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家怎么看待国内影视剧的发展现状
现在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商品,它首先得迎合市场,迎合当下的受众需求,所以自然会体现当下的部分社会文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和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影视人才将会更容易脱颖而出,未来影视作品也定会百花齐放,尺度会越来越大,才华的施展空间和舞台都会加大,也会杀出更多“黑马”。
❷ 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内容提要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次历史转机:电影市场复苏,国产电影呈现出重新振兴的迹象。但事实上现实困境仍然束缚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国产影片面临着“信誉危机”,电影市场份额比例失调,制片、发行和放映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电影市场片源不足,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中国电影亟待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化管理机制,提高影片质量,以创造民族电影工业的灿烂前景。 关键词电影体制市场份额信誉危机后电影市场 作者简介尹鸿,196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唐科,197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博士生。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4.生长中的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 美国电影一直疯狂地占领和吞食着世界电影市场。除了香港、印度等少数例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电影都超过了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既包括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包括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保护本土电影和民族电影的发展。如巴西政府就明确规定了每一年全国的电影放映单位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间;中国也由原广电部作出了国产电影必须保证占有2/3的放映场次的明确规定。但另一方面,文化保护政策并不能真正保护国产电影的发展,提高国产电影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才是民族电影发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本土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一些本土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已经可以与美国电影抗衡,使国产电影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如香港曾经连续多年本土电影的票房收入、观众人次等都超过了外来电影;日本1997年票房纪录前10位的影片中也有3部本土电影,其中《幽灵公主》还以100亿日元的票房高居榜首(注5)。波兰1997年国产影片《凶手》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340万兹罗提(约合380万美元),超过了美国影片《空中大掼篮》860万兹罗提(合24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注6)。而近年来在中国大陆,面对进口外国“大片”的挑战,电影制作和发行者充分利用了各种机遇,使国产影片的生产和发行也取得了突破,从1995年到1997年,进口影片包括分帐进口影片的排片、市场份额逐渐受到了平抑,各地都有国产影片突破进口大片的票房纪录的现象。 电影生产的发展、电影市场的复苏,电影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都意味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转折时期。 二现实困境 中国电影面对机会,同时也面对困境、面对挑战、面对危机。与处在转型期的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息息相关,由于电影体制改革仍然还没有到位,计划经济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行业后遗症,从电影业的各级管理层到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层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观念和操作方式的误区,整个电影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也还有待提高,整个社会的电影消费水平受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一切都是中国电影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1.影片数量短缺 按照经营经验,电影院需要250—350部电影供应才能正常运转,而按照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产影片必须占2/3放映时间,这就意味着除了80—120部进口影片以外,至少需要160—230部国产影片提供给市场。而这些影片中应该有1/2的影片(80—115部)是市场效果较好,1/3(50—80部)的影片是高效益的,正如电影发行人员所意识到的那样,“片源供给是否充足,国产片中是否有可以支撑市场的‘拳头’作品,是目前国产片市场经营能否保证良性循环的首要前提。也唯有有良好的片源保障,2/3时间放映国产影片才可能落到实处,显示出实际的效果。”(注7) 近年来,每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新片投放量(国产片和进口片)大约维持在150至200部之间。如北京95年投放市场新片共197部,其中大片9部,普通进口影片44部,国产新片144部,此外还有复映片72部。而1997年,全年投放市场的影片有大幅度下降,国产电影为120部左右,其中不少都是往年的积压影片。进口电影30部左右,共150部。市场差额越来越大。一方面限制进口影片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国产影片的产量又明显不足,特别是已有的大多数国产影片根本无法占有市场份额,这对97年的电影市场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片不是挤占而是填补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真空。电影产量的不足,将导致电影市场的萎缩、观众流失,使其他音像媒介抢占电影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会使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外来影片所代替。 导致电影生产量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电影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片方的利益回报率太低、投资风险太高,影响了电影的生产规模。二是电影管理制度还不够合理,规划、审查的尺度与电影本身的特点不完全吻合,特别是制度性和操作性不够带来了某种生产的不可预见性,使电影创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使电影生产和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也对电影生产产生了某些误导作用。 2.制片、发行、放映业的矛盾激化 和整个中国的改革形势相仿,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也已经进入到了攻关阶段,进入到了要影响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的关键时期,因而,近年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正如广电部电影局一位主管人士所认为,“有人说中国电影企业是整个中国企业界改革最早的行列,但是,改革的进程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注8)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电影体制不顺、机制待立、中介梗阻、节目短缺、资金困难、捐税过重、不平等竞争”等问题(注9)。 而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杂乱。中国的电影行业虽然一直以影片发行为纽带贯穿全行业,但由于各级发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分别属于各级政府管辖,形成了不同的隶属关系和利益机制。企业和区域的自我保护阻碍了电影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县电影行业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电影经济的增长。改革现行经营格局和经济体制迫在眉睫。93年以来广电部一直推动“放开发行”、打破区域垄断,但收效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只打破了单一企业的垄断,并没有打破区域经营的垄断。市场依然条块分割、块块垄断、没有竞争、分配不公。电影市场的无序不仅造成了发行和放映业的冲突,而且更是严重地影响到制片业的利益。在整个影片业中制片一方得到的利润过少。70%影片的制作方亏损。据有关人士估计,国产影片投资总回报率还不到50%(注10)。 目前,美国制片与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为48∶52左右,其中发行费用占去制片费用的10—12%,制片方得到的票房收入为35%。目前中国电影公司的大片引进即参照这一比例。而国产片通常的分帐比例是制片、发行、放映分别占票房的35%、17%、48%。但制片方却要负担相当部分的拷贝费和宣传费,而发行方的发行成本和风险系数与其利益所得相比却并不相称。此外,加上各种市场统计数字的弄虚作假,更使得制片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制片、发行、放映业矛盾的加剧,一方面伤害了电影生产的积极性,使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电影的市场效果,电影片源严重缺乏,国产片的发行放映都面临重重阻力。其结果必然是恶性循环,生产、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不是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抵消。因此,加速整个电影业的市场经济转轨、重组利益集团、打破市场垄断、规范电影市场、加强电影经济的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电影业内部困境的出路。 3.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 如果将中国的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收入与中国的人口相比的话,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个电影小国。尽管中国的电影产量约为世界电影产量的1/30,但中国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1/4。尽管95年以后,中国电影的市场状况有所回升,但全国票房收入估计还不到40亿,观众人次没有明显的增加。而1997年,除北京等极少数地区的票房保持上升或与96年持平以外,大部分地区的票房都下降了20%左右,而且,进口分帐美国影片的票房也在同时下降,这无疑是对中国电影市场敲响的警钟。(注11)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无论是与中国的人口数量相比,还是与美国等国家的电影票房收入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1997年,《鸦片战争》全国票房收入为8,000万,是国产影片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之一,而美国97年票房收入排在第20名的影片其国内收入已经为2,400万美元,接近2亿人民币,是《鸦片战争》的2倍以上。美国《泰坦尼克号》全美票房收入超过4亿美元,合35亿人民币,更是《鸦片战争》的44倍。1997年,美国共发行395部影片,观众人次达14亿,国内票房的总收入超过了60亿美元(注12),是中国全国电影票房的数十倍。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中国电影市场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电影消费还有广阔的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以分帐进口影片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为例,仅仅上海就占全国分帐影片市场份额的16%,北京和浙江各占14%,三个城市竟然占有份额的44%。全国几十个省、上千个大中城市和广大的小城市、农村才占有全国市场的56%(注13)。这说明,在大城市电影的消费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而在广大的中小城市,电影文化的普及还远远不足,大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没有被充分调动,而农村电影市场目前基本处在未开放的萧条状态。
未完,请参考http://lw23.com/paper_37085161/
❸ 谈谈中国百年光影史的题材、内容、表演艺术和技术的变化
摘要 追溯百年
❹ 中国电影应如何走向世界
一、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借助国家战略
目前世界电影产业的主要增量来自中国华语电影,中国电影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因为电影城镇化还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带来的观影人口将不断增长,三四五线城市的增量仍然会带来红利,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依然停滞不前。中国电影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借助于国家战略,为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世界电影的新秩序。”
二、好莱坞电影人马丁·基斯特勒:打造全球化故事
在本届北影节“好莱坞工匠·中美电影交流高峰论坛”上,IG创始人、CEO马丁·基斯特勒认为电影要想走出去,就必须讲述一个全球化故事。“讲故事是以新的方式阐述故事,要不聚焦本地的故事,要不聚焦全球的故事,这个取决于你想捕捉什么观众。”马丁·基斯特勒认为50%中国电影像好莱坞电影,《战狼》风格跟好莱坞的风格非常类似,但是可以打动中国观众。最重要是内容、故事的呈现和讲述方式。故事的讲述方式一定要捕捉全球的观众。”这位好莱坞电影人认为故事首先要好,然后才是营销手段层面的问题。“最重要是你的故事原生态,看一下你这个故事是不是被全球的观众所认可或者能打动全球的观众。”我们现在做电影是让全球的观众来看,我们会把中国好的电影带给全球观众,我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
三、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主席苏彦韬: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除了作品的输出,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中美双节”主席苏彦韬宣布第十四届“中美双节”将于10月27日至11月30日在美国好莱坞、洛杉矶、旧金山、达拉斯、拉斯维加斯等全美各地举办影视盛典、影视高峰论坛、“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以及电影合拍论坛、电视剧合拍论坛等数十场各具特色的大型电影专场、研讨活动和200多场次的影片展映活动,为中美影视业界的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近期的《战狼》《红海行动》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电影,这些电影振奋了人心之余,大家对于影片话题的热爱造就了一个更好的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契机
❺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与未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电影,是上层建筑中的上层,不如发达国家尤其是超级大国老美,这很正常。
我作为一个观影量过5万部的电影发烧友,对咱们电影产业的现状讲真,不是太满意,首先就是人才的缺乏,比如化妆师,,特效师,摄影师,灯光师,拟音师,剪辑师等等,这些幕后人员很重要,但是很缺,这跟我们现在的票房分成有很大关系,院线分走一半,演员分走了剩下的一半,然后是导演,编剧,最后能给幕后人员多少?没钱赚自然没人研究,搞得现在想出好的作品得请国外的团队,《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用灯光反映人的情感变化,用摄影来表现人物地位是多么的牛X,尤其是弗里曼三次请求保释出狱,几乎一样的摄影角度,通过光线服装来投射人物心理,真是没话讲的构思
还有,就是咱们的制度也不行,美国派拉蒙法案中规定,一个公司,院线,出品,制作,不可以同时经营,说白了就是你要是开电影院就不能拍电影或者投资电影的拍摄,以防院线不正常排片,防止电影行业垄断,阻碍小电影公司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个法案,我们才能看到梦工厂的崛起,迪士尼的转型和现在美国电影市场的百花齐放,可是咱们,哎~冯小刚艾特王健林的事也就是微博上闹闹
至于现在的电影爆发,尤其是网络电影~我真的不想说啥~看100部得有101部的烂片,演员的表演不在服务区也就不说啥了,更有剧情逻辑硬伤,简直是挑战观影人的智力下线~
还有提到演员,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演员?我认为好演员,是热爱表演,能体味人物然后去演绎,孙俪给我印象较深,眼泪含在眼珠里,念完最后一句话,眼泪正好落下,不错~但也仅仅算是称职的演员,真正的好演员是像克里斯蒂安.贝尔那样的2004年拍《机械师》时候两周,体重从170减到103,因为他要演绎一个失眠症患者,到2005年拍《蝙蝠侠》一身肌肉回来了,6个月到199,2006年《重见天日》贝爷变身,体重为140,2008年《蝙蝠侠》的一身肌肉又回来,体重回到190,2010年为了演《斗士》中的吸毒拳手,体重到160(皮包骨),2012年《蝙蝠侠》这次崛起的不仅仅是蝙蝠侠,还有贝爷的体重,——187,到了2013年,《美国骗局》贝爷为了演一个职业骗子,体重过200,我看完这个片子,直到结尾才发现贝尔的名字,这才知道这大肚子的货居然是蝙蝠侠~!这才是好演员,而咱们国家那些一部片一个表情的货,尤其是那些只会瞪眼睛的居然还出去接拍好莱坞片子,我真不想说啥~丢人~而且我觉得这样演员拍出的片子就是诈骗!
最后话说回来,电影是上层建筑中的上层建筑,想要变好,需要的不仅仅是电影人去努力,还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让基础硬起来,才能好好去构筑上层建筑,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那中国电影跟美国电影比,本身就没啥可比性,但是前面我说的那些,是因为我实在不想看某些票友去拍电影,你说人长得漂漂亮亮的,好好坐家看电视不好么?
❻ 综述: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
新华网意大利威尼斯9月4日电(记者耿学鹏 葛晨刁泽)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华语电影再次闪耀,而中国电影怎样进一步走向世界也在电影节期间成为中外电影人讨论的热点话题。
得奖?以我为主
国际电影节奖项一直被视作衡量一国电影水平的重要标准。某些类型的中国电影更容易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模式。
中国导演王小帅的新作《闯入者》是角逐本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唯一华语影片。他说,外国人通常喜欢在中国电影中看到“景象奇观”和一些“边缘化的景象”。
针对这种“潜规则”,一些中国电影人认为,中国电影要让世界买账,需要更多地考虑外国观众的心理。
不过,在威尼斯电影节首届中国电影论坛上,王小帅直言,他不会去揣摩国外观众怎么想,而是坚持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立足于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他的电影中也没有“景象奇观”,而是关注人的基本情感。因为人的情感超越文化差异,是全世界共通的。
王小帅的想法与意大利电影人乔治·戈塞蒂不谋而合。他认为,中国电影要想赢得世界,必须坚持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戈塞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电影最吸引欧洲人的地方就是它的独特性。在他看来,中国电影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强烈的情感表达。中国电影人如果试着去做和欧洲相同的东西,那就一定会失败。所以,他说:“中国电影,请不要改变你的传统。”
合拍?找好伙伴
中外合拍电影被不少人看做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捷径。威尼斯电影节期间,不少中欧制片人表达了合作意愿,认为专业的合作有助双方克服各自的劣势,互通有无。
意大利制片人孔奇塔·艾罗尔迪在由“新华国际”主办的威尼斯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上说,意大利对合拍电影有各种优惠政策,对这些,中国制片人不一定了解得非常清楚。
本届电影节闭幕华语影片《黄金时代》制片人覃宏说,外国导演刚进入中国时常常摸不准中国电影圈的“潜规则”,这恰恰说明找到好合作伙伴的重要性。覃宏说,中国现在有很多具备契约精神的合作方。
市场?需要桥梁
尽管中国电影人为走向世界做出各种努力,但一个事实是,中国电影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仍面临不少困难,所占市场份额不大。
覃宏说,汉语毕竟没有英语使用范围广,而在商业电影方面,中国电影业在特技技术、导演理念和视觉特效等方面还不够先进。
而意大利电影人戈塞蒂认为,中国不缺好的电影,但不少好电影被欧洲市场忽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需要“桥梁”。在他看来,这座桥梁就是专业的合作方和更好的推广策略。
他说,意大利曾经设立世界上第一个推广本国电影的联合机构,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打开了本国电影通向世界的大门。中国也需要制定相应策略,向世界推销中国电影。
❼ 你最喜欢的一部华语电影是什么,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的电影会讲述不同的故事,而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电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书本而言,它会更加有趣通过画面也能够传递出很多的哲学道理。一部好的电影能够让人们学会思考,同时在生活当中养成看电影的习惯也能够提高眼界和个人的格局。很多电影也会向人们传递正能量,教会人们如何去热爱生活,并当中的故事来自于生活,而生活就如同电影一般在不断的放映着。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对电影进行排名,有着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而我最喜欢的是以下三部电影。
《我不是药神》也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关乎每一个普通人。一个人生不顺的中年人程勇,也就是电影的主人公突然发现了一个可以发家致富的道路,那就是代购印度药品。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卖药或许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但是后来看到了那些处在病痛当中的人们时,他卖要走是为了拯救生命。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性,却成为了许多人的英雄。
❽ 求关于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看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4、虽然现在中国的电影行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但依旧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挑战等中国电影去攻破。记得张铁林曾对外国的导演说过:“你们美国的电影我都看过,连续剧我也是买碟看的,可是我们中国的电影,你们有看过吗?”。是的,不管如何大家还是喜欢看好莱坞的电影。
❾ 对中国未来电影的期待有哪些
尊敬老者,多向老一辈艺术家演员请教,如果能够变成领工资,而不是几百上千万的天价片酬就更好了,付出太少,回报太高 。看看中国的科研人员,俗话说一切为了人民 ,所以应该让那些实干家应该得到更高的尊重与待遇 。
面对这样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雷厉风行的做法并不适用。未来我们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关于制度的博弈,通过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影市场,才能提供一个佳作频出的土壤。但就今天来看,我们的文化产业,包括但不局限于电影,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❿ 以电影为话题800字文章
“回家、离家”走向“探索与发现” 在沈义贞眼里,百年中国电影可分为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回家与离家(1905年—1931年),大时代与小人物(1931年—1949年),英雄与集体(1949年—1966年),探索与发现(1976年—现在)。“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年诞生后,中国电影的百年旅程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电影画卷。”沈义贞说,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阶段,和世界电影发展过程一样,是无声片时代。在这个阶段,中国以“回家与离家”为主题,拍摄了大量优秀的无声片。如改编自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滩一个真实案件的《阎瑞生》,从家庭角度介入社会,讲述一个离家到上海谋生的洋行买办阎瑞生,伙同朋友劫杀一个妓女的故事。已经具备了现代娱乐电影的所有元素:色情、凶杀、追捕、悬疑、武打等。第二阶段以“大时代与小人物”为主题,拍摄了《春蚕》、《渔光曲》、《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影片,通过农民、渔民、手工业者等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反映一个动荡的大时代。第三阶段以“英雄和集体”为主题,用《林则徐》、《英雄儿女》、《早春二月》等影片,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生活和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斗争。第四阶段以“探索与发现”为主题,拍摄出《芙蓉镇》、《人生》、《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电影,探索中国电影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两大法宝 “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电影财富,其中就包括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两大法宝。”沈义贞说,第一大法宝是武侠。在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阶段,张石川导演拍摄了改编自《江湖奇侠传》的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连拍18集,在全国各大城市放映后引起轰动。因为武侠剧营造的江湖世界,那时就是成年人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焦虑和压力的童话。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武侠剧不但是中国人消解焦虑和压力的首选,也是外国人的选择之一。中国特有的武侠因此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大法宝,《卧虎藏龙》等武侠剧的大受欢迎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第二大法宝是来自中国电影发展第三阶段的英雄群像。沈义贞说,从1949年到1966年,中国电影的最大成就是,为我们贡献了一大批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或为了保卫新中国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群像: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杨子荣、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王成……他们既是中国人的重要精神遗产和精神资源,也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与外国电影相抗衡的文化资本。因为,无论对哪一个国家而言,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献身的人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关注现实的电影才会好看 “为什么中国现在的电影不好看?因为现在的电影人不关注现实,无法走进观众的心里。”沈义贞说,关注现实既是中国电影的一个优秀传统,也是很多影片广受观众喜欢的原因。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除了重视上述提到的两大法宝外,还必须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多拍一些观众爱看的电影。他举例说,代表中国无声片最高成就的《渔光曲》,既描写了贫苦渔民小猫、小猴走投无路、求告无门的悲苦人生,也反映了知识分子何子英实业救国梦的破灭。因此,这部极具现实意义的影片,不但在酷暑下的上海连放84天,场场爆满,还最终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影片。再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则以史诗般的笔触,全景式、全方位地反映了动荡时代给中国普通百姓家庭造成的灾难,成为代表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最高成就的经典作品。还有,《芙蓉镇》、《老井》、《人到中年》、《人生》、《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影片的成功,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南京日报记者宋广玉实习生 谢玢 1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 “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 “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