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推荐 > 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发布时间:2022-08-25 04:30:22

㈠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情简介,一定要简介!!!!快!!!!

都是以当年在上海长期从事秘密工作的地下党员李静安(即李白)、秦鸿钧两个人为原型的。
1949年5月30日,上海解放第三天,刚上任的上海市市长陈毅接到一份电报。电报是中共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发来的,要求查找一位名叫“李静安(即李白)”同志的下落。最终查明:李白已在5月7日傍晚,被敌人杀害了。陈毅接到报告后,给李克农回电并在电文最后写道:“血债要用血来还!残害李白烈士的反革命分子,我们定要向他们讨还这笔血债!”
为此,上海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专案小组。经过大量工作,1950年9月18日,曾任华北“剿总”北平电监科科长、中校督察官的叶丹秋被捕,在大量人证、物证面前,他交代了由其主持破坏李白、秦鸿钧秘密电台的罪行。1951年1月13日叶丹秋被上海市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另一专案组在审讯叶丹秋后,追查到李白烈士一案另一名主凶——汉奸女特务钮梅波,1955年4月,钮梅波被上海市人民法院以汉奸叛国等罪名判处死刑。

㈡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由王苹执导的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

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上海,这里已经成为日军的大本营,延安的广播电台被摧毁。主人公李霞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来到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在上海的联系人是孙医生,孙医生带李侠熟悉的环境,安排了他的公众身份,一个湘绣商人。然后他给安排了一个助手,一个缫丝厂的叫兰芬的女工,让他们假装成夫妻。李侠就这样开始了她的地下工作。

时光飞逝,日本投降了,李侠夫妇继续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这时,面对他们的正是国民党特务机关。九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孙博士带来了两条重要的情报,一是敌人的长江防御计划,二是起义部队的时间和信号。这两条信息需要在24小时内发出。但在这个时候,敌人的情报机构非常警惕,监视着所有的无线电信号。李侠一动身就被姚伟认出来了,他们切断了不同地区的电力,派人去抓李侠。李侠虽然知道这种奇怪的情况,但还是让兰芬带着孩子先走,留下并把所有的电报都自己发出去。最后,他发了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李霞发报完毕后,将情报只吞下肚,最后被捕。

㈢ 放下你的武器什么的地面上决不能让你们横行霸道

电影《密战》海报

参考消息网11月15日报道电影《密战》改编自新中国成立后最知名的谍战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两部电影都是根据中共党员、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的真实历史故事改编。《密战》的出现是一次历史意识、价值取向和生活趣味的展现,商业化、大众化与红色主旋律的有机融合使得《密战》充满人性、传奇性、怀旧性和娱乐性。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

根正苗红 改编名作

影片中,梁栋母亲对儿子说的那句“总有人愿意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以及最后共产党员林翔被抓前,在传递最后一份重要电报后打出的那句“同志们再见了”,这些话语似乎可以戳中距离那段时间遥远的我们。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无数无产阶级战士曾经抛头颅、洒热血,当他们的身影已经远去,我们能做的只有缅怀与纪念。

确实,一部经典谍战题材作品总会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台词。“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放下你的武器,中国的地面上绝不能让你们横行霸道”……1956年的《铁道游击队》里的台词对我们的父母来说是耳熟能详的;1960年的《林海雪原》也有豪气飞天的台词:“天王地盖虎!宝塔镇河妖”;1974年的《闪闪的红星》里有“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令人记忆深刻;《潜伏》的经典对白是“为人民服务”……

电影《林海雪原》杨子荣“天王地盖虎”造型

谍战叙事 欠缺精准

谍战题材本身拥有非常讨巧的叙事模式: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真假难辨、丝丝入扣,完美的伪装与千方百计想要撕碎伪装的斗争,而人性的光明面和黑暗面,甚至是灰色面,都在这样的推推搡搡中暴露无遗。而中国当代史,恰恰又为谍战题材作品提供了绝佳的情景、素材以及再现的理由,再没有比这更加肥沃的间谍潜伏、大做文章的土壤了。自从《潜伏》之后,谍战的“风声”在电视荧幕上甚是猛烈,又有什么理由不在电影银幕上出现,并大获成功呢?

林翔(郭富城 饰)在阁楼发报

而《密战》中的谍战戏份,似乎为了照顾整体的“爆米花”气质,主线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简化,整个故事的走向是可以预见的,由于繁乱的打斗戏,该片对潜伏线进行了单薄的处理。故事情节也颇多槽点,譬如,“地下党”们说电报机很容易被发现,后来他们还就是因为电报机被反派抓到。又如,张翰饰演的梁栋,千里送枪给照相馆小哥自杀,按逻辑来说,敌人特务头子应该将梁栋也抓回去审问,但他竟然平安无事。再如,法国小哥醉酒开飞机时撞翻了墙,但飞机的螺旋桨还能正常使用。电影里很多人物关系也没有交代清楚,情节又平又乱,一些本应该是谍影重重的危机,却经常变成华丽丽的动作大戏,弱化了最重要的“谍战”精髓。

此外,《密战》中,描绘感情的转折过于突兀。男女主角的生情桥段,与梁栋由做“汉奸”到意识觉醒,有些突然。另外,任达华饰演的反派秦老板如此心狠手辣却因一个勒索电话手足无措落荒而逃,似乎说服力并不强。

飞檐走壁 有些出戏

《密战》将故事场景设置在淞沪会战之后沦陷的上海,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幅民国版的“清明上河图”。“孤岛”充斥着各色人等,有特务、汉奸,也有平民。片中也分别设置了革命根据地、孤岛弄堂地区以及奢华的敌伪地区三个空间。

革命根据地作为影片的叙事起点,暖黄的色调预示着革命充满着希望,共产党员林翔作为红色政权的符号奔向上海,即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

梁栋(张翰 饰)在上海弄堂

弄堂则是上海特殊的混合社区,五光十色的摊店寓所如骨牌般密集排列,构成袖珍型都市社会,也造就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群。林翔的地下工作和生活基本都在弄堂之中,当然也包括他与敌人在弄堂中的打斗和追逐。弄堂空间的设置让林翔这一英雄形象多了点柴米油盐的“烟火味”,更能引发观众认同,而敌伪生活的区域则显得奢华艳丽,与上述两类空间形成鲜明对比。

秋山雅子(张蓝心 饰)在奢华的敌伪地区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整体风格严肃的“民国风”场景里,人在房间上、楼梯里、马路上如轻功般“飞檐走壁”,硬生生地加了这许多功夫戏码,颇为不合时宜,难免不让人有“出戏”之感。还有网友戏谑道,强行娱乐一把的《密战》为“抗日神片”添砖加瓦。

红色经典如何成为“年轻人的菜”

近年来,中国的导演们也开始意识到红色经典是一笔珍贵的素材,它们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有厚重的史实质感,有崇高正确的道德观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如果能以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表达,或许能成为“年轻人的菜”。

㈣ 《永不消逝的电波》传单底稿夹在哪里送出去的

传单底稿是夹在黄帝内经中送出去的。

女主角收到了我党宣传反对国民党依靠日本的传单,她备受感动准备向他认识的我党提交申请,希望加入我党,能够为他们做出贡献希望在抗日活动中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但是他的上级却告诉他,这份传单其实是由他所赠送的黄帝内经中的底稿所写成的。原来在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时,他曾帮助我自己的上级也就是当时他的朋友传递过一本黄帝内经就是在这本黄帝内经夹杂着线报员传出的情报,他才能收到像现在这样的传单。

《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荣誉出品的红色经典电影。此片以湖南浏阳籍李白烈士为原型,叙述他埋伏上海市开展地底武装斗争、勇敢殉职的故事。

此片由于观念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突显,放映几十年至今维持着优良的信誉和粉丝缘。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中间电视广播总服务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因此决策对这一部电影开展修补重映。

电影中李侠由孙道临扮演,是我党地下的电文专业人员,被上级部门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遭遇生疏的战事自然环境,他信任和遵循上级部门指引,不久就加入了自然环境。

积极主动进行工作,工作起来不辞劳苦。心思重,外刚内柔,对宏伟目标忠贞不屈,待朋友亲密、和蔼可亲,在敌方的严刑眼前则从容镇定、坚毅不屈。

㈤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怎样的经典片

永不消失的电波是一部经典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也深受很多老百姓的喜爱。

㈥ 永不消失的电波里经典的台词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李侠发出的最后的电文)

㈦ 永不消逝的我是一个真正的什么

永不消逝的我是一个真正的存在。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消逝,也不会因为空间改变而消逝。
《永不消逝的电波》经典台词
咱们在耳机上见吧。(李侠在延安与战友们分别。)
别人在流血牺牲,我在这享福当太太,这是什么革命工作。(何兰芬不理解新的工作。)
我们是无产阶级的战士,就要学会在任何条件下作战。
你的那个滴滴答?(鬼子逼问李侠。)
啊,老资格啦。(鬼子看见李侠手上磨得老糨后狡诈地说。)
告诉家里,我没有忘记自己是个真正的中国人。
重庆分子为什么就能释放?(李侠被当作重庆分子释放,何兰芬不解地问。)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李侠发出的最后的电文。)

㈧ 情节取材真实历史,《永不消逝的电波》有怎样的传奇故事

预告视频,先睹为快!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这是1958年上映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插曲《延安颂》。

一曲《延安颂》,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如火如荼的的革命年代。在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地下工作者李侠,其忠心耿耿、临危不惧的共产党员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和许多影片一样,《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侠,并非虚构,而是根据中共地下党的事迹为蓝本创作的,那么片中 “金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李侠,原型究竟是谁呢?

在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园的一角,一座白色的雕像静静的矗立着,塑像上刻了四个大字“李白烈士”。这个李白正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男主人翁李侠的创作原型。

李白

李白,原名李华初,湖南浏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之后,一直从事无线电通讯,他将“电台重于生命”奉为座右铭。1937年从延安被派往上海从事地下活动。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的12年间,他白天伪装潜伏与敌人周旋,夜晚利用无形的电波向延安传递珍贵的情报,在上海和延安之间架设起一座秘密的“空中桥梁”。

李白与妻子

作为一名地下党员,李白以电波为武器与敌人斗争的故事确实堪称传奇。然而,在那个年代,中共地下党员可以说是成千上万,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李白的故事被搬上银幕的呢?

提议将李白的故事拍成电影的人,正是时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总情报部部长的李克农。

李克农

李克农是我党我军在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人称“红色特工之王”王”。李克农对于隐蔽战线有着特殊情结,1958年,李克农向八一电影制片厂建议,以他的老战友李白为原型,拍摄一部讲述上海地下共产党员故事的影片。

八一厂对这部电影非常重视,选调了大量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参与创作,由著名导演王苹来执导该片。

王苹

说起王苹,可能您会觉得有些陌生,但是要提起《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霓虹灯下的哨兵》《柳堡的故事》《闪闪的红星》等影片,相信您一定非常熟悉,这些都是王苹的作品。除了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王苹本人曾在上海从事过地下工作,这段经历对她出色完成这部影片的艺术创作,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导演确定了,接下来,就要找到合适的演员。李侠乐观、坚毅,有韧性、有激情,谁来扮演最合适?导演王萍找到了一位在当年绝对是偶像兼实力派的演员——孙道临。

孙道临

孙道临,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先后主演《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银幕形象。

影片中的李侠风度翩翩,比起普通军人多了些儒雅之气。但透过温文尔雅的外表,英雄的凛然正气藏于眉宇之间,尤其是眼晴里有一种深邃的感觉,这正是长时间做地下工作的人所特有的眼神。孙道临扮演的李侠沉着果敢、英勇不屈,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电影开拍前,一些参与过地下工作的老革命不远万里跑到片场去给孙道临做“指导”,这老地下党给实力派演员到底指导什么呢?《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何成为当今谍战片的教科书?

影片中,狡猾恶毒的敌人为了抓住隐藏在上海的秘密电台,采取了分区停电的方式,李侠不幸被捕。现实中李白也因为被搜到了发报机而被捕入狱。身陷囹圄的他,如何虎口脱险呢?

在电影中,李侠入狱后,中共立刻展开了救援计划。通过不停止发报的办法成功的迷惑了日军,李侠重获自由。

现实中的李白出狱后,中共中央重新给他安排了处所,以这个商店为中心,他依然为组织传递着各种情报。影片中花式递情报的方法,让许多现在的谍战片都望尘莫及。

更多更多精彩内容,锁定5月8日6:30播出的湖北卫视《大揭秘》《电影经典之永不消逝的电波》。

㈨ 《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李侠平静而又坚定地坐在发报机前,敲出最后的红色电波,一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在黑色幕布上熠熠生辉,那是来自暗战英雄的道别,引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那是观众对英雄的致敬,是对理想信念的支持,还表达了对英雄的思念。


记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采访过当时与李白通电报的延安方面的报务员谷密云,谷密云离休前任哈尔滨市电信局副局长。据谷密云回忆:我和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主人公李侠(真名李白)是从电报机上相识的。每当他一出现,我就会准确地辨听出来。


1949年的一天晚上,轮到我们值机,在半夜两点多钟,负责监听的一位女战士李康将,突然叫了一声:"不好!"我们立刻紧张起来,只见她两眼圆睁,眼睛盯着波段旋钮,双手捂着耳机、嘴里在口释对方发来的密码:"我已经被敌人发现……背后是敌人,通话结束……"再以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当时经验告诉我们:李白已遭不测,这是他最后的告别。



故事梗概


1938年的上海。这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也是汪精卫集团勾结日寇搞卖国活动的据点。我党地下组织的电台被敌人破坏了,延安解放区我军电台政委李侠奉命前往上海,加强秘密电台的工作。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时,李侠的电台被发现,李侠发完电报内容后,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永别的信号。


人物原型


“李侠”混合了多位英雄的人生轨迹,包括当时的中共上海秘密电台台长李白、中共上海市委机关负责人、秘密电台负责人张困斋以及中共上海局和上海市委秘密电台报务员秦鸿钧等多位烈士。影片主要以李白事迹为主,穿插了其他几位英雄的事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李侠

㈩ 《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说我是一个真正的什么

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说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那句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剧情片,由孙道临、袁霞主演,于1958年上映。

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幕后制作

李白和裘慧英,对于王苹挑选的三个主要人物的扮演者,当时都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孙道临的气质只适合演大户人家的公子,不适合演八路军干部,而在解放前接触过地下工作者的王苹认为,孙道临的眼神有种让人琢磨不透的感觉,这是长时间做地下工作的人特有的眼神。

扮演叛徒姚苇的王心刚长相正气,一直扮演的是正面人物,大家都担心他很难转型,建议找演反派人物比较有经验的演员来演,连王心刚本人都没有把握。王苹凭着天然的导演经验相信王心刚能够演好这个角色,鼓励他抓住这个机会开拓戏路。

阅读全文

与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中的经典台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做电影任务怎么做 浏览:889
关于电影或电视剧的英语口语 浏览:335
什么程序可以随便看电影 浏览:230
你的名字电影播放 浏览:16
经典电影父母看的 浏览:511
大尧看电影 浏览:607
电影如何看主角配角 浏览:59
劳动节上新电影 浏览:609
美女的诞生电影片段 浏览:839
油管热评中国新电影 浏览:378
杰森斯坦森近期新电影 浏览:30
哆啦a梦新番电影 浏览:327
英语好听的美国电影演员 浏览:938
浪客剑心电影哪个软件可以看 浏览:381
画皮中国电影 浏览:976
温暖的故事电影 浏览:969
好看的电影了 浏览:912
美女肚子疼搞笑电影 浏览:375
闪光少女电影版简介 浏览:446
怀孕去看电影了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