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特洛伊讲什么,详细点
特洛伊》虽然改编自希腊神话,但事实上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神迹,它表现的完全是战争中的英雄和勇士: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Priam最小的儿子,特洛伊年轻的国王赫克托耳逐渐成为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和大多数男人被杀死,妇女和儿童被出卖为奴,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❷ 别再被好莱坞的电影骗了,告诉你一个全本的《特洛伊》传说(4)
特洛伊战争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绝不是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一座城的战斗。而是一场席卷相当范围的战争,可以说是人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另一部名为《埃塞俄彼斯》的诗集里至少叙述了特洛伊的两支同盟军。
一位同盟者来自女儿国阿玛宗的女武士们。
她们可不是《西游记》里柔弱的西凉女国,而是居住在小亚细亚北部的一个清一色女性部落。
她们国内也没有什么子母河,她们会定期与临近的一个男子部落组织“联谊”,生下女孩就由阿玛宗领去抚养,要是男孩则交个那个男人部落。
部落所有的女孩从小必须接受类似斯巴达的军事训练,从而确保这些女孩长大了一个个都能成为像神奇女侠一样的女战士。
更有一种残酷的传说:为了增加这些女孩子的右臂力量,甚至不惜将她们的右乳烙掉。——这画面有点少儿不宜啊!
据说她们的女王叫彭特希雷雅,是女儿国第一国宝。
因为她生前不能击败阿基里斯,死后却让阿基里斯为她疯狂。
当阿基里斯杀死女王剥下她盔甲作为战利品的时候,阿基里斯才发现与他对阵的是位如此英武、美丽的女子,立刻拜倒在她裙下,还希望能娶她。可惜阴阳两隔,生死两茫茫了。
另一支同盟军则是来自东方的埃塞俄比亚人,这里要纠正大家一个地理概念上的错误:现在的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埃及南部,但是在古代,埃塞俄比亚却是一个东方的国家。他们的国王叫门农,是黎明女神的儿子,因为黎明时分,太阳东升,所以相传他们这个国家位于最靠近太阳升起的东方——当然,对于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的世界来说,最东的地方只不过是伊朗高原而已,绝想不到翻过伊朗高原还有广阔的东亚腹地,他们所说的太阳初生地绝不是指东亚的日出处的日本。还传说埃塞俄比亚人居住的地方有一条河,这条河围绕着人类的居住地,从东向南绕了一圈,于是慢慢地,对地理还比较模糊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们以讹传讹误将埃塞俄比亚“搬”到了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国王门农的母亲是黎明女神,父亲则是特洛伊国王的兄弟。
门农和阿基里斯的对决可以说是两个半神的对决,两个女神妈妈的对决,她们都跑到宙斯跟前去请求自己儿子获胜,宙斯于是架起一座秤来决定谁生谁死,最后代表门农的一头垂下,阿基里斯也一剑刺穿了门农的心脏。
随着门农的死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阿基里斯也将迈向他人生的终点。
电影中有一段情节,阿基里斯在攻陷特洛伊城外的阿波罗神庙的时候,俘虏了身为神庙祭司的特洛伊公主,两个国家兵戎相见,而这对才貌男女却彼此相爱了,但是希腊联军统帅却要强占这位特洛伊公主,导致阿基里斯与之争吵翻脸,甚至扬言退出作战。
神话故事里有这一段吗?
答案是:有的!荷马史诗里确实有这个故事,就记录在《伊利亚特》的开篇里,我们所熟知的《荷马史诗》也就是从这一段故事开场的。
人之怒有天子之怒、君子之怒,也有勇士之怒,阿基里斯之怒就属于勇士之怒,这一怒必须血流成河啊!
和电影情节类似,希腊联军在攻陷特洛伊之前攻陷了一座岛上的阿波罗神庙,俘虏了神庙里的祭司,其中有一个女祭司叫珂绿塞丝,是这座庙里住持的女儿,阿伽门农久在军营,饥渴难耐,便占有了这个阿珂。住持跑去请求阿伽门农,情愿支付高昂的赎金,但是阿伽门农死也不肯。于是住持便跑去阿波罗神像前哭诉:阿波罗啊,我是你在凡间的代表,阿伽门农侮辱我的女儿就是间接地亵渎你啊,你要显灵给我做主啊!
这座庙倒蛮灵验的,阿波罗立刻给希腊军营降下瘟疫作为惩罚。
无缘无故摊上瘟疫,大家有点莫名其妙,又是当年那个出海遇到风浪的预言家出来说是因为得罪了阿波罗,只有归还阿珂才行。
但是阿伽门农一点大局观都没有,死活不肯。阿基里斯的暴脾气使他站出来怒斥,阿伽门农就说:“你阿基里斯有大局观,那我把阿珂送走,你把你的女俘——布吕塞伊斯——阿布给我!”
阿基里斯觉得阿伽门农在无理取闹,于是两人发生了剧烈的争吵,甚至阿基里斯当场就想拔剑火并,突然他被一只手给拦住了,他回头一看居然是女神雅典娜,他燃起的小宇宙顿时就熄灭了,因为雅典娜告诉他:不要和阿伽门农吵架,阿伽门农会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最后在和事佬的劝说下,阿基里斯把自己心仪的女俘小布给了阿伽门农,而阿伽门农则将阿珂还给了住持,还献祭了100头牛给阿波罗,这才平息了一场瘟疫。
已经与小布情愫深种的阿基里斯在夜里跑去海边,向母亲哭诉,海仙忒缇丝便跑去向宙斯告状。而阿基里斯决定不再为阿伽门农作战,和电影里的情节一致。
阿伽门农和联军的情节是不是很熟悉?《三国演义》里也有类似的一段:董卓专权,关东诸侯组成联军讨伐,其中孙坚一支大军所向披靡,但最后也因为和袁术的矛盾而拒绝参战。这么一类比,就明白当时的希腊和关东讨逆军一样,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没有主义,更没纪律。
特洛伊的故事和中国的《封神榜》很像,看上去是人间的战争,弄到后来都是天神之间的战争。宙斯就像鸿钧老祖,门下弟子分成阐教和截教互相斗法甚至亲自上阵。特洛伊也是。
忒缇丝听到了儿子阿基里斯的夜诉,就跑去向宙斯告状,宙斯望着这个想得到又得不到的老情人,心潮起伏,默默地点头同意要帮老情人的儿子出口恶气,但是这一切都被赫拉看见了,醋坛子瞬间稀碎啊!
赫拉马上从帷幕后转出来,扯着宙斯的耳朵就要开批斗大会,宙斯可也不是吃素的,于是奥林匹斯山上迎来了一场腥风血雨,各路天神纷纷站队,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这时地主家的傻儿子——宙斯和赫拉的瘸腿儿子工匠之神跑了出来。这个傻儿子曾经因为爹妈吵架,他不合时宜地站赫拉,被宙斯抬手从天上摔倒地上,头冲下超音速地扔下去啊,是凡人早就碎成渣了,还好这个傻儿子皮糙肉厚没摔死,但是留下个后遗症——腿瘸了,所以后来每次爹妈吵架,他就浑身哆嗦,所以童年的经历会伴随一生啊。这次一看见宙斯和赫拉又要开架,就觉得自己后背直起鸡皮疙瘩,赶紧出来打圆场。
在傻儿子的努力下,宙斯和赫拉当场没有翻脸,但是众神的站队已经形成。
浪姐战队——希腊联队:
队长:天后赫拉
队员:雅典娜、命运女神、火神、匠神、海神波塞冬
美少女战队——特洛伊战队
名誉队长:宙斯
队长:阿芙洛狄忒
队员: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彩虹女神伊丽丝、河神、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
作为众神之神的宙斯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很尴尬,既想向着女儿又不敢公然对抗老婆,就像《封神榜》里的众神仙都知道殷商气数已尽一样,西方的这些众神也知道特洛伊注定要陷落的,但是他们还是借这来事,打个天翻地覆。就像北方的熊大熊二打架,结果、向背其实很明显,但是还是要走个过程,各路神侠的嘴仗比枪炮更厉害。宙斯的态度若即若离,公开的身份是——裁判,时不时吹一下黑哨的裁判。
在后来的战争中,奥林匹斯山的阐教和截教纷纷指示己方的打手们轮番上阵,堪堪不行的时候不惜亲自赤膊上阵。
神仙们的赤膊上阵就从宙斯托梦阿伽门农开始。
宙斯在梦里告诉阿伽门农趁夜进攻特洛伊就能获得胜利。
收到神谕的阿伽门农随即唤醒沉睡的士兵,准备连夜进攻。
但是他等来的不是同仇敌忾而是一场哗变,几乎所有的希腊士兵被连年的征战搞得筋疲力竭,现在还不让睡觉,要出什么阵,所以纷纷大骂阿伽门农,扬言要回家,甚至有人已经升起了船帆。
这可惊动了天上的浪姐们,赫拉和雅典娜纷纷显灵告诉士兵特洛伊注定会在战争的第十年陷落,士兵们马上就能得到财富与荣誉,神母娘娘都提供保证了,士兵还能有什么想法,撸起袖子加油干呗。
这一段哗变被后世专家解读为最早的西方三权分立的雏形。阿伽门农虽然贵为联军盟主,但是他并不能独裁统治,他必须征得军事会议、贵族(诸侯)会议和全体士兵会议一致同意才能组织战争。
和三国演义一样,特洛伊之战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几场单挑。
第一场单挑被冠以海伦的两个男人之间关乎下半身的对决,对决的双方是特洛伊帕里斯王子和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一个是现夫,一个是前夫。
他们的单挑的胜负,不但决定海伦的归属也关乎战争的胜负,以个人武力值来决定和平的到来。
和平即将唾手可得,这时候,相信特洛伊城下的士兵以及城头上观战的贵族们都放松了心态,以吃瓜的心情来观看这场单挑。但是有一个人的心情却十分复杂,她就是海伦。她迈步走上城墙,所有的人都为她的美丽所倾倒,都认为为了她的美貌,这场战争一点都不冤!
她屹立在城墙,看着城下两军阵前的两个夫的对战。墨涅拉俄斯怒发冲绿冠,武力值爆表,眼看就将获得胜利,但是阿芙洛狄忒女神怎肯让渡自己的荣耀——毕竟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她得到的金苹果而起的啊!于是她长袖一挥,战场上升起一团烟雾,趁着这团烟雾,她将帕里斯安全地送回了王子的安乐窝与海伦一起双宿双飞忘记了城外的战争。
而墨涅拉俄斯还在战场上到处搜寻帕里斯的踪迹,而阿伽门农则急切地宣布:不管帕里斯躲去哪里,墨涅拉俄斯已经获得了胜利,特洛伊应该履行事前说好的诺言——投降!
正当特洛伊准备投降,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雅典娜悄悄来到特洛伊同盟军的一位王子耳边蛊惑他射出了一支背信弃义的毒箭,正中墨涅拉俄斯,虽然伤不致死,但是这只箭却令这场战争不得不继续下去。
那么浪姐一方不是已经赢了吗?为什么雅典娜还要让战争继续呢?因为宙斯没过瘾啊,他可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宙斯希望通过战争消减世界上的人口,减轻大地的负荷,赫拉和雅典娜希望特洛伊彻底从世界地图上被抹去,而命运女神则安排下了众多英雄们的生死,一旦提早结束,这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那可不行!《特洛伊》电影里有段奥德修斯的台词:
血肉横飞的战争和当权者毫无关系,一战、二战以及今天的热战,大都如此。炮灰们只是别人飞黄腾达实现梦想的工具和阶梯,炮灰们如何能懂统帅们的“寂寞”?
于是和平协议被那支暗箭所撕毁,战争继续,单挑也继续。
欲知第二场单挑战绩,且看下回分解!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
❸ 电影《特洛伊》好看吗为了了解荷马史诗看的,听说荷马史诗很著名
好看。电影特洛伊之木马屠城剧情介绍。特洛伊城的巴利斯王子,爱上了美丽非凡的海伦,并不顾一切的将她带回了特洛伊城。谁知海伦本是巴斯达国王的爱妃,愤怒的巴斯达下令向特洛伊城发起进攻,一场残酷的战争拉开了序幕。英勇的希腊士兵如潮水涌向特洛伊城,结果无功而返,慌乱中,遗留下一匹巨大的木马。兴奋的特洛伊城士兵只顾高兴地庆祝着希腊士兵的撤退,对希腊的木马却完全视而不见。夜幕降临了,许多全副武装的希腊士兵悄悄地从大木马的腹中钻出来,向特洛伊城大举进攻。
❹ 电影特洛伊讲什么,详细点
特洛伊》虽然改编自希腊神话,但事实上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神迹,它表现的完全是战争中的英雄和勇士: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Priam最小的儿子,特洛伊年轻的国王赫克托耳逐渐成为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和大多数男人被杀死,妇女和儿童被出卖为奴,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❺ 急需特洛伊剧情介绍!!!
实话实说,这是我复制来的,你看对你有什么帮助没.
特洛伊Troy(2004)
导演:
沃尔夫冈·彼德森 Wolfgang Petersen
主演:
戴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
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
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艾瑞克·巴纳Eric Bana
更多中文片名:
木马屠城
类型:爱情/动作/剧情/冒险/战争/历史
片长:163 min / Germany:162 min (cut version)
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
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Priam最小的儿子,特洛伊年轻的国王赫克托耳逐渐成为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
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和大多数男人被杀死,妇女和儿童被出卖为奴,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特洛伊》:走下神坛的悲壮史诗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荷马史诗》则是古希腊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作为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一伟大作品一直启迪着后人的智慧与想象;5月14日公映的好来坞电影《特洛伊》,是对《荷马史诗》的最新一次致敬。
与以往“忠实原著”的改编作品不同,《特洛伊》对《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部分作了大幅度修改,去除了所有的神话色彩,将一场人神之间的混战,变成一部完全以人类为主体的、关于战争、爱情、英雄与传奇的悲壮史诗。
一
和原著一样,《特洛伊》的故事也是以希腊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为中心。影片一开始,就塑造了他的“战神”般的形象,同时表现了他与当时希腊最强大的王阿伽门农(Agamemnon)之间的矛盾。接下来,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盗取海伦(Helen)和大举围攻的故事了。鉴于《伊利亚特》在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Hector)死后就结束了,《特洛伊》剩下来的情节就参考了《奥德赛》的开头部分以及其他古希腊传说,最终还是以阿喀琉斯的命运为终结。
除了隐去神话色彩外,《特洛伊》还对《荷马史诗》故事中部分人物关系和情节作了修改。例如原著中阿波罗神庙祭司之女克律塞伊斯与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Briseis),在电影中就变成了同一个人,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us)由阿喀琉斯的好友变成了表弟,而阿伽门农在电影中的归宿也要比原著中更戏剧化得多。此外,在原著中,特洛伊之战持续了十年,虽然《伊利亚特》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始,只集中描述了其中最精彩的51天,但对一部两三个小时的电影来说,过于细节的描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特洛伊之战,在电影中看起来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这种取舍与改动,在我看来是成功的,是符合电影的叙事特性与节奏的。历时十年的战争,电影并非没法表现,只要几个简单的字幕就行了;但是,剧情电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应当在于情节的连贯与紧凑,尤其是对于这样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而言,突出原著所表现的主题、而不是斤斤计较于虚构的时间细节,才是把握原著神髓的正确方式。从这一点来看,我赞赏影片的叙事节奏。影片开始十五分钟内,就交代了一场最伟大战争的起因和主要人物关系与性格,却并没有露出仓促急躁的痕迹,显示出编导优秀的控制能力。电影的开头,使用的是典型的“先声夺人”的手法,阿喀琉斯的勇猛无敌以及自负散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样一来,观众就很容易理解其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了。
作为一部85%时间里表现战争过程的将近三小时的电影,而且又是线性发展的情节,《特洛伊》居然没有我想象中的沉闷或过分;恰恰相反,影片的不少场景,都强烈地吸引了我。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仅是吸引我的“目光”,而是吸引我的“心灵”:尽管我已经对《荷马史诗》的故事烂熟于心,但在观影过程中,我仍然对帕里斯(Paris)的不负责任感到出离愤怒,对赫克托尔的忠诚与无奈感到无比痛心,对阿喀琉斯的个人悲剧感到同情与悲哀……
可以说,《特洛伊》不仅仅是复活了《荷马史诗》所表现的主题,还使得这些主题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原著中人物的命运无常以及相应悲剧,还可以说是人被百无聊赖的众神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在本片中,正由于抽离了所有的神话因素,人物的命运变得完全由人物各自性格与环境驱使;因此,原著中需要借助“神的安排”所表现的种种转折,无一不深深烙上了人性的印记。原著中带上了神意的人的脆弱、贪婪、勇敢、忠诚,也终于可以现出“原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将高贵的艺术史诗庸俗化了,但是我认为,只要让更多的人更能理解人类自身,那这样的“庸俗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二
正如同伟大的战争需要伟大的战士一样,史诗级的电影也需要史诗级的场面。
《特洛伊》在这方面做得中规中矩。倒不是说它不好、不震撼,只是有《角斗士》、《魔戒》等影片珠玉在前,而本片的很多场面又是模仿以上两片的运镜方式,所以至少在创造性上就降低了一些印象分。
“虚拟摄影”似乎在好来坞拍摄大场面时越来越有用了。《角斗士》中对于壮观罗马城的俯瞰镜头,《魔戒》系列中那跨越无数士兵与枪尖的摇移镜头,在《特洛伊》中都让人看起来特眼熟。数万士兵的前进与对峙再到相互冲击,茫茫碧海上的千帆争舸,凌空回转的不可思议的长镜头,都是体现好来坞最新视觉效果的把戏。只不过《特洛伊》把这些技术应用得更娴熟了,也更逼真了。例如那数万士兵的冲击场面,虽然现在没有观众不知道那绝大部分“士兵”都是虚拟出来的,但在片中那光天化日之下的环境下,你还不得不佩服人家做得都看不出破绽。相对于《魔戒》系列中的类似镜头,本片的同类场景尽量避免那种梦幻的感觉,而力求更多的细节表现。影片聪明地将更多镜头对准了局部人群的战斗,以此来烘托整体战场的激烈,同时又能突出个体人物的英雄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我还是要奉劝一心抱着看“大场面”读者一声:本片的大场面不会让你失望,但也不是特别出色;与其欣赏那基本上玩不出什么新花样的大场面,不如寻找一些小场面上的亮点。个人觉得本片的人物造型和动作设计值得一提。
提到希腊,很多人可能不一定能想到《荷马史诗》,但一定能想到奥林匹克运动。一想到奥林匹克运动,我们的脑海里一定会马上浮现出一具具健美的身体和一个个展现力与美的无暇动作。看来本片导演深得此中三味,专门用此片来勾起我们对那最原始同时又是最永恒的美的向往。片中的三位男主角,都有不少的肌肤裸露镜头,这使我有点怀疑导演是故意讨好女性观众。但那样健美的身躯,即使是男性观众看了,也会觉得挺养眼的。被人作为“战神”拥戴的阿喀琉斯,是诠释力量之美的最佳人物。从影片的效果来看,布拉特彼特(Brad Pitt)六个月的汗水没有白流,当他那蜜色的胴体出现在银幕上时,估计台下所有的美眉都有幸福到眩晕的感觉。虽然性感之神和战神的概念不一样,但是极端突出了阿喀琉斯的“偶像化英雄”特性,和原著的精神气质还是一脉相承的。
这样一个性感之神又是绝对致命的,那才是阿喀琉斯真正“战神”的一面。为了突出他无敌于天下的武技,电影为阿喀琉斯设计了一套不同于其他人的动作与招式。可能有些观众会不习惯,认为阿喀琉斯的动作稍嫌花哨了点。但我觉得这对于体现阿喀琉斯神赐一般的战斗能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何况那些动作实际上并不花哨,不仅是符合实战需要的,而且是符合原著描写的。尤其是像滑步、抬脚、弓步、转身这样的动作,是实战中非常普通的技巧,只不过其他角色都打得过于直接,因此显得阿喀琉斯“花哨”了。而对于攻击“技巧”的掌握,不正体现阿喀琉斯异于普通战士之处吗?在原著中,荷马多次用“山鹰猛扑”来形容阿喀琉斯的超人战斗能力,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阿喀琉斯多次采用这种“鹰击术”,端的是轻盈迅猛,高手风范。尤其是与赫克托尔决斗的场景,充分体现了阿喀琉斯的快速与强力的作战特点,堪称本年度好来坞电影中的最佳打斗。
三
一部“史诗”如果只有故事和场面,那它很可能失败。史诗必须能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史诗电影也一样:场面、效果都可能过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触动观众心灵的特质,。
阿喀琉斯,这一被神化了的人类最伟大的战士,在片中果然是光芒四射:他的勇猛,他的不羁,他的柔情,他的愤怒,他的悲哀都表现得不错。作为原著中一个比较偶像化的人物,布拉特彼特的演绎还是很有神采的。动作语言上的健美和技巧,通过训练还可以比较容易达到,阿喀琉斯在战场上那股令对方胆战心惊的杀气,却不容易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布拉特彼特用凌厉的眼神和血气方刚的冲劲,增强了动作的感染力,塑造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战神”形象。与其他演员的表演相比,布拉特彼特的演绎总是散发出咄咄逼人的性感魅力,这可能与其本人的气质有关。不过这种气质和原著人物形象配合得很好,也许“万人迷”的阿喀琉斯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尽管阿喀琉斯够眩目,但影片最让我动心的却是赫克托尔,永远的赫克托尔。与热血冲动的阿喀琉斯相比,沉稳的赫克托尔无疑显得更成熟。赫克托尔的心里,装着比他弟弟帕里斯要博大、深沉得多的爱,这使他成为最完美男人的典范,同时也照就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剧性。艾瑞克班纳(Eric Bana)的演绎堪称完美,尤其是他那双大眼睛,虽然不如布拉特彼特那样放电,但却永远让人感到温暖可靠和勇气;虽然他的表情并不复杂,但这深邃的眼神足以说明一切。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根本不用去设想原著人物是怎样的,因为班纳的表演和赫克托尔这个人物在精、气、神上完全统一了。过多地描述他的表演是不必要的,观众的反映最能说明问题。片中赫克托尔迎接他命运终点的场景,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也只有在那一刻,我注意到电影院里静得让人心悸——所有观众同时被感动了,那种感觉真的非常美好。即使整部电影没有那些炫耀似的视觉效果,没有酣畅淋漓的打斗场景,单凭班纳塑造的赫克托尔形象,已足以让人喜欢上这部电影。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说阿喀琉斯是影片最大的卖点的话,赫克托尔就是本片的灵魂。正如同《角斗士》的成功离不开罗素克洛(Russell Crowe)一样,没有班纳完美塑造的赫克托尔,《特洛伊》将沦为浅显娱乐的爆米花作品。
相对前两位而言,人气帅哥奥兰朵布鲁姆(Orlando Bloom)的角色极端不讨好。在原著中,这位特洛伊的二王子就是个大花瓶,是男人中的“祸水”。电影中的帕里斯似乎比原著更窝囊,也更幼稚和冲动。演出这样一个人物,对于凭《魔戒》系列中光彩照人的“精灵箭手”而大受欢迎的兰朵布鲁姆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个人对他的演绎基本满意,他的角色从头到晚没让人喜欢过,但他也没有演出那种“孬”得让人喜欢的效果,所以只能算中规中矩。
至于影片的女性角色们,因为在原著中就多为脸谱化的角色,因此电影中也没有哪一个特别出彩。影片加强了阿喀琉斯与女祭司布里塞伊斯之间的感情戏份,却也只能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噱头,还缺乏让人咀嚼的滋味。赫克托尔的妻子安德洛玛克(Andromache)与那传说中绝色的海伦也是同样的效果,不过,后者还因为无法达到观众心目中“角色”的目标而饱受攻击。其实这也是电影相对于文字很难表现的一个方面:文学具有无限想象的空间,而电影中一旦露面就固化了形象,总会有人不满意。
与女演员的苍白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老演员的卓越表现,真正体现出“老戏骨”的价值。一向甘当绿叶的英国演员萧恩宾(Sean Benn)在片中出演智勇双全的奥德修斯(Odysseus),将角色那种委屈求全同时又能运筹帷幄的个性传递得很到位;布莱恩考克斯(Brian Cox)扮演的西腊联军首领阿伽门农则一如原著中令人讨厌,但他又“邪”得带上了考克斯自己的特点,因此比布鲁姆的帕里斯要出彩。最有神韵的,还是彼德奥图尔(Peter O’Toole)扮演的特洛伊王普里阿墨斯(Priam),和班纳的赫克托尔一样,也是属于和角色完全融合的表演。在与阿喀琉斯秘密交涉的场景中,奥图尔的演绎悲伤中透出坚忍,恳求中隐含机锋,令人觉得阿喀琉斯那句“你比我们这边的王要好得多”的感叹是由衷的。
伟大的演员能拯救一部电影。的确,《特洛伊》正因为了有了传神而且更人性化的普里阿墨斯、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影片才具有了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
四
看完《特洛伊》的感觉有点奇怪:剧中人物的命运能让你浠嘘不已,部分演员的表演也能让你击节赞赏,但对影片整体却并没有特别出色的感觉。脑海中能回响起来的,还是少数几段感人的片段,对那些大场面却很少有印象。或者说,观众对很多场面的记忆,很可能与其他“史诗”片混淆起来。
怪只能怪影片的整体制作太程式化了。好来坞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套特别成熟的史诗片泡制工序。这套工序是如此的熟能生巧,以至于观众有些“审美疲劳”:虽然画面越来越漂亮,故事越来越流畅,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来让自己爱得发狂。
从剧本来看,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当然无法等同于一万多行、洋洋洒洒24卷的长篇诗歌,电影需要简化。让特洛伊的故事走下神坛,既是简化故事的有力手段,也是本片最大的贡献之一。至少从个人的感觉来看,完全从人性化的角度来描写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更有感染力。他们不再是众神争风吃醋、争强斗胜的棋子,而是成为陷入各自悲剧命运无法自拔的人物。这种悲剧命运是由他们自身的性格和所处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影片对他们性格上的描绘很具有说服力。这样即使观众代入角色的话,也会觉得很真实,最后的悲壮意味也更浓厚。当人物命运由性格驱使时,他们也就成为自己的棋子,有什么比自己将自己逼上绝路却又无可奈何更具有悲剧性的呢?因此,当演员们将自己和这些悲剧性人物结合得很好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就能格外打动人。
然而,光靠明星的魅力显然是不行的,再出色的表演也只能让你记住角色,而无法感受到整部电影的“独特”魅力。导演沃夫冈彼得森(Wofgang Peterson)显然是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可也正因为他太熟悉商业片的拍摄套路了,以至于他”又”拍摄了一部可作为商业片教材的作品。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观众头脑中“大片”应该有的东西它全都有了,但唯独缺少作为优秀电影导演最重要的一种品质:个性。当《特洛伊》的每一个镜头都让观众舒服的同时,它也就放弃了一项更伟大的目标:让观众惊喜。
的确,《特洛伊》就是一部角色精彩、整体让人满意却无法大声叫好的作品。
参考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13135/
❻ 电影《特洛伊木马》大概内容
《特洛伊》内容简介:在浪漫壮观、引人遐思的古希腊,奥林匹亚众神与人类之间的爱恨传奇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在这其中,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所记录的特洛伊之战更是后世剧作家与观者反复演绎的经典作品。
当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 饰)受希腊斯巴达国王之邀赴宴之际,却迷恋上了国王的妻子海伦(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 饰),对方倾国倾城的容貌让他不能自已,遂将海伦带回自己的国家。
此举引发了希腊诸国的愤怒,在迈锡尼国王阿伽门侬(布莱恩·考克斯 Brian Cox 饰)的号召下,一支强大的联军浩浩荡荡向特洛伊挺进。
在随后长达十年的战争中,阿喀琉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奥德修斯(肖恩·宾 Sean Bean 饰)、赫克托尔(艾瑞克·巴纳 Eric Bana 饰)等英雄各逞英豪,谱写了荡气回肠却又令人扼腕唏嘘的传奇史诗。
(6)电影特洛伊剧情扩展阅读
《特洛伊》角色介绍:
1,阿喀琉斯
希腊第一勇士,半人半神的美男子。戴马鬃装饰的科林斯头盔,身披胸甲,手持标枪圆盾,有着古铜色的皮肤和凸起结实的肌肉,有着战无不胜的勇气信心,大无畏的精神,他靠这个征服世界。
2,赫克托尔
特洛伊大王子,帕里斯的哥哥,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刚直勇敢、忠于职守,与强大的希腊联军奋战10年,甚至赢得了敌人的敬仰。作为特洛伊方面最优秀的战士,他就是军神的化身,一个为尊严而战的好汉。
3,帕里斯
特洛伊王子。是他的轻薄挑起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以为那是爱情,却不知不觉中了巫师的咒语。
❼ 特洛伊电影的内容简介
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
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Priam最小的儿子,特洛伊年轻的国王赫克托耳逐渐成为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
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
(7)电影特洛伊剧情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特洛伊 布拉德·皮特饰
希腊第一勇士,半人半神的美男子。戴马鬃装饰的科林斯头盔,身披胸甲,手持标枪圆盾,有着古铜色的皮肤和凸起结实的肌肉,有着战无不胜的勇气信心,大无畏的精神,他靠这个征服世界。
2、帕里斯Paris 奥兰多·布鲁姆 饰
特洛伊王子。是他的轻薄挑起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以为那是爱情,却不知不觉中了巫师的咒语。
3、赫克托尔Hector艾瑞克·巴纳 饰
特洛伊大王子,帕里斯的哥哥,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刚直勇敢、忠于职守,与强大的希腊联军奋战10年,甚至赢得了敌人的敬仰。作为特洛伊方面最优秀的战士,他就是军神的化身,一个为尊严而战的好汉。
4、海伦Helen黛安·克鲁格 饰
斯巴达国王的王后,全希腊最漂亮的女人。倾国倾城、貌美如花,与帕里斯出轨的爱发自真心、令人同情。
5、阿伽门农Agamemnon 布莱恩·考克斯 饰
斯巴达王墨涅依斯的兄弟。阿伽门农是个野心家,他攻打特洛伊主要是想完成自己统治特洛伊的心愿,作为希腊联军的总统帅,他是一个绝对专制的人。以王兄的召唤为理由,聚集了以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勇士,为国家而战。
5、布里赛伊斯Briseis 萝丝·拜恩 饰
特洛伊著名美女。她在战争中被阿喀琉斯俘获,两人日久生情,而后,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贪图其美貌而“插足”,引起阿喀琉斯不满。
❽ 《特洛伊》是讲什么的
冲冠一怒为红颜:
特洛伊城(Troy)遗址位于达达内尔海峡和爱琴海之间,现在这里山峦迭翠,流水潺潺,柑桔树和橄榄树漫山遍野,红瓦白墙的农舍点缀其间,展现出一派土耳其当地典型的乡村景致。当时间回溯3000多年的时候,这里却是充满杀伐和嘶喊,遍布残肢和鲜血的古战场,在荷马不朽的诗史《伊利亚特》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战争就在这里持续10年。
《特洛伊》虽然改编自希腊神话,但事实上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神迹,它表现的完全是战争中的英雄和勇士: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Priam最小的儿子,特洛伊年轻的国王赫克托耳逐渐成为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和大多数男人被杀死,妇女和儿童被出卖为奴,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特洛伊--神话和电影的契合:
希腊神话一直颇受电影创作者的偏爱,这不仅仅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深沉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所构造的那个颠覆传统的人神世界,扎根在这个独特的价值体系之上的希腊神话更注意英雄的塑造,在这里,神退居次位,他们自私,妒忌,小气,淫荡,更像是奴隶主或奴隶主的化身;英雄才是希腊神话的主角,这也正暗合了包括好莱坞在内的电影制作的推崇英雄主义的态度,于是在银幕上就多了这些希腊神话和电影的契合。
特洛伊的故事几乎完全来自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女神忒提斯的婚礼没有邀请离间女神厄里斯,怀恨在新的她将一个刻有"赏给最美者"的苹果丢在婚宴上,这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阿西娜,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只的争吵,为他们评判的帕里斯将苹果给了爱神,于是,另外两个女神发誓要向特洛伊人抱负。希腊的皇后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夺走,这成了双方交战的导火索,除了1000只战舰和双方的20万大军之外,奥林匹斯众神都加入到这场大战之中,战争持续了10年,双方都损失巨大,在最后阶段希腊方面的奥德修斯设"木马计"攻破了特洛伊的城池,海伦又被带回希腊。
史诗与现实的零距离--《特洛伊》:
即使战争真如古老谚语所叙述的那样,可以牵扯出人性最好乃至最坏的一面,可是对于那些涉足其中追求荣誉、权力或爱情的人,战争仍然不啻于一场真正的灾难。当《特洛伊》向世人展示成千上万名古士兵战斗的奇景时,不过是重复荷马史诗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胜利和战败。为了重现那场用"传奇"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的"特洛伊之战"的宏大和悲壮,还有什么是现代科技所不能做到的呢?当史诗与现实零距离的时候,到底应该是悲剧复悲剧,还是悲剧复娱乐呢?
❾ 介绍一下电影《特洛伊》
片 名: 《特洛伊》 原 名:Troy 导演:Wolfgang Petersen(沃尔夫冈·彼得森) 编剧:David Benioff(大卫·本诺夫) 主要演员: Hector……Eric Bana(艾瑞克·巴纳) Achilles……Brad Pitt (布拉德·皮特) Agamemnon……Brian Cox (布赖恩·考克斯) Paris……Orlando Bloom(奥兰多·布鲁姆) 《特洛伊》
Helen……Diane Kruger(黛安·克鲁格) Brendan Glee 萨弗蓉·布罗 詹姆斯·卡沙。
剧情简介
史诗版 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
希腊联军的将领阿喀琉斯和普利阿摩斯的大儿子、特洛伊年轻的王位继承人赫克托尔逐渐成为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 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和大多数男人被杀死,妇女和儿童被出卖为奴,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传奇版 从古至今,人们就不停发动战争。有些为权利,有些为荣誉,有些为光荣,而有些则为爱情。 古希腊,历史上一对传奇式的情人——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奥兰多·布鲁姆饰)和斯巴达王后海伦(黛安·克鲁格饰)之间的爱情激起了一场毁灭文明的战争。帕里斯将海伦从她丈夫——国王墨涅拉俄斯(布兰达·格里森饰)身边诱走,这是不可忍受的耻辱。强大的迈锡尼国王阿伽门侬(布赖恩·考克斯饰)认为,自己兄弟墨涅拉俄斯所受之辱就等于是自己的耻辱,在家族荣誉感的驱使下,他很快联合起希腊众多部族夺回海伦,保护兄弟的荣誉。 阿伽门侬对荣誉的追求实际上已被他强烈的贪婪所侵蚀——他要通过控制特洛
伊城来巩固自己已经拥有的广阔帝国的霸权。在特洛伊国王普利阿摩斯(彼得·奥图尔饰)的领导和王子赫克托尔(艾瑞克·巴纳饰)的保卫下,这座围墙高筑的城市坚不可破。但只有一人是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他就是被人们认作是最伟大的勇士的阿喀琉斯(布拉德·皮特饰)。 傲慢、反叛、所向披靡的阿喀琉斯除了荣誉外,从不效忠于任何人或任何事,而对建立不朽英名的无限渴望促使他加入阿伽门农旗下攻打特洛伊,他的退出与归来左右了这场战争。最终赫克托尔被阿喀琉斯所杀,而阿喀琉斯自己也死在了特洛伊的城墙下。 为了权利和荣誉,两个国家交战了。为了荣誉,千万人赴汤蹈火;而为了爱,一个国家将被彻底毁灭。 情感版 故事发生在约3000年前的古希腊,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奥兰多·布鲁姆饰)爱上了斯巴达国王(布兰登·格雷森饰)的妻子海伦(黛安·克鲁格),并把她带回了特洛伊。斯巴达王愤怒了,他找到了自己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布莱恩·寇克斯饰),请求他的帮忙,阿伽门农正好也希望征服特洛伊,于是借此机会建立了一支希腊联军以讨伐特洛伊。在这支联军中,第一勇士自然是阿喀琉斯(布拉德·彼特饰),桀骜不逊的阿喀琉斯并不打算向任何人臣服,他向特洛伊进发,是在为自己的名誉而战,而在影片中,我们将会发现,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的,是爱。他爱上了天真而倔强的女祭司也就是特洛伊的小公主布里赛伊斯,他被她的洁白勇敢所吸引,而她也被他的桀骜之下的柔情所打动。阿喀琉斯为了她与阿伽门农争斗并愤
而退出战争,也为这场为爱而起的战争做了最好的注脚,也许在影片中他们的爱情更能打动观众。特洛伊方面,赫克托尔与妻子安德罗马克的深挚感情也让人心折而感伤,但战争,从没有什么温柔缱绻,它所做的就是毁灭,毁灭…… 这场为爱而起为爱而终的战争也许是历史上最名不正言不顺的战争之一,但它也是最打动人心的战争之一,影片中,爱情友情亲情交错在这本该冷酷的战争阴云中,平添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本片影星云集、投资巨大,当是对这段传奇的最宏大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