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国演义》古城会故事简介
古城会在《三国演义》第28回,回目是“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在古城相会前,关羽千里走单骑,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第六将就是后来要为外甥秦琪报仇的蔡阳。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古城会主要内容:
在刘备败于曹操后,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失散了,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派张辽,游说关羽,同意暂时归降曹操。
在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于是关羽挂印封金,留柬告辞,立刻保护二位嫂嫂去找刘备。
关羽保护二嫂往古城走来,途中听说张飞在古城,喜不自禁,急忙前往相会。张飞因关羽久居曹营,怀疑关羽投降了曹操,不许关羽进城,并出城责备。关羽正在为自己进行表白的时候,秦琪的舅舅蔡阳率军追来,张飞更加怀疑,于是关羽杀了蔡阳以表示自己对兄弟的一片赤胆忠心。
张飞知道自己错怪了二哥,刘备也出面讲情,误会解除,兄弟重又相聚。
『贰』 “彭禹厶”怎么读
【拼音】:péng yǔ sī
『叁』 关羽和京剧有什么关系
关公戏有又称红净戏,京剧现在的红净戏大多是以关公为主的,基本上承袭于元剧。比较著名的有《古城会》、《单刀会》、《华容道》、《走麦城》、《霸桥挑袍》等,现在京剧舞台上常演的不多。
善于演出关公戏的京剧艺术家有王洪寿、高盛麟、李洪春等.
关公戏曲
三国故事改编成戏曲在舞台上演出最早可追溯到隋代,据《大业拾遗记》载,炀帝(604—618)敕学士杜宝修《水饰图经》15卷,在曲江池大会群臣观看,其中属于三国故事的有5出。唐玄宗李隆基始创梨园,三国故事的剧目更加增多。北宋时有种影戏(疑为现今的皮影戏),即有关羽形象的出现。宋人张来(1054—1114)所著《明道杂志》中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元人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中称,金院本有《大刘备》、《赤壁鏖兵》、《骂吕布》、《襄阳会》等6种三国戏,每出戏中都有关羽的形象。
进入元代,杂剧逐渐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主流,三国戏当是杂剧中的重要一类。据《元曲选》等古籍记载,以三国故事编写的杂剧约60多种,而以关羽为主角且属名家创作的就有10多种,现择其中主要的简介下: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简称《单刀会》,关汉卿撰。全剧7折,以鲁肃设宴索荆州,关云长单刀赴会为素材写成。现存《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和《孤本元明杂剧》两种刊本。
《关张双赴西蜀梦》,简称《双赴梦》,关汉卿撰。全剧4折,写刘备夺得阆州收关羽、张
飞二位弟弟英魂,剧情纯属虚构。现存《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简称《三战吕布》,郑光祖撰。剧情取材于《三国志平话》卷上《三战吕布》一节。现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关云长千里独行》,简称《千里走单骑》,作者不详。剧情以《三国志平话》中曹公赠袍和千里独行两节为素材。今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简称《桃园结义》,作者不详。剧情以《三国志平话》卷上“桃园结义”一节为素材。今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关云长古城聚义》,简称《古城会》,作者不详,原作已佚,现演剧本为后人新作。剧情以《三国志平话》中“古城聚义”和“斩蔡阳”两节为素材。元时亦有《斩蔡阳》的剧目,在《三国志平话》中“斩蔡阳”与“古城聚义”紧相连属,《古城会》和《斩蔡阳》是一本戏中不同两折。
《关云长单刀劈四寇》,简称《单刀劈四寇》,作者不详。剧中人物均出自《三国志平话》之中,但情节却系虚构编造。“四寇”为董卓余党李催、郭汜、樊稠、张济。董卓被杀后,四寇命人下书索王允、吕布、李肃等人。吕布率兵往西凉府攻四寇,先锋李肃战败自刎;吕布与四寇交战,屡次鼻中出血,布心狐疑,撤兵退走。四寇兵围长安,王允坠城而死;四寇各封官职,欲徒献帝至西凉。国舅董承得知,先送献帝往洛阳,四寇追至黄河岸边,恰遇曹操至济州催粮至此,遂派出曹仁、许褚、曹霸、曹彰迎战四寇。此时刘备仍任平原县令,关羽回乡祭祖,返回平原时路遇曹兵,得知此事,怒而请战,先后刀劈四寇。董承为关羽请功,献帝遂封刘备为德州太守,关羽为荡寇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以上情节均为《三国志平话》所没有。此剧今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关大王月夜斩韶蝉》,作者不详,原作已佚。所写剧情于史无据,亦不见《三国志平话》当为作者根据民间传说编写而成。
《汉寿亭侯怒斩关平》,简称《怒斩关平》,作者不详。剧中主要人物皆出自《三国志平话》,但本事却于史无据,可能是根据民间传说的“关公斩子”故事写成。关羽生日,孔明、张飞、赵云、黄忠等前往荆州庆贺,正欲返回西川,江夏张虎、张彪二寇作乱。孔明派小五虎(五虎上将之子)关平、张苞、赵冲、马忠、黄越迎敌。小五虎获胜,生擒二张,在驰马回营报功途中,关平战马踏死平民王荣之子。王荣前往荆州告状,州官不敢受理。王荣正欲自尽,幸遇关羽马夫指点,便到元帅府击鼓喊冤。关羽大义灭亲欲斩关平,赵云等求情被羽驳回。张飞赶来,欲与赵云等各斩其子,使小五虎将同死。王荣见状,情愿息讼撤诉,关羽乃释关平。姜维前来宣沼,赐王荣黄金百两,免本处差役。此剧今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秉烛达旦》,尚仲贤撰,原作已佚。剧情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写而成。
明、清时代随着对关羽不断地加官晋爵,关羽戏越编越多,称谓也随之而改称关圣、关帝
了。乾隆时期(1735—1795),特命庄格亲王、张德德等人系统地辑录和整理了供内廷演出的三国联合大戏《鼎峙春秋》共239出,其中关羽戏占了很大的比重。该长剧的情节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少部分是吸收了《三国志平话》、《关帝外记》等书和民间的传说故事。这样庞大的剧本,可惜只限于宫廷演出,以致影响不广。清代中叶,产生了新的剧种——京剧。起初剧目中就有155出三国戏,而以关羽为主角的则占到五分之一,并逐步形成了以饰演关羽为主的“红生”行当。著名的京剧艺人王鸿寿(红生演员)编演了连台本关羽戏,由关羽出世的《斩熊虎》,演至其死后的《雪地斩越吉》共36出。王鸿寿的弟子李洪春又增编了《走范阳》、《阅军教刀》、《收姚斌》、《破羌兵》、《教子观鱼》,使关羽戏连台本成为41出。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洪春演出的《关羽戏集》只选录了其中的27出,即《斩熊虎》、《桃园结义》、《造刀投军》、《斩华雄》、《斩车胄》、《屯土山》、《赠袍赠马》、《白马坡》、《诛文丑》、《阅军教刀》、《破汝南》、《灞桥挑袍》、《过五关》、《收周仓》、《古城会》、《训弟》《收关平》、《火烧博望坡》、《汉津口》、《临江会》、《华容道》、《战长沙》、《单刀会》、《取襄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走麦城》等。清末,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班主程长庚(1812—1882)与卢胜奎等人,参考《鼎峙春秋》等剧目,编演了从《马跳檀溪》至《取南郡》的36出联台本三国戏。
盛演关公戏的剧种、剧目
盛演关公戏的剧种首推京剧和蒲剧。京剧是华夏大地的主要戏曲剧种,有“国剧”之称。蒲剧是关羽家乡的地方剧种。据不完全统计,京剧与蒲剧现在上演的关公剧目尚有30余出,并造就了一大批善演关公戏的著名艺人。京剧老前辈程长庚被观众称为“活关公”,赞扬他;迨出场后冠剑雄豪,音节慷爽,如当年关羽之再世”。米喜子演关羽也被人称绝,观众看其演出有如真关帝显圣之感,曾使人敬畏离座。当代的京剧名家李洪春、王金潞在塑造关公形象上都有独创之功。蒲剧著名演员董银午吸取京剧关公戏的艺术精华,大胆改革服装、化装、道具和作派表演,使人耳目一新。他演的《出五关》、《古城会》、《水淹七军》、《取长沙》等剧目,均属脍炙人口之作,除京剧、蒲剧之外,兴演关公戏的地方剧种还有: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湖南等地的汉剧,其代表剧目有《桃园结义》、《汜水关》、《挑袍》、《古城会》、《华容道》、《战沙》等10余出;流行于四川和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的川剧,其代表剧目有《步月杀熊》、《因土山》《聚古城》、《水擒庞德》等;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的徽剧;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豫剧;流行于广东及广西部分地区的粤剧;流行于湖南的湘剧;流行于云南、贵州及四川部分地区的滇剧;流行于广西和湖南部分地区的桂剧;流行于江苏苏州一带的昆剧;流行于江苏北部、上海及安徽部分地区的淮剧;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及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的河北梆子;流行于陕西及西北各省部分地区的秦腔;流行于江西的弋阳腔和流行于安徽部分地区的青阳腔。尤其是北京昆曲剧院侯少奎主演的《水淹七军》,成为近年海内外公认的佳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关公戏无处不演,无处不唱。这也是关公影响遍及华夏的最好证例。
说唱关公的曲艺节目亦有不少,曲种有京韵大鼓、河南武坠子、评书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京津红极一时的“鼓界大王’’刘宝全,一生演唱的京韵大鼓曲目不过30段,其中《战长沙》(另名《关黄对刀》、《箭射盔缨》)和《华容道》等唱做俱佳,脍炙人口,至今传唱不绝。袁阔成的评评书《三国演义》,关羽故事久演不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关公战秦琼》深受听众喜爱。
舞台上的关公艺术形象
戏曲舞台艺术是一种内容广泛、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关公戏因其“乃戏中超然一派,与其它各剧绝然不同”,其舞台艺术除具有戏曲舞台艺术这个大范畴的所有特征之外—,又有其独特之处。戏曲演员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生行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须生、老武生、红生等。“红生”是演关公的特有行当,京剧早期演关公的红生以米喜子最为有名,辛亥革命前后以江南一带的王鸿寿(艺名三麻子)演技最佳。脸谱,为戏曲特有术,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关公是正貌,以忠勇见称,脸谱当然是红色,这至少在元代已成定式;但关公的红脸又是发展变化着的。清咸丰、同治年间,京剧名伶于四胜演关公只勾眼,上场前则痛饮一大碗酒,面色即很快变红,这是一种“醉”红。程长庚受此启发,改关公为“重枣脸、丹凤眼、卧蚕眉,研墨和朱,细心描画,开脸之美,一时无匹”。大约光绪初年,王鸿寿则将关公的脸谱改为大红色。“五绺”髯口为扮演关公这个角色时所专用,五绺即耳际两绺,嘴上两绺,须下一绺,此专称“关公髯”。关公这一角色专用的盔头为绿色,缀黄绒球,后有后兜(披风),两耳垂白飘带和黄丝穗,着绿蟒。戏曲舞台的关公随身道具是青龙偃月刀和红马鞭。青龙偃月刀则是关公的专用之物。关公戏的表演,除戏曲中通用的基本程式外,还有不少特殊的极为严格的要求。近代戏曲评论家周剑云在评论王鸿寿所演《走麦城》时说:演者必熟读《三国演义》,定精神、艺术二类。所谓精神者,长存尊敬之心,扫除龌龊之态(伶界对于关公崇拜之热度,无论何人,皆难比拟,群称圣贤爷而不名),认定戏中之人,忘却本来之我,虔诚揣摩,求其神与古会。策心既正,乃进而研究艺术。以予所见,第一在扮相之英武。要求扮相之佳,尤在开脸之肖。关公之像,异乎常人之像,眼也、眉也、色也(以真朱砂和油搅和)皆有特异之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第二在作工之肃穆。要求之好,尤在举动之镇静。关公之武艺,异于常人之武艺,儒将风度,重如泰山,智勇兼全,神威莫测。用力太猛,则流于粗野;手足无劲,则近于委靡。以是舞刀驰马,极不易做,此则勤习无懈,方能纯化。
舞台上的关公形象既要勇猛威武,又要刚健凝重。亮相则是塑造关公外部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亮相,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外部形象。据扮演关公的老艺人讲,戏曲中关公的特有亮相姿式就有48种之多,这是根据各地关庙中不同的关帝塑像和24副对联创造出来的“关公48图”提炼而成。另外,在唱腔、做工、扮相等方面,各个剧种扮演关公的名伶都有不少艺术积累和经验之谈。
『肆』 彭禹么都演过那些电影
在2013年拍摄过《赌徒》、《潜规则》、《致拂晓》、《古城会》等主要代表作品
『伍』 电影古城会里面的秋鸿是谁扮演的
张笛,1983年12月26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戏剧系99级本科班学员,海军政治部文化艺术中心演员。
2004年参演《砺剑》出演女一号"肖冰冰"。2006年,参演赵本山、洪启文、宋丹丹主演的《落叶归根》。2008年出演《新红楼梦》饰演"贾迎春(成年)"。2009年参演《牵挂》饰演"杨雨彤"。2010年参演《被欺凌的女人》饰演"玉叶"。2011年参演《养女》饰演苦媳妇"梅子"。2012年,参演由何群执导、朱亚文、齐奎出演的《铁血兄弟》又名《新青年》。
『陆』 周影的剪辑师周影剪辑电影年表
年代 影片名称 影片导演 2013 《古城会》 沈好放 2012 《不肯去观音》 张鑫 《衡山号》 周伟 《风过菜花黄》 刘飚 《柳如是》 吴琦/高厂 2011 《琴动我心》 周伟 2010 《村官普发兴》 楼健 2009 《决战太原》 郝蕴/孙莉 《红土地画 》 张京 《走路上学》 彭家煌/彭臣 《秋喜》 孙周 《寻找那达慕》 宝力德 《男生贾里新传》 李威 《我是花下肥泥巴》 黄河 2008 《他们的船》 吴祖云 《梅兰芳》 陈凯歌 2007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冯巩/杜民 《香巴拉信使》 俞钟 《红色康拜因》 蔡尚君 2006 《芳香之旅》 章家瑞 2005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冯巩 《无极》 陈凯歌 《花腰新娘》 章家瑞 2003 《诺玛的十七岁》 章家瑞 《天上的恋人》 蒋钦民 《玉观音》 许鞍华/道明 《手机》 冯小刚 2002 《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 《哭泣的女人》 刘冰鉴 2001 《嗨,弗兰克》 黄蜀芹 《大腕》 冯小刚 《平原枪声》 何群 2000 《生命如歌》 夏钢 《一声叹息》 冯小刚 1999 《没完没了》 冯小刚 1998 《不见不散》 冯小刚 1997 《甲方乙方》 冯小刚 《狗皮膏药》 刘小宁 《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 王瑞 1996 《伴你到黎明》 夏钢 《我是你爸爸》 王朔 1995 《天伦》 郭凯敏 《特别手术室》 田壮壮 《混在北京》 何群 《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 1994 《永失我爱》 冯小刚 《与往事干杯》 夏钢 《凤凰琴》 何群 1993 《编外丈夫》 陈国星 《无人喝彩》 夏钢 《英雄劫》 杜民 1992 《大撒把》 夏钢 《侠骨风流》 李洪生 《滑稽人》 何群/刘宝林 《消失的女人》 何群/刘宝林 《白衣侠女 》 张华勋 1991 《我心依旧》 夏钢 1990 《遭遇激情》 夏钢 《警门虎子》 杜民/骆航民 1989 《山魂霹雳》 杨国星 《命运喜欢恶作剧》 刘淑安 1988 《红姑寨恩仇记》 段吉顺 1986 《棒打薄情郎》 李洪生 《你的微笑》 马秉煜
『柒』 《三国演义》古城会故事简介
在刘备败于曹操后,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失散了,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派张辽,游说关羽,同意暂时归降曹操。
在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于是关羽挂印封金,留柬告辞,立刻保护二位嫂嫂去找刘备。关羽保护二嫂往古城走来,途中听说张飞在古城,喜不自禁,急忙前往相会。张飞因关羽久居曹营,怀疑关羽投降了曹操,不许关羽进城,并出城责备。关羽正在为自己进行表白的时候,秦琪的舅舅蔡阳率军追来,张飞更加怀疑,于是关羽杀了蔡阳以表示自己对兄弟的一片赤胆忠心。张飞知道自己错怪了二哥,刘备也出面讲情,误会解除,兄弟重又相聚。
(7)电影古城会简介扩展阅读:
古城会在《三国演义》第28回,回目是“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在古城相会前,关羽千里走单骑,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第六将就是后来要为外甥秦琪报仇的蔡阳。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京剧戏文当中又叫《古城会》。《古城会》又称《古城记》或《斩蔡阳》,是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常与《灞桥挑袍》、《过五关》连演,总称《千里走单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