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推荐 > 欧洲电影市场简介

欧洲电影市场简介

发布时间:2022-10-30 09:22:01

❶ 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一下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

有需要就要市场,有市场就有经济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而三大电影节正好给这一群体创造了一个社交的机会。
也给得奖和入围的电影很好的分了等级和镀了一层金。
而得奖人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得到了自我的实现,广告商也找到了他们喜欢的金子。
而有广告商的宣传,自然有也想找金子的赞助商,....................之后不说了~

❷ 简介世界电影发展历程

假如你们哪天无聊搜索了【电影网络】,就会发现里面其实没写电影的诞生,只写了电影诞生前的各种技术和手法的形成时间,如:

1829,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了【视象暂留原理】。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

巴拉巴拉一大堆话………………

然后你看了好久会发现居然直接开始写更加复杂的故事了,完全不知道电影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原谅我钻牛角尖)。我当时看了好多遍,也还是是一头雾水。


直到后来,我知道一本沈嵩生写的《电影发展史》,其中讲到了其中明确写到了1895年12月28日是电影的诞生日起———

那时各国人都称是电影是自己国家发明的,吵得简直翻天。后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影片,是当时有记录的文案、拍摄、处理、放映最完整的电影流程,所以把这一天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我想说还好那时候韩国没加入(拍胸脯)。


电影的起步

电影诞生初期,爱迪生凭借他与智慧并称的商业头脑,名下的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

但是人家不干啊,许多的独立制片商为了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机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为啥选那边?那边天高皇帝远啊,万一爱迪生起诉了他们拿起放映机就能跑。

1907年,D.W.格里菲斯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开始了他的电影之父的人生。到1912年为公司摄制了近400部影片,期间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好莱坞也渐渐开始出名。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15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才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电影的发展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是美国电影借此机会,大量将电影输送到欧洲市场。等到大战结束了,美国电影已经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建立起了霸权地位。

这时期,电影还处于默片时代,对话和情节只能用字幕解释。主要发展方向是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

直到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首映了由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宣告了有声电影的开端。

然后在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导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彩色电影开始进入并占据电影业。

公众号:一只电影汪。推送各种关于电影的信息

❸ 欧罗巴电影公司的介绍

欧罗巴电影公司(EuropaCorp)是法国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于2000年9月与 Pierre-Ange LePogam 成立之法国制片公司,公司成立宗旨是制作电影长片,并同时进行影片发行工作。欧罗巴成立时资本额为5236000欧元,目前办公室全搬至「电影城邦」(la Cité cinéma),位在巴黎市北郊塞纳圣德尼省(Seine-Saint-Denis)之圣德尼市(Saint-Denis)。以出产高质量的动作电影出名,是欧洲商业电影中唯一能与好莱坞媲美的电影公司。

❹ 求嘎纳电影节的简介!紧急!!谢谢!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分,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分,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於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分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

❺ 欧洲三大电影节哪个含金量最高

威尼斯电影节:
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威尼斯电影节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旨在展示和提高那些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影作品的质量。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最有声望的天才电影集合地。强大的媒体宣传确保入选作品可立即向世界观众推介。
柏林电影节:
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❻ 欧洲电影的发展

欧洲电影比起美国艺术的多,我建议楼主如果真想欣赏欧洲电影的经典的话,应该去看看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作品,像特吕弗的《四百下》是绝对的经典,还有像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的作品
当然,欧洲电影也很多元,像吕克-贝松,阿尔莫多瓦的作品都很有自己异于他人的风格,楼主可以找机会多欣赏一些类型的电影作品

最后,我推荐一部最近的欧洲优秀电影,罗马尼亚导演莫吉去年的金棕榈作品《四月三周两天》,保证可以给楼主从来不曾体验过的电影感觉

❼ 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NO1: 北美
NO2:日本
NO3:英国{大不列颠+爱尔兰+马尔他}
NO4: 法国
NO5: 韩国
NO6: 德国
NO7: 意大利
NO8: 西班牙
NO9: 俄罗斯
NO10:中国内地

❽ 一共有几个电影节

除了楼上说的以外还有
香港电影
东京电影节
还有上海电影节
汉城电影节

❾ 欧洲艺术电影和好莱坞商业电影在内容和创作上有什么不同

对于习惯看美国电影的人来说,欧洲电影就是另类!
首先,欧洲电影比较情绪化,个性突出,节奏不像好莱坞那么快,结构也比较脸色,故事性不太强,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味道。用商业生产的观点看,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其次,更加重要的是,欧洲人和美国人的文化理念不大相同,欧洲人看重艺术标准,而好莱坞似乎更注重研究标准艺术,也就是能够适合全人类的口味,因为它恰恰要淡化这种地方色彩,以便于它更方便地进入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这里用得上一句文学术语,没有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
客观地说,不管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引领当今世界电影潮流的还是美国影片。在整个欧洲,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美国电影的冲击。据欧洲电影评论界的统计,欧洲国家电影市场平均70%至80%是美国影片,只有法国略好一些,但美国影片也占其国内电影市场的50%。至于电影出口,除法国和西班牙影片等由于语言和文化优势,可以分别出口到欧洲、非洲等法语国家和拉丁美洲等西班牙语国家外,其他欧洲国家的电影几乎已经完全地方化,很难在国际上找到市场。为了扶持欧洲电影,欧盟给成员国售出5个拷贝以上的影片提供一定资助,但这也如杯水车薪。电影的发展需要市场,而市场的决定者是观众。

美国电影的优势是它的商业化、全球化和贴近观众,即便是发生在美国的事,也能引起其他国家观众的共鸣,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电影无法比拟的,它也是美国电影赢得市场和观众的原因。

面对美国影片的强大实力,中国电影远没有走俏欧洲。比如在比利时,不少美国影片的DVD可以轻而易举地销售上万张,而中国电影的DVD最多销量也不足2000张。尽管中国的许多导演和演员在世界上已颇有名气,但要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中国电影人还要进行电影商业化的探索。

1.国际电影市场概况

在人类诸多的文化艺术形式中,电视和电影的影响力最大。电视作为最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是诸多艺术表达形式的载体,而电影是美术、戏剧、音乐、摄影等多种文化艺术的汇流。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优势互补的。二者的合作以及政策上的扶持,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其他文化形式的熔炉和舞台。并且,以此二者的合作为契机,可以形成多种文化形式的大市场,这是很多国家从政府到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和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入口,由此也说明了电视和电影的文化敏感性。

这种敏感性首先体现在国际贸易法规的制定中。事实上,自从1947年关贸总协定谈判以来,电影业的问题就成为诸多纷争里的一个焦点。美国希望电影业被囊括进谈判条约里以便于电影能和其他商品一样参与流通。欧洲国家则坚持认为电影业应该被排除在条约之外,因为没有配额制度和关税规定的保护,他们的电影业将抵挡不住主要来自美国的冲击。当时谈判协商的结果是做出规定,允许个别国家保留配额制度。

在1993年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谈判中,美国又一次提出关贸总协定中应该包括电影和电视节目。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则以“文化例外”为旗号,经过激烈争论,终于在关贸总协定里成功地将这两个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排除在适用于一般商品的规定之外。

对于欧洲来说,在关贸总协定里就电影和电视节目所做出的抵制,超出了一般经济上的意义。因为在欧洲和其他一些地方电影被视为民族文化资产的一部分。商业文化产品和服务例如电影和电视节目、唱片和书籍等,在加拿大被称为“文化产业”,在英国被称为“艺术行业”,而在美国它们则成了“娱乐业”。现在,许多国家对文化业实行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上的保护和管理,对什么是文化和什么是娱乐还没有做出区分,而将二者一律视为文化范围提供保护。

然而,在1993年乌拉圭谈判僵局中,美国的贸易代表、1988—1993年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的主管Peter Morici则将电影业基本等同于一般商业。“当我们谈论电影的时候,我认为它主要是一个商业问题,而非一个文化问题。”“从全球范围来说生产什么主要由好莱坞自己决定。我们拥有一个竞争力很强的行业,这个判断当然是根据我们销往世界各地的电影的数量做出的。”

正是因为电视和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独特地位,在国际贸易法规的许可范围内,围绕着二者所进行的国际文化贸易战已经在全球展开。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博弈,就客观实力而言,其他国家根本无法与美国电影相提并论。一方面,美国电影牢牢控制着美国本土的市场主导权(其国产片票房占全年票房总收入的96%),另一方面它还跨国界控制着其他国家半数以上的电影市场份额。法国著名影评人克洛德·卡利说 :“一些国家,再也不能讲述自己的故事了,他们的市场九成被并不反映他们生活的美国形象所占领。”在这样的贸易战中,欧洲国家始终没有放弃。

2.欧洲电影业的保护

在美国制作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大举进攻前,欧洲许多国家勉力维持着各自的文化特性。对于具有相似政治文化背景和共同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而言,政策壁垒是它们最有效的手段。制定文化保护法是保持民族创造力不竭的方法之一。如此一来,美国的许多贸易合作伙伴在从鞋子到计算机的各种商品都大开通商之门,但在外国视听产品的交易中坚持实行严格的配额制度和关税。文化保护法允许许多国家鼓励本国的电影创作,否则在好莱坞攫取全球市场的努力面前那些国家的这一行业将难以为继。然而即便有了这样的法律保障,大部分国家自己的电影业利润只相当于美国娱乐业的一小部分。而且,美国发行商将这样的法律称为贸易壁垒加以抵制。

2003年8月31日,欧盟各主要国家的文化部长们出席了在威尼斯电影节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个发布会的主题是如何促进欧盟各国间电影的相互交流,推动欧盟各国电影业的共同发展。这份最终报告的题目是:欧洲电影作品在欧盟内部的运作机制和新技术。报告一开始就欧洲电影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给予了说明,尽管欧洲拥有非常优秀的电影传统,而且各国每年电影的产量也很高,但是电影的收益却不容乐观。很多国家的电影只能在本国流通,并且面临来自美国商业大片的强大冲击。报告认为,欧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欧洲的电影只有全面进入欧洲市场,才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欧盟各国之间就必须加强合作。就像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意大利文化部长的发言所指出的,欧盟各国部长们实际上探讨了振兴欧盟电影业的第三条道路,就是在既不实行电影保护政策,又不改变欧洲电影固有的艺术风格的同时,通过加强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发行体制,实现欧洲电影的复兴和繁荣。③

为了减弱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欧洲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些欧盟成员国通过设立某种标准,规定电影院放映非欧洲本土影片的最高比例,在法国这个标准被定在40%。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引进较小比例的美国影片以缓和国内电影业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种方式上,法国政府的立场比较强硬。每一张由法国影院售出的电影票,票价的一小部分都会用于资助法国的电影制作。因此如果美国电影票价销售占到法国总票房的60%,将会有一大笔钱被法国电影行业利用。第三种方式是欧洲国家进一步互相开放市场,而且还接纳了一定数量的非欧美国家电影。以法国电影为例,其本国电影所占份额已经达到38%,如果再加上其他欧洲国家电影所占据的6%,其他非欧美国家所占据的2%,这个松散的“非美电影集合体”基本占据了接近半数的法国电影市场。换句话说,在法国电影市场上,非美国家电影所占份额几乎可以和强大的美国电影平分秋色了。正如有的理论家所说的,“人们试图以好莱坞的全球战略来抗衡好莱坞”。强调艺术的欧洲电影产业与崇尚商业的美国电影产业在相互博奕之间逐步达成一种动态平衡。④

此外,为了支持欧洲视听文化的发展,欧盟建立了“媒介计划”(the Media Program)。欧洲委员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构筑一个欧洲的纪录片、动画片和多媒体制作的工业机制,从而与非欧洲的视听产品相抗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欧盟在2001-2005年里为之设立了40万欧元的预算拨款。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欧盟还试图尽量充分利用欧洲的电视频道资源以获得视听业最大程度的发展。开发和巩固市场花费甚巨,但欧盟认为这将提高该行业的经济收益。如果欧洲的诸多电视频道能够把它们的一部分资源用于欧洲电影的宣传上,将会大大提高后者的普及度;而且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尽管跟美国的奥斯卡相比差距还很大,但它对欧洲电影业的发展也是个极大的促进

❿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亦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是全球国际A类电影节中最著名的三个电影节,它们分别为: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和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这三大电影节特色各异,当中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偏重艺术与先锋电影(先锋茶话会),戛纳电影节有欧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偏重商业与艺术结合电影(噱头拍卖行),柏林电影节最为关注政治性和社会性(政治教管所)。至今,三大电影节坚持以艺术性作为最高指标,被誉为“艺术家的避难所”。奥斯卡金像奖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

阅读全文

与欧洲电影市场简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交互剧情电影 浏览:293
中国吃人肉电影 浏览:656
切牛肉的电影叫什么名字来着 浏览:946
停滞电影讲得是什么 浏览:90
优秀香港电影 浏览:155
如何欣赏一部好电影论文 浏览:700
天才枪手电影在线观看双字幕 浏览:193
女巫电影在哪里可以看 浏览:987
电影沃伦剧情解析 浏览:741
监狱的小黑屋是什么电影 浏览:147
大猩猩把婴儿当成自己的孩子电影 浏览:445
新上映的电影什么网站可以看 浏览:803
希特勒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605
戛纳电影获奖中国 浏览:748
经典好莱坞电影片头音乐 浏览:801
好看爱情杀手电影 浏览:808
vr电影用什么看 浏览:241
财神电影有哪些 浏览:605
搞笑迷你世界超长电影 浏览:854
以前搞笑的电影 浏览: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