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咏春拳究竟有多牛,电影导演们抢着来拍
中国功夫博大精深种类繁多。为何 “咏春”如此倍受青睐?福建省福州市于2014年11月11日申报“咏春拳”项目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咏春拳源自川滇边区,流行于福建,而扬名于广东佛山,但是由于文字资料的缺乏,有关咏春拳的历史只在群众中口头流传,再则就是野史小说的描述。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历史版本,而发展至今的咏春拳实质上是经过历代咏春先师逐步发展完善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说法就互有出入,故有关咏春拳的起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这并不妨碍咏春拳的地位和影响力。
咏春拳被大众熟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批的影视作品。真正让咏春拳在世人面前大放光彩的电影,是李小龙扬名世界的作品,在今天仍被视为美国历史上25部经典之一的《龙争虎斗》。
李小龙《龙争虎斗》
电影中李小龙与弟子,空手道冠军罗伯特比武,双方前手搭在一起,李小龙忽然不回手即在对手面前发力,一拳将对手击倒,全场喝彩,对手不解,再试,李小龙再次突然发力,击倒对手。这种后来名扬天下的“寸劲拳”,即是来自咏春拳的技巧。《龙争虎斗》地下城堡一战中,李小龙以一敌多,众打手一起向李小龙进攻,李小龙纯以手部动作连消带打,转瞬将多人击倒,这个打法也是来自于咏春的桥手技巧。剧中以长棍、短棍、两节棍对战众打手,其中长棍的技巧就源自咏春六点半棍。
邵氏电影时期,张彻导演的《洪拳与咏春》在今天看来很多地方显得粗糙,模式化,但在当时却是很有开拓性的。电影实际上对咏春的表现并不多,只有五分之一,但对咏春拳的表现由本片开创了先河,充分体现咏春指力可以从三寸内发力,攻敌所不备。
随后,洪金宝导演的第一部咏春拳电影《赞先生与找钱华》中让梁家仁窄马短桥的咏春掌法和卡萨伐大开阔合的洪拳外加挥洒自如的跆拳道腿法打得可谓是相得益彰。《赞先生与找钱华》的妙处在于它将咏春拳的一招一式及演练方法都进行了分解,并详细地被拍了出来,完全可以当做咏春拳的教科书去读,即使没有那些故事情节也可以成为经典。剧中赞先生正是梁赞,清朝佛山咏春拳一代宗师,而找钱华则是陈华顺,陈华顺是梁赞的徒弟。而之后被广大观众熟知的叶问正是梁赞高足陈华顺的关门弟子。
继《赞先生与找钱华》成功三年后,洪金宝导演又推出了另一部伯仲之间的古装经典《败家仔》,由元彪林正英主演。其中林正英的表演极为亮眼,打出了绝不逊于后来甄子丹表演的咏春拳技,可能是林正英戏剧出身的缘故,他打的咏春不仅严谨毫无破绽,更有一种京剧程式的韵律感,张驰有度,如艺术般赏心悦目。洪金宝在本片中不仅设计了连场精彩的咏春拳打斗,更亲身出演王宝华一角,这个让人笑破肚皮的喜剧角色,同时打出了与林正英完全不同风格的咏春拳,林正英的咏春优雅迅捷,一派大师风范,洪金宝的咏春则技中有力,威猛凌厉,把咏春粘连挤靠,永不后退的技击特色发挥极致,同时两人不同的咏春风格也为洪金宝口中的咏春长短桥之分做了最好的注脚。洪金宝在本片中的武术设计同样兼具了对咏春拳理的详细讲解,以及视觉上的精彩呈现。全面展现了咏春拳的打法及部分桩法器械。
这一时期咏春拳在香港和海外的逐步推广,随着电影的热映更加速推动了咏春拳本身的发展,广大咏春拳的习练者和普通大众观看后均大感意犹未尽。
咏春拳,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因此有传闻咏春拳是女人发明的。由袁和平亲自指导并担任武指的经典功夫片《咏春》,是九十年代香港武侠片黄金时期的佳作之一,讲述咏春拳创始人“严咏春”的故事。片中两大主角杨紫琼和甄子丹当时身手都处于巅峰状态,在袁八爷的指导下,场场打戏都是精彩漂亮,干净利落。动作戏一如袁和平以往作品那样凌厉生猛,有舞蹈功底的杨紫琼拍起动作戏来腰马之柔韧亦相当好看,只可惜“咏春拳术”表现得并不正宗。所谓“短桥窄马”的近距离战术,是咏春拳法的基本要领,但在本片中,却多用高踢动作和长桥大马的腾空打斗,似乎有些不伦不类。
被看作是新派武侠动作片接班人的李仁港,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他的两部《阿虎》,刘德华的阿虎拍泰拳,少年阿虎则把国术的概念导入到擂台赛中,狄龙,姜大卫,熊欣欣,卢慧光,刘家辉等各代武打明星的加盟也使之成为一部中国功夫片的诚意纪念之作,吴建豪向各位老前辈学习国术的过程中,讲述了咏春和洪拳的拳法要领,教吴建豪咏春的是狄龙,狄龙幼年时曾专门拜咏春老师学习,但从来没有在电影中显露过,这次却被李仁港拍了出来。这部电影实际上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在向《洪拳与咏春》致敬。
近年来的“咏春”题材最被观众所熟知的当属甄子丹的《叶问》系列,“甄功夫”将咏春拳无论从可视性还是实战性都发挥得淋漓尽致。武打场面做到了多而不杂,细致展现了咏春拳等拳法的制敌手段,使人能赏心悦目地领略搏击套路。南北两派功夫的对决,彰显中华武术的美感,刚猛强劲对决沉着稳健,武夫的生硬比拼宗师的灵动。尤其是当甄子丹用一把鸡毛掸子格挡樊少皇大刀的时候,一刚一韧,一莽一稳,鲜明对比下给人造成强烈的感官冲击。咏春拳所使用的招式,都是我们日常用于自卫自保的本能反应动作,既不神秘,也不华丽。习武者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并通过系统练习,成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以打为消、连消带打”,以此达到高度自保效果。
随着甄子丹《叶问》系列的热映,掀起了一股“叶问热”,影视跟风作品也相继出现。
电影出品人冼国林先生既是金融业老板,又是武林中人,他是叶准老的首徒、香港咏春联会主席、国际咏春联会副主席,是所有“叶问”系列电影的幕后推手,从《叶问》、《叶问2》到《叶问前传》再到《叶问:终极一战》,可以说是“咏春拳”和“叶问”品牌在全球的主要推广者。
《叶问前传》由邱礼涛导演,杜宇航樊少皇主演的,影片重点讲述了叶问从十二岁到三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经历。叶问之子叶准除了为影片担任顾问指导,还扮演父亲叶问的第二位咏春师父梁壁,亲自在银幕上展示咏春拳,这是他第一次以演员身份参演电影。
而《叶问:终极一战》依然由邱礼涛执导,黄秋生、袁咏仪等主演。影片讲述的是1950年咏春宗师叶问到香港谋生,先后收了梁双、李琼、陈四妹、邓声、汪东等人为徒,师徒为树立“咏春精神”做出了奋斗。尽管此剧也不乏可观的武术呈现。但邱导故意将重点放到重现五、六十年代的老香港风貌,借此缅怀那种属于庶民式的人情和生活趣味。
有一定的情怀,但并不一定会是部成功的电影。同样是关于叶问题材,以上这两部上映时获得反响却是平平,缺乏存在感。直到由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上映,让观众再次关注叶问,关注咏春拳。
咏春拳讲求“中线理论”,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其内容包括 “寻桥”,“标指”,“小念头”。 正所谓“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一代宗师》讲述了民国期间“南北武林”多个门派宗师级人物,以及一代武学宗师叶问的传奇一生。师傅陈华顺“一条腰带一口气”的告诫,支持他走过兵荒马乱、朝代更迭的混乱年代。影片运用咏春的招数,讲述习武做人的道理,丰满人物推进剧情。
咏春拳本身实而不华,简单、直接且实用。叶问把这些特质发扬发大,同时谦虚谨慎,从不自称是咏春宗师或者掌门人。其他人如果以之相称,叶问会局促不安,连连拒绝,可见他的个性,弟子们,皆称他为“问叔”。 叶问去世后,他的儿子与弟子们都继承他的遗志,致力于向海外推广咏春拳术。其子叶准在香港咏春体育会、沙田大会堂、香港城市大学、科技大学、佛山科技学院设点授徒。香港演艺圈修习咏春拳,更是蔚然成风,著名的程家班、元家班虽然都以北派功夫为主,但都兼修咏春,而刘家班,则主要修练咏春。据说,王家卫、梁朝伟都学过咏春拳。
㈡ 公映前再遭删减 8.4分的《周处除三害》同日上线Netflix
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刚刚点映便大火,豆瓣评分高达8.4,创新高,打败春节档的诸多影片,出品方信心满满地启动了点映场,积累口碑。但令人意外的是,影片在上映前遭遇了重新审核剪辑的消息。目前版本已经是删减过的,后半段最暴力的场景已替换画面,整体血腥度降低,但还是未能逃脱进一步删减的命运。删减的内容可能直接对画面进行马赛克处理,简单直接但有效。影片由黄精甫执导,阮经天、袁富华、陈以文、王净等人主演,讲述了通缉犯陈桂林的故事,他决定查出前两名通缉犯并除掉他们,以此成为当代的周处除三害。无删减版将在3月1日上线Netflix,与内地上映时间相同。现在的问题在于,你是选择在流媒体观看,还是去电影院欣赏修改后的版本呢?关键在于时长的比较。
关于“周处除三害”的典故,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周处年轻时臂力过人,喜欢骑马打猎,不拘小节,被乡亲们视为祸患。周处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向老人询问乡人不欢的原因。老人回答说,乡人厌恶他是因为他、白额虎、长桥蛟龙被视作三害。周处表示愿意除掉这三害。老人认为,若能除害,便是全郡的大庆。于是周处进山射死老虎,跳入河中与蛟龙搏斗,最终将蛟龙杀死。乡人以为周处已死,欢欣庆祝。周处归来得知真相,决心改变自己,寻求陆机、陆云的教诲,最终磨砺意志,改过自新,成为有文才、讲仁义、刚烈志气的贤士。这就是著名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一年后,周处受到州府的征召,先后担任东观左丞、无难都督等职。吴国被平定后,晋安东将军王浑问周处,亡国之民是否有忧伤。周处回答说,亡国之忧伤不仅仅是一人,汉末三国鼎立,魏先亡,吴后亡,亡国之忧伤,非一人所能独享。这使王浑深感惭愧。周处到洛阳后,担任新平太守,安抚叛乱的羌人,使叛乱的羌人归附,雍州地区的人称赞此事。转任广汉太守时,处理多年未决的案件,短时间内判决或遣返。后来因母亲年老,辞官回家,不久被征拜为散骑常侍。周处不辞小职,先去楚地。该郡经历战乱,新老居户混杂,风俗各异,周处用教义敦促他们,并安葬露在外的无人认领的尸骸,然后应朝廷征召,入朝为官,远近之人都称赞他。在近侍期间,周处讽喻规谏,升迁为御史中丞,不惧权贵,依法纠察弹劾,包括梁王司马肜在内的宠臣和亲戚。在征讨齐万年叛军时,周处表现出忠诚和勇敢,最终因战败而殉国,晋朝廷追赠他平西将军,赐钱百万、安葬之地一顷,并赐给他王家的近田五顷,京城的土地五十亩为宅第。晋惠帝司马衷下诏,为周处的母亲提供医药酒米,赐她寿终。周处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并撰集《吴书》。西晋文学家潘岳作《关中诗》称赞其英勇献身,西戎校尉阎瓒上诗称其美名永存,身虽覆没,载名为良史。晋元帝司马睿继位后,赐周处谥号为孝。
周处有三个儿子,其中周玘和周札知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