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推荐 > 经典黄梅戏电影

经典黄梅戏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21 08:36:53

A. 傲气的黄梅戏电影还有哪些最好是严凤英的

《天仙配》(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改编:桑弧 导演:石挥 摄影:罗从周 布景设计:胡倬云女驸马》(黄梅戏) 海燕、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导演:刘琼 摄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安徽戏曲集锦》 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江南电影制片厂协助 导演:郭筠 摄影:张保宣 副导演:乔志良 影片包括:《春香闹学》(黄梅戏)、《拾棉花》(泗州戏)、《借罗衣 牛郎织女》(黄梅戏)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陆洪非、金芝、岑范、完艺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 特技摄影:周诗穆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柳荫记》(黄梅戏) 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长虹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桑弧 艺术顾问:严凤英、王少舫 导演:顾而已 摄影:吴蔚云 美工:卢景光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小店春早》(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庆市文化局,汪存顺、王寿之执笔 导演:邓一民、徐纪宏 摄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红霞万朵》(黄梅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徽省安庆地区文化局《红霞万朵》创作组 导演:陈岗、李鸣 摄影:黄永湖、姚梅生 美工:罗声繁 演出: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 杜鹃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沙丹 导演:沙丹 摄影:李永福 美术:潘姚根、程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龙女》(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丁式平、朱士贵、许成章 导演:舒适 摄影:陈晨祥 美工:黄洽贵、黄剑锋 副导演:冯笑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孟姜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王冠亚、渐知 导演:沙丹 摄影:瞿金楼 美术设计:赵金声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香魂》(黄梅戏) 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刘云程 艺术顾问:傅超武 导演:张鸿眉、王金声 摄影:王文锡 美工:张林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 导演:陈怀皑 摄影:黄心一 美工:屠居华 副导演:骆航民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 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谢文礼 导演:李俊岩 摄影:李俊岩 美术:隋壮基 副导演:姬鹏 根据传统戏《恩仇记》改编

B. 比较经典的黄梅戏有哪些除了对花,女驸马,夫妻观灯,天仙配

韩再芬作品: 电影:《香魂》《生死擂》《徽商情缘》 电视剧:《郑小姣》《天仙配》《女驸马》《孟丽君》《桂小姐选郎》《龙凤奇缘》《桃花扇》《李师师与宋徽宗》《彩云坪》《挑花女》《小辞店》《秋》《潘张玉良》 舞台剧:《西施》《血狐帕》《孔雀东南飞》《女驸马》《郑小姣》《莫愁女》 CD:黄梅飘香的季节 还有网络收集及自己录制的韩再芬晚会表演专辑以及采访。 马兰作品: 影视剧:《严凤英》《龙女》《劈棺惊梦》《遥指杏花村》《西厢记》 舞台剧:《红楼梦》《女驸马》《无事生非》《秋千架》《女驸马、天仙配》(音配像) 《红楼梦》共三个版本。 CD:黄梅经典 还有网络收集一些唱段,还有自己录的一些。DVD的有七八个了吧。 马兰有采访、唱段等有自制DVD。 严凤英作品: 电影:《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夫妻观灯》 专题片:《坠入凡间的精灵》《妇唱夫随》等 孙娟作品: 舞台剧:《春江月》《桃李无言》 电视剧:《花田错》《李清照》 孙娟个人DVD卡拉OK 郭宵珍作品: 舞台剧:《春江月》《荞麦记》 电视剧:《祝福》《黄山情》 周源源作品: 舞台剧:《半边月》《风雨丽人行》《小辞店》 电视剧:《平湖秋月》 周源源CD二十一世纪黄梅戏经典 杨俊作品: 电影:《血泪恩仇录》《孟姜女》《貂婵》 赵媛媛作品: 舞台剧:《孔雀东南飞》《桃花女》《柳暗花明》《卖油郎与花魁女》 电影:《山乡情悠悠》 吴亚玲作品: 舞台剧:《梁祝》《红丝错》《墙头马上》《游春、葬花》 电视剧:《春》 黄梅仙子专辑 李文作品: 舞台剧:《啼笑姻缘》《戏牡丹、打猪草》《扫花堂、戏牡丹》 《长恨歌》 吴亚玲作品: 舞台剧:《梁祝》《红丝错》《墙头马上》《游春、葬花》 电视剧:《春》 黄梅仙子专辑 省黄经典: 1、天仙配(严凤英)2VCD 2、女驸马(韩再芬)4VCD 3、三请樊梨花(孙娟、汪小铎、蒋建国)2VCD 4、游龙戏凤(周珊、何云)2VCD 5、双玉蝉(李文、梅院军)3VCD 6、姐妹易嫁(周珊、徐君、茆建琳)2VCD 7、孟姜女(李文、刘华)2VCD 8、孝子冤(余顺、梅院军)2VCD 9、打金枝(吴亚玲、蒋建国、黄新德)2VCD 10、清风亭(黄新德、胡玉洁)2VCD 11、秦香莲(吴亚玲、刘华、董成)3VCD 12、哑女告状(吴亚玲、蒋建国、何云)3VCD 13、罗帕记(黄新德、吴亚玲)3VCD 14、胭脂(余顺、刘华)3VCD 15、乔太守巧点鸳鸯谱(黄新德、何云、梅院军)3VCD 16、红楼梦(何云、魏蓓蓓)3VCD 17、李文专辑--仙女的传说1VCD 18、兰桥汲水、玩会跳船、打豆腐、挡轿2VCD (孙娟、汪小铎、王娟、张小威、程小君;王淮、吴凤霞、何云、琚翔、陈丹、王成) 19、做文章、补背褡、春香闹香2VCD (潘雪萍、周珊、何文顺、凌夏、袁伟、琚翔、潘雪萍) 20、黄梅戏精华选段卡拉OK 2VCD 省黄最近四大剧目: 《霸王别姬》 《雷雨》 《逆火》 《知心村官》 其它名家: 《喜荣归、挑女婿》(台湾公共电视台录制)这个感觉不错,比央视放的那个好! 《皇帝告状》(汪静、潘文革) 《贞娘怨》(张小萍、潘文革) 《玉堂春》 《朱门玉碎》(丁同) 《公主与皇帝》(满玲玲、马自俊) 《青铜之恋》 《半把剪刀》(汪静) 《蔡鸣凤辞店》(满玲玲、马自俊) 《双下山》(余顺、王娟) 《母老虎上轿》(李龙斌、陈小芳) 《七仙女与董咏》(汪静) 《啼笑姻缘》 《杨门女将》(胡静) 《鸳鸯配)(徐君) 《女驸马》(周莉)这个也不错,周莉演得别有一番滋味! 《二月》 《御河桥》(李萍) 《巧妹与憨哥》(徐君、刘华) 《渔网会母》(周珊、钱涛) 《金玉奴》(何云) 《游园惊梦、灵姑戏虎》(何云、梅院军) 《黄梅戏名家荟萃》(中国第一届艺术节晚会片断) CD 《中国戏曲名家唱段珍藏版》 《女驸马》(吴亚玲、周源源) 《周源源二十一世纪黄梅经典》 《天仙配》(严凤英)

C. 黄梅戏电影

黄梅戏版的《梁祝》好像没有62年拍的!78年以前内地的的黄梅戏电影并公映的就是《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未公映的有《夫妻观灯》《春香闹学》。如果真有的黄梅戏62版的《梁祝》也有可能是港台拍的黄梅调电影,凌波、乐蒂主演的!但好像是63年拍的!
对与不对!请参考!

D. 黄梅戏电影有哪些

1959 2部
《女驸马》(黄梅戏) 海燕、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导演:刘琼
摄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安徽戏曲集锦》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江南电影制片厂协助
导演:郭筠
副导演:乔志良
摄影:张保宣
影片包括:《春香闹学》(黄梅戏)、《拾棉花》(泗州戏)、《借罗衣》(庐剧)

1963 2部
《牛郎织女》(黄梅戏)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陆洪非、金芝、岑范、完艺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
特技摄影:周诗穆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柳(槐)荫记》(黄梅戏) 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长虹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桑弧
艺术顾问:严凤英、王少舫
导演:顾而已
摄影:吴蔚云
美工:卢景光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76 2部
《小店春早》(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庆市文化局,汪存顺、王寿之执笔
导演:邓一民、徐纪宏
摄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红霞万朵》(黄梅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徽省安庆地区文化局《红霞万朵》创作组
导演:陈岗、李鸣
摄影:黄永湖、姚梅生
美工:罗声繁
演出: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

1984 2部
《杜鹃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沙丹
导演:沙丹
摄影:李永福
美术:潘姚根、程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龙女》(黄梅戏)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丁式平、朱士贵、许成章
导演:舒适
副导演:冯笑
摄影:陈晨祥
美工:黄洽贵、黄剑锋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86 4部
《孟姜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王冠亚、渐知
导演:沙丹
摄影:瞿金楼
美术设计:赵金声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余治淮
导演:王枫
副导演:曲长科
摄影:冯秉镛
美术:王崇
演出:安徽省黟县黄梅剧团

《香魂》(黄梅戏)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刘云程
艺术顾问:傅超武
导演:张鸿眉、王金声
摄影:王文锡
美工:张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
导演:陈怀皑
副导演:骆航民
摄影:黄心一 美工:屠居华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1991 1部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 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谢文礼
导演:李俊岩
副导演:姬鹏
摄影:李俊岩
美术:隋壮基
演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2000 1部
《山乡情悠悠》 安徽省电影公司
编剧:李光南、邓新生
导演、摄影:黄乔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2001 1部
《生死擂》 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金芝、草青
导演:王好为、李晨声
摄影:李晨声、尹其武

E. 黄梅戏影片有哪些

1959 2部
《女驸马》(黄梅戏) 海燕、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导演:刘琼
摄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安徽戏曲集锦》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江南电影制片厂协助
导演:郭筠
副导演:乔志良
摄影:张保宣
影片包括:《春香闹学》(黄梅戏)、《拾棉花》(泗州戏)、《借罗衣》(庐剧)

1963 2部
《牛郎织女》(黄梅戏)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陆洪非、金芝、岑范、完艺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
特技摄影:周诗穆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柳(槐)荫记》(黄梅戏) 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长虹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桑弧
艺术顾问:严凤英、王少舫
导演:顾而已
摄影:吴蔚云
美工:卢景光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76 2部
《小店春早》(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庆市文化局,汪存顺、王寿之执笔
导演:邓一民、徐纪宏
摄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红霞万朵》(黄梅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徽省安庆地区文化局《红霞万朵》创作组
导演:陈岗、李鸣
摄影:黄永湖、姚梅生
美工:罗声繁
演出: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

1984 2部
《杜鹃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沙丹
导演:沙丹
摄影:李永福
美术:潘姚根、程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龙女》(黄梅戏)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丁式平、朱士贵、许成章
导演:舒适
副导演:冯笑
摄影:陈晨祥
美工:黄洽贵、黄剑锋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86 4部
《孟姜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王冠亚、渐知
导演:沙丹
摄影:瞿金楼
美术设计:赵金声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余治淮
导演:王枫
副导演:曲长科
摄影:冯秉镛
美术:王崇
演出:安徽省黟县黄梅剧团

《香魂》(黄梅戏)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刘云程
艺术顾问:傅超武
导演:张鸿眉、王金声
摄影:王文锡
美工:张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
导演:陈怀皑
副导演:骆航民
摄影:黄心一 美工:屠居华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1991 1部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 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谢文礼
导演:李俊岩
副导演:姬鹏
摄影:李俊岩
美术:隋壮基
演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2000 1部
《山乡情悠悠》 安徽省电影公司
编剧:李光南、邓新生
导演、摄影:黄乔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2001 1部
《生死擂》 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金芝、草青
导演:王好为、李晨声
摄影:李晨声、尹其武

F. 黄梅戏天仙配观后感800字

黄梅戏天仙配观后感800字

黄梅戏天仙配观后感800字,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而黄梅戏是一个比较欢快的戏种,它没有越剧的悲沉,也没有京剧的高亢,以下分享黄梅戏天仙配观后感800字。

黄梅戏天仙配观后感800字1

《天仙配》之所以成为黄梅戏经典,是因为其剧情、唱腔、唱词、演员表演等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心打磨的,《天仙配》也是黄梅戏的传统曲目,解放前就已经在各黄梅戏帮演出,但真正成功还是解放后五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团体对其进行改编版,同时也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等著名黄梅戏演员,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最后该剧也被搬上大银幕,让全国人民都能够欣赏黄梅戏艺术精华。所以说,《天仙配》剧目在黄梅戏中的地位相当于九鼎之尊,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黄梅戏的代名词。

天仙配》的剧情非常简单,角色也不多,但故事情节却非常的讨巧,深受老百姓的喜好,通俗一点就是适合他们的品味。《天仙配》的剧情是历史上有关孝子董永的传说演变而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经过民间或野史不断的流传,最终就成了神话爱情故事,其本义也就是宣扬孝道、尽孝能够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五十年代经改编后的剧本,并没有放弃神话的因素,只是将主题升华,加入“玉皇大帝”、“财主”的反面角色,将整个剧情改编成包含“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与封建制度(统治势力)做斗争”寓意,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精华(“孝道”),又贴近时代的特点(反封建),满足时代进步文化的要求,所以该剧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戏曲绝对是一种以音乐为主的艺术,戏曲中的音乐绝对是戏曲的灵魂,不同风格的戏曲音乐也就造就了中国不同的地方戏,黄梅戏被誉为“山野吹来的风”,可见其戏曲音乐风格乃是清新、自然,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天仙配》的戏曲音乐,不论从词或是曲来看,都是非常地朴实,就和家乡的百姓一样淳朴。

《天仙配》的唱词,极其通俗,接近大白话,就算是没有一点文化的劳苦大众也能够理解,比方说其中背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段,很通俗地告诉大家,劳动人民的幸福就是夫唱夫随、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体现在具体的表象上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很简单但又非常真实,不需要过多的华丽词藻、不要过多的典故来装饰。戏曲的唱腔也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花哨、技巧,没有像京、昆那样复杂曲牌、套路,老百姓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当然,黄梅戏这种音乐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有些曲目,比方说武戏等,就不太适合黄梅戏来演绎。

黄梅戏天仙配观后感800字2

由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王少舫演出拍摄的《天仙配》电影已是家喻户晓,蜚声海外。其实这部神话剧由大师级和名角演员演出无可挑剔也是专门为她们写的,所以县级基层剧团要演好这种阳春白雪确有难度,其一,挑梁名角实属少有;其二,部门设备,灯服道效景乐的水平难以满是神话剧的需求;再就是演出市场和服务对象也有局限性。但作为黄梅戏专业剧团,无论是省市级或县级乃至民营团,不可能不排演这个黄梅戏的传统看家戏。

那就看你怎么排怎么演了,是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是平平淡淡无名角挑梁肯定压不住台,冷冷静静观众也无法耐心看下去,是轰轰烈烈没有丰厚的资金铺垫包装打造也难能达到要求。笔者有幸观看了来自基层的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天仙配》真的出乎意料,先前也了解到该团就“天仙配”也演了几代人,不用质疑是一代胜一代。这里也不可否定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下已是声光音控的信息时代。肯定在部门设置上胜过从前,对打造神话剧基础条件也优越些。但是,要打造好《天仙配》没有一个用心的领导策划,没有一个用心的导演构思还是难以出新。望江团做到了,他们正是“用心”才“出新”。

是在一次“文化恵民,送戏下乡”活动中看到该团为农民演出的一“天仙配”让我震撼了,简直不相信如今的望江县剧团青年演员的演出水平完全不逊色于地市级专业团。当夜幕降临,传统的闹台锣鼓喧天,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拥向台口,开演的钟声响起,在悲壮的“天仙配”主题曲后混声合唱中帷幕渐渐拉开,电子显示屏幕上天空乌云翻滚,舞台上烟雾弥漫,一柱强烈的追光灯照射着站立在鹊桥上的七女,俨然是凄凉的天空岁月,每个观众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台,聆听着七女委婉甜润的唱腔,尤其是七个仙女同时出场,那轻盈的台步遨游鹊桥和来回穿梭用纤细的小手编织锦绢真的令人目不暇接。导演独具匠心的舞蹈手法既不落窠臼又不失传统,既虚无漂渺又写真写实,特别是灯、服、道、效、景、乐有机配合真是大手笔、大风范,大排场,神话般展示在观众眼前。

提到“用心”就不得不说该剧二度导演姚虹,她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受父母(该团有影响的老领导和老艺人)熏陶,跟班学艺,功底扎实,文武不挡,担任过历届艺术节获奖剧目“阿珍”“鸳鸯壸”“相知吟”的副导演和技导并为该团所有恢复排练的数十个传统剧目的二度执导,在二度创作上颇见功力,尤为新颖。她领悟到“天仙配”虽说有传统样板但随着时代发展和观众层面也不能老戏老演,应该融入新意,她执导演出的`《天仙配》“鹊桥”与“织绢”两场戏从舞蹈构思上打破了传统模式,充分发挥载歌载舞的表演优势,再就是在演员服饰和道具上展现时尚新潮,有看点和亮点,也非常养眼。所以令观众魂牵梦绕,流连忘返。这就彰显出导演独具匠心的二度创作。

再说剧中七女和董永这两个挑梁角色虽不是资深名角但七女的扮演者童玲红也算该团远近闻名的当家花旦,曾在《阿珍》《鸳鸯壸》《相知吟》三个获奖剧目担任主角有一定舞台经验,她嗓音甜润,穿透力强,唱功见长,很有深度。董永的扮演者王文华虽年轻稚嫩但英俊潇洒,表演老道,曾受王少舫大师弟子李守强就董永一角进行过专门训练,偶见确实留有大师痕迹,很是规范。所以这俩个人物在表演上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较为成功。

再就是天将的扮演者何东虽是配角戏不多但他造型好表演逼真,特别是他那恢宏浑厚的嗓音再加上浑响音效更加如雷贯耳,一声“七公主速速返回天庭”顿时配上灯光音效,狂风呼啸,电闪雷呜,飞沙走石,恰似翻江倒海穿云裂石之势确有震慑力,不得不让观众身临其境为七女和董永的生离死别而揪心而悲痛,而同情而惋惜,就是铁石心肠的人此时也得眨眼泪花。正是如此这般,从而使这个难演的黄梅戏看家戏《天仙配》表演到位,有趣有味。可以说他们为黄梅戏的传承繁荣真正的做到了“用心”良苦,“出新”良多。

黄梅戏天仙配观后感800字3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直是向往美好的,无论是什么故事,人们都希望有一个美好圆满的结局,所以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影视戏曲资料以喜剧为主,很少有悲剧,哪怕是悲剧,人们也将其圆满化。然黄梅戏《天仙配》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我观看之后,产生了无限感想,故而记下。

《天仙配》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讲的是东汉时期孝子董永卖身葬父,与七仙女槐荫树下喜结鸾凤,最后被玉帝活活拆散的悲剧故事。

故事开始了,电影版的黄梅戏《天仙配》是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人世间的真性情在他们演的主角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先以展现仙界美景为开始,由七仙女来诉说仙界的寂寞凄冷,於是想起了大姐说的人间之美好,想把人间偷看一番,但又怕父王知道了法不容情。其实古代封建时期君王的权威就是这样的,本身该故事是神话传说,天上的玉帝正是人间帝王的影射,故事在写仙界天宫天规的森严,其实是对现实生活中王权制度黑暗的刻画,七仙女的思凡心里正是倡导了解放人性、追求自由的人性主义观念。

七仙女和众姐姐偷看人间的美景,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但这在她们看来却是无比美丽的。首先他们看到了打鱼的人们正在江心捕鱼,接著他们又看到了砍柴的樵夫,之后看到了田间干活的农民,随后又看到了正在苦读的书生,然后她们看到了花轿正在迎亲,最后看到了主人公董永卖身葬父。

仙女们看到的这六件事,囊括了人间所有的人情世故。打鱼、砍柴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事,其实在暗中传达了一种道家思想,打鱼垂钓砍柴是修身养性之事,是道家积极无为的思想,古曲《渔樵问答》所体现的就是渔夫与樵夫自得其乐、清心寡欲的淡雅生活。《天仙配》所要表达的也是这个主题。农民在田间劳作正体现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迎亲与葬父正好体现了人世间婚丧嫁娶之大事,既表现了男欢女乐的鱼水欢乐之情,又体现了人生在世难免生老病死的悲痛,最后也阐述了人世间忠孝之大义。

看这人间的美景,突然天宫中几声钟响,惊得她们忙欲起身回宫,惟有七仙女两眼斜视天宫,充满了愤懑与叛逆之情,尽管人间有贫富差距,生老病死,然她却对董永产生了爱慕与怜悯之情,,所以决心下凡去与董永终身相伴,在封建社会这是十分违背伦理道德的,是叛逆者的行为,然而这恰恰体现了七仙女不恋神仙生活而追求自由、追求真爱的品质於是她便求大姐成全她,帮助她下凡人间。起初大姐不答应,最后拗不过七仙女,大姐便答应了她,且送给她一只难香,倘若遇到困难就点燃难香,众姐姐一定会相助,最后大姐又叮嘱了她几句,让她下凡去了。

“神仙岁月我不爱,愿做鸳鸯比翼飞”,七仙女满怀兴奋与激动,将拂尘率气地一丢,毫不犹豫地下得凡来,在她掷拂尘的那一瞬,我看出了她对凡间生活追求的坚决与矢志不渝,并且对仙界生活的毫不依恋。

下凡以后七仙女首先看到的是水中欢乐自在的游鱼和树上成双成对,叽叽喳喳唱著歌儿得鸟儿,她笑了,笑的是那麼灿烂,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之后七仙女唤出了本方的土地,且告诉了他自己的心事,让土地成全于她,土地听了吓得满头大汗,忙说使不得,最后在七仙女的苦苦哀求下土地终於答应了,於是她与土地设下一计来赚取董永,所以她化成了一村姑,

,土地化成了一老汉,好戏就要上场了。

首先七仙女在大路上将董永拦阻,且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著他,董永生性忠厚老实,且懂得男女交谈是非多,更何况是荒郊野外,孤男寡女,於是他便绕过去走小路,七仙女於是又在小路上拦著他,如此三番,七仙女三次将他拦阻,最后董永实在无可奈何了,便上前求大姐让他过去,七仙女假意让路,却暗中撞了他一下,然后又忙羞羞打打地退了回去,由此可以看出在旧社会女七仙女为追求真爱而大胆主动的行为,就这样七仙女几次将董永调戏,故而二人争执了一番,随后他们互诉心事,七仙女劝董永不要悲伤难过,董永听了甚是感激。

董永又问她家住哪里,要往何处,对於董永突然的问题,她一时不知作何回答,但很快七仙女就编了一个谎,说自己记不住2蓬莱村,千里迢迢来投亲,谁知亲人无音讯,天涯沦落叹飘零,说完之后董永也对她产生了怜悯之情,随后七仙女便向董永流露出了爱意,愿与君配成婚,董永听了大吃一惊,忙矢口拒绝,考虑到自己的身世,且二人萍水相逢,因此他坚决不肯,而七仙女却说不嫌弃董永,愿与他同到傅家受苦,董永还是不从,因此二人争执了起来,正在这时,一位老汉在槐荫树后出来了,这便是土地化成的老汉,便上前细问端详,最后他们说明了始末缘由后在老汉的撮合下,二人在槐荫树下拜了天地,喜结连理。

老汉撮合亲事前对他们说了,成亲要有三媒六证之人,所以老汉为主婚人,槐荫树做红媒,可见古代婚姻礼节的繁缚。

G. 邵氏黄梅戏电影有哪些的呢

西厢记,七仙女,金枝玉叶,梁祝,血手印,红楼梦,花木兰,王昭君,《万古流芳》,《女巡按》等。
《江山美人》(1969)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鱼美人》(1964)

H.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还有几位健在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的七位仙女分辨是:

大年夜姐王少梅、二姐潘璟琍、三姐潘霞云、四姐丁俊美、五姐江明安、六姐张萍、七仙女严凤英。

这是昔时仙女们的一张合影(不包含老大年夜跟老七)左起:潘霞云(三姐),江明安(五姐),潘璟蜊(二姐),张萍(六姐),丁俊美(四姐)

七位仙女的近况:曾经有四位去世,另有三位健在。

去世的仙女们:

1.七仙女严凤英

严凤英是出色的黄梅戏扮演艺术家,是中国黄梅戏的开展创造者之一,也是中国黄梅戏传承开展重要的开辟者跟奉献者。

严凤英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抽象,她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家喻户晓,她扮演的角色深刻平易近气,有数人因为爱好她的扮演跟唱腔而爱上了黄梅戏,她为中国黄梅戏的开展跟遍及作出了弗成消逝的奉献。

严凤英的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不雅灯》等。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电影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1968年4月8日,严凤英不堪在“文革”中遭到的屈辱,服安眠药自残,年仅38岁。

2.大年夜姐王少梅

王少梅是黄梅戏演员王少舫的妹妹,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一级演员,曾经在电影《天仙配》中扮演大年夜姐,在电影《牛郎织女》中扮演王母娘娘,在《江姐》中扮演双枪老太婆。

王少梅于2008年3月27日因病去世。

3.二姐潘璟琍

潘璟琍是有名黄梅戏扮演艺术家,曾经上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夫妻不雅灯》、《春喷鼻传》、《天仙配》等剧目。

潘璟琍于1988年11月23日去世。

4.五姐江明安

江明安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二级演员。曾经上演过《天仙配》、《女驸马》、《西厢记》、《红楼梦》等剧目。

江明安于2009年去世。

《天仙配》的众仙女中,现在健在的另有三位:

三姐潘霞云

(照片暂未找到)

四姐丁俊美(丁俊美的丈夫是《天仙配》的作曲时白林)

六姐张萍

I. 经典黄梅戏大全

经典黄梅戏:

1、《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卖身》,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作品讲述了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

5、《夫妻观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正月十五,家住大桥头的王小六夫妻和众邻居来到汴梁城(今河南开封)看花灯,只见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在看灯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整个戏欢歌载舞,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

J. 跪求几部有关黄梅戏的电影!

黄梅戏电影一览:
严凤英(4部):《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牛郎织女》
潘璟琍(1部):《春香闹学》
董文霞(1部):《槐荫记》
刘广慧(1部):《红霞万朵》

同(2部):《小店春早》《朱门玉碎》
陈小芳(1部):《母老虎上轿》
郭宵珍(1部):《杜鹃女》
马 兰(1部):《龙女》

俊(2部):《孟姜女》《血泪恩仇录》
韩再芬(4部):《香魂》《徽商情缘》《生死擂》《六尺巷》(此片最近刚刚上映)
赵媛媛(1部):《山乡情悠悠》

阅读全文

与经典黄梅戏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吴绮珊在线伦理电影 浏览:718
69号泵是什么电影 浏览:908
洋妞到我家电影的人物 浏览:517
控制电影粤语在线 浏览:929
有猫恐怖电影 浏览:944
王源变成机器人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384
电影里偷看老师裙底 浏览:43
俄罗斯电影中经典台词 浏览:760
韩国电影演员表翻译 浏览:588
美国一电影英雄人物戴头盔 浏览:629
哪个电影里有婉知这名字 浏览:459
马永贞国语版电影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浏览:105
哪个电影女主骑马 浏览:118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中英字幕 浏览:803
温州电影院哪里有巨屏 浏览:240
大人物电影结尾视频 浏览:138
如何把ppt照片做成放电影图 浏览:672
当代中国经典电影 浏览:241
杜比电影为什么没声音 浏览:269
美国两个孩子电影 浏览: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