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黄飞鸿电影醉拳观后感200字就好,急用
刚刚无聊看电视,看了〝醉拳〞,这是多久的片子了哩?成龙演的,我从中间开始看,大概的剧情就是黄飞鸿的爹黄麒英送他到佛山蘇花子那练武功,要学那醉拳,也就是醉八仙。黄飞鸿是个捣蛋鬼,怎受的住每天做牛做马的被〝操〞呢?包括每天在四大水缸上面提水,一下子前缸倒後缸,一下子後缸倒又缸的倒来倒去,他在也受不了,竟施计将师父拖入水缸,逃离。不逃倒好,他在破庙里考衣服,没想到遇上个人,把他打的死去活来,还污辱他爹,更让他忍受胯下之辱,当下,他决定认真练功。其实这部片子的剧情倒是稀松平常,只是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是武打部分。嗯,可以说,没有真底子的人,要拍这片子,真的很难。成龙打醉八仙,一招一式,一步一跃,当真美极,又因为是以前拍的,打斗时一拳挥出,都会有配音﹝风声﹞,感觉更刺激了。醉八仙里有个何仙姑不是吗?飞鸿嫌这娘娘腔,竟然就不学了,结局打架时,竟然要用到何仙姑,这下可完了!现下学又来不及,竟自创何仙姑……挖咧……强是强……不过好像不该叫何仙姑,应该叫三八婆……不过,现在要看这样的武打片子,好像难了哩……都是真枪实弹上的,而不是利用电脑3d修复之类的,3d炫是炫,不过就少了那麼点真实感和刺激感哩!
⑵ 小僧推电影第一期——《醉拳2》
之前在朋友圈推了一阵子电影,捡些喜欢的推荐一下。
左右无事,继续推荐。首推这部经典之作。
1994年嘉禾影业推出了一部成龙主演的商业动作电影《醉拳2》。
在那个香港电影百花齐放空前繁荣的时代,说不出哪部更好,但是以我来看,这部算是经典中的经典。
原因有三。
其一,真实还原!主演成龙、狄龙、刘家良、梅艳芳、黄日华、钱嘉乐等人正直当打之年,使得电影一片活力而不是消费情怀。以民初黄飞鸿等人英勇抗击邪恶势力为蓝本精彩地表现了醉拳这一拳种(说这种主流的话很绕嘴)。初中练过武术使我对于功夫片情有独钟。
看过成龙大哥电影的朋友都知道成龙之所以成功因为后期开辟了一种新的动作片形式——诙谐功夫。但是这种不成体系的功夫虽然看得有趣但是并不过瘾。
这部是少有的展示真实拳法的电影之一(类似的还有《蛇形刁手》《醉拳》等)。当然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免不得也必然要有艺术加工。但是片中几段武打片段真是值得反复观摩!
一段是开篇火车中转站与满洲最后武举福民祺的小试牛刀。黄飞鸿不必说,单是狭小空间福民祺长枪耍开毫无顿挫便是如水银泄地没有几十年浸润难以做到!
一段是黄飞鸿痛打抢包团。在小妈的威逼利诱下施展醉拳。这一段可谓尽解我馋!先是以见招拆招来应付喽啰(都是成家班套招非常娴熟)。之后喝了“一个XX一个O”,瓶子一抛“刚刚好!”一个起手式音乐一起,瞬间激情燃爆。一个喽啰上来,黄飞鸿几个醉步闪躲走位恰到好处,精彩开始。
醉八仙各有心法:
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
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
汉钟离:跌步抱捏兜心顶
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
蓝采和:单提敬酒拦腰破
韩湘子:擒腕击胸醉吹箫
张国老:醉酒抛杯连环踢
铁拐李:旋肘滕碰醉还真
直到把一个喽啰圈在双臂里“喝酒洗壶一醉解千愁”。
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潇洒的动作设计加上朗朗上口的口诀,配合地天衣无缝看得颅内高潮不断!
没有满天飞舞特技炫目,偏偏地拳拳到肉便刺激无限!每个动作都是呼应口诀地自然施展出来,恰到好处地解决来敌。
尤其何仙姑那段,神态身段拿捏到位“点,点,点点点~~弹~~”虽然搞笑但是背后紧扣八仙之名并非强行作态。
贯穿“醉”字以八仙之名打出,各有特色。吕洞宾的厚重凝实,曹国舅的直击要害,汉钟离的猛冲猛打,韩湘子的潇洒写意,张果老的华丽伤害,铁拐李的虚实变幻等等贴切又实用。
又有偶尔从黄飞鸿嘴里蹦出来的“八仙齐贺寿”等,说明这套醉拳实不只那主打八招,还有很多狠辣的后手,更增神秘。
一串醉拳打下来黄飞鸿酒劲儿上涌连亲爸爸也揍,一个旋肘要干被老黄几下制住。真让人垂涎于黄麒英打醉拳是怎么一个天崩地裂的效果!
还有最后打芦荟膏……不是,卢惠光(这什么输入法)的那段。虽然招式一样但多了变化。如果说之前臭扁抢包团是炫技,那这里就是真刀真枪一枪过去一个窟窿眼儿的残酷对决!虽然同是如八仙附体般各呈英姿,但内里的功力厚重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武打设计水平之高难出其右者。因为要在醉拳这个框架里发挥出艺术性,并非不可能但是做到赏心悦目又形神兼备且自始至终强调一个原汁原味的“醉”字,太难!
其二便是演员的精彩表演。这里说的不是动作武戏,而是文戏。当然各路演员成龙狄龙刘家良钱嘉乐卢惠光等依靠很好地功底展现了非凡的专业水准。动作片不比文艺片剧情片,强调演员演技。但是能在有限的情感表达和对白里充分演绎不得不说很是精致。
主要就是那段黄麒英训子。眼看着儿子喝了酒打了醉拳,还拿毒物给人当药还对自己还手,直气得怒火冲天“我真是白养你这个儿子!”爷俩推推攘攘跌跌闯闯好是悲凄,加上梅艳芳演的小妈从无所谓到不知担心谁好说了老的骂小的,一手杵地托着身子挪的狼狈为难,都是很好的情感表达。
动作片毕竟还是动作片,短板能够演绎得到位也使得整支“水桶”容量倍增,能把该有的情绪表达出来就不会拉低整体水平。
再看黄日华饰演的卖鱼阿灿,神态丰满,激情四射。老牌无线出来的演员都是秉承饱满来表演,有点偏于舞台剧话剧风格,略过一些但是确实顶到那个点了。刘德华客串的大少则是信手拈来不露痕迹。还有鸡骨草表情夸张放得开。
就不再鸡蛋里挑骨头了。
经典原因之三就是正能量情怀!
黄麒英因为儿子打醉拳还没有疯狂爆发,甚至最爱的金枝玉叶被毁也是正常生气反应。但当听说儿子竟然无视别人性命用毒物敷衍时暴跳如雷。这是底线!可以不听父训胡闹,但是不能危及别人利益甚至生命,这是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宝芝林绝对不能允许的!
黄麒英义正言辞地告诉儿子:“谁要你逃税?我黄麒英虽穷,但是光明磊落!”
宝芝林深入民心黄麒英责任在肩自然而然地组织募捐赈灾。
还有刘家良饰演的福民祺在酒楼对黄飞鸿说:“他今天拿走你玉玺你不管,明天他就拆你长城。以后我们就要到外国去看自己祖先的宝贝啦!你自己不自强谁会跟你客气?人必自毋而后人毋之!”
福民祺不幸遇害,阿灿与黄飞鸿第一时间想到舍身取义抢回国宝。明知是虎穴毒却义无反顾。直至小妈无奈地问他是不是你们练武的人都喜欢强出头?这并非如此,借用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们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强,既然遇到了就要管,哪怕付出生命!
不必高谈阔论去说教,只是不同角色不同的几句话就表达出了影片要灌输的主旨和价值观。因为这是那个迷茫年代乃至现在更加迷茫时代我们所需要的那道红线——为人正直骨气,做事侠义为怀。古老的训条尽人皆知却难有施为。
“侠义”二字并非刻在黄麒英父子和福民祺阿灿等人眉心,工厂工人冒死反抗也是众人道德准则的体现。我没有功夫在身,但是让我遇到了不公不平我是不会退缩的!
动作片或者电影等艺术形式没有肩负训教之责,但是一个人物肯定会有自己的价值观,根本不能回避用一个框子框住角色。但是能够在娱乐大众同时稍作点醒,这绝对值得为之喝彩!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剧情编辑。黄飞鸿因为痛扁抢包团喝酒破戒被训,直至矛盾升级被赶出家门大醉时遇到抢包团寻仇最后化解矛盾。阿灿租宝芝林地面晚间练武使得老外恨之入骨无法可施后,玉玺与人参包装类似错拿导致戏剧冲突不断,福民祺远来训宝卷入阴谋被害后黄、灿二人闯大使馆使得老外借机买下地皮。几条线索穿插,情节紧凑不拖沓。笑料穿插节奏感强,让人不至于深陷沉重。
黄麒英语重心长向阿灿等人解释醉拳为何不能轻用。单就拳术本身没什么,但是醉拳不醉不成拳,这就是为什么故事开始福民祺说黄飞鸿的醉拳没劲儿打不死人。用现在话说就是:“不喝酒打着像小号儿,喝了酒平A带暴击无视防御还免伤害!”“三级套端俩火箭筒往前冲……”
酒精刺激让人兴奋并且麻痹神经不知疼痛,给人威猛无敌的错觉。但是因为使醉拳而误入禁区成了酒鬼又何必如此呢!
讽刺的是最后黄飞鸿无奈喝下大量工业酒精导致大脑受损完全因为无路可退。
没有超级无聊的第二结局,只有真实的选择就有后果。虽然成了英雄也差点毁了自己。
诸多细节不能列举。这部《醉拳2》一直都是我心中最好的功夫电影!狠狠推荐给大家!
⑶ 《醉拳II》到底好不好看呢
初看成龙的《醉拳II》是1990年代中期。这部一招一式超乎想象连贯的功夫片完全颠覆了李连杰版黄飞鸿的形象。这是部1994年上映的电影,而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到1993年的时候已经拍了足足三部。《醉拳II》和《黄飞鸿系列》除主要人物外,不论风格还是故事,都毫不相干。然而,这两个版本都让人津津乐道。如此看来,《醉拳II》既非成龙江郎才尽借“黄飞鸿”之名东山再起的粗制滥造之作,亦非旨在颠覆黄飞鸿形象,跟李连杰死磕的硬派功夫片。那么,这究竟是部怎样的电影?
片中中国元素十足,自然不必多说。可是,我们看到,1990年代的时候,港产片的道具、布景和化妆早已拜托了邵氏风格,但《醉拳II》里依然有这种痕迹。卖蛇女的打扮,便十分复古。此外,许多布景搭建得也并不写实,仅仅是为了营造中式风格而打造。黄飞鸿家的宅院看上去非常山寨,根本不符合人物身份。
尽管除英国领事馆和一些租借地外,该片并无太多西方元素,可片中处处有着西方电影的痕迹。片头的老式蒸汽机车是美国西部片里的典型元素。不同的只是成龙没有拔枪,而是用短刀和长枪在跟“偷包贼”较量。片中黄飞鸿的父亲是个武功盖世的人物,但很显然,作为一部老爹根本不出手动粗的功夫片,给狄龙太多戏份很多余。可偏偏狄龙戏份很重,这是个反常现象。影片最后,狄龙没有出手拯救工厂,而是成龙偷偷去的。由此可以看出,狄龙的戏旨在让成龙演的黄飞鸿完成由大龄少年到大龄爷们儿的转变。此外,影片镜头不再刻板。不单如此,整个片子的制作还吸收了许多好莱坞动作片里的镜头和剪辑方式。
可以看出,《醉拳II》是部旨在给老外看的功夫片。该片2000年由帝门公司引进发行后,受到了美国影迷的广泛好评。而此时距离这部电影制作完成,已经过了整整六年。
⑷ 袁和平与成龙的天作之合——评电影《醉拳》
如果说《蛇形刁手》令成龙一炮而红,那么《醉拳》则正式奠定了成龙香江首席动作明星的地位。
《蛇形刁手》的大卖,证明监制吴思远对谐趣功夫片(动作+喜剧)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另一方面,观众对《蛇形刁手》的认可,也证实了成龙身上的潜力。于是,二人决定趁热打铁,准备再拍一部升级版的《蛇形刁手》。
正当二人为拍什么而苦苦思索的时候,恰逢监制吴思远有一次在席间见到有人喝醉酒猜拳:醉—拳;喜剧—动作。刹那间灵光乍现,拍醉拳的念头应运而生,离席时与袁和平商量,二人一拍即合,并千方百计从罗维手中二度借来成龙,而《蛇形刁手》中表现出色的袁小田和黄正利也再次披挂上阵。于是监制吴思远+导演袁和平+主演成龙+师傅袁小田+反派黄正利的《醉拳》组合就正式成立了。
天作之合。
《醉拳》沿用并强化了《蛇形刁手》中成功的元素。成龙功夫小子的形象进一步得到加强,不仅如此,《醉拳》中的黄飞鸿,比《蛇形刁手》中的简福性格更加活泼跳脱,对观众也更具有亲和力。
而袁小田所塑造的苏乞儿则是其演艺生涯最为成功的角色,它不但直接催生了《醉侠苏乞儿》、《南北醉拳》等一系列衍生作品,更成为日本经典街机 游戏 《拳皇》中镇元斋一角的原型,可见该角色影响之大。
然而,《醉拳》最大的成功,还是得归功于动作指导袁和平对于醉拳这一武术形式的绝妙设计。
在电影《醉拳》上映之前,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醉拳是个什么样子;而在《醉拳》上映之后,它几乎成了唯一可供模仿和抄袭的范本。就连成龙自己,在若干年之后的《醉拳2》中,也仅仅只是对《醉拳》中的相关动作设计进行了略微的升级而已。
作为“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有两大独门绝技:其一是“量体裁衣”,也即是根据每个动作明星自身的长处,设计出符合其特点的动作形式;其二是“化虚为实”,对于各种不同流派的功夫,袁八爷都能以最形象、最准确的方式展示给观众。
在本片中,仅仅根据流传下来的几句“醉八仙”口诀,袁八爷就在观众面前成功地“还原”甚至可以说是“定义”了醉拳。
而最终出奇制胜的,是成龙自创的何仙姑的招式,这真是神来之笔!(即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香港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出色的两大功夫巨匠,成龙和袁和平在《醉拳》之后再无合作,一直到30年后的2008年,两人才在《功夫之王》中再度联手(成龙和李连杰主演,袁和平任武术指导)。从这个角度来看,《醉拳》的成功就更加弥足珍贵了。
⑸ 有醉拳甘奶敌这电影吗
没有。
“醉拳甘乃迪”是香港电影《家有喜事》中常欢(周星驰饰演)说出来的,是骗何里玉(张曼玉饰演)的,当时常欢没有穿衣服,何里玉问他是什么造型。
常欢告诉何里玉,是电影中的造型,何里玉问什么电影,常欢说《醉拳甘乃迪》,是《南拳北腿孙中山》的续集。
(5)看电影醉拳扩展阅读:
剧情:
家三兄弟性格各异,他们的爱情生活亦变化多端。老大常满家有贤妻程大嫂,她服侍老爷、奶奶尽心周到,但进得厨房上不得厅堂;而后常满有了外遇,不料东窗事发,妻子同外遇相遇,最后常满几经波折,总算与贤妻重归于好。
老二常舒女里女气,与一个男人气十足的女生梁无双相爱;两人时而斗气,时而和好,最终共结连理。
老三常欢是个花花公子,主张博爱主义,周旋于众女之间,但由于一次意外而变成失忆症患者,众女皆对他避而远之,只有何里玉一个人留下来专心服侍;
常欢病好后,觉得真爱难求,遂收心养性,迎得美人归。
⑹ 醉拳3最后的结局什么意思
谈到电影《醉拳》,大家熟悉的应该是成龙主演的《醉拳》和《醉拳2》,很多人容易忽视掉同样是94年的《醉拳3》。虽然没有前两部经典,但是《醉拳3》的娱乐性足够,况且里面还有不少熟悉的大牌演员,24年后,他们又去了哪呢?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三部的强大演员阵容!
1、刘德华:杨君
袁世凯复辟要当皇帝,杨君虽然是跟着袁世凯的,但他其实是跟随孙文的革命党人,一心实现三民主义,自然要阻止袁世凯称帝。开头就把袁世凯未来的皇后沈玉抓了,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
90年代的刘德华,已经是红遍两岸山地,作为四大天王里发展最全面的一位,这一年刘德华共有五部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刘德华在《醉拳2》中还客串了张学良一角。如今刘德华虽然没90年代高产,不过依旧是影坛常青树屹立不倒,最近和古天乐合作的《扫毒2》刚刚杀青,值得影迷期待。
2、李嘉欣:沈玉
沈玉得了袁世凯的玉扳指,不出意外将会成为皇后。可惜杨君搅局,掳走了她,最后她也摔坏了象征着皇后身份的扳指。沈玉这个角色起初让人觉得是醉心名利的人,随着故事的发展才知道她也只是想完成先父的遗愿。
李嘉欣18岁就获得了港姐冠军,可以说美貌与气质并重,在《醉拳3》里李嘉欣绝对称得上惊鸿一瞥,让人过目难忘。而她最惊艳的表现还有《妖兽都市》幻姬,可惜嫁给香港富商许晋亨后就回归于家庭了,2011年升为人母的她慢慢隐退了。
3、任达华:洛鸿
任达华在《醉拳3》是特别演出,跟故事主线其实也没什么关系,这个人物拿掉电影一样完整。不过任达华的出现却是为影片增加了喜剧元素,他和黄飞鸿在车内的打戏成为本片最欢乐的桥段,而任达华对于演娘娘腔角色,在男明星里称得上也是一绝。
任达华是香港影坛实力派戏骨,可以演绎各种类型的角色,尤其是饰演江湖人物最为突出,他也是迷妹心中演黑老大最有气场的演员之一,相信大家对于他在《古惑仔》中塑造的蒋先生一定记忆犹新吧。
现在63岁的任达华虽少了当年的邪魅之气,对于细腻角色的演出也愈发传神,2010年的《岁月神偷》让他终于圆梦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4、刘家良:耆仁
成龙《醉拳2》的大卖,让刘家良很快就执导拍摄了《醉拳3》,同时他也出演了片中耆仁一角,也就是教黄飞鸿醉拳的师傅。他和刘家班成员为本片奉献了精彩的动作打斗场面。
刘家良是著名武术指导,知名导演,在北派功夫动作出现审美疲态之时,正是刘家良和他的刘家班为香港功夫电影推波助力,以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动作大受欢迎。打造了诸如《少林三十六房》、《南北少林》、《长辈》等无数经典,遗憾的是2013年刘师傅就去世了。
⑺ 醉拳3电影多长时间
1小时30分钟37秒
主要讲述了戊戌变法换败后,袁世凯趁机窃取了总统之位,但是他不满足,做起了皇帝梦。他迷信其妾沈玉手中的“玉班指”能安稳帝位,于是派心腹杨君护送沈玉来京。不想在路上却遭到革命党人的劫杀,身负重伤,求助于武师黄麟英。黄便命其子黄飞鸿保护沈玉,不料途中遭劫,幸遇一老者相救。后来,飞鸿悟出老者“醉拳”真谛,并配合革命党阻止袁世凯登基,救出沈玉。恶战中,袁世凯逃脱,他于次日登基,称帝83日后暴毙。
⑻ 找一部关于醉拳的电影,求片名
电影《南北醉拳》,是中国香港思远影业公司拍摄于1979年功夫喜剧片,由袁和平执导,袁小田、黄正利、元奎等领衔主演。
影片讲述了南北两派用醉拳打斗故事。
⑼ 常在电影上看到成龙表演 醉拳真的有醉拳这种武术
有的,醉拳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拳术。这种拳打起来,很象是醉汉酒后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但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名称。醉拳根据其不同名称而组成不同形象、不同内容的套路,但都离不开醉形醉态的特点。醉拳由于其内容多跌扑滚翻动作,故又被认为是“地趟拳”的一种。实际上醉拳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底功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其拳经要决曰:“地龙真经利在底攻,全身卧地强固精明,伸可成曲停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腾龙,行停无迹伸曲潜踪,身坚如铁法密如绳,翻猛虎豹转疾雏鹰,倒分前后左右分明”。
醉拳技法讲究眼、手、身、腿、步的配合。眼法有视、瞧、藐、瞟;手法有点、盖、劈、插、刁拿、采、扣;身法有挨、撞、挤、靠;腿法有勾、挂、盘、剪、提、蹬、弹、缠;步法有提、落、进、撤、碎、击、碾、盖等。其跌扑滚翻的内容有“鹞子翻身”、“小翻”、“拔浪子”、“单提”、“折腰提”、“鲤鱼打挺”、“抢背”、“扑、虎”、“窜毛”、“盘腿跌”、“剪腿跌”、“栽碑”、“扑地蹦”、“跌叉”、“磕子”、“乌龙绞柱”等。
练习醉拳要求达到神传意发,手捷眼快,步碎灵活,刚柔相济,动迅静定,形神兼备。醉拳在外形上东倒西歪,醉形逼真,但要求做到拳谚所说的“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摇摆等动作中,处处暗含着闪、展、腾、挪、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动打西等武术的技击要点。醉拳对腰腿的柔韧性、关节的灵活性、内脏的功能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要求都较高,而且通过表演能给人一种挺拔、轻盈、潇洒的感觉。醉拳一直被列为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在历次武术盛会上这个项目深受人们欢迎。
醉拳是以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寓藏武术进攻与防守技术为一体的象形拳术。其特点是快速多变,出奇制敌。并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倍受习武者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
醉拳内涵极为丰富,仅醉拳套路即分为“醉八仙”、“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及“鲁智深醉打山门”等等。现在流传较广的醉拳大体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术实用性;一类是现代醉拳套路,实出跌扑滚翻,醉形醉态的表现性。醉拳看似前仰后合,左歪右斜,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毫无规矩可言。实则不然,武术讲求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在醉拳中也不例外。倘若没有武术规矩,其又真正成了醉汉,又何处谈为武术功夫?醉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严守醉拳规矩的,其飘逸、洒脱的动作是经过长期刻苦训练,而体现的高度熟练化而已。
醉拳的手型主要有:拳(四平拳、端杯拳)、掌(柳叶掌、自然掌)、勾(五指勾)及指(洒瓶指)。手法主要有点“掐、扣、冲、劈、砸、推、摔、砍、捅等。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提膝步等。步法有上步、退步、提步、落步、碎步、出步、碾转步、插步、盖步、旋转步、梅花步及随形步。腿法主要有弹、蹬、踹、勾、缠、绞、挂、扫、截等。肘法有盘、顶、挑、摆、砸等。膝法有顶、撞、跪、格等。此外,醉拳的眼法、劲法、身法及桩法也颇有讲究。
醉拳的功架造型多为半倾半斜,以倒非倒,以倒取势。常在重心失势间变化动作,来防御对方,攻击对方。醉拳身法常以来、合、外、降、拧、转、旋、摆和前俯、后仰等变换。劲力上通过站、带、缠、弹等体现出如痴如醉、狂放不羁的风格。醉拳利用掀脚拨跟来表现踉跄醉态,并施展挨、撞、挤、靠等肩、胸、背、胯的技击方法。醉拳还有“上盘百枝摇,中盘如铜鼓,下盘似生根”的说法。眼法讲求迷惑对方,主要有视、瞧、瞄、瞟、痴、乜等。桩功分为静桩和动桩等两种。静桩又有开立桩,马步桩,提膝法;动桩有拧转桩、晃摆桩等。桩功最大特点是要求脚跟拨离地面,脚掌着地。
醉拳从形态上,主要可分为斟酒、初饮、微醉、颠狂醉、烂醉及醒酒等几种醉形、醉态。醉拳有不少是跌扑滚翻动作,如扑虎、栽碑、头翻、侧空翻、后空翻、摔盘,双飞爷与跌、旋子转体360度、金绞剪、鲤鱼打挺、乌龙绞柱等。
醉拳的技击特点是以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并在技击中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步法身变,刚柔相济,形神合一,意气相配,克敌制胜。实战战术讲求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等。
醉拳虽然好,但要学练好醉拳并非朝夕易事。首先要有良好的武术基本功和身体素质,再有要结合醉拳本身特点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练,形成一个滚动良性循环;学习---训练---提高的轨迹。
参考资料:http://www.zh5000.com/ZHJD/zgws/2006/zgws-0089.htm
⑽ 观《醉拳2》——说说黄飞鸿世界的那些爱国主义
听成龙大哥唱的《醉拳》很有感觉,于是又去把电影看了一遍。电影中搞笑片段笑得很开心,武打片段干脆利落心潮澎湃,亲情演绎的心肠百转,人物刻画相当丰满。如果仅仅是这些,《醉拳2》只是一部优秀的喜剧动作片,不是经典。它的经典之处还在于它所表现的爱国情怀。
我们从那些经典的香港电影中看到可以触摸的爱国情怀,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样板戏。有很多人可能对电影情节不记得了,我网络醉拳2里的情节,大家进入下状态。
国宝是整部的电影的线索,电影开篇由称为‘满清最后一位武举人’的福民祺盗英国人从中国掠夺去传国玉玺构成。在以后,成龙电影‘国宝情’多次出现过,比如《12生肖》。近些年欧洲出现的文物拍卖价格也屡创新高。消费的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爱国情。
说句大家可能会生气的话,在民国动荡时期,那些文物在英国人手上比在我们手上好。中国每一次改朝换代,战乱都会对前朝的文物极大的破坏,多少典籍、建筑、画卷焚于战火。给英国人放在博物馆里,虽然有些羞辱感,但是毕竟还是留下来了。
反派头子谭昌说了一句话‘文物又不能吃,他们不做,自然有人会做’,话虽然刺耳,却是电影最真实的一句话。我们的国宝不是那些死气沉沉的物件,再有艺术价值的东西也需要像马未都那样有水平的人才能看出来。我们丢失的国宝也不是那些汉奸,狗腿子,二鬼子。
我们丢失真的国宝,是老百姓吃不起饭,是工人被强迫加班没有加班费还要被打。工人们不被当人看,那些工人还不敢走,因为还有一大批比他们更加廉价、更愿意加班的工人。
需知我们看到所有的近代史都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当我们只看到历史的结果时,我们会热血沸腾,会义愤填膺,会像黄飞鸿一样拳打英国佬。看到历史的原因时,才会让我们睿智,不重蹈覆辙。今天的英国佬,已经不配我们拳打脚踢了,英国已经沦为一个二流国家!历史的轮回真是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