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风声》电影观后感
风声观后感
国庆期间有不少号称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影片开始轮番上映,但除了那一部汇集了172位明星的鸿篇巨制《建国大业》之外,貌似能够与之抗衡或者说除了此片之外最受人瞩目的电影也只有《风声》了。原因有三:一是《风声》聚集了国内几位赫赫有名的一线大腕:周迅、李冰冰、张涵予、黄晓明、王志文等等,而能够吸引到“一帝两后”级的演员参演,此片的阵容的确不容小觑。
二是《风声》的出品方是国内娱乐业最着名的民营公司“华谊兄弟”,而华谊兄弟公司今年最重要的营销战略之一就是要借此片打造出中国电影的谍战类型片。
三是《风声》中客串演出的诸多配角均是目前在影视圈炙手可热的热门演员:段奕宏、吴刚、倪大红、刘葳葳等等,这些优秀演员的加盟也让影片更令人期盼。
于是,在国庆长假期间,邀请了全家六口人“浩浩荡荡”地一齐去影院观看了电影《风声》。果如自己所期盼的那样,电影真的很好看,几位主演的倾情演出绝对够卖力,演技也都是一顶一的到达了高水准,算得上是各位主演的作品中带有标志性的经典之作了。诸多配角的客串也极其的到位出彩!我最喜欢的演员段奕宏在片中的客串表演就像电影宣传中各路媒体所说的那样:绝对是光华夺目,令人印象深刻。
虽说与整个影片的故事结构相比,率先亮相的段奕宏短短的几分钟戏份似乎有些不足挂齿,可就在转瞬间的惊鸿一现中,他仍然凭借自己扎实的表演功底和非凡的台词功力,让那个眼神阴冷狡诈声音魅惑迷人一脸谄笑的汪伪汉奸头目枯树生花。第一句台词刚刚说完,原本还有些人声嘈杂的影院就迅即安静了下来,全体观众都屏气凝神地进入到认真观赏的状态……
伴随着长镜头的推进,那位牵动了整个故事的脉络走向、貌似静恭有礼却又十分短命、神情阴郁、面容俊朗得有些过分耀眼的引线人物,就在段奕宏精准细腻的演绎中形具神生,到达了入木三分无懈可击的境地。他的出众演绎丝毫不逊色于在影片中大放异彩的各位主演,当得起最具表演实力的“黄金配角”的美誉。
既然说到了演员的表演,那就从影片的几位主演一一说起吧!
风声观后感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之际,观看了谍战影片《风声》。影片中展现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革命烈士应对毛骨悚然的酷刑宁死不屈。扣人心悬的一幕幕令人胆战心惊,看后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电影讲述了1941年春初,代号“老鬼”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依靠高超的电报破译技术,打入日伪情报科,不断为共产党带给敌方重要情报,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最终显出年轻的生命。
在日本鬼子“抓鬼”过程中,一场场迷局,明暗陷阱,相互猜忌,真是悬疑丛生,跌转起伏。
周迅,王志文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在那里还认识了李冰冰。佩服演员们高超精湛的演技和导演,看着如身临其境一般。
王志文扮演日寇走狗王处长,周迅扮演坚强勇敢的顾晓梦,李冰冰扮演冷傲痴情的李宁玉,张涵予扮演坚不可摧的吴队长,英达扮演宁可自杀的金生火,苏有朋扮演懦弱无能的白小年。黄晓明扮演卑鄙的日本鬼子武田,残忍中掩盖着一颗自卑的心。
开始看,顾晓梦论破译专业不如李宁玉,论社会背景不如白小年,论官职不如金生火,论聪悟不如吴队长,可她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老鬼”,与吴队长完美配合最终将情报送了出去,挽救了革命组织。
先烈们,应对狼面兽性的日本鬼子严刑拷打,大型酷具折磨,疯狗,电椅,魔穿,针穴等,所有的一切能够被剥夺抹杀,不凡的肉体炼造着永恒的精神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顾晓梦怀着赴死的决心,把遗嘱缝在李宁玉的旗袍里,“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期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的决定……只因为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单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我欣赏这部电影的结尾,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吴找到了李宁玉,述说他和老鬼老枪的那些事,李宁玉哭了,泪水穿过岁月,滴在残活二人的心上。
找回昔日战友顾晓梦缝过的旗袍,望着一针一线缝出的电码,勾勒着老鬼鲜活的面容,修补着被战争蹂躏的家园,唤醒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让我们记住《风声》每一个镜头,牢记这段历史,让杯具不再重演!
《风声》观后感
“我不怕死,我只是怕爱我者不明白我为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期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情绪,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于你们同在。”在《风声》的结尾,伴着“老鬼”周迅深沉的画外音和“老枪”张涵予眼中的泪水,我的泪水也在眼眶打转。
我坚定地认为《风声》是个佳作!它让我看到了当年为争取胜利,为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我们的祖辈们所做出的多么艰辛、多么常人无法胜任的工作!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艰难道路上,正面战场上不仅仅有国共两党的英勇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的壮丽篇章,在后方,在敌人的根据地里我们的祖辈同胞们每一天身如炼狱却在用自己的勇敢与智慧为祖国的早日解放而努力。他们也许还会遭受到别人的误解,也会常常十分惊险并利用智慧送出情报,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一天都在为自己被暴露进而遇难而做心理准备。
无论如何艰辛,前辈们都没有退缩,肉体上的严刑酷打依然摧毁不了对祖国对民族对信仰的热爱,而这热爱如此坚定,甚至超越了生命。就是这种捍卫国家,打倒敌寇的信念,使他们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强大毅力,给他们无尽的力量源泉。我们这个年代的青年人同样也需要这样的信念,铭记前人的努力,珍惜今日的果实,拼搏更好的未来!
老枪和老鬼不是两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下去的期望和信念。民族存亡之际,我辈当为此殊死一搏。这是所有遭受迫害的革
命党人的心声。他们,应对酷刑的勇气,应对危险的无畏,应对死亡的淡然,都是因为他们坚信,党和人民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因为他们坚信,即使他们倒下了,仍有千千万万中华子民会奋不顾身为党,为国,为了这份信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直到帝国覆灭,直到将侵略者赶出我们保卫的国土!
人因梦想而伟大,我们的民族因信念而骄傲!一个一个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情,我们纪念他们,就是我们要记住这段历史,纪念这段历史,能够使我们回忆起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回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使历史的杯具永远不再重演。
历史已经过去,唯一没有过去的是革命烈士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烈士,多么伟大的词,那是中国人用汗水与泪水共同拼写出来的,那字符激昂澎湃,鼓舞一代又一代人走向辉煌。我仿佛感觉到了你们那不朽的精神已融入我们的信念,你们那不灭的灵魂,就像火炬一样,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点燃了一把期望之火,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勇前进。中国人还会走下去,带着你们的信念,传递你们的真情!
风声观后感
其实电影《风声》从头到尾看下来,除了那些残酷的刑罚令人产生毛骨悚然的震惊之外,还有一点以外的就是最后揭示出来的“老鬼”竟然是周迅扮演的柔弱主角顾晓梦。其实,以我一般人的想法来看,要做这种成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工作,十有八九就应是个男人的,没想到她一个女同志也能够做到这样。诚然,这也跟时代的特殊性有关系。
说到顾晓梦这个主角,论专业,她不如李宁玉;论后台,她不如白小年;论官职,她不如金生火;论聪悟,她不如吴队长。很多年前,在我们祖国遭受日本侵略,中华民族到了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在日军占领区,在一个大男人都会心惊肉跳的特务环境里,这个外表娇气的顾晓梦暗中递送情报,并策划了多起刺杀日军首领的行动,她就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地下党“老鬼”。自古以来,中国就从不缺乏巾帼英雄式的女性人物,从这一点上来说,顾晓梦这样的女性的产生也就不奇怪了。她不仅仅有着一颗强大的心脏,同时也是十分有计谋的。电影最初叙述中,顾晓梦每一天就是喝酒玩耍,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富家女孩,富有的家族还向汪精卫组织捐过一架飞机,她本来能够生活得很安逸,能够凭借自家财富远离铁蹄践踏的家园出国定居。但是随着故事进展,看她怀着赴死的决心缝在李宁玉衣服上的密码,我理解她为什么选取留下来做地下党,用那瘦小的肩膀承担危险和压力,只为正义,只为她深爱的祖国。电影中顾晓梦一向在给李宁玉缝补那件开线的衣服,此刻明白了她用生命织补的不仅仅仅是衣服的破损,更是修补当时社会中那种正在溃散的民族精神,唤醒那些苟且偷生的麻木同胞。从这些角度来看,不仅仅反映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更像是一种
讽刺的手法,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思救国进取之人,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如果国人自己不奋发图强,那么结局就只有亡国了。
与那些不思进取、不挺身救国的人构成鲜明比较的就是这样一群人。那个残酷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像顾晓梦一样的英雄,为民族独立牺牲了自我。吴队长就是这样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德国军校,但他放下了其他军事强国高官厚禄的邀请,义无反顾回到了战乱中的祖国。是他最早发现了特务们安装的隐蔽窃听器,也是他教会顾晓梦用手语交流,而用言语迷惑敌人。在敌人酷刑面前,他把能暴露自己身份的香烟放到顾晓梦手里,是为了保护党的秘密,也为保全战友生命。但顾晓梦又把香烟放到了逐渐觉醒的李宁玉手中,地下党“老鬼”保住了战友“老枪”的生命。电影即将结束,全国解放后的“老枪”吴队长擦拭眼泪,为所有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战友默哀。确实,自从满清衰弱之后,中国一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直到近代以来,有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思想的影响,中国才慢慢出现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革命之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此刻安定繁荣的中国。
人因梦想而伟大,我们的民族因信念而骄傲!一个一个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情,我们纪念他们,就是我们要记住这段历史,纪念这段历史,能够使我们回忆起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回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使历史的杯具永远不再重演。历史已经过去,唯一没有过去的是革命烈士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烈士,多么伟大的词,那是中国人用汗水与泪水共同拼写出来的,那字符激昂澎湃,鼓舞一代又一代人走向辉煌。你们那不灭的灵魂,就像火炬一样,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点燃了一把期望之火,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勇前进。中国人还会走下去,带着你们的信念,传递你们的真情!
再回看我们这天的社会,可能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当然,不能要求人们的爱国热情像电影中那么强烈,毕竟此刻的社会环境不需要人们时时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保卫我们的家园。但是时下国人的爱国热情消退确实是一个事实。这方面我们不仅仅要加强自身的爱国意识,也要在我们下一代的教育上有所体现。我们就应时刻铭记当下安定的来之不易。
㈡ 《风声》这部电影怎么样
《风声》有典型谍战片的先天优势,好剧本做底,再加上奢靡考究的布景,香艳典雅的人物造型,绚丽而怀旧的色调,漂亮炫目的摄影,能把握心理细节的好演员,以及干脆利落行云流水的剪辑——每个细节都做足了功夫。
我看到这儿,立马想到霸王别姬里,小楼带着菊香第一次见蝶衣,菊香没穿鞋子,蝶衣拿了双绣鞋往地上一扔时那个腔调和神气。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苏有朋这个白小年或许是因为配角的关系,并没有专门的配音演员,以至于在跟金生火的几句对词中,音调抬高时嗓子有点劈。
㈢ 大家觉得风声好看吗
首先,我17岁
中国难的排出这样的片子,建议你10.1要看就首选《风声》吧
昨天俺和爹娘到新建文看了《风声》和《建国大业》。我想也许今天是假期最充实的一天,10.3,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两部电影感觉都很棒!但是我个人比较偏爱《风声》,虽然爸爸说这个不和我的口味。《风声》看完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又有一种沉默的感动——中国电影的新风格
剧情
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武田调查到共产党特务“老鬼”就潜伏在剿匪司令部内,可能接触到电报的五人全被怀疑……
开始看的时候我很紧张,因为电影气氛非常紧张。里面除了肉色,没有更亮更艳的颜色(对,差点忘了还有最艳的血色——有些发黑),黑色,灰色,白色,棕色,深绿色构成影片色调。阴沉的天气配上那惊涛拍岸的城堡,总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白色恐怖被渲染的不错,原本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却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监牢。而这种典型的欧式风格,让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哈利波特》,但是我知道这个一定比《哈利波特》恐怖,因为早在网上听说电影过于血腥,还有什么心理承受能力限制!听说里面的尖叫声让人透不过气。
之后我非常害怕,因为我怕选错了电影,看不懂或者是像爸爸说的,不适合十六七岁的女孩看。开始的前20分钟我的确什么都看不懂,我一直问爸爸,问了半天还是一塌糊涂,又怕耽误爸爸,我就不懂装懂继续朦胧下去……心凉了半天,终于两个角色的出现给了我一些温暖,李冰冰和周迅。两个人穿着军装变成了国民党女兵,超级漂亮,特别气质!我最期待的是周迅,我喜欢周迅给人的那种清丽的感觉,还有她的声音也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我是在看了《画皮》之后爱上了周迅……而李冰冰嘛,我看她的第一部作品《云水谣》,对她印象不是特别好,总之不喜欢。随着剧情的深入,几人的对话,爸爸的讲解,我终于半懂不懂地明白了。
原来他们几个有一个人是特务,而皇军和国民伪军政府要查出来。“只有死人才能走出这里。”
里面血腥的镜头的确很多,“黄晓明“对5人下手,尖叫在整个电影中回荡,不过没有原来想像那么恐怖。苏有朋扮演的那个有点变态倾向的人第一个被怀疑,死在刑间的血泊中,之后第二个被怀疑的胖子(忘了谁演的)主动自杀(是我我也会)……之后是周迅和李冰冰……我只是不停地捂住眼和耳朵,害得爸爸笑我笑个没完。而妈妈也没有像以前看电影一样,半睁着眼看,而是坐得很直,一直很确定的告诉我:“你猜谁是鬼?我猜是李宁玉!”
总之,我觉得没有白看。在这些革命人士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牺牲精神,看到了一种复杂而又真挚的感情,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周迅(为战友和革命放弃一切),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李冰冰,甚至开始喜欢上她了。我看到吴大队(张涵予饰)对顾晓梦(周迅饰)的不舍,更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伟大的共产党……我看到了很多。而对于王志文饰演的王司令,我看不透!(他含泪对晓梦用刑却又开枪杀了晓梦)
《风声》,很棒!这是周迅饰演的顾晓梦留在李冰冰饰演的玉姐衣服上的“遗言”,“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这是我的真实感受,相信你也会被感动
下面是网友的一个影评,我觉的非常好:
风声,一部听起来很浪漫但宣传的很血腥的电影,但当你看过之后,当你感受过在剧场里那种沉默的气氛,就知道这部电影是要在告诉我们什么?不是且听风吟,而是感受一种战争年代人们对于信仰那种追求和坚持,信仰的力量,又岂是现在在和平年代里缺乏思考的当代人可以理解的?
顾晓梦,一个生活在大家族的大家闺秀,按道理说这种女孩子在旧中国时代的命运就应该是学习接受和被安排,在家里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然后生一堆孩子来锁住老公的心。但是顾晓梦没有这么做,她勇敢地选择了用生命作赌注的间谍这个危险的工作。在当时汪伪政权权倾时代的江南,在日本人和叛徒政府里工作,选择了潜伏,就等于选择了一条九死一生的道路。
影片中一开始顾晓梦和外国男子在酒吧里热舞的那一段,是本片中唯一的欢乐片段,因为在做亡国奴的生命里,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地方只能在这种灯红酒绿的时候,也只有在那种环境下,才会短暂的麻醉自己,忘记自己是亡国奴的身份,在那个地方,中国女人才有地位。
当影片一晃而过,两个黑色笼罩的城堡出现在荧幕里的时候,一场对于人性坚持的考验开始了。如果你看过电视版的暗算,相信对这个桥段不会陌生。电视剧版本里的钱之江,最后也是杀了自己,然后把佛珠吞进肚里,最后用自己的尸体传出去了情报。还记得他和唐一娜在桌子上跳热情探戈的片段,因为那是死亡灵魂的跳舞,明知自己不可能活着出去,一种久被压抑的感情的自我且自然的释放。
而在风声里,白小年唱昆剧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而其他人呢,也一样,李宁玉倚栏在阳台颇像古词里的意境,想念着那个早已经被捕的MR.LIU。顾晓梦在非常优雅地侧躺在黄色的大床上,曼妙的身段、得体的旗袍,都在显示顾晓梦内心里那个女人心。
而当审讯开始之后,各种各样变态的刑具上来之后,其实在三级片里满清十大酷刑都曾经见识过,不过有点让我意外的是,顾晓梦被用粗绳摩擦下体的刑罚居然也能上到大屏幕,因为更多接触这样的片段,相信很多成年人都看过,在日本AV里司空见惯。
姑且略过这样的大刑,因为霞飞路76号那里比这个更加齐全。反而让我觉得最敬佩的是吴志国和顾晓梦两个人争着希望牺牲自己去救赎组织的愿望。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条命,就如李宁玉对顾晓梦说的一样:难道情报比命更重要吗?但是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热血青年对于抗日救国的信仰,是选择苟且偷生和宁做亡国奴的人无法理解的。
所以吴志国宁愿选择承受六爷那痛入神经骨髓的致命三针,所以顾晓梦宁愿抛弃女性的尊严,最终勇于就死。是什么让他们无所畏惧死亡,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当顾晓梦被抓进城堡的时候,她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活着走出城堡,当李宁玉携着一轮明月回望她的时候,她在缝补着李宁玉旗袍的摩斯密码,也在缝着自己的遗言,但选择死亡,她是开心的。那种流淌在顾晓梦嘴角的微笑,是发自她内心的,在为政府里潜伏的日日夜夜,她是不会交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因为那样的话,她可能就会暴露,然而失去继续为组织工作的机会。死亡,对她来说,是无所谓的,不能潜伏不能继续送情报,才是顾晓梦有所谓的。
同理,对吴志国也一样,他跟随的汪精卫主席早年间也是热血青年一个,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汪精卫走向了一条和全国人民对立的道路。对于吴志国这样一个铁血救国的青年来说,只好另择信仰,选择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奋斗、牺牲。于是,他凭着钢铁一样的神经抗住了大刑,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还送出去了情报。很多人质疑导演这一个安排,但我觉得并不夸大,人有时候精神力量是强大到你无法想象的,尤其是战争时代里的热血青年,因为他们,有着常人一般没有的信仰,有着对信仰无限坚持的动力。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这是顾晓梦留的遗书,不单是留给她的家人和玉姐,也是留给和她奋斗在一起的同志们的。看到这一句,我忽然想起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人们常常说精神和信仰,这就是精神,这就是信仰。
当李宁玉和吴志国最后噼噼啪啪地掉下眼泪,我所在的影院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大家都沉浸在一个悲痛且又思考的气氛中:是什么让顾晓梦离开的如此坚决,是什么让她死的这么美丽?
信仰,一个无法代替的精神力量,在风声里,信仰的代名词就是顾晓梦和吴志国;在暗算里面,她就是钱之江和安在天;在潜伏里,她就是余则成和翠平。
最后要感谢周迅张涵予王志文李冰冰英达苏有朋黄晓明一众主演,因为有他们的精彩演绎,才能让观众在艺术中感受信仰的伟大。再提一句,影片中的配乐也是相当的唯美,很是对应风景。风声作为一部国产大戏,真的值得一看,且觉得值回票价。
㈣ 电影《风声》好看在哪里
《风声》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在前十分钟内,安排了一场群戏,以此强化密室的概念。群戏,顾名思义,即一群人在演戏,它对于故事情节的峰回路转,起了关键性作用。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影片中的被囚者,往往会被威严的阵势吓残,或者直接激发小型崩溃,然后才能冷静下来。
当然,好电影不仅仅是热闹就行,电影很聪明的一点是,在快节奏的氛围,与群星耀目的表象之下,电影在剧情上,还给观众留下了深深思考的空隙,这使整部电影,显得回味悠长。电影看下来,直到最后顾晓梦的那段话,才让我真正感动。其实我想说的是,关于信仰。这个很俗套的东西。这部电影里打动我的某种生命的精神,就渗透进了血液。爱情在那个时期如此隐秘,人人都是一部机器,还原出最终的兽性,人性的高贵和低贱在那个环境中尤其突出。像一群围困的狮子,人人都在寻找出口,困兽之争,势必要两败俱伤。电影情节紧凑,演员表演到位,画面感强,剧中的几处酷刑尽管有所保留,。我想,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这仍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影片。
㈤ 风声好看吗,谁知道
电影《风声》在层层抽丝剥茧里,敌人看似穷凶极恶的阴险狡诈,却在“老鬼”与“老枪”的天衣无缝的配合下,让敌人的阴谋落空,我方的英勇机智与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得到淋漓尽致地凸显。
一份武田设计的圈套情报,白小年白副官、译电组组长李宁玉、收发专员顾晓梦、剿匪大队长吴志国、军机处处长金生火,此五人都有泄密情报是潜伏人员“老鬼”的嫌疑。
故事由此拉渐渐向着精彩推进。悬疑的气氛已然铺垫的充足,紧张的剧情已然箭在弦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已然充分酝酿。
敌人一套套的阴谋在困入牢笼羔羊般的五人身上轮流施展,白副官被无辜错杀,金处长恐惧自杀。血腥的气味冲天而起,谁是躲在重重迷雾之后哪个真正的“老鬼”?谜面扑朔迷离,谜底令人期待。
评价:
《风声》是典型的谍战片,尽管影片有小瑕疵,比如情节有漏洞经不起反复推敲。该片具有简单的环境,精炼的人物,明确单一的目的,波谲云诡的情节。
导演以好剧本做底,再加上奢靡考究的布景,香艳典雅的人物造型,绚丽而怀旧的色调,漂亮炫目的摄影,能把握心理细节的好演员,以及干脆利落行云流水的剪辑,每个细节都做足了功夫 。
㈥ 2009年上映的《风声》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值得一看
《风声》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民族生死存亡时刻,聚焦一起地下工作情报人员的一次审判,让我们看到了在个人生死存亡时刻,每个人情感、心理的变化。这部影片将日军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它聚焦几个人的受刑状态,让我们见识到了是何等的残酷......
1)我们先来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内容介绍:日伪时期,西子湖畔,一座有着丰富历史背景的裘庄里困着五名军事要员。上头为了查明他们当中谁是卧底,上演了一系列诱惑性拷问、逼供、彼此撕咬的戏码。身份即将暴露,命悬一线的卧底“老鬼”在绝望中如何脱离险境,又如何向组织传出风声.....
㈦ 这才叫国产悬疑的巅峰,上映十年之内没有一个对手,风声究竟有多好看
碟战,是一种差别于悬疑推理和非常烧脑的主题,它必须悬疑烧脑做为总体架构,但还要有爱国精神、生死看淡做为肉体添充,因此 碟战主题,即要逻辑性上认真细致,又要情感上丰硕。
可是我为什么确信,《风声》是国产谍战电影里的最优秀作品,缘故有三。
壹:什么叫好的逻辑推理?好的逻辑推理,会令人实情难解前一路懵圈,实情一语道破后如梦初醒。读书时,教师会在每一次考试之后解读考卷,而一般的大家会在教师解读某个题完毕时,猛拍大腿根部,原来这般,那么简易……可是,大家却在考试场时不管如何咬牙切齿,便是如何想也想不出来。
而《风声》则极致的表述了这一点,在武田被杀以前,全部故事情节(专指第一次收看)整体往前推动的全过程中,大家唯一能够获得的精确回答是:老鬼是顾晓梦,白小年是伪政府卖国贼,金取火自尽明智很有可能并不是特工,对于李宁玉和吴大队长,真正真实身份特性有极强异议。
此外武田在百草堂苦守一夜之后,方案中的刺杀仍未开展,殊不知顾晓梦从头到尾并没有取得成功与外部联络,那到底到底是谁传送了撤销行动的命令……诸多一切,都看起来扑所朦胧。
殊不知在吴大队长送武田上道以后,观众们会慢慢拥有几丝精确的猜想,再到吴大队长与李宁玉见面,详细的讲出全部事情经过。
《风声》用了九十分钟的时间来描绘碟战一部分,仅用了35分钟的时间来传递感情,殊不知这仅有的35分钟,却并不稍逊于大家往日见过的随意一部“抗日战争”著作中的那类激烈与哀痛、刚毅与离别,这就是《风声》,一部没法替代和超过的谍战电影优秀作品。
㈧ 如何评价电影《风声》
确实比较好看,黄晓明的演技巅峰,也是很多人的高光时刻
㈨ 12年前,号称中国首部谍战巨制的《风声》,能吊打《悬崖之上》吗
很多人夸艺谋的《悬崖之上》,最多的一句话是,“华语电影10年来最好的谍战片”。我想说的是《悬崖之上》真的算不上优秀,华语电影已经整个消费降级,而谍战片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12年前的《风声》堪称电影界谍战片的天花板。
李冰冰和周迅的地位就不用说了,还有王志文,英达,张涵予,苏有朋,以及我们亲爱的黄教主,就连出现了几分钟的配角,也有倪大红(大明王朝1566的严嵩)吴刚(人民的名义的达康书记)和段奕宏(士兵突击的袁朗)这样的实力演员。
这整部电影在我心中的地位也很高,因为正是这部电影,周迅从此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中国女演员,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把麦家原著买回来一周读完,开启了对谍战类题材小说的大门。
结语:网上关于正在热映的《悬崖之上》分析很多,我这里就不想多说了。通过我以上关于《风声》的分析,我个人觉得《风声》是完全吊打《悬崖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