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面对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这其实才是最令人心惊和担忧的。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㈡ 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第一,对中国电影的地位有何影响
中国电影票房取得全球第一的成绩,并不能够对中国电影的地位产生质的提高。因为想要让全世界的电影观众认可中国电影的成绩的话,就必须要提高中国电影的艺术性以及质量。而我们看到这两年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中国电影还是少之又少的。虽然这两年中国电影经常会出现几十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但是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票房成绩也完全依赖于国内市场的帮助。可以说中国电影并没有达到好莱坞电影那样的全球影响力。
能够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绩可以让其他国家的电影厂商更看重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但是这对于中国电影质量的提高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帮助。想要让全世界老百姓认可中国电影的实力就必须要做好基本功。
㈢ 戛纳电影节对于全球产业和中国电影有什么重要性
戛纳电影节是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家参展商和片商前来电影市场。无论是放映规模还是放映数量都与其他电影节不同。粗略估算,全球每年70%的电影交易是在戛纳完成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戛纳电影节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电影产业的脉搏,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在戛纳呈现两种面孔。一方面,是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商业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较高的热门,另一方面,是以贾樟柯、娄烨、王小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在竞赛单元上也颇有收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年中国大陆电影的两极特点。
两种电影均向世界展示了两种中国特色电影,一种是较为奢华的中国古代猎奇图像,另一种是当代中国的当下持续时态。两种电影都在戛纳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售卖到了全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电影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戛纳电影节与中国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服务产业、服务影人,一直是戛纳电影节的宗旨,未来也不会改变。
第74届戛纳电影节举行颁奖仪式
当地时间7月17日晚,第74届戛纳电影节举行了颁奖仪式。首先颁发的是荣誉金棕榈大奖,电影节组委会专门邀请了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迪诺作为特别颁奖嘉宾,将这个意义重大的奖项颁给了意大利影坛泰斗马可·贝洛基奥,并且播放了贝洛基奥从影以来经典作品的混剪短片。
随后揭晓的是最佳男演员奖,由最后一个竞赛日上映的澳大利亚影片《内特拉姆》的男主角卡赖伯·兰德里·琼斯获得。初次获得表演大奖的卡赖伯·兰德里·琼斯情绪十分激动,一上台就连说“fuckfuck”,对评审团表达了感激,这个奖项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在《内特拉姆》中饰演了1996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亚瑟港大屠杀事件的凶手,29岁的马丁·布莱恩特。他在影片中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这个饱受精神疾病之苦的年轻人脆弱、浪漫又暴戾的形象。
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挪威影片《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女主角雷娜特·赖因斯夫。这位女演员主要活跃在剧场,被法国国宝级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发掘,推荐给导演约阿希姆·提尔,从而主演了这部影片。
㈣ 奥斯卡对中国电影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
奥斯卡金像奖既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也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很多电影人都把能获得奥斯卡奖看成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确,能获得奥斯卡奖不仅是一种荣耀,更代表着一种实力、一种成就。
但事实是,在《末代皇帝》、《卧虎藏龙》、《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之后,华语电影再难突破奥斯卡的门槛。即便中国电影票房已经占据世界第二,但奥斯卡依然没有一部华语电影的影子。
很多人认为,“不是中国电影无缘奥斯卡,而是中国电影压根就放弃了奥斯卡”。去年,刷新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战狼2》在此前被定为申奥片,选送其去参加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提名的角逐,然而在最佳外语片初选阶段,《战狼2》就已经落选。其实这种片子被刷掉,是毫无悬念、理所当然的。这种宣扬着高度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和爱国之感,留给中国人自己看才是这种电影最好的归宿。
奥斯卡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力,更多时候,奥斯卡存在的意义只是建立了一种世界级的电影评价体系。同样的,虽然奥斯卡金像奖类的电影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能拿下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对于中国电影来讲,与其失之交臂也没什么值得遗憾。奥斯卡奖并不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唯一通行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创新发展的首要目标还是要牢记传递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当然深度、意涵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㈤ 《你好李焕英》将全球上映,这对中国影业有何影响
《你好,李焕英》全球播放有利于传播中国的情感文化。
《你好,李焕英》一经上映就斩获票房无数,自其上映在 2021年2月12日上映后截止于2021年月15日,已经拿下来了高达将近五十三亿的票房。2021年3月14日,这部电影的官方宣布将实行全球上映,上映地区包括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等。这一消息仿佛一枚炸弹,让网友都炸开了锅,纷纷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著名导演卡梅隆就在采访中表示对《你好,李焕英》印象深刻,他认为每一个故事不论是科幻还是现代,不论发生在哪一个年代,她都能表达人在情感上的互相联系。血浓于情的道理每个人都能充分的感受到。
即使《你好,李焕英》并不是中国史上最优秀的电影,但也不代表它在其它国家播放就是丢中国电影行业的脸,它能够让其它国家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让每一位观众都深切感受那一份最质朴的情感,感受那一份令人难忍落泪的母爱。
㈥ 八佰登顶全球票房冠军对华语电影有何影响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此次《八佰》能够取得超过30亿的票房而荣登全球票房冠军的宝座,并不是因为电影自身何等的优秀,而是在全球受到疫情冲击无法正常开启院线的情况下,凭借对上映节点的把握取得了如今的票房成绩,要知道同期上映的影片中,且不说令人期待的大制作,即便是新片都寥寥无几,而此前持续加大宣发力度的《八佰》,便趁此机会在票房上一路高歌猛进。
总而言之,华语电影未来的发展道路依旧漫长甚至荆棘满地,但这需要所有电影人的共同努力和坚守,才能逐渐改变现状甚至得到更多的尊重,绝不是仅凭某部影片的一己之力就能够改变的,所以说《八佰》的票房取得成功,应该归功于为了抗疫付出巨大代价的国人,也是国家为了抗击疫情不计成本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后,才有了《八佰》成功上映并且创造票房佳绩的机会。
㈦ 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说明了什么
中国电影票房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说明了中国国产电影的实力正在逐步增强,以及普通的民众对于对国产电影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电影实力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非常多的精品,这些作品既叫座又叫好,代表着中国当前电影制作的是水平。看待一件事物的发展,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没有绝对的好坏,也没有绝对的优劣,只不过每个人的评判事物的标准不一样,就造成了他对事物的看法不一样。中国电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希望未来的中国电影人能够更加的努力上进,使中国的电影更加的充满活力。
㈧ 世界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世界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可以说起不到什么影响,也就是一个
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