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长征电影观后感
看完《我的长征》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都参加了长征,可是残酷的战争相继夺去了他父亲、姐姐和姐夫的生命,痛苦和艰险磨砺着少年的心,一直关心着他的主席用长辈般的慈爱抚慰和激励着他,使少不更事的王瑞在炮火和硝烟中真正成长了起来。
整部影片充斥着苦难与抉择、充斥着光荣与牺牲,并借助王瑞的成长历程再现了红军长征这段神奇的历史。
电影虽然结束了,但片中一幕幕气势磅礴的影像却历历在目。当二十多名战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的那一刻,我震惊了,红军战士们在那样险峻与艰难的环境下,竞还能以血肉之身搏以敌人的那数以千计的武器,那是一种怎样伟大的精神啊!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革命先烈用血肉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也将靠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去延伸,我们只有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而艰巨的历史责任。
2. 革命领袖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剧有哪些
《我的长征》、《建国大业》、《大决战》、《决战东线》、《雷锋》、《英雄儿女》等。
1、《我的长征》
《我的长征》,是一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由翟俊杰总导演,王珈、杨军联合执导,王伍福、王心刚、王霙、钟秋等演员主演。制作成本为5000余万元人民币。影片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
2、《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
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3、《大决战》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杨光远等联合执导,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统帅部领导、林彪指挥的解放军为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统帅的国民党军队而进行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攻克沈阳,解放了全东北的故事。
4、《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影片了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5、《雷锋》
《雷锋》是由高战执导,田亮、苗圃、王力可、薛佳凝等主演的电视剧,2010年10月5日于浙江卫视首播 。该剧还原了雷锋的一生,讲述了他从一名贫苦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的生命历程。
3. 抗战英雄故事片有哪些
姜文的《鬼子来了》。
4. 关于党的电影有那些。越多越好
1、《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由刘烨、陈坤、张嘉译、冯远征等108位明星出演。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
2、《建国大业》是由韩三平、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并执导,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刘劲、陈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于2009年9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3、《我的长征》是一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由翟俊杰总导演,王珈、杨军联合执导,王伍福、 王心刚、王霙、 钟秋等演员主演。制作成本为5000余万元人民币。影片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本片于2006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首上映。
4、《少年邓恩铭》是江平、李作楠执导的一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邓恩铭诞辰110周年的献礼电影,主演是张一山、史磊、吴军。影片讲述了中共一大参会者邓恩铭的少年故事,再现了邓恩铭同志的成长足迹和革命经历。
5、《张思德》是中影集团、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市委宣传部为纪念6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的演讲《为人民服务》而联合制作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由导演尹力执导,吴军、唐国强主演,于2004年9月8日上映。影片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这个平凡士兵之间的深厚感情。
5. 电影《长征》梗概
《长征》
广西电影制片厂1996年出品
编剧:王朝柱、黎汝清、翟俊杰
导演:翟俊杰
主演:唐国强、刘劲
故事梗概::
1934年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出江西根据地,突围北上抗日。湘江一战,八万六千红军锐减为三万余人。李德、博古等人不顾蒋介石众兵设伏,把希望寄托在和红二、六军团的湘西会师上,中央红军危在旦夕。
危难时刻,已被错误路线剥夺军权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在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的支持下,力挽狂澜,经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终于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初步清算了“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毛泽东重新回到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再越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接着又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巧夺金沙江,飞越大渡河,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翻越大雪山后,红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北上到达西康阿坝地区后,张国焘恃兵自重,公然分裂红军。面对危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果断率红军先遣队继续北上,使红军再一次摆脱困境。
193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东部会师,完成了历时两年的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6. 《我的长征》故事梗概
剧情简介:
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惨烈炮火夺取了他父亲的生命,王瑞被毛泽东救起。战争给王瑞内心留下了创伤,但他依然坚定着父亲和连长说过的话,跟着走!
跟着走的王瑞随着红军的胜利转折,从痛苦和阴影中更加坚强勇敢起来,但他又在红军过彝区、强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苦难与艰险磨砺和刺痛着少年的心。然而一直关心他的毛泽东却用自己长辈般的慈爱和坚定博大的个体牺牲,抚慰和激励王瑞,使他在炮火硝烟中真正成长了起来。
七十年后王瑞老人重走长征故地,举世无双的长征之路再次使老人陷入回忆……摘自:世纪环球在线
幕后故事: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我的长征》,在经历了前期剧本打磨阶段之后,于今年5月在贵州遵义拉开了“长征”序幕。现已完成“遵义会议”、“湘江之战”、“过大渡河”等重场戏,目前正在云南元谋、丽江,广西全州等地进行拍摄,预计今年10月中旬与观众见面。
电影《我的长征》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其视点和命运来折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属于东方的神话之旅。影片在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不再以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历史事件,而是有侧重有意识地选中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件,以“长征信仰”为旗帜再写长征。
作为长征胜利献礼片,八一厂为《我的长征》动用了阵容强大的主创班子。陆柱国任编剧,翟俊杰担任总导演,王珈、杨军执导,穆德远担纲总摄影,作曲家张千一为影片作曲。在选用演员上,《我的长征》大胆启用新人,其中男主角王瑞的扮演者是在《我的法兰西岁月》中饰演少年邓小平的钟秋。
对于总导演翟俊杰来讲,长征这个题材已经不再陌生。早在十几年以前,他已在电影《金沙水拍》中一显身手。在10年前的电影《长征》的拍摄中,又第二次踏上长征路。对于第三次拍摄长征,翟俊杰表示,尽管前两次长征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次创作无论如何都不会沿袭前两次的拍摄手法,并且有意避开以往表现长征的叙述风格,以一切归零的状态去完成这次创作。翟俊杰激动地说:“长征是一段很神秘的历史,我每一次接近它都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或是激动,或是震撼,每一份感受都是迥异的。但惟一没变的是长征中红军的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每次都让我感动。如果没有信仰,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不可能走下来的,而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正是那么一份信仰。”
7. 反映红军长征题材的四部优秀影片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其实是一句话:多了!!! 影片《来了》可看作是对于红军长征出发七十周年的致敬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我的长征》 纪念红军长征的影片《心动岁月》。 影片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位为了革命胜利而英勇牺牲的女红军 反映长征时期的<<四渡赤水>> \《万水千山》\《路漫漫》\《党的女儿》\《红孩子》 由潇湘电影制片厂投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数字电影《跟你走到底》于近日在贵州开拍。这部数字电影为潇湘电影制片厂投拍的一系列关于长征轶事的电影之一。 此剧主演之一影视新星牛梦尧在影片中饰演的是红军战士大全的妻子黎英,电影中讲的是丈夫参加工农红军长征的妻子们为了寻找丈夫,循着他们走过的长征路,历经千辛万难,终于找到丈夫,最后一起并肩作战的故事。 牛梦尧主演的角色黎英原本是个十分泼辣但胆小、自私且爱臭美的小女人,在逃难的途中反而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穿得漂不漂亮。经过一番磨练之后,在找到红军后,经过艰难困苦的洗礼,她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结局却是和丈夫大全双双牺牲。 剧中,黎英是唯一具有感情戏的一个角色,从表演上这也给牛梦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不过牛梦尧坦言,这也是一个挑战。牛梦尧说:事实上,这还算是一部女人戏,妻子们的戏分在整个影片中对主题的表现很重要。黎英这个角色其实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完全是不同的人,自己的个性非常随和,也不泼辣。所以,为了这个角色,自己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揣摩角色花了很多时间。为了角色需要,她甚至还狂瘦了15斤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由南京电影制片厂和河北龙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电影《中国·1949》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厅举行开机仪式。 《中国·1949》用西方人的眼睛看1949年的中国,讲述中国革命战争故事。影片通过两个美国人汤姆和杰克1949年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以及亲眼目睹毛泽东带领的人民军队取得胜利的历程,重温了1949年共产党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感受到伟人毛泽东的伟大情怀。 据悉,此影片投资1000万人民币,主要拍摄场景在西柏坡、南京、北京、横店等地。该片打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拍摄常规,选用了台湾知名导演于记伟,他曾导演《太阳在哭泣》、《禁爱》、《槟榔西施》等多部影片,执演电视《一代佳人》、《杨乃武与小白菜》、《红与黑》等,并以《弘一法师》与李安的《喜宴》同获台湾优秀剧本奖。剧中毛泽东的扮演者为同广学。 ◆八一厂:红色拍摄紧锣密鼓 2006年适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建党85周年,作为军队厂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再次担当起了重大节庆纪念活动献礼的重任。据八一厂厂长明振江介绍,目前八一厂正在操作的有四部影视作品,将在10月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献映。 第一部是八一厂投资5000万元的大制作电影《我的长征》。《我的长征》以红军战士王瑞在长征途中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展开故事,改变注重重大事件、高层领导和历史人物的创作观念,从普通人视点切入,展示长征大背景。 第二部是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该剧由八一厂和北京懋伯兰文化公司投资近2000万元联手打造,作为红色文化魅力主题系列活动影视项目之一,已被中宣部列入庆祝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剧目。该剧是一种历史补白性作品,描写了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程, 第三部是动漫版电影《闪闪的红星》。该片由八一厂与深圳方块动漫画公司共同投资1000余万元制作,即保留了原作中的精华,又大量采用电脑制作技术,以动漫的形式进行了大胆演绎。据明振江介绍,动漫版《闪闪的红星》将采用国际化的运作方法,在国内外同时发行,并连锁开发相关的后电影衍生产品 第四部是大型专题片《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计划今年10月推出。此外,据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部主任刘金柱介绍,反映红军长征的纪录影片《不能忘却的长征》、电视剧《龙吟虎啸》、《明天的战争》、《士兵的突击》等也已经在积极的筹措中。 ◆中央台:红色活动方兴未艾 围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央视文艺节目中心主任朱彤介绍,中央电视台将在天安门广场举办长征组歌大型演出,安排五次“心连心”赴全国各地慰问演出活动,并播出《当兵就要当红军》等新创作电视剧,以及《那时花开》、《井冈山》两部反映这一题材的央视年度大制作电视剧。目前他们已经和八一厂的《雄关漫道》等剧达成了初步的购买意向。汪国辉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个重大时刻,让一大批以此为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献礼荧屏,他们责无旁贷。 ◆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红色纪录倾情奉献 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全景式展现红军历史的文献纪录片《中国工农红军》,3月29日开始已在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江西开机拍摄。该纪录片共12集,对中国工农红军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进行全面、多视点展现。
8. 红军长征电影有哪些
还是有很多的,毕竟那个时代是红军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为了纪念那一段历史,国内拍摄了不少的电影来作为纪念。
《长征》
在渡过了赤水河之后,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金沙江这个天险了。而大渡河又是最为紧要的一环。在这条河上有一座铁索桥,桥的另一边就是重机枪把守的要塞。说是桥,不过是十几根铁链相连接而已,而用于走路的木板早已被清除一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险要的地势,才有了后面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威名。
9. 《我的长征》演员表都有谁
王伍福、王心刚、王霙、钟秋等。
《我的长征》(My Long March),是一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由翟俊杰总导演,王珈、杨军联合执导,王伍福、王心刚、王霙、钟秋等演员主演。制作成本为5000余万元人民币。
影片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本片于2006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首上映。
影片评价
长征题材很多,本身这个题材是史诗题材,这部影片虽然大环境还是长征的主要历程,但是有新意。通过瑞伢子一家,他的父亲、姐姐、姐夫等残酷牺牲,反映长征的伟大意义。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长征的一些基本历程,长征的连续剧要拍三四十集。
但是《我的长征》里面造成了很多空白要靠观众自己弥补,如果没看过长征片子的话,观看时就会有很多不可理解的东西。还有个大难题,里面出现了那么多领袖人物,毛泽东的刻画还多一些,周恩来、朱德只出现这个镜头,别人是不可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