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经济危机时娱乐业反而发达
其一,在经济上升期,人们疲于奔命,娱乐时间相对较少。反之,经济越是萧条,失业率越是上升,假期越是延长,人们的空闲时间就越多,相对于学习这种需要耗费脑力的行动而言,大部分人更愿意把时间、精力放在娱乐、休闲上面。忙的时候没时间娱乐,闲下来了就会忍不住去娱乐,收入降低的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他们需要通过娱乐来打发时间,就像那些闲下来的退休老人,棋牌室就成了他们打发寂寞的好去处,还有那些闲下来的家庭主妇,追剧或者购物就成了他们的闲暇日常。
其二,赚钱这样难,收入这样低,以至于我们很难攒钱去做一些人生大事,比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结婚等等,统统没希望,我们陷入一种经济困境,却反而手头会有一些小钱,这些小钱能干嘛?什么也干不了,却能买啤酒炸鸡,够一张电影票,买一些游戏装备,虽然是“廉价非必要之物”,却能让我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暂时忘记经济困境,转移人生难题。失业在家的男人绝望痛苦时会通宵打电子游戏转移注意力。求职失败的大学生会通过大吃一顿来安慰自己,都是如此。
其三,中国已经不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了,国民的消费行为正在被消费观念所影响。中国传统的黜奢崇俭,储蓄观念已经转变为享受生活,及时行乐。这种消费观念带动下,人们会愿意节衣缩食听一场演唱会,为了追星去看一场电影。没发现,八零,九零,零零,一代比一代大手大脚吗?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娱乐行业也不会受到冲击而衰败。
了解了这些,我们在投资或者创业或者选择职业时就能够有所侧重和判断,种种这些,能帮助我们的人生不至于陷入绝境,保持住我们的好奇心,路才能在探索中越来越宽广。
⑵ 经济危机为什么票房会好
“越是艰难,我们越喜欢便宜的和可以转移视线的东西,电影就是这种奇妙的综合体。”票房跟踪机构“媒体数字”的总裁保罗·德加拉伯迪安谈到,“在经济低谷时,人们更需要一个可以躲避日常麻烦的地方。”
一位电影院的副总达蒙·卢比奥解释,“比起其他形式的娱乐,去一趟电影院方便又经济。想想球票、演出票有多贵吧。”而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达蒙为电影院打起了这样的广告:“这里仍然有性价比最高的活动。”
——————好莱坞黄金法则:经济越差,票房越好
⑶ 院线遭遇资金危机,电影产业下一步如何走
我认为,在有线电视和流媒体服务中呈现出的状况证明了这一切。”变形金刚系列制片人罗伦佐·迪邦奈凡杜拉(Lorenzo di Bonaventura)说道,“因为他们能讲有趣的故事,所以导演想要去那里。那里有很多机会,是可以采取行动的地方。”
另一个问题就是,行业的财务基础正显现出紧张的迹象。没有什么比好莱坞和最可靠的资本来源之间正在涌现的障碍更加明显的了。几年前,聪明的资金正在离开这个行业,部分原因是硅谷对于财富的承诺,但也因为投资者被一些创意工作室所抛弃,使其成为金融的失败者。
现在新的资本,尤其是那些从中国不断涌入的资金,似乎正在变得干涸。中国当局对外国投资实行严格的限制,限制资本流入娱乐业。这导致了万达10亿美元收购电视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ctions的交易案失败,以及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Paramount Pictures)与中国的上海电影集团公司(Shanghai Film Group Corp.)及华桦传媒(Huahua Media)另一个10亿美元联合融资案失败。
“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对于好莱坞的投资过高,正逐渐放慢脚步。”曾参与过梦工厂和华纳兄弟融资案的娱乐业律师斯凯勒·摩尔(Schuyler Moore)表示。
穆尔认为,中国的投资可能会消失,其他形式的风险投资将从电影转移到新兴形式的大众娱乐,例如虚拟现实。“兴趣并不在传统的电影模式。”穆尔说
道,“所有的投资者都看到了这个行业的麻烦。”
乐观的人认为票房收入仍在增长。2016年的美国票房达到了创纪录的110亿美元,全球票房达到了最高的386亿美元。三个月内,2017年已经上映了《美女与野兽》和《金刚狼3:殊死一战》等大片。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因为较高的票价机制以及通货膨胀。简单地说,越来越少的人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美国和加拿大并没有达到2004年创下15亿票房的行业高峰。
“你花了更多的钱,却只有更少的观众和更少的影响。”前派拉蒙影业总裁亚当·古德曼(Adam Goodman)说道,“你开始电影项目,就只能看到票房在逐渐烧毁。”
刚刚由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的电影院上座人数基本持平。
像许多苏丹执政者一样,电影公司老板成为掌权巨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工作室只是庞大媒体和技术帝国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电影都在远离洛杉矶的地方拍摄,像亚特兰大或者新奥尔兰等城市,在这里税款抵免是最为慷慨的举措。所有那些工作室高管负责企业更高阶梯的决策,他们生产的电影在底线之上变得越来越不完整。康卡斯特公司和迪士尼在有线频道或是周边产品中赚取了比电影票房更多的收入。
全球票房数据(单位:十亿美元)。(红色-美国/加拿大,黑色-全球其它地区) 图片来源:MPAA
或许越来越多的人在害怕冰山的逐渐靠近,但是工作室和影院似乎更愿意签署盛大的交易,这使电影在早期家庭娱乐放映中有着更高的价格。作为诱惑,经销商愿意削减影院在其数字销售方面的百分比。包括福克斯、派拉蒙、狮门影业、索尼、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在内的六家最大的电影工作室,正在与像Regal和AMC等主要的电影院线进行单方面的讨论。
目前,大型的上映电影应该在上映后90天才能进行出售或者租赁。
但是电影制片公司认为这个时间太长,他们想缩小电影院独占电影窗口的时间。随着DVD市场的快速衰落,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支撑家庭娱乐的收入。有一个信仰认为,像Netflix那样的流媒体服务已经限制了消费者随时随地访问内容的渠道,这在一些工作室董事会中被奉为教条。
“这是一件必须发生的显而易见的事情。” 美银美林媒体分析师杰西卡·雷夫·科恩(Jessica Reif Cohen)表示。她补充说,她认为在家里提供电影服务可能会吸引有着年幼孩子的人们。
“这可能会是一个冲动消费,或是他们没有保姆,以及其他不能去电影院的原因。”她说道。
经常去电影院的观众的种族划分(单位:百万)。(红色-白种人,灰色-西班牙裔,棕色-非洲裔,黑色-亚裔/其他)
至少,双方正在进行商谈。在过去,当工作室调整放映窗口的时候,影院与工作室是针锋相对的敌对状态。他们一直认为,如果电影可以在上映几周内被租赁或者购买,那么观众或许就不会去电影院复看。并不希望自我毁灭的影院运营商,已经准备好面对警告性的后果,应对任何人的入侵。
⑷ 郎咸平:为什么经济越萧条,电影越火爆
编者按:新进大片“魔兽”在北美市场表现平平,在中国市场却异常火爆,成为该片盈利的绝对主力。据估计,到2017年中国的票房总收入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那么,这是否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迷,一片向好呢?错了!郎咸平教授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论证,根据历史经验,经济越萧条,电影越火爆!
一、为什么伟大的电影都出现在大萧条时期?
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什么?我想借用美国一位著名导演的话,美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前一阵子讲过一句话,他说当我们意志消沉的时候,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是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想起来,做父母的是有义务教养自己的子女的,所以才会在早上6点钟全家起床,7点半出发带你的宝贝儿女去动物园。人只有到了大萧条时期,无事可做的时候,才会考虑人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人的责任是什么,平时是不会想的。这种改变就形成了市场的需求,当物质条件全面恶化的时候,只有寻求心灵的安慰,因此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对于能够给予心灵和精神安慰的产品的需求突然上升。那么,到底什么东西能够满足你心灵和精神上的需求呢?那就是娱乐,就是电影。
为什么这个时候能够孕育出一些伟大的电影和伟大的导演呢?你想想看。在经济萧条、物质极度匮乏、资金链断裂的时期,当这些投资人要把钱投入一部电影时,你想他们会有多么的谨慎?在经济萧条时期,投资人选择投资电影的时候会小心再小心,只有他能够看上的片子、能够赚钱的片子他才会投资。再看这些导演,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要找到一笔资金来投资有多难?所以逼得这些人不得不穷毕生之精力,做出一部最好的片子,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才有可能卖钱,才有可能赚钱。
所以你看,需求是什么?经济萧条,我们渴望心灵和精神方面的安慰,于是需求上升。供给呢?投资人投资特别谨慎,只投资好片子,导演和制片人为了吸引投资人的投资,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好片子。因此就供给面来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孕育出最伟大的电影。正因为这样,美国伟大的电影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在大萧条时期产生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从1929年到1939年期间出现过哪些电影?《金刚》是经济大恐慌的时候拍的;美国最伟大的电影之一《飘》,又叫《乱世佳人》,也是那个时候拍的;《小妇人》、《蝴蝶梦》、《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还有全世界第一部《白雪公主》——当时花了200万美元,这些都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拍的。那个时代孕育出了哪些伟大的明星?卓别林、秀兰·邓波儿、克拉克·盖博、费雯丽、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
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就是在1929年5月16日举行的。各位再想一下,1927年有声电影出现了,当时米高梅公司说我们的电影会说话、会唱歌,很有意思。就在那个时候,1929年之后,由于经济大恐慌,为了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因此发明了彩色电影。连电影的拍摄技术都在经济大恐慌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也就是从1929年到1939年之间的10年,在这期间罗斯福总统曾经推出一个救市计划,叫做罗斯福新政。我可以很明确地说,他的新政完全失败了。从1929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失业率由15%上升到17%,而私人投资的比例从16%跌到14%。美国经济到了1938年、1939年几乎陷入全线崩溃,1938年竟然被称为罗斯福萧条,这10年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期。美国经济是什么时候复苏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才得以复苏。
各位读者请看一组数字,1939年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候,全美国只有1.5万家电影院,你知道当时的票房是多少吗?票房收入是7亿美元。那个时候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当时美国股市总市值还不到200亿美元,这可是全世界最庞大的股票市场。而1.5万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就高达7亿美元,你就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了。当时每个家庭花在看电影上的钱是多少?平均25美元。在1939年,美国的家庭平均花25美元去看电影。各位知不知道当时一张电影票多少钱?一毛钱到一毛五分钱。也就是说,美国每个家庭每年平均看150场到250场电影。
美国人很有意思,一面排队领取面包、救济金,靠失业救济金过日子,一面拿着兜里仅剩的铜板去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因为美国有这种需求,所以1.5万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能达到破历史纪录的7亿美元。同时,孕育出一大批伟大的电影和伟大的导演。
二、娱乐业发展与经济景气负相关
娱乐业从经济衰退中获利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规律。据美国影业联合会统计,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曾遭遇七次经济不景气,其中五次电影票房反而有大幅上升。“9·11”事件之后,全球经济一片叫苦不迭,而娱乐业却一枝独秀。当时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下跌至63年来的最低点2.1%,娱乐支出却升到了一个占总支出8.4%的高百分比。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各行业都显示出低迷的态势,但美国本土票房总收入达到了93.3亿美元,比前年增加5.4%,而海外票房总收入为171亿美元,也增长了近5%,两项数字均创下新高。
中国2009年的情况也是一样,《变形金刚2》在中国热播,电影院不但没降价,反而涨价。仍然有大量观众涌入电影院,早、午、晚和夜场,场场爆满。我在7月中旬去上海新天地电影院看《变形金刚2》,票价竟然是100元一张,比香港还要贵,这就是萧条经济学的背景。
这些都说明,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人们用娱乐来换取抚慰和满足,造就了空前繁荣的娱乐业。
卓别林是一位喜剧明星,在他之前,或者说在美国大萧条之前,好莱坞流行的是音乐剧,大萧条之后喜剧电影忽然流行起来了。卓别林最著名的两部无声电影是《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讲的是什么内容?《城市之光》是对当时失业现象的讽刺,正是这一点才能打动老百姓的心,就像小沈阳打动我们的心一样,只有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乡土文化、民俗才最能打动我们的心,美国也是一样。《摩登时代》是在1936年拍摄的,卓别林一生的经典之作,通过他饰演的一个工人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医院的故事,把当时人们心中的痛苦表达出来。还有秀兰·邓波儿,她10岁走红,到了1939年她的片酬创了历史纪录的天价,当时是12万美元的片酬再加上20万美元的红利。美国总统罗斯福把秀兰·邓波儿叫做微笑天使。当时的影迷都说,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国人的忧愁。
到了1970年,石油危机再度造成美国经济的萧条。再请各位想一想,你那个时候看的是什么电影?《大白鲨》、《教父》,还有第一部《星球大战》等很多著名的电影。请各位读者想一想,这些电影跟1929年大萧条时期出品的那些有什么不同?1929年大萧条时期大部分是以喜剧片发泄心中的痛苦与不满,而这个时期出品的都是恐怖片。
从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喜剧片疗伤变成20世纪70年代通过恐怖片的感官刺激来抒发心中的痛苦,这很有意思。这个时期孕育出了哪些伟大的导演?你们都听说过,希区柯克、卢卡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三、电影投资:由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
我前面提到过,从1929年开始,美国有很多大的电影公司成立,有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等。当时叫做产业资本时代,什么叫做产业资本?资本家建立了电影公司,自己投资,自己拍电影,这叫做产业资本,所有事情都是由这种资本家来做的。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电影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产业资本变成了金融资本。什么叫金融资本?那就是不再像过去一样,由资本家自己拿钱来拍电影,而是通过上市融资来让全美国参与。比如在股票市场上市,把股权卖给社会大众,通过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向资本家,而是向社会大众筹集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这些伟大电影的拍摄。
也就是说,美国的电影界从1929年的产业资本变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金融资本为主导,这是很有意思的。2000年发生了什么事?美国科网股泡沫破灭,再次进入萧条时期,于是又孕育出一系列伟大的电影,包括《哈利·波特》、《指环王》、《蜘蛛侠》,还有《星球大战》第二部。这个时期的《指环王》第三集票房纪录是11亿美元,《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票房是9亿美元。难以想象,又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再一次孕育出一系列的伟大电影。
⑸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典型的现象是什么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⑹ 请你对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谈谈自己的感受。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往纵深发展,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很明显,身边熟人里失业的逐步
多了,机舱里的空位明显多了,路上的车,商场的购物者慢慢的变少了.经济危机是真的来了,普通人又该如何应对这场来势汹汹,预计历时还会比较久的经济危机呢?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会很大的,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以平均每年近一万亿美圆经济总量增长,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加入wto后,有着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外贸急速增长,还清楚的记得几年前,身边不少熟人都在广东开小厂,大多是服装玩具小机械加工之类,随便一年都能赚个几十万,就跟捡钱一样.,二是随着外汇顺差的增多,国内基础货币发行越来越多,05年底人民币开始升值,制造业开始不景气,大量的资金涌进股市和楼市造成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投资爆发性增长,目前国内房地产就是个超级大泡泡,由于这两年的过度开发,已明显供过于求,很简单,大家看看你身边的朋友,还有付得起首付却还没有买房的吗?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正准备竣工开盘的楼盘有多少?看看你所在的城市的新建楼盘晚上几个房间亮着灯?毫无疑问,房地产行业今后将会有很多年的衰退萧条期,我在去年起,就在写帖子或者跟朋友闲谈时说,房地产疯了,房价半年可以翻一倍,房价很快就会见顶,但当时基本没人信,就是在深圳房价见顶之后的今年上半年,基本还是没人相信房价会跌.
在失去出口和房地产这两大gdp主力之后,中国的经济就只能靠内需了,本人对经济是门外汉,我对经济的理解是这样,经济的增长应该是建立在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然后多余的劳动力又去发展新型的服务业的基础上.一直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很明显不是长远之计,世界贸易的本质还是需要贸易平衡,只有贸易平衡才能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不然迟早都会导致危机,就象中国,这么多年靠牺牲中国人的健康靠牺牲环境浪费资源赚了这么多的美圆其实就是赚了一堆纸,买技术人家不卖,买资源,你一买就暴涨.其实就是不受外围的影响,中国这几年也不会好过,中国经济必须转型,但是转型谈何容易,不是说转就能转的,你必须有了足够的资金储备,人才储备,技术储备你才能转型,否则这世界上的众多国家也就不会被分成三六九等了.扩大内需也不是国家领导人喊口号喊出来的,老百姓是真没钱,而且头上还压着医疗教育房价三座大山,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确实有非常大的内需市场,这也是很多经济学家都很看好中国经济的远期发展的原因,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只是到底如何来开发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就看中国领导人的智慧了,个人认为要扩大内需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当前中国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减小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受益范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只是这些政策的推出必定会受到既得利益的特权群体的阻扰,谈何容易!不幸的是,偏偏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这个阵痛期,美国还闹出了次贷危机,并迅速发展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其实从根本来说,美国的次贷危机跟中国也是有着深层次的关系的,很多东西就是全球经济的一次共振.当然,中国如果能够利用此次经济危机的时间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那从长期来看,对中国可能还是利好,但就近些年来说,此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会很大的.
上面废话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一点,中国至少在三年内日子不会好过,可能有些人认为经济危机跟自己关系不大,那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只是处在秋天,还没入冬,房地产泡末这个中国经济内的核炸弹还没爆炸.俗话说,不破不立,中国经济不来一次大萧条是没法继续发展的,其实这对有远见的人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只是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就是要大家一起思考的问题了,在此我写一点自己想到的东西,权且当作抛砖引玉!
1.投资:在经济危机期间,你的资产能不缩水就是成功.股市这几年是不碰的,中国股市之前的这波超级大牛市纯粹是靠流动性堆砌起来的,而经济基本面,其实在2006年就开始变坏,所以这波牛市赚得狠的都是什么也不懂的傻瓜,当然,最后在6000点或者5400点懂得出来的人不多,其实对有判断力的人来说,6000点或许不好抓,5400点时的见顶迹象就很明显了.所以,a股的泡末之大是超出很多人想象的.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当时对a股是看到1300~1500点之间见底,现在来看,a股很有可能会再破千点,至于到底什么时候会见底目前还不敢做判断,但如果以香港为参照来说真的很不容乐观,超级大盘的中石油在香港的价格目前只有a股的四成,香港垃圾股的价格目前只有a股一成到两成的价格,银行这类大蓝筹香港的价格基本在a股的五成到七成之间,而香港股市目前还没有见底的迹象,对经济来说,房地产这个大泡泡还悬在头上,房地产泡末破裂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会很大的,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银行.所以,从这些来看,a股什么点位能止跌见底真不好说.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资金不缩水,远离股市,等待黎明的曙光,只是此次熊市历时可能会特别长,跌幅会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而且由于受上次四年熊市死守后迎来大牛市再大赚的旧观念的影响,很多人最终会亏的血本无归.至于房地产,我想脑子没进水的人,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想着去买房子.虽然目前还会继续买房的人不多,但估计在一年后一线城市的房价跌去一半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买房,就象a股3000点时,很多人都觉得很便宜了,但可以保守的估计,一线城市的房价在腰斩之后,三年内还会再腰斩一次.其实很多时候,生活观念的转变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人这一辈子一定要买房吗?真要买,我也觉得四十岁以后买比较合适,那时候基本你的事业和生活都稳定下来了.房子能保值吗?我觉得就是房价两次腰斩后也都还是个问题,其实目前很多人的判断都是以中国经济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为基础的,事实上可能吗?而且你再去城市的角落看看十年二十年前修的房子现在是个什么鬼样,再去看看四川地震灾区的一些商品房就会明白,就是房子价格没有泡末,你的房子能否保值其实都是个问题.至于那些什么古董啊,兰花啊,珠宝啊之类的投资品种,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基本上都只有跌这一条路的.对于办企业的朋友,除非你是高科技或者特殊的垄断行业,这两点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是不适用的,所以大部分的公司老板这时候该干什么?那就是停止扩张,缩小企业经营规模,储备现金及核心的技术和人才准备过冬,对于一些小企业如果不能裁员,那就跟员工协商降薪,我想大部分员工都会理解,反正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就是要尽一切可能缩减开支.对一般人来说,我目前有个初步可行的资金规划,那就是一半资金放人民币,买国债或者保守的债券基金,我个人买的是华夏债券,或者存三到五年定期,一小半资金买美圆,存两年左右定期,另外买一点黄金现货存在家里,防战争或者社会动乱.对于靠小本生意谋生的,个人建议做基本的生活保障方面的生意,比如日常生活不得少的粮食,水果,快餐类的生意.
2.就业:这个时候当然是不能随便再跳槽了,而且不但不要想着跳槽, 还要尽一切能力努力工作,保住目前手上的饭碗,让老板觉得你是他企业里的核心人员,是可以依靠的员工.真有更好的公司愿意接收你,也一定要谨慎,方方面面都有所考虑,毕竟换个工作环境,会有很多你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出现. 据了解,在职场最容易被裁减的人员包括:新晋职员(尤其是对工作还不能上手的职员)、边缘部门(例如生产企业裁员往往会从后勤和服务部门开始)、业绩不佳或者工作态度不好的员工,最后一类人在经济状况稍好的时候也容易被排除在外,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更容易成为箭靶子。很多人以为经济危机跟自己没有关系,其实,除了公务员及医疗教育等公共事业单位不会受影响,其它绝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影响的.其实公务员都不一定,经济危机来了,国家财政困难了,为了缩减政府开支,说不定哪个铁腕人物上台就精简机构了.
3.生活:在经济危机期间,开源是很难的,这时节流就很重要了,这段时间要尽可能的节约,除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开支外,其它的能节省的都要尽量节省,比如旅游花费,看电影等娱乐花费,少买衣服,少下馆子,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尽量少逛街,把手头多余的信用卡扔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超支,去超市一次就把一星期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都买齐,剩下的时间可以多看书学习,多参加体育运动,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中国, 看病吃药也是一项很大的开支.有车的少开没车的也别买了,车这玩意,耗钱而且从来都是贬值.有男女朋友的年轻人赶快结婚,婚礼能节俭就尽量节俭,谈恋爱花钱啊,结完婚就好好过日子.至于经济危机期间是否要生小孩,我觉得应该依各自的情况而定,对经济条件好的我觉得趁经济危机期间去学校进修或者利用这段时间生小孩子还是蛮合算的.
4.在乡下有房子有地的千万别卖了,非常时期说不定会有大用处.在乡下没房子没地的可以想办法买一点,另外,乡下有亲戚的跟亲戚搞好关系,说不定哪天就要去投靠人家.
总结:经济危机很大一个作用就是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破坏,在此期间我们如果能守住自己的财富,那你就是成功. 呵呵,写的有点晕了,乱七八糟的,大家将就着看,还没有想到的希望大家补充.
⑺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娱乐行业有哪些影响
丁磊:金融危机没对中国互联网产生明显影响
2008年11月7日19:04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杜丽华 选稿:李浩翔
东方网记者杜丽华11月7日报道:在今天召开的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美国金融危机对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影响是与会代表关注的话题。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在接受东方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危机没对中国互联网产生明显影响。 >>>进入专访视频
丁磊说,相比金融服务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美国金融危机对互联网造成的影响较小。目前,金融危机对中国互联网还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至于今后会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还不能预测。
丁磊表示,随着中国互联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网络通信、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方面已不逊色发达国家。谈到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时,丁磊说:中国完全可以走自己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金融风暴来了,娱乐还好吗?
对于美国金融风暴对全球娱乐产业是否有影响这个时下的焦点话题,有业内人士这样冷静地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是的,尽管好莱坞的各大电影制作公司嘴上不说资金有困难了,但实际上,美国一些银行已经决定放弃好莱坞了,不再投资电影业。美国演员此时“趁火打劫”,正酝酿罢工呢。
不过还好,目前这场全球经济的低迷,对中国的娱乐产业影响不大,除了零星有明星出场费、片酬可能将降低的传闻之外,中国的娱乐圈一切正常。
【中国篇】
一切正常影响不大
中国内地 歌照唱,片照拍
中国内地的娱乐行业在面对金融风暴时,显得比较从容。
中国唱片公司总经理赵大新表示:“这个对我们的影响应该不大,当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长期影响肯定还是有的。不过,就唱片业而言,因为盗版等问题,唱片工业长期都不景气,市场方面也影响不到哪里去,另外,我们也不依靠海外投资。”
对于影视业而言,内地老大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也表示目前不会有影响,“好莱坞暂时没什么大动静呢,我们该拍的影视剧还是照拍,预算什么的都不会变。这个经济危机是从金融行业开始的,要波及到娱乐业还需要很长的过程,而且前提是经济持续衰退。现在来讲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
中国香港 投资者比以前小心了
“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没有行业能够独善其身。”香港资深影人、金像奖前任主席文隽这样对记者说。
在文隽看来,香港地区的电影业目前尚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太大影响,但3个月到半年以后,经济对电影业的影响肯定会显现出来。
文隽说:“大家都知道,电影投资需要现金,现在的现金流很紧张,肯定会对电影业有冲击。”他表示,相对于好莱坞这样的电影基地来说,香港地区的电影业在经济上相对独立,电影不太依靠银行投资,“在香港,像杨受成这样的娱乐大亨都有别的实业,既然其他实业有所缩水,那么,大的电影公司对电影的投资肯定会比以前更小心。”
中国台湾 娱乐业逆势飘红
在全球经济一片哀声的环境下,中国台湾地区的娱乐业却逆势而红。《海角七号》成为台湾地区电影复苏的号手,同时,也在很多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台湾人的生活。
台湾地区资深娱乐记者粘嫦钰告诉记者:“娱乐产业反而是危机中逆势看好的一块,大家在家里看电视、DVD,看电影,花费反而少。”
粘嫦钰指出,红火的源头是台湾地区的小成本电影《海角七号》,自上个月上映以来,不仅创造了台湾地区近年来的票房奇迹,也带动了不少其他产业的红火。首先,这部电影带红了一群艺人,这些艺人频繁参加各种综艺节目,也带动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人气。其次,该片还带动了旅游业。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海角七号》的追星族纷纷利用假期到拍摄地观光,使得拍摄地一天的观光量就突破了5万人。据《成都商报》
金融风暴袭击中国 娱乐行业偷笑春天来了
查看评论
www.cnfol.com 2008年10月23日 10:55 星岛环球网
人们普遍认为全球经济低迷也将殃及中国新兴的创意和娱乐产业,湖南电视的领军人欧阳常林却表示,“经济的冬天到了,娱乐的春天一定不会遥远”。
中新社报道,22日在伦敦参加中英传媒产业峰会时,湖南省广电局局长、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说,经济不景气,娱乐业反而有机会,好莱坞就是在经济危机后发展起来的。
面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欧阳常林希望电视创意和娱乐产业成为缓解压力、刺激消费、培养信心的一把“金钥匙”。“在金钱和快乐面前,我们认为快乐的价值更高!”
这位“电视湘军”的掌门人有足够的理由感到“快乐”——凭借不断创新的娱乐节目,湖南电视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电视台。欧阳常林说:“湖南电视最大的创造就是快乐”,未来发展也是“让创意更精彩,让大众更快乐”。
欧阳常林向英国同行介绍了湖南电视“创造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凭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而“创意大国”英国也在湖南电视的成功故事里,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几年,湖南电视的《名声大震》《舞动奇迹》《以一敌百》《足球小子》等节目,都是和英国制作公司合作的结果。湖南卫视和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制作人已经开始互换交流,本周起ITV的制片人就开始在湖南卫视上班。
“电视湘军”的成功只是中国创意和传媒产业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有丰富的创意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有与欧美国家创意产业合作的渴求。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阴影下,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市场”更是英国业内人士瞩目之所。由英国卫报传媒集团和IPCN公司主办的中英传媒产业峰会,吸引了中英两国的传媒、广告、动漫等行业人士参加,讨论中英如何在创意和媒体产业加强合作。
⑻ 经济危机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
我们老百姓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1.投资:在经济危机期间,你的资产能不缩水就是成功.股市这几年是不碰的,中国股市之前的这波超级大牛市纯粹是靠流动性堆砌起来的,而经济基本面,其实在2006年就开始变坏,所以这波牛市赚得狠的都是什么也不懂的傻瓜,当然,最后在6000点或者5400点懂得出来的人不多,其实对有判断力的人来说,6000点或许不好抓,5400点时的见顶迹象就很明显了.所以,a股的泡末之大是超出很多人想象的.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当时对a股是看到1300~1500点之间见底,现在来看,a股很有可能会再破千点,至于到底什么时候会见底目前还不敢做判断,但如果以香港为参照来说真的很不容乐观,超级大盘的中石油在香港的价格目前只有a股的四成,香港垃圾股的价格目前只有a股一成到两成的价格,银行这类大蓝筹香港的价格基本在a股的五成到七成之间,而香港股市目前还没有见底的迹象,对经济来说,房地产这个大泡泡还悬在头上,房地产泡末破裂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会很大的,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银行.所以,从这些来看,a股什么点位能止跌见底真不好说.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资金不缩水,远离股市,等待黎明的曙光,只是此次熊市历时可能会特别长,跌幅会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而且由于受上次四年熊市死守后迎来大牛市再大赚的旧观念的影响,很多人最终会亏的血本无归.至于房地产,我想脑子没进水的人,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想着去买房子.虽然目前还会继续买房的人不多,但估计在一年后一线城市的房价跌去一半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买房,就象a股3000点时,很多人都觉得很便宜了,但可以保守的估计,一线城市的房价在腰斩之后,三年内还会再腰斩一次.其实很多时候,生活观念的转变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人这一辈子一定要买房吗?真要买,我也觉得四十岁以后买比较合适,那时候基本你的事业和生活都稳定下来了.房子能保值吗?我觉得就是房价两次腰斩后也都还是个问题,其实目前很多人的判断都是以中国经济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为基础的,事实上可能吗?而且你再去城市的角落看看十年二十年前修的房子现在是个什么鬼样,再去看看四川地震灾区的一些商品房就会明白,就是房子价格没有泡末,你的房子能否保值其实都是个问题.至于那些什么古董啊,兰花啊,珠宝啊之类的投资品种,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基本上都只有跌这一条路的.对于办企业的朋友,除非你是高科技或者特殊的垄断行业,这两点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是不适用的,所以大部分的公司老板这时候该干什么?那就是停止扩张,缩小企业经营规模,储备现金及核心的技术和人才准备过冬,对于一些小企业如果不能裁员,那就跟员工协商降薪,我想大部分员工都会理解,反正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就是要尽一切可能缩减开支.对一般人来说,我目前有个初步可行的资金规划,那就是一半资金放人民币,买国债或者保守的债券基金,我个人买的是华夏债券,或者存三到五年定期,一小半资金买美圆,存两年左右定期,另外买一点黄金现货存在家里,防战争或者社会动乱.对于靠小本生意谋生的,个人建议做基本的生活保障方面的生意,比如日常生活不得少的粮食,水果,快餐类的生意.
2.就业:这个时候当然是不能随便再跳槽了,而且不但不要想着跳槽, 还要尽一切能力努力工作,保住目前手上的饭碗,让老板觉得你是他企业里的核心人员,是可以依靠的员工.真有更好的公司愿意接收你,也一定要谨慎,方方面面都有所考虑,毕竟换个工作环境,会有很多你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出现. 据了解,在职场最容易被裁减的人员包括:新晋职员(尤其是对工作还不能上手的职员)、边缘部门(例如生产企业裁员往往会从后勤和服务部门开始)、业绩不佳或者工作态度不好的员工,最后一类人在经济状况稍好的时候也容易被排除在外,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更容易成为箭靶子。很多人以为经济危机跟自己没有关系,其实,除了公务员及医疗教育等公共事业单位不会受影响,其它绝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影响的.其实公务员都不一定,经济危机来了,国家财政困难了,为了缩减政府开支,说不定哪个铁腕人物上台就精简机构了.
3.生活:在经济危机期间,开源是很难的,这时节流就很重要了,这段时间要尽可能的节约,除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开支外,其它的能节省的都要尽量节省,比如旅游花费,看电影等娱乐花费,少买衣服,少下馆子,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尽量少逛街,把手头多余的信用卡扔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超支,去超市一次就把一星期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都买齐,剩下的时间可以多看书学习,多参加体育运动,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中国, 看病吃药也是一项很大的开支.有车的少开没车的也别买了,车这玩意,耗钱而且从来都是贬值.有男女朋友的年轻人赶快结婚,婚礼能节俭就尽量节俭,谈恋爱花钱啊,结完婚就好好过日子.至于经济危机期间是否要生小孩,我觉得应该依各自的情况而定,对经济条件好的我觉得趁经济危机期间去学校进修或者利用这段时间生小孩子还是蛮合算的.
4.在乡下有房子有地的千万别卖了,非常时期说不定会有大用处.在乡下没房子没地的可以想办法买一点,另外,乡下有亲戚的跟亲戚搞好关系,说不定哪天就要去投靠人家.
总结:经济危机很大一个作用就是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破坏,在此期间我们如果能守住自己的财富,那你就是成功. 呵呵,写的有点晕了,乱七八糟的,大家将就着看,还没有想到的希望大家补充.
相关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09e780100b8qc.html
经济危机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⑼ 经济危机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
金融危机会影响信贷和消费,如果信贷和消费受到的影响过大,就可能影响实体经济,最终发展为经济危机。
目前美国经济是比较低迷,但是,说它就是经济危机了,未免还早。
但是,这不代表对娱乐业不构成影响。
要知道,电影拍摄的主要资金来自自有、信贷、企业投资等领域,
因为经济环境不好,消费预期下降,金融信贷和企业以赞助和广告形式对娱乐业的投入也会下降。
所以,不是确有把握的、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影片,就很有可能简化或停拍。
不过,我们每年看不了很多好莱坞大片,而这种影响对真正的大片在目前阶段不会很大,反倒能剔除很多垃圾片哦
⑽ 经济危机对普通老百姓到底有多大影响
千万别以为跟百姓没关系。其实,金融大动荡,等于人的血液先出了问题。之后,往往接下来是经济各个层面的问题会逐渐体现出来。一是企业会逐渐采取收缩战略,包括裁员潮会接踵而来。所以打工族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现,不然老板看你烦你就可能是第一个被裁员的。找工作会越来越难。其次是工资的提高会逐渐变成很难的事情,甚至可能会降低工资收入,奖金会越来越少甚至想都别想了。所以你如果是靠工资的消费人群那就要注意减少开支了。
接下来会百业萧条,包括投资,消费,贸易都会变冷。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现金。现金会越来越珍贵,钱会越来越觉得是钱了。
我国的就业形势本来就很困难。遇到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大量出口企业破产,仅第三季度广东就有7千多家企业破产。87万人失业。明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打工族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