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近要去保山,大家给推荐一下酒店吧,谢谢了,环境好的。
星级酒店当然是兰都饭店和官房大酒店了。 如果是找价格合适,干净舒适好住的酒店,推荐金润酒店, 位置在保山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大门正对面!酒店提供经济舒适的入住服务。
⑵ 请问保山现在有几家电影院啊哪家比较好啊谢谢~~
共有两家,这家是很早以前的了,这家要好些,是新开的。还有一家在马里商业中心的3楼,一家在保岫广场
⑶ 我是云南、保山的、明天我和一个我很喜欢的女孩第一次约会,有的人可以帮我想一个,保山一日游吗,在400以
400?哥们儿,完全足够了,听我的没错!
1、早上八点约她出来,到保山一中后大门往西几十米的的姐告小吃吃一碗饵丝,味道超好!(两人10元)
2、吃完再往西走几十米见到红叶超市,与她进去买点饮料、饼干、口香糖之类的小东西(20元)
3、坐出租车到公交车公司(4元)
4、在公交车公司坐车到龙王潭公园(4元+两人6元门票=10元)
5、领她逛逛公园,看看那儿的鱼,看看那儿的龙王象,吃点儿零食,吃碗当地的豆粉(15元)
6、下午2点坐马车到板桥镇。(8元)
7、与她在板桥镇下,领她逛下板桥街,体会一下纯正的农村文化,买点当地的特色糕点。(30元)
8、4点30分左右回城,坐公交(4元)。
9、5点多点到城上,坐出租车到腾冲小吃吃饭。(出租车4元+吃饭80元=84元)
10、带她去马里电影院看电影|(两人五十+出租车4元)
11、看完电影走路或者打车到城南盛世泊客咖啡喝咖啡或者喝茶(70元+4元)
12、送她回家(4元)
13、总计317元,她定会觉得你会玩,并且不吝啬钱!靠谱!
⑷ 关于 B 级片,韩国导演朴赞郁有什么看法和偏爱
“通过 B 级片式的美学,可以实现现代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可能。”
《朴赞郁的蒙太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朴赞郁 1997 年到 2005 年间的文章及电影札记,记录了《共同警备区》《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等电影的诞生过程及创作理念。 18 篇专栏随笔记录了朴赞郁日常的所思所想,从文学到音乐再到电影,显露出其精神世界一角。 12 篇专访实录及创作访谈,并收录 130 张照片,讲述“复仇三部曲”等电影诞生过程,记录拍摄过程中的糗事。13篇影评解析,看既是导演又是影评人的朴赞郁是如何评论《教父》《银翼杀手》《西北偏北》等经典电影。
作者简介
朴赞郁,1963 年生于韩国首尔,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以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开创了韩国电影的新类型。 2002 年,执导犯罪片《我要复仇》。 2004 年,《老男孩》震惊世界并夺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05 年《亲切的金子》入围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复仇三部曲 ”蜚声国际,在全世界掀起了韩国电影热潮。 2016 年携电影《小姐》席卷戛纳,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书籍摘录
关于 B 级片
各位读者,大家好!
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我之所以写这样一篇文章的缘由和文章的性质。从电影视角来解释的话,跟伍迪·艾伦经常使用的手法类似。比如,他在《安妮·霍尔》的开头说了这样的话,大概内容如下:
我们就像抱怨某家餐厅既不好吃量又少的客人那样,会抱怨人生苦短。但如果真的那么痛苦,又为何渴望它再长点呢?就像那些明知自己很差,却还不愿加入愿意接纳自己差评俱乐部的人那样,我也对自己的女人有着扭曲的视角。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将向您解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再举一个例子,《人人都说我爱你》是一部与普通观众的生活相去甚远的关于富人们的电影,下面这番话是导演的一种辩解:“这部电影与传统音乐剧式的喜剧有所不同,因为(作为主角的)我们家族非常富有。”
总而言之,我的开头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辩解。先从结论说起的话,亲爱的朴恩实总编给了我一个相当没有常识的托付。之所以用“没有常识”来形容,是因为他根本没留给我写东西的时间。跟往常一样,他又给我灌迷魂汤,言不由衷地说只有我才能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交出文稿。我最讨厌这种人。据我所知,这种人不仅稿费给得非常少,还会在截稿前拼命地催稿,《巴顿·芬克》那部电影我可没白看。
都怪自己在酒席上精神萎靡,既然都答应人家了,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为了避免他重蹈覆辙,给他一个警醒,让他知道在紧迫的时间里仓促赶出来的文章究竟有多糟糕。就像《巴顿·芬克》电影中诠释的那样,如果非逼人家写东西,说不定就会出现连环杀人案。
说到这里,很想引用电影史上最优秀的箴言家让-吕克·戈达尔的话:“导演通过电影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说出来。”我最尊敬的韩国导演金绮泳在他最具独创性的
B 级片代表作《追逐杀人蝶的女孩》中有一句台词:“意志!只要有意志,绝对不会死!”这句台词在本片中重复了近百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也以“我相信美国”的台词作为电影的开头,还有科恩兄弟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开头直言“我说的是友情、性格和伦理”。
而我最想写的就是直言不讳。除了前面特别要给朴恩实的教训之外,我还会向广大读者保证,我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绝对值得期待。众所周知, B
级片是低成本电影。为什么不直接说成是低成本电影,而非要叫 B 级片呢?其中隐含着非常具体的历史性和美学。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到 50
年代间,美国出现了两类电影,多位明星出演、拍摄规模很大、大投资的 A 级片,以及一个明星都没有而且没什么壮观镜头的 B 级片。
所有现象都有它的物质基础。当时美国影院放电影之前,都会像韩国影院播放《大韩新闻》那样先放映新闻或动漫。于是有人建议,与其放一些无聊的片段,不如给观众赠送一部完整的电影。在除了电影没有其他娱乐项目的当时,不管赠送的电影多么荒唐,掏一份钱看两部电影始终是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直到如今,到恩平区桃源剧场看电影还是能遇到这种事,以惊人的眼光挑选的两部电影总是充满了诱惑。总而言之,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观众可以免费看电影,而电影院也可以吸引更多观众。
电影《追逐杀人蝶的女孩》海报,来自:豆瓣
那么,电影公司的立场又是怎样的呢?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件好事,还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创新经营。
第一, B
级片的票房收入不是在上映结束后以百分比的方式结算,而是先预定,即按照一定的价格提前预售,先收款后交货。所以从全国各影院收取全部资金后在其额度内(当然是先留下足够的利润)进行电影制作,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赔本。
B 是一种保本式的买卖策略,A则是赌注式的赚钱游戏。
这种做法是能够弥补电影产业赌注性质的最好方式。况且,当时的好莱坞明星们个个都是一出演就能保证创收的大腕儿,可不像如今的演员,明明不能保证票房成绩,还拿走高昂的酬劳。可见当时的大众电影公司挣钱多容易啊!
第二, B
级片是可以积极利用闲置人力的媒介。当时的情况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的演员和制作团队都跟专业的摄影棚签订劳务合同拿薪资,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拍A
级片。在这种情况下,一年拍数十次、数百次的 B
级片就成了香饽饽。当时的好莱坞周围有的是电影领域的失业者,单从创造就业机会这一角度来看,这是对社会非常有益的事情,它能够让游手好闲但照样领工资的员工们发挥自身价值,能够训练那些没有什么行业经验的新人,同时也是傲慢无礼的人们被流放的地方,更是那些寿终正寝的巨头颐养天年的养老院。
第三, B 级片是攻略夹缝市场的前哨基地。 A
级片的目标是制作所有人都喜欢的电影,但是这种普遍性却隐藏着巨大的陷阱。就像不是所有的咖啡爱好者都喜欢星巴克一样,无论在哪里都存在着不喜欢普遍性的少数人群,这是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存在的事实。即使如此,如果您以为好莱坞顶级电影公司的老板们想的都是——那些早已对一成不变的明星系统,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五官立体的人物形象,一模一样的圆满结局,始终安于现状、拥护现有体制、心存男性优越主义与种族歧视等非批判性保守主义厌烦的人也有权利看电影,那么我只能说您太不了解生意人的心思了。实际上,如果将拥有各种取向的少数观众汇集在一起,其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错过了未免太可惜。因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筋疲力尽》出名的
Monogram 是传说中的 B
级片制片厂,这家制片厂的老板史蒂夫·布罗迪给出了非常明快的说明:“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吃蛋糕,有的人就喜欢吃面包,甚至有些人相比刚烤出来的面包,更喜欢吃干瘪的面包。”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 B 级片都非常精彩,恰恰相反,大部分都是垃圾。从企划到上映仅一个月时间,在短短半个月内做出来的电影能好到哪里去呢? B
级片数量非常可观,但极少出现杰作,而那些杰作跟投入庞大资金的大片相比,往往散发出出乎意料的品质之美。雅克·特纳在拍完奥逊·威尔斯的《伟大的安巴逊》后,利用既有的拍摄场地随手拍了另一部片子《豹族》,它的收入相当于制作费的三十倍。当然,从作品的价值来看也是绝不逊色的杰作。正因为是杰作,后来还启用了当时最著名的明星娜塔莎·金斯基重新翻拍。其实最近好莱坞翻拍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当年的
B 级片作为母本的。
譬如雅克·
特纳导演的《豹族》,以及《变蝇人》《死亡漩涡》《天外魔花》《异型基地》《谍海军魂》《魔童村》《火星人玩转地球》《长骑者》《恐怖角》《怪物》《邮差总按两次铃》《科学怪人》《德古拉》《变种DNA》《异形奇花》《赌命狂花》……这些作品具有即使过了数十年也毫不褪色的生命力,只是技术上有所欠缺而已,所以好莱坞可能认为只要重新包装就能再次商品化。可见传承至今的好莱坞名作很多都是
B 级片,这一点说明什么?决定成功与否的是才能,而不是金钱。这是在艺术与商业领域共通、唯一且永恒的真理。
这是当时好莱坞用最少的钱与最多的才能完美结合的一种方式。因为随便怎么做也不会有任何损失,所以制片公司老板和企划者们并没有给 B
级片制作团队施加太多压力。换句话说,就是变相放任了。只要不需要更多的钱并按时交片,就万事大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所有的 B
级片都是类型片,西部片、恐怖片、黑帮片、色情片、科幻片……既然追求拍摄速度,这些电影也只能走类型片的路子。因为得用既有的拍摄场景、已做好的服饰、不知用了多少次的道具来拍片,关于这些情,境蒂姆·波顿导演已通过电影《艾德·伍德》做了精彩演绎。
一些心存猫腻的导演也许还能从中感受到自由。说得夸张一点,这是一个发泄通道。在生意人的死角地带陆续长出美丽的毒蘑菇。非凡的人们抱怨连天的时候,懂得感恩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条件的少数天才陆续创造出了
B 级片杰作。这些作品虽然拍摄资金捉襟见肘,但正因为贫穷才显得更加美丽,正所谓好的坏电影。
不是说美学源自经济学吗?意思是说,如果物质条件不同,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美学。换句话说,低预算电影自然会产生其特有的美学。不要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去理解低预算电影,而应该用独特的美学视角去理解。
B
级片制片人应以人情味战胜大片,要以一路走到黑的倔强战胜完美的技术。无论如何也要创造出不同,只有如此才能凸显出有别于高投资电影的价值。第一是个性,第二也是个性,唯有个性才是贫穷艺术家的武器。(现在明白我为什么在摇滚音乐杂志采访时谈及B级片了吧。)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威廉·卡斯尔有一个代表作,叫《夺命第六感》,这部作品引发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观影丑闻。影片中的怪物杀害电影放映员的一刹那,电影一度中断,让人以为正在播放的《夺命第六感》突然中断了放映,然后银幕上走过长得很像蚯蚓的可怕怪物,观众们完全被蒙蔽,以为这是真实情况。还有一个就是从水龙头涌出来的血水填满了浴缸,那一刻黑白电影突然变成了彩色,剧场顿时一片混乱。是不是很惊人啊?这些还都是
50 年代发生的事情。
可见,通过 B
级片式的美学,可以实现现代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可能。掀起超低预算电影热潮的《杀手悲歌》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电影开头主人公马里亚奇走进了村庄,他在村口地摊旁边吃着杧果。剧本里原本写的是花钱买的杧果,但时间紧迫的罗德里格兹导演来不及拍掏钱买杧果的镜头,所以用旁白“白吃的杧果……真是个宅心仁厚的村子,有种会走运的预感”代替了这个片段。但在那之后,他遭遇了一场噩梦般的现实。如果拍摄《落水狗》的塔伦蒂诺有足够的钱和时间,那么抢劫宝石店时应该可以拍出炫目的枪战以及追车的场面吧?如果这样的话,也许这部电影根本无法获得“世纪末电影的真正出发点”的美誉。策划犯罪的场面之后,犯罪过程被省略,直接出现被警察通缉的场面,这种非常大胆的故事情节恰恰就是让所有评论家和影迷为之疯狂的地方吧?对于低预算导演来说,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够将恶劣的条件转变为独创性表达方式的转祸为福的技术。现在写这篇文章的我当然也需要这样的才能。
如上所述,我大致说明了一下之所以写这篇稿子的背景和文章的性质。现在我们正式切入这篇文章的正题吧,就是关于前面我说过的那个教训。哎呀!怎么办?约稿字数已经满了……没办法,各位,我只能道别了。
电影《东京流浪汉》海报,来自:豆瓣
我爱的 B 级片
《男人的争斗》
因为麦卡锡主义盛行而被迫离开美国的朱尔斯·达辛,在巴黎绽放了黑色之花。没有一句台词,只是不断出现宝石店的抢劫片段,观众在抢劫过程全部结束之后才得以喘口气,整个过程长达 30 分钟。
《死吻》
描写的是卑鄙冷酷、厚颜无耻的侦探,是最具“迈克·哈默”风格的迈克·哈默。用极端的反差表现出来的黑白画面如实地展现了冷战时期独有的风景线。
《追逐杀人蝶的女孩》
金绮泳,如果非要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话,何不选择法国或者西班牙呢?如果非要选择韩国的话,晚生 40 年也可以啊。
《泽丽丝与伊莎贝尔》
本片讲述的是跟佛兰德斯绘画所蕴含的“慵懒与寂静”这一传统风格形成极大反差的颠覆性故事。如果阿仑·雷乃是对同性恋情感兴趣的人,抑或大卫·汉密尔顿是个天才,那么也定会拍出这样一部电影的。这部片子又有点儿 B 级日本少女课外班动漫的影子。
《电钻杀手》
主角是由导演亲自扮演的年轻艺术家。在纽约夜空中响起电钻的金属声。直到30年后的今天再看,剧本、拍摄、音乐都毫无违和感。
《东京流浪汉》
最纯粹的铃木的世界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在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尚未超越作为匠人的责任感时才会有的活动照片之快感。
《暗淡的星》
看过这部短篇电影的好莱坞发行商对此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再多拍几分钟就能在影院上映了。”那是约翰·卡朋特和丹·欧班农正式出道的瞬间。
《解决者》
李斗镛应该尽快被重新发现。艺术电影《皮膜》,大作《最后的证人》固然是杰作,但这部影片的冷酷无情才是李斗镛的精髓。足以让人联想到沃尔特·希尔年轻时候的破坏力。
《黑色星期日》
这是芭芭拉·斯蒂尔的代表作,她也凭此片登上了邪教女神的宝座,这部影片传统哥德式的恐怖阴森场景令人难忘,是意大利式表现主义影片的杰作。
《入侵者》
罗杰·科曼有几个不同时期的杰作,但最令他自己骄傲的就是这一部。威廉·夏特纳在此片中的表演,也许是在罗杰·科曼所有作品中水平最高的。
⑸ 女孩子必看的电影有哪些
黎巴嫩一个小城镇里的法庭,12岁的男孩扎因因为持刀伤人被判入狱,不过在律师的支持下,扎因起诉自己的父母,是因为父母不能为他提供保护和安全感。扎因的父母很穷,负担不起抚养孩子们的费用,这意味着扎因不能获得身份证,所以扎因是一个没有资格获得护照的黑户,无法去学校上学,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也无法在医院获得救助。
扎因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工作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杂货商老板对扎因的妹妹有一种邪恶的兴趣。当扎因的父母把妹妹卖给杂货商时,扎因无比伤心跑到了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扎因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拉希尔,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的生活比扎因稍稍好一点点,拉希尔隐瞒了她有个一岁的儿子约拿斯,为了逃避雇主和政府部门的监视,她在工作时一直把孩子放在购物车上,她住在一间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攒钱试图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4]。
麻花视频提供全能影视,麻花视频,平民影院,热门电影,热门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免费观看,最新电影,最新电视剧高清播放,无广告急速播放观看体验极佳,,用过都说好!
⑹ 北京国际电影节简介及详细资料
北京国际电影节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 *** 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北京国际影视交流促进中心承办的大型电影活动,自2011年创办。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定位于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是促进中国电影事业、产业发展,增进中外电影交流、交易、合作,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创办以来,北京国际电影节累计吸引万余名嘉宾、百万人次民众参与其中。北京展映活动共放映影片近800部,放映场次达1600场;共举办11场主题论坛,邀请到马克-穆勒、詹姆斯-卡梅隆、吕克-贝松、吴宇森、陈可辛、基努-里维斯、韩三平、保罗-哈尼曼等众多知名电影人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经验;电影市场累计吸引了约1800家电影公司和机构的近7000名业内人士,总计167.98亿元的市场签约额创下中国电影节展交易额纪录,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交易市场,超过了亚洲仅有的三个国际A类电影节东京、印度和上海,交易额紧追世界最大欧洲的坎城电影节电影交易市场。近300家国内外媒体的2000余名记者对北京国际电影节进行了深度报导。
活动的宗旨为“融汇中国国内与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与交易平台”。
电影节的标志是一枚有着七彩叶片的风车,七枚叶片代表电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艺术。每枚叶片上都有胶片的齿孔,意为每枚叶片都是城市的一个剪影,代表城市的进步与电影文化的发展之间的某种关联性,“转动的风车寓意著吉祥如意,也预示著电影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3年3月21日,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京发布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奖杯、第三届电影节海报,并为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6家指定展映影院举行授牌仪式。
制作历时5个月,创意设计60多款方案
天坛奖奖杯的设计思想,源于天坛奖“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核心价值理念,它集中体现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主旨,体现了“天坛奖”的评奖定位和目标,充分表达了北京电影和中国电影与全球电影交流与对话、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世界电影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
奖杯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过程历时5个多月,共创意设计60多款方案,经过了十几轮筛选修改,先后得到国内10多位著名的设计、雕塑、工艺等方面的专家帮助和指导,经过反复研讨论证,以及对奖杯造型精雕细琢制造出这个奖杯成品。奖杯整体高度为45厘米,其中基座高9厘米,杯身高36厘米,都是“9”的倍数,喻指天坛奖的至高荣誉。“9”谐音“天长地久”也是人们崇尚吉祥之涵义。
1.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高端化、市场化的大型电影主题活动;
2.中国电影产业走向世界和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3.北京建设国家文化中心的重点文化活动;
4.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
“天坛奖”的评奖每年一届,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等10个奖项。
北京国际电影节着眼于国际一流电影节定位,拥有创新的内容与形式,有利于扩大民众参与规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最佳化活动场地布局、全面提高电影节举办水平,有利于将北京国际电影节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北京风格”的著名文化品牌。
北京国际电影节把中央和北京市的电影优势资源进行了深度整合,是北京乃至中国电影产业走向世界和与国际合作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对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第1届北京国际电影季
第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10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于2011年4月23日至4月28日举办。
于2012年4月23日至4月28日举办,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主场地。
2013年4月举办,从本届开始设立了主竞赛单元“ 天坛奖 ”,它将成为北京电影节的常设主体活动,每年一届,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共10个奖项。
这届共收到了56个国家、地区的531部影片报名参赛,有15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天坛奖”十个奖项。
奖项名称 获奖最佳影片
《一九四二》(中国)最佳导演
凯特·休特兰《少女洛荷》(澳大利亚)最佳编剧
保罗·安德鲁·威廉士《献给爱妻的歌》(英国)最佳男主角
特伦斯·斯坦普《献给爱妻的歌》(英国)最佳女主角
颜丙燕《万箭穿心》 (中国)最佳男配角
瓦哈格·西蒙恩《父辈足迹》(亚美尼亚)最佳女配角
海伦娜·伯翰·卡特《远大前程》(英国)最佳摄影
亚当·阿卡波《少女洛荷》(澳大利亚)最佳音乐
瓦哈格·海拉佩恩《父辈足迹》(亚美尼亚)最佳视觉效果
常洪松《一九四二》(中国)评审会特别奖
阿娜伊斯·巴贝-拉瓦莱特《求主垂怜》(加拿大/法国)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交易在中华世纪坛举办。据统计,本届电影节市场活动实现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额逾105亿元,比上届增长20%,洽商金额再创新高。
在本届电影节上,来自法国、韩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机构和展商共举办了13场推介活动,围绕后期特效及技术和电影外景地拍摄进行宣传推介。32个签约项目涵盖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其中投资制作38.03亿元,影视院线、影视基地、文化地产建设项目34亿元,影视素材库等项目10.17亿元,电影基金项目累计签约额23亿元。
据悉,本届电影节电影市场的参展展商数量达248家,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展商125家,数量首次超过国内展商。主办方首次提出“电影要素”的概念,在关注著作权交易的同时,将展示交易主体延展到电影策划、制作、发行、院线、宣传等电影全产业链。
奖项名称 获奖最佳影片
《寻子记》导演:瑞奇·梅塔(加拿大、印度)
最佳导演
王家卫《一代宗师》(中国/中国香港)
最佳编剧
周智勇、张冀、林爱华《中国合伙人》(中国)
最佳男主角
纪尧姆·古依《声梦奇遇》(法国)
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一代宗师》 (中国)
最佳男配角
艾伦·里克曼《爱的承诺》(法国)
最佳女配角
李莱(李甄)《《素媛》(韩国)
最佳摄影
菲利浦·勒素《一代宗师》(中国香港)
最佳音乐
《声梦奇遇》(法国)
最佳视觉效果
《火箭》(澳大利亚)
2015年3月16日上午,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 *** 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组委会公布了本届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审会评审名单、介绍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筹备情况、特色亮点、“北京展映”单元的进展情况以及嘉年华活动概况,同时公布了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定于2015年4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开、闭幕式将移师怀柔雁栖湖景区。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整体活动包括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市场、电影嘉年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七大主体活动。
奖项名称 获奖 最佳电影奖 伯纳多·阿雷利亚诺《暮年困境》(墨西哥) 最佳编剧奖 马雷克·雷斯卡克《孩子》(斯洛伐克/捷克) 最佳导演奖 让-雅克·阿诺《狼图腾》(中国/法国) 最佳男主角奖 阿尔杰米·齐平《白夜》(俄罗斯) 最佳女主角奖 尤利娅·别列希尔德《女狙击手》(俄/乌克兰) 最佳男配角奖 梁家辉《智取威虎山》(中国) 最佳女配角奖 爱娃·班德尔《孩子》 (斯洛伐克/捷克) 最佳摄影奖 托马斯·斯诺内克·阿斯科《孩子》(斯洛伐克/捷克) 最佳音乐奖 《格鲁伯·特蒙特》 (奥地利) 最佳视觉效果奖 郭建全、克里斯蒂安·拉鲁《狼图腾》(中国/法国)2016年4月19日至4月21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4月16日18:00,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
《梦想合伙人》、《纽约纽约》、《长江图》、《快手枪手快枪手》、《我的战争》、《谁的青春不迷茫》、《冒牌卧底》、《我们的十年》、《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纽约人在北京》 、等剧组主创亮相开幕式红毯,全程直播。
奖项名称 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奖 桑迪亚哥·米特雷《帮派》(阿根廷) 最佳编剧奖 桑迪亚哥·米特雷、马利亚诺·林纳斯《帮派》(阿根廷) 最佳导演奖 克里斯蒂娜·罗森达尔《理想主义者》(丹麦) 最佳男主角奖 路易斯·霍夫曼《地雷区》(丹麦) 最佳女主角奖 多洛莉丝·房兹《帮派》(阿根廷) 最佳男配角奖 金士杰《师父》(中国) 最佳女配角奖 克婕万·特斯克哈卡娅《命运女神》(乔治亚) 最佳摄影奖 马里乌斯·潘度卢《喝彩》(罗马尼亚) 最佳音乐奖 苏内·马丁《地雷区》(丹麦) 最佳视觉效果奖王程程《滚蛋吧!肿瘤君》(中国)
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2017年4月16日至4月23日在北京举行,自2017年4月8日起至电影节结束在北京29家影院展映500部左右,1000多场中外佳片。
2017年4月16日,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在怀柔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举行,组委会决定,将《喜欢你》作为电影节开幕片。巴西电影《复仇》成为“注目未来”单元开幕影片。本届北影节开幕红毯星光熠熠,《建军大业》、《西游记之女儿国》等多个剧组将先后亮相。
本届电影节开幕式将以恢弘磅礴的情境舞蹈表演《中国意象》来完美展现北京与电影的时空对话与血脉交融,另一个主题大秀《穿越梦想》,则通过中国元素及北京元素将经典电影中的经典场景进行串联。当红“北京小花”关晓彤和挪威新晋人气“鲜肉”乐队配搭,将带来洋溢青春活力的影视歌曲串烧;著名唱将谭维维则首次面向全球献唱张艾嘉导演今年6月即将上映的新片《相爱相亲》的主题曲《陌上花开》。
奖项名称 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奖 《卢卡》(乔治亚) 最佳编剧奖 梅峰、黄石《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国) 最佳导演奖 卢苏丹·格鲁吉泽《他人之屋》(乔治亚/ 西班牙/ 俄罗斯/ 克罗埃西亚) 最佳男主角奖 范伟《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国) 最佳女主角奖 戈拉布·阿迪娜《姐姐》(伊朗) 最佳男配角奖 加布里埃尔·阿坎德《约翰之子》(法国/加拿大) 最佳女配角奖 丽娅·卡帕纳德泽《卢卡》(乔治亚) 最佳摄影奖 戈尔卡·戈麦斯·安德鲁《他人之屋》(乔治亚/ 西班牙/ 俄罗斯/ 克罗埃西亚) 最佳音乐奖 马蒂·厄戈内、西尔万·戈尔德贝格《施毒天使》(法国) 最佳视觉效果奖 雷诺·佩特格《奥托·布鲁姆的一生》(澳大利亚)2018年4月16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最佳影片颁奖礼在中国科技馆举行。
最佳创意影片 《后院风光》 最佳特效设计影片 《时间旅行》 最佳国产影片 《黄土高原》 最佳观众推荐影片 《美国音乐之旅》 最佳科学传播影片 《海洋》2019年4月20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完全获奖名单公布。
最佳影片奖 《幸运儿彼尔》(丹麦) 最佳导演奖 《日暮》(匈牙利)拉斯洛·奈迈施 最佳男主角奖 《侍者》(希腊)阿里斯·瑟夫塔利斯 最佳女主角奖 《德黑兰,爱之城》(伊朗)弗鲁格·凯哲贝格里 最佳男配角奖 《战火星球》(德国/英国)约翰·亨肖 最佳女配角奖 《第十一回》(中国)窦靖童 最佳编剧奖 《第十一回》(中国) 最佳摄影奖 《恐惧》(印度)尼克·普利文 最佳视觉效果 《流浪地球》(中国) 最佳音乐 《侍者》科蒂·K(希腊)一 主办单位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 ***
二 支持单位
文化部、外交部、教育部、海关总署
三 承办单位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 北京市著作权局)
四 协办单位
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中国电影资料馆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制片分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进出口分公司
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 *** 办公厅
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北京市 *** 新闻办公室
北京市 *** 外事办公室
北京市 *** 口岸办公室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市国家安全局
北京市工商局
北京市文化局
北京市卫生局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
北京市文化行政执法总队
北京海关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 ***
中国电影博物馆
北京电影家协会
北京电影协会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电视台
国家大剧院
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搜狐公司
五 独家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联合网路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各国著名电影节主席寄语
加拿大蒙特娄国际电影节主席赛吉·洛赛克:他非常高兴北京终于有了国际电影节,这是北京宣传中国自己的电影的新纪元。北京作为一个大国首都,既古老又现代,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完全有能力主办大型国际电影节。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史蒂芬·劳丁:中国拥有悠久的电影历史,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这自然就将“BJIFF”置于非同一般的起点。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诞生是众望所归。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尔科·穆勒: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诞生了,令人欣喜的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在传递著一种崭新的文化。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诞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平台,这个平台上面不同的语言、文化都有充分的体现,人们可以探讨做电影的各种新方式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会主任基里尔·拉兹洛戈夫:北京国际电影节本身就是一件能够引起轰动的事件。中国首都北京以它丰富多彩的历史完美契合了在中国举办电影盛事的初衷,深信在不远的将来它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文化盛事之一。
澳大利亚Tropfest 国际短片电影节主席约翰·波尔森:这是他第一次来北京,而这第一次,带给了他更多的震惊;从开幕式到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他对第一次举办北京国际电影节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感到不可思议;他希望北京国际电影节也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并对北京带给世界影人这样一个优秀的电影节活动表示感谢。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史蒂芬·劳丁:依托迅速发展的庞大市场,北京国际电影节有希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主要的电影节之一。十年、二十年之后,一些曾经来过北京的人会说,中国电影和电影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席焦雄屏女士:“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不仅仅像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一样立足于本土,而是具备更高的、国际化的视野,金像和金马走的都是华语路线,我觉得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层次会更高,和国际上的坎城、柏林、威尼斯电影节平起平坐,我对它的期许是这样的。”
萨洛尼卡电影节代表Thanos Tavropoulo先生:北京电影节的升级会让中国的电影产业实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国际电影制作公司来到中国,与中国电影人和电影公司合作,他提出北京电影节的升级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鼓励独立电影的拍摄。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选片主任Razlogov Kirill先生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除了现在这个年轻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之外,还有上海国际电影节,但是应该有一个电影节是建在它的文化中心,而不只是经济中心。”
“华语国际编剧节”启动仪式暨战略发布会于2018年10月18日在北京举办。相关领导、学术界代表、编剧、导演、制片人、影视机构出席此次发布活动。“华语国际编剧节”是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北京名赫集团、阿里文学三方联合倡导并主办,是国内首个以“编剧人”品牌核心、以文化产业需求为导向,贯通文娱全产业链与文创产业价值链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产业综合平台。
⑺ 请问保山现在有几家电影院啊哪家比较好啊谢谢~~
有马力商业中心那家,还有金典影院(在惠购量贩旁边,也就是花城宾馆对面),还有就是保岫广场哪里啦,对比的话我个人觉得金典是最好的,环境和马里的一样,价格优惠一些,保岫广场的比较便宜,电影也少,其余两家都是同事放映很多部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