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推荐 > 浪漫主义者电影结局

浪漫主义者电影结局

发布时间:2022-04-21 09:29:49

Ⅰ 周星驰为何终身不娶

周星驰的人生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成功学的逆袭佳作,他从龙套开始努力,一步一步有了现在的成就。但这么成功的导演,这么有魅力的人物,却一直没有结婚。我觉得这要从很多方面去找原因。

可生活并不是电影,婚姻出了电影里那两个小时外还有一生需要守护,爱情出了最甜蜜的时刻也还会产生争吵、质疑等等问题。他一直没有结婚,可能是因为自己并没有特别向往婚姻。可能曾经有过精力非常旺盛的岁月,也有过组成婚姻的想法,但岁月已经过去,时间慢慢消磨,他变成了现在这个载荣誉于一身的沉淀下来了的周导。

Ⅱ 浪漫主义者注定会一事无成吗

浪漫主义者不一定会一事无成,浪漫主义这就表明他们很浪漫,有很多事情都是凭着感觉来做事,不一定就一事无成。

Ⅲ 谁有老电影{巴山夜雨}的影评啊!!急要啊。。。在线等

要在1980年的语境中真正读懂《巴山夜雨》,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尽管这部影片除了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以外,还获得了包括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5个奖项。要读懂《巴山夜雨》,必须读懂中国电影史上的吴永刚。作为一个从1930年代中国影坛走来的中国电影艺术家,吴永刚是独特的。这位美工师出身的电影导演,对电影的理解有常人所不及之处。无论是在《神女》(1934)、《浪淘沙》(1936),还是在《巴山夜雨》(1980)中,吴永刚着力追求的总是“意境”。这样,《神女》里纷扰的都市和哀怨的少妇,《浪淘沙》中寂寥的孤岛和迷离的白沙,以至《巴山夜雨》里飘荡的蒲公英和忧伤美丽的巴山夜雨,不仅是吴永刚的最爱,而且是影片最动人的所在。
正因为如此,吴永刚的电影往往身处边缘。也就是说,对“意境”的热爱,使吴永刚最容易偏离中国电影的主流话语,也使吴永刚及其电影非常容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重视载道和讲究叙事的中国电影传统,曾经使人们漠视《神女》的光辉,也使人们误读《浪淘沙》的真正蕴涵;而大多数吴永刚电影,由于缺少知音的共鸣,终于导致长久的湮没不彰。只是在《巴山夜雨》里,吴永刚才让人们真正体会了“意境”的魅力。
从1959年或者1960年开始,吴永刚就在酝酿着《巴山夜雨》(当然不是从剧作的角度)。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巴山夜雨》故事赖以存活的时代背景15年后才发生。1959年或者1960年的吴永刚,心目中的下一部电影必须有一个“意境”:那是导演曾经看见的一副木刻,画中的小女孩显然是一个贫穷的孩子,她身边放着一个小竹篮,小女孩跪在地下,鼓着腮帮子吹蒲公英,那么天真、稚气。
15年后,吴永刚等到了《巴山夜雨》。一切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有“意境”还在心中。尽管从故事层面上看,《巴山夜雨》被赋予那么众多的偶然与巧合以及那么沉重的历史与现实,但导演仍然没有把它拍成一部“传奇”。为了苦苦追索几十年的“意境”,吴永刚选择了抒情。
主人公秋石便是诗人。在导演“以不表演为表演”方针的指导下,李志舆的表演由于过于内敛而稍显木讷,但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效果。在吴永刚看来,作为诗人的主人公,其实是造成影片抒情格调的最好载体。首先,秋石在狱中写的那一首《蒲公英》诗,便被导演四次运用到影片中,起到了较好的结构影片与表情达意的功能;其次,导演可以通过诗人的视角,自由地创意造境。这样,在故事主线之外,影片不仅成功地将雄奇的巴山、滔滔的长江与静默的神女峰、滚滚的漩流剪辑在一起,而且成功地把孤独飞翔的苍鹰、摇曳波浪的航标与梦境一样的爱情回忆交织在故事时空之中,使影片本身增添了一种难得的人文深度和浓郁的抒情氛围。为了使影片最终导向一种美好的“意境”,吴永刚甚至放弃了《神女》和《浪淘沙》中的人性批判。不用说,秋石是高洁的形象;即便女专案人员刘文英,影片也是需要她的“转变”,演员张瑜正是因为“一股子稚气”被吴永刚选中的;另一专案人员李彦,最后关头露出真面目,他也是解救诗人秋石的策划者;整个客轮,从船长到乘客,都是善良的好人。直到影片最后,秋石携女儿上岸,客轮发出长鸣,向秋石父女告别,这时,连客轮本身也被赋予了善良的品性。当然,丑恶与黑暗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在影片中,吴永刚宁愿把它们彻底推到背景,让它们在道德的法庭上,接受缺席的判决。也正是在这里,体现出导演独特的才华。
对“意境”的渴望,使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吴永刚,拥有了一个持续十多年的“蒲公英小女孩”情结;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蒲公英小女孩”所蕴涵的“美”,显然应该并且确实已经上升为对“丑”的否定和对“恶”的批判。但是,吴永刚没有打算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而是过早地离开现实,趋向了“浪漫主义”。诚然,正如吴永刚自己所言,影片中多一些好人没有什么不对,何况,影片结尾,小娟子吹蒲公英的镜头,更是导演自己酝酿经年的画面,不可能轻易放弃;影片的深度在于:当主人公秋石带着女儿离开客轮,行走在林间山道时,秋石只有片刻流露出慈父般的微笑,大多数时候是心情沉重的;女儿欢笑着奔向山野,吹起蒲公英,蒲公英随风飘荡在蓝天白云,这一切,都是通过秋石伤感的视线展现出来的,给“蒲公英小女孩”的“美”镀上了一层忧郁和凄凉。全片倒数第二个镜头,仍然停留在秋石的近景上:重获自由的秋石,面对刚刚回到自己身边的女儿,决定收起沉重的心情,从容地微笑,但笑容瞬间转换为悲伤。诗人的情绪,徘徊在大喜大悲之间。仿佛不忍心目睹这一切,镜头宕开,在茫茫群山中定格。依靠这样的结尾,吴永刚紧守着自己的美学。确实,吴永刚从来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现实”在他的作品中已经被咀嚼成一个坚硬的内核,无处不在却又被有意隐藏;同时,吴永刚也从来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者”,在超越现实的时空中放荡神思不是他的目的。他追寻的“意境”,凝聚着自身思想的深刻性,但又焕发出电影画面特有的美感和魅力。
就像《巴山夜雨》的结尾,尽管缺少了人性批判,但反思历史的动机,却刻写在美丽的“蒲公英小女孩”与苍茫的巴山夜雨之中。

Ⅳ 《死亡诗社》电影中的典型人物分析

1、查理则是天生的自由者的化身。

查理从出场到最后都贯彻着代表自我的思想之风。他心中藏着自由,只是等待时机将它释放。在影片中,他经常做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他抽点小烟,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在校方威胁他签字诬陷基廷时,他拒绝签字,然后被开除了。

2、陶德则是保守的自由渴望者。

他天生敏感,内心保守,开始就背负着哥哥是上届毕业生最优秀学生的巨大压力。陶德其实是影片中反差最大的人,最开始的他由于自卑敏感的心态,拒绝参与集体活动,可是受尼尔和基廷老师的影响,他渐渐改变。

3、尼尔是热烈的浪漫主义者。

他内心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他说自从他有记忆起就想要做表演。尼尔非常出众,他的成绩名列前茅,他始终是班级里最有力量的那个人,领导着大家去打破传统的思想禁锢,带领大家建立死亡诗社,帮助陶德释放自己,寻找自己心底真正的声音。

影片评价

影片9分40秒的开场,由103个镜头组成,其中80%为特写或近景镜头。通过典礼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为观众营造出学校所特有的严肃呆板的气氛。典礼结束,人物开始走动,镜头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固定。

通过人物和镜头的综合运动,剧情发展到宿舍内部阶段,镜头语言已经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精辟的对话,剧作的功力得以展现。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

Ⅳ 电影《浪漫主义者》的下载地址要DVD以上画质的呢

采纳最佳立即发送,这里不能发地址,你懂的。
你都有下载地址,为什么还要?

Ⅵ 推荐欧美经典老电影,有要求的噢

http://www.verycd.com/topics/65080/
看得出你很喜欢带有生活气息的文艺片,我感觉弗拉哈迪的作品挺符合你的要求的.我想你会喜欢的,希望以后能互相交流观片感..@-@以后找电影就在电驴上找吧,又多,片源又好,又经典~~
电影中文名:亚兰岛人
电影英文名: Man of Aran
其他中文片名:阿兰人 / 阿兰的男子汉
片长:USA:76 min
国家/地区:英国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黑白
混音:Mono
上映日期:1934年4月 英国 (London)
IMDb:0025456

导演:罗伯特 J. 佛拉哈迪 Robert J. Flaherty
编剧:罗伯特 J. 佛拉哈迪 Robert J. Flaherty
剧情梗概:

弗拉哈迪来到爱尔兰三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这里距伦敦只有15小时的车程。由于水源充分,他们决定把这里作为拍摄地点。岛上没有摩托车,没有电影院,也没有任何奢侈的东西。但土壤对当地人来说比金子还宝贵。弗拉哈迪从伦敦请来一位专家教居民用鱼叉捕鲨鱼。亚兰岛人的祖先曾经这样捕鱼,但到弗拉哈迪拍片时早已改用蒸汽轮船了……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

上世纪20年代,拍摄北极或南极甚至非洲土著的探险电影非常流行。但是,弗拉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拍摄纳努克一家

1884年2月16日,罗伯特·弗拉哈迪出生于美国密歇根铁山脚下,父亲是位探险家。弗拉哈迪回忆说:“当我长到十几岁时,总盼望着同父亲一起探险,我们常常一走就几个月,夏天划着小船,冬天穿着雪鞋。”1896年,弗拉哈迪跟随父亲来到加拿大的雨湖地区开采金矿,他喜欢这里天然的原始状态。后来,父母把他送到密歇根的矿产学院,但没能毕业。据说学校认为弗拉哈迪没有成为专业矿业者的资格。大学时代也并非没有收获,他学会了拉小提琴——这是陪伴他一生的爱好,也遇到了未来的妻子——弗朗西斯·哈宾达。

后来,弗拉哈迪三次去北极探矿,旅程的最后弗拉哈迪确实发现了一些铁矿,但开采价值微乎其微。他获得的唯一奖赏是加拿大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处小岛。他想把探矿中拍摄的胶片剪辑成一部探险影片。就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从桌子上掉下的烟头把胶片点燃了,弗拉哈迪也被烧伤。唯一幸运的是,他保住了生命。胶片烧掉了,他决定等到春天再一次去北方。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拍摄计划直到1920年才在法国皮毛商雷维永兄弟的赞助下实施。这一年,他已经36岁。

哈德逊港的一间小屋是弗拉哈迪的住所,他找到优秀猎手纳努克一家作为主要拍摄对象。第一场拍摄的就是猎海象,拍摄前,弗拉哈迪对纳努克说:猎捕海象时如果有任何情况干涉了我的拍摄计划,一定要放弃捕杀;记住:我要的是你捕象的镜头而不是它们的肉。

其实,当时爱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经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为了拍到更为原始的场景,纳努克才用他爸爸的方式猎捕海象。弗拉哈迪在后来的影片中一再重复这种拍摄方式,让人们用父亲或祖父的方式表演生活,商业的侵入、人与人的矛盾都被他挡在摄影机镜头之外。电影史家称弗拉哈迪为浪漫主义者。

把戏剧性引入纪录片

拍出第一批胶片,弗拉哈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冲洗,他的敌人是寒冷的天气。如何过滤混入水里的狗毛和爱斯基摩人衣服上的鹿毛同样是个难题。

爱斯基摩人的房子是用冰块砌成的,叫伊格鲁。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弗拉哈迪需要的却是25英尺。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冰屋,花了几天时间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塌下来,每一次倒塌,同伴们都轰然大笑。

因为冰屋是黑的,纳努克用冰做窗户,还借用太阳的反光照明,这是爱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创造。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动人,祖辈传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出父子亲情。

冰屋在拍摄时被迫削去一半,因为没有照明,拍摄只能在露天状态下进行,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风里表演起床。结果要真实,为了真实不惜搬演,这是弗拉哈迪的信条,他把悬念和戏剧性引入了纪录片。

弗拉哈迪在北极生活了16个月,胶片已经用完,准备动身回家,纳努克惘然若失,依依不舍。弗拉哈迪指着身边河床的石子说:“会有像石子一样数不清的人看你的电影。”几年之后,弗拉哈迪为一些杂志撰写探险游历的系列文章,并在妻子的协助下,于1924年出版了《北方纳努克》一书。弗拉哈迪在他的书中记录了爱斯基摩人在北极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在拍片过程中的种种趣事。影片拍完后,第一批观众就是当地的爱斯基摩人。弗拉哈迪在书中这样描绘:“他们(爱斯基摩人)一直向后看放映机的光源,就像看银幕一样,我以为这次放映不会成功。突然一个人大喊:‘抓住它,抓住它。’他们以为海象真的会跑掉。当时屋子里一片混乱。爱斯基摩人在胶片中看到了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他们开始互相耳语,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忽然之间,他们仿佛理解了我所做的一切。”

弗拉哈迪先把片子给派拉蒙公司,看完样片后经理走过来,和蔼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非常抱歉,让观众去看这部片子是勉为其难的,“你到北方去历尽了辛苦,却落得这般结局,实在令人惋惜。”几经周折,最终还是法国百代公司同意发行。

1922年6月11日《北方纳努克》在纽约首都剧场公映,一炮走红,观众如潮,一位评论家将《北方纳努克》比作古希腊悲剧。《北方纳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北方纳努克》是世界记录电影史光辉的起点。

听从灵感,再现往昔

派拉蒙公司失去了《北方纳努克》,现在想弥补,派人找到弗拉哈迪说:您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自己提个预算,请再给我们带回一个《纳努克》。弗拉哈迪认为在北方过了许多年,现在应该去相反的方向。1923年,弗拉哈迪带着妻子女儿和一个红头发的爱尔兰女佣,来到太平洋小岛一个只有百户人家的波利尼西亚村庄。由于传教士和商人的努力,岛上人已经开始穿西装。弗拉哈迪找到村里的酋长,要求他们穿上民族服装。为了制造高潮,特地让一个男孩纹身——当地人称为刺青,这种成人仪式几十年前就已经失传了。仪式前的舞蹈庆典和化妆活动也都是弗拉哈迪按照当地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搬演的。

在这部名为《摩阿拿》的片子的拍摄过程中,弗拉哈迪开始尝试使用摇镜头去跟拍一个主体对象,当时还没有人用过这种拍摄手法。不仅如此,长焦镜头和特写镜头在他的影片中也同时被使用。在刺青一场中,当针扎进男孩的身体时,弗拉哈迪用特写镜头记录下了他脸上的痛苦神态,并把摄影机摇向他身边的母亲,把母子间的亲情在一幅画面中表现得至真至善。

弗拉哈迪拍片有一个特点,就是毫不遗漏地记录下他感受到的一切,拍《摩阿拿》时,他的素材已经达到14万英尺。但他并不在乎,只要他的灵感存在,那么他的机器就不会停止。拍完的素材弗拉哈迪会不时地拿给村民们看。他们在椰子树上绑起银幕,放映工作样片,看完后,岛上的居民立即把感想告诉他。特别是那些还记得岛上古老仪式和生活习惯的长老们,不仅帮助弗拉哈迪再现往昔,还来检查他的片子是否有错误。

《摩阿拿》并没有为派拉蒙公司赚到钱,即使采用“南海群妖的爱情生活”这样夸张的广告语。格里尔逊在《太阳报》发表评论说,“我不应该说哪些镜头是漂亮的,因为所有的都是那么美”。这里,他第一次使用documentary这个词称呼纪录片,从此纪录片自立门户,直至今天。

格里尔逊邀请弗拉哈迪拍摄一部反映英国工业化进程的电影。拍摄前,英国政府的某个上层人士想要看看稿本,可是弗拉哈迪从来没有写过剧本,他只好回到旅馆像隐士一样呆了几天。最后,他给了格里尔逊一打纸,第一页写的是:关于手工业者的电影,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第二页写的是:电影剧本——工业化英国的场景。此外什么都没有。

弗拉哈迪非常喜欢伦敦。在英国拍片时,傍晚他常常去小酒吧喝上几杯,并讲述他早年在北极遇到的事情。尽管故事有时很荒谬,弗拉哈迪讲故事的天赋却无人能比。

因为《北方纳努克》,弗拉哈迪获得了善于拍摄边缘人群的名声。1932年,高蒙公司制片人贝克决定冒险投资1%的公司预算在弗拉哈迪身上,拍摄《亚兰岛人》。弗拉哈迪来到爱尔兰西海岸三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这里距离伦敦只有15个小时的车程。由于水源充分,他们决定把这里作为拍摄地点。岛上没有摩托车,没有电影院,也没有任何奢侈的东西。但土壤对于当地人来说比金子还宝贵。

为了拍到亚兰岛人本来的生活面貌,弗拉哈迪从伦敦请来一位专家教居民用鱼叉捕鲨鱼。亚兰岛人的祖辈曾经这样捕鱼,但弗拉哈迪拍片的时候早已改用蒸汽轮船了。弗拉哈迪想把《亚兰岛人》拍成另外一部《北方纳努克》,但没能如愿,也许他没想到,《北方纳努克》是他十年探险与爱斯基摩人交往的结果,而《亚兰岛人》是为了拍摄而结识这些陌生的人们,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北方纳努克》是他无法超越的高峰。

这部电影给亚兰岛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岛上人把曾参加过弗拉哈迪电影拍摄作为向旅游者炫耀的资本。

《亚兰岛人》高超的摄影技艺赢得电影理论家保罗·罗沙的赞叹,但罗沙说,影片中的人物是“表演祖辈生活的蜡人”。

从未放弃他的模式

弗拉哈迪从未放弃自己的拍摄模式,1938年,他和妻子回到美国,想过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宁静生活,但事与愿违。不久,负责美国电影服务社的纪录片导演帕尔·罗伦兹邀请弗拉哈迪拍摄反映美国农业问题的电影《土地》。弗拉哈迪从小云游世界,四处探险,他55岁才第一次有机会接触美国人民的真实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是弗拉哈迪一生中最不快乐的时光。住在黑山掩映下的农场,日子安静却了无生趣,宜人的环境似乎更增加了他的挫败感。弗拉哈迪感慨地说:“威望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汉堡包和三明治。”

然而,弗拉哈迪错了,威望给他带来了一份奇怪的合同:它规定弗拉哈迪行动自由,拥有影片的版权,甚至出资者要求不在片子上署名,而资助的金额却非常慷慨。这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弗拉哈迪最后一部成功的作品。

影片展示了一个男孩的欢乐与悲伤。一开始就将观众置于神奇而美妙的丛林之中:池塘、荷叶、露珠、水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少年划着小船缓缓入画。可以看出他在这片森林里如鱼得水,他熟悉这里的一木一草。他最亲密的朋友是一只小浣熊,他们常常在一起嬉戏玩耍。然而,鳄鱼吃掉了浣熊,他决心为浣熊报仇。正当少年与鳄鱼相持不下时,爸爸正焦急地寻找着他。少年与鳄鱼的搏斗惊心动魄,这个场景让人想起纳努克与海象的搏斗,想起亚兰岛人与鲨鱼的搏斗,突出人与自然的搏斗是弗拉哈迪一贯的主题。

弗拉哈迪把自己对自然的深情和对少年时代的回忆都融进这个男孩的故事中,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自传性的影片。

出资者是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它想借助弗拉哈迪的名声改善公司形象,因为二十年的电影工作经验已经使弗拉哈迪的名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他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说明石油开采并没破坏这里的生态,一切依旧那么和谐。

1948年,威尼斯电影节因为弗拉哈迪的热情和勇猛授予他大奖。

这位纪录片电影开创者晚年生活拮据。此时,他对用摄影机“还原”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1949年开始拍摄有关毕加索著名壁画《格尔尼卡》的影片,但是直到1951年去世,这部片子仍没有完成。它成了弗拉哈迪作品中令人期盼的“遗憾的艺术”。

http://lib.verycd.com/2004/12/04/0000029001.html
《北极圈恋人》中文名称:北极圈恋人
英文名称:The Lovers of the Arctic Circle
别名:极地恋人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98年
电影导演:Julio Medem
电影演员
Najwa Nimri
Fele Martinez

Nancho Novo
【影片简介】

西班牙导演朱力奥麦迪1998年作品,法国、西班牙合拍,朱力奥麦迪被认为是继绍拉、阿莫多瓦后的新一代西班牙电影导演中的佼佼者。影片的主角奥途和雅娜八岁时相遇,从那时起,命运将他们分分合合,但两人之间的爱却一直没有终止,当他们发现彼此之间的感情时,也发现了他们之间每一次的聚散离合都是一个循环,于是他们决定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一个太阳永远不会终结的地方——北极圈。

电影以 Otto和 Ana两个人的视角交替呈现。Otto和 Ana,他们的名字无论正着念倒着念,意思和发音都是一样的。

母亲自杀后,Otto出现了心理危机,他离开Ana,以飞行员(在西班牙语中,“ Otto”与“飞行员”谐音)的身份从事夜邮工作(一个空中邮差),往返于西班牙和芬兰之间;四年之后,听从命中的“圆形”的召唤, Ana也到了芬兰,住进她母亲情人的父亲(二战时期轰炸格尔尼卡的德国飞行员Otto,他被西班牙Otto的祖父搭救,后者用这个德国人的名字为刚刚出世的孙子命名)在北极圈内的一座小木屋。在北极圈内,有午夜的阳光,太阳似乎永远不会下沉…… Ana等待着奇迹的再一次出现,而 Ot to真的来了,乘降落伞从天而降,但这一次,两个失散的“圆”会相交乃至重合吗———人生总有一个地方欠缺,命运在转角处伺伏,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所以, Ana想奔跑着回到过去,回到几小时,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前,最亲爱的人还未消失的时候;所以,梅德姆将影片献给了他的父亲。

Ⅶ 《死亡诗社》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看完电影久久不能说话,感觉自己像是影片中那些想要脱离刻板教学独立成长但是又无法挣脱的孩子。


成长是影片《死亡诗社》的重要主题,有一群在父母期望和个人梦想夹缝中生存的高中生,在一个新来的英语老师的引导和启蒙下,逐步去探索诗歌、青春、理想的真谛。在经理了各种考验后最终走出青春的困惑,去实现自我认知,并最终心智逐步走向成熟的这一整个过程。

好的老师绝对有不一样的作用。人生中缺少NB的老师带领,还是很遗憾的。电影告诉我们,引路人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自我”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挫折”则是成熟的转折点。


“我站在我的桌上以提醒我自己必须经常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

“从这上面看到的世界很不一样。”

看完这个电影,顺便去搜索了一下基丁老师的扮演者罗宾.威廉姆斯。出身与脱口秀主持人,风趣又幽默,有过很多很多佳作,在职业生涯中饰演过很多普度众生心灵的伟大角色。属于喜剧演员。大家都知道喜剧演员最容易患抑郁症。。。他跟哥哥一样,因抑郁症最终自杀。好可惜。。。

Ⅷ 法国电影两小无猜的最后结局

结局他们死了,混泥土地下深深的埋葬,也算是他们最后的游戏。结局是如果那天男的说爱她了,没有让她上那辆公交车而是吻她了,如果那天在婚礼上说NO了然后吻她了,如果那天在轨道上吻她了,如果那天在雨中吻她了,那么他们就会躺在沙滩上接吻,就不会两个人死在混泥土里了。

《两小无猜》是杨·塞谬尔执导的一部法国电影,吉约姆·卡内、玛丽昂·歌迪亚、吉尔·勒卢什主演。影片于2003年9月17日在法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失去母亲的小男孩朱利安遇见了新搬家来的波兰小女孩苏菲,从年少到成人,彼此相爱却不敢说出来的爱情悲剧。

(8)浪漫主义者电影结局扩展阅读:

《两小无猜》是杨·塞谬尔执导的一部法国电影,吉约姆·卡内、玛丽昂·歌迪亚、吉尔·勒卢什主演。影片于2003年9月17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失去母亲的小男孩朱利安遇见了新搬家来的波兰小女孩苏菲,从年少到成人,彼此相爱却不敢说出来的爱情悲剧。

杨·塞谬尔是广告界的知名导演,出身自演艺家庭,毕业于电影学院。杨·塞谬尔画了10年插画才进军影坛,2003年便以处女作《两小无猜》一炮而红,禅联欧洲数周票房冠军。

好莱坞曾多次主动上门合作,他却婉拒了《纳尼亚传奇:贾斯潘王子》、《本杰明的奇幻旅程》等多部电影,杨·塞谬尔认为,他更认清自己的位子和角色,“当你身在好莱坞,每天都会有剧本和机会,当中有好的、有不好的,但他们是制作人主导的电影。”杨·塞谬尔承认,自己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Ⅸ 有部电影汤姆克鲁斯老婆凯蒂赫尔姆斯主演

按你说的故事内容 应该是朱丽叶罗伯茨的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凯蒂赫尔姆斯演的片子给你列出 你看下是哪部
电影(Movies):
《肯尼迪家族》(2010)...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
《疯狂的钱/人为财死 Mad Money 》 (2008) ...Jackie Truman
《 Legends Ball 》 (2006) ...Herself
《 "100 Greatest Teen Stars" 》 (2006)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蝙蝠侠:侠影之谜》 (2005)Batman Begins
《感谢你抽烟 Thank You for Smoking 》 (2005) ...Heather Holloway
《第一女儿/恋爱第一 First Daughter 》 (2004) ...Samantha Mackenzie
《 Pieces of April: All the Pieces Together 》 (2004) ...Herself
《唱歌神探/奇探心魔 The Singing Detective 》 (2003) ...Nurse Mills
《四月碎片/非关女孩/潮女私房菜 Pieces of April 》 (2003) ...April Burns
《 VH1 Big in 03 》 (2003) ...Herself
《狙击电话亭/绝命铃声 Phone Booth 》 (2002) ...Pamela McFadden
《失魂落魄 Abandon 》 (2002) ...Katie Burke
《 2002 MTV Movie Awards 》 (2002) ...Herself
《 Christmas in Washington 》 (2002) ...Herself/Host
《 The Gift: A Look Inside 》 (2001) ...Herself
《奇迹小子/天才接班人/古惑教师/成功人士 Wonder Boys 》 (2000) ...Hannah Green
《惊魂眼/灵异大逆转/天赋/礼物 The Gift 》 (2000) ...Jessica King
《2000年MTV电影颁奖典礼 2000 MTV Movie Awards 》 (2000) ...Herself - Presenter 《对不起,干掉你 Teaching Mrs. Tingle 》 (1999) ...Leigh Ann Watson
《太空木偶历险记 Muppets From Space 》 (1999) ...Joey (uncredited)
《前进 Go 》 (1999) ...Claire Montgomery
《 Dawson's Creek: Behind the Scenes 》 (1999) ...Herself
《 1999 MTV Movie Awards 》 (1999) ...Herself
《 Songs from Dawson's Creek 》 (1999) ...Josephine 'Joey' Potter (archive footage) 《骚扰行动 Disturbing Behavior 》 (1998) ...Rachel Wagner
《 "Dawson's Creek" 》 (1998) ...Joey Potter / ... (128 episodes, 1998-2003)
《冰风暴 The Ice Storm 》 (1997) ...Libbets Casey

Ⅹ 浪漫主义者的幕后制作

当代社会的轻喜剧
虽然盖尔特·涅德霍福在好莱坞混迹多年,也是Plum Pictures的负责人之一,但是她却还没有导演过一部电影,一直以制片人和编剧的身份参与影片的拍摄。除了监制电影之外,涅德霍福还是一个作家。2005年,她创作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小说出版之后,广受好评。2007年,她在怀孕期间又创作了这本《浪漫主义者》,小说故事聚焦于一桩婚礼,伴随着前来的昔日好友,讲述了一个令人发笑又让人心怀感慨的三角恋的故事。
由于这本小说非常受欢迎,所以Plum Pictures决定让涅德霍福本人将其改编成电影,并让她本人执导这部作品。可以这么说,这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涅德霍福的作品。谈及这部电影,涅德霍福说:虽然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但是我感觉它还是严肃的,也是能令人深思的。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是发生在当下,而且极具现实意义的。比如说影片的两个主角,劳拉和莱拉,她们一个是沉闷的犹太人,另一个是新教徒的后代。不幸的是,她们都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很多年之后,这个男人要和莱拉结婚了,可劳拉无法释怀于这段感情,所以她会不平衡、会不开心、会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心灵和欲望。与此同时,那个被两个女人追求的男人一样没有准好迎接婚姻生活,他对未来也一样惴惴不安。而这种故事的高潮和情感的迸发都发生在婚礼上。
对于涅德霍福而言,影片中的那些人是时代的缩影,他们的遭遇和生活和时下城市人的故事如出一辙。正是因为电影中的这层写实性,所以婚礼的那个场景既不能拍摄得哗众取宠,也不能拍摄得过于收敛。涅德霍福说:婚礼的那场戏非但难以拍摄而且还难以剪辑。如果节奏太慢,那么就会缺少张力和情绪的积累;如果节奏太快,又会显得做作和不自然。我们一共拍摄了三遍才把那场戏拍摄完整。因为要在每个演员的表演中找到相同的节奏,要给每种小情绪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幸运的是我的剧组非常齐心协力,我们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完美。我在看最终版本的影片时,依然会回忆起当时可以算得上是艰苦的拍摄。
阿汤嫂挑大梁
成为阿汤嫂之后的凯蒂·霍尔姆斯让人多多少少有些遗忘她的表演事业,她更多的是以阿汤嫂的身份,而不是一个演员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凯蒂·霍尔姆斯重新挑起了大梁,做了女主角。而且,她还以自己的精湛的演技征服导演。
影片以凯蒂·霍尔姆斯扮演的劳拉的视角展开叙述,一切故事都是以劳拉为中心的。涅德霍福说:劳拉是一个生活失败的中年人,她一直没有结婚,一直过着单身的、清教徒一样的生活。这样的角色对于家庭和事业都顺风顺水的霍尔姆斯的确很有难度,当时用她替换丽芙·泰勒的时候,我还为她捏了一把汗,在担心她是不是能演好这个失败者的角色。后来在拍摄的时候,我发现霍尔姆斯不仅入戏很快,而且她对角色的把握也很准确。对于扮演这个角色,霍尔姆斯说:我很中意劳拉这个女人,她的情感是真实的也是现实的。我明白一个女人义无反顾地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会是什么状态,也明白当她看到这个男人结婚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所以,我对这个这个角色的情感有着很彻底的体验。要在银幕上扮演这个有些失控的女人,并不算太难。
除了凯蒂·霍尔姆斯,在影片中扮演其他好友的演员也各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安娜·帕奎因、乔什·杜哈明和玛琳·阿克曼组成的配角阵容一样强大。谈到这样的演员阵容时,涅德霍福难掩心中的欣喜,她说:作家是在和自己打交道,每句话、每个形容词都是和自己斗争的产物。而导演却是在和演员打交道,每个镜头的拍摄、每个场景的好坏都要仰仗于他们。如果有一群好演员,那么电影拍摄起来就容易多了,就好像一个词汇丰富、感情充沛的作家,很容易就能写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句子一般。很走运,《浪漫主义者》里就有这么一群才华横溢而且非常敬业的演员。而我也能在短时间内很轻松地执导完这部电影。

阅读全文

与浪漫主义者电影结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里好看的鞋子 浏览:349
一部剧情类似格斗之王的电影 浏览:399
轮船恐怖电影 浏览:390
超好看的国产古装爱情电影 浏览:788
电影刘三姐讲了什么故事 浏览:931
迪伦是哪个电影 浏览:806
2021年美国电影有哪些 浏览:402
飞虎高清电影免费手机观看 浏览:506
如何成为一个优雅的女人电影 浏览:816
speak电影字幕百度云下载 浏览:642
香港海港城的电影院 浏览:483
电影演员宁文彤 浏览:425
香港午夜场电影 浏览:785
恶灵骑士电影人物都有谁 浏览:747
101忠狗电影国语 浏览:204
韩国蕾丝电影女学生 浏览:571
象棋的故事1960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435
电影危情十日台词 浏览:827
反杀电影恐怖 浏览:707
电影剪辑哪个平台发布好 浏览: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