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介绍一下《攻壳机动队》
第 1 话“公安 9 课 SECTION-9”
第 2 话“暴走的证明 TESTATION”
第 3 话“小小的叛乱 ANDROID AND I”
第 4 话“视觉装置在笑著 INTERCEPTER”
第 5 话“诱饵鸟在歌唱 DECOY”
第 6 话“模仿者在跳舞 MEME”
第 7 话“偶像崇拝 IDOLATER”
第 8 话“得天独厚的人们 MISSING HEARTS”
第 9 话“栖息在网络暗处的男人 CHAT! CHAT! CHAT!”
第 10 话“适合在密林航路的日子 JUNGLE CRUISE”
第 11 话“在若虫的森林中 PORTRAITZ”
第 12 话“攻壳车离家出走・电影导演的梦 ESCAPE FROM”
第 13 话“恐怖份子 NOT EQUAL”
第 14 话“全自动资本主义 ¥$”
第 15 话“机械们的时间 MACHINES DESIRANTES”
第 16 话“心的破绽 Ag2O”
第 17 话“未完成爱情罗曼史的真相 ANGELS' SHARE”
第 18 话“暗杀的二重奏 LOST HERITAGE”
第 19 话“被伪装网环抱著 CAPTIVATED”
第 20 话“被抹灭的药 RE-VIEW”
第 21 话“遗留的轨迹 ERASER”
第 22 话“贿赂疑云 SCANDAL”
第 23 话“善恶的彼岸 EQUINOX”
第 24 话“孤城落日 ANNIHILATION”
第 25 话“硝烟弹雨 BARRAGE”
第 26 话“公安9课再集结 STAND ALONE COMPLEX”
剧场版:
Ghost In The Shell
2004 无罪
Ⅱ 如何理解攻壳机动队(1995)中最后一句台词
这句话要结合1995年电影上映的时代背景来看。
95年网络刚刚开始普及,而攻壳这个前瞻性的作品要描写的主题之一就是电子网络在未来与人们生活的高度融合和对人类进化的影响。所以在95年估计编剧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给观众们一个简单的提示,即“人类生活密切依存网络的时代马上将要来临了!网络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样。
现实中今日其实我们已经到了这种时代,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络必不可少,融入了每日生活。
TV版2作蓝光版特典中田中敦子自己也说到,当年说的这句“网络无限宽广”的意义在当时她也不完全懂,但在十几年后手机及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才大致理解了其涵义,可见95年作品极具前瞻性。
另外,Solid state society中最后素子又说了这句话算是对当年的致敬吧。
Ⅲ 来自灵魂的低语——简评《攻壳机动队》系列
“攻壳”意为“攻击型装甲外壳”,指故事中的思想战车,中文和日文片名道出故事其表,而英文片名“Ghost in the Shell”则揭示故事内核。我们继续上世纪日本三大科幻漫画改编补完计划,到《攻壳机动队》的世界中倾听来自灵魂的低语。
未来世界,人类高度义体化改造,并嵌入电子脑辅助信息处理。人与机器的界限愈发模糊。意识是否能独立于躯体存在?仅保留意识而全身义体化是否能称之为人?人类的生命价值是否优先于仿生人?不同角色面对灵魂与躯壳间的挣扎,让我们又回到意识与存在的基本问题上。这便是押井守导演的“攻壳”,侧重探讨哲学。
1995年的第一部赛璐璐手绘动画开启了“攻壳IP”的影视化道路。由于其出现在赛博朋克科幻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继承前人的基础视觉元素的同时,其内涵又启发后人的创作,被后世誉为“上承《银翼杀手》,下启《黑客帝国》”的赛博朋克里程碑式作品。
押井守强烈的个人风格在第二部作品中发挥到极致,以“电子脑从云端搜索资料辅助语言表达”的设定给自己台阶下,使用大段枯燥对白,且不断引经据典,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这使得《无罪》的评价两极化,有人认为其空洞乏味、装深沉;也有影迷感到看不懂,但就是“太强了”,让人着迷于钻研导演的“谜语”。这些都未影响2004年的《无罪》成为戛纳电影节首部提名最佳影片的动画片,押井守勇敢而固执的将动画片的深度直接推进到文学作品层次。
神山健治的《攻壳》则有着明显不同,更像我们熟悉的警匪、政斗、或者谍战片,使得观众更有熟悉感。这并不意味着故事变得简单无趣,每部作品都是多个案件由线索串联在一起,信息量是相当之丰富的。对信息在网络中便捷传播,促使个体间涌现出群体行为的探讨;对难民、老龄化等诸多社会问题的探讨使其依然保有深度。以大众尚能接受的“壳”去传达“攻壳之魂”,这或许就是其评分超越押井守前作的原因。
黄濑和哉的ARISE系列由于普遍评价不高,所以忽略没看,也是完全不同的创作尝试。
2017年鲁伯特·桑德斯执导的真人版,基本是对该系列历史作品经典场景的大杂烩再现,实则是披着原IP外衣的典型美式反压迫、求自由、寻真我简易小故事。本应有最大受众范围的好莱坞真人电影,配上极佳的视觉效果、通俗易懂的故事,却没能获得市场的好评,因为它丢失作品的“魂”而只剩下“壳”。现在的科幻观众也都是“久经沙场”了,什么场面没见过(战术后仰,哈),没那么好糊弄的。
《攻壳机动队》系列影视作品可以说有着同类科幻作品中最强的多样性。漫画原作侧重破案和科技,时不时还穿插轻松幽默,而影视改编则在共同基本设定之上,由每位导演给出自己完全不同的解读,故事互相平行、互不连贯。这非但没有影响系列的传播,反而避免"狗尾续貂",没有让前作限制后人新的尝试。
这些作品中通常没有对一些基本科幻设定做过多解释,不过由于其伟大预见性,当年很多科幻元素在今天正逐渐变为现实。例如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外骨骼、AI等或多或少能在影片中找到影子。这使得20年过去后理解影片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证明其设定的合理性。而粉丝对其它未明确的背景、细节的挖掘,则进一步丰富“攻壳宇宙”的多样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台词的复杂性,好的翻译和注释对于理解剧情真的非常重要。不幸的是,如今网上常见版本的翻译都不怎么样,B站上爱好者自行优化制作的好一点。
Ⅳ 电影攻壳机动队九世死前对少佐说了句什么在你的灵魂里
i will always be there with you in your ghost
而且这哥们也没死,电影里他可以脱离大脑以数据形式存在于他建立的网络空间中,最后被狙击手爆头前他已经关机上传数据了。
Ⅳ 《攻壳机动队 S.A.C.2nd GIG》结尾中一些疑点求解答
《攻壳机动队》是Proction I.G.公司出品的科幻动画电影,由押井守执导,田中敦子、大冢明夫等配音。该片于1995年在日本上映。
该片改编自士郎正宗的同名科幻漫画,讲述了在“平行世界”的2029年,全世界被庞大信息网络连为一体,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人造化,各种新型的犯罪事件也随之产生,日本国家公共安全委员成立下属秘密行动小组“攻壳机动队”,专门解决这类事件的故事。[1]
中文名
攻壳机动队
外文名
Ghost In The Shell
其它译名
攻壳机动队
出品时间
1995年10月
出品公司
Proction I.G.
发行公司
东宝
制片地区
日本
拍摄地点
日本
导 演
押井守
编 剧
伊藤和典
类 型
动作,科幻,动画,惊悚
主 演
田中敦子,坂本真绫,大冢明夫,山寺宏一,大木民夫,家弓家正,生木政寿,玄田哲章,仲野裕
片 长
83分钟
上映时间
1995年11月18日
票 房
$2,287,714
对白语言
日语
色 彩
彩色
公元2029年,是一个全世界被庞大信息网络连为一体的时代,是一个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许并未发生什么重大变革的时代。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人造化。因此,改造一部分身体结构的人有之,只保留大脑而全身机械化的人有之,更有人完全把自己变成了机器人。几乎所有人类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很多人的身体都有着与网络连接的端口(在脖子后面),对他们来说,身体只是一个电脑终端而已,是一个容纳人类灵魂的容器。素子他们发现有一个黑客经常入侵一些公共设施的电脑,于是九课布置陷阱,抓获了这个身为清洁工人的黑客与给其程序的人。可是审问过程中,他们却发现此人的记忆早已被人所篡改,他们就象一颗被人摆弄的棋子。素子已经陷入了迷茫的阶段,她思考身为人类究竟该有何定义,人类一生的记忆,与庞大的信息世界,就好比一滴水和大海的程度。紧接着,麦格公司与政府合作生产的一个完全电脑人逃离公司,在夜间被车撞倒。九课接受了她的躯体。六课也派人来,开始检查该电脑人的躯体。躯体内的傀儡王表明自己不是AI,虽然他的代号是“2501计划”,但是他已有了察觉自我存在的意识。此时,九课遭到袭击,电脑人躯体被抢走。素子跟踪劫匪,并在一处破旧的废墟找到了被六课藏匿的2501。2501告诉素子,外交部、六课和麦格公司合作2501计划,而主要的程序编制者就是代田,2501的诞生只是他们的工具而已,但他产生了自我意识,逃离了他们的控制。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生命与死亡。这就是一个真正人类的行为。在他漫长的寻找同伴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草稚素子,他认为只有与她结合,他们才能更加完美。虽然结合的结果会导致2501自己的灭亡,可他仍然坚持这样认为。此刻,六课的攻击直升机已经找到了2501和素子,得到的命令,消灭此二人。但是由于突然而来的干扰电波,武器系统一直无法锁定目标。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2501对自己的影响,素子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要求,创造新的生命。素子和2501的灵魂融为一体。同时,干扰消除,直升机立刻对目标做出了攻击动作,2501和素子都被消灭了一个新的素子诞生了,这位少女看着庞大的世界,思考着自己该何去何从
Ⅵ 《攻壳机动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1.片头字幕。士郎正宗的攻壳和红壳的潘多拉(百合萌系)当中都出现在片头的经典字幕也在本片当中出现,不过最后还是补了很多以适应电影剧情。
6.久世英雄。大家都已经知道,久世是原作中的久世、傀儡师、笑面男的混合体。所以他的形象也和原作中不同,不过和少佐的这一份过往还是保留下来,虽然没有原作中折千纸鹤的事,但是还有在病床上的手牵手。这也足够让我欣慰了。
7.城市街头。剧场版中新都街头主要是香港风格,剧场版第二部中泽捉街头主要是台湾风格,而真人电影虽然是取景自香港,但总体是日本风格,也正因此,街头看起来太整洁了,而没有剧场版中国城街头的脏乱,这是一个遗憾。电影中城市街头的一大亮点就是全息投影广告,我最早见到这个创意是在《回到未来》中,而原作中没有。
Ⅶ 电影《攻壳机动队》主要讲了什么
《攻壳机动队》是根据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讲述了在未来的日本,随着通信网络技术和人体电子机械化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脑犯罪越来越猖獗和复杂,针对这一局面,政府成立了特殊部队公安九课打击犯罪活动的故事。
Ⅷ 火箭队经典台词
1、很高兴你提出一个相当好的问题,所以我们很乐意回答你。为了防止世界遭受破坏,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所以我们把爱和罪恶合而为一,我们是可爱以及有魅力的歹角:武藏,小次郎。我们便是奔向银河的火箭兵团二人组,我们的未来像太空白洞般雪白无暇。
2、为了防止这个世界被破坏,为了保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我们是穿梭在银河中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正等着我们。
3、既然你这麽诚心诚意的请教,我们就大发慈悲地回答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保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我们是穿梭在银河中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
4、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们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保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
5、既然你诚心诚意在罗嗦了,我们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保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等着我们。
6、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只好说真的是换发型了。为了防止世界掉头发,为了守护世界的发根,头发和肌肤的保护和健康,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拥有天使光圈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等着我们。
7、既然你叫我们交出来,我们就偏偏不交出来。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等着我们。
8、有的时候,我是大木博士;有的时候,我是偶像DJ胡桃。可是我们的真实身份是……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等着我们。
9、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们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为了防止肚子空的太过头,为了守护身体的健康,寻求爱与真实的粮食而来,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我们是为了得到粮食补给的火箭队,白面包,为了吃我们任何工作都愿意做。
1、我们被教导要记住思想,而不是人,因为人可能失败,他可能会被捕,他会被杀死,被遗忘,但400年后,思想仍可改变世界。我亲眼目睹了思想的力量,我见过人们以它为名杀戮,或是为了维护它献出生命,但你不能亲吻思想,也不能触摸它或抱着它,思想不会流血,不会感到痛苦,它们没有爱。
2、无数奸恶的天性都从集于他的一身,不以命运的喜怒为意,挥舞着他血腥的宝剑。
3、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为,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
4、身份只是本质的一种形式,而我的本质是一个戴面具的人。在你眼帘中的,是一位低贱的杂耍老手,他在命运的沉浮中随波逐流,扮演着受害与加害者的双重角色,这面孔,不徒是虚华的外表,它还是业已不再的人民呼声的残响,不过,不惮于重提昔日烦恼的他,依然活力怏然,决心铲除那些腐败堕落的毒虫,他们是作恶的先锋,他们代表了对自由意志肆无忌惮的恶意破坏,对他们裁决只有复仇,这象征希望的血海深仇不会是徒然的,因为它的价值和正确性,终有一天会证明,那些高尚者和警醒者是对的。
5、早上好,伦敦。我跟你们很多人一样,欣赏规律生活的舒适,熟悉面孔所带来的安全感以及日复一日的平静,我跟任何一个人都一样享受。尽管沉默代替了言语,言语却总是能保持它的力量,它可以告诉那些愿意倾听真相的人们,而真相是,这个国家有些事情,不正常得可怕,对吗?残暴不公歧视和镇压,在这块土地上,你们曾经有过反对的自由,有过思考和言论的自由,你们现在拥有的是,胁迫你们就范的审查制度和监视系统,这是怎么发生的?这要怪谁?当然有些人要背负比其他人更大的责任,他们会为此付出代价的,不过话说回来,你们如果要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行了。我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做,我知道你害怕,谁不会呢?战争恐怖事件疾病,曾经有无数的问题企图要毁你的理性,剥夺你的常识,恐惧控制了你,你们在慌乱中投向了元首先生亚当。苏特勒,他许诺给你们秩序,许诺给你们和平,所要的回报,是你的服从和沉默。所以如果你什么都没有看见,仍然对这个政府犯下的罪行一无所知,我建议你让这个11月5日平淡得过去,可是如果你见到我之所见,如果你感到我之所感,而你愿意寻我之所寻……
6、人民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他们的人民。
7、没有必然的事情,只有可能的事情。世上没有巧合,只有巧合的假像。
8、我就这样从《圣经》偷出些断章残句,来掩饰我的赤裸裸的罪行。外表上装做圣徒,暗地里是魔鬼心肠。
9、我们的尊严不值什么钱,可它是我们真正拥有的东西,是我们最后一寸领土,但在那一寸领土里,我们是自由的。
10、我会死在这里,我的每一寸肌肤都会腐烂,除了…一寸,这一寸,它是那么的小,那么的脆弱,却是这世上值得拥有的东西,我们决不能失去或者放弃它,我们决不能让别人把它夺走。
11、但我最最希望的是,你能明白我下面的话,尽管我不了解你,甚至从未见过你,未曾一起欢笑悲伤,未曾吻过你的面庞,我仍然要告诉你,我爱你,我全心全意爱你。
12、没错!一开始,我也以为是仇恨,我的眼里只有仇恨,它是我世界的基石,是我的牢笼,是仇恨支持着我吃饭睡觉呼吸,我以为我死去时,血管里都会充满了仇恨。
13、上帝就在雨中。
14、在这张面具下不仅是肉体,还有思想,而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15、我本来不相信我还能再爱,那是你能给我最美好的东西。
攻壳机动队》是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科幻动作片。下面电影《攻壳机动队》经典台词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电影《攻壳机动队》经典台词
1.AL再工作中有可能进化出个性,工作后又回复并列化,人则相反
2.放心吧,这个路段开车就算打瞌睡也不会有问题
3.替无动机的人们说出他们期盼却无法说出的大声说出的愿望并加以实施的行动者,古往今来他们都有一个名字——英雄。
4.思想诱导的必要性,结果可以使手段正当化。
5.潜水是种什么感觉? 我感到恐惧、不安、孤独、黑暗,或许,还有希望吧。浮出水面的时候,自己似乎也会跟着脱胎换骨;我偶尔会有这种感觉。
6.如果我们的诸神和我们的希望,都已经只是科学性的东西的话,那么我们的爱也只能说是科学性的吧
7.理论一经人民群众的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8.以前,我认识个很喜欢潜水的义体人。
9.虚拟体验也好,梦也罢,这个世上的信息,既现实也虚幻;无论如何,人一生所能接触的事物也只是沧海一粟罢了
10.作为战斗单位的个体无论多么优秀,只要系统是由同样规格的零件组成,必定会存在某种致命的缺陷;无论组织还是人,过于单一化只会走向毁灭。
11.过分的追求自我反而会失去个性。
12.能够付诸于实施的恐怖才是恐怖。
13.我不和同一个女人睡两次
14.生活在别人的梦想里,和死了有什么区别?如果说逃避现实叫做浪漫的话,那么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
15.个别主义者为追求自我才变成没有差异的集团。
《攻壳机动队》:人类的普遍困境
当片中的那位女博士(抱歉我不记得她的名字了)跟少佐说,“你是唯一一个”(You're one of a kind)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新的《攻壳机动队》将与我们所熟悉的,20多年前押井守所拍摄的那部惊人的动画分道扬镳。
让我们回忆一下原来的少佐。根据漫画的原设定,在未来的科技时代,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人可以将全身所有的设备都更换为机器,少佐就是这样一个隶属于公安九课的全身义体人。她使用的是配发的标准义体,加入了很多她自己的改造;巴特也一样,作为特种部队退役士兵,也是一个全身义体人。少校的确拥有超凡的能力,然而,她的身份和情况并无多少特殊之处,漫画和动画也都对她的身世背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
毋宁说,这样的少佐作为《攻壳机动队》的主角,她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但同时也是一个平凡的,在那个疯狂的技术年代中的普通个体。她的地位特殊,也是普遍的;特殊在于她作为一个高性能的,在特殊安全机构工作的义体人;普遍同样也在于她是一个在政府机构工作的义体人。所以,少佐在95版动画中的那些发问才成为了科幻中对于人性,对于自我,对于记忆的哲学思考中最为深邃的部分:她所疑惑的,恰恰是这样一种普遍性。当机器与人再无分隔时,人性本身又代表了什么呢?在95年剧场版中,谣第二次响起的那一长段空镜头,少佐在渡轮上发现另一个她在河边的高楼玻璃里一闪而过,这样一个暗示是极为直接的:她怀疑的是自我作为人类的独特性。正是由于少佐是那个年代中普通大众中境遇特殊而又普遍的这样一个人,她的这种怀疑才有了普遍性的力量:她可以是任何人。
纵观赛博朋克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样的人物设置几乎是一种默认标准。《雪崩》中的主角“宏·主角”是一个挺普通又不太普通的黑客;《银翼杀手》的主角是个普通侦探,他的对手是个普通的人造人;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和一系列的同世界观的小说中的主角也都是这样在辉煌世界边缘的小人物。正是这样一种“大世界中的小人物”的设定,才能够更好的,更深刻的传达那个“高科技低生活”(High Tech Low Life)的世界中大众作为人类的挣扎。
而新攻壳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这种设定。当我记不起名字的那个女博士对少佐说出“你是唯一一个”的时候,这种对于人类的定义本身的思考,对于在那个疯狂技术年代里人性的疑问就已经自然而然的消解了:因为她本来就是特殊的,是one of a kind。片中无处不在的都在强调她是特殊的,所有人都满嘴的ghost(灵魂),shell(躯壳),soul(灵魂),humanity(人性),body(身体),努力做哲学思考的苦大仇深状。但是这样的意图越明显,也就越出戏;这种出戏感跟我们看到一部抗日神剧中临死的主角掏出身上的毛票要交最后一次党费类似。我们无法将她的境遇和我们自己联系起来,她不是一个普遍境遇的代表,这才是95版攻壳,也就是所有赛博朋克的成功之处。还记得95版攻壳一开始的那一段么?陀古萨问少佐为什么网络之中有杂讯,少佐回应:大概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以及在追逐逃犯的时候跟陀古萨谈论为什么要招他这样一个没有做过改造的人来九课,是因为”一个组织如果过于均质就会导致思维的同一化,这很危险“,这些小细节无时无刻的都在传递:少佐是“我们中的一员”。
所以,最终新攻壳还是回归了好莱坞传统科幻片的陈词滥调中来:人性与科技的对抗。从这部电影对于旧攻壳的致敬桥段数量之多之细致来看,导演的确是旧攻壳的铁杆粉丝:义体制造,check;跳楼突入;check;思考战车对决,check;分裂的机械手,check;连攻壳2无罪中的那个喜欢抽烟的金发女科学家和她的义眼都原样复制了出来。但是这一切都回归到好莱坞的框架里,邪恶的科技做出了坏事,压迫了人性;主角良心发现,又恢复了人性,皆大欢喜。导演对于攻壳的了解,西方价值体系对于人性和个体价值本身的强调和偏好,对于一般观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的妥协,好莱坞科幻片的传统,将来可能有的续集的伏笔,这一切就造就了这样一部新攻壳:它使用了攻壳的名字,努力取悦粉丝,复刻经典场景,但是内在的ghost已经不存在了。
至于这部片子的其他问题,我只提一个很有趣的小细节:在电影的最后,一个应该是日本人,母语为日语的中年妇女给自己女儿立的墓碑,写的是罗马音名字。这相当于中国人立一个墓碑写汉语拼音。我想这样一个细节可以很好的说明新攻壳的困境之所在。
《头脑特工队》经典台词语录
我愿意为莱莉去死。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那么我只能将智商降低到你的程度了。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哇哦,我有权限访问整个脏话字典。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Take her to the moon for me, okay?替我带她去月球,好吗?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身为父母,有很多的时刻我都希望时间能永远停下来。但那并不对。那不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职责,我们的职责是为他们指引前路。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I can fix it.我能搞定。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这里的人脾气和我好像啊。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好啦,还差几条街了。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也许里面看着不错呢。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我们的朋友在哪里?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痛苦伤心之后的喜悦才能成为珍贵的“核心记忆”。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成长需要五颜六色。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哭泣能让我更好地拥抱生命的重量。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What's going in your head?
——《头脑特工队》经典语录
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please don't grow up. Ever.这部电影送给我们的孩子,请永远不要长大。
——《头脑特工队》导演
Ⅸ 求《攻壳机动队》对《黑客帝国》的影响。
1999年,一部叫做《The Matrix》(《黑客帝国:矩阵》)的电影刮起了一股从北美席卷世界的科幻浪潮,也是在这个时候,许多电影爱好者开始关注一部制作于1995年的动画电影《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同年11月,在Matrix Virtual Theatre(http://www.warnervideo.com/matrixevents/wachowski.html),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在访谈中透露动画攻壳机动队对他们的影响相当大。在2003年,黑客帝国系列第二集和第三集相继上映,反响较第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北美新闻媒体甚至把2003年称为黑客帝国年,然而2003年科幻迷的焦点却是由Proction I.G.制作从2002年9月6日开始在收费电视台PerfectSkyTV公映的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即攻壳机动队TV版第一季。同时在网络上,认为黑客帝国系列在哲学思想,背景设定、拍摄手法、甚至分镜上抄袭攻壳机动队的言论盛嚣尘上,在国内和台湾的许多BBS中甚至为此爆发了几乎持续一年的口水大战。那么,所谓攻壳机动队到底是怎样的一部动画,为何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呢?
所谓攻壳,字面意思是“攻击型强化装甲外壳”的简称。攻壳机动队则是为了打击生化人和机器人犯罪,由政府成立的特别行动机构,正式名称是公安九课,因配备大量的攻壳车(一种人工智能战车)而得名。攻壳机动队最初是由士郎正宗1989年4月22日连载于青年杂志月刊Young Magazine海贼版的漫画,漫画并不长,连载每三个月一篇,从公安9课的成立开始,到主角素子离开公安9课结束,一共12篇。整部漫画并没有日本漫画传统式的大工业时代情节,仅仅拘泥于传统科幻作品中人与机器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主题鲜明地指向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这一经典哲学问题(其英文名Ghost In The Shell中的Ghost意为灵魂,即指意识,Shell意为壳,即指意识的物质承担者),作者士郎正宗甚至用了1/6的篇幅讲述了两个游离于整体剧情外却与漫画主旨息息相关的故事。由于是纯正的OTAKU向漫画,整部作品题材偏冷,内容复杂晦涩,而且受89年宫崎事件的影响,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ACG界相当低迷,因此攻壳机动队的漫画在初始并未引起除资深科幻迷外的广泛关注。
1995年,以福星小子和机动警察成名,号称“原作粉碎机”的怪才导演押井守推掉了预定跟今敏合作科幻漫画《SERAPHIM》的机会,执导了攻壳机动队电影版。这部电影是日本第一部由外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动画电影。或许多多少少对除日本外世界其他地方的观众而言,电影这种媒介较之漫画相对更容易接受些罢,电影攻壳机动队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世界性(特别是欧美地区)的空前成功,好评如潮,为攻壳机动队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1996年,电影攻壳机动队打败了好莱坞大牌明星施瓦辛格主演的经典影片《真实的谎言》,占据当年年美国美国Billboard录像带销售榜(《Billboard》杂志评选的家庭影碟销售排行榜)第一位,就连《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当初也曾为此片的日文LD版撰写文章,昆汀·塔伦蒂诺更是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嘉。境遇对于漫画而言可谓是天差地别。
押井守曾说“改编原作,如果没有加入自己的新意,这样的改编是多余的。”因此电影攻壳机动队似乎是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士郎正宗漫画中的喜剧元素,大幅度地薄弱了漫画中那些往往让读者困惑费解的政治宗教背景,甚至为了突出主题而简化次要元素的信息量,把故事背景从四次非核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移至香港,而在画面上呈现了押井守习惯性的灰暗写实,阴冷压抑,为电影打上了鲜明的押井烙印,然而主角素子那句已成为经典对白的“网路是无限宽广的”暗示的貌似悲观实则充满希望与热情的结局,不但契合了漫画作者士郎正宗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态度,还体现了押井独有的对进化的全新定义即科技进步也可被看作是一种生物进化方式,这种定义从根本上模糊了人与机器的区别,既然意识可以看作是某种信息集合体的衍生物,那么在高科技背景下,精神与肉体的对立根本就不存在了——这样的意识其实已经被实体化,物质对于意识在时间上的先在性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当意识可以随便复制,创造、修改,意识的物质承担者可以随意更换时,此“意识”真的就还能说是“人”的“意识”么?。正因为如此,押井在电影中借主角素子的口,说出了他/她的疑惑:“……当我浮向水面时,仿佛变成了另一个我”。而素子对这一问题的肯定答案,在日本ACG界由于95年因EVA的火爆而中兴后呈现的泛末世情结中可谓是一个异数。
就人物刻画来说,电影版的人物相对漫画版差异是相当大的。漫画版中的女主角素子是个相当狡猾强悍的女子,甚至被同事们称作“母猩猩”;而在电影中,素子虽然依旧强悍,但比原著中深沉冷漠了许多,从而使她产生自我怀疑的情节也显得更合情合理,就次要角色而言,电影中的人物刻画比原著丰满了许多,巴特,荒卷等不再是如漫画中一样仅比路人甲路人乙多了个名字而已。甚至在很多特写镜头中,巴特的表情几乎能让观众从他的瓶盖眼中看出复杂的眼神,这不能不说是押井的功力。
电影攻壳机动队的配乐是由87年创作《红眼镜》时就和押井搭档的川井宪次负责的。这个爱打麻将的老头前不久还特地被徐克请来负责《七剑》的配乐,在亚洲,他是与久石让齐名的作曲家。但他为中国音乐迷所知所推崇一开始可以说完全因为攻壳机动队的配乐。尤其是片头那段让无数人津津乐道的鼓点+保加利亚合唱。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部电影的音乐,但几乎所有人都能在音乐中体会到那种神秘诡异却又神圣庄严而有时又带着些许无力的感觉。和后来攻壳机动队SAC以及SSS中菅野洋子的配乐相比,川井宪次的音乐缺少时代感。这是它最大的缺点,但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优点。虽然菅野洋子使用了大量摇滚的音乐元素以及电子合成器,让她的音乐非常契合攻壳机动队的未来高科技背景,但相较而言,川井的曲子所走的“神秘主义路线”更容易让电影观众迅速理解导演押井的思路,进入到对电影所反映的问题本质的思考中去。正是如此,有很多人认为在SAC和SSS中菅野洋子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实在有风头盖过动画本身的嫌疑。但我认为,大部分原因应该可以说是由于TV版/OVA版和电影版在思想主题、整体构架等许多方面的特点不同罢。不论是2002年的SAC还是2004年的SAC 2nd GIG(GIG意为Global Information Grid)以及最近的SSS(SSS意为Solid State Society),主题已经没有过多地在思维与存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纠缠,而是重点探讨存在者中个体差异以及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关系。较电影的主题而言,算是比较“高级”的问题;而就时间长度来说,TV和OVA都有电影无可比拟的篇幅优势,因此TV和OVA的整体构架比电影要显得松散。在我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配乐作曲家在创作上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也是可以并且应该被理解的。
Ⅹ 如何评价《攻壳机动队》
《攻壳机动队》真人版与95动画版在文本和文本呈现上的异同
感觉自己又开了一个大坑。
一篇文章还不足以解释这个系列,应该还会写文章来聊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