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袁牧之简介
袁牧之(1909年3月3日-1978年6月30日),原名袁家莱,生于浙江宁波。受新戏剧运动的影响,童年时代的他最喜欢的游戏是学演文明戏,中国人民电影事业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3岁到上海,开始在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演戏。
袁牧之1909年3月3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3岁就读上海澄衷中学。
13岁时,袁牧之便参加了洪深组织的“辛酉剧社”,成为剧社惟一的小演员。由于年龄小,分配的角色戏不重,他在剧社里什么都干,还做过领座员。
1978年6月30日,由于中暑导致的高烧,袁牧之不幸与世长辞。当时他刚过完69岁的生日。
(1)中国电影局局长扩展阅读:
袁牧之(1909—1978)电影表演艺术家、编导、电影事业家,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他14岁时就参加了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18岁开始因在一些话剧中的出色表演而受到戏剧界的重视。
1930年,他在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下,接受了进步思想。1934年,袁牧之加入电通影片公司,拍摄并主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桃李劫》,获得了进步舆论的一致赞扬。
1935年,继《桃李劫》之后,袁牧之在影片《风云儿女》中扮演了主人公——一个由沉沦到觉醒,最后走上抗战前线的青年——辛白华。同年10月,他又成功地编导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
《都》片是一部暴露当时社会不景气、大都市生活尔虞我诈以及小市民愚昧无知的影片。袁牧之把舞台技巧移到银幕上来,为中国影坛创造了喜剧片的典型。这部影片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也是袁牧之电影执导的处女作。他在片中扮演拉洋片老头。
1936年,袁牧之转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影片《生死同心》。在《生》片中,他一人兼饰两个角色——爱国青年李涛和柳元杰。他们性格各异,形象鲜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
1937年,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更是脍炙人口。《马》片通过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的真实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尖锐地抨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
袁牧之以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导演技巧,把悲剧内容和喜剧手法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使整个影片的风格既明快幽默,又含蓄隽永。
B. 原电影局局长滕进贤去世,享年85岁,如何评价其一生
滕进贤的一生都非常辉煌,他一生德高望重克己奉公,也是一位杰出的电影人,他为我国电影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可以说他开启中国电影多元化之旅,退休后滕进贤在北京郊区的院子里种植葫芦,以葫芦寄托自己的电影梦,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事业,也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电影事业努力,得知滕进贤去世的消息很多业内人士都纷纷分文悼念,大家都很不舍滕进贤的离开。
滕进贤的一生都辉煌
滕进贤因病去世,去世的时候亲人都陪伴左右,可以说滕进贤的一生都非常辉煌,我们都会铭记他给电影行业的付出和努力,希望滕进贤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