,捉摸不定。
你永远想象不到他下一秒会怎样诠释角色。就连黄秋生都吐槽,吴镇宇是个“怪人”,他演戏时是没有规律的。
不过冷酷严肃的吴镇宇也有嘻嘻哈哈的一面。 这个“坏人专业户”,也会由着自己的性子拍电影。如今他自导自演,拍了一部喜剧片《转型团伙》。
黑帮题材是他绕不过的,但黑色幽默外加无厘头神经质,有了趣味颠覆,有种“香港反类型黑帮电影”的味道。
影片讲述了“过气影帝”宇哥(吴镇宇饰)被忽悠进了一个不靠谱的剧组,导演(文松饰)励志要拍摄一部向《教父》致敬的“黑帮父子情”。
后来又因为宇哥因拍摄事故失去记忆,误以为自己是古惑仔阿坤,陷入了黑帮纷争中。
《转型团伙》开头就是险象环生的黑帮纷争,“大佬B”吴志雄铁着脸,带着一大群小弟,伴着《友情岁月》的BGM登场,在诉说“在我的BGM里你不可能战胜我!”
大佬B拽着文松的头发叫嚣:“别叫我大佬B ,叫我B哥”。影片以一种酷似铜锣湾约架的开场白咚咚响起。
文松弱弱的说一句:“头发是有尊严的给点面子,别薅我头发,留点面子”。
后来又他的一句:“我们是在拍电影”让人恍惚觉得是走错了片场,又被拉回了现实。就知道这 不是一部普通的黑帮电影 。
而片中的导演为了完成拍摄,要求全剧组陪宇哥“假戏真做”,全程上演“戏中戏”。
探姐jio得,宇哥之所以能吸引到这么多迷妹的小心心,除了角色设定加持之外,还在于他在这部影片中“可吊炸天,可嘻哈”的野哪蔽精分气质,恩,真的蛮有趣。(手动脸红)
来品品我们宇哥的气场。
出场的那一刻,探姐就被他的霸气所折服了!
十级彩虹屁瞬间安排上了,一身的腱子肉,白色跨栏背心都掩不住宇哥浑身上下散发出那股子浓郁的港风气质……
吴镇宇真是好帅一男的!活了二十年头一回有想当大哥女人的念头!
如果你以为失忆后的宇哥只是简单穿越到古惑仔时代,变身十恶不赦的大佬靓坤,那可就图样图森破了。
失忆前的宇哥,超耐撕~ 毕竟探姐已经hin久没有看到温柔大叔了~怪有新鲜感的。
经过在娱乐圈的摸爬滚打,和聚光灯的诱惑,小片场泡太久的宇哥终于内心萌生了“我不想演了”的想法。
内心OS不断:“除了黑帮片,我什么都没演过”。不过这二十年如一日的铜锣湾扛把子,想转型比咸鱼翻身还难!
就在宇哥百般纠结时,乔彬一语命中宇哥: “我们拍的是黑帮父子情,爸爸父亲才是你真正的身份!”
几分钟后费曼骑着“儿童车”来接被陷害坐牢8年的宇哥出狱。作为父亲他感动的是痛哭流涕,大鼻涕狂甩,却遭到了费曼的强烈嫌弃。
记忆中的父子相见应该是温情,严肃的气氛。按照剧本的安排宇哥会和儿子打拼,夺回自己一切。
现实中宇哥与费曼“父子互坑”,宇哥在一场恶作剧中失忆。片场完全变了另外一种画风——
导演甚至让编剧改剧本,拍一部“黑帮小坏蛋”……What? 导演,老太太不服就服你。
更amazing的是宇哥失忆醒来以为自己是老大坤哥,还坚信费曼是自己的儿子。
编剧将此处描绘的无比沙雕而真实,也是整部影片我觉得最生动的地方。想象一下,现实中,一位良民摇身变成大佬,还收获了一群小弟,之后他会做什么?那大概是和地痞流氓干一样的事?
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们的宇哥并没有黑化,“开舞厅、开麻将馆、代客停车、收保护费”,盗亦有道,才是新时代黑社会的正确打开方式。
但这显然不是《转型团伙》的终点,宇哥的全剧组人员誓将黑色幽默发挥到底。
费曼因为坤哥救了自己,由开始的厌恶转变为依赖。越往下看,我愈发察觉到了小霸王费曼内心的柔软处。他渴望感受父爱,慢慢的假戏真做,把宇哥当成了自己的亲爸。
一个假戏真做的功夫,费曼和宇哥就一笑泯恩仇了。
他不要宇哥做黑帮,要让爸爸做个好人,可以每天为自己煮餐蛋面,讲睡前故事。是谁说黑社会里只有打打杀杀?看《转型团伙》把父子情也拍得别有一番滋味嘛。
所谓“黑帮父子情”无非就是“江湖很乱,生活很苦,但至少还有最亲爱的人陪我一起度过”。片中父子俩比赛谁先吃完餐蛋面的一幕温馨的像家庭片。
no no no,当冷面宇哥对小孩子温柔起来,真想在线魂穿宇哥!明明混社会很多年,还是会因为儿子的“善意的谎言”,心中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费曼会以“为宇哥赚钱”为由搪塞他,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电视广告上。宇哥也会哄骗费曼自己放弃了开麻将馆,实际上是开了家“双面餐厅”到了晚上就自动翻牌为麻将馆。
这意味着刚消除隔阂的父子双方又各个隐藏了小心思,这些预埋的父子冲突让剧情有了多重反转。
另一方面,爱搞事情的导演文松灵魂发问:“要是每天煮面吃面冲突在哪?”于是他准备送戏上门。
但没想到的是拍摄时剧组意外卷入一桩真抢劫案中,于此同时宇哥被通知作品获奖,还被唤醒了回忆,这真是让人令人瞠目结舌的反转啊。
可以说,从宇哥失忆到恢复记忆,《转型团伙》的“不走寻常路”一直不断升级。更出其不意的是我们的费曼小可爱被掳走了。
正所谓演戏要演全套的,剧组全程拍摄宇哥营救“儿子”的过程。宇哥为了假意要出钻石的下落,将枪对准了自己人,一瞄一个准。
估计是宇哥失忆期间没少看电视剧,这种举一反三“以万变应万变”的操作简直令人害怕,就连抢匪都看得目瞪口呆。
当然啦,抢匪被成功制服,宇哥也完成了他的“转型”,实现了影帝梦。
吴镇宇在即将奔六的时候自导自演了一部喜剧电影,这个被称为“眼神分分钟杀死你全家”的黑帮专业户,竟然颠覆了恶人的形象去演一个“过气明星”。
他贡献了出道以来性格反差最大的一场戏。而对于观众笑点的拿捏简直是手到擒来。
放眼近年来的香港电影,像《转型团伙》这种反套路的黑帮片的确少见,是黑色幽默,但是是真暴力,严肃的黑帮题材,在电影中通过恶搞的手段,被展现为一场荒诞的大型拍摄现场,并区别与传统香港黑帮电影。
而在大银幕上给自己留了一个重要的“父亲”角色,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坏人专业户”,在人物塑造上还有N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