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推荐 > 电影又见奈良简介

电影又见奈良简介

发布时间:2022-09-20 12:19:56

A. 《又见奈良》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有什么让人酸楚的故事

在仇恨之外,人性之中还有一些美好的情愫,是跨越种族和国界的……

《又见奈良》剧照

日本移民团的分布地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日本败局已定,但关东军向日本移民隐瞒了战败事实。10日,关东军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几十万移民全部带回日本,遂决定将移民中的壮年男子编入军队上前线抵抗苏军,老弱妇孺全凭天命,赶不上返日船只和火车的就全部抛弃。这些被抛弃人也知道过去无恶不作,害怕东北人报复,所以她们只能走夜路、走小路,而且漫无目的。在绝望中,部分人自杀、或在山林中迷路喂了猛兽;部分人跑到了关东军驻地,但随着日本战败的消息传来,日军逼迫她们为帝国殉葬,她们就惨死日军刀下,日本编的《满洲国史》说为日本殉葬的移民达78500人,但这里面有多少自愿可想而知;部分人则四散在东北各地的野外,此时正是秋冬季节,东北气温骤降,缺医少药的移民团妇孺大批死亡。如此种种,最后造成了大量的战争遗孤。

B. 跪求《又见奈良》2020年百度网盘高清在线资源,吴彦姝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fxNQ2ggWxm_eLlAI5s4vQ


提取码: r67u
《又见奈良》
导演: 鹏飞
编剧: 鹏飞
主演: 吴彦姝、英泽、国村隼、永濑正敏、鹏飞、张巍、秋山真太郎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日本
语言: 汉语普通话、日语
上映日期: 2021-03-19(中国大陆)、2020-07-31(上海电影节)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再会の奈良、Tracing Her Shadow、Seeing Nara Again
电影讲述了一段跨越60年的异国无血缘母女情。年近八十的老奶奶陈慧明(吴彦姝 饰)孤身奔赴奈良,寻找失去联系的养女陈丽华。在遗孤二代小泽(英泽 饰)和退休警察一雄(国村隼 饰)的帮助下,找到了许多接触过、帮助过丽华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陈慧明如同亲历丽华到达日本之后的人生,她与小泽、一雄之间的关系,也在这段旅程中更加贴近了。

C. 《又见奈良》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又见奈良》是一部由鹏飞自编自导,吴彦姝、英泽、国村隼、永濑正敏领衔主演的电影,于2021年3月1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讲述了年近八十的奶奶陈慧明,孤身前往日本奈良,寻找自己的养女陈丽华的故事。

剧情简介:1945年抗战争胜利,量本遗孤被中国东北家庭收养。七年代随着两国邦交正常化,许多遗孤归国,这其中就包括陈奶奶(吴彦姝饰)的养丽华。2005年,许久未收到养回信的陈奶奶忍不住思念,远赴本奈良,在代遗孤泽(英泽饰)和退休警察雄(国村隼饰)的帮助下踏上漫漫寻之旅。在异国他乡,他们邂逅了许多归国遗孤,他们的活展现了战争创伤的另个侧剖,化差异与冲突下, 寻旅程变得波折不断,养在何处成为所有中最的谜团……

D. 电影《又见奈良》温暖治愈,影片中有什么戳中你的细节

由河濑直美,贾樟柯监制,导演鹏飞编剧执导,吴彦姝,英泽等联袂主演的剧情片《又见奈良》已经正式上映,并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演员张译也表达了对于影片的喜爱,并表示一定会包场支持。

除此之外,演员姚晨,导演路阳以及作家双雪涛等也作为嘉宾纷纷表示支持。

不得不说,电影《又见奈良》魅力可见一斑。

这部影片也在3月19日正式上映,希望喜欢这部影片的朋友们能够前往影院观看。

E. 如何评价电影《又见奈良》

该片以舒缓、清新的公路片节奏,将奈良当地亲切、美好的风土人情与寻亲故事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段人间大爱。片中无论是吴彦姝饰演的收养了战后遗孤的母亲,还是英泽饰演的留在中国的遗孤的子女,都承受着那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和伤痛。不过,所有的艰难和困苦,片中都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在言语中一笔带过。包括画面和音乐,所有的讯息传递都是明快而温暖的 [2] 。(澎湃新闻评)
《又见奈良》关注的是某一类特定少数群体——二战日本遗孤。导演鹏飞将一个原本可能会走向苦大仇深的边缘人故事,最终以一种轻快甚至轻盈的方式展现出来。鹏飞在强大的幕后阵容支撑下,继续保持电影的高完成度之外也更好地突出了他自己的个人风格。蔡明亮招牌式的固定镜头依然还有,但显然导演想要追求一些更加情绪化的表达时,会刻意打破这种绵延不断的固定镜头,尽可能使用一些跟随人物的运动镜头,突出人物的情绪。整体而言,除了两场具有明显情感煽动力的场面,整部电影的依然非常克制。导演明显既不想也不愿意去进行任何价值判断 [13] 。(界面新闻评)
在导演鹏飞的镜头中,战争遗孤这一群体悲情却不煽情,寻亲的悲伤哀婉克制,在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的处理上,还加入了些适当的幽默感,带领观众温和地走近战争遗孤的现实生活 [22] 。(《齐鲁晚报》评)
片头动画既为全片相对轻快的气氛定调,又和结尾在技法上有一定呼应。全片依靠跨国交往制造的笑料谈不上多么高级,却足够贴合场景,而且分布得错落有致,不时地拉高观众的情绪。这些小品桥段在尺度上拿捏得很好,不至于冲击全片的历史议题

F. 《又见奈良》319催泪上映,这部影片为何被称作是催泪巨作

《又见奈良》由河濑直美、贾樟柯监制,青年导演鹏飞编剧执导,吴彦姝、英泽、国村隼、永濑正敏领衔主演,秋山真太郎、张巍特别出演的剧情片。2021年3月19日,《又见奈良》正式公映。电影讲述了一段战争遗孤的故事,它凭借着真实的情感触达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心头泛酸,眼中含泪。

《又见奈良》正是以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打动观众,才能触及人心底的柔软角落,引发人们思考,我们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G. 中国母亲养大日本弃婴,却让孩子认祖归宗,从此隔海相望

3月19日,《又见奈良》全国上映,

去年在上海电影节展映时,

两场的票18秒被抢空,

之后又在东京电影节上进行了特别展映,

大获好评。

影片监制是河濑直美和贾樟柯,

摄影师是蔡明亮的御用摄影师廖本榕,

剪辑师陈博文,代表作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赛德克·巴莱》,

配乐是北野武的御用配乐师铃木庆一。

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奶奶不远千里奔赴日本,

寻找自己的日本养女的故事。

她的养女是“战后遗孤”,

1945年抗战结束后,日军撤离东北,

大量日本移民的孩子被遗弃在中国,

之后被中国老百姓收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

很多遗孤回到自己的母国日本,

从此与养父母分别。

原本沉重的 历史 主题,

片子却用了一种轻盈忧伤的方式来表达,

很多人看了之后形容此片

“温暖”“治愈”“细水长流”。

影片上映前,我们专访了80后导演鹏飞,

聊了聊他如何hold住这么强大的一个团队,

以及为什么要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在疯狂的年代,

也有无比可贵的人性的光辉。”

自述 鹏飞

采访 宋远程 责编 石鸣

《又见奈良》讲了一个七十多岁的陈奶奶,因为多年未收到自己日本养女的来信,决定千里迢迢去日本寻亲。她的养女陈丽华,就是1945年日本战败后诞生的那一批“战后遗孤”。

“战后遗孤”的概念,在日本更加普及,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却有些陌生。这样一批人,是日本的血缘,却从小被日本父母遗弃,被中国人收养,习得的是中国的文化。他们的存在是肉眼可见的战争的伤痕,也在 历史 的讲述中被常常忽略。

小说家严歌苓曾打捞过这个人群的故事,不过《小姨多鹤》里的日本女孩多鹤,被遗弃时已经16岁。

《又见奈良》里的遗孤,大多还是婴儿就被收养,像一个中国人那样长大,中日文化的冲突不在表面上,而在更内里的层面,哪怕他们已经有了后代,甚至孙辈,仍然时时叩问自己: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影片在日本奈良取景,在中国人眼里,奈良是一个 旅游 胜地。导演鹏飞不得不在上影节展映时专门澄清:“这不是风光片,这是一部战争反思的片子。我想讲述的是战争伤痕影响中日几代人的故事。”

影片背后的 历史 很沉重,但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却充满温情和幽默。剧情进入正题之前,先用了几分钟的动画,交代了故事的 历史 背景。

这个做法参考了香港导演许冠文《天才与白痴》的片头,风格又糅合了鹏飞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的质感,比如《没头脑和不高兴》。

“我从《米花之味》开始就走有点儿喜剧、冷幽默的风格,《又见奈良》我想延续这种风格。”北野武是鹏飞最爱的电影导演之一,他喜欢北野武的那种干净简洁、举重若轻,“然后时不时蹦出来一个幽默的东西。”

这部电影其实是命题作文。2018年,《米花之味》参加河濑直美导演创办的奈良电影节,获得观众选择奖。

按照电影节的规定,4个获奖者需要在两个星期内提交一个剧本大纲,中选的人可以得到资助,跟河濑直美合作拍片,她来制片,并提前选为下一届奈良电影节的开幕片。然后要求影片全程在奈良拍摄。

“我当时想,中日文化交流密切,一水之隔,如果我拍一个留学生故事或者爱情故事,会觉得太浪费了。我决定要拍一个反战题材。但反战并不是说一定要有战争场面,我还是想聚焦在普通百姓、小人物上面。我查了很多资料,最后决定去拍战后遗孤与养母的故事。”

四个人之中,鹏飞的故事很幸运地入选了。

影片拍摄时间只花了19天,完整的剧本撰写花了20天,但鹏飞构思的时间很长。落笔之前,他在奈良本地体验生活了9个月,每天不停地记录自己感受到的点,各种零星的片段,最后再组织起来。

“我其实不是个好编剧,我创作的方法就是体验。《米花之味》我在云南前后花了一年,《又见奈良》也是在日本满山地找遗孤。”

鹏飞喜欢的另一个导演是小津安二郎,“他写过一本书,说刻画人物时应该注重的是人物细节上的点点滴滴,我也想用这种方式,我不会一眼让你看出这个人经历过什么,而是点点滴滴地透露出来。”

他是1982年生人,高中毕业后,去法国学了八年电影,曾经在蔡明亮的剧组中实习,《郊游》里他是编剧、副导演,《脸》里他是导演助理。

蔡明亮极大地影响了他早期作品的风格。他的第一部长片《地下香》,拍外出打工的人,用了大量的广角长镜头,人物在镜头里走来走去。

第二部长片《米花之味》,他开始试图建立自己的电影语言,尽量少地采用长镜头,更多地用剪接去讲故事。

《又见奈良》是他的第三部长片,完成度比前两部又胜一筹。他自己那种温情细腻冷幽默的风格,也逐渐清晰。有人评价说,他可能是中国年轻导演中最会拍喜剧的人,他私下里也承认,喜剧片是他最爱看的电影类型之一。

由于河濑直美制片的缘故,片子里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河濑直美导演的长期合作对象。录音指导森英司,与河濑直美合作十多年。片子在北京进行后期混音的时候,混音的老师问,录音师是不是年纪很大了?

鹏飞很奇怪,“您怎么知道的?”这位混音老师曾经跟张艺谋等名导合作,她告诉鹏飞,从森英司收录的声音当中能听到无数的细节,水流、风、树叶的声音,设计在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充满层次。

片子里有一个日本警察的角色,是一个贯穿的人物,有很多重要的戏份。选角的时候,河濑直美给鹏飞建议了几个选项:一个是三浦友和,一个是演《深夜食堂》的小林薰,鹏飞掏出手机打开照片,告诉她,他想要国村隼。

“因为我觉得三浦友和先生对我来说太正了,这样一个正派气质的人,去做一件好事,可能没有国村隼老师这样打动人,有意思,有反差的感觉。”河濑直美欣然支持,她的第一部影片《萌之朱雀》,主演正是国村隼。

剧本写好之后,入选了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创投,鹏飞在那里碰到了参加影展的贾樟柯。

“因为是中日合拍,所以河濑导演认为要找一个中国的制片公司一块来做,需要找一个联合监制。正好河濑导演跟贾导是好朋友,一拍即合就定下来了。”

影片拍摄在日本,贾樟柯没有去,然而拍完做后期的时候,鹏飞形容贾樟柯对片子的把控是“破天荒的那种”,“他带着我大概剪了十几天,一个素材一个素材去看,怎么重新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好。”

贾樟柯说,他第一次看到剧本就被故事中的大爱感动——“它是超越国界的,也超越了 历史 文化,我想大家都会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感染。”

鹏飞说,“战争结束,两个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组成一个家庭,我们收养了敌人的孩子并把他们养大,我觉得是非常展现人性光辉的故事。”

以下是鹏飞导演的自述:

我想到拍遗孤这个题材的时候,还不完全了解他们的故事,我只知道大概有这么一群人,后来我就看了我能买到的所有关于他们的书,还有一些视频资料,电视剧《大地之子》、《小姨多鹤》等等。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养母的采访,那本书是1995年出的,作者采访了很多养母,最后都会有一个问题,问她们的愿望是什么。很多养母都说,我的愿望是这辈子能去日本看看,看看我孩子的故乡是什么样子,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实现这个愿望。所以我就希望用电影的方式来圆他们一个梦。

拍电影的时候是2019年,实际上这些养母基本都已经不在了。所以片中我们把故事设定在2005年,养母80多岁,还有去日本寻亲的可能性。

2019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日本奈良生活,花了8个月,跟我的2个同事去寻找这些战后遗孤。我想找“一代遗孤”,就是1945年前后在中国出生的孩子,他们是纯日本血统。

但其实那时候大部分一代遗孤也不在了,我在奈良找到的基本都是二代遗孤,也就是一代遗孤的子女,现在差不多四五十岁,他们基本都是混血儿。三代遗孤也能碰到。

《又见奈良》里的主人公没有一个具体的原型,但是大多数故事和细节,都来自于我观察和接触到的日本遗孤的真实生活。

寻找战后遗孤

其实这些遗孤回日本后,就分散在各地,时间长了就各忙各的,互相之间交流也不是很多。

我们先是联系到奈良当地的一个成人日语学校,里面有一个老师,引荐我们认识了奈良归国者协会的会长张文成,是一位75岁的老先生。他没有日本名,虽然是日本血统,但是不愿意接受日本护照。

和张文成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我印象很深,是在一个福利机构,很多日本的老阿姨在那边做饭,然后把做好的饭装成便当。我问,做这些便当是干嘛用的?原来这些便当是给年纪更大的一些老人送去的,一星期送一两次。

张先生当时就在福利机构里,得知我是从中国来的,一口家乡话就出来了,之后就带我们去遗孤上课的地方。归国者协会每周末会举办一个公益性质的学习班,请一些老师给遗孤和遗孤的后代们上日语课,来上课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他们基本上都是二代遗孤,大概有三四十个。

我跟他们聊天,感觉完全还是中国人的气质,一说话全都是北方口音。我不会日语,但我也能感觉到他们学的内容很初级。他们说我们学了十几年了,还是出门就忘,一踏进家门就不记得今天学了什么。

他们每周要交一个日语作文,都是小学生水平,同事把作文给我翻译成中文,我发现基本上写的都是他们以前在中国的生活和回忆,比如“我小时候怎么把柴火垛点着了”“我小时候犯了什么什么错,爸妈教育我,后来长大了,觉得他们教育得对”等等。

我跟他们说,我想找一代遗孤,想写他们的故事。他们说,一代遗孤现在年纪大了,有一个老先生叫刘明财,日文名叫畠山周作,他住在黑泷镇吉野村。

那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我们翻山越岭开了半天的车,穿过很多山洞隧道,都是单行道,对面来车要避让的那种,终于到了当地的乡政府,问工作人员,说你们这里有没有战后遗孤?

对方也是一个老先生,他想了想,说有,你等一下。然后拿来一本厚厚的档案,上面全是土,一吹都是灰,打开,找了半天,指着说在这儿有一个遗孤,是我们给他建的房子,半山腰的几间小平房,有两间是他的,还告诉我们怎么走。

到了之后,我左手拿着油,右手拿着米,按传统拜年的样子,来到他们家门前。里边就有老太太往外看,白发苍苍的,没牙了,腰也弯了。她过来开门,我就先用中文说,奶奶您好,我从北京来看您来啦。她啪地握着我的手,眼泪就下来了,说,终于有人想起我们来了。

于是拽着我往田里边跑,一边跑一边喊“哦多桑,哦多桑,家里来亲戚了,家里来亲戚了!”老头正在锄地,说“干哈呀”。

听完我们来历,他“嘭”把锄头一杵,“那唠吧。”然后从1945年就开始说。聊他怎么回国的,这些年在日本的经历,一直聊到太阳下山。

刘先生是1945年满蒙开拓团留在牡丹江的遗孤,当时辗转几处,最后一户姓刘的家庭收留了他。他在中国成长得还挺开心的,没有受到太多歧视。等长大了之后,村里边隐隐约约知道他是日本人,但是大家对他也都挺好,自己还当上了村里的干部。

中日建交之后,到了八几年了,那时候开始有人问他,你是不是遗孤?他说,“我不是遗孤,你说什么日本人,你才日本人,我还打小日本。”后来查档案,才得知自己果然是遗孤,开始回国寻亲。

他是1993年3月11日回的日本。这个日期我也用在电影里了。他在机场落地的时候,还挺轰动的。当时不仅有他,有一批遗孤都一起回来了,日本的报道也挺多。

他爸爸70多岁,去机场接他,记者采访他爸,他爸挺激动地说,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我回来日本之后,又生了一个儿子,但这儿子没有办法生育,我以为这辈子我就断子绝孙了。没想到,中国人民今天把我的孩子送回来了。我更没有想到我的孙子也回来了,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的重孙子都回来了,我一下四世同堂了。他说中国人民太善良了,我太感谢你们了。

刘老先生给我看他父亲的照片。有一张是1944年这个开拓团出发去中国之前,在他们村口拍的合影。我也把那张照片用在了电影里。

一辈子的隐痛

养女这个角色在影片中始终没有出现,这个角色是有一点原型的,现实中其实很多回到日本的遗孤,寻亲的路都很不顺,有些人甚至没有找到亲人。

他们是在官方的主持下回到日本的,确定身份的方式包括查档案,看有没有打过疫苗。因为日本会给新生儿打疫苗,所以会有一个疫苗留下的痕迹。

还有就是提供小时候的照片,给到日本那边登报,亲生父母这边看到了,觉得这可能像是我的孩子,就想办法联系,开始通信,让ta来日本呆14天,或者一个月,来跟父母见面、验血等等。

有一个女孩,以为找到了自己的母亲,结果验血证明不是。人家也不收留她,她就只好自己再去四处找。

还有一个遗孤,他身上有一个疤,这边父母以为是自己的小孩,见面一看发现不是,是小时候虫子咬的,就又回去了。

遗孤们回到日本之后,实际上大家过得不好,语言不通,融不进去,都做着比较底层的工作。比如给便利店的沙拉洗菜,在酒店洗床单,他们连711服务员也干不了,因为需要说话沟通。

片中开叉车的老先生,现实中是搞装修的。跟他聊天,提到他的遗孤身份,他会有点紧张。但我还是让他在电影里出现,想增加电影的真实感,让大家看到这些遗孤真实的样子。

我问刘明财先生,您在这个村怎么样?周围邻居对你都好吗?他说都挺好的,平时说话也不多,交流全凭用手比划。“过年过节我给他们送点酸菜,他们给我拿点其他蔬菜。但是刚回来的时候还是差点意思,就是村里一丢东西就找我。”

我们剧组中有几个过来帮忙翻译的女士,都是三代遗孤,她们跟我说自己是十几岁来的日本,都觉得日本 社会 很难融入,何况是一代遗孤这样的背景。

片中出现了一个小女孩,是三代遗孤,已经不会讲中文了。这个灵感是来自我认识的一个三代遗孤男生。

他大概是小学初的年纪来到了日本,等他上了高中之后就不再说中文了。他从来没有叫妈妈给他开家长会,他妈妈就很奇怪,说你为什么不让我去给你开这个会?

他说,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是中国人。在日本的学校,霸凌是很严重的,一个其他国家的人或混血很难融入进去。

我一共找到六个一代遗孤,我都会问他们,你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说,“我是中国人,跟日本这旮沓扯不到一块去。”实际上他们流的是日本的血。

奈良、大阪这些地方都有归国者协会,其实他们平时上日语课也是一种中国人的聚会,逢年过节就不上课了,组织这些遗孤扭秧歌、包饺子,然后卖给日本人,宣扬中国文化。

我看过一个纪录片,讲一个遗孤回到东京之后,念念不忘他的家乡,在自己的家里做东北文化展,挂了玉米、辣椒、扭秧歌的扇子,做东北菜等等。

他还做了一个小册子,给大家讲述,我是一个遗孤,战争让我留在了中国,中国的父母把我养大,我回日本后想念他们,又回到中国,结果发现他们已经去世了,我在这里遥拜他们,给他们祭祀。

片中唱京剧的这一段灵感,来自我们在寻找刘明财先生的过程中,在深山里遇到的一对遗孤。男的是开废铁车的,女的在中国是唱老生的,到日本之后就退休了,吃退休金。

和他们聊着聊着,他们就拿出一把二胡来,一边拉一边唱,我都不知道唱的哪出戏,但他拉得满头大汗,眼睛下面流的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这场戏拍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就是把刘明财家的那些摆设都搬过来了。他们家有很多中国结。这位女士是二代遗孤,我对她说,不用去塑造,在片中就是演她自己。

她唱的是《智取威虎山》,按传统其实应该是男的来唱这段,一个女性反串,那个气势好像有一种现实的隐喻,她背着遗孤的身份一个人在日本闯荡。

这些遗孤当时回日本寻亲,我觉得落叶归根的心情是有的。但他们可能也会认为那个时候的日本更发达一些,赚钱更快一些。当然自己是日本人,也想回去看看,也想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什么。

到了今天,中国很多方面都已经赶超日本。透过这部影片,我们感受整个 历史 ,还是觉得我们要自强,才可以。

H. 《又见奈良》发布预告,这部影视作品主要讲述的什么故事

电影《又见奈良》由贾樟柯、河濑直美监制,青年导演鹏飞编剧并执导,吴彦姝、英泽、国村隼和永濑正敏主演,秋山真太郎和张巍特别出演。影片讲述了年过七旬的中国陈奶奶(吴彦姝饰),远赴日本奈良寻找其失联多年的日本遗孤养女,在二代遗孤小泽(英泽饰)和退休警察一雄(国村隼饰)的帮助下踏上漫漫寻人之旅的故事。

作为一部凝聚了中日两国顶尖电影人心血的诚意之作,电影《又见奈良》自然也得到了众多电影节的青睐。这段跨越血缘与山河的寻亲之旅,不仅让观众了解到日本遗孤这一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局,同样也抚慰了无数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国内疫情再遇反复,众多游子无法归乡过年的背景下,与《又见奈良》的年后相见不仅是一份约定,更是电影对于每位观众最好的祝愿。

I. 《又见奈良》结局什么意思

《又见奈良》的结局是开放的。

最后养女找没找到,奶奶是继续寻找还是放弃寻找,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解读。

在影片的结尾,伴随着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再见我的爱人》,陈奶奶、退休的警官与小泽一行三人的脚步一直向左走去。这个镜头象征着影片的结束,但也象征故事的延续。

该片讲述年过七旬的中国陈奶奶,远赴奈良寻找其失联多年的日本遗孤养女,在二代遗孤小泽和退休警察一雄的帮助下踏上漫漫寻人之旅的故事。



电影评价:

该片以舒缓、清新的公路片节奏,将奈良当地亲切、美好的风土人情与寻亲故事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段人间大爱。

片中无论是吴彦姝饰演的收养了战后遗孤的母亲,还是英泽饰演的留在中国的遗孤的子女,都承受着那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和伤痛。不过,所有的艰难和困苦,片中都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在言语中一笔带过。包括画面和音乐,所有的讯息传递都是明快而温暖的。

阅读全文

与电影又见奈良简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极之恋与一部外国电影 浏览:678
恐怖车电影 浏览:199
good电影经典168 浏览:77
中文父女伦理电影 浏览:542
女朋友怎么知道我看电影 浏览:429
电影名字有100 浏览:875
新江山美人无敌电影 浏览:719
女模伦理电影模 浏览:861
美女抓男生的电影 浏览:575
史上恐怖电影你敢看完吗 浏览:115
约已婚女同事晚上看电影 浏览:229
有哪些大帅哥演的电影 浏览:416
教你解码看电影 浏览:810
三四月份有哪些电影上映 浏览:563
abcd电影里的歌曲 浏览:713
电影演员表需要什么名字 浏览:124
电影演员韩影的丈夫是谁 浏览:486
最近很火的孩子看的电影 浏览:492
两个女孩长的像双胞胎电影 浏览:220
中国经典电影一百部 浏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