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电影 > 台湾电影史话

台湾电影史话

发布时间:2022-06-23 22:05:57

㈠ 卓依婷简介

卓依婷,1981年10月2日出生于台湾新北市新庄区,自幼聪明好学,3岁拜师学歌,5岁开始登台表演,因听众年龄层次跨越度之广,被命名为大众型歌手。
她以唱台湾歌曲出名,对于台湾流行歌的伴唱带,翻唱过600首以上的国语与台语歌。
1995年在闽南语连续剧演出,并成为当时的童星演员。随后开始走进大陆,靠翻唱当时在台湾流行的口水歌打开知名度,专辑都在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发行。
2002年宣布复出,2008年12月8日,发行原创贺岁专辑《好春天》,并在广东举办签售会 。2011年4月同名全新专辑《卓依婷》正式发行。2014年12月22日发行原创专辑《亲爱的你》。2015年1月19日卓依婷携新专辑抵京,首次澄清多年前去世传言,宣布正在筹备30周年全球巡演 。
1986年3月9日拜国声综艺团团长何升龙为师,学习日本演歌唱法,并与张月桂老师学习现代舞及日本舞台舞蹈。同年随团正式开始登台表演。
1988年与七海唱片公司签约,二年时间里出了一辑录音带,外借给光辉录影带公司。练钢琴并与华视训练班易天华老师学芭蕾、跟随许慧美老师研习民族舞。之后开始参加闽南语连续剧的拍摄,同年共演出8部连续剧。
1989年与光辉录影带公司正式签约,五年共录制17集歌舞伴唱带。创下年纪最小却发行最多专辑纪录,同年演出3部连续剧。1990年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地区同步发行个人原创歌唱专辑,并领衔主演台湾华视、台视、中视数百集剧集,成为台湾一线演员。
1991年在电视剧《盖世皇太子》首次反串小男生皇太子,担任主角。(备注:此剧因高收视率延长10集播出)再造高收视率。同年与星马地区皇星唱片公司签下当地唱片发行权,并在东南亚举办多场歌友会。
1993年在台北五代剧场与歌仔戏名小生唐美云、名小旦石惠君二位学习唱腔及表演身段,到新加坡录唱《中国山歌小调》、并返台湾拍摄录影带。
1994年与海丽集团签约,重回自己的演艺生涯,期间陆续发行了《民歌小调》《恋恋风情》《闽南语情歌大对唱》《春风妙舞》《春风舞曲》《校园青春乐1、2》等专辑。1994年首次推出台语原创专辑《少女之情怀》(备注:内地版名称《恋梦》),同年参加八点挡名导演林福地制作《那一年我们都很酷》演出, 担任华卫音乐台新人金曲歌唱大赛节目主持人,并且到马来西亚举办多场演唱会。

1995年参加由中视播出的闽南语连续剧《你子阮子打咱子》的演出,她首次饰演叛逆角色并演唱主题曲《伸手等你牵》,演技再度发挥,并创下收视率年度第一的好成绩,因而再延长10集。七月推出新专辑《伸手等你牵》并且应邀成为台湾潜水协会“亲善公主”。
1996年录制《中国山歌小调》第二辑、《黄梅调》《怀念邓丽君金曲》及流行金曲等多辑影碟片,受大陆东南亚市场的欢迎,特邀举行歌友会及演唱会。
1998年发行《化蝶1》《化蝶2》以及《皇牌影视金曲》等名曲翻唱专辑,同年她带了七张专辑《化蝶1》《化蝶2》《猜心1》《猜心2》《春语》《恋梦1》《恋梦2》到马来西亚进行系列宣传。
1999年发行了全球华人首张DTS-CD专辑《Butterfly Love Songs》以及《蜕变3》《风之谷·山地情歌》,同时公司为卓依婷量身定制了一张华语原创专辑《伪装》。 同年因工作太忙碌,卓依婷身体不适,医生要她休息好好静养身子,因而暂别歌坛两年。
2000年发行的专辑《天使快醒来》。2002年暂别歌坛已近两年的她重展歌喉,推出个人专辑《祝福》与两集贺岁特辑。5月起,她先后到广东的深圳、东莞、茂名、珠海、阳江、清远、云浮等十几个城市举办巡回演唱会。
2003年卓依婷推出四张不同类型的专辑《中国时代经典》《蜕变4·"婷"不了的爱》《黄梅戏经典名曲精萃》《天地情-跨世纪山地情歌辑》以及一张贺岁合辑《八大巨星霸气如虹迎新年》。
2004年推出《蜕变5》《祝福2》两张个人专辑。并再次到马来西亚宣传。同年,个人首场华南巡回演唱会在中国海南省海口市展开序幕。6月11日参与TTV台视·嘻哈劈头四“艺人教师王”之育达高职之卓依婷篇的演出。

2005年发行贺岁专辑《送你一个大年糕》以及首张电子舞曲专辑《燃烧》。同时在深圳、鹤山、开平、台山、阳春、阳江、顺德、番禺、茂名等城市举办个人演唱会。
2006年与台湾金牌编曲大师合作推出首张原创发烧大碟《我的眼泪不为你说谎》。同年发行个人贺岁专辑《热歌辣舞闹新春》以及贺岁合辑《八仙齐拜年》并受邀成为油漆产品系列代言人。8月加入马来西亚辉扬唱片公司,其作品选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国百年音乐史话”。并参加广西柳州国际奇石节“中华慈善万里行”演唱会。
2007年发行个人贺年专辑《恭喜发财》和八大巨星合辑《好日子》。 参演中华慈善总会拍摄的义演电影“缘”及客串中国中央电视台十一假期重头电视剧“丁家有女喜洋洋”。
2008年加入优格音乐文化有限公司,受邀续约为油漆产品系列品牌代言人。5月受邀担任“512四川地震灾后重建计划募款”慈善晚会之表演嘉宾。并在广东新会、小揽等地区举办多场演唱会。12月8日,发行全新原创贺岁专辑《好春天》,并在广东举办签售会。
2009年10月21日出席南京《亚运中国行》活动。 11月7日赴江苏盐城演出。12月5日参加广东茂名化州市康景体育馆演唱会及广东海利不锈钢管代言新闻发布会。
2010年1月1日参加中央电视台《相约2010》元旦晚会。12月2日出席2010年桂台客属联谊会、广西贺州市首届客家文化节开幕式《客家风两岸情》大型演唱会。12月18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都安首届密陀罗文化文化晚会并演唱《流星雨》。12月22日参加广东深圳龙华雅尊会所周年庆典演出。12月25日原创贺岁专辑《丰收年》CD与DVD限量版正式发行。
2011年1月6日作为湖南吉首“善行2011·爱满湘西”大型演唱会的表演嘉宾出席现场。1月10号参加“魅力修水·生态家园”演出,现场演唱歌曲《欢乐满天下》《童年》《梦想在前方》。1月13日参加湖北省春节文艺晚会录播歌曲串烧《喜气洋洋》《恭喜恭喜》《欢乐满天下》。3月12日参加广西首届桂林千家峒文化旅游节暨2011桂林灌阳“二月八”农具节,并为节目演唱歌曲《康定情歌·情人桥》《童年》《梦想在前方》。4月2日参加广东魅力英德群星演唱会,演唱歌曲《童年》《潮湿的心》《梦想在前方》。5月10日接受网易专访。5月10日晚携个人原创同名专辑《卓依婷》在北京水立方举行媒体见面会,当天现场演唱了《悄悄话》《HELLO》和《明月》。7月9日参加湖南快乐潇湘走进神州瑶都群星演唱会。
2013年11月23日,与游鸿明等名星在现身广西全州县,举行了联合演出的群星演唱会。
2014年携手王杰在亚洲厨卫城售楼部(备注:广东鹤山佛开高速·水口出口侧)开办明星见面会,现场助阵第十届中国(南安)水暖泵阀交易会,并为到场来宾献唱《她的背影》、《一场游戏一场梦》、《童年》、《梦想在前方》等歌曲。
2014年12月22日发行原创专辑《亲爱的你》,2015年1月19日携新专辑《亲爱的你》现身北京,她首次面对媒体做出澄清 。

㈡ 求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资料

人人都爱听的中国神话课【完结】

链接: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pwd=1234
提取码:1234

㈢ 中国十大灵异事件

那天是个雷雨天,好多游客看到宫女太监,还有人拍照呢。后来,专家称,是因为当年宫女太监路过那里时在打雷,墙壁才留下影象的,如今又打雷,才放出影象,墙壁类似录像机。
在国外也有在古老建筑中出现灵异现象的事例,据解释是因为在行进特殊的夜晚,比如打雷的时候,就会通过一些物质保存下来,再出现同样环境实现电影会犯一样展现出来,故宫内有那么多宝物,也许就无意间将一段时间的现象记录了下来。
故宫作为游览胜地,每天接待着国内外上万名游客,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知道这座紫禁城里面包含着另一种内容…
故宫在1992年雷雨天气出现宫女事件,确有此事,被许多游人所拍摄,得到了有利证据后,专家已经给予了科学解释(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但还是让大家难以置信。
故宫里有很多院落都是被封起来的!不对游客开放,其实每一个府第都发生过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解放前还没有封的时候,在这些地方死了很多人!不是无故消失就是命亡,但始终是离奇得查不出原因,不过有一个共同点:死后如果还能见着尸体,那么尸体都没有脸皮。更慎人的就是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什么的,但每到晚上12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头,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

2、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的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据说到家后他一头扎到炕上,从此一病不起。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然而,二十多天以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者也前来采访,并称其为“天龙降”、“巨龙”等等,同时还配发照片。由此,1934年那个夏天,东北三省的好奇者纷纷乘火车到营口观看所谓的龙骨,以一饱眼福。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
在查阅1934年8月12号《盛京时报》,惊奇地发现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动物不但头上长两只角,而且腹部还长四只爪子。在它搁浅的位置自己还挖了一个长十七八米,宽七八米的一个坑,而且在坑边上还有清晰可见它当时用爪子挠的印。在《营口市志》和《营口史话》有着同样类似的文字记载,它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原来这个怪物的尸骸在展览后做成动物标本交给营口高级水产中学进行收藏。因为当时属于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人在营口占统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对生物、尤其是像这一类的生物,尤其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现的动物,我想他会非常重视。所以老百姓有一种传说,当时龙骨的骨骸被拉到长春,当时的新京。拉到那儿去了,最后运到日本去了。……

3、1995年成都僵尸
有关成都的府南河闹过僵尸的事情 据说府南河刚改造好的头几年很多人跳河自杀,河水也并不深,水也不急,但是有些人不小心掉进水了里就被淹死了。后来成都盛传府南河闹僵尸,电视台都出来辟遥了的。
据当时内部可靠消息,其实掉下去的人不是淹死的。他们被打捞上后均发现身上有严重灼伤的痕迹,也就是被烧死的。有关部门还派人调查过。不过调查不出什么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据目击者称,“僵尸这个事喃.是轰动咯全四川的,当时我在读5.年级撒.非吓人的.据说僵尸还扮样子。坐火车到处跑,看到你合适按就咬你一口。我天天放学只有那么怕遇到起咯”(此为引述)
时间大概是1995年,在成都的八零后应该有印象,突然有一天班里开始流传这么一个故事: 成都市考古队在武候祠附近挖到3具古尸,清朝的。由于监管出了点差错,1夜之间3具古尸不翼而飞!后来又出现了5具僵尸,专咬人头,没咬死的就变僵尸。最后是出动解放军,用火焰喷射器烧“死“。 另外一说是传说僵尸来自青城山九老洞(这是不作为景点对外开放的)头跑出来的,还在里面找到N多白骨。还有一说是陴县(成都的一个卫星城)挖出来的,还有一说认为是从十陵挖出来的。至于僵尸的处理还有一说是说军方出动了激光部队费了很大劲,挂了很多人才搞定的……
另外,据成都军区流传出来的说法,95--97年成都根本就没有什么僵尸,都是传神了的。
事情是这样的:龙泉驿平安乡一姓林屋头,他家狼狗得了狂犬病后,把喂的猪咬死了。姓林的这个男的把狗咬死的猪拿来全家人吃了。当晚,全家人发病,发病症状,全身发热皮肤发红,见人就咬,两个小孩和一老人被咬伤。二日,亲戚和邻居带领下来成都看病,途经合江亭一段,林家再次发病,见人就咬,多人被咬伤。起初,被咬伤的人并不知道会传染,被感染者有的死了,有的一发病又继续咬人。最后,龙泉驿发现了几具被咬死的尸体,被传说是僵尸吸血,还上了商报。合江亭咬人也被传说是成都府南河出现僵尸,上了电视。因为病者身冷,穿得厚,穿得多,还被说成了清朝僵尸。消息传开,闹得成都沸沸扬扬。成都军区用了大量的人员来处理此事,后来才慢慢平息。这个病,被龙泉当地人称为是疯猪病。此后,2005年四川爆发猪链球菌病,也恐慌不小。很长一段时间带口罩,拒猪肉,餐饮业受到重创。成都周边全部设卡,来路不明的猪肉和人禁止入城。养猪户一但发生异常,全部军队隔离。

4、90年代上海吸血鬼

传说上海郊区某生化研究所试验失败某生化学家必须靠血液才能维持生存作案数次。为了逮捕它牺牲了2个pol.ice全部被吸干鲜血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虹口公园。上海的八零后都记得那时班级里面,有挂十字架的、挂大蒜的、戴十字架手链的都有。95年下半年闹的,那个科学家姓凌,具体叫什么名儿记不清了,是北京远炎药业跟上海一家外资合搞的研究所请的研究员,好像在德国拿过博士,挺有实力的。 吸血鬼后来路过四平路一带,喝了好多老鼠血,很多人怀疑他其实不想杀人。
90年代的时候上海曾经发生过一起吸血鬼事件,据说,吸血鬼躲在阴暗处袭击人,然后吸干其血,搞的满城风雨。
关于上海吸血鬼事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上海郊区某生化研究所试验失败 某生化学家必须靠血液才能维持生存 作案数次 为了逮捕它牺牲了2个警察 全部被吸干鲜血 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虹口公园。这种说法比较靠谱。
一种是说"吸血老太婆",传说专门吸穿红色衣服女孩的鲜血,吓的班级里的女生不敢穿红色衣服,连红领巾在做完早操后全部摘下,胆小的更是上厕所都要结伴而行,校长更是开集会来辟谣,但是奇怪的是每天都安排老师检查厕所,并且不许外人进校,放学后都安排家长护送回家,没人接的由老师统一送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真实性,的确有人莫名其妙的全身鲜血被吸干而死。最不靠谱的说法就是说这些吸血鬼是从成都跑过来的,这种说法一听就是联系到了当时的95成都僵尸事件,不靠谱。

5、1956年林家宅37号神秘事件之谜
1956年武宁路发生一起灭门血案。
上海林家宅37号闹鬼事件曾经闹得沸沸扬扬,后来林家宅37号事件成了闹鬼的专用名词。本来林家宅37号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宅子,但是出现了凶杀案和闹鬼事件之后,这个宅子就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鬼屋。
这是有一个老刑警口中流传出来的故事,流传广泛之后有添油加醋,真实性残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1956年的上海武宁路并不繁华,老刑警在一次夜晚值班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电话里面说自己杀了人,并且说了林家宅37号这个具体位置。老刑警和局里几个能够调动的刑警都去了现场,还通知了当地的派出所。找到林家宅37号后,发现门窗紧闭,屋子里没有灯,似乎没有人居住。
后来老刑警和一名小刑警决定敲开一楼的玻璃窗进到屋子里面去,他们费劲爬进去之后,打开灯发现自己进入的是一个饭厅,面积不足四平米,里面只有一张饭桌和一部童车。惊悚了是,屋子里面是湿的,有一股很重的腥味,还有没过脚踝的暗红色液体,分明是血!
接电话的刑警赶到现场却没有人,只剩下满地的血。后来怀疑一名叫叶先国的人杀害了妻儿,最后抓获此人拍X光照时却发现他没有脑组织。林家宅37号后来改建成了所谓的2万户房子就是工人新村,但是事件却成为轰动中国的灵异事件,也没有就此结束。后来,才知道原来林家宅主人也是一贯道护法,并且看起来三十多岁房主叶先国至少已经七十多岁了,并且越长越年轻。费尽周折,叶先国终于落网,但是此时他已经疯疯癫癫,这个案子毕竟已经进行了快三年,叶先国先后被进行了三次不同层级的精神鉴定,在一次照x光中,当时在场的人差点都吓个半死,因为叶先国竟然没有脑组织。一个没有脑组织的人根本就不是人的概念,叶先国到底是什么东西。

6、2009重庆红衣男孩

54岁的农民工匡纪绿从江北赶回巴南区东泉镇双星村高石坎,为上住读的儿子送钱。家里正门、侧门紧闭,平时从来不开的后门却虚掩着。从后门进去,眼前一幕让他大惊失色:儿子身穿红色的花裙子,双手、双脚被绳子结结实实地捆着,脚上还吊着一个大秤砣,双手被挂在屋梁上,早已死亡。 凶手先把男孩制服,给他穿上锁魂红衣,系上坠魂砣,这就是留魂。再把男孩杀死,并用分魂针插入他的头顶,这是泻魂,估计凶手应该带有装魂魄之类的道术法宝,比如葫芦,盒子之类的装魂之物。最后再挂在梁上,因为按道术的说法,魂魄是不可能完全取净的,所以必须让他离开地面(离土),挂在梁上是因为木代表生命,有引魂的效果,这样才能把孩子的魂魄取净!
2009年11月5日中午12时许,54岁的农民工匡纪绿从江北赶回巴南区东泉镇双星村高石坎,为给住读的儿子送钱。家里正门、侧门紧闭,平时从来不开的后门却虚掩着。从后门进去,眼前一幕让他大惊失色:儿子身穿红色的花裙子,双手、双脚被绳子结结实实地捆着,脚上还吊着一个大秤砣,双手被挂在屋梁上,早已死亡。
本例根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实验室检查及调查访问情况,排除他杀,认定性窒息死亡,理由如下:
(1)现场在死者自家中,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自己一人独居;
(2)死者为在读初中学生,性格内向;
(3)有异装癖,经询问其父母亲得知,不久前曾见死者身穿表姐的衣物,现场死者也为女性衣着,有假乳;
(4)从现场床上蜡烛及泳衣上蜡烛滴痕分析,死者还有一定程度的自虐倾向;
(5)绳索捆绑方式独特,如多匝、多结、吊有秤砣等;
(6)尸检见明显窒息征象,实验室检出其死者本人精斑。
(7)2013年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性窒息死亡案发生后,网友纷纷猜测红衣男孩死因同是性窒息。

7、1995年~1996年猫脸老太太

说在哈尔滨道外区的一个老太太,和儿媳吵架上吊自杀了,自杀后被穿好寿衣安置在棺材里。这时候老人家养的一只花猫,从老人的遗体上跳了过去,落地后就不动了,老人豁地坐了起来,半边人脸,半边猫脸,老人的儿子当场就吓傻了,老人起尸后,把自己的邻居抓死了,她儿子趁着这断功夫撒腿跑了,边跑边 嚎:“我妈诈尸啦”,农村睡觉都早,晚上更是安静,说来也奇怪,要是在平时,有个人半夜那么大声叫,狗肯定也跟着汪汪叫换,但今天晚上,没听见狗叫,只能听见狗儿改那直哼哼……
这是一件发生在上世纪末的真人真事,而且正史也有所记载,整件事的恐怖程度堪比最惊悚的电影桥段!
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大概是发生在1995年~1996年之间,具体的时间不太记得了,当时一个正在上小学5年级的小孩,也是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的受害者、目击者之一。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的起端是这样的,当时当地的一个老太太死了,但是正巧旁边一直猫走过,而这个证实死亡的老太太却神奇的活了过来,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诈尸,当地的民族风俗是不让牲畜接近死者的,因为大家都害怕尸体借牲畜的气而诈尸还魂。而这个老太太也正巧遇到了动物走过,而巧合的复活。
老太太复活之后,就被人谣传有吃人的嗜好,不过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当地的村子谣传说老太太要吃小孩儿。不过这个谣传是循序渐进的,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个传说,只是当成一个笑话而已,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传说就流传到了别的村里了,说的人多了,可信度也就提升了(广告原理)。后来当地的小学还特别为这件事召开了家长会,而家长会的内容中有几项非常特殊:1、学生上下学一定要结伴而行2、学生必须扎红绳上学(红绳向来有辟邪的功能)。
因为吃人老太太一直没有被找到,所以整个黑龙江的小孩儿都十分的害怕,都不敢去上学了!最后传说老太太事件还惊动了中央,而后还派出了军队,相传后来老太太被找到后,是被士兵爆了头才死的!

8、93年香港广九铁路广告事件

轰动香港的93年广九铁路广告!大概是最多人亲眼见鬼的事情了。
九广铁路广告闹鬼事件:导演深夜看电视重播旧片,发现九广铁路广告出现以下诡异的画面: 7小朋友肩搭肩玩火车游戏,队伍中最后多了一人,不久后,被搭肩的小孩死了,广告马上停播,但是媒体还是轰动了很久。
就是下面一排小孩对应的第五个,那个看起来很怪的小孩,如果是广东那边的朋友应该是有印象的,当时很是轰动的说。
报道说是七个孩子参与了排片子,可是从上面的图片看,的确是有八个孩子!但是,更加意外的是,我反复比较录像,发现实际上录像中出现的是9个孩子!
第三个片段首先出现的那位男孩(短发,细格子衣服)并不是上面图片8位中的任何一位。因为戴帽子的男孩子,一共有三个,最前一个,最后一个,中间一个;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中间戴白帽子那个人前面有了一个男孩子的脸,所以他应该是第六个。
可是,第三个镜头的主角前面是第六个人(戴了白帽子),后面却是第七个人(单辫子的小女孩)。那么,这个孩子是哪里来的?难道图片中把他遮住了,没有显示出来?
所以,广告中一共出现了9个人。

9、2002年华航空难录音

广州日报7月8日报道,台湾屏东有人在“华航”空难头七前一日(5月30日)收到神秘手机留言,历时一分钟的留言中有男人的呜咽声及海浪声,以为是“华航”空难死者的“灵界留言”。他将留言转录成数码档案,电邮给朋友后,经一个月左右,有关留言传遍台湾,甚至有死者亲友联络他,说声音像是在空难中遇害的父亲的朋友。留言一开始是留言信箱报时,之后是长达10秒钟的男人呜咽,咬字不清,之后是10秒的啜泣,然后是数声的“为什么?为什么?”接着是一串海浪声,最后以模糊的男声作结。 收到留言的张先生表示,他当初收到这段古怪留言后曾与电讯公司联络及报警,不过都不得要领。他为了求证是否来自朋友间的恶作剧,于是将留言电邮给两位朋友,之后这个“华航空难罹难者留言”就在一个月内传遍台湾。 由于电邮附上他的联络电话,于是每天都会有一二十个电话和张先生研究留言。有人表示听到留言者说“不要,我不要死,不要死在这”、“我怎么会在这”、“我怎么会那么衰”等,也有人表示是死难者的亲属,指留言的声音与空难中遇害的父亲朋友的声音相近。
台湾中华航空民航机在2002年5月离奇坠毁澎湖海域,二百多人全部死亡,之后网络上盛传一段“华航ci611罹难者的语音留言”,留言中听见低沉的哭泣声与间歇的海浪声,很多听过的人都说:“很可怕!”将这封信传出去的张先生说,当初只传给两个人,没想到传遍台湾。
为了查出留言者的来源,张先生曾经求助“远传电信公司”,但找不到答案。为求慎重,他也到屏东市警局报案,可惜警察也帮不了甚么忙。
留言内容一开始是留言信箱的报时:“送出,星期四,5点21分”,之后是长达10秒的哭泣声,声音听起来应该是个男人,但咬字不清,只能听到一连串的“呜呜呜”,之后再是长10秒钟的哭泣。最后十秒又继续一段很模糊的男性声音,听到“不要、我不要死、不要死在这里”。一分钟到了,语音自动切断。录音的时间,则是今年5月30日,即华航罹难者头七的前一天。
后来发现昔日华航曾运送千岛湖事件的死者回台湾,该机之后坠毁名古屋,之后华航派了另一架机运尸回台,那机就是华航ci611!到2002年12月22日,台湾复兴航空公司一架法制atr72螺旋桨货机在飞往澳门途中,于凌晨一时五十六分在澎湖西南海面坠毁,机上载有七吨普通货物及两名正副机长。失事货机曾在2002年5月华航空难中负责运载二百多位罹难者遗体返回台北的任务!事件太巧合!
坠机地点距5月台湾华航客机失事的地点仅相距约只有10里。有台湾媒体报道,澎湖西南近百傻暮?樟煊蚓常发生类似罗盘无故打转、海面出现白光等超自然现象,澎湖海域过去35年来发生10宗空难,16年来已坠掉5架飞机,被称为“澎湖百慕达”。……【更多详细】

10、1995年北京330(375)公交车

现在的375路公共汽车已经更改为(北宫门--西直门) ,最早说是333路,后来又是330路,再后来又是375路。
1995年11月14日深夜,夜已经很深很冷,风也很大。
一辆公共汽车缓缓驶出圆明园公交总站,慢慢地停靠在圆明园南门公交车站旁边。这已经是当晚的最后末班车了。
车上有一位年龄偏大的司机和一名年轻的女售票员,车门打开后上来四位乘客。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位年纪老迈的老太太,其中还有一个年青的小伙子。他们上车后年轻夫妇亲密地坐在司机后方的双排座上,小伙子和老太太则一前一后的坐在了右侧靠近前门的单排座上。车开动了,向着终点站香山方向开去……
夜色显地更加的沉静,耳边所能听到的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路上几乎看不到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因为11月的北京深夜十分地寒冷,更何况是在那么偏僻的路段。
车继续前进着,大概过了两站地。刚刚过了北宫门车站也就是300多米,大家就听到司机突然大声骂道:这个时间平时连个鬼影都看不到。今天真见鬼了,靠!还不在车站等车。这时大家才看到,100米远的地方有两个黑影再向车辆招手。就听售票员说:还是停一下吧!外面天气那么冷,再说我们这也是最后末班车了,(注明:那时的圆明园——香山路段也的确就这一趟公交车,而且那么晚了,出租车司机根本不会跑那么偏僻的道路)
车停下了,又上来两个人。不,确切地说应该是三个人。因为在那两人中间还被架着一个,上车后他们一句话也不说,被架着的那个人更是披头散发一直垂着头。另外两人则穿着清朝官服样子的长袍,而且脸色泛白。大家都被吓坏了,各个神情紧张,只有司机继续开着车向前行驶;这时只听女售票员说:大家都不要怕,他们可能是在附近拍古装戏的,大概都喝多了,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大家听她这么一说,也都恢复了平静。只有那位老太太还不断的扭头,神情严肃地看着坐在最后面的三个人,车继续前进着……
大概又过了三四站地,路上依然很静,风依旧很大。更不要提又有什么人上车了,那对年轻的夫妇在上一站已经下了车;司机和售票员有说有笑地聊着天,就在这时,那位年迈的老太太突然站起身子,并且发了疯似地对着坐在她前面的小伙子就打,口中还叫骂着说小伙子在他们上车时偷了她的钱包。小伙子急了,站起身对着老太太就骂:你那么大的年纪了,怎么还血口喷人呢!老太太也不说话,用两眼怒瞪小伙子,并用左手用力抓着他的上衣领子就是不放手。小伙子急的满脸通红,就是说不出话了。老太太开口却说,前面就是派出所了,我们到那里去评评理!小伙子急说:去就去,谁怕谁啊!
车停下了,老太太抓着小伙子就下了车。他们看着已经远去的公共汽车,老太太长出了一口气。小伙子不奈烦的说:派出所在哪里啊!老太太却说:派什么所啊!我救了你的命啊!小伙子不解的说:你救了我什么命令啊!我怎么了,不是好好的吗?老太太:刚才后上车的三个人不是人,是鬼啊!小伙子:你是不是神经病,我才真见鬼呢!小伙子说完扭头就要走,老太太:你不相信也可以,让我把话说完啊!小伙子站住身子,老太太接着说:从他们一上车我就有疑虑,所以我不断回头看他们。说来也巧,可能是因为从窗户吹进的风,让我看到了一切。风把那两个穿祺袍的人下身吹了起来,看到他们根本就没有腿!小伙子瞪着一双大眼吃惊地看着老太太,满脸冒汗,说不出一句话!老太太说:楞什么啊!还不赶快报警!
第二天,公交车总站报案,昨天晚上我站最后的末班车和一名司机一名女售票员失踪。警察迅速查找昨天深夜报警并被警方疑为神经病的小伙子。
两小时后小伙子和那位老太太被找到。
当晚,北京晚报和北京新闻迅速报道了这令人震惊的新闻并对小伙子和老太太做了现场采访。
第三天,警方在距香山100多公里的密云水库附近找到了失踪的公共汽车,并在公交车内发现三具已严重腐烂的尸体。
更加另人不解的疑点接重而来。
第一:发现的公交车不可能在跑了一天的情况下还能开出100多公里,警方更发现车油箱里面根本不是汽油,而是鲜血。
第二:更让我们不解的是,发现的尸体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已经严重腐烂,就是在夏天也是不可能发生,经尸检证实并不是人为的。
第三:经警方严格检查当天各个通往密云的路口监视器,什么也没发现。

㈣ 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史评复试看什么书

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郑亚玲《外国电影史》 如果你想搞得足够细致,那就请把这两本薄薄的小书仔细看看,弄透。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会在这本书里讲到,但是如果出到类似建国后电影私营厂的创作状况,苏联冷冻时期的创作状况这种题而拿不准且模模糊糊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不要说你好像看到过就是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仅仅知道了么回事儿。这是我的教训。 彭吉象《影视美学》 这本书我是作为电影理论的主要备考书籍来看的。书非常条理,上篇是理论发展概括,下篇是结合实例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我对上篇做了很认真的笔记,整理完拿着笔记作为一个主要的复习资料。 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 我在1月初发现了这本书,不惜8号去博库拿到了订好的这本书,因为那个时候的心理你们晓得吧,都是很慌乱的,觉得白白看了好几个月,什么都不知道。结果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看到09年有道大题是问电影演员的缺席在场理论的。而这道题中所说的缺席与在场理论的详细扩充在任何之前看到书里都没有,结果被我发现这书里有讲到正解。书还是条理的,不深不浅,但是其实也只有这么一道非常正解的题让我很惊喜。其他的中规中矩,别的书里也会有。而且从2011年开始,文学系大改,不再从题库里出题目,都是全新方式命题,以往的题库参考价值没有那么大了。 杨远樱《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很多书单里都有这本书,后来我知道有的学校老师也会给自己考研的学生推荐这本书。但是我个人的意见是,这本书如果从考研应试角度讲,效率不是很大。顶多看看小字。考研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干的事儿当成一件大事儿,以为自己要考研了非要看什么原著论文,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理,毕竟初试考试考得还是知识面和基础专业知识,复试一聊才能聊出真东西。所以抱着一颗纯粹应试的心准备考试吧,这本书在这个阶段大可以忽略。 陈晓云《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 你会觉得这本书很意外吧,没听过吧。我也就是买来看看。但是现在想来这套书还是不错的,闲的时候,或者说拿出你想当大学者看外国理论原著的时间来翻一翻,可以填补一下对中国电影行业当下的发展情况。说有多大用到也没用,但还是值得拿出来说一说,因为毕竟近一两年可能有那么几个热点,多了解一些没坏处。这个的用处就像你去阅览室翻电影学院学报或者说当代电影差不多。今年考到78年以后到现在的中国喜剧发展状况。我擦,我的知识储备里喜剧知识是78年以前的,只能靠自己一些零散的电影的了解整理一个大概。但我回来发现,这套书里就讨论了近两年喜剧电影的一个创新云云。考前没怎么翻,可惜了。 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 很厚的一本世界电影史,觉得这书对于备考来说不是很好,比较杂,不适合大部分中国概括能力较差的学生。因为我是开了一门这样的课,而且当时刚开始备考,所以这本书看得非常仔细。有的部分讲得挺细,如果要看,建议在对整体电影史论发展有个宏观概念的时候回头再看这本。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李少白《中国电影史》,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这两三本我在准备的时候有人给我推荐过,尤其是邵牧君这本。后来把这三本书都从图书馆借出来了,没有自己买。本打算仔细看一遍邵牧君这本,但是后来忘了怎么就没看,可能来不及了,但是大家口碑都不错貌似是。这三本我个人来说是作为前面基本书的一个补充的,如果遇到哪一块问题想多了解了解,或者翻起来的时候觉得他们那部分讲得特别好,我就会仔细把那部分看了。但是没有从头到尾的通看。看你自己情况了。如果觉得这两三本好,你也可以作为你主要的备考书目
电影剧本创作及电影剧作理论研究方向备考书目
1.剧作理论: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电影剧作概论》电影学院文学系《通向电影圣殿》电影学院文学系《荣誉》苏牧《闲情偶寄》李渔《诗学》亚里士多德《美学》黑格尔
《论戏剧和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劳逊《银幕的剧作》弗雷里赫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

《电影的元素》波布克《电影的语言》马尔丹《电影的观念》梭罗门《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电影是什么?》巴赞《电影艺术词典》《电影作为艺术》鲁道夫·爱因汉姆《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3.电影刊物:《世界电影》《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外国电影史研究方向备考书目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濒《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世界电影发展史》沈嵩生《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世界电影史》萨杜尔 《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 《中外影视大词典》汪流、王志敏、陈山中国电影史(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研究方向备考材料: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主编; 《中国电影史1937—1945》李道新著;《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著;《台湾电影史话》陈飞宝编著;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王海洲主编;《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著; 《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苏牧著;
《中外影视大辞典》汪流主编;

㈤ 豫剧起源的故事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

清朝时期,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

民国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

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的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知名演员李剑云、阎彩云、林黛云、时倩云、贾碧云并称五大乾旦。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参加演出。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民国十九年(1930年),豫剧五大流派逐鹿开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别是知识分子改革家的参与,使之豫剧吸收各派之长相互学习竞争,开创了豫剧大繁荣时期。这种融合后的豫剧声腔随即又影响各地。这也为1950年豫剧在全国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樊粹庭在开封创办豫声剧院。

(5)台湾电影史话扩展阅读:

解放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职业豫剧表演团体在大陆相继成立,新编曲目、剧目大量出现。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为“豫剧”,国家摄制了大量的舞台艺术纪录电影片、电视片,保存纪录了许多艺术家和剧团的表演艺术。

1951年,台湾空军成立以毛兰花为核心的业余豫剧团。该业余豫剧团开办了台湾史上第1个豫剧科班:台湾地区空军业余豫剧团学生班,招收第1期学生8人,第2期学生4人,第3期学生8人后停办。台湾地区陆军有黄龙豫剧队、虎贲豫剧队、捷豹豫剧队。

参考资料:

网络--豫剧

㈥ 求有关民俗的书籍!!

《雅俗中国丛书》、《中国神秘文化书系》这两套形式都比较活泼,整体直观推荐《中国民俗史》 ;
另外 《荆楚岁时记》(南朝)这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古民俗志,类似的有岁时广记(宋)帝京景物略(明),茶道当然是陆羽《茶经》,礼节的话……呃,周礼好了。香道很多都混杂在大正藏等等的佛经里,不过市面上介绍香道的书还是不少,举例《香道入门》;
记载发明的 《考工记》 《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这些小时候历史课也经常听到哈哈),齐民要术主要是农业,但是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很生态的。这些书现在有很多白话戏说、注解的版本,网络上也不少的,而且除了考工记以外,其它的语言都还易懂。
唐代的话,很多都是在当时的传奇、笔记里反映出来的……《酉阳杂俎》 《北里志》(勾栏)《开元天宝遗事》《次柳氏旧闻》(这个玄幻了)《唐摭言》(大多关于科举)

《中国民俗》、《中国民俗文化》、《中国民俗史》、《中国民俗学》、《中国民俗风情鉴赏》、《中国民俗知识网络》、《中国文化》

关于欧洲风情的旅游杂志,《时尚旅游》。该杂志推出过一个系列的精美印刷欧洲旅游介绍,各个国家分开介绍,每个国家一本,一般的大型书店都有销售。
还有《国家地理杂志》,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日本人と民俗信仰】

㈦ 关于学习话剧的导演和表演的书籍

你可以从以下的选择一些

中央戏剧学院教师文库: (全套8册) 2003年 25开 2000册 260元(原价308元)
《论戏剧》
《论导演》
《论名剧》(1)(2)
《论表演》(1)(2)
《论声乐、台词、形体》
《论舞台美术和戏剧管理》

戏剧审美心理学》余秋雨 四川人民 85年1印 5400册 401页 9品 36元

《布莱希特论戏剧》 中国戏剧 1990年1印 3000册 9品 65元
《布莱希特论戏剧》 中国戏剧 1990年1印 3000册 馆藏品好 55元

《焦菊隐戏剧论文集》 上海文艺 1981年2印 85品 20元

《论焦菊隐导演学派》文化艺术出版社 85年1印 9品 15元

《编剧概论》马琦 82年2印 347页 3500册 85品 15元

《戏剧与时代》董健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1印 5000册 285页 9品 10元(原价17元)
《剧作法》[英]阿契尔 中国戏剧 80年2印 85品 15元

《中外戏剧美学比较简论》牛国玲著 中国戏剧 94年1印 1000册 300页 9品 15元

《比较戏剧论文集》夏写时(上海)、陆润棠(香港)著 中国戏剧 88年1印 2000册 445页 9品 20元

《布莱希特戏剧选》(上、下) 人民文学 80年1印 8品 35元
(共收戏剧8部)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约翰.劳逊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79年4印 9品 8元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精装〕约翰.劳逊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78年 85品 15元

戏剧文化探索丛书:《戏剧本质论》 金登才著 中国戏剧 1989年1印 850册 85品 23元

戏剧文化探索丛书:《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胡妙胜著 中国戏剧 89年1印 725册 85品 30元

《萨特戏剧集》(上、下) 人民文学 1985年1印 9000册 8品 40元
《萨特戏剧集》(下) 人民文学 1985年1印 9000册 8品 20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传》〔英〕马加尔沙克著 上海译文 84年1印 486页 85品 15元

《小林宏剧作选》[日]小林 宏著 于黛琴译 新华出版社 1997年1印 8元(原定价:18元)

《维加戏剧选》 昆仑出版社 2000年1印 597页 3000册 9品 10元(原价:38元)

《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 百花文艺 2001年1印 384页 1000册 9品 25元

《话剧艺术概论》谭沛生 路海波著 中国戏剧 86年1印 2560册 9品 45元
《话剧艺术概论》谭沛生 路海波著 中国戏剧 86年1印 2560册 8品 35元

《荒原与人---李龙云剧作选》[精装] 社科 93年 2000册 95品 35元

《小井胡同---李龙云剧作选》 北京十月文艺 87年1印 1300册 95品 18元
《台湾现代戏剧概况》 文化艺术 96年 1000册 9品 15元

《中国现代独幕话剧选》(1919--1949)(二) 人民文学 84年 430页 3350册 20元
《中国现代独幕话剧选》(1919--1949)(三) 人民文学 91年 430页 1230册 25元

以下两册50元:
《有争议的话剧剧本选集》(一) 中国戏剧 86年1印 3600册 9品
《有争议的话剧剧本选集》(二) 中国戏剧 88年2印 4670册 85品
(两册内收:《明月初照人》《马克思流亡伦敦》《哥儿们折腾记》《吴王金戈越王剑》《马克思秘史》《车站》《野人》《小井胡同》《街上流行红裙子》每部剧本后有多篇评论、争鸣文章)

《章泯戏剧选》 中国戏剧 87年1印 2000册 634页 9品 20元

《高尔基选集——戏剧集》[精装] 56年1印 8000册 9品 30元

《哥尔多尼戏剧集》 人民文学 1957年1印 401页 5000册 9品(除封面有一馆藏钢印,书脊无签,内页无书袋,其余完好) 50元

《洪深剧作选》[精装] 人文 54年1版2印 1000册 85品(馆藏品好) 30元

《‘日出’导演计划》 欧阳山尊著 中国戏剧 83年1印 2100册 9品 25元

《戏剧散论》胡安娜著(签赠葛红兵) 中国文联 1999年1印 15元

《90年代中国戏剧研究》蔺海波著(签名本) 2002年1印 432页 95品 25元 (原价28元)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史料集》 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编 中国戏剧 91年1印 2000册 9品 20元

《台前幕后散论》蔡体良著(蔡体良签赠本) 中国戏剧 01年1印 1000册 595页 9品 20元

《当代戏剧散论》刘平著(签赠本) 中国戏剧 2000年1印 337页 1000册 10品 20元(原价20元)

《陈恭敏戏剧论文集》 中国戏剧 1989年 440册 8品 12元

《剧事文稿》胡可著 解放军 1998年 1000册 95品 10元

《西欧戏剧史》廖可兑 中国戏剧 1981年 425页 8品 10元

《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 东方出版社 95年1印 2000册 95品 20元

《导演艺术民族化求索集》杨村彬 中国戏剧 91年1印 510册 563页 9品 15元
(本书收集作者论述导演艺术规律的重要论文,研究导演理论)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研究论文集》[责编签名本] 辽宁民族 1997 2000册 572页 10元

《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95年 1000册 9品 25元

《苏区‘红色戏剧’史话》[精装] 左莱、梁化群著 文化艺术 87年1印 9品 18元

《戏剧交响---演剧艺术撷萃》 复旦大学 1998年1印 423页 6000册 10元

《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施旭升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 03年1印 471页 9品 20元(原价32元)

《舒强戏剧论文集》[精装] 中国戏剧 1982年1印 3830册 9品 15元

《西藏戏剧选》 西藏人民 84年1印 449页 2000册 15元

《欧阳逸冰剧作选》(签名本) 现代出版社 94年1印 1000册 10品 15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问题》 中国戏剧 1957年 5000册 8品 20元

《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苏晖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05年1印 15元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2) 中国戏剧 2005年1印 3000册 25元
《戏剧技巧》〔美〕乔治.贝克著 余上沅译 中国戏剧 04年1印 3000册 95品 20元(原价30元)
《戏剧技巧》余上沅节译初稿 (内部发行)[美]贝克著 上海戏剧学院 1961年 8品 20元

《戏剧剖析》[英]艾斯林 中国戏剧 81年1印 85品 7元

《表演艺术论》 华东师范 1981年 7000册 85品 10元

外国戏剧理论小丛书:《荒诞派戏剧》马丁.艾斯林 中国戏剧 92年1印 275页 1000册 9品 20元

《外国戏剧选》(上、下)湖南人民 80年1版1印 1277页 9品 20元
《剧作家的沉思》 王正著(签赠本)中国戏剧 86年1印 1420册 400页 15元

《论导演艺术》(著者严政钤印签名本)知识 1988年1印 2000册 15元

《编剧理论与技巧》(上、中、下)顾仲彝 河南戏曲工作室翻印 85品 25元
《编剧理论与技巧》(上、下)顾仲彝 河南戏曲工作室翻印 85品

《广播剧编剧艺术》 朱宝贺著 广播电视 1994年1印 3000册 8元

《编剧常识广播讲座》广播出版社 82年1印 304页 85品 8元

㈧ 胡立伟的作品年表

1974: 我来到了太行山上(独唱及管弦乐队伴奏,索奋起词)刊登於“革命歌曲“1974年第二期,多次公演及电台播放.
1975: 今昔(记录片,北京电影学院摄制,韩健文导演:主题歌:〔红领巾胸前飘〕健文词.)
山花烂漫(故事片,北京电影学院摄制,曾宪涤,周坤导演)
村史(小提琴独奏,管弦乐队伴奏0多次公演)
1976: “山花”(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崔嵬导演,谢芳、徐敏、项坤、赵子岳主演.)
1977: 小品五首〔早春歌〕、〔南海渔歌〕、〔延边春早〕、〔理想之歌〕、〔山村新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多次公演.
1979: 江都水利(记录片,水利部摄制,韩健文导演.)
灯塔(记录片,北京电影学院摄制,韩健文导演:主题歌:〔啊!灯塔〕健文词、于庆海唱.)(Original Soundtrack,电影原声带 CD:WLWU-10105)
1980: 莲莲(电视剧, 北京电视台摄制 ,(Original Soundtrack,电影原声带)
康定情歌等三首(轻音乐编曲,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
1981: 归宿(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董克娜导演,许还山、陶玉玲主演.主题歌:〔飞向何方〕峻防词.,李谷一唱;插曲:〔家乡水〕晓光词.,李谷一唱;〔无词歌〕男声四重唱.)(Original Soundtrack,电影原声带 CD:WLWU-0401)
1982: 金鹿(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董克娜导演,张国民、冷眉主演.主题歌:〔美的歌〕晓光词.,苏小明唱.)
奇怪的手(动画片,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
手表(记录片,北京手表厂摄制,韩健文导演.)
十二个愤怒的人(电影剧本翻译,与帅元纪合作.)
中华电影史话(电影资料翻译,与帅元纪合作.)【以上共七十万字】.
1983: “泥哨儿”(电视剧,北京电视台摄制.) Original Soundtrack CD
“小花伞”(动画电视剧,北京电视台摄制.)
“阿凡提”(动画电视剧,北京电视台摄制.)
“童年的梦”(歌曲,乐队伴奏,闵洪昌唱,任志萍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土地”(歌曲,乐队伴奏),刘秉义唱,晓光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小小的礼品”(歌曲,乐队伴奏),刘秉义唱,周威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天涯何处无芳草”(歌曲,乐队伴奏,刘秉义唱,照乾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这里是我的故乡”(歌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宋文法,张家毅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别离不必长流泪”(歌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我们是青年”(歌曲,钢琴伴奏,陶正词.)
“快快洗衣裳”(歌曲,钢琴伴奏,照乾词.)
“村口小石桥“(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提水的姑娘”(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听心”(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苹果姑娘”(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四季情歌”(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小路小路细细听”(歌曲,钢琴伴奏, 张愉,张国民唱, 世澄,劲涛词.)
“故乡我献你一首歌”(歌曲,钢琴伴奏),张愉,张国民唱, 世澄,劲涛词.)
1984: “明姑娘”(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董克娜导演,主要演员:张愉,张国民;获文化部1984年优秀电影奖.)
“青山夕照”[铁道游击队后传] (故事片,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赵明,司徒兆敦;主要演员:秦怡,仲星火.)
“悠悠我心”(电视剧集)宁夏摄制.
“玫瑰”(电视剧集)甘肃电视台摄制.
“花园街五号”(电视剧集)陕西电视台摄制.
“失踪的黑丰田”(电视剧集)北京公安局摄制.
“气涨救生筏”(科教片)科影摄制.
“金银湾”(电视剧集)太原电视台摄制.(获文化部1984年乌金奖).
“静静的黄昏”(电视剧集)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
“青春不要离我而去”(歌曲,钢琴伴奏) 照乾词.
“芬芳曲”(歌曲,钢琴伴奏) 周威词.
“俄罗斯民歌八首”编曲,轻音乐)”黑眼睛”,”山楂树”,”灯光”,”红衣裳”,”愉快的进行”,”三套车”,”两把吉它”,”红莓花儿开”;百花音影公司录制.
“论电影音乐” (论文) 贵州出版社 [五万字].
1985: “盛夏和她的未婚夫”(故事片)导演:秦之钰;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题歌:”夏天多美好” (成方元唱,秦之钰词).
“电子计算机”一,二,三集(科教片集)导演:司徒新蕾;科影摄制(获文化部1985年优秀电影奖).
“泪撒姑苏”(故事片)导演:陈方千;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题歌:”思难尽”(关牧村唱, 高汉词);插曲:”悲歌”(关牧村唱,高汉词).
“好女婿”(故事片)导演:马精武;河北电影制片厂摄制.
“艺海情缘”(艺术记录片,青年电影制片摄制.导演:韩健文;主要演员:乌亚,沈丹萍,黄永玉,李德伦,傅聪,司琴高娃,新凤霞,梁宁,曹禺 等.)
“相思女子客店” (故事片)导演:董克娜;主要演员:仲星火,张小磊;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题歌:”带露的玫瑰”.;插曲:我这里凉茶放了蜜(李谷一唱,凯传词)
“爱情交响曲”(立体故事片)导演:刘惠中;机械工业部摄制.
“宝石戒指”[复仇狂](故事片)导演:石洗;内蒙电影制片厂摄制.
“方兴未艾”(记录片) 武汉电影制片厂摄制.
“汉钢在前进”(记录片) 武汉电影制片厂摄制.
“东方女性”(电视剧集)大同电视台摄制.
“犯人李同钟”(电视剧集)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
“沉沦” (电视剧集)导演:李冉冉;天津作家协会摄制
“黑风蛇影”(电视剧集)导演:许同均;贵州电视台摄制.主题歌:”思母曲”(华欣唱).
“燕山情”(电视剧集)北影演员剧团摄制.主题歌:”燕山情”(杨云唱,凯传词).
“希望之光”(电视剧集)北京电视台摄制.
“一曲难忘”(胡伟立主讲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北京电视台摄制.
1986: “屈原” (5集电视剧集配乐)导演:金广城; TVB摄制.
“高材生”(1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赤脚绅士”(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哥哥的女友”(台庆电视单元剧配乐) TVB摄制.
“达摩”(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倚天屠龙记”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快活良缘”(1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生活是这样美好”(编曲,童声合唱,民族管弦乐队伴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明天会更好”(编曲,童声合唱,民族管弦乐队伴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土耳其进行曲”(编曲,木琴合奏,民族管弦乐队伴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舞汇金曲”(舞剧)香港舞蹈团多次公演.
1987: “季节”(多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我妻十三点”(1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母与子”(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如梦令”(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配乐) TVB摄制.主题歌:”如梦令” (江欣燕唱,萧健铿词)
“影”(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阿娇正传”(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大城小子”(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细苏 “(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维多妈咪”(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时来运到”(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伤心的季节”(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书剑恩仇录”(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僵尸奇兵”(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轻音乐十五首”(轻音乐编曲):”从来都没有”,”和你在一起”,”放开你的手”,”重新再来”,”再见”,”全都带走”,”纸玫瑰”,”欢乐假期”,”爱与我”,” 周末的士高”,”就在今夜”,”梦中的水手”,”宇宙鼓手”,”陌生的人”,”河堤上的 傻瓜”.
“神州行”(民族管弦乐队合奏):”山村新曲”,”秋雨”,”南海潮”,”小桥流水”,” 苏北好风光”,”延 边春早”.多次公演.
“阿特兰舞曲”(编曲,民族管弦乐队合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1988: “云南风情秘录”(记录片)导演:周少龙.
“大都会”(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无名火”(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网中人”(22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不要回头”(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人海虎鲨”(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森吉德马”(编曲,民族管弦乐队合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北国风云”(民族管弦乐队合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1989: “边城浪子”(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风云”(7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杀机”(电视电影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 C 小调中胡协奏曲”(民族管弦乐队合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携手创明天” (歌曲,郑国江词)自民联联歌.
1991: “无线电视台24周年台庆歌”.获无线电视台”杰出员工奖”.
“至尊无上II之永霸天下”(故事片)导演:杜琪峰;主要演员:刘德华,王杰,吴倩莲,,陈法蓉;永盛摄制.主题歌:”一起走过的日子”(刘德华唱,小美词)获十大金曲等五奖,2000年获香港世纪十大金曲奖及千禧十大金曲奖,并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歌曲提名. 插曲:”不死的梦 “(刘德华唱,小美词,IPS-C-9192)
“带子洪郎”(故事片)导演:陈木胜;主要演员:莫少聪,吴孟达,罗美薇;艺能摄制.主题歌:”如果这生”(刘小慧唱小美,词);插曲:”两心依然走近”(刘小慧唱,小美词Polydor LC 0309).
“封神榜”(20集电视剧集配乐) 正大综艺摄制.
1992: “哗!英雄” (故事片)导演:陈木胜;主要演员:刘德华,张曼玉,港影摄制.主题歌:”哗!英雄”(刘德华唱,小美词);插曲:”心中爱你口难言”(刘德华,何咏琳唱,小美词,IPC-9210-C)
“告别紫禁城”(故事片)导演:文隽;主要演员:莫少聪,黄日华,罗文,温碧霞,郑则士;艺能摄制.主题歌:”你的眼读我一生”(莫少聪唱,词)插曲罗文唱,词).可登唱片CD-85085.
“审死官”(台湾版片名威龙闯天关,故事片)导演:杜琪峰;主要演员:周星驰,吴孟达,梅艳芳;永盛摄制.入围第二十九届 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 并获第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十大华语影片奖.
“鹿鼎记”(故事片)导演:王晶;主要演员:周星驰,张敏,陈百强,吴孟达,丘淑贞;永盛摄制.主题歌:开心做出戏(黄沾填词,主唱,滚石RD-1175)获CASH(香港作曲家作词家协会)最广泛演出奖.
“鹿鼎记II 之神龙教”(故事片)导演:王晶;主要演员:周星驰,林青霞,陈百强,吴孟达,丘淑贞;永盛摄制.
“不羁十七岁”(故事片)导演:文隽;主要演员:罗敏庄,乐怡;美亚摄制.
1993:“ 东方三侠”(故事片)导演:杜琪峰;主要演员:梅艳芳,张曼玉,杨紫琼,刘松仁;中华娱乐摄制.入围第十三届香港电 影金像奖 最佳电影配乐奖. (Original Soundtrack CD:10499)
“天若有情II之天长地久“(故事片)导演:杜琪峰;主要演员:郭富城,吴倩莲;永盛摄制. 主题歌:”就算是情人”(郭富城唱,小美词) 插曲:“再生亦只等待你”(郭富城唱,小美词),
“骤暖的缘份” (郭富城,吴倩莲唱,小美词,WEA 4509 96537 2).
“黄飞鸿III之狮王争霸”(故事片)导演:徐克;主要演员:李连杰,莫少聪,关芝琳;电影工作室摄制.
“东方不败II之风云再起”(故事片)导演:徐克;主要演员:林青霞,王祖贤,王静茔;电影工作室摄制 (滚石出版 CH-46002)
“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故事片)导演:徐克,袁和平;主要演员:甄子丹,王静茔;电影工作室摄制. 主题歌:”当我眼前只有你”(林忆莲唱, 林夕词,Warner出版CD-27-1133).
“一九四九之劫後英雄传”(故事片)导演:潘文杰;主要演员:吕良伟,于莉,张伟健,汇川摄制.
“水浒传之英雄本色”(故事片)导演:陈会毅。主要演员:梁家辉,王祖贤,刘青云.主题歌:”英雄故事”(李克勤唱,单立文词,星光出版CD50003-5).
“赤脚小子”(故事片)导演:杜琪峰;主要演员:郭富城,吴倩莲;大都会摄制. 主题歌:”留下句号的面容”(郭富城唱,小美词,ERA CD-26-1132).插曲:”等你回来”(彭羚唱,词,EMI0 777 78435 4 3).

阅读全文

与台湾电影史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人间有大爱电影观后感小学生 浏览:604
新神榜哪咤重生电影免费突突兔 浏览:787
蜡笔小新最恐怖的十大电影 浏览:112
新疆人电影演员 浏览:156
一个人演的电影科幻 浏览:609
微信如何给对方发电影 浏览:585
如何把电影保存到优盘 浏览:770
有哪些特别好看的喜剧电影 浏览:639
适合离婚女人看的励志电影 浏览:86
去掉电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浏览:772
玩命快递1电影国语版 浏览:526
扣扣看电影 浏览:408
哪些电影有二元对立 浏览:817
哪个平台漫威电影都有 浏览:666
僵尸恐怖看电影 浏览:507
怀孕三个半月能看电影吗 浏览:46
青柠影咖都有什么电影 浏览:198
找搞笑视频电影大全 浏览:98
买房子就像看电影一样 浏览:887
四个人的搞笑电影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