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青藏线》演员表是
周里京、刘小微、尹国华、鄂布斯等。
五十年前,冰雪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一队年轻人将木桩定入冰雪。开始了一个把铁路修上世界屋脊的梦想。但梦刚刚开始便夭折在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一位年轻的勘测队员永远留在了雪山之中……二十年后,他的遗子于明远随着铁路大军再次向青藏铁路发起冲击。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将铁路铺到了昆仑山下,却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昆仑山无情地吞没了于明远的战友,也埋葬了他的初萌之恋……时光又飞逝了二十四年,正是壮年的于明远率领着千军万马再次走上青藏高原,开始了青藏铁路的最后决战。
横在他们面前的是难以忍受的高原反应,恶劣的气候和世界级难关冻土,惊险的滚地雷、山崩和地震时时威胁着他们。高原病专家初冉冉的到来,加强了人身的保障,高压氧仓等先进设备和科技手段使效率大大提高。
而更使于明远惊讶的是初冉冉与当年牺牲的初恋战友长得一模一样……影片通过中国三代铁路人前仆后继的悲壮历程,展示了世界最难的青藏铁路几经沉浮,最后实现了中国人九十年的伟大梦想。
❷ 那些是青藏铁路的影片
就一部。
片名:青藏线
英文片名:
又名:
国家/地区:中国
区域:中国大陆
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潇湘电影集团
发行:
类型:剧情
导演:冯小宁
编剧:冯小宁 金思宇 张冀平
制片:
主演:周里京 刘小微 鄂布斯 尹国华
影片《青藏线》以青藏铁路的修建为背景,从一位青藏线工程建设指挥官于明远切入,讲述三代人为圆青藏线通车梦所付出的心血代价和艰难探索,讲述他们激越动人的情感历程,讴歌这些建设者百折不挠、昂扬豪迈的“青藏精神”。
上世纪五十年代,冰雪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一队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凭着一股狂热的激情将木桩钉入冰雪,开始了把铁路修上世界屋脊的梦想。但梦刚刚开始便夭折在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一位年轻的勘测队员永远留在了雪山之中……
二十年后,他的遗子于明远肩负着父亲的夙愿,随着铁路大军再次向青藏铁路发起冲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将铁路铺到了昆仑山下,但面对巨大的自然困难,却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昆仑山无情地吞没了于明远的战友,也埋葬了他的初恋……
时光又飞逝了二十四年,正值壮年的于明远任工程建设指挥官,他聚集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又一次向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昆仑山迈进,开始了青藏铁路的最后决战。
姑娘初冉冉来到了工地。这位姑娘不但是工程建设队长桑吉的女友,而且也是高原病专家。然而更令于明远惊讶的是她与当年牺牲的初恋战友长的一模一样……
初冉冉的到来,加强了医疗的保障,高压氧舱等先进设备和科技手段极大的保证了工程的进度,人们的干劲更加的充足,但是意外却发生了:于明远昏倒在了工地上,初冉冉身负重伤,甚至有人献出了生命。
就在大桥的主体结构已近完成之时,于明远突然发现大桥盖梁上有一道细缝,他忍痛下令炸毁盖梁,众人在泪水中重新开始。正当新的大桥盖梁接近完成之时,于明远的家中传来老母病危的消息。然而此时的大雪忽至,新的大桥盖梁如果不保温就会报废,本在回家路上的于明远半路折回,于明远、队长桑吉、工程师黄老师、甚至初冉冉都扑在盖梁上,用身体紧紧压住棉被,来对盖梁进行保温。风雪过后,盖梁保住了,然而于明远却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但他似乎感觉到母亲与父亲的灵魂重逢在了这块高原上,和那些已逝的战友一起守望着青藏线。
新大桥终于完成,闪亮的铁轨伸向昆仑山的纵深。初冉冉和桑吉要在隧道开通那一天喜结连理,用隧道做“洞房”。婚礼前夕,于明远向初冉冉道出了一个埋藏在他心底长达二十五年的秘密……
工房内,初冉冉身着婚纱,在音乐的旋律中旋转。然而此时于明远正在隧道内检查,一颗小石子掉在他的安全帽上,他警觉地抬起头……二十五年前的那一幕再次上演,地震发生了,山上的碎石瀑布般从洞口上滚下,初冉冉不顾一切的向隧道口冲去,却被人死死的抱住,人们惊恐地看着被飞尘封蔽的洞口……
❸ 青藏线的介绍
青藏线严格是指从西宁出发经格尔木到达拉萨的公路。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公路青海西宁至格尔木段,翻越日月山、橡皮山、旺尕秀山、脱土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青水河、洪水河等河流,计长782公里;电影《青藏线》是由导演冯小宁执导,周里京、尹国华、刘小薇主演,讲述青藏线是在怎么样艰苦的环境下修出来的,深刻的歌颂了那个时代的铁路工人。
❹ 青藏铁路 观后感
用生命守望——《青藏铁路》观后感
“清晨我站在青春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霞光……。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给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历经了半个世纪,穿越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今天,这条一千多公里的铁路,已经铺展在世界的屋脊,在坚硬的钢轨上,深深地镌刻着无数建设者生命的印记。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这依然是一条刻满死亡记录的道路,它的路标就是荒野中连绵延伸的白骨。2007年10月27日下午,指挥部组织我们收看了六集《青藏铁路》纪录片后,我才了解到,建设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线1142公里,所经地区几乎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5072米,其中超过海拔4000米的线路长达960公里,超过海拔5000米的有50多公里,还有一段131公里的无人区,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雷击等灾害严重。氧气不足,空气中含氧量只相当于海平面的60%,那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5度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摄氏零下45度,昼夜温差最大可达30摄氏度,不少路段都缺乏饮用水,又处于鼠疫源地……。在这重重艰难困苦阻扰下,我们的青藏铁路建设者硬是克服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建设难题,用自己的力量纵贯起一条在外国人眼里根本不可能修建的铁路,一条基本实现“无人化”自动管理和全线设备“免维修”的现代化铁路,一条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铁路。我对青藏铁路评价最高的是它的“四最”: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4905米,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清水河特大桥全长11.4公里,世界上建在高原冻土地段上最长的铁路桥;安多铺架基地海拔4700米,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这些正是让今天的中国为之兴奋的挑战,无疑,这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但挑战激起的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血性与进取的雄心。在青藏铁路修建施工过程中,精神力量支撑着每一位建设者,互古沉寂的高原荒野是生命的禁区,也是生命的极限。然而,一种青藏铁路建设者铸造炼就的精神感动和启示着一个急剧变动的时代,这就是十多万青藏铁路建设者在艰苦卓绝中培育出来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这种精神只用于青藏铁路,只属于青藏铁路建设者的专利。当我看到无数建设者在镜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流露出的自然表情和听到他们从嘴里迸出来的滚烫话语,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他们中有年过五旬的老人,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有劳燕分飞的壮年,有新婚燕尔的夫妇,有帅气强壮的须眉,有美丽坚强的巾帼。青藏铁路的宏伟场景正是这一位位平凡的个人所书写,正是这一双双辛劳的巧手所描画。就是这样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打破了一个历史的、一个世界的一个禁锢和一个神话,在创造了跨越高原的人间奇迹的同时,他们依旧普通,依旧平凡。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有一种热血沸腾的冲动,那就是续写魏巍先生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时,电影中的“对自己还是挺满意,就是对孩子欠得太多了”这句朴实的话也深深的感动了我,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真的。从头到尾看完《青藏铁路》,我的眼睛一直是湿湿的。同样是铁路建设者,没能参加青藏铁路的建设是我一生的遗憾,因为中国,乃至世界就这么一条青藏铁路。
❺ 《青藏线》中女主角的详细资料是
冯小宁和刘小微,演艺圈难得的模范夫妻,从相识、相知到相恋,以及步入婚姻殿堂,一次次考验让他们的生命紧紧相连!
缘分天定,在《嘎达梅林》里找到了心中的她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冯小宁被分配到儿童电影制片厂任美工。两年后,他与大学同学李玲结婚。婚后,他开始展露导演方面的才华。1988年,冯小宁自编自导的电影《大气层消失》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世界环保电影节“银松奖”后,他便转行当上了导演,先后拍摄的电影《战争子午线》、《红河谷》、《黄河绝恋》等,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事业日渐辉煌,冯小宁的个人生活却很不顺利。由于各自忙于事业,冯小宁与妻子的感情转淡,两人最终分道扬镳。此后,冯小宁将全部身心投入到电影事业中。
1995年,冯小宁筹拍电影《红河谷》,他专门赴上海谢晋影视艺术学院选演员,就在这里,他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刘薇。
时年20岁的刘薇是重庆渝中区杨家坪人,护士学校毕业后进入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1994年3月,著名导演谢晋创办的影视艺术学院到重庆招生,她瞒着家人参加了考试,并从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大二时,刘薇开始在《女人花》、《白粉妹》等影视剧中饰演角色,以其清新自然的表演风格获得业内的肯定。所以,当冯小宁来选演员时,老师力荐了她。
刘薇落落大方的谈吐、温柔娴静的性格给冯小宁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由于《红河谷》女一号定位是泼辣而富于野性,这显然与刘薇的性格有差距,冯小宁最终没有选她作为主角。
这之后,两人整整6年没有联系。直至2001年6月的一天,刘薇正在上海拍摄《初恋的故事》,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里传来一个浑厚的男中音:“是刘薇吗?听说你在拍摄《初恋的故事》,真了不起啊!”
“您是哪位?我觉得您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呢?”刘薇礼貌地问。但还没等冯小宁接话,她就立刻反应过来,激动地喊起来:“您是冯小宁导演对吗?”
原来,冯小宁决定导演以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为蓝本的电影《嘎达梅林》,在搜寻合适人选时,蛰伏在脑海中已6年的情愫突然闪现出来:那个刘薇不正是女主角“牡丹”的不二人选吗?
刘薇生长在都市,所接拍的戏也多以都市题材为主,接演“牡丹”这个蒙古族角色,她心里没底。冯小宁说:“演员在表演时,能够‘形似’当然好,但真正好的演员演得好的原因,还在于她演出时的‘神似’。你的性格既温柔,又坚毅,我觉得你是‘牡丹’的最佳人选!”
冯小宁的鼓励让刘薇有了信心。为不辜负冯小宁对自己的厚望,刘薇很刻苦。记得第一天骑马时,当她握着缰绳朝马屁股上抽打一鞭子之后,马便即刻撒开蹄儿飞奔起来,在马背上颠得一上一下的她被吓得大声尖叫,而且一下子被甩在了地上。
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腿上磕出了血,背上摔得青紫。第二天,她依然坚持练习。
通过接触,冯小宁暗暗喜欢上了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孩。但想到自己有过婚史,又比刘薇大20多岁,他心里虽有爱的情愫,却不敢有丝毫的流露。
那段时间,冯小宁也彻底颠覆了他先前留在刘薇脑海中的印象,从高高在上变得平易近人,他对每个人都好,那么善良宽厚,那么大气优秀……然而,他在工作之余却是那么孤独,看到形单影只的冯小宁,刘薇感到自己的心隐隐作痛,她意识到自己爱上了冯小宁。
2003年6月,冯小宁投拍抗日题材《举起手来》,再次邀请刘薇出演女主角。就在拍摄这部电影期间,他们的感情逐渐升华。
以诚打动岳父母,知天命迎来娇女出世
然而,恋爱结婚毕竟是大事情,何况冯小宁不仅离过婚,还比刘薇大20多岁,因此,当刘薇壮着胆子将自己与冯小宁的恋情告诉父母后,当即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但刘薇的父母最终还是接受了冯小宁。
2003年8月,戏拍完了,恰逢刘薇的生日,刘薇的父母特地从重庆赶到北京,给女儿庆祝生日。得她的父母远道而来,冯小宁既高兴,也惶恐。
刘薇生日那天,冯小宁特地在北京一家最有名的川菜馆订了豪华套房,当刘薇和父母跨进这间套房时,被房间里的花团锦簇、香气四溢惊得呆住了,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别致浪漫的生日宴会。
“这里的川菜最地道了,不知是否合二老的口味?”“很香,很香。”刘薇的父母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一桌菜,刘薇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温柔的涟漪。她吃得津津有味时,却突然发现冯小宁辣得鼻涕眼泪一个劲儿地流……
这时,一直默默吃饭的刘薇的父亲问冯小宁:“你不能吃辣,为什么要到这来吃呢?”看到刘薇父母不解的眼神,冯小宁沉吟片刻,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刘薇喜欢,所以我也喜欢!”
听了冯小宁的话,两位老人愣住了,继而微笑着连连颔首。他们从冯小宁的话中感受到了真诚、温暖,觉得冯小宁实在,实在的男人好啊!
这时,刘薇从包里拿出一本已翻得有些破旧的川菜菜谱对父亲说:“小宁不仅在外面吃饭时总是给我点川菜,他还特地照着菜谱给我做川菜呢!”两位老人被感动了——一个忙得连休息时间也没有的大男人,居然会为一个女人去学做菜,以让她能够享受美味,这样的爱还用怀疑吗?
见父母态度缓和多了,刘薇便对父母撒娇说,冯小宁一直叫她小薇,因而她想把刘薇改成刘小薇。刘薇本是跟父母开玩笑的,不曾想父亲却笑着说:“冯小宁的名字中有一个‘小’字,你要改成刘小薇的话,名字中也有一个‘小’,这很好啊。你们两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小’字,这不更般配了吗?”父亲说完,稍作思考又说:“还有,你既然要改名,那不如将蔷薇的‘薇’改成微小的‘微’,因为冯小宁的‘宁’是‘宁静’的‘宁’,你用微小的‘微’就与宁静最接近了!”
听了刘父的话,冯小宁感动不已,他连忙上前抓住刘父、刘母的手动情地说:“我一定会对小微好一辈子的!请二老放心!”就这样,刘薇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小微。
2003年10月1日,冯小宁与刘小微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不久,刘小微发现自己怀孕了。她谢绝一切演出,在家待产。看到娇妻日渐隆起的肚子,年满50的冯小宁简直心花怒放。无论再忙,只要在妻子身边,他都会抽出时间轻轻地俯在妻子的肚子上,聆听妻子腹中宝贝的声音;或者一边轻轻地抚摸妻子的肚子,一边轻唱两三首歌——他要在孩子还未来到人世前,就与之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2004年3月,刘小微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冯小宁从护士手里接过襁褓里的女儿时,激动得心狂跳起来:多么漂亮的女孩儿呀,红扑扑的脸,粉嫩得令人心疼,脸上一双眯缝着的小眼睛……这一刻,他幸福得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见到原本漂亮却因为生产而变得憔悴不堪的妻子,冯小宁情不自禁在妻子的额角轻吻了一下:“小微,辛苦了,谢谢你!”
那天晚上,他在日记里快乐地记录自己的心情:“以前我只有小微一个宝贝,从今天开始,我就有两个宝贝了!小微啊,你可知道我多爱你!你真是上天赐给我的天使,你不仅给了我幸福,还给了我一个漂亮的女儿,给了我无尽的天伦之乐,谢谢你,为了爱你们,我会继续努力的!”
此后,无论是对妻子,还是对女儿,在外面阳刚十足、且所拍的电影也全是阳刚十足的冯小宁,回到家里却彻底变成了“小男人”。他总是悉心照顾着妻子和女儿,知冷知热,无微不至,哪怕是给女儿换尿片、用奶瓶喂奶,也干得津津有味。
经历生死考验,这一刻幸福的滋味分外甜
2006年5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让冯小宁拍一部讲述三代青藏铁路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修建青藏线的电影,作为2007年国庆节以及庆祝“十七大”召开的献礼片。
任务艰巨,冯小宁只用一个多月就写完了剧本,8月便开始搭建剧组班子。然而,在寻找女主角时,他发现一些知名女演员因为有其他片约而没有档期,还有一些演员愿意与他合作,但一听说要上高原进行实景拍摄,就改口说自己身体吃不消了。
被弄得焦头烂额的冯小宁决定还是请刘小微出山,因为刘小微不怕苦、不怕累,且与自己同心同德,生死与共。因此,他将剧中两个角色,一名慰问建设青藏铁路官兵的文艺兵、另一名专治高原病的护士全都让刘小微一人演了。
对于丈夫的决定,刘小微最初很高兴,因为没去过西藏,她十分向往那个神秘的地方,觉得去玩一次也不错。于是他们将女儿托付给刘小微的父母,于2007年5月率领剧组从西宁出发去往西藏。
刘小微到了西藏才知道有多艰苦——海拔5000米所带来的高原反应、零下40℃的低温考验,让她痛苦不堪。
恶劣的气候也让冯小宁始料不及。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头痛欲裂,呕吐不已,走起路来歪歪斜斜的;剧组也有好几个人出现类似的不适;更糟的是,电影胶片一碰就断……
怎么办?是撤回内地拍,还是只在环境好的地段拍摄?这样辛苦地拍会不会还没拍完就有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剧组里有人提出了质疑。
“不,不能只在环境好的地段取景,更不能撤回内地!筑路工人们多年如一日地在这里战天斗地,我们只是拍一部电影,几个月后就离开了,为什么不能吃这个苦?”关键时刻,刘小微站了出来,大声说。
剧组一片静寂。此时,一旁的冯小宁看到妻子眼神里那一抹坚定的神情,不禁被深深震撼了,于是他坚定地说:“是啊,别人能够坚持,我们为何不能坚持?传统的电影胶片一碰就断,我们可以成本花大一些,用在南极也可以拍摄的特种胶片。”
“好,我们听小微的,誓死拍好电影!”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齐声附和:“对,誓死拍好电影。不拍好决不下青藏线!”
就在这一刻,冯小宁突然意识到,此次拍片是生死考验,真有牺牲的可能。于是他连忙请在内地的朋友给剧组的所有人员买了保险,还与妻子一起给孩子写了一封遗嘱:
“乖宝贝:
爸爸妈妈今天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是在美丽的西藏,是接近天堂的地方。
爸爸妈妈是为了拍电影而来到这里的,是为了再现修建青藏铁路的工人叔叔们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而来到这里的。
但是,爸爸妈妈在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却有着一丝无奈,想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你的未来,你妈妈此时眼含泪水,而我的鼻子也酸酸的。因为这里的条件太艰难了,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头痛欲裂,寒冷彻骨,温度低到摄氏零下40多度,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怕此去再也回不来,再也不能回到宝贝你的身边,所以,才给你写这封信。
我们写这封信的时候,更多的却是神圣,无限神圣!因为我们如果牺牲了,能为共和国捐躯,也死得其所!
宝贝,爸爸、妈妈对你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你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如果凄怨的冷雨迷蒙了你的眼睛时,你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奋进,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写完这封信,冯小宁和妻子都不由得泪流满面。可是,他们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刘小微是剧中唯一的女性,同时身体也比较瘦弱,因而受的苦也最多。在拍摄她披着婚纱奔跑的那个镜头时,她一边跑一边就吐了。尽管她每次跑完后,工作人员马上用军大衣把她裹住,但她还是几乎被冻成了冰棍。直到拍完第七遍,听到丈夫说非常好时,她才彻底放松下来,然而却一下子昏倒在地上。
晚上,醒来后的刘小微又感冒了,并发起了高烧。在青藏高原感冒可不比内地,极有可能引起肺气肿,并致人死亡。看到妻子烧得红扑扑的脸和急促的呼吸,冯小宁心如刀绞:“小微啊,你一定要挺住,你是我的生命啊!”
刘小微拉着冯小宁的手,吃力地说:“不会的,我不会有事的!我怎么舍得离开你呢?我年轻,能挺得过来。这些天来,你因为高原反应比我吐得还厉害,可你却一直默默忍受着。亲爱的,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就这样,剧组成员在冯小宁和刘小微夫妻与恶劣气候抗争的精神鼓舞下,几乎走遍了青藏线上的每一个点,历经4个多月后,终于顺利完成了整部电影的拍摄。
重归平淡却真实的幸福生活,冯小宁百感交集,他庆幸自己与妻子的“天路之旅”没有牺牲!
《青藏线》这部几乎是剧组人员用生命和鲜血拍成的影片,自2007年9月26日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这部电影也成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7~2008年的8部重点推荐影片之一。
对冯小宁、刘小微来说,更重要的是,在4个多月拍摄时间里,夫妻俩从人间到天堂,再从天堂回到人间,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后,他们的爱情比金还坚!
❻ 求当代英雄人物的电影有哪些
《青藏线》
这是一部讲述当代英雄故事的影片。青藏二期工程指挥长及女医务人员等剧中男女主人公,均以当年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铁道兵战士及其亲属为原型,是青藏铁路建设队伍中英雄模范群体的化身。影片通过感人的故事和独特的电影语言,成功塑造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当代一群鲜活的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典型形象。
❼ 青藏线电影为什么会封杀
参考这位朋友的问题吧。
http://..com/question/116171021.html
❽ 青藏线这部电影的400字的观后感
观《青藏线》有感
五十年前,在那中国遥远的青藏高原上,一群充满着理想的年轻人,将木桩打入冰雪,开始了一个在那高原上修建铁路的梦想!在形势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一位年轻人永远地被留在了雪山之中。二十年后,他的遗子带着他父亲的遗物来到了这片雪地,向青藏铁路发起了冲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那条铺到昆仑山的铁路。却不得不停了下来。昆仑山的一次地震,吞噬了他的战友与初恋。时光飞逝,他率领千军万马再次来到了这里。进行了可怕的战斗。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经过种种磨难,把每座塔建的十分牢固,虽然有人受伤,虽然有人离去,但最终他们胜利了!,地震没有将他们的建筑物吞噬!藏族人民为他们鼓掌,藏羚羊为他们自豪,他们毫无损伤!完成了1160公里的青藏铁路!
高压,缺氧,地震,天气情况恶劣,在5000多米中国最高方,他们完成了他们的理想。为中国人民铺上了这条世上最高的铁路。
去年期中大考,我考砸了,仔细一想,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上课没有认真听,做作业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回家只知道玩电脑,这样你的学习成绩怎么会好呢?电视里,罗尼·奥沙利文从一个斯诺克小将,成为一个世界第一的高手,因为他有理想
!他战胜了自己!我在全年期中考后仔细反思,认真复习,刻苦学习,终于在期末获得良的成绩。虽然没有全部成功,但是这个学习我会加倍努力,努力超越自己,这就是我的理想。
《青藏线》这部电影拍的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学习,我们学习他们永不放弃,去征服所有的困难!
❾ 寻一部关于青藏线的电影!在线等!
《青藏线》
这是一部讲述当代英雄故事的影片。青藏二期工程指挥长及女医务人员等剧中男女主人公,均以当年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铁道兵战士及其亲属为原型,是青藏铁路建设队伍中英雄模范群体的化身。影片通过感人的故事和独特的电影语言,成功塑造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当代一群鲜活的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典型形象。
❿ 有一部老电影,讲的是一个青藏线上的汽车兵与一名女干部护士的爱情故事叫什么名
应该是叫<天山行>.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的.可以找到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