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动画片《头文字D》一共几部每一部的结尾都说了什么
一共四部
第一部《头文字D》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人公藤原拓海是个普通的高中男生,拥有无与伦比的飞车天赋。从中一开始,每天早上驾驶那辆AE86在秋名山上飞驰,练成了华丽(注意:是华丽)的驾驶技术。必须注意,他的车技之所以高明,是有赖于每天凌晨必须将父亲做的豆腐送到秋名山山顶的饭店。无论刮风、下雨、下雪,五年间车技竟然突飞猛进。
黑白颜色的AE86是一辆只有130匹马力的日本“国宝级”旧款跑车,但凭着藤原拓海超凡的技术和天分,先后击败同样是天才少年Red Sun车队的高桥启介;驾驶令人望而生畏的黑色R32的中里毅;采用死亡胶布赛(用胶布粘绑住右手,使方向盘无法扭到空手时的最大限度)战胜了NightKids的第二把交椅;更在秋名山的山道中击败Red Sun第一把交椅,驾驶着代表高贵的FC3S的高桥凉介。当然,拓海的成长不止这些,“他的技术就像艺术一样”,我们最熟悉的就是AE86那华丽的甩尾(汽车用语。指车疾速行驶时疾速拐弯,车轮横向滑动的状态。)以及排水道跑法。
秋名山下坡最快的AE86神话正式开始。
TV版目录
1、 究极豆腐铺Drift----拓海第一次胜启介
2、 复仇宣言!Turbo咆哮
3、 下坡专家登场
4、 进入交流战----拓海(TOYOTA Sprinter Trueno GT-Apex AE86)vs启介(Mazda RX-7 FD3S)秋名山
5、 激烈的混战
6、 新的挑战者----中里毅正式登场
7、 飞车手的自尊
8、 时间结束之前
9、 VS GT-R极限的战役----拓海vs中里毅(Nissan Skyline GT-R BNR32)秋名山
10、 爆裂!五连发夹弯----拓海用脚连踏煞车掣模仿ABS煞车效果
11、 危险的慎吾登场----拓海驾85飞秋名山
12、 FR杀手的惊险决战
13、 阿树的第一次约会
14、 进化的甩尾动作天才----拓海vs庄司慎吾死亡胶布赛(Honda Civic EG6) 秋名山
15、 拓海的怒涛狂飙----拓海暴走了
16、 碓冰崖的天使
17、 一决胜负的比赛----拓海vs佐藤真子&沙雪(Nissan SIL-80 RPS13)碓冰崖山路
18、 热风!狂飙!碓冰崖
19、 决一胜负的超级甩尾动作
20、 夏日恋情的结束
21、 超级巨星的挑战书----凉介送花下战书
22、 激烈斗争的上坡赛----启介vs中里毅 妙义山
23、 雨中的下坡赛----拓海vs健太(Nissan Silvia S14)妙义山
24、 赤城的白色彗星
25、 最后的比赛----拓海vs凉介(Mazda RX-7 FC3S)秋名山
26、 新的下坡传说
第二部《头文字D》故事梗概
藤原拓海由于不败的战绩,必然会受到新的挑战。
《头文字D》的第二部着重突出拓海的成长,当然不乏激烈的挑战。最经典的要数赤诚和依吕波山路两位老大的比拼。年轻的拓海在爱情上触了礁,在输给帝王车队的lanEvo 3后,拓海遇到了人生的挫折,对自己和AE86产生了怀疑,AE86真的有足够的实力吗?
AE86的重生来自拓海的爸爸文太,他为AE86改装了车用引擎。同时,拓海遇到了同样是AE86的强劲对手秋山涉。有意思的是比赛规则是在同一赛道两车来回追赶,直到其中之一能超越对方为止,既要技术又考耐力。胜利让拓海继续接受这辆AE86和重拾信心回到车手的生涯。
TV版目录
1、 打破一切的超级武器----中里毅vs岩城清次(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Ⅳ CN9A)妙义山
2、 Lan Evo军团 秋名出击----拓海vs岩城清次
3、 败北的预感
4、 高兴不起来的胜利
5、 通往破灭的倒数计时----拓海vs须藤京一(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Ⅲ CE9A)赤城
6、 再会了86
7、 赤城之战 黑白闪光----凉介vs须藤京一
8、 非常凶猛的那辆车
9、 新86诞生
10、 涡轮86的宣战
11、 解除的封印
12、 86对86的精髓之赛----拓海vs秋山涉(TOYOTA Corolla Levin GT-Apex AE86)崎玉
13、 在这变化的季节
第三部《头文字D》故事梗概
这部主要讲述梦想和前途。
同场飙技的伙伴们在高中毕业后各自工作,有的去东京打工,有的在加油站工作。
故事的主人公拓海最后选择了边工作边飞车,正职是运输公司的司机,同时加入了赤诚Red Sun车队,并为“改写各地的记录,留下传说”而奋斗。
职业车手生涯正式开始。
虽然说“车手是不需要爱情的”,《头文字D》里不缺爱情。以AE86为目标的武内树找到了自己的真爱阿珍,但在爱与赛车两者中毅然选择了赛车。同样是赛车手的池谷浩一郎和佐藤真子也各自选择了自己的梦想,最后佐藤真子还是没等到池谷的到来。
爱情在大结局里终于出现。拓海和女友的爱情虽然曲折但是完美,从女友以前只会为了钱而出卖肉体,到想让拓海看到她的改变和努力,彻头彻尾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而且,结局以英雄救美的形式出现。相信可以羡慕死一大堆情窦初开的男女。
拓海vs须藤京一 伊吕波山路
拓海vs小柏魁 TOYOTA MR2 SW20----著名的空中行车线出于此
拓海vs猥琐前辈 秋名湖
第四部《Project D》故事
当积雪完全融化后,关东地区的飚车手之间渐渐流传起了一个传闻,在Internet上出现了一个由群马的飚车手所建立的网站,向整个关东地区征集对手并扬言要达成“关东最速计划”,甚至还十分专业地把赛道等资料罗列出来,该网站也就是那个车队的名字叫做“Project D”!
枥木县S市“SEVEAN STARS”车队便是“D计划”远征的第一站。末次澈是“SEVEAN STARS”下山道最快的车手,也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为了备战他特意向女友借钱购置新轮胎,结果女友生气地警告他如果输了的话就要放弃赛车,为两人的将来好好做打算。终于到了周末,出现在末次他们眼前的是黑白相间的86、黄色的FD以及一台印着“Project D”的白色面包车。(凉介大人~!怎么能就这样无防备地在面包车里睡觉呢?!会被袭击的哦!拓海的“对凉介脸红症”好像治好了,是用了什么特效疗法呢?嘿嘿嘿……妄想中……)
首先是拓海与末次的下山道之战,采用前追后赶的“突然死亡法”,而且末次选择了第一圈带头跑。虽然末次有着精湛的技术,且熟悉山道,但是拓海听从了凉介给他的指令:利用该地后半段赛程中出现的没有盖子的沟渠,将前轮开至沟渠的另一边,从而获得超车的空间。在末次的惊谔中,86超越了ROADSTAR取得了胜利。轮到启介与川淳一郎的上山道比赛,面对川淳改造到450匹马力的R34,经过一个冬天苦训的启介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对方。
“D计划”的第二个对手乃是拓海他们至今所遇到过的最强的车队——枥木县的东堂塾!东堂塾是东堂商社社长为了培养职业赛车手,而集合优秀的飚车手成立的车队,有着一整套的制度和严厉的选拔,须藤京一就是东堂塾出身的。对于刚刚展开的“D计划”就选择了这么强的对手,凉介自有一番打算——如果赢不了就证明“D计划”只有这种程度,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全力以赴!
在熟知东堂塾厉害的人们心中认定了一边倒的比赛就在紧张的气氛下展开了。首战依然是下山道,拓海的86VS二之宫大辉的EK9,前追后赶的“突然死亡法”。大辉出于自尊,将第一回合的首发权给了拓海,谁料这个决定将大辉及旁观的东堂塾选手、乃至所有的观众都拉进了凉介布下的陷阱内!凉介给了拓海两条指令:一、在到终点之前绝对不要望后视镜;二、86引擎的最高转速可达1万2千,保持9000转以内的速度跑完第一回合并不能让大辉过头!比赛经验相对比较少、且擅长在后边追赶的拓海一旦带头开车,势必会产生紧张和不正确的判断(就象与凉介比赛时那样),所以拓海严守了凉介的规定,虽然感受到紧追其后的大辉的威压,但没有看后视镜一眼,这样可以更加集中精神开车。第一回合没有开足马力而是将车开在EK9无法超车的位置上,这令大家都觉得大辉完全可以在第二回合抛离86,亦没有人察觉到86真正的速度上限。果然进入第二回合后,拓海开足马力狂追EK9,令经验丰富的大辉反倒慌了阵脚,再加上86新引擎的1万1000转的特殊性能,最终在弯道超越了EK9,赢得了胜利!
首战失利的打击后,负责上山道比赛的对手酒井亦不敢大意,选择了第一回合由自己带头来跑。而且其纯熟的技术更活用了带头的优势,故意在高速弯道处减速,以打压启介的冲刺。被激怒的启介凭着野兽般的反应力与直觉,紧咬对方不方,宁可制造轻微的碰撞亦要抢得车位,终于在第4个U形弯道,令两车并列前行,使得行车线变窄,超越了对方。
赢得比赛的胜利后,凉介按照他在网上所做的宣言那样,让启介和拓海分别改写了东堂塾在此山路上的赛道记录。这令东堂塾遭受到巨大的打击,赛道记录被他人刷新,意味着整个车队的败北。不甘心的东堂OB成员纷纷商量将此事通知社长,把居住在东京的前东堂成员、现职业赛车手智叫回来,并向社长借用东堂商社用于职业比赛的专用赛车,打算向“Project D”雪洗这巨大的耻辱.....
TV版目录
1、 D计划----拓海vs末次彻(Mazda MX-5 Road Star NA6CE)栃木
2、 全速前进!下坡赛----启介vs川井淳郎(Nissan Skyline 25GT-Turbo ER34)栃木
3、 东堂塾最强的男人----拓海vs二宫大辉(Honda Civic Type-R EK9)
4、 两条建议----启介vs笑口虎酒井(Honda Integra Type-R EK9)
5、 通向胜利的Start Line----拓海vs馆智幸(Honda Civic Type-R EK9)
6、 BLIND ATTACK----关掉车前灯的跑法
7、 暴风般的85Turbo----拓海vs文太大叔(Imperza)&驾85飞车
8、 命运的FD BATTLE----启介vs岩濑恭子(Mazda RX-7 FD3S)崎玉
9、 恭子的告白----拓海vs秋山延彦(TOYOTA Altezza SEX10) 崎玉
10、 崎玉区域的最终兵器----拓海vs坂本(SUZUKI Cappuccino EA11R)
11、 雨中的下坡赛
12、 纠葛的直线区段----启介vs秋山涉
13、 动机
14、 悲伤的孤独赛车手
15、 4WD的迷思
16、 愤怒的上坡赛----启介vs洒机油猥琐男(Evo),拓海vs恐吓猥琐男(Evo)崎玉
17、 崎玉地区最终决战
18、 最后的兜风
19、 神之双脚与神之臂
20、 超绝GT-R----启介vs星野好造(Nissan Skyline GT-R BNR34)茨城
21、 缠斗
22、 单手方向盘驾驭的魔术----拓海vs城岛俊也(Honda S2000 AP1)茨城
23、 无止尽的比赛
24、 不会结束的挑战
B. 飞驰人生讲的什么哪里可以深度解析
《飞驰人生》讲述了赛车手张驰的复出之路,既有速度与激情,也有心酸和无奈。作为导演身份的韩寒,这是他的第三部电影,他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书写着自己,把个人的成长印记嵌入其中。从结尾可以进行深度解析,张弛奉献了他的生命,实现了他的赛车梦想,对此,他无怨无悔。因为对理想的追求是执着的,为此,生命是可以抛却的。
影片的后半段则收起了搞笑,正经八百的来了场比赛。赛车在巴音布鲁克的赛道上飞驰,扬起尘土,呼啸而过,让人血脉喷张。而对于张驰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比赛,他为之倾注全力,为了东山再起,实现逆风翻盘。
C. 一辆奔驰失控了里面有个小孩 后面有宝马跟着这是什么电影
《极速倒计时》,德国电影。 英文名: "Alarm für Cobra 11 - Einsatz für Team 2" Countdown auf der Todesbrü 中文名: 极速倒计时 导 演: ( Raoul W. Heimrich ) ( Matthias Herbert ) ( Dieter Tarnowski ) 主 演: ( Julia Stinshoff) ( Hendrik Duryn) (安德绀·阿塔莉 Erdogan Atalay) (瑞尼·斯蒂克 René Steinke) ( Gottfried Vollmer) ( Dietmar Huhn) 上 映: 2003年03月13日 萨米尔是德国交警部队一名优秀的警察,他负责高速路车速的管理。 萨米尔新的搭档汤姆性格怪异,而且有个难以改变的坏习惯-----上班经常迟到。第一天来警局报到,为了避免堵车,他骑自行车赶往警局。在路上被开着奔驰车的苏珊娜撞得人仰马翻,苏珊娜只得让汤姆坐她的车。可是当车全速前进时,苏珊娜很诧异的发现刹车失灵,车速已经无法控制。执勤中的萨米尔发现这个飞速行驶的奔驰车很异常,便开始跟踪行动。 当汤姆打电话回警局求救时,萨米尔才知道车里还有他的新任搭档。警方命令萨米尔一直跟随这辆失控的奔驰,寻找机会救出他们。萨米尔和汤姆无法预料的事是他们的第一次会面将是一次生死考验。失灵的车内还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万一车发生意外,孩子肯定无法抵挡任何撞击。所以在不确保孩子安全时,不可以有任何的疯狂举动。 负责这次事故的警局领导急中生智,将利用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的飞机来高空救援,当把孩子挂在飞机的锁链上时,大家以及观看电视的观众从紧张中稍稍放松瞬间,惊险的一幕再度上演,孩子被掉在高空并随着飞机大幅度的摆动。前面出现的大桥挂住绳子,孩子被挂在了桥洞中,后面紧随而来的车快速旋转,灾难在刹那间伸手可触……
D. 求一部电影动画片的名字!1983-1993.
原 名: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 Tenkuu no Shiro Rapyuta)
中文名: 天空之城
英文名: Laputa:Castle in the Sky
制 作: 德间书店
原 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制 片:高畑勲
音 乐:久石让
作画监督:丹内 司
美 术: 野崎俊郎・山本二三
色彩设计:保田道世
配 音: 田中真弓 横泽启子 初井言荣 寺田农
作 词:松本隆、作曲:筒美京平、歌:小幡洋子
原 画:筱原征子、远藤正明、二木真希子、桜井美知代、森友典子、大谷敦子、小林一幸、贺川爱、前田真宏、福田忠、川崎博嗣、高坂希太郎、大冢伸治、河口俊夫、近藤胜也、名仓靖博、锅岛修、江村豊秋、友永知秀
动 画チェック:尾沢直志、立木康子
背 景:小关睦美/木下和宏、吉崎正树、久村佳津、饭岛久美子、太田清美、石川山子
片 长:124 分钟
首 映:1986年8月2日
荣 誉:
文化厅优秀电影
第41回(1986年)每日电影奖大藤信郎赏
1986年(第15回)Pia Ten动画部门第1位
大阪电影展 日本电影第1位
日本动画复兴特别赏(高畑勲・宫崎骏)
动画艺术日本电影第1位
电影旬报 86年度 日本电影第8位/读者选出日本电影第2位
第4回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大赏 美术部门最优秀赏
第9届《Animage》杂志最佳动画片
中央儿童福祉审议会特别推荐
文化厅多媒体艺术展“日本多媒体艺术100选”动画部门选出
横滨电影节年度10大优秀电影 第8位
动画故事简介
飞行石 《天空之城》(Laputa - The Castle in the Sky)是吉卜力(GHIBLI )工作室的开山之作。1986年作品。
《天空之城》是一部宫崎骏由Jonathan Swift写的小说《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萌生创意而作的电影,某些人认为其故事情节较为传统,但这不等于它没有新意,相反,《天空之城》一剧充满了很多新元素。电影中近乎完美地刻画出故事所发生时代的世界的景观,有点科幻色彩,也有点神话色彩,还有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味道,诸如高架铁轨上的旧式火车,黑漆漆的矿洞,飞空艇,象泥塑的机器人等等……
紧张激烈的情节贯穿整部电影,但蔚蓝的天空和浓浓的白云反而将尖锐的冲突淡化得更耐人寻味;人物的表达很多时候不是靠台词而是靠人物的具体动作,使人物的性格更显深刻。
小姑娘希达(SHEETA)是传说中“天空之城拉普达(Laputa)”王族的后裔,那曾是超越地上文明不知几千年的空中文明,但不知为何,希达的祖先离开“天空之城”,抛弃发达的科技,在地面上过起隐居的生活。然而一天,几个不明身份的男子出现在她家门口……
故事由希达所坐的军队飞行船遭到空中海盗的袭击而开始。争斗中希达从万米高空的飞行船上跌落下来…… 故事另外一个主人公少年巴斯(PASU)是矿工机师的徒弟,这一天收工时,发现天上有个亮晶晶的东西正在慢慢地下落。是什么?UFO?他飞也似的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好可爱的女孩子,在一团蓝光的包围下从天上飘下来了……
第二天希达在巴斯的房间里醒来,发现房里有一张“天空之城拉普达”的照片。这是巴斯的父亲冒着生命的危险历尽艰险才拍到的真正的天空之城,但除了斯威夫特之外,没有人相信他。于是父亲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了。巴斯发誓,一定要向他人证实,世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
然而嗅觉灵敏的海盗很快就找上门来了。接下来就是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追捕与逃跑镜头,最后二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掉入万丈深的矿井,希达戴的飞行石又一次发光,令他二人安全飘落。矿井中,飞行石和井下的矿石发生共鸣,原来这里曾是开采飞行石原料的地方,但提炼飞行石的技术,传说只有拉普达人才掌握着。
二人刚出矿井,就被军队的人抓住了。希达被带往要塞,在那里一个叫穆斯卡的人给希达看一个巨大的机器人,说是从天空之城掉下来的,凭当时的科技无法令它再启动。当天晚上,希达念起祖辈所流传的寻求帮助的咒语,飞行石发出光,令机器人再次活起来,整个要塞变成火的海洋。
巴斯趁乱和海盗达成联盟飞入要塞救出了希达。匆忙中希达丢失了飞行石,而穆斯卡得到了宝石,命军队按照宝石上圣光的指引,飞向天空之城。另一方,海盗妈妈从希达的记述中算出了天空之城的方位,带着希达的二人乘海盗飞艇全速前进!
即将到达之时,忽然前方出现龙卷风,和穆斯卡的舰艇又狭路相逢,交战中巴斯和希达的滑翔机被卷入龙卷风里。
这里是被上帝抛弃的领域,自然的恐怖与众神的愤怒在这里集结,飞越浓重的黑暗,在纵横飞啸的电光中,穿过闪电的回廊,突破生与死的界限,命运之门再次敞开在少年的面前……龙卷风的中心,正是传说中的飞鸟“天空之城拉普达”!这儿是寂静的天堂,只有机器人值守的空中都市,植物和远古生物的家园。
宫崎骏的作品中,科学技术最好的地方就是没人居住,在柯南的“未来世界”以及“天空之城”都是如此。反之,“风之谷”中为生存而奋斗着的人们虽然只有古老的技术,但却是机器的主人,《天空之城》的飞行海盗们也是这样。
穆斯卡抓住了海盗们,也来到了拉普达,他迫使希达和他一起进入中央控制室,启动黑石碑上的文字,即将开始他称霸世界的野心。希达抢回飞行石,为了阻止穆斯卡,她和巴斯一起念起毁灭一切的咒语:巴鲁斯。拉普达解体,邪恶和助纣为虐的武器系统一同化为大气层的火球坠入海中,而使拉普达漂在空中的巨大飞行石结晶载着拉普达的生命之树,上升到天空的尽头……
《天空之城》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之作,也是宫崎骏的集大成之作。宫崎骏一人兼任了原作、监督、脚本和角色设定四项重任,使得这部作品从头到尾注入了纯粹的宫崎理念。宫崎骏的音乐搭档久石让,这次达到了他配乐生涯的顶峰。
1、文明的困惑
——浅析《天空之城》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有一个巨人,他是大地的儿子。大地母亲赐予他无穷的力量,没有谁能够战胜他。但有一次,他的对手将他诱到空中去决斗,双脚离开了大地的巨人无法再从母亲那里获得力量,最终战败被杀。离开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即便是神勇无比的巨人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古希腊的先民们也许没有预想到他们那个时代里尚如婴儿般的人类文明会成长为今天巨人般的现代社会,但他们当年先知先觉般地试图通过神话留给后人的这个忠告,却在被人类遗忘了数千年之后,由一位东方人在这喧嚣的世界中用心灵聆听到,并用他那独特的、比神话故事更有震撼力的方式,向世人解读出来——这就是动画电影大师、日本著名导演宫崎骏和他的作品《天空之城》。
情节的设定
纵观宫崎骏的所有动画电影作品,不难发现“飞翔”是其永恒的主题。在本片中,他更是将舞台搬到了一座“空中楼阁”之上——天空之城拉普达。这是一座以反引力装置的飞行石为悬浮动力的空中城市。满怀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的宫崎骏试图通过对文明失落的根本原因的追问,影射出人类文明的现存弊端,并对文明如何才能生存、发展的哲学命题进行探讨。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拉普达这座虚构的天空之城的兴衰来表现出来的。
在影片中,拉普达城出现时已是一座空无一人的废城。人们只能通过巨大的飞行石、不计其数的机器人、堆积如山的财宝来遥想其当年的繁盛。宫崎骏显然无意于着重向观众介绍拉普达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他仅仅是以这种曾经极度繁盛的文明的最终毁灭来强烈地震撼和冲击每位观众的心灵,从而对现代社会中的芸芸众生提出质问,并最终来思考人类文明应向何处发展的现实问题。
当然,宫崎骏不会像某些所谓的科幻片那样浅薄地将天空之城拉普达的文明归功于外星文明的教化或神秘力量的恩赐。他在观众通常不太注意的片头中,以短暂的几十秒钟时间,用几组画面向观众简单而有序地展示了这个神秘文明的演化过程:
风之女神微笑着俯视大地,她轻缓地吹着一阵阵和风,吹散了云层,也吹散了拉普达人心头的蒙昧。于是,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拉普达人架起了第一架简陋的风车。继而风车进化了,它有了高耸的塔楼作躯干,无数的齿轮和杠杆作肢体。接着,拉普达人的采矿机不停地向地下深入挖掘。在地面上,绿色的草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庞大的工厂和不停地冒出滚滚浓烟的烟囱。同时,拉普达人也没有停止向天空进军的脚步。由单个的简单的飞艇到配有先进动力源的飞行舰队;由靠无数螺旋桨才能缓慢升空的形如航空母舰的“空中母艇”,到只需底部的一个大螺旋桨就能悬浮于云端的空中城市;直至配备有反引力装置飞行石的天空之城拉普达。而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风之女神的眼中,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接下来,伴随着乌云和闪电,一艘庞大的飞行器从天空之城飘降地面。从那里走出成群结队的人们,投入到大地的怀抱中。风之女神依旧含笑地关注着这一切,依旧用柔风轻抚着大地。最后一个画面中,在广袤的绿色草原上,又出现了一架简陋的风车,旁边站着一个提着竹篮的小女孩——希达。和风缓缓地拨动着风车,也轻轻地舞动着希达的衣裙。一切有如一幅静谧、祥和、自然的铜版画。翻开这恬美的扉页,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随即展开。片头中留给观众的那些悬念也随之被慢慢解开。
整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达和少年巴斯以及海盗、军队、穆斯卡等三股势力寻找天空之城拉普达的历险记。在情节上分别以现实的和历史上的拉普达文明为明暗两条线索,并利用两者的交错来推动情节的演进。下面让我们跳出影片情节的先后顺序,而按照时间的流程来重新审视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
很久以前,拉普达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之后,拥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们从埋藏于大地深处的矿石中提炼出飞行石的结晶体,建造了天空之城拉普达。七百年前,拉普达人离开天空之城返回大地,并散居于大地上的各个角落里过着平静的生活。时光飞逝,希达作为现在的拉普达公主,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王室世代相传的飞行石,同时也铭记下了能唤醒飞行石魔力的咒语。虽然希达一族对远世的繁华早已淡漠,但拉普达王室另一族的后裔——穆斯卡却是野心勃勃,他一直企图重返天空之城,并利用其统治世界。而在这七百年间,大地上人类的文明也在飞速发展。随着飞行技术的成熟发展,人类不断地寻找着传说中的天空之城。有人还曾经亲眼目睹过这座神秘之城,巴鲁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某一天,从天而降的一个拉普达机器人,更是证实了天空之城的存在,坚定了人类寻觅它的信念。尤其是在机器人身上所体现出的尖端智能,更是地面上的人类所无法企及的。于是,政府出动了大批军队,还派遣了一个由穆斯卡领导的类似克格勃式的神秘组织一起来寻找天空之城拉普达。与此同时,一群垂涎于拉普达财宝的海盗也在行动。最终,为了不让穆斯卡的野心得逞,希达和巴斯一起念出了毁灭之咒,天空之城的科技、财富和武器等所有拉普达文明的痕迹统统化为灰烬,只剩下一棵大树载着拉普达城的残骸永远地消失于天际。
思考的轨迹
在对全片的时间脉络进行了梳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宫崎骏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点上。
第一个时间点即七百年前,宫崎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拉普达人为何要放弃已有的繁华和强盛而重返大地?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之城上的建筑只是由于年代久远而显得古旧,一点也看不出遭受人为侵略或被自然灾害破坏的败落。无尽的财宝完好地封存于仓库中,根本没有遭遇洗劫的迹象。成百上千威力惊人的机器人沉睡于类似蛋壳的装置中,毫无曾经战斗过的伤痕。由此可见,拉普达人离开天空之城的原因并非是遭到其他文明的攻击或者内部战争,也不是因为自然因素的侵袭,更不是由于自身财富或能源的耗尽和枯竭。也就是说,拉普达人根本不是被迫地背井离乡,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他们自觉自愿地选择了放弃一切而回归大地。由此我们会进一步思考:拉普达人为何会心甘情愿地舍弃天空之城,而脚踏实地地去过那种原始、简单却平静、恬适的生活呢?
显然是因为拉普达人察觉到了表面的繁盛下所潜伏着的危机。正如希达最后对穆斯卡所说的那样——无论拥有多么可怕的武器、拥有多少恐怖的机器人,离开了大地的泥土,拉普达文明的生命之树就不能够生存。
也许,当拉普达人终于使自己的城堡浮上天空,使大树之根游离于土壤的时候,他们还沾沾自喜于自己扭转乾坤的力量,还沉醉于飞翔于云端的快乐,还洋洋自得于对自然的控制和对大地的俯视。不过,当天空之城越飞越高,自身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他们终于通过不断的自省,悟到了自己的文明只有在代表着自然的大树的荫护下才能生存发展,正是大自然给了拉普达文明以生命力。于是,他们毅然放弃了那些现代人类梦寐以求的东西,褪去了拉普达文明浮华的外衣,让它如初生的婴儿一样,以最本真的状态重新投入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
这种回归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意味着一种文明的倒退或者说是消亡,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因为它表明拉普达文明在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也证明拉普达文明自身在文明程度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而我们可以说,拉普达文明正是在拉普达人于七百年前集体回归于大地、回归于自然的行为中得到了升华。
第二个时间点即希达和巴斯一起念出毁灭之咒的一瞬,拉普达人封存在天空之城里的,那些在现代社会中被普遍用来判断一种文明是否先进是否强大的东西,最终还是灰飞烟灭般地消失于天空。还有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黑色半球体也崩溃、瓦解得如此迅速。此时,宫崎骏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如此可怕呢?
表面上看起来当然是希达的一句咒语,但实际上却是无尽的贪婪、欲望和野心——这才是毁灭天空之城的真正元凶,也是导致一种文明归于消亡的根本原因。
如果将文明比作人体,那么贪欲并不是破坏其生理机能的病毒,而是直接操纵其精神和思想的恶魔。它会将文明的躯体——科技、财富和武器的效用向邪恶的方向发挥到极致并以之去破坏一切直至自我毁灭。
当天空之城已经处于野心家穆斯卡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当大地上的生命都在“天火”武器系统的炮口下战栗的时候,拉普达文明的毁灭已成定局。这样先进、发达的文明都无法摆脱被贪欲控制的命运,最终甚至不得不以自我毁灭来做最后的反抗,如此的结局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惜、可叹、可悲。
即使没有穆斯卡,随着飞行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最终也会寻找到天空之城拉普达,并会在贪欲的驱使下利用被封存于其中的东西来进一步“统治”自然,甚至自相残杀。到那时,拉普达的文明还是在劫难逃,而人类的文明也势必葬送在自己手中。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本片中,宫崎骏的思考是分为两个层次的:在第一个层次中,宫崎骏认为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就如同树木与泥土的关系一样。如果不植根于大地的泥土,即使是参天大树也无法存活。同样,妄图脱离自然、控制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文明也一样无法生存。只有“植根厚土,沐浴清风,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唱”,文明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在第二个层次中,宫崎骏认为如果说自然会赐予文明以生命力的话,那么贪欲则会夺取文明的生命力直至彻底毁灭文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两个层次的思考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而是交织于影片之中,并最终为人类文明的发展问题贡献了一条真知灼见、一剂苦口良药——只有融合于自然,并能抵御住贪欲侵蚀的文明才能不断进步以至永存。应该说,正是这种结合人类自身现实命运的人文思考,形成了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永恒的魅力。
未解的难题
如果沿着宫崎骏的思路对拉普达文明的得失与兴衰做更进一步的深层次分析,我们会发现影片中仍留下两点悬疑令所有的观众一起去思索:
其一,如前所述,拉普达人的回归行为是拉普达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但这是一种认知和精神层面上的进步,并且拉普达人获得的这种进步是以现实和物质层面上的牺牲为代价的。有没有可能找到一条可以实现精神层面与现实物质层面相并举的进步之路呢?追求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追求融合于自然的生存状态,一定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人为的科技能否完美地融合于原生的自然呢?
拉普达人回归大地后虽然过着安适恬淡的生活,但是同时也必然要忍受繁重、辛苦的劳动。我们不禁会想,以拉普达人的聪明才智,能否改造几个机器人让它们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自己悠哉游哉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其二,拉普达文明毁灭了,但“贪欲”这个罪魁祸首并没有随着天空之城的崩溃而消失。相反,它正以胜利者的姿态狞笑着,而它的魔爪下一个伸向的也许就是我们人类的文明。宫崎骏通过在影片中对现实世界林林总总的影射,来反映他内心对于人类文明前景的忧虑。天空之城拉普达的文明本身就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许多曾经辉煌但现已消亡的文明的缩影。看到那座浮于天际的城市,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已化为流星的“和平号”以及人类正在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细心的观众还不难发现,影片中出现的巨型空中战舰,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用以空袭英国的“齐柏林”式飞艇为原型的;军队中那个大腹便便的将军,胸前挂着的也正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纳粹铁十字勋章;拉普达在穆斯卡的控制下所发出的“天火”,与广岛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无甚区别;而被穆斯卡控制后高悬于大地上的已伸出武器的半球体,不是正好象征着从东西方冷战开始至今一直悬于人类头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吗?
拉普达文明在贪婪、欲望和野心面前所表现出的无力、无助和无奈已经为我们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而现实世界中的这一切,却似乎表明人类仍在执迷不悟地、一步步重蹈着拉普达文明的覆辙。那么人类究竟能不能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呢?人类凭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没有可能探寻出另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以避免悲剧的重演呢?
对于上述这些决定着人类自身文明的兴衰、存亡的问题,宫崎骏并没有在本片中给出答案。也许他也无法给出答案,因为这些问题必须汇聚全人类的智慧去思考。在本片中,宫崎骏通过清晰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悬念迭生、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经天纬地的虚构想像,将动画电影天然的娱乐性与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深深地感动了无数观众,同时也必然引发观众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反省和思考。而照亮人类文明前景的火炬,也许将由这些受到感动和启发的观众的脑海中划过的一簇簇星星之火所点燃。从这个角度来说,宫崎骏既是一名卓越的电影导演,更是一位人类思想的先行者。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天空之城》作为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之作,宫崎骏一人在其中兼任了原作、脚本、导演和角色设定四项重任,从而使得这部作品从头至尾注入了纯粹的宫崎骏理念,而成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因此,这部作品所获得的热烈好评和巨大成功,不仅为吉卜力工作室的事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开局,也对宫崎骏日后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中作为思考的主线,贯穿于宫崎骏此后创作生涯的,正是本片中所提出的两个斯芬克斯之谜般的未解难题。
2、作品中寓含神话结构
在导演宫崎骏的构想里,天空之城并不是围绕着空心的浮岛,虽然飞行石供给天空之城的能源,却不是唯一的核心所在,真正撑起天空之城的是“树”,是那根参天巨树,令人印象深刻!这棵树使我想到神话结构的问题。为什么是树?而不用其它的东西?天空之城究竟是靠什么样的系统在维持,这个问题必须回到古老的农耕文化与狩猎文化/畜牧文化诸民族的世界观来探讨。
不管是父系社会也好,母系社会也好,农耕文化的世界观,有一套公式可循,那就是“大地-肉体-灵魂-生与死”,由这些来形成世界的图像,进而内化到人们的心中,就好象中国以五行来看待万物消长,而人的身体五脏六腑也以五行来说明内部的运作与调和;灵魂离开了身体,必须入土为安。在这个秩序里,大地占了极重要的角色,就好象希腊神话里的大地之母盖娅是孕育万物的女神,而中国的女娲,也是以泥土造人,以泥土补天。万物皆植根于大地,就好象希达面对穆斯卡最后说的“如谷之歌,与风共舞,与种子过冬,与鸟共鸣,无论多么可怕的武器,无论拥有多么可怕的机械兵,人一旦离开泥土就活不下”。
然而狩猎文化/畜牧文化滋养的民族,他们基本的自然-世界观,又是如何呢?以本来的素材〈森林-海洋-天空以及星辰-动物-力量〉建构的公式,更扩大了农耕文化的视野。如果我们把世界观和神话摆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们的一致性,神话与其被创造出来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宫崎骏在动画影片中也展现他的神话观,从《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一路走来,不变的是以“树”撑起的神话结构。
像是《风之谷》因为人类的污染,造成“腐海”的蔓延,森林的功能在于净化,以确保地下水源不被污染;像是《龙猫》里孩子们和胖胖的龙猫,在夏天的夜晚,种橡树,只要心里想着会长高,树彷佛吹汽球一样膨胀,快速地发芽、茁长,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种子,树成为人格教育的隐喻,如同中国人所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像是《幽灵公主》扣紧毁灭性武器禁绝后,人类文明的再生与发展的母题,而森林里住着野猪(山神),麒麟(又名四不像,介于人与神之间的圣兽,其形体时有变化,神出鬼没,掌管万物的生命)当人们任意地开采自然资源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生存就要砍伐森林,而森林的消失令动物无栖身之处(像是亚马逊的热带雨林正面临相同的处境,为了生存,当地原住民必须烧林以辟田耕作)。影片到了最后,则是以麒麟之死来交换自然环境的恢复,着实令人感到悲哀;像是《千与千寻》最终前往沼底的电车,来到了犹如《龙猫》片中出现的乡间森林,也暗寓着日本必须重新回到过去的农业社会来思考资源过度浪费以及社会价值迷失的课题,无言的森林传达了“回归”的命题。还记得,千寻的爸爸也是开车在森林里迷路的,失去的东西,却等到拜访了住在森林里的钱婆婆才找回来。到了结尾,千寻和爸妈穿过车站的隧道,开车走出森林,故事始于森林也终于森林,这是善的循环,这也是轮回。
E. 求一部外国电影:最后船上的甲板把他的腿给夹住了渔夫渔船漏水了随后那个抽着烟的渔夫随渔船一起沉没了
有其它问题欢迎再讨论。 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F. 关于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英文RMS Titanic),1985台湾和香港称为铁达尼号,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但却在1912年4月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就是根据这一真实的故事拍摄的。
“泰坦尼克号”共耗资7500万英镑,吨位46328吨,长882.9英尺,宽92.5英尺,从龙骨到四个大烟囱的顶端有175英尺,高相当于11层楼。是当时一流的超豪华巨轮。
2006年5月,最后一名见证事件的女性生还者逝世,终年99岁。目前尚有两名女生还者仍然存活,但她们在意外时还不到一岁,因此不会对事件有回忆。
【建造过程】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号开始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邮船的第2艘船。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邮船。泰坦尼克号有260米长,28米宽,吨位46329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尽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间导致了更大的总吨数(比奥林匹克号多出1600吨)。她的船体还是和她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一模一样大。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因为她也运送邮件,所以也叫皇家邮汽船泰坦尼克号。同样硕大无比的4个烟囱中只有3个真正工作。剩下那个是个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动力系统有三套主机:其中两套为四汽缸往复式蒸汽机,一套蒸汽轮机,主机功率达到50000马力,航速23~24节。
但是白星公司的兴趣不在追求速度这方面。泰坦尼克号的面包师比格斯回忆说:“……再不会有象她那样的船了。我曾经在奥林匹克号、庄严号、伊丽莎白王后号……上工作过。它们都比不上泰坦尼克。……不错,就象奥林匹克号一样,不过豪华得多。比方大餐厅,奥林匹克号甚至连地毯都没有。泰坦尼克号的地毯则厚得可以没过膝盖……再就是家具,重得你都抬不动。还有那些护墙板……他们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号却把全部力量放在营建一个豪华与舒适的空间上……她的确是一艘了不起的船……”。比格斯说出来的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号使得所有建造与设计她的人都受到诱惑。这种诱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后,越来越脍炙人口。用《造船家》杂志的话说,泰坦尼克号“在许多细节方面模仿了凡尔赛宫……摆满路易十五风格家具的休息室,风格类似法国的小特里亚农宫沙龙,壁炉上的雕刻作品是《凡尔赛宫的狩猎女神》。还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艺术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黄铜装饰,吊灯和壁画,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舱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头取暖设备。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对头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作为一种革新,她给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经济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
她最著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她豪华的楼梯了。詹姆士·卡梅伦在他的电影中忠实的再现了这个楼梯。
奥林匹克号和泰坦尼克号尽管是姐妹船,但是一些细节部位并不一样。在经过奥林匹克号首航的观察发现,A甲板的人会被水雾淋到,贯通B甲板的散步走廊利用率不高。这两处缺陷都在泰坦尼克号上得到了改进,其中B甲板的一部分被改装为头等舱豪华套房的私人专用露台。
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泰坦尼克号更津津乐道的是安全性。两层船底,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16个水密(不进水的)隔舱防止她沉没。奇怪的是,这些水密隔舱并没有延伸得很高。头两道水密隔墙与最后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间的八道墙则只设到了低一层的E甲板。虽然如此,其中任意两个隔舱灌满了水,她仍然能够行驶,甚至四个隔舱灌满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状态。当时的人们再也设想不出更糟糕的情况了,所以称泰坦尼克号为“永不沉没的船”。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2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处女航】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号完成了装潢工作,处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奥林匹克号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与皇家海军的霍克号巡洋舰相撞)耽搁了泰坦尼克号的最后收工。她的处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还要在4月1日进行海上试航。一切圆满。泰坦尼克号于3日抵达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号锚地,等待10号那天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作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于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罢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点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迟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所以从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邮船煤舱里搜刮干净了所有的煤块。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万头涌动。“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新世界。码头上挤满了乘客、来送行的家属、行李搬运工和海关的检查人员。上午11点,一号烟囱喷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锅炉中的25台开始依次生火。中午12点整,泰坦尼克号在拖船的拉动下慢慢离开了码头。两个外侧螺旋桨开始搅动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号依次驶过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严号(不是后来德国赔偿的那艘)、费城号、圣路易斯号、海洋号和纽约号邮船,鸣笛向它们致意。这艘46000吨的大船似乎对其它船只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纽约号邮船的船身开始向泰坦尼克号靠拢,幸好锚链和缆绳及时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号的拖船伏尔甘号把纽约号的船身顶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邮船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
当天晚7点,泰坦尼克号抵达法国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货物搭乘“游牧”号和“交通”号两艘专用摆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号,包括美国富翁阿斯特和玛格丽特•布朗夫人--后来被报纸称作“永不沉没的尊贵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号抵达爱尔兰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对新世界充满憧憬和希望的爱尔兰移民登上了船。一个乘客在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后来成了泰坦尼克号的绝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里价值连城。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号选择了距离较短的北航线。气温不断地下降。但天气非常晴朗。事后幸存的船员说,他们以前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宁静的北大西洋。按照伊斯梅的命令,泰坦尼克号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5节。尽管认为卡纳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形象,但白星公司也很想得到蓝飘带来炫耀一下。一路上,泰坦尼克号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船上的电报员菲利普忙着替头等舱乘客们拍发昂贵的私人电报,大多是报平安的废话和股票买卖交割的指令。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甚至一点风都没有。如果有的话,船上的了望员会发现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点点磷光。泰坦尼克号以22节的速度在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接到附近很多船只发来的冰情通报,史密斯船长命令了望员仔细观察。这一年的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远。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为头等舱定制了镀金的楼梯把手和印度的手工编织地毯,白星公司却没有给了望员配备望远镜!!11点40分,了望员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后来生还)发现远处有“两张桌子大小”的一块黑影,以很快的速度变大。他敲了3下驾驶台的警钟,抓起电话:“正前方有冰山!”。接电话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边的大副默多克。默多克下令减速,左满舵,停船倒车。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当时最好的选择,要么是加速的同时左满舵,冒一些风险;要么是减速的同时用坚固的船头去撞冰山。1912年4月那个寒冷的夜晚,泰坦尼克号和冰山发生死亡之吻。
这次碰撞的结果,后来人们都知道了。但当时船上的乘客和船员们却反应不一。头等舱和二等舱一些睡得不熟的乘客被一阵轻微的金属刮擦声惊醒了。船身轻微震动了一下。有人以为遇上了大浪,有人以为是触礁了,还有人以为是螺旋桨发生了故障。但是下面船舱的乘客感觉到的震动剧烈得多。有的乘客看到了舷窗外擦身而过的乳白色冰山。有些擦掉的冰块掉到了船舱里。底层统舱的移民乘客更是心惊肉跳地发现,冰冷刺骨的海水正从不知道的什么地方漫过门缝。船很快停了下来。一些乘客披上外套来到甲板上。北大西洋上空繁星闪烁,气温则低达零下一度。漆黑的天穹下,泰坦尼克号的窗户里发出温暖的淡黄色灯光。四根高大的黄黑两色烟囱中冒着白色的蒸汽烟雾。突然,有三根突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嘶叫声。懂得蒸汽机的乘客知道,这是船上的锅炉安全阀门在释放掉多余的过热高压蒸汽。得到通知的史密斯船长和哈兰•沃尔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师托马斯•安德鲁斯一道检查受损情况。前面的五个隔舱都涌进了海水。海水似乎正在有条不紊地漫过H甲板。在邮件舱昏暗的灯光照耀下,成包的邮件漂浮在海水上。检查过所有水密舱之后,安德鲁斯平静地对史密斯船长说:“这艘船没救了”。史密斯船长问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得到的答复是一个小时,最多两小时。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已经都很清楚了。15日凌晨0点5分,史密斯船长下令准备放救生艇。0点15分,泰坦尼克号发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号。CQD是当时通用的遇险信号,MGY是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呼叫代号。不久又发出了新近被国际海事协会确定的SOS求救信号。很多大西洋上的船只都收到了求救电报。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圣殿山号、卡纳德公司的喀尔巴阡号、俄国货船缅甸号,还有法兰克福号、弗吉尼亚号……都在加速向出事地点赶来。例外的是,就在18海里外的不定期客船加利福尼亚人号的收发报员则在这时关掉电报机睡觉去了。这艘船已经被浮冰困了将近一天,船上一晚上都没什幺大事,好像也不会发生什幺大事。
0点45分,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船上发射了第一枚遇险火箭。一片闪亮的白色火星缓缓落下。0点55分,泰坦尼克号的船头已经没入水中。救生艇边的工作则是乱七八糟,尽管妇女和儿童(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儿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状态下就被放了下去。不过这也不能怪船员,当时的航海界都认为如果救生艇满载人员放下去的话,会造成损坏甚至倾覆。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设计得很结实,但是船员们不知道这一点。结果可以搭载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去了651人(还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后被救上救生艇)。到1点40分,最后一艘折迭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上的乐队陪伴着乘客,用音乐安抚着这些注定要在几十分钟后死去的人们,一直演奏到最后一刻。面对生死抉择,有些人选择象绅士一样地死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礼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象个绅士”。来自丹佛市的伊文斯夫人把救生艇座位让给一个孩子的母亲,而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则抛下他的乘客、他的船员、他的船,在最后一刻跳进救生艇。人性的善与恶,在这里被揭露无遗。随着涌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来越多,船尾逐渐离开水面,高高地翘起。凌晨1点35分,海水浸入了锅炉室。2点10分,一直坚守岗位的菲利普斯发出最后一封呼救电报。2点13分,船上29台大型锅炉纷纷离开底座,互相冲撞着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墙,在船头部位砸开大洞落入海水中。2点17分,海水涌入中央电力控制室,引发短路,全船灯光熄灭。2点18分,伴随一阵巨大的断裂声,泰坦尼克号船身从三、四号烟囱中间的地方断为两截。2点20分,船头部分沉入海中,后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钟之内就紧跟着泰坦尼克号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员随它而去。
落入水中的人们很快就失去了知觉。等待他们的是迅速的体温丧失,神经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们也被冻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紧紧扒住翻覆的2号救生艇。6号救生艇中的布朗夫人坚决要求去救那些仍然泡在水中的人,但是被救生艇上的船员狠狠地威胁了一通。一直到3点30分,卡纳德公司的客船喀尔巴阡号最先赶到了出事现场。4点钟,喀尔巴阡号船员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发现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30分,第12号救生艇被系上救援缆绳。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喀尔巴阡号的船长和牧师在大餐厅主持了一次悼念仪式。8点50分,掉头返回纽约。
11月18日,喀尔巴阡号抵达纽约港。经过自由女神像时,上万人在曼哈顿岛的巴特雷海岸观看。在54号码头,大约3万人伫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号上的幸存者。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人们的震惊程度,不亚于本世纪美国的9.11事件。大西洋两岸许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美国总统塔夫脱互致唁电。德皇威廉二世也拍发了吊唁电报。
【事故的后果和影响】
泰坦尼克号是人类的美好梦想达到顶峰时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强大自信心。她的沉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到泰坦尼克号沉没那天为止,西方世界的人们已经享受了100年的安稳和太平。科技稳定地进步,工业迅速地发展,人们对未来信心十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了这一切。这艘“永不沉没的轮船”——埃菲尔铁塔之后最大的人工钢铁构造物,工业时代的伟大成就,因为对自然的威力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处女航中就沉没了。泰坦尼克号将永远让人们牢记人类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价。人们永远也忘不了这幅画面:泰坦尼克号在海底昂着头,残破和污迹也掩盖不了她的高贵。这就是她的归宿。历史就这样演变成了传奇。
这场灾难震惊了国际社会。因为它向一些人证明了:人和人们的技术成就无法于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号撞击示意图和大众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说法。包括全船沉没;船身近第2及第3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各自以垂直沉没;船身近第3及第4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9月1日,当著名科学家巴拉德在纽芬兰东南约380英里海域找到泰坦尼克号残骸,分别是前2支烟囱的船头部分,以及第四支烟囱之后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证明了第3个理论。而这个理论在其后由詹姆斯·卡梅伦执导电影“泰坦尼克”体验出来。当时大家都认为,由于第3支烟囱的船身部分已经被炸毁成碎片,永远找不到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赞助的考古队伍,在船尾残骸后500米找到这船身部分,残骸约12米乘27米,船底的红色油漆还清楚可见。这个发现更推翻了过去20年的“双截论”。科学家相信泰坦尼克号,是折开3截后沉没。
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确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遇难信号SOS,但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国际无线电通讯会议第一次提议了SOS信号。1908年国际社会认可了这个提议并慢慢开始广泛使用,这已经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很少使用SOS信号,他们更喜欢老式的CQD遇难信号。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发送SOS吧,这是新的呼叫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然后菲利普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求救信号最终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亚号收到,因为她并没有24小时都监听无线电。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极大的影响了船的制造和无线电电报通讯。 1913年12月12日,英国伦敦因此召开了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大会制定的条约导致了国际冰山检测组织的形成和资金投入。改组织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她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条约也一致达成一个新规定:所有的载人船只应该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适当的相关训练也应该进行。还有就是无线电通讯应该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送任何火箭必须被解释为一种求救信号。
就是过了1个世纪后的今天,几个关于泰坦尼克号和它的沉没的荒诞说法仍然存在。一个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点的舵可以避免这场灾难。大点的舵的可能会拯救她,当时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说,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实上,按今天对轮船的规定看,泰坦尼克号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 另一种说法是: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不够。实际上,她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定的数量不是基于乘客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当时救生船的目的那时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的;它们只是用来从一艘下沉的船上转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载人数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到不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永久性的改变了这种救生策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制订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规。对救生艇的要求很简单:必须能容纳下船上的所有人员。各大海运公司都迅速按照新要求来进行改造工作。事实上,即使她有可以装下更多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确保会有更多的人获救,因为在她下沉时,船员们没有时间来放下所有的救生船!还有一种说法是:机械组的船员坚持他们的岗位到了最后。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也提到这个让它永垂不朽了。事实是,机械舱在1:15AM就被淹没了。在下沉的最后时刻,机械师们和烧炉工人们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样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没有获救的任何希望。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电影】
《泰坦尼克号》是以下四部根据泰坦尼克号处女航时撞击冰山而沉没一事改编的电影的名称:
1.《泰坦尼克号》,于1915年拍摄的一部意大利无声电影,导演是Pier Angelo Mazzolotti
2.《泰坦尼克号》,成片于1943年,由德国导演Werner Klingler和Herbert Selpin拍摄
3.《泰坦尼克号》,成片于1953年,导演是Jean Negulesco
4.《泰坦尼克号》,1997年的好莱坞大片,导演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号》介绍
派拉蒙电影公司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97年将“泰坦尼克号”的事件改编为电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轰动全球。
[影片名称] 泰坦尼克号
[领衔主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丝莱特
[影片地区] 欧美电影
[影片类型] 剧情片。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内容介绍]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凌晨两点二十分,当时被称为是全世界最大最安全的豪华泰坦尼克号邮船自英格兰南安普敦驶向纽约市的处女航中,撞上巨大的冰山而沉没。当时载满2223名乘客,不幸的是只有7百多名乘客逃过这一场历史上最大的船难,船上其他一千五百多名的乘客也随著这艘巨船沉没于海底中。
而这场海上最大的恶梦在将近五年的精心筹划准备下,于1996年七月开拍,经过一年痛苦挣扎及无数次上片延期,终于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年底大功告成,并将于十二月二十日呈现于观众面前。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柯麦隆也在片子用尽极度的电影特效之下,以超越两亿五千万美金的预算,让【泰坦尼克号】成为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并且现在仍然居于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榜首!
它是世界电影史的一个神话!
此影片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经加拿大歌手Celine Dion席琳·迪翁演唱,为其影片增添了不可磨灭的色彩,此歌曲也成为了乐坛又一经典名作。此影片插曲"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也是一首经典名曲.
G. 寻找一部90年代的美国老片
《TITANIC》(1997)介绍
派拉蒙电影公司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97年将泰坦尼克号的事件改编为电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轰动全球。
该片拍摄历时五年,耗资二亿美元。影片在将近五年的精心筹划准备下,于1996年七月开拍,经过一年痛苦挣扎及无数次上片延期,终于在1997年12月年底大功告成。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在片子用尽极度的电影特效之下,以超越两亿美金的预算,让《TITANIC》成为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并且位居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榜首!它是世界电影史的一个神话!影片更是一部展示当代电脑特效科技水平的杰作。这部影片奇迹般地、空前地卖座使它成为好莱坞20世纪末的象征(也许就像当年的《飘》一样),詹姆斯·卡梅隆已经登上了世界商业电影的最高峰。
该片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全球票房收入为18亿3540万美元(北美地区为6亿美元,中国三点六亿人民币),成为位居全球及北美地区历史单部最卖座影片的第一名。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中文名 《泰坦尼克号》/《铁达尼号》
◎片 名 《Titanic》
◎年 代 1997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灾难/爱情
◎片 长 195Min13sec
◎导 演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主 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 Jack Dawson
凯特·温斯莱特 Kate Winslet .... Rose DeWitt Bukater
比利·泽纳 Billy Zane .... Caledon 'Cal' Hockley
凯茜·贝茨 Kathy Bates .... Margaret 'Molly' Brown
比尔·帕克斯顿 Bill Paxton .... Brock Lovett
Gloria Stuart .... Rose Dawson Calvert (Old Rose,老露丝)
弗朗西斯·费舍尔 Frances Fisher .... Ruth DeWitt Bukater
伯纳德·希尔 Bernard Hill .... Capt. Edward J. Smith
乔纳森·海德 Jonathan Hyde .... J. Bruce Ismay
大卫·华纳 David Warner .... Spicer Lovejoy
维克多·加博 Victor Garber .... Thomas Andrews
Danny Nucci .... Fabrizio De Rossi
里维斯·阿伯纳斯 Lewis Abernathy .... Lewis Bodine
苏吉·埃米斯 Suzy Amis .... Lizzy Calvert
◎剧情简介:
为了寻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和船上的珍贵财宝-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宝石,寻宝探险家布洛克从沉船上打捞起一个锈迹斑斑的保险柜,不料其中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素描-一位佩戴着钻石项链的年轻女子。这则电视新闻引起了一位百岁老妇人的注意,老人激动不已,随即乘直升飞机赶到布洛克的打捞船上。原来她名叫罗丝•道森,正是画像上的女子。
看着画像,往事一幕幕重新浮现在老人的眼前:1912年4月10日,准备首航的泰坦尼克号停泊在港口,码头上人山人海,争相目睹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最豪华的轮船。罗丝,一位美丽漂亮而又不乏气质的贵族小姐与她的母亲及未婚夫-钢铁大王之子卡尔·霍克理一同登上了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与此同时,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年轻的流浪画家杰克·道森靠赌博幸运地赢到了三等舱的船票,高喊着“我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他在最后一刻登上了巨轮。泰坦尼克号启航了,早春的大西洋上风和日丽,碧波万里,杰克和他的伙伴站在船头眺望前方,高声欢呼:“我们是世界之王”,兴奋不已,仿佛此时世界已属于他们。
罗丝在上层社会的交际圈中生活,早已厌倦了贵族们的虚伪做作,感觉自己无异于笼中之鸟,她愁眉不展地来到甲板上眺望远方,排遣愁情。杰克一看到罗丝,就被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夜幕降临,又一场灯红酒绿之后,罗丝对未来和婚姻感到万分无奈;她冲向甲板,试图跳入大海结束一生。杰克及时发现并且在关键时刻以自己的真诚和独到的幽默说服了罗丝。尽管卡尔很不情愿,但为答谢杰克的救妻之恩,他只好邀请杰克到头等舱里进餐。卡尔本想借机寒碜杰克一番,没想到杰克在餐桌前的坦诚之言竟博得满堂喝彩。杰克和罗丝两人从此相识并开始了解对方,罗丝向杰克吐露心中郁闷:"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就象已经活了一辈子似的。无数的宴会、舞会、游艇赛、马球赛,能接触到的都是思想狭隘、有口无心的人。我感觉就象站在悬崖边,没人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在杰克的开导和陪伴下,罗丝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乐,灿烂的笑容终于重新洋溢在她的脸庞。
罗丝的未婚夫卡尔发现了杰克和罗丝的来往之后,心中十分不快,他送给罗丝一条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海洋之心”,并对她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意图博得罗丝的欢心。然而在罗丝的眼里,卡尔只是一个十足的势利小人,她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可是在母亲与未婚夫的压力之下,罗丝不得不有意回避杰克的感情,可正因为这样露丝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杰克。
从相知到相爱,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罗丝和杰克已经无法分开。在卧室中,罗丝戴上了“海洋之心”,由杰克绘出了那张令她永生难忘的画像。罗丝决定无视家庭和礼数的压力在泰坦尼克号靠岸后与杰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距离这对情侣仅咫尺之遥。
白星航运公司经理布鲁斯·伊斯梅为了让泰坦尼克号超过奥林匹克号的首航速度记录,不顾潜在的冰山威胁暗示船长史密斯提高船速。14日夜晚,海面出奇的平静,泰坦尼克号仍然全速行驶。了望台发现正前方的冰山后立刻通知了驾驶舱和大副,可是惯性极大的轮船已来不及躲避, 船体右舷被冰山割裂,五个水密舱进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将在两小时内沉没。而此时船上的救生艇只够一半乘客使用,船上陷入一片恐慌。
不料,这时杰克却被霍克利以偷窃钻石之名栽赃陷害,并被关在下层船舱。不明真相的罗丝随众人一起在甲板上等候救生艇,可她终究还是相信杰克是无辜的。罗丝不顾一切回到空无一人的船舱寻找杰克,并在紧要关头找来救生斧救出他。两人来到甲板,罗丝在杰克的劝说下上了救生艇。救生艇徐徐放下,罗丝神情恍惚,突然她放弃了也许是最后的逃生机会跳回泰坦尼克号,这对情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开始缓缓下沉,一幕悲剧开始上演。漆黑的海洋和天空连成一片,无情的吞噬着绝望的乘客。杰克带着罗丝跑到船尾,爬上栏杆(也就是他们爱情开始的地方)坚持到最后,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全力挣扎出巨大的漩涡之后,杰克将罗丝推上一块漂浮的木板,自己却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
几分钟之后,救生艇返回救起了奄奄一息的罗丝,而此时早已冻僵的杰克却被冰海无情的吞没。罗丝信守对杰克许下的诺言,勇敢地活着。
八十四年后,罗丝又来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将“海洋之心”抛入海中,让这段爱情长眠在海底。
◎影片花絮
·制片方想让马修·麦康纳演男主角,但是卡梅隆坚持启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此片成功离不开历史学家们的指导。同时,关于搭建的泰坦尼克号中细节的录象也曾让泰坦尼克号历史学会会员们目瞪口呆,连声叫好。珍藏版DVD中收录了由泰坦尼克历史研究专家Ken Marschall绘制的各种泰坦尼克的图画,一共82张。此君曾参加过多次的泰坦尼克的探险活动,是导演卡梅隆的好朋友。
·卡梅隆戏言自己之所以拍摄《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因为能去探寻残骸。整个探险队为了拍摄到满意的画面12次潜入深海,卡梅隆对DIY制作的器具赞不绝口。正是深海探险让卡梅隆对海底神秘世界的兴趣日益浓厚,才促使了他以后一系列的探险活动以及影片的完成。卡梅隆说:我欠泰坦尼克号的。
·影片开头具有特殊意义的开场戏是导演在剪辑工作的后期冥思苦想20个小时以后的成果,而在开头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残骸镜头有一部分是真实的,而有一部分则是利用模型来拍摄的,区分的办法是当镜头中有两艘潜艇时是模型,只有一艘潜艇时则是真正的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Jack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时的抽烟镜头遭到了非议,认为会误导小孩子们,但卡梅隆解释说在当时吸烟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不加入抽烟的镜头反而会让影片显得不真实。
·凯特·温斯莱特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卡梅隆寄上自荐书,信中还夹有玫瑰花,附上"我就是你要找的Rose"这样的话,而最终获得了这部世纪之作中罗丝这一角色。她在拍摄过程中还患上过肺炎。
·起航的镜头是在一个停车场上搭的绿屏前拍摄的。沉船的画面是模型加上电脑特效(如海浪、乘客)模拟出来的。演员对着绿屏幕表演,特技小组再将冰川的画面合成。导演在告诉演员们应该看什么地方,他们必须假想那里有Titanic在下沉。
·救生艇搜寻生还者的镜头是在装满超过350,000加仑水的大水槽内拍摄的。
·片中大部分的"海洋"其实只有3英尺深。
·因为全尺寸的泰坦尼克号模型只有右半边是全部完工的,所以导演特地想出了用相反文字的道具来拍摄,再将影片左右颠倒放映,所以船上如果有需要文字的道具,都需要做正反两套。
·造价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制作过程长达五年。拍摄结束后整个布景都被卖了废铁。
·片中Rose叫了80次"Jack",还不算叫他"Mr. Dawson"的次数,而Jack叫了"Rose"50次。
·Jack的台词"I'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100年来100句最经典的电影台词之一。Jack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高呼随后镜头缓缓后拉俯瞰整个泰坦尼克号,这短短的10余秒运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电脑制作技术,花了大概100万美元才得以完成,当然放到现在只要10万美元就可大功告成。
·片中Rose的画像是卡梅隆画的,由于他是左撇子,拍摄时特意用镜面转换镜头,使其看起来是Jack用右手画的。肖像画实际上是根据凯特·温丝莱特所拍的照片临摹而成的,当然温丝莱特在拍摄照片时是穿着比基尼的,没有展示出来的部分由导演想象完成。至于说画上Jack的签名当然也是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手包办,据说影片中Jack的所有素描作品都是出自卡梅隆的手笔。
·拍摄过程中莱昂纳多的宠物蜥蜴被卡车撞伤,但是在莱昂纳多的精心照料下它又恢复了健康。
·"Jack this is where we first met."(Jack,这是我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这句台词是凯特·温斯莱特灵感迸发,临时想出来的。Rose朝Cal脸上吐唾沫的动作也是她建议的,剧本中设计的是Rose用发夹戳他。
·片中Jack给Rose画像时让她"Lie on that bed, uh I mean couch."(躺在床上,呃,我是说沙发上。)而剧本上原文是"Lie on that couch"(躺在沙发上),是莱昂纳多说错了(他很诚实)。但是卡梅隆非常喜欢这个错误,并把它保留了下来了。
·当片中船长说"全速前进"时,有人也跟着喊"全速前进!"。这喊声来自导演卡梅隆。
·影片中Jack和Rose比赛吐口水的场景遭到了从监制到演员,从电影公司老板到剧组成员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卡梅隆认为自己的电影不能循规蹈矩而要有所创新,实际上这一段也成为影片中让观众记忆犹新的场景之一,对展现人物之间的性格和背景大有裨益。
·在颇有争议的角色之一大副默多克的问题上,詹姆斯·卡梅隆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他,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但为了艺术的处理而把发生其他人物的事情集中在默多克一人身上来进行描写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
·导演卡梅隆为影片拍摄了另外一个结局,在这个结局中老Rose并没有一开始就把"海洋之心"丢到海中,而是和船员们有一个精神上的交流。这个原剧本上的结局被导演卡梅隆评价为太高深莫测而被舍弃,但卡梅隆同时也声称自己非常喜欢这个结局。
·本片的主线故事是完全虚构的,当年有类似的事件,但从其(类似的事件)发现或为人所知时间上来看,均不是男女主人公的原型。
◎影片配乐
这部配乐采用了交响乐、合成器乐、流行乐、爱尔兰乐、管弦乐,可以说是四面逢源了。不过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每一样都做的非常好。合成器配合交响乐令人坐立不安,风笛的飘渺传出丝丝悲凉,人声合唱在不时的点燃气氛,到了最后Celine Dion彻底引爆感情,无数的人开始落泪。Sissel在原声碟中退居到二线,她的吟唱仿佛默默的祈祷,空灵中引发人们无限的思绪。
《Titanic》(影片配乐):
01. Never An Absolution 没有绝对
02. Distant Memories 遥远的记忆
03.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
04. Rose 罗丝
05. Leaving Port 起航时分
06. Take Her To Sea, Mr. Murdoch 麦尔特先生 带她去看海
07. Hard To Starboard 无能为力
08. Unable To Stay, Unwilling To Leave 去留之间
09. The Sinking 沉船
10. Death Of Titanic 泰坦尼克号死亡
11. A Promise Kept 坚守诺言
12. A Life So Changed 世事难料
13. An Ocean Of Memories 大海的记忆深处
14. My Heart Will Go On 爱无止尽(亦译《我心永恒》)
15. Hymn To The Sea 大海的咏叹
《Back To Titanic》(TITANIC第二张原声发烧大碟《重返铁达尼号》):
01. Titanic Suite (19:05) (Sissel/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02. An Irish Party In Third Class (3:49) (Gaelic Storm)
03. Alexander's Ragtime Band (2:30) (I Salonisti)
04. The Portrait (4:43) (James Horner)
05. Jack Dawson's Luck (5:38)
06. A Building Panic (8:09)
07. Nearer My God To Thee (2:49) (I Salonisti)
08. Come, Josephine In My Flying Machine (3:32) (Maire Brennan)
09. Lament (4:36)
10. A Shore Never Reached (4:27)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1. My Heart Will Go On (4:43) (Celine Dion/movie dialogue)
12. Nearer My God To Thee (2:22) (Eileen Ivers)
13. Epilogue - The Deep and Timeless Sea (12:37) (Sissel/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H. 求动漫推荐
《双面小魔女》
《心跳时刻》
《外星BB撞地球》
《风云三姐妹》
《幻兽星座》
《银狼》
《天使禁猎区 OVA》
《毁灭者战记》
《真?女神转生 魔鬼混血儿》
《龙虎门》
《星界的断章“诞生”》
《人造人间》
《学校怪谈》
《特别的她》
《暗之末裔》
《守护月天 OVA》
《月影兰》《麻玲与苍蓝剑士》
《万有引力》
《新恋爱白皮书》
《幻影死神》
《樱花大战 TV》
《征神记》
《瞳孔中的暗杀者》(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梦幻妖子》
《吉祥寺咖啡屋》
《我家也有外星人》
《极速战警》
《亲亲小魔女》
《沉默的未知》
《虫孽》
《星界之战旗》
《犬夜叉》
2001
《14岁》
《丑小鸭王子》
《funfun工房》
《666 撒旦》
《圣女诞生》
《上班族金太郎》
《美妆魔法》
《天草物语》
《魂狩》
《苍天之拳》
《毁灭者战记?续篇》
《帕卢姆之树》
《魔法少女猫》
《超寿兰》
《魔法战士》
《机动警察?剧场版3?13号废弃物》
《七虹香电击作战》
《星之卡比》
《旋风之用心棒》
《怪童丸 OVA》
《破邪巨星G弹劾凰》
《基因攻防战》
《学园战记》
《圣石小子》
《时空侦探》
《代号17》
《数码宝贝驯兽师》
《电脑冒险记》
《布布恰恰》
《都市战士零》
《地球防卫家族》
《小天使糖糖》
《爆转陀螺王》
《星界之战旗2》
《永恒传说》
《逮捕令TV版第二季》
《高校女忍者》
《光剑星传》
《青春草莓蛋》
《狂野禁区》
《刃牙I》
《酷伊忍者传》
《天使领域》
《天使的尾巴》
《黑街二人组》
《往天国的倒数记时》(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X战记 TV版》
《水果篮子》
《热带雨林的暴笑生活》
《头文字D 第三部》剧场版(INITIAL D)
《花右京女侍队》
《水果篮子》
《最终幻想U》
《通灵王》
《希望你在此》
《神臂》
《魔力女管家》
《水晶球占卜(分身战士)》
《Hellsing》(皇家国教骑士团)
《大都会》
《网球王子》
《白姬抄》
《千与千寻的神隐》
《棋魂?棋灵王》
2002
《入侵》
《我和她的xxx》
《樱丘天使》
《机动战士——天空的学校》
《欧巴桑万万岁》
《谋略运河》
《顶尖淑女》
《S&M的世界》
《青春交叉点》
《圆盘皇女I》
《宇宙海贼夏罗古外传》
《公主候补生》
《贝克拉》
《大圣王》
《野狼前锋》
《阿波特战记五九》
《7个娜娜》
《机动战士高达TURNA-II月光蝶》
《机动战士高达TURNA-I地球光》
《花田少年史》
《奇钢仙女》
《银河天使 A》
《宠物小精灵AG》
《炎之蜃气楼》
《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 OVA》
《爆弹小新娘》
《萩萩公主》
《霸王爱人》
《草莓100%》
《天地无用 GXP》
《阿滋漫画大王》
《贝克街的亡灵》(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魔法护士小麦》ova
《最终兵器彼女》
《欢乐课程》
《横滨出行购物记》
《东京喵喵》
《安倍桥魔法?商店街》
《欢乐世界》
《朝雾的巫女》
《猫的报恩》
《镜子中的梦幻城(犬夜叉剧场版二)》
《千年女优》
《星之声》
《.hack// Liminality》
《返乡战士》
《迷糊天使》
《蓝青---青出于蓝》
《蔬菜话约拿》
《GUNDAM ACE》
《3 X 3 eyes》
《寻找满月》
《鬼眼狂刀》
《超时空要塞ZERO》
《宝瓶时代》
《星际女警》
《雪之少女》
《珍兽岛索柏王国》(One Piece 剧场版第三弹)
《拜托了,老师》
《天使的生意气》
《翼神传说》
《灰羽联盟》
《可可露图书馆》
《驱龙战士》
《骇客时空》
《钢琴》
《魔女猎人罗宾》
《妹妹公主Re Pure》
《闪灵二人组》
《战斗妖精雪风OVA》
《高达SEED》
《全金属狂潮》
《钢铁侦探》
《推理之绊》
《火影忍者》
《跨越时空的思念(犬夜叉剧场版第一部)》
《十二国记》
《盗贼王Jing》
《人形电脑天使心》
《东京地下城》
《贝克街的亡灵》
DRAGON VOICE
2003
《乔乔大冒险?第七部?SBR》
《四叶妹妹》
《不可思议游戏-玄武开传》
《道端天使》
《海贼王剧场版4?死亡尽头的冒险》
《守护之心 OVA 》
《羊之歌 OVA》
《四圣兽~圣兽降临编~》
《两颗Spica》
《夜型爱人专门店》
《机兽新世纪》
《尤尔达》
《无人惑星》
《魔法留学生》
《圆盘皇女2 十二月的夜想曲》
《变形金刚:2003雷霆战队》
《机魂末世录》
《潜艇代号707R》
《宇宙的星路》
《神魂合体》
《新北斗神拳 OVA》
《快刀乱麻 OVA》
《翼神剧场版?多元变奏曲》
《寄生魔偶》
《拜托了☆双子星》
《兽兵卫忍风贴?龙宝玉篇》
《梦想成真》
《成惠的世界》
《6/17秀逗美眉》
《克罗诺斯的大逆袭》
《天下霸道之剑(犬夜叉剧场版三)》
《L/R王室近卫队》
《金色的卡修》
《钟之音学院》
《吉尔伽美什(时间之碎片)》
《银河铁道物语》
《舞动的人鱼旋律》
《钢铁守护者》
《火焰风暴》
《F-ZERO 传说》
《乳旋风》
《西部旷野天使》
《变身侦探》
《鼻毛真拳》
《战争程序员白濑》
《空霸》
《人间交叉点》
《.hack//GIFT》
《星际少年队》
《魔侦探洛基》
《复仇天使》
《死体兵》
《高机动幻想?新结行军歌》
《妄想科学美少女》
《君望永远》
《樱花大战 OVA3 战斗在燃烧的巴黎》
《瓶诘妖精(瓶中精灵)》
《英雄》
《暗与帽子与书之旅人》
《魁!!库洛马迪高校》
《铁臂阿童木》
《读或死》
《蝙蝠侠》
《奇诺之旅》
《巷说百物语》
《卡莱多之星》
《侦探学园 Q》
《孙悟空》
《枪墓/铳墓》
《真月谭 月姬》
《天使怪盗》
《茄子-安达卢西亚之夏》
《快枪少女(枪姬)》
《爱的魔法》
《R.O.D -THE TV-》
《圣枪修女》
机动新撰组
《辛巴达七海传奇》
《废弃公主》
《真月谭月姬》
《钢之炼金术师》
《新选组异闻录?铁》
《最游记RELOAD》
《星空清理者》
《最后之放逐者》
《魔法使的注意事项》
《高桥留美子剧场》
Wonderful Days
《全金属狂潮2》
《一骑当千》
《灌篮少年》
《Mouse》
《.hack黄昏の腕轮传说》
《狼雨》
《捉迷藏》
《未完之月》
《PLUTO》
《除魔美少女》
《甜蜜糖罐》
《对面的对面》
《自恋痴情花》
《天罚-天使拉比 OVA》
《风人物语》
《圣母在上~春~》
《滑板战士》
《超变身祈斗士》
《Power!活力100%》
《次元舰队》
《梦物语(真实梦境)》
《To Heart 2》
《头文字D 第四部》
《红莲之蓬莱岛(犬夜叉剧场版四)》
《苏生龙王传说》
《恋风》
《甲虫王者mushikingu ~森林的人民的传说》
《妖逆门》
《DearS》
《向北》
《落叶》
《光与水的女神》
《高尔夫小子》
《地球少女》
《 名侦探波罗和马普尔夫人》
《倒凶十将传》
《Burn-Up Scramble》
《绚烂舞踏祭》
《超重神2》
《俏丽搭档》
《陆奥圆明流外传—修罗之刻》
《LOVE LOVE》
《老师的时间》
《魔法少女队阿尔斯》
《风-心之呼吸》
《天空断罪》
《爱情泡泡糖》
《吟游默示录》
《拳王创世纪1》
《迪奥传说》
《驰风!赛艇王》
《现视研》
《苹果核战记 电影版》
《妖精旋律(妖精之歌)》
《School Days》
《危险代理行》
《KERORO军曹》
《火影忍者剧场版2004-雪姬忍法帖》
《樱花大战 OVA4 崭新的巴黎》
《水平线上的阴谋》(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第9弹)
《第一神拳》
《我爱你baby》
《风人物语》
《月咏》
《圣魔之血》
《诗片》
《蒸汽男孩》
《高达SEED DESTINY》
《极道鲜师》
《幻想传说OVA》
《海贼王剧场版5?被诅咒的圣剑》
《喧嚣学院/校园迷糊大王》
《银翅膀的魔术师》(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遥远的时空中?八叶抄》
《哈尔的移动城堡》
《冒险王比特》
《流星战队》
《阴阳大战记》
《艾莉斯学园》
《岩窟王》
《神无月的巫女》
《微笑的闪士》
《拳王本色》
《日式面包王》
《怪医秦博士》
《侍铳》
《红侠乔伊》
《天狗》
《幻想少年(奇幻儿童)》
BECK
《魔法少女奈叶》
《新?三一万能侠》
《死神》
《攻壳机动队2剧场版:无罪》
《库拉乌-幻之记忆》
《女生万岁》第一季
《苍穹的法芙娜》
《舞?HIME》
《御伽草子》
《死亡笔记》
《七武士》
《基地88》
《这丑陋而美丽的世界》
《蓝海之都?特利思提亚》
《杀戮都市》
《混沌武士》
《最游记 RELOAD Gunlock》
《天上天下》
《爆裂天使》
《仙境传说》
《圣都(玛德莱克斯)》
《东京教父》
《忘却的旋律》
《今天我魔王》
《动画制作进行 黑美》
《勇午?交涉人》
《妄想代理人》
《SD高达Force》
《攻壳机动队 S.A.C. 2nd GIG》
《柳生十兵卫2——柳生的逆袭》
《棋魂》2004新春特别篇-走向北斗杯
2005
《太空堡垒?暗影编年史》
《无重力少年》
《暴风雨之夜》
《战国月夜》
《新?风云三姐妹》
《圣光之翼 OVA》
《妖精标本》
《特务战队》
《不可思议的教室》
《幻之地底遗迹(火影忍者剧场版第2部)》
《闪耀计划 OVA》
《神是中学生》
《嫁情曲》
《D.I.C.E.》
《极速方程式》
《我不是天使》
《圣龙小公主梦幻奇迹》
《xxxHOLiC 仲夏夜之梦 剧场版》
《苍白的茧(记忆裂痕) OVA》
《我是小粘粘》
《老婆是魔法少女》
《漫画同人会 革命》
《草莓棉花糖》
《大空魔龙》
《增血鬼果林》
《动物横町》
《格斗美神-武龙》
《星界的战旗3 OVA》
《最终兵器彼女 OVA》
《SHUFFLE!》
《蓝色潮痕》
《极乐天师(不要撒娇哦!!)》
《机动战士高达Z-星之继承者》
《超越时空的障壁》
《星空防卫队 OVA2》
《天上天下OVA终极格斗》
《海贼王剧场版6 狂欢男爵和神秘岛》
《钢之炼金术师 香巴拉的征服者》
《长今梦》
《绝对少年》
《超级机器人大战OG》
《初音岛 第二季》
《枪与剑》
《梦里人》
《玫瑰少女Ⅱ》
《棒球大联盟第二季》
《虫师》
《我永远的圣诞老人》
《圣斗士星矢?冥界篇前章》
《I"s Pure》(OVA)
《蔷薇少女2梦之终结》
《天堂之吻》
《凉风》
《到另外一个你的身边去》
《玻子汽水》
《银盘万花筒》
《IGPX》
《Blood+》
《曙光少女》
《舞☆乙Hime》
《水星领航员》
《灼眼的夏娜》
《克拉斯特学院》
《地狱少女》
《幸福七人组》
《七彩的素描》
《黑猫》
《雪之女王》
《强殖装甲凯普》
《天使心》
《最终幻想VII-降临之子》
《全金属狂潮3》
《圣魔之血》
《交响诗篇》
《蜂蜜与三叶草》
《双恋2》
《极上生徒会》
《翼》
《甲贺忍法帖》
《速写者》
《无爱之战》
《玻璃假面》
《植木的法则》
《英国恋爱物语》
《武器种族传说》
《乌鸦》
《创圣之阿克艾利欧》
《光速跑者21号》
《出云战记》
《魔界奇兵MAR》
《我的主人爱作怪》
《扑杀天使小骷髅》
《魔法老师》
《新世纪福音战士:钢铁的女友2nd》
《飞跃巅峰2》
《零秒出手》
《伊里野的天空、UFO之夏》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
《异度传说》
《新释?战国英雄传说?真田十勇士》
《女生万岁》第2季
《吊车尾动物》
《炎魂》
《极限女孩》
《王牌鉴定人》
《喜欢就是喜欢》
《变形金钢之银河军队》
《蜜桃女孩》
《我的女神》
《AIR》
《人机 Extend》
《星舰驾驶员》
《砂和尚(沙孩儿)》
《魔法的坎娜》
《流奇谭X》
《我们的险境》
《怪物》
《圣斗士星矢?冥王篇》
2007年
1月-3月
01/04 神圣十月
01/05 京四郎和永远的天空
01/05 恋爱天使~安琪莉可~第二季
01/06 拯救德尔托拉
01/06 向日葵
01/07 悲惨世界•少女珂赛特
01/07 SHUFFLE!MEMORIES
01/07 学美向前冲
01/07 Master of Epic The Animation Age
02/26 一骑当千 Dragon Destiny
03/03 莱汀
03/03 月光之旅
03/28 初瓣
2007/03 手机少女
02/23 舞-乙HiME Zwei 第2卷
02/23 现视研第2巻
02/23 冬之蝉 第一卷
暗影编年
02/17 JOJO的奇妙冒险
03/03 海贼王-沙漠王女与海贼们
03/10 多啦A梦-野比的新魔界大冒险
03/17 Keroro军曹2 深海的公主
03/31 铁人28号:白昼的残月
2007春 虫师
4月-12月
TV动画:
04/01 天元突破红莲之眼
04/01 gegege鬼太郎
04/01 旋风管家
04/01 魔法少女奈叶StrikerS
04/03 威尔贝鲁物语~Sisters of Wellber~
04/03 神曲奏界
04/04 蓝兰岛漂流记
04/04 罗密欧与朱丽叶
04/04 机神大战
04/05 钢铁神杰克
04/07 奔向地球
04/08 幸运星
04/08 地球防卫少年
04/11 风之圣痕
04/12 振臂高挥 王牌投手
04/12 怪物王女
04/15 AIKa R-16:VIRGIN MISSION 第1话(先行放送)
04/16 英国恋物语艾玛 第二幕
04/28 骷髅人
05/03 爆炸头武士完全版
05/12 电脑线圈
06/08 湾岸MIDNIGHT
气之国 ―For You―
04/21 犬神!THE MOVIE 特命灵的搜查官•假名史郎!
04/21 名侦探柯南 绀碧之棺
04/21 蜡笔小新剧场版
2007年7-9月新番动画列表:
TV动画07/27 东京魔人学园剑风帖 龙龙 第二幕
07/28 CODE GRESS 反逆的鲁路修 STAGE24 & 25
08/11 扑杀天使小骷髅第二季
10/1 BAMBOO BLADE
10/1 素描本 ~full color's~
10/1 BLUE DROP ~天使们的戏曲~
10/2 逆境无赖KAIJI
10/2 魔人侦探食脑奈罗
10/2 美型侦探Labyrinth
10/2 暗夜魔法使
10/2 Myself;Yourself
10/2 物怪
10/3 龙鸣
10/3 愁伤的二之宫君
10/4 逮捕令 全速前进
10/4 CLANNAD
10/4 灼眼的夏娜II
10/6 战国学童日记 丁髷老师
2008
舞-HIME S.ifr
恋姬无双
隐之王
守护甜心
S.A特优生
幻影少年
我家有个狐仙大人
夏目友人帐
毁灭世界的六人
企鹅娘
网球王子OVA3-全国大赛篇Final
今天开始做魔王!第三季
死神
鹦鹉女神
乃木坂春香的秘密
我的狐仙女友
假面女仆卫士
噬魂师
毁灭世界的六人
零之使魔-三美姫之轮舞
无限之住人
新安琪莉可_深渊 第二季
Mission-E
驱魔少年
秀逗魔导士第四部
魔法使的注意事项夏日的天空
恶作剧之吻
强袭魔女
出包女王To LOVEる
青蛙军曹
叛逆的鲁路修R2
狂乱家族日记
药师寺凉子之怪奇事件簿
9月5日 死神-钻石星尘的反叛!另一个冰轮丸 (已经出了)
10月新番
钢铁新娘 今天的5年2班 食灵 零 伯爵与妖精 绝对可怜小孩
吸血鬼骑士~Guilty 魔法学园MA 噬魂师(SOUL EATER)
ONE OUTS 魍魉之匣 黑冢 -KUROZUKA-
白虎 龙虎斗 火影忍者 死神
染红的街道 夜樱四重奏 十字架与吸血姬 CAPU2 CLANNAD AFTER STORY
武装机甲 深渊传说 游戏王5D's 今天开始做魔王!第3季
神剃 机动战士高达OO第2期 魔法禁忌书目录 地狱少女
濑户之花嫁OVA
2009
《空罐少女》
《白色相簿》
《南家三姐妹 欢迎回来》
《续 夏目友人帐》
《VIPER'S CREED》
《第一神拳 New Challenger》
《明日与一》
《兽之奏者》
《钢壳都市雷吉欧斯》
《RIDE BACK》
《秀逗魔导士EVOLUTION-R》
《龙之塔 ~the Sword of URUK~》
《黑塔利亚 Axis Powers》
《源氏物语千年纪 Genji》
《尸姬 玄》
《黑神 The Animation》
《棒球大联盟》第5季
《玛莉亚狂热》
《圣母在上》第4季
《铁腕巴迪 DECODE:02》
《穿越宇宙的少女》
I. 一部很经典的电影
?泰坦尼克号!
◎中文名 《泰坦尼克号》/《铁达尼号》
◎片 名 《Titanic》
◎年 代 1997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灾难/爱情
◎片 长 195Min13sec
◎导 演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主 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 Jack Dawson
凯特·温斯莱特 Kate Winslet .... Rose DeWitt Bukater
比利·泽纳 Billy Zane .... Caledon 'Cal' Hockley
凯茜·贝茨 Kathy Bates .... Margaret 'Molly' Brown
比尔·帕克斯顿 Bill Paxton .... Brock Lovett
Gloria Stuart .... Rose Dawson Calvert (Old Rose,老露丝)
弗朗西斯·费舍尔 Frances Fisher .... Ruth DeWitt Bukater
伯纳德·希尔 Bernard Hill .... Capt. Edward J. Smith
乔纳森·海德 Jonathan Hyde .... J. Bruce Ismay
大卫·华纳 David Warner .... Spicer Lovejoy
维克多·加博 Victor Garber .... Thomas Andrews
Danny Nucci .... Fabrizio De Rossi
里维斯·阿伯纳斯 Lewis Abernathy .... Lewis Bodine
苏吉·埃米斯 Suzy Amis .... Lizzy Calvert
◎获奖概况
获/提 年份 奖名 获奖项目 颁发对象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影片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摄影 罗素·卡彭特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服装设计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剪辑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音响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效果(视效及其他)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电影音乐 席琳·迪翁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音效剪辑 -
获奖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电影(剧情类) -
获奖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获奖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电影音乐 -
获奖 1998 第十一届欧洲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
提名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女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
提名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女配角 格罗丽亚·斯图尔特
提名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化妆 -
提名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提名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凯特·温斯莱特
提名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女配角 格罗丽亚·斯图尔特
提名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编剧 詹姆斯·卡梅隆
提名 1998 第十一届欧洲电影奖 杰出成就奖 凯特·温斯莱特
提名 1999 第二十四届法国恺撒奖 最佳外语片
◎剧情简介:
为了寻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和船上的珍贵财宝-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宝石,寻宝探险家布洛克从沉船上打捞起一个锈迹斑斑的保险柜,不料其中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素描-一位佩戴着钻石项链的年轻女子。这则电视新闻引起了一位百岁老妇人的注意,老人激动不已,随即乘直升飞机赶到布洛克的打捞船上。原来她名叫露丝•道森,正是画像上的女子。
看着画像,往事一幕幕重新浮现在老人的眼前:1912年4月10日,准备首航的泰坦尼克号停泊在港口,码头上人山人海,争相目睹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最豪华的轮船。露丝,一位美丽漂亮而又不乏气质的贵族小姐与她的母亲及未婚夫-钢铁大王之子卡尔·霍克理一同登上了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与此同时,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年轻的流浪画家杰克·道森靠赌博幸运地赢到了三等舱的船票,高喊着“我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他在最后一刻登上了巨轮。泰坦尼克号启航了,早春的大西洋上风和日丽,碧波万里,杰克和他的伙伴站在船头眺望前方,高声欢呼:“我们是世界之王”,兴奋不已,仿佛此时世界已属于他们。
露丝在上层社会的交际圈中生活,早已厌倦了贵族们的虚伪做作,感觉自己无异于笼中之鸟,她愁眉不展地来到甲板上眺望远方,排遣愁情。杰克一看到露丝,就被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夜幕降临,又一场灯红酒绿之后,露丝对未来和婚姻感到万分无奈;她冲向甲板,试图跳入大海结束一生。杰克及时发现并且在关键时刻以自己的真诚和独到的幽默说服了露丝。尽管卡尔很不情愿,但为答谢杰克的救妻之恩,他只好邀请杰克到头等舱里进餐。卡尔本想借机寒碜杰克一番,没想到杰克在餐桌前的坦诚之言竟博得满堂喝彩。杰克和露丝两人从此相识并开始了解对方,露丝向杰克吐露心中郁闷:"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就象已经活了一辈子似的。无数的宴会、舞会、游艇赛、马球赛,能接触到的都是思想狭隘、有口无心的人。我感觉就象站在悬崖边,没人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在杰克的开导和陪伴下,露丝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乐,灿烂的笑容终于重新洋溢在她的脸庞。
露丝的未婚夫卡尔发现了杰克和露丝的来往之后,心中十分不快,他送给露丝一条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海洋之心”,并对她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意图博得露丝的欢心。然而在露丝的眼里,卡尔只是一个十足的势利小人,她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可是在母亲与未婚夫的压力之下,露丝不得不有意回避杰克的感情,可正因为这样露丝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杰克。
从相知到相爱,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露丝和杰克已经无法分开。在卧室中,露丝戴上了“海洋之心”,由杰克绘出了那张令她永生难忘的画像。露丝决定无视家庭和礼数的压力在泰坦尼克号靠岸后与杰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距离这对情侣仅咫尺之遥。
白星航运公司经理布鲁斯·伊斯梅为了让泰坦尼克号超过奥林匹克号的首航速度记录,不顾潜在的冰山威胁暗示船长史密斯提高船速。14日夜晚,海面出奇的平静,泰坦尼克号仍然全速行驶。了望台发现正前方的冰山后立刻通知了驾驶舱和大副,可是惯性极大的轮船已来不及躲避, 船体右舷被冰山割裂,五个水密舱进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将在两小时内沉没。而此时船上的救生艇只够一半乘客使用,船上陷入一片恐慌。
不料,这时杰克却被霍克利以偷窃钻石之名栽赃陷害,并被关在下层船舱。不明真相的露丝随众人一起在甲板上等候救生艇,可她终究还是相信杰克是无辜的。露丝不顾一切回到空无一人的船舱寻找杰克,并在紧要关头找来救生斧救出他。两人来到甲板,露丝在杰克的劝说下上了救生艇。救生艇徐徐放下,露丝神情恍惚,突然她放弃了也许是最后的逃生机会跳回泰坦尼克号,这对情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开始缓缓下沉,一幕悲剧开始上演。漆黑的海洋和天空连成一片,无情的吞噬着绝望的乘客。杰克带着露丝跑到船尾,爬上栏杆(也就是他们爱情开始的地方)坚持到最后,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全力挣扎出巨大的漩涡之后,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漂浮的木板,自己却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
几分钟之后,救生艇返回救起了奄奄一息的露丝,而此时早已冻僵的杰克却被冰海无情的吞没。露丝信守对杰克许下的诺言,勇敢地活着。
八十四年后,露丝又来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将“海洋之心”抛入海中,让这段爱情长眠在海底。
◎海洋之心---希望蓝钻:
当时拍摄泰坦尼克的时候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要求每一样道具都是真实的,所以钻石也不例外,只是钻石的名字是以希望,而不是海洋,海洋之心的名字是编剧为了剧情而起的。
在希望与噩运之间分类:石头密语 ——稀世蓝钻的神秘魔力
美丽晶莹的钻石乃是上帝赐予人间的珍宝,具有鲜艳深蓝色的透明钻石更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仅有几颗,可谓千金难求。其中,举世闻名的钻石"希望",就是一颗稀有的蓝钻。
现存于世的钻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泽,蓝得清澈透亮,蓝得不含一丝杂质,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丽。可是世人看去,只觉得这美丽隐隐散发着一抹邪气,一股凶恶的光芒,甚至称之为"噩运之钻"。原因就在于,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
◎影片花絮
·制片方想让马修·麦康纳演男主角,但是卡梅隆坚持启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此片成功离不开历史学家们的指导。同时,关于搭建的泰坦尼克号中细节的录象也曾让泰坦尼克号历史学会会员们目瞪口呆,连声叫好。珍藏版DVD中收录了由泰坦尼克历史研究专家Ken Marschall绘制的各种泰坦尼克的图画,一共82张。此君曾参加过多次的泰坦尼克的探险活动,是导演卡梅隆的好朋友。
·卡梅隆戏言自己之所以拍摄《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因为能去探寻残骸。整个探险队为了拍摄到满意的画面12次潜入深海,卡梅隆对DIY制作的器具赞不绝口。正是深海探险让卡梅隆对海底神秘世界的兴趣日益浓厚,才促使了他以后一系列的探险活动以及影片的完成。卡梅隆说:我欠泰坦尼克号的。
·影片开头具有特殊意义的开场戏是导演在剪辑工作的后期冥思苦想20个小时以后的成果,而在开头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残骸镜头有一部分是真实的,而有一部分则是利用模型来拍摄的,区分的办法是当镜头中有两艘潜艇时是模型,只有一艘潜艇时则是真正的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Jack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时的抽烟镜头遭到了非议,认为会误导小孩子们,但卡梅隆解释说在当时吸烟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不加入抽烟的镜头反而会让影片显得不真实。
·凯特·温斯莱特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卡梅隆寄上自荐书,信中还夹有玫瑰花,附上"我就是你要找的Rose"这样的话,而最终获得了这部世纪之作中露丝这一角色。她在拍摄过程中还患上过肺炎。
·起航的镜头是在一个停车场上搭的绿屏前拍摄的。沉船的画面是模型加上电脑特效(如海浪、乘客)模拟出来的。演员对着绿屏幕表演,特技小组再将冰川的画面合成。导演在告诉演员们应该看什么地方,他们必须假想那里有Titanic在下沉。
·救生艇搜寻生还者的镜头是在装满超过350,000加仑水的大水槽内拍摄的。
·片中大部分的"海洋"其实只有3英尺深。
·因为全尺寸的泰坦尼克号模型只有右半边是全部完工的,所以导演特地想出了用相反文字的道具来拍摄,再将影片左右颠倒放映,所以船上如果有需要文字的道具,都需要做正反两套。
·造价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制作过程长达五年。拍摄结束后整个布景都被卖了废铁。
·片中Rose叫了80次"Jack",还不算叫他"Mr. Dawson"的次数,而Jack叫了"Rose"50次。
·Jack的台词"I'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100年来100句最经典的电影台词之一。Jack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高呼随后镜头缓缓后拉俯瞰整个泰坦尼克号,这短短的10余秒运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电脑制作技术,花了大概100万美元才得以完成,当然放到现在只要10万美元就可大功告成。
·片中Rose的画像是卡梅隆画的,由于他是左撇子,拍摄时特意用镜面转换镜头,使其看起来是Jack用右手画的。肖像画实际上是根据凯特·温丝莱特所拍的照片临摹而成的,当然温丝莱特在拍摄照片时是穿着比基尼的,没有展示出来的部分由导演想象完成。至于说画上Jack的签名当然也是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手包办,据说影片中Jack的所有素描作品都是出自卡梅隆的手笔。
·拍摄过程中莱昂纳多的宠物蜥蜴被卡车撞伤,但是在莱昂纳多的精心照料下它又恢复了健康。
·"Jack this is where we first met."(Jack,这是我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这句台词是凯特·温斯莱特灵感迸发,临时想出来的。Rose朝Cal脸上吐唾沫的动作也是她建议的,剧本中设计的是Rose用发夹戳他。
·片中Jack给Rose画像时让她"Lie on that bed, uh I mean couch."(躺在床上,呃,我是说沙发上。)而剧本上原文是"Lie on that couch"(躺在沙发上),是莱昂纳多说错了(他很诚实)。但是卡梅隆非常喜欢这个错误,并把它保留了下来了。
·当片中船长说"全速前进"时,有人也跟着喊"全速前进!"。这喊声来自导演卡梅隆。
·影片中Jack和Rose比赛吐口水的场景遭到了从监制到演员,从电影公司老板到剧组成员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卡梅隆认为自己的电影不能循规蹈矩而要有所创新,实际上这一段也成为影片中让观众记忆犹新的场景之一,对展现人物之间的性格和背景大有裨益。
·在颇有争议的角色之一大副默多克的问题上,詹姆斯·卡梅隆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他,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但为了艺术的处理而把发生其他人物的事情集中在默多克一人身上来进行描写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
·导演卡梅隆为影片拍摄了另外一个结局,在这个结局中老Rose并没有一开始就把"海洋之心"丢到海中,而是和船员们有一个精神上的交流。这个原剧本上的结局被导演卡梅隆评价为太高深莫测而被舍弃,但卡梅隆同时也声称自己非常喜欢这个结局。
·本片的主线故事是完全虚构的,当年有类似的事件,但从其(类似的事件)发现或为人所知时间上来看,均不是男女主人公的原型。
◎影片配乐
这部配乐采用了交响乐、合成器乐、流行乐、爱尔兰乐、管弦乐,可以说是四面逢源了。不过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每一样都做的非常好。合成器配合交响乐令人坐立不安,风笛的飘渺传出丝丝悲凉,人声合唱在不时的点燃气氛,到了最后Celine Dion彻底引爆感情,无数的人开始落泪。Sissel在原声碟中退居到二线,她的吟唱仿佛默默的祈祷,空灵中引发人们无限的思绪。
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爱无止尽(亦译《我心永恒》)-------席琳·迪翁(Celine Dion)(Oscar the best song of the flim)
《Titanic》(影片配乐):
01. Never An Absolution 没有绝对
02. Distant Memories 遥远的记忆
03.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
04. Rose 罗丝
05. Leaving Port 起航时分
06. Take Her To Sea, Mr. Murdoch 麦尔特先生 带她去看海
07. Hard To Starboard 无能为力
08. Unable To Stay, Unwilling To Leave 去留之间
09. The Sinking 沉船
10. Death Of Titanic 泰坦尼克号死亡
11. A Promise Kept 坚守诺言
12. A Life So Changed 世事难料
13. An Ocean Of Memories 大海的记忆深处
14. Hymn To The Sea 大海的咏叹
《Back To Titanic》(TITANIC第二张原声发烧大碟《重返铁达尼号》):
01. Titanic Suite (19:05) (Sissel/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02. An Irish Party In Third Class (3:49) (Gaelic Storm)
03. Alexander's Ragtime Band (2:30) (I Salonisti)
04. The Portrait (4:43) (James Horner)
05. Jack Dawson's Luck (5:38)
06. A Building Panic (8:09)
07. Nearer My God To Thee (2:49) (I Salonisti)
08. Come, Josephine In My Flying Machine (3:32) (Maire Brennan)
09. Lament (4:36)
10. A Shore Never Reached (4:27)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1. My Heart Will Go On (4:43) (Celine Dion/movie dialogue)
12. Nearer My God To Thee (2:22) (Eileen Ivers)
13. Epilogue - The Deep and Timeless Sea (12:37) (Sissel/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影片特效:
美国Digital Domain数字工作室的Rob Legato先生在谈及此部影片的制作时,他最常用的词就是“逼真”。“在我开始这部影片的制作以前,我根本不能想象沉船的那个可怕的夜晚会是怎样的景象。"Legato先生是为派拉蒙电影公司工作的视觉效果制作总监,他说“你可以看到人们从230英尺的高度坠下摔断了胳膊和腿,烟筒落在了他们身上,绳索发出了噼叭的声音并断开,轮船的一头正在迅速下沉,惊慌失措的人们是这样害怕,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种惊人的视觉效果技术再创了当时可怕的情景”。
美国Microsoft公司的三维动画创作系统Softimage|3D被重点地应用在这部影片的动画制作上。三维动画的工作被分成五个工作小组。由Matthew Butler领导的工作组主要负责做摄象机的跟踪,在电脑中确定实拍镜头中的物体位置和摄象机的位置,然后把这个数据提供给制作海洋、轮船、人物和其他场景的小组。这些数据使得由三维动画制作的乘客的脚能够接触到甲板、行走在走廊上或倚靠在栏杆上;由电脑动画制作的海水能够冲刷船体;烟雾能够从烟筒中冒出来等。这些工作非常艰巨,需要来自以不同规格建立的模型的运动控制数据,并进行运动匹配。由Richard Kidd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利用三维动画制作海洋,这个工作将建立一些用于时辰、风速、海浪起伏、太阳位置以及反射的参数,使之更接近实拍镜头中的海洋,或用于创建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的海洋,在其中挖出一个区域,将作好的船体模型镜头替换这个区域,再制作轮船驶过时留在水面的余迹,并利用运动虚化使海洋显得更有力。
RichardPayne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轮船的三维动画制作,他们首先制作了一个长45英尺、比例为1/20的轮船模型,然后把所拍摄的轮船模型镜头合成在由三维动画制作的海洋中挖好的区域里,同时与制作的许多不同的模型轮船外景进行合成。由Kelly Port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用三维动画制作除了人物以外的所有布景,如:海鸥、旗子、鱼、天空中的星星、撞船时从船上落下的碎片、海水与轮船之间溅起的浪花、绳子、烟雾、波动的船帆、冰山、甲板上的冰块、撞碎的玻璃等等。当这些制作与实拍镜头合成时,可以想象上千个电脑制作的人物将最具吸引力,由Keiji amaguchi领导的小组利用了动作捕获系统捕捉演员表演的各种动作,并把数据应用到三维动画制作的人物模型中。当与轮船模型合成后,使人难以相信这些如此具有生命力的人物是用视觉效果制作的。在影片中的夜晚沉船场景中,制作人员在来自演员表演的动作捕获中增加了关键帧动画,因为没有人愿意模拟从230英尺高度跳入大海。这种带有正常运动曲线的关键帧动画是很容易修改和扩展的,当你看到船尾开始倾斜到90度,上千人绝望地惊叫着逃命的场景,其中85%的动画都是使用了关键帧动画技术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