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推荐 > 看电影事件

看电影事件

发布时间:2022-08-21 18:07:43

1. 鲁迅先生以怎样的心情写下看电影事件

看电影事件——是我与藤野先生分别的原因。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看电影事件表现了:
我看到同学们带有讽刺意味的欢呼,感到自己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与无助。通过电影镜头,我认识了当时国人精神的麻木与愚昧远比肉体上的营养不良要可怕,从而产生了“弃医从文”的念头。

2.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是鲁迅选择弃医从文的导火索。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之道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他说:“我的梦想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匿名信事件说明:(1)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2)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怀有偏见(3)鲁迅为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进行的斗争。
看电影事件:看到同学们带有讽刺意味的欢呼,感到自己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与无助。通过电影镜头,我认识了当时国人精神的麻木与愚昧远比肉体上的营养不良要可怕,从而产生了“弃医从文”的念头。

3. 看电影事件是鲁迅在哪里

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医的时候遇到的,他的散文《藤野先生》记录了这一事件。

4. 藤野先生中的看电影事件概括

《藤野先生》回忆作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饱含中国人的耻辱的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甚为厌恶,也正是这样,去了仙台,在那与藤野先生相识。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为鲁迅添改讲义,就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在这一个个片断中,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



(4)看电影事件扩展阅读:

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

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革命;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

在描写人物方面,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如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5. 概括《藤野先生》中的“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

匿名信事件说明:(1)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2)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怀有偏见(3)鲁迅为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进行的斗争。
看电影事件:看到同学们带有讽刺意味的欢呼,感到自己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与无助。通过电影镜头,我认识了当时国人精神的麻木与愚昧远比肉体上的营养不良要可怕,从而产生了“弃医从文”的念头。

6. 藤野先生——鲁迅 看电影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个事件常被人们称为“幻灯片事件”,当时正是日俄战争(这场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本国内气焰嚣张,军国主义意识已四处弥漫。在仙台医学院课余之时,常放映一些关于日俄战争的时事幻灯片,有一次鲁迅却在其中一张幻灯片上看到了自己的同胞,据说是给俄国人做间谍,被日本人捉住了,要砍头,周围却有许多中国人在围观,脸上尽是麻木的表情。这一张幻灯片给鲁迅很大的刺激,使他明确地意识到中国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身体的不健康,更大的问题在于精神上的“疾病”,即麻木、愚昧、不觉醒,所以鲁迅认为首要的任务在于改变国人的精神,而改变国人精神的一个途径就是文学,因此,鲁迅结束了在仙台的学医之路,而返回东京开始进行文学事业。可以说,这是鲁迅成为作家的一个重要转折。

7. 藤野先生文章叙述了哪两件事让作者最终却做出弃医从文

《藤野先生》文章叙述了两件事,让作者最终却做出弃医从文: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影片事件(看电影事件),其中前者对作者的思想触动最大。

1、“匿名信”事件是藤野先生关心“我”的“余波”,能反衬出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2、“看电影”事件是“我”离开仙台和藤野先生的前奏,也是作者人生中重要的一段经历。更以此说明如果不是受到如此巨大的刺激,“我”是不会中断学医而离开关心“我”的藤野先生的。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留学日本生活时的回忆,以深切怀念之情,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8. 导致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

导致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看电影事件”出自《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革命;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

9. 《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所表达的情感各是什么使鲁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结合课文注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作者这样做的原因:中国民众的愚味、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发体现。

阅读全文

与看电影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黄秋生演过什么出租车的电影 浏览:608
2o16中国电影大全 浏览:65
演唱会电影是什么 浏览:107
电影里有哪些武功 浏览:172
吴绮珊在线伦理电影 浏览:718
69号泵是什么电影 浏览:908
洋妞到我家电影的人物 浏览:517
控制电影粤语在线 浏览:929
有猫恐怖电影 浏览:944
王源变成机器人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384
电影里偷看老师裙底 浏览:43
俄罗斯电影中经典台词 浏览:760
韩国电影演员表翻译 浏览:588
美国一电影英雄人物戴头盔 浏览:629
哪个电影里有婉知这名字 浏览:459
马永贞国语版电影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浏览:105
哪个电影女主骑马 浏览:118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中英字幕 浏览:803
温州电影院哪里有巨屏 浏览:240
大人物电影结尾视频 浏览: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