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有哪些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既保留了艺术追求,同时也获得高票房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做到的
《姊妹花》导演:郑正秋1933年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
《姊妹花》是郑正秋根据自己编写的舞台剧《贵人与犯人》改编和导演的电影,以1924年军阀内战为背景,描写了一对自幼离散的孪生姊妹,因处境不同,妹妹成了军阀的姨太太,姊姊成了囚犯。
结局是姊妹相认,与父母阖家团圆。该片由当时的影后胡蝶一人分饰两角,首映后受到极大欢迎,在上海连映60多天,盛况空前,是解放前少有的最卖座影片之一,这个纪录长时间无人能够打破,直到1934年出现了《渔光曲》(后者以其绝佳的视听效果创造了84天的上映纪录)。《一江春水向东流》导演:郑君里、蔡楚声 1947年 昆仑电影公司据统计,从1947年10月到1948年1月,《一江春水向东流》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712,874人次,创造了《渔光曲》之后的最高纪录。这部史诗式的影片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卓著,是中国风格的电影代表作。《白毛女》导演:王滨、水华1950年 东北电影制片厂《白毛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的电影,它改编自延安时代令广大工农兵刻骨铭心的同名歌剧,这部歌剧取材于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白毛女》上映时,国内首轮观众即达600余万,上海达80余万人次,创中外影片最高纪录。50年代这部影片先后在30多个国家、地区映出。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他的《电影艺术史》中,给《白毛女》以很高评价,称之为“动人心弦的现实主义”。《喜盈门》导演:赵焕章1981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代初期的话语中心是农村的经济改革,家庭内部的争端成为社会焦点。适时而出的家庭伦理道德片《喜盈门》以北方农村一个家庭婆媳之间的争端为主要内容,关注了传统伦理道德特别是尊老爱幼、赡养老人在经济改革年代的农村的失落问题。1981年放映后的两年内,全国观众达1.7亿人次,成为80年代上座率最高的国产故事片之一。这部产于大城市上海的电影,长时间以来成为中国农村电影的惟一代表。《芙蓉镇》导演:谢晋1986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这部根据古华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是被认为传统伦理电影最后一位导演的谢晋的代表作。其电影在多年之内创造的观众人次记录在中国电影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即便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淡化以后的1998年,北京零点-中博影视调查系统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的1500位18岁以上的市民所进行的调查中,仍然有25%的观众选择了谢晋为他们 “最欣赏的国内导演”,其得票率超过了居第二位的张艺谋。不仅如此,它也创造了内地影片在香港最高票房纪录,1988 年3月10日在香港上映后,15天内票房收入达511万港元。同时,在国际上也是口碑卓越。《英雄本色》导演:吴宇森1986年 新艺城-电影工作室香港英雄片的经典之作,曾被评选为香港10大电影第一名。1986年8月首映后,创下了票房34,651,3 24港元的当年最高纪录,随后风靡东南亚,又以辗转的渠道风靡整个大陆。《英雄本色》使失意的吴宇森和周润发横空出世,成为香港影坛的里程碑,后者扮演的“小马哥”成为一代影迷的偶像。通过该片,吴宇森树立了其“暴力美学”旗帜,周润发也彻底改变了“票房毒药”的不佳名誉,确立了其香港第一影帝的地位。该片的续集也广受欢迎,成为香港电影的一种品牌。《少林寺》导演:张鑫炎1982年 香港银都机构1981年,《少林寺》正式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实地开拍,出演。这部投资120万元人民币的功夫电影全国公映后取得巨大轰动,在香港及亚洲、澳洲和美洲一些国家上映时,引发一股强烈的“少林旋风”和“功夫热潮”,观众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国内的观影人数就达到了5亿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过了3000万人民币,香港突破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仅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就达1615.7万港元。《大话西游》导演:刘镇伟1995年 香港彩星电影公司这套投资6000万港币的影片最初在香港上映时,票房极差,仅为4500万港币。进入大陆后,起先默默无闻,没人愿意看和谈论它,票房低到登上了“95年十大引进劣片”榜。但随后,这部影片以盗版VCD(后来又以DVD、网络下载的形式)在高校的学生中流行开来,并且声誉日涨,最后到达了成为经典的程度,充当了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最热门的公共话题,由此衍生出的语言、文学、游戏、及相关一切变成一种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甚至引起了严肃的专家学者的解读兴趣。这部电影只是在票房上失利,但在其它方面所赚取的人气和利润,不知道要超过票房多少倍。到了20世纪末,它的票房已经高达6000万元。《大话西游》已成为年轻人心中CULT片崇高的经典。《大闹天宫》(上、下集)导演:万籁鸣、唐澄1961年、1964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1960年到1964年,历时4年时间创作完成,绘制了近7万幅画作,堪称一部鸿篇巨制。这部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少年回忆的动画作品,几年间创下上亿元票房,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并荣获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无数奖项。20多年后,《大闹天宫》于1983年在法国公映,依然震撼了这个艺术国度。法国《德国人》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此后的40年里,没有一部国产动画影片能够达到《大闹天宫》的艺术高度和影响力。《英雄》导演:张艺谋2002年 银都机构、精英娱乐、北京新画面2002年可说是《英雄》年,这一年年底,张艺谋首次试水的武侠电影在恢弘的宣传气势中上映了。这部投资30 00万美元的超级巨片以别人无法仿效的宣传发行模式,瞬间席卷了全国影院,并创下了高达2亿元的国产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两年后的2004年9月份,《英雄》北美上映后成为票房冠军。在国内电影市场连年不景气的情况下,张艺谋和他的搭档张伟平敢于斥巨资拍摄这样一部空洞的“英雄”电影并获得如此大的回报,说明中国电影产业的空间仍是巨大无比的。此后,中国官方和电影人开始认真地考虑市场和产业问题,这或许才是《英雄》落幕之后中国电影最大的回报。
『贰』 有哪些现实主义的国产喜剧,像《人在囧途》那样的
我只说最近的啊
电影:《人在囧途》《三笑之才子佳人》《A面B面》
往远了说,这个就多了,你看看周星驰的不用说,还有许冠杰的,你可以看看
电视剧,我说我看过的,好看的。
《我们的八十年代》《谈谈心恋恋爱》《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完美夏天》
忘记了,你要的是喜剧电影,看冯小刚的吧,都是贺岁片,超级棒的,从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后面还有很多《没玩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很多,你慢慢看……
在线电影
www.527dy.cc
『叁』 国产现实主义的电影有哪些
《盲山》
《日日夜夜》
《天狗》
《光荣的愤怒》
《小武》
《安阳婴儿》
《车四十四》
『肆』 有哪一些好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推荐
《我不是药神》可以说题材是真的非常符合当下,还有《驴得水》,《湘女潇潇》反应中国古代封建礼教对男女自由恋爱的束缚,《看上去很美》。
『伍』 中国的超现实主义电影都有哪些谢谢
算,超现实主义的主要是《三峡好人》那些贴近生活的电影!贾樟柯的电影就是最典型的,张艺谋早期的电影也是这类型的
『陆』 有意义的中国电影
《少林寺》1982年的这部电影家喻户晓,导演是张鑫炎,主演李连杰,里程碑意义:开创了香港跟内地合作拍电影之先河;同时也成就了一代动作电影巨星——李连杰!
1988年的《红高粱》,张艺谋导演,巩俐,姜文主演!里程碑意义:中国内地电影第一次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熊奖!
1997年的《小武》 ,贾樟柯导演,很多人也许不认识甚至没听过这个导演,其实这个导演的电影很有现实价值,总是让人看的很沉重!里程碑意义: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被喻为中国的良心!
2000年的《卧虎藏龙》 由华人之光李安导演,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主演!里程碑意义:中国电影在奥斯卡上的最高荣誉——第73届奥斯卡奖十项提名,第73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摄影、音乐、美术等共四个奖,打破了七十三年来亚洲电影的纪录!
2002年《英雄》绝对算是横空出世!导演张艺谋,主演就不说了,全是超级大碗!里程碑意义:中国电影史第一部以好莱坞模式投资、运作、制片、发行、上映的电影,中国式大片开山鼻祖,社会价值巨大!
2016年张艺谋导演的《长城》!说句题外话,当时很多人骂是烂片,五毛特性等等,小编说句公道话:也许不算是一部好电影,但绝对不算烂电影!里程碑意义:第一次中美合资共同投资拍摄电影!内地导演走出国门,执导国际化水准的商业大片!真心佩服张艺谋!有魄力!中国电影史上必然有他的名字!
『柒』 结合中国电影史和近年热映的国产电影试分析中国现实主义的创作与发展
摘要 哇呜好大一个问题,完全可以写一篇论文了。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要拍好不容易,既要真正展现现实,又要控制某种尺寸,畅所欲言很难。裂缝中生存吧。比如《我不是药神》,已经是能触碰的现实主义的天花板了。又比如《血观音》,已经尽可能地在表现这种残酷性,可是又没办法像《素yuan》这样的片子一样淋漓尽致。
『捌』 除了《我不是药神》,还有哪些现实主义电影值得一看
前几天《我不是药神》上映,本没有打算去看,但经不住大家的安利就买了票,看完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一部好电影。
关于《药神》的影评太多了,我就不写了。
但是对影片最后程勇说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刻。他说: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
和《我不是药神》一样,该部影片也描述了一位患上绝症而不得不吃“盗版药”的患者罗恩·伍德鲁夫。
『玖』 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影片代表作有哪些
影片通过胡智清解放前的生活遭遇,反映出在闪烁着万家灯火的城市里,多数人的苦难生活。 《万家灯火》通过小知识分子胡智清一家的生活变化,表现了40年代末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人民失业、市民破产的黑暗的社会现实,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痛苦、悲哀以及他们的觉悟和成长过程。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普通人为主体,描写小人物真善美和他们的悲欢离合,是沈浮影片中“平民意识”的一贯表现。
他的第一部满意作品《天作之合》(1935),就是表现了生活于贫困线下的失业工人的不幸与悲哀。影片《万家灯火》成功地展现了胡智清等底层人物的生存的艰难,从而有力揭示了压迫人民的国民党统治阶级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靠“奇”、“巧”组织故事的戏剧形式,而是着眼于现实中随处可见的人和事,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事件来铺叙人物的发展轨迹,展示家庭社会种种矛盾。
『拾』 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嘉年华》,《嘉年华》评价和口碑如何
《嘉年华》的导演文晏,是中国内地新生代优秀导演和制片人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曾担任64届柏林金熊奖的影片《白日焰火》的制片人。
2013年个人处女作《水印街》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一部入围70届威尼斯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的剧情长片。
而文晏的这部新片——《嘉年华》也入围了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2017年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影片的原名是《水上嘉年华》只得是片中孟小文的父亲所管理的游乐园。影片讲述了,两个小学生孟小文和张新新,因为父母疏于照顾,被她们的“干爹”——当地的一位大老板带到旅馆进行了性侵。
而旅馆的服务人员小米成为了整起事件唯一的见证人,并且保存下了视频资料。而这也使她成为了警方、旅店老板、律师,以及闲杂社会人员,多方势力争相拉拢的目标。
而年仅15岁的小文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个人情感世界的敏感纤细与外部社会力量的纠葛冲突相互交织。如何展外部社会矛盾的激烈和少女内心世界的细腻,对于导演文晏和饰演小文的米琪来说都是个巨大挑战。最终的成片证明,她们不负众望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引人入胜、震撼人心的故事。
片中的重要意象——梦露雕像,高达数十米的“梦露”摆出了她最经典的“抚裙”动作。所以每当人们抬头仰望,总能够看到她若隐若现的“裙底”。但是没过多久雕像的小腿就贴满了各种广告,原本鲜红的脚趾甲也被人刮花。
这个在海滩边搔首弄姿的美国性感女星雕像,柔弱、魅惑、令人浮想联翩,却更容易招来非议。其现实原型来自“广西贵港建立全球最大梦露雕像,后因有伤风化被拆除”的事件。导演将其移用到影片中,使其具有了多重象征意味。
这座雕像和影片的英文名字“Angels Wear White”相呼应,无疑成为了当代女性社会地位的象征。与男人相比她们是弱者,但雌性的诱惑却一再让她们成为男性暴力和强权的受害者,而作为旁观者她们既不敢也没有能力发声。“梦露”就是片中孟小文、张新新和小米的代表,更是全社会女性形象的集合体。
另外片名“嘉年华”来自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狂欢节”,所有人在固定的几天内忘记身为地位差别,为所欲为尽情释放自己的原欲。其象征着当前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都不再被重视。每个在金钱大潮中“弄潮”的投机者,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刻被潮水裹挟、吞没的对象。而《嘉年华》则导演文晏对当代社会现实,女性身份、儿童侵害等问题的全面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