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时间确定,你看好哪部电影
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时间确定。
第40届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时间确定,将于2022年7月17日举办。2020-2021年度的参选电影,合并进行投票及颁奖。从提名名单来看,今年的竞争依旧比较激烈。因鼻咽癌离世的著名导演陈木胜能够拿下今届的最佳导演呢?而好戏之人林家栋则凭借《手卷烟》和《智齿》两部电影,同时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最佳女主角方面,电影《夺冠》的巩俐呼声最高。
2. 香港电影金像奖创立于哪一年
香港电影金像奖是香港电影界的重要奖项。与台湾电影金马奖和大陆电影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
金像奖创办於1982年,首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是由《香港电影双周刊》举办的,之后每年一届。金像奖主要表扬对中国电影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由创办到今天金像奖见证了香港电影过去的繁荣、曾经的低落和最近的调整。
颁发的奖项主要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演员等等。
200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於2006年4月8日在红磡香港体育馆举行,是香港电影金像奖第25届举行。
[编辑]
历年主要奖项
注:人名后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这人获得同一奖项的次数
届 年 最佳电影 最佳导演 最佳编剧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员
25 2006年 黑社会 杜琪峰(3)
(黑社会) 游乃海(2)、叶天成(2)
(黑社会) 梁家辉(3)
(黑社会) 周迅
(如果.爱) 黄秋生(2)
(头文字D) 毛舜筠
(早熟) 周杰伦
(头文字D)
24 2005年 功夫 尔冬升(2)
(旺角黑夜) 尔冬升(2)
(旺角黑夜) 梁朝伟(5)
(2046) 章子怡
(2046) 元华
(功夫) 白灵
(三更之饺子) 田原
(蝴蝶)
23 2004年 大只佬 杜琪峰(2)
(PTU) 韦家辉、游乃海(1)、
欧健儿、叶天成(1)
(大只佬) 刘德华(2)
(大只佬) 张柏芝
(忘不了) 梁家辉
(大丈夫) 何超仪
(豪情) 安志杰
(少年阿虎)
22 2003年 无间道 刘伟强、麦兆辉
(无间道) 麦兆辉、庄文强
(无间道) 梁朝伟(4)
(无间道) 李心洁
(见鬼) 黄秋生(1)
(无间道) 刘若英
(双瞳) 原丽淇
(三更之回家)
21 2002年 少林足球 周星驰
(少林足球) 岸西(2)
(男人四十) 周星驰
(少林足球) 张艾嘉(2)
(地久天长) 黄一飞
(少林足球) 林嘉欣
(男人四十) 林嘉欣
(男人四十)
20 2001年 卧虎藏龙 李安
(卧虎藏龙) 陈果
(榴连飘飘) 梁朝伟(3)
(花样年华) 张曼玉(5)
(花样年华) 吴镇宇
(公元2000) 郑佩佩
(卧虎藏龙) 秦海璐
(榴连飘飘)
19 2000年 千言万语 杜琪峰(1)
(枪火) 张艾嘉、关皓月
(心动) 刘德华(1)
(暗战) 罗兰
(爆裂刑警) 狄龙
(流星语) 吴家丽
(流星语) 张柏芝
(星愿)
18 1999年 野兽刑警 陈嘉上、林超贤
(野兽刑警) 陈庆嘉、陈嘉上(2)
(野兽刑警) 黄秋生(2)
(野兽刑警) 吴君如
(古惑仔情义篇
之洪兴十三妹) 谭耀文
(野兽刑警) 舒淇(2)
(古惑仔情义篇
之洪兴十三妹) 谢霆锋
(新古惑仔
之少年激斗篇)
17 1998年 香港制造 陈果
(香港制造) 杜国威(2)
(南海十三郎) 梁朝伟(2)
(春光乍泄) 张曼玉(4)
(宋家皇朝) 姜文
(宋家皇朝) 梅艳芳(2)
(半生缘) 李灿森
(香港制造)
16 1997年 甜蜜蜜 陈可辛
(甜蜜蜜) 岸西(1)
(甜蜜蜜) 郑则士(2)
(三个受伤的警察) 张曼玉(3)
(甜蜜蜜) 曾志伟
(甜蜜蜜) 舒淇(1)
(色情男女) 舒淇
(色情男女)
15 1996年 女人四十 许鞍华(2)
(女人四十) 陈文强(2)
(女人四十) 乔宏
(女人四十) 萧芳芳(2)
(女人四十) 罗家英
(女人四十) 莫文蔚
(堕落天使) 巫启贤
(慈云山十三太保)
14 1995年 重庆森林 王家卫(2)
(重庆森林) 杜国威(1)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梁朝伟(1)
(重庆森林) 袁咏仪(2)
(金枝玉叶) 陈小春
(晚9朝5) 罗冠兰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刘雅丽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13 1994年 新不了情 尔冬升(1)
(新不了情) 尔冬升(1)
(新不了情) 黄秋生(1)
(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饱) 袁咏仪(1)
(新不了情) 秦沛(2)
(新不了情) 冯宝宝(2)
(新不了情)) 吴兴国
(诱僧)
12 1993年 笼民 张之亮
(笼民) 黄仁逵、吴沧洲、张之亮(2)
(笼民) 梁家辉(2)
(92黑玫瑰对黑玫瑰) 张曼玉(2)
(阮玲玉) 廖启智
(笼民) 冯宝宝(1)(92黑玫瑰对黑玫瑰) 袁咏仪
(亚飞与亚基)
11 1992年 跛豪 徐克
(黄飞鸿) 麦当雄、萧若元
(跛豪) 曾志伟
(双城故事) 叶童(2)
(婚姻勿语) 关海山
(五亿探长雷洛传) 叶德娴(2)
(与龙共舞) 梁琤
(黑猫)
10 1991年 阿飞正传 王家卫(1)
(阿飞正传) 陈文强(1)
(庙街皇后) 张国荣
(阿飞正传) 郑裕玲
(表姐,你好嘢!) 吴孟达
(天若有情) 刘玉翠
(庙街皇后) 刘玉翠
(庙街皇后)
9 1990年 飞越黄昏 吴宇森
(喋血双雄) 张之亮(1)、陈锦昌
(飞越黄昏) 周润发(3)
(阿郎的故事) 张曼玉(1)
(不脱袜的人) 梁朝伟(2)
(杀手蝴蝶梦) 叶童
(飞越黄昏) 江华
(但愿人长久)
8 1989年 胭脂扣 关锦鹏
(胭脂扣) 聂宏风、邵国华、陈嘉上(1)、叶广俭
(三人世界) 洪金宝(2)
(七小福) 梅艳芳
(胭脂扣) 张学友
(旺角卡门) 李丽蕊
(学校风云) 吴大维
(今夜星光灿烂)
7 1988年 秋天的童话 林岭东
(龙虎风云) 罗启锐(秋天的童话) 周润发(2)
(龙虎风云) 萧芳芳(1)
(不是冤家不聚头) 梁朝伟(1)
(人民英雄) 金燕玲(2)
(人民英雄) 林国斌
(省港旗兵续集)
6 1987年 英雄本色 方育平(3)
(美国心) 黎杰、邱戴安平(2)(地下情) 周润发(1)
(英雄本色) 张艾嘉(1)
(最爱) 秦沛(1)
(癫佬正传) 金燕玲(1)
(地下情) 利玉娟
(美国心)
5 1986年 警察故事 张婉婷
(非法移民) 陆剑明、邓荣
(错点鸳鸯) 郑则士(1)
(何必有我) 王小凤
(错点鸳鸯) 孟海
(皇家师姐) 叶德娴(1)
(花街时代) 陈婉丽
(女人风情话)
4 1985年 似水流年 严浩
(似水流年) 孔良
(似水流年) 李修贤
(公仆) 斯琴高娃
(似水流年) 沈威
(省港旗兵) 梅艳芳(1)
(缘份) 顾美华
(似水流年)
3 1984年 半边人 方育平(2)
(半边人) 张坚庭(2)
(表错七日情) 梁家辉(1)
(垂帘听政) 叶童(1)
(表错七日情) -- -- 郑裕玲
(花城)
2 1983年 投奔怒海 许鞍华(1)(投奔怒海) 戴安平(1)
(投奔怒海) 麦嘉(最佳拍挡)
洪金宝(1)(提防小手) 林碧琪
(靓妹仔) -- -- 马斯晨
(投奔怒海)
1 1982年 父子情 方育平(1)
(父子情) 张坚庭(1)
(胡越的故事) 许冠文
(摩登保镖) 惠英红
(长辈) -- -- --
[编辑]
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
2005年,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邀请香港一百零一位电影工作者投票,选出历史上一百部最佳华语电影。
排名 年份 国家及地区 电影 导演
1 1948年 中国 小城之春 费穆
2 1986年 香港 英雄本色 吴宇森
3 1990年 香港 阿飞正传 王家卫
4 1984年 中国内地 黄土地 陈凯歌
5 1989年 台湾 悲情城市 侯孝贤
6 1984年 香港 省港旗兵 麦当雄
7 1957年 台湾 龙门客栈 胡金铨
8 1982年 香港 投奔怒海 许鞍华
9 1971年 台湾 侠女 胡金铨
10 2000年 台湾/香港 卧虎藏龙 李安
11 1937年 中国 马路天使 袁枚之
12 1991年 台湾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杨德昌
13 1976年 香港 半斤八两 许冠文
14 1999年 香港 枪火 杜琪峰
15 1967年 香港 独臂刀 张彻
16 1972年 香港 精武门 罗维
17 1994年 中国内地 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
18 1953年 香港 危楼春晓 李铁
19 1995年 香港 西游记 刘镇伟
20 1970年 香港 董夫人 唐书璇
21 1994年 香港 胭脂扣 关锦鹏
22 1994年 香港 重庆森林 王家卫
23 1984年 香港 似水流年 严浩
24 1985年 台湾 童年往事 侯孝贤
25 1987年 中国内地 红高粱 张艺谋
26 1981年 香港 父子情 方育平
27 1947年 中国 一江春水向东流 蔡楚生
28 1996年 香港 甜蜜蜜 陈可辛
29 1934年 中国 神女 吴永刚
30 1935年 中国 大路 孙瑜
31 1979年 香港 疯劫 许鞍华
32 2002年 香港 无间道 刘伟强、麦兆辉
33 1978年 香港 醉拳 袁和平
34 1979年 香港 蝶变 徐克
35 1994年 香港 东邪西毒 王家卫
36 1997年 香港 香港制造 陈果
37 1948年 中国 清宫秘史 朱石麟
38 1963年 香港 梁山伯与祝英台 李翰祥
39 1967年 香港 英雄本色 龙刚
40 1983年 香港 新蜀山剑侠 徐克
41 1986年 台湾 恐怖份子 杨德昌
42 1989年 香港 喋血双雄 吴宇森
43 1991年 香港 黄飞鸿 徐克
44 1992年 香港 阮玲玉 关锦鹏
45 1992年 中国内地 秋菊打官司 张艺谋
46 1950年 中国内地 我这一辈子 石挥
47 1959年 香港 江山美人 李翰祥
48 1969年 台湾 冬暖 李翰祥
49 1987年 香港 秋天的童话 张婉婷
50 1987年 香港 倩女幽魂 程小东
51 1959年 香港 紫钗记 李铁
52 1960年 香港 人海孤鸿 李晨风
53 1965年 中国内地 舞台姐妹 谢晋
54 1987年 香港 龙虎风云 林岭东
55 1993年 香港/中国内地 霸王别姬 陈凯歌
56 2000年 台湾 一一 杨德昌
57 1955年 香港 寒夜 李晨风
58 1967年 台湾 破晓时分 宋存寿
59 1979年 台湾 空山灵雨 胡金铨
60 1985年 香港 警察故事 成龙
61 1993年 香港 新不了情 尔冬升
62 2000年 台湾 喜宴 李安
63 2000年 内地 站台 贾樟柯
64 1960年 香港 野玫瑰之恋 王天林
65 1960年 香港 可怜天下父母心 楚原
66 1983年 香港 难兄难弟 秦剑
67 1983年 香港 第一类型危险 徐克
68 1983年 香港 半边人 方育平
69 2000年 香港 榴连飘飘 陈
70 1933年 中国 小玩意 孙瑜
71 1949年 中国 哀乐中年 桑孤
72 1973年 香港 七十二家房客 楚原
73 1986年 香港 烈火青春 谭家明
74 1986年 台湾 恋恋风尘 侯孝贤
75 1992年 香港 92 黑玫瑰对黑玫瑰 刘镇伟
76 2002年 香港 少林足球 周星驰
77 1937年 中国 夜半歌声 马徐维邦
78 1974年 香港 夜半歌声 唐书璇
79 1980年 香港 撞到正 许鞍华
80 1985年 台湾 青梅竹马 杨德昌
81 1993年 中国 蓝风筝 田壮壮
82 1948年 中国 太太万岁 桑孤
83 1957年 香港 曼波女郎 易文
84 1959年 香港 豪门夜宴 李晨风、李铁、吴回、罗志雄
85 1972年 台湾 秋决 李行
86 1986年 中国 芙蓉镇 谢晋
87 1989年 香港 赌神 王晶
88 1989年 香港 旺角卡门 王家卫
89 1997年 香港 春光乍泄 王家卫
90 2000年 香港 花样年华 王家卫
91 1948年 中国 万家灯火 沈浮
92 1953年 香港 中秋月 朱石麟
93 1955年 香港 父母心 秦剑
94 1959年 中国 林则徐 郑君里、岑范
95 1962年 中国 红楼梦 岑范
96 1983年 香港 打擂台 黄志强
97 1984年 香港 上海之夜 徐克
98 1984年 香港 五郎八卦棍 刘家良
99 1985年 中国 黑炮事件 黄建新
100 1992年 台湾 青少年哪叱 蔡明亮
101 1993年 台湾 戏梦人生 侯孝贤
102 1995年 香港 女人四十 许鞍华
103 1999年 中国 一个都不能少 张艺谋
3.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三十而立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大戏院隆重开幕,近百名明星出席了本届金像奖的颁奖典礼。香港电影金像奖也迎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依旧处在困难时期的香港电影在总结这过去一年香港电影的得失,也对过去一年对于香港电影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电影人进行了肯定。
大会开场即充满怀旧气氛,以关淑怡翻唱梅艳芳经典代表作《似水流年》拉开序幕,大荧幕开始回顾历年获奖片段剪辑。对于一个人而言,三十岁可能意味着刚刚步入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可是对于仍处于困境中的香港电影而言,这一个“三十岁”却多了许多的苍老的意味在内。表现在近几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就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浓的怀旧色彩。如果说去年的一部极受欢迎《岁月神偷》已经将港人的这种心态体现无疑的话,那在颁奖典礼上无处不在的对于港片黄金时期的怀念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本届金像奖颁奖礼正式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关淑怡、谢安琪等等献唱多首经典歌曲,配合着大银幕播放曾获金像奖的经典老片如《笼民》、《无间道》、《野兽刑警》、《秋天的童话》等的片段,很快让人陷入到对于过去那个港片黄金时代怀念的氛围中去。在颁奖典礼过程中,插播了大量曾经获奖者致辞的难忘一刻,有张曼玉、黄秋生、萧芳芳、曾志伟、惠英红等,更有已逝的梅艳芳大笑的镜头出现,更让人徒增伤感,倍感怀念。在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微冷的雨夜更像是真实的在体现着香港电影环境和现状:每年不足五十部的产量,本土票房的持续低迷,以及在“北上”合拍路中所经历的种种阻挠与妥协……都让人对于香港电影的现状担心。几年前尔冬升导演的一句“几年之后不复见纯正港片”的话语音犹在耳,也使人痛心不已。虽然有着这一众电影人在为着香港电影的发展在努力前行,却依旧难以看到一个相对明朗的结局和前景。在这种形势下,“怀旧”无疑成了一个港人寻找心灵寄托的平衡点。
除了在颁奖过程中的这些对于过去黄金时期影片和影人的怀念之外,这种浓浓的怀旧色彩也明显的影响到了奖项的颁发。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老一辈电影人的肯定更多的带有浓厚的致敬和肯定的意味在内。除了陈自强的“专业精神奖”和黎筱娉的“终身成就奖”本身就是由老资历影人获得,无可厚非之外,本届颁奖礼上的四个主要的演技类奖项和最佳导演奖项的获得者身上,除了谢霆锋具备中生代特点之外,其它奖项都被老一代电影人获得。其中邵音音获得最佳女配角,泰迪罗宾获得最佳男配角体现的最为明显。一个是年逾六旬、见证了邵氏王国盛衰的女演员,一个是见证了整个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著名电影人,与其说是对于这两位老演员的肯定,不如说是是对于他们在过去几十年对于香港电影事业所作出贡献的肯定,更是对于他们以几十岁的高龄仍然在奋力支持香港电影事业的肯定。
最佳导演奖项中,徐老怪身处在一众中生代导演的包围之中,最终仍笑到最后。坦白说,《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绝非徐老怪最好的作品,但是徐克多年来对于电影事业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确实值得尊敬。正如之前提名名单公布后陈国富所言:“我印象中徐克获得的奖项与他的成绩比起来,不算多。《狄仁杰》是他第50部作品了,但因为他一直拍类型片,所以获得的肯定不算多。”这种对于徐克奖项“不算多”的说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暗示了颁奖的结局,也更体现了金像奖对于这些对于香港电影有着突出贡献的电影人的肯定和敬意。相比之下,刘嘉玲的“影后”的获得就更具有明显的“安慰”性质。这位曾经获得过五次最佳女演员提名的演员每一次都空手而归,这一次终于在自己的第六次提名中终于得偿所愿。不过,稍显尴尬的是,她在获得提名的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角色备受质疑,因为影片中的戏份和角色都不足以让她入选,远不如李冰冰在剧中的角色吃重和抢眼。但李冰冰最终竟然连个提名也未能拿到,让人不解。按照文隽的说法,也只是“可以理解”而已。联系到近几年如刘青云和任达华等入行已久的资深演员纷纷获奖的事实,让人对于金像奖的这种“论资排辈”的潜规则不得不产生怀疑。不过,这恰恰也凸显了香港电影后继乏力的尴尬。
看得出来,香港电影人在自身的困境中,既不想放弃对于电影品质的追求,也更不愿被市场所淘汰,这种矛盾的心态之下,一方面造成了一部分影片两者难以兼顾而被金像奖遗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部分影片要兼顾两者却最终两头尽失。但是,香港电影人对于电影事业的探索和追求却永不停止,虽然影片的品质难言完美,但是这种对于香港电影的坚守和不断寻求出路和生存空间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
4.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来历
1979年,一份日后成为香港电影界权威杂志的《电影双周刊》诞生,从事电影界报道、评论的创作。当时香港电影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电影节,甚至没有电影人自己的官方组织。《电影双周刊》以其对电影事业的关注和责任感,组织了一群电影人进行年度优秀电影和优秀电影人的评选,并从1982年开始,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正式的颁奖典礼,此后每年一度,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质[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素,提高电影人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这就是目前在华语影坛具有极高影响力和权威地位的香港电影金像奖。
这个电影奖和世界著名的奥斯卡一样取名为“金像奖”而不是通常的“金马奖”、“金鸡奖”、“金牛奖”,从一开始就展示了创办者对这个活动的眼界和雄心,以后的发展道路也证明它确实有实力成为华语影坛自己的奥斯卡。1983年,金像奖颁奖典礼开始在电视台转播,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于当年十二月正式注册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作为一个非牟利团体,靠每年的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从1989年的第8届开始,出现了电影人协会、导演协会、编剧协会等等香港电影人自己的组织,香港电影金像奖也开始和政府有了合作,规模越来越大。虽然近年来,随着电影业颓势渐成,金像奖的凝聚力和权威性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整个亚洲电影界关注的盛事,它曾经有过的盛极风光更是印证着香港电影发展中不可磨灭的辉煌。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初只设立了五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演员奖和最佳女演员奖,以后又陆续增设了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新演员奖、终身成就奖、十大华语片奖和十大外语片奖等等。所有的奖项中,份量最重的当然是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但是在公众心目中,最受关注的还是具有浓厚明星色彩的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女主角奖,也就是在报道中经常作为头条的“影帝”和“影后”大奖。金像奖举办二十四年来,共产生影帝十四位,影后十六位,基本上代表了这个时代华语影坛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准。
5. 香港金像奖历届得主是谁
香港金像奖历届得主是许冠文,洪金宝,梁家辉,李修贤等。
香港金像奖1982 第一届 许冠文《摩登保镖》。1983 第二届 洪金宝《提防小手》 / 麦嘉《最佳拍档》唯一的一次双生影帝。1984 第三届 梁家辉《垂帘听政》。1985 第四届 李修贤《公仆》。1986第五届 郑则仕《何必有我》。
1987第六届 周润发《英雄本色》。1988第七届 周润发《龙虎风云》。1989第八届 洪金宝《七小福》。1989第八届 洪金宝《七小福》。1990第九届 周润发《阿郎的故事》。1991第十届 张国荣《阿飞正传》。1992第十一届 曾志伟《双城故事》。
香港金像奖
金像奖是由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在中国香港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82年,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和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为华语三大电影奖。金像奖每届颁发21个奖项,每年举办一届,一般于每年3月至4月在中国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
虽然随着电影业颓势渐成,金像奖的凝聚力和权威性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整个亚洲电影界关注的盛事,它曾经有过的盛极风光更是印证着香港电影发展中不可磨灭的辉煌。
6.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颁奖时间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4月1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2月8日中午12点45分,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公布。徐克《龙门飞甲》和杜琪峰的《夺命金》大热,分别获得多项提名;作为金马奖大赢家的《桃姐》继续在金像奖大热,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女主角都获得提名,尤其是最佳女主角奖项,被视为叶德娴的囊中物。
7. 香港金像奖举行了几届每年哪个时候颁奖的哪个电视台有全程直播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繁荣,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2007年是第26届了..呵呵
这几年香港金像奖CCTV-6都有转播,不过是延时,因为要翻译,里面人讲粤语,大概要晚一两个小时。
有可能4月15日晚上八九点能看到,到时关注CCTV电影频道的预告啊,也有可能是16号晚上八九点。
如果不看电视的话,在网上看也有很多地方。比如有个网络软件叫PPLIVE,很有名,你可以搜索然后去下载,然后可以在当天晚上看直播。PPLIVE在颁奖那天晚上肯定转播。建议你上网上看..
8. 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奖项的颁奖顺序一般是什么
第一个奖项都是新人奖和新晋导演奖,接下来就是技术奖,比如
最佳摄影、剪辑、美术指导、动作设计、服装造型
然后中间会有个特别奖,两岸华语电影和专业精神奖、终身成就奖(不是每届都有)
后面就是艺术奖,最佳男女配角、男女主角、导演、电影等
9. 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获奖名单
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获奖名单
最佳电影 《投名状》The Warlords
最佳导演 陈可辛 (《投名状》The Warlords)
最佳编剧 韦家辉、欧健儿 (《神探》Godly Detective)
最佳男主角 李连杰 (《投名状》The Warlords)
最佳女主角 斯琴高娃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最佳男配角 刘德华 (《门徒》Protege)
最佳女配角 邵音音 (《野·良犬》The Pyed-Dog)
最佳新演员 徐子珊 (《跟踪》Eye in the Sky)
最佳摄影 黄岳泰 (《投名状》The Warlords)
最佳剪接 邝志良 (《门徒》Protege)
最佳美术指导 奚仲文、易振洲、黄炳耀 (《投名状》The Warlords)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奚仲文、戴美玲、利碧君 (《投名状》The Warlords)
最佳动作设计 甄子丹 (《导火线》Flash Point)
最佳音响效果 Sunit Asvinikul、Nakorn Kositpaisal (《投名状》The Warlords)
最佳视觉效果 吴炫辉、邹志盛、郭惠玲(《投名状》The Warlords)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久石让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逼得太紧》 (《十分爱》Love Is Not All Around)
作曲:黄丹仪 填词:林夕 主唱:吴雨霏
新晋导演 游乃海 (《跟踪》Eye in the Sky)
最佳亚洲电影 《色,戒》Lust Caution 李安
专业精神奖 沈殿霞
终身成就奖 邹文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