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电影 > 新时期中国电影

新时期中国电影

发布时间:2022-05-20 15:46:51

A. 新时期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应该说在2003年以后前所未有的当做一个娱乐产业来对待,在过去我们一致认为电影基本上还是一个宣传产品,但是到2003年以后从政策上有一个最大的调整,我们已经非常明确的认为电影是一个产业,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从国家政策的趋势上来讲有了几个非常显著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行业的开放,大家最近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这个开放的基本顺序是这样:先开放影院、然后是制度,最后是发行。
这个顺序最主要的一方面是保护电影民族工业,另外一方面不想看国外的电影集团过早的控制电影链条,其实发行几乎是所有的媒介集团控制产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其实真正能够控制一个产业的很可能是发行环境,我们去研究过八大公司主要就是对发行环节的控制,所以我们最后开放的是发行,第二就是从审查的角度来讲逐渐的放松,一方面是程序上的放松,比如说我们的分级制一直在研究中,尽管现在还没有推出,但只是时间的问题,不管用什么样的词汇,但是分级已经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是我们给成年人看的这部分内容很可能产生社会强烈的反向,还有就是政策上的趋势,我们最近出现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在生产制作方面今年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电影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今年电影有可能达到200位,将达到世界电影产量的前三位,很可能是第二位,但是这200部很难说在影院里放映多少部,但是从产量上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大制作的商业电影成为主流,我们知道今年的电影状况《手机》《2046》等等这样一批投资大制作的成为中国电影的真正市场主流。另外还有一个趋势的变化就是电影投资的多元化,各种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以后,对中国电影整个制作经营都会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且这些资本在进行重新组合,每种组合都可能会产生一种不同的作品形态和针对不同的作品市场;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电影的投资重量在增加,特别是一些大制作的投资,应该说在中国已经创作了投资记录,这个投资的增加其实很难程度上说明了电影回收能力的增加,这个回收能力不仅是影院的回收能力,很可能是远远超越影院之外的回收能力。下面就是国营电影制作机构的势力在逐渐增加收入分化,过去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老厂,他们目前已经退出了主力军的地位,那么上海电影集团还在生产的第一线,绝大多数国有电影制片厂已经退出了生产的第一前线。当然中影集团成为国营机构的一个主力,前天刚刚看到中影集团先后和索尼和时代华纳成立了两个合作制作公司,那么表明了中影集团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自己新的资源整合。
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海外电影的这方面,应该说未来可能会有比较开阔的前景。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民营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像一些比较大型的民营社会公司都在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这个整合已经完全在模仿国外的整合方式了,将来这些社会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未来的成长,可以说在未来五年之内肯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真正主力,而且我们可以讲现在进入电影市场票房前十名的电影绝大多数但是都是由这些民营或者社会公司生产的,或者绝大多数都是他们生产的。电影发行的趋势,目前中国进口电影的权是由中国电影公司规定,但是国产电影是交由各种社会公司来经营,但是从这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民营公司控制着国产电影的主要发行权,而且发行最好的影片都几乎是由民营或者是社会发行公司来发行的,我刚才提到一个概念:未来发行会控制一个产业。发行权利的扩张对中国电影未来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讲民营发行公司充当了国产影片的发行主力,这个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营销意识的普遍提高,现在我们电影从制作时代走进了一个营销时代,去年在营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花招尽出,尤其是《十面埋伏》,在中国创造的一亿五千万的票房。还有一个值得谈到的就是大电影产业的形成,之所以叫大电影产业这个核心的概念就是电影是整个媒介行业的内容核心,整个媒介行业不管是明星也罢,电视也罢,所有的行业内容核心产业是电影。所以电影是推动整个媒介的特别是娱乐媒介发展的最核心的,尽管影院不是获得利益的唯一途径,但是影院作为一个发射平台时,我们的媒介由于得到电影的推动,得到更多观众的形态,这一点大家以后会理解到的,包括这两年的影像版权交易所获得的利益都有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电影发行的趋势来讲,我们今年的电影票房有了明显的攀升,而且在非影院之外的收入也有明显的增加,这些数字都可以从各种地方得到。而且我们想国产电影在整个电影票房排行前十名中,还有四五部电影占到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200部电影中可能有十部电影的票房超过500万以上,剩下的票房或者等等零,或者怎么样。最近这两年各大电影院的建设非常火热,这一方面影院很开放,另一方面影院是最有利看到的地方。
第一中国电影从整体的电影市场来讲严重不足,十亿人民币的票房相当于美国电影的六分之一,这点来讲是差距甚远,而且200部电影几乎有五分之三的电影是进不了电影院,要按照市场的规划有序操作的电影很少,大部分都在没有票房的怪圈里面徘徊,电影的多样化生产还不够,中国电影观众的人数太少,我们每五年看一场电影,而美国人每年看六场电影,这种观众不平衡,造成中国人都只看盗版,不看电影,电影的法规问题非常非常多,随着付费电视的出现,我想中国电影大产业的概念即将形成,而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影创作人员对电影产业、产品的重新认识,电影一定能找到和电视差异化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从经营模式或者说从产品内容、市场针对性里讲都是在和电视差异化的竞争,一定要和电视的内容、形态形成非常明显的差异,电影产业必须要找到差异性,才可能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如果中国电影的平均观众人次能够达到一次一年,我们的盈利概率会超过60%以上,中国电影才会真正有希望,中国电影才会进入一个我们一直在呼吁的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B. 哪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时代

我觉着是《流浪地球》。这套方案,却被一步步细化,然后执行。第一步,打造行星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二步,用推动机再次加速地球的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开始星际流浪,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到达比邻星附近,调整发动机方向和速度;第五步,将地球慢慢推进比邻星的轨道,成为它的一颗卫星。整个计划,预计耗时2500年,需要100代人的共同努力。

《流浪地球》对中国电影最大的贡献便是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新局面,开辟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道路,提振了市场、观众、电影人对科幻电影的士气,并为接下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C. 中国电影1949-1966这17年是怎样发展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根据记载这个时期新中国一共拍了507部电影,从题材看,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反映1949年建国以前社会生活的影片;一类是反映新中国建立以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斗争和生活的影片。◆反映旧时代、旧社会生活的影片 主要有,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历史片:《林则徐》和《甲午风云》等;反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争片:《红色娘子军》、《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东进序曲》、《回民支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红旗谱》、《苦菜花》、《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冰山上的来客》、《柳堡的故事》、《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和《鸡毛信》等;反映旧中国旧社会人民生活的、根据名著改编的“改编片”:《祝福》、《林家铺子》、《家》、《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白毛女》和《青春之歌》等;反映封建社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的“戏曲片”:黄梅戏《天仙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野猪林》和《杨门女将》和昆曲《十五贯》等。◆反映新中国建立以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斗争和生活的影片 如,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争片:《上甘岭》和《英雄儿女》等;反映建国初期我公安干警同潜伏的美蒋特务斗争的“反特片”:《秘密图纸》、《羊城暗哨》、《霓虹灯下的哨兵》和《铁道卫士》等;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农村片”:《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老兵新传》和《刘巧儿》等;反映少数民族边疆风情的“风情片”:《阿诗玛》、《刘三姐》和《五朵金花》等;反映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面貌新风尚的歌颂片:《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满意不满意》等。◆“17年电影”的不足和贡献 以上这些电影让我们觉得这17年电影离我们既遥远又不遥远,说遥远,这些电影离我们毕竟有40多年了,说不遥远,我们当中的有些人,尤其是有些岁数的人都是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这些电影当中有一些优美的插曲至今我们还能唱出来,像《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甘岭》中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英雄儿女》中的《风云滚滚唱英雄》、《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听着这些熟悉的旋律,就能让人想起很多逝去的青春岁月,倍感亲切,甚至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在看这些电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的。然而作为中国百年电影史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在总体上评价这个时期的电影时要一分为二,“17年电影”有长处也有不足。 先来看它总体上的三个缺陷:首先,17年时期的电影基本上是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创作的。第一,这17年时期的中国基本上和西方国家断绝了关系,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第二,和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也断绝了关系,或者说基本摒弃了中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所创造的灿烂的古典文化,像唐诗元曲,《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当时都被打成封建主义的东西,老百姓是看不到的,电影文艺工作者也是不能看的。像《林则徐》那样的电影可以说是漏网之鱼,因为里面含有反帝国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内容,与当时的主流话语一致,所以才能侥幸出来。而且,即使当时“漏出”了这些影片,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电影的导演和演员也都受到了冲击。第三,这17年与中国现代传统也断绝了关系。中国现代历史上有两大传统,一是由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农民革命文化传统,还有一个传统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所建构的“五四”文化传统。而整个17年电影反映的都是工人、农民的斗争,反映的是农民革命文化传统,关于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实际上是看不到的,仅有的两部《早春二月》和《青春之歌》,前者一出来就受到了批判,后者还是和“五四”文化思想背道而驰的。所以,17年时期的电影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创作的。 其次,以一种绝对的集体主义排斥个人的自我。我们说,集体主义是好的,但将它强调到极端的地步,不允许你有任何个人的私心杂念,也不允许你有个人的正常合理要求,这就可怕了。表现在文艺作品上,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不许描写爱情,不许谈情说爱。即便可以,也是革命加爱情,爱情要和革命、集体主义挂上钩才能露面。那时的诗歌是这么写的,“要我嫁给你吗?你的胸前还缺少一枚奖章”,你是劳模,是英雄我才嫁给你!还有一首,“小伙子,不要在我的窗前弹唱,我的心已飞向远方,我的心上人正手握钢枪,保卫着祖国的边防”,也就是革命加爱情。17年中有一部写爱情的电影《柳堡的故事》,其中描绘的就是一个革命战士爱上了一位农村姑娘,但是为了革命放弃了爱情,整个电影表达的就是“先国后家”,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我”是不能谈恋爱的。还有一部电影《刘巧儿》,里面有个唱段:巧儿今天去赶集,碰上了一个他,他又能写又能算,他的名字叫赵振华……关键是最后一句话——他还是个劳模啊!17年时间社会将集体主义摆在最高位,用绝对的集体主义排斥了个人的自我,所以这个时期许多歌颂型的电影都有先人后己、先国后家的要求,像《李双双》和《今天我休息》等。 再次,流露了一种肤浅的乐观主义。这个时期的电影都拍得比较乐观,整个影片的基调是明亮的,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新中国成立了,旧社会过去了,人民翻身解放了,精神舒展了,这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影片里所传达的乐观主义隐含着一种历史观,好像使我们在看完这些电影后有一个错觉——新中国成立了,从此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好像解放战争的炮火已经把旧世界彻底埋葬了,从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就是一条平坦的、充满鲜花美酒的康庄大道,这就否认了历史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布满坎坷和曲折。所以乐观主义是好的,但这种乐观主义背后所隐藏的历史观是值得我们警戒的。 再看“17年电影”的贡献:以上所说的缺陷只是我们站在今天的社会、今天的境况,以比较高的要求来看待过去的东西。其实,“17年电影”的成就是巨大的!当时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将世界其他地方的电影冲击得稀里哗啦,但我们中国的电影却能一花独秀!在一种近似保护的环境下,中国的电影人以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另外,它贡献了一大批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或为了保卫新中国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群像。今天,我们可以说出一连串的“17年时期”的英雄形象,像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杨子荣、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王成等等。这些人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中国自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民族的脊梁”!也就是说,新中国的成立是来之不易的,是相当一批先烈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性命换来的!今天的江山含着先烈的牺牲,所以无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未来是多么辉煌,共和国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17年电影全面、深刻地展现了这些先烈和前辈,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了下来!这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中国电影要和西方电影抗衡,首先要依托传统的资源,再晚就不行了,美国都已经拍了《花木兰》,已经拿着我们的传统资源赚钱了。其次就是要依托我国近现代历史所提供的若干资源,譬如中国现代史上那些先烈们传奇性的经历,他们的那种舍身成仁的高尚精神,就完全属于中国电影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资源,是我们同西方电影竞争的重要的文化资本。图片: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photos/11025921/20050309/12156817.html

D. 中国建国以后拍摄的所有电影的汇总列表

1、《白毛女》

《白毛女》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该片于1951年3月11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后来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该片根据陈其谦创作的同名话剧改编,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某部前卫营克服重重险阻,最终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

E. "新时期"中国电影是指什么时期啊 急求!!!

主要指的是文革后1976年之后的中国电影

F. 中国电影诞生于哪一年

1905年。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中国电影发展: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

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

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

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G. 中国当代电影(新时期)的发展过程有何特点

中国当代电影(新时期)从1977年开始到现在,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
其主要特点 :
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
④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⑤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H. 当代中国电影将35年划分为四个时期

中国当代电影可分为四个时期:

1、开拓发展期(1949—1956),歌颂新生的共和国和广大工农兵群众忘我的劳动为其主流,形成当代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2、曲折前进期(1957—1965),在贯彻党的电影方针,克服"左"的干扰的情况下,电影艺术家们多方面表现历史和现实生活,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把当代电影创作推向第二个高峰;又经过1960—1961年的低谷阶段,1962年以后,电影创作继续发展,1963年形成了第三次高峰;

3、停滞倒退期(1966—1976.9),在极"左"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束缚下,电影处于毁灭的境地;

4、复兴繁荣期(1976.10—迄今),自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电影创作进入了第四次高峰。

时至今日,大陆的电影产业已经摆脱青涩,走上了成熟的发展轨道,并建立了一整套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这个行业,也迎来了一批批年轻的电影投资人。出于商人逐利的本性也好,出于电影梦的情怀也罢,大家终归都是为了这个行业能够平稳良性发展。

而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促进多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更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给新进的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合作环境,为整个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如此,中国电影的发展才能具备更高的创造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完备严谨的、受世界接纳和欢迎的特色之路。

I. 谁能告诉我中国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有4个阶段。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

(9)新时期中国电影扩展阅读

中国第一部电影介绍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阅读全文

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追捕中文版优酷 浏览:299
中国女排电影为啥看不了 浏览:957
本周新电影推荐 浏览:348
电影粤语香港黑帮片 浏览:470
全世界都在说中文微电影 浏览:627
电脑怎么下载DVD电影到u盘 浏览:460
经典生活故事电影大全 浏览:918
白兔糖电影中日字幕百度云网盘 浏览:27
电影不归路简介 浏览:823
有个关于虫子电影搞笑的 浏览:277
外国电影经典片段赏析 浏览:973
It什么电影 浏览:285
电影秒速五厘米剧情 浏览:11
匹诺曹电影国语 浏览:902
追逐梦想的孩子电影故事情节 浏览:532
柯南全部免费的中文大电影 浏览:140
电影偷窥剧情解析 浏览:571
二战电影大全虎虎虎国语高清 浏览:322
少林足球周星驰电影高清免费 浏览:825
那部电影最经典台词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