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贾樟柯监制,王晶执导,白客、苗苗《不止不休》首映口碑爆棚!
作为唯一入围77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华语片,《不止不休》于日前在威尼斯电影节进行了首映。
根据前方传回的消息,影片首映后口碑爆棚!
影片由贾樟柯监制,内地导演王晶(不是香港导演王晶)执导。
白客、苗苗、张颂文领衔主演。
宋洋特别出演。
王奕权、周野芒主演。
贾樟柯、秦海璐、福克斯友情出演。
这部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剧本打磨了两年。
讲述了高中肄业的小镇青年韩东,不满足于老家安逸的生活,怀揣记者理想,不顾家人阻拦毅然离家来到北京闯荡,一路备受质疑,一路不止不休勇敢追寻自己理想生活的故事。
影片的题材很新颖,关于新闻业者的影视作品很罕见,从剧情来看,很有希望成为《我不是药神》一样的爆款!
这部影片正在参展,希望在奖项上有所斩获,期待影片早日上映!
『贰』 电影《不止不休》启动发布会,贾樟柯坦言耽误导演好多年,这话是什么意思
新京报讯(记者 周慧晓婉)10月15日,由贾樟柯监制、青年导演王晶执导、白客主演的影片《不止不休》正式宣布启动。谈起和电影《不止不休》的缘分,贾樟柯说:“这部影片集中精力讲好一个故事,以最朴素的方式将小人物的奋斗故事表现出来,共鸣感很强。
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我决定监制这部影片的原因。” 据悉,该片将于近期开机,预计明年上映。
电影以那个年代的北京为背景,讲述一个年轻人在北京实现了他的理想,而且他的理想帮助了很多人,是一个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电影有对那个年代的人的理想以及北京这座城市的回忆。
导演王晶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导演,要不贾樟柯坦言,自己耽误导演好多年。
『叁』 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官方片单公布,电影从来不是孤城
作者 / 无念
万众期待,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终于公布了它的官方片单。
对于一个电影节展活动而言,四岁无疑还处于刚刚萌芽的初期。但虽然年轻,平遥国际电影展却以其专业性、开放性、成熟度以及出色的选片质量,在国内外迅速积累下扎实的口碑基础,无论是对电影人、媒体,还是影迷观众来说,都留下了深刻的良好印象。
今年的疫情让世界范围内的电影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国际节展不得不取消和延期。然而贾樟柯导演却却早早地公布了平遥的举办时间,既是一份美好的期待,也像是和所有人立下了一个约定:当影院的那束光重新亮起时,也是你我重逢之时。
和往年一样,这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依旧有五个单元,其中“卧虎”和“藏龙”均为竞赛单元,分被针对外国影片和中国影片两个类别。“首映”单元选来了一些已经入围过其他各大电影节展的优秀作品。“从山西出发”单元一如既往地鼓励并扶持本土电影和影人的创作;而“回顾”单元选择了向南斯拉夫时代的塞尔维亚新电影致敬,而且都是修复版,相当厉害。
据官方信息,“卧虎”、“藏龙”、“首映”、“从山西出发”、“回顾”等5个官方单元展映的53部影片里,其中43.4%(23部)为全球首映,88.7%(47部)为亚洲首映,而中国首映率达到了100%。这对于今年这么一个艰难的年份来说,可谓是相当出色的成绩。
接下来,就让我们依次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届的选片情况吧。
首先是“卧虎”单元的影片,这些影片虽然听起来相对小众,但是整体的风格特色都十分明显,且多为其他国际电影节展次级单元的入选者。这也可以看作是平遥的一种选片策略,努力挖掘一些冷门佳片和国内外的新锐作者,并让它们被更多人们看到。
这其中,有来自今年柏林新生代单元的《雅尔达》、来自釜山新浪潮单元的《由宇子的天平》、来自圣塞的《古忆屋》、来自翠贝卡的《爱莎》,还有组团来自威尼斯各个单元的多部影片,光是威尼斯日单元就选了五部,还有地平线单元的《里程碑》,以及影评人周单元的《幻觉之书》。
值得一提的是,《里程碑》的导演伊凡·埃尔,他的处女作《索妮》就曾经入围过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卧虎”单元,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想必这部新片的质量也同样令人期待。
再来看“藏龙”单元,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单元,也是全部针对华语片的竞赛单元。
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此前预料到的作品。比如王晶执导,贾樟柯监制的《不止不休》,这部影片在威尼斯首映后获得了超高的口碑,这也是本片在亚洲的首映。再比如同样由贾樟柯导演监制的《平静》,这是女导演宋方暌违八年后的新作,在今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进行了首映。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惊喜面孔。去年从最终片单上消失的《小事儿》今年终于现身,导演宁元元为第六代著名导演张元的女儿,执导本片时年仅21岁。被今年的戛纳选入官方推荐的华语片《野马分鬃》、入选进威尼斯日最佳影片的《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入选釜山新浪潮单元的《汉南夏日》,也都惊喜地出现在了片单上。
而像《裂流》、《荒野咖啡馆》、《伊比利亚的派对》、《他与罗耶戴尔》等片,这些都是从平遥创投单元走出来的项目,如今又回到了影展上进行放映。由此可见,虽然平遥十分年轻,但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极为成熟的孵化体系。一些项目从这里出发,再回到这里,电影本身和影展之间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创作供给循环,并持续不断地给整个电影行业注入新鲜的动力。
在这些华语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八月》导演张大磊的新作《蓝色列车》。自从《八月》爆冷拿下金马奖之后,所有人都对张大磊的下一步动向表示出强烈的期待。如今,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拍摄以及后期,这部影片终于要揭开神秘的面纱了。
看完华语片,我们再来看一下“首映”单元的片单。
在这个单元里,出现了三部今年柏林主竞赛的影片,分别为《所有死者》、《逃走的女人》和《我想藏起来》,后两者分别拿下了今年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值得期待。另外还有深田晃司的电影版《真心的符号》,这也是入围今年戛纳“官方推荐”的影片之一。
除了这些早已有国际A类电影节背书的艺术佳作外,这个单元还选择了几部戏剧性较强的类型片,比如韩国电影《清白》是一部注重反转的悬疑片,俄罗斯电影《卫星》则融合了科幻和恐怖元素、阿根廷的《世纪大劫案》则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犯罪喜剧片。
另外,“首映”单元里还有几部华语片,分别为《不期而遇的夏天》、《冰下的鱼》、《肋骨》和《纸骑兵》。
这其中,《肋骨》是一部关注LGBT人群的现实主义作品,这在大陆的华语片语境里是鲜少被触及的一个题材。而剩下三部都是全球首映。《不期而遇的夏天》导演易寒的前作《遥望南方的童年》在豆瓣评分高达9.4;《冰下的鱼》之前入围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的WIP创投单元;而《纸骑兵》是改编自苏童的小说《骑兵》和《纸》。这么看来,来头各个都不小,但最终的成片质量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从山西出发”单元里,有贾樟柯导演执导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也是本片在中国大陆的首映。而特别展映的部分,还选择了李霄峰导演的新作《风平浪静》。本片此前入围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并已定档今年的11月6日全国公映。
最后,今年的“回顾”单元对于喜欢看经典影史老片的朋友们来说,也是一场丰盛的光影盛宴。
从1918年成立SHS王国,到1929年南斯拉夫王国的建立,再到上世纪末南联邦的解体,以及本世纪初黑山的公投独立,南斯拉夫这个国号在 历史 上短暂地存在了80余年的光阴。那部脍炙人口的南斯拉夫电影《桥》,曾令无数人感动震撼。即便你没有看过,也一定听过那段熟悉的旋律:“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这次的修复回顾展,选择了九部诞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间诞生于南斯拉夫的作品,其中有战争片,有爱情片,也有纪录片。相信这些经典老电影对于观众了解南斯拉夫时期的塞尔维亚 社会 ,会是一个极佳的窗口。
除了以上介绍的五个单元,本届影展还将展映刁亦男导演去年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刁亦男导演也将担任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青年导师,对优秀的电影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另外,今年的东西方交流荣誉贡献奖,将颁发给第五代导演的田壮壮,这也是继去年的张艺谋之后,又一位获此殊荣的大陆第五代导演。因此,影展也将放映他的《小城之春》。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于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展映片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组委会提醒“一切以开幕当天官方片单为准”,所以仍然不排除到时候仍然有几部片子临时消失的情况。但就目前这个片单质量和策展水平,平遥仍然以其专业性和独立性,超过了国内的很多其他电影节展。仅仅第四年,平遥就能够收获一批忠实拥趸,实力有目共睹。
昨天,今年的平遥发布了影展的主题海报——“电影,从来不是孤城。”
的确,在全球范围内抗“疫”之战仍未结束的当下,电影的存在显得更加重要。在没有电影的日子里,我们怀念它的存在;而当电影院的门再次打开时,人们涌进黑暗中,去探寻那束光的终点,去体会复杂万物的深刻 情感 。疫情把人们拆开,经历困难挫折,电影再将人们重新聚在一起,共同面对未知,迎接挑战。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让我们影院见!
『肆』 白客(王大锤)新电影好评如潮,被称为《药神》级别年度华语片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就在刚刚国外的威尼斯电影节,一部国产华语片口碑爆了。
这部电影叫《不止不休》。
电影的导演是个新人,王晶。王晶是贾樟柯创作团队里的导演,这次配合了贾樟柯本人的监制,加上贾樟柯的制作团队,可以说是这部电影制作班底强大的核心力量。除了这些强有力 地 外援,电影的主演也都个个实力派。
主演白客,这个大家应该都熟悉,代表作《万万没想到》系列网剧,还在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里饰演过一个配角。除了白客以外,《隐秘的角落》中饰演朱朝阳父亲的张颂文也在本片出演,还有超强实力派女演员秦海璐,以及冯小刚电影《芳华》女主角苗苗。
顶配的团队、顶配的演员阵容、最热门的现实题材,《不止不休》不火不行。
在威尼斯电影节当天首映结束后,这部电影迎来了一波广泛的好评。这部电影在威尼斯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和认可度,在电影首映现场有很多国外的观众都流下眼泪,感觉他们的泪点要低很多。同时,《不止不休》也获得了业界很高的评价,看完后的观众在评分网站上自发的去给了5星好评。有的网友说,这部电影可以被称为“药神级别的年度华语片”。还有网友说,王晶导演处女作不输《药神》。
看完这些评价,我们可以严重的期待一下《不止不休》在内地上映的日子了!
这一点,既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为艾滋病人卖药的马修麦康纳,也像《我不是药神》中给白血病人买药的徐峥。
不管怎么说,有了前面两者的成功铺路,《不止不休》很可能会是下一个票房破30亿的爆款电影。其实近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国产电影有很多聚焦现实题材的电影都取得了成功,无论是在票房还是口碑上。像这类现实题材+真实事件改编的套路,我们在《我不是药神》、《中国机长》、《攀登者》、《烈火英雄》等很多电影中都看到过。这些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我不是药神》30亿、《中国机长》28亿、《攀登者》9亿、《烈火英雄》16亿。
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 说明观众越来越希望看到接近于真相的东西,而不再是那些眼花缭乱的好莱坞特效。或许这意味着观众观影追求的提高,同时也是让这个世界阴影中的真相不断浮出水面的机会。
就像《不止不休》的英文电影名字一样,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更好的未来,是有你我的未来。
『伍』 除了王大锤,还有你不知道的白客
2013年,一部名叫《万万没想到》的迷你喜剧在优酷视频网站首播。该剧的男主角名叫王大锤,故事设定涉及搞笑、穿越、职场等元素,剧情内容包罗万象,从当下热门话题到经典历史故事,以调侃的视角和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屌丝王大锤意想不到的传奇故事。
《万万没想到》每集时长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有剧情有反转,对于该剧的火爆,腾讯网当时给出的评价是
剧集的火爆让男主角王大锤的扮演者白客为众人熟知,因为王大锤的屌丝的形象深入人心,甚至有人认为白客是本色出演。关于这点,我是不服气的,你可以说王大锤是屌丝,但白客绝对不是。
白客,原名罗宏明,出生于1988那年的山东泰安,2006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大四毕业时,同宿舍的几个同学一起给日本集英社连载的动画《搞笑漫画日和》中的一话《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制作了一次中文版的配音。
作品发出的一周时间点击率便超过了一百多万,其中“我擦”,“我勒个去”,“不给力啊”等网络热词就是由此产生并流传开来,并于2011年获得摩登上海潮盛典年度潮流关键词的奖项。
毕业后的白客做起了"北漂",2012年,在参演万万没想到之前,就已经参演了两部网络电影。2013年通过王大锤一角被大众熟知以后,白客除了出演网剧,也开始参演电影。
2014年7月,出演韩寒执导的公路电影《后会无期》中王珞丹主演的角色苏米的弟弟,网络中除了演员表中备注客串以外,没有角色介绍。
2016年2月,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在内地上映,白客在其中客串一个博物馆游客,只出现开头几分钟,依旧没有角色介绍。
2017年,由王宝强执导的喜剧电影《大闹天竺》上映,票房突破7.3亿。白客在其中饰演"唐森"一角,开始有了大量的戏份和台词。
2017年8月,参演的建国三部曲系列第三部《建军大业》上映,白客在片中饰演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首次饰演这样一个革命领袖的文人角色,对于白客来说是挑战,也转变的开始。
2018年,出演由顾长卫执导的爱情喜剧片《遇见你真好》中的男一号呆萌男生张文生,与蓝盈莹上演了一段高中生的纯情故事,诠释了最美好的青春。
2019年12月,白客参演的现实主义话题电影《被光抓走的人》上映,主演该影片的演员还有黄渤、王珞丹、谭卓等知名演员。他用自己演员的生命力,演活了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小混混人物。
今年7月28日由贾柯章监制,白客主演的电影《不止不休》入围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片单;30日,该电影又正式入围第45届多伦多电影节。
凭借王大锤走红的白客,如今已渐渐成为一名“电影咖”,他凭借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不仅受到导演们的认可,也让观众记住了演员白客。
白客的微博介绍上除了写着演员,还有一个配音演员。因为他最开始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足球解说员,学习播音主持专业也是以为这是通往足球解说的唯一道路。
在2010年到2017年的7年时间里,白客总共为7部作品配过音,其中代表作是2016年小门神中的郁垒一角。
2019年,白客参加湖南卫视《声临其境》第二季的录制,节目播出后,很多人被白客圈粉,发现他不仅戏演得好,配音也很棒。
在给87版《红楼梦》的贾宝玉配音时,将宝玉的感情和语气都模仿得十分精准,让观众觉得简直是情景再现。
在给电影《扫毒》中张家辉饰演的阿伟一角配音时,嗓音跟港台配音演员一模一样,尤其情绪把握得非常到位。
除了演员白客,他在2014年同撒贝宁一同担任央视网络春晚主持。2018年,与张艺兴、周冬雨、张一山等众多明星一起献唱“五四青年节”特别歌曲《强国一代有我在》,并参演MV。
很多人对白客的评价是:作品多,演技好,但是感觉并没有大红大紫。那是因为,白客虽然演起戏来的是个人来疯,然而私下里的他却把生活和工作划分的非常清楚。他不爱喧嚣,喜欢独处。
2017年《大闹天竺》上映的时候,白客发了一篇长微博,里面说到因为自己是个不爱说话的宅男,所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会被误会高冷,其实他只是不善言辞。于是后来学会了,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时候就笑一下,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善意。
还有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那个呆呆木木的屌丝王大锤上,其实喜欢白客的粉丝都知道,他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舞台中央。
白客,未来可期!
『陆』 鸟鸣嘤嘤电影为什么不能上映
这些天,一则视频在鱼叔的朋友圈疯转。
田壮壮导演面对镜头,娓娓道来自己的电影人生。
其中一段提到了他的新片《鸟鸣嘤嘤》。
这部备受关注的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阿城的小说《树王》。
电影早已于2020年1月杀青。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却没有得到一点上映的消息。
田壮壮说:
再一次对电影,失望。
这段80分钟的视频,也让鱼叔感触颇多。
回顾这些年,消失的电影又何止《鸟鸣嘤嘤》。
大致数一下,可能就有《不止不休》《英格力士》《坚如磐石》《封神三部曲》《涉过愤怒的海》……
曾经,我们对内地电影市场的高速膨胀,感到欢欣鼓舞;对中国电影的未来,感到信心满满。
如今,我们却对国产二字,充满了忧虑。
电影,似乎已经成了国内最高危的行业之一。
年轻一代,可能对田壮壮并不熟悉。
田壮壮是第五代导演的旗帜性人物。
曾与张艺谋、陈凯歌是同班同学。
相比于后两位,他的起点要高得多。
田壮壮出身于电影世家。
父亲田方,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首任厂长。
也是《英雄儿女》的主演, 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母亲于蓝,江姐的扮演者。
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之一。
影响一代观众的银幕女神。
在第五代导演中,田壮壮是绝对的资源咖。
张艺谋就曾说过,「我们那时候都是田壮壮说了算」。
不过,他还有个最大的标签——禁片导演。
年轻时的田壮壮踌躇满志。
1986年,就拍出了一部极具争议的《盗马贼》。
将镜头对准了藏民,拍摄了盗马为生的牧民的坎坷人生。
这部电影的命运非常坎坷。
上映前,遭到了大量的删减,变得七零八落。
甚至包括最重要的一场天葬戏。
即使田壮壮再三解释,也无济于事。
临走前,田壮壮撂下了一句狠话。
「我怎么觉得你这儿挺像天葬台的。」
「我这电影怎么挺像被你肢解的一个东西。」
不仅被肢解,还不被理解。
电影正式上映后,电影院都不愿意放映,无数观众表示看不懂。
面对质疑,田壮壮大放豪言:
「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
事实证明,这并非田壮壮夸大。
在国内饱受争议的《盗马贼》,却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其大胆的创造力和独特的影像魅力,得到了无数国际影评人盛赞。
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甚至将其列为自己90年代看过的最爱电影。
然而,删减仅仅是第一遭。
他很快受到了更严厉的处罚——封杀。
1993年,他拍摄了电影《蓝风筝》,被禁拍十年。
原因是涉及特殊时期。
关于处罚,他早有预料。
但那段岁月,是他童年成长重要的一部分。
拍摄《蓝风筝》的初衷,正是为了追溯自己的年少记忆,反思时代伤痕。
所以,他卯着劲,非要把这部关于他童年记忆的电影拍出来不可。
「哪怕今后不再拍电影了,我也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拍出来。」
那年,田壮壮四十岁,正值创作巅峰期。
被禁之后,不得不放下导筒,暂停创作。
此后,他开始了转型。
作为监制、制片、策划,支持一些年轻人推出自己的作品。
有时,也当起了演员。
在别人电影里混个脸熟。
路学长的《长大成人》
他把姿态放得很低。
会陪着团队跑路演,一脸忠厚地站在台上。
自我介绍也只说,我是演员田壮壮,我在电影里演的是某某某。
直到2002年解禁后,他才开始重新拍片。
制作了剧情片《小城之春》《吴清源》、纪录片《德拉姆》等。
关于电影,他仍有自己的梦。
这个梦,就是阿城的小说《树王》。
《树王》讲述了60年代下乡知识青年与当地农民的「较量」。
田壮壮想拍了十几年。
直到2019年,掌握成熟的特效技术后,他才在云南开机。
电影依旧拍得辛苦。
勘了N多次景,然后去想一棵树应该怎么拍,如何不去砍树来拍好树。
各式各样的方式,做了很多很多的准备。
但,电影杀青后,面临的却是「已读不回」。
《鸟鸣嘤嘤》并非孤例。
「被消失」的中国电影,实在太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导演们多多少少都有被处罚的经历。
比如,张艺谋的《活着》,姜文的《鬼子来了》等。
如今,相似题材的电影依旧受限。
最近,陈冲导演的《英格力士》,就踩了雷。
这是陈冲时隔17年再次指导长片,汇集了王志文、袁泉、霍思燕、王传君等实力演员。
然而,本片自2017年末宣布杀青后,再无消息。
除了特殊年代,聚焦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同样要谨小慎微。
比如,张艺谋的反腐大片《坚如磐石》,早在2019年就已杀青。
电影描绘了警方、官员、富商间暗流涌动的较量。
尺度颇大,涉及墙缝藏尸、扳手砸人、近一百亿的贪污受贿。
电影首发的预告上写着,「2020年等着上映」。
但,至今仍无消息。
还有《不止不休》。
王晶导演,贾樟柯监制,演员阵容包括白客、张颂文、宋洋等。
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
以一名记者的视角,揭露了2003年「乙肝代检」产业的真相。
他写出的文章《中国1.2亿人的反歧视主张》,于当年登上中国《新闻周刊》,改变了上亿人的命运。
本片曾入围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收获不少好评。
被不少人称赞,是另一版《我不是药神》。
然而,在2020年释出首款预告后,再无消息。
现实主义题材要谨慎,大尺度的犯罪题材更是几近团灭。
有的临上映了,也能突然被撤档。
比如,聚焦黑社会题材的《东北往事之二十年》。
它本是2019年五一档最受期待的电影。
然而,上映前的一句「市场原因」,让这部电影从此蒸发。
曹保平的「灼心三部曲」,亦让人惋惜。
唯一出头的只有《烈日灼心》。
而其余两部,至今都杳无音信。
一部是《她杀》。
2018年杀青。
好巧不巧,遇上范冰冰逃税丑闻。
时至今日,电影消失不见。
另一部是《涉过愤怒的海》,由黄渤与周迅领衔主演。
本片被评为2021年度最受期待电影。
目前,却没有更新消息。
翻拍之作,也是举步维艰。
《彷徨之刃》,改编自东野圭吾同名小说。
2009年拍了日本第一版,2014年韩国拍了第二版。
国产改编版,由王千源,王景春主演。
于2020年8月,至今没有上映消息。
灵异题材「被消失」,更是心知肚明。
仅不能有鬼一条,就打倒一片。
《中邪》,被称为大陆近十年来最吓人的恐怖片。
电影于2016年First电影节首映,一度定档2018年清明档。
最终,还是因为「技术原因」被撤档,再无消息。
以上列举的,还不是全貌。
此外还有,经历改名与撤档的《平原上的火焰》,陈凯歌的《我的少年时代》,陆川的《749局》,张猛的《枪炮腰花》……
在这些电影的豆瓣讨论区里,隔三差五便会有影迷询问上映档期。
年复一年,直到被人们忘记。
或许有人说,不过是少数的几部电影消失了。
对中国电影整体的影响并不大。
事实上,并非如此。
首先,一些电影的消失,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网传投资30亿。
具体数额有待考察,但投入是实打实的。
剧组在青岛搭建了500亩外景地,相当于47个标准足球场。
其中,囊括了朝歌城、酒池肉林、聚贤阁等重要场景。
而这些,仅仅是前期的拍摄素材。
大量画面细节都要靠后期加入到场景中,又是庞大的开销。
在《封神三部曲》上,乌尔善导演前前后后花了八年时间。
5年筹备拍摄,3年制作。
一个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八年呢?
这八年的资源,又该如何弥补呢?
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
其次,国产电影同质化严重。
电影上映的艰难,导致的是后面制片方的畏手畏脚,愈发保守。
因为一旦电影被禁,就没有回报,意味着白忙活一场。
所以,投资不再光临创新者们,不敢再探索新鲜的题材与类型。
只能踏着已有的成功之路,不断跟风复制。
最终,电影创作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老套。
导致整个电影内容,多样化的严重缺失。
最后,国产电影创作热情逐渐被熄灭。
其实,即使让《鸟鸣嘤嘤》这样的电影上映,也未必能票房大卖。
它太文艺,也很小众。
上述其他电影,也未必能叫好叫座。
但,电影好坏的评判,应该交给观众,交给市场,也留给历史。
可如今,观众不再拥有这项权利,历史也无从查看。
让一部电影消失,不只是少了一部电影。
更是摧毁了无数中国电影人的探索精神与热情。
相较于二三十年前,中国电影业的规模空前扩张。
市场翻了几番,稳居全球第二大票仓。
可电影内容方面,却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浅薄。
同质化的电影争先恐后,具有突破性的佳作却无法面世。
长此以往,电影也会在自我仿制中衰亡。
中国电影总想在规模与体量上「对标」欧美。
但却忽视了,真正驱动电影产业进步的核心,是更多元化、更富野心的电影创作。
正如戴锦华教授所说。
「我们不光没有野心,还相反。」
与我们相反,亚洲友邻的电影产业都在不断地与时俱进。
韩国电影的崛起,已经无需再多说。
他们本不是以国际夺奖、获得好莱坞肯定为出发点。
但在鼓励创新、保证配额等一系列的举措下,韩国电影早已形成了非常成熟、包容且探索性极强的工业体系。
既可以让大众从中享受到各种富于商业噱头的娱乐大片。
也能让极具艺术探索的李沧东、私人化表达的洪常秀,从影迷视野中脱颖而出。
同时,还有兼具娱乐元素、现实关照及艺术追求的奉俊昊和朴赞郁,得到两方的完美平衡。
同样崛起的,还有印度电影。
仅今年,就出现了针对司法程序的《宿敌》(豆瓣8.6)《杰伊·比姆》(豆瓣8.7),聚焦同性话题的《祝福》等优秀作品。
敢拍,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宿敌》
与此同时,日本电影也在新时代的探索中,形成了特色。
以滨口龙介(《驾驶我的车》导演)为代表的新浪潮,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日本电影的格局。
也让全球看到一个崭新的日本电影。
《驾驶我的车》
电影,并不可怕。
电影,无需畏惧。
消灭几部电影,并不会杀死电影。
但,消灭电影的方式,绝不会有益于电影的进步。
只会让电影变得更加羸弱不堪,半死不活。
让我们的生命,少了一片梦的领域。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柒』 电影《检察风云》剧情介绍
电影《检察风云》是一部即将上映的商业犯罪大片,由黄景瑜、白百何、王丽坤领衔主演,这是国内首部采用中国检察官题材的作品,该影片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主要讲述的是在开展扫黑除恶的斗争中,检察官如何担当如何作为的故事。这部影片将会在2022年4月30日全国上映。
电影《检察风云》剧情介绍
作恶多端的富商突然身亡,检方在调查中竟牵扯出一起深埋多年的旧案,层层解扣,指引着年轻的检察官探寻背后更大的黑幕。真相逐渐逼近,所有人都被迫卷进这场命运的漩涡,正义和罪恶的势力陷入敌我难辨的生死对抗,看似尘埃落定的终局下竟然还隐藏着更触目惊心的答案。
王丽坤面对镜头惊惧地质询“我要一个答案”,额角的伤痕触目悚然。背景声里刺耳的警笛撕开了全城罪恶肆虐的黑暗一角,或威胁恐吓、或欺瞒包庇,灰色交易、闹市车祸和高崖意外接连出现,一场云谲波诡的正邪较量已悄然展开。
黄景瑜饰演的检察官李睿面对复杂案情眉头紧锁,为寻真相不止不休。白百何饰演的律师童雨辰力护当事人权益,言辞犀利气场强大。王丽坤饰演的嫌疑人夏薇坐在法庭被告席上神色淡漠,与冯绍峰饰演的洪俊山之间复杂的夫妻关系引人遐想,王千源行走在夜色中疑虑丛生,包贝尔狞笑间变脸的乖戾惹人发怵。
实力班底齐聚护航 麦兆辉携手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再掀“风云”
同时释出的定档海报也十分吸睛,冷峻的色调极致凸显着犯罪大片的质感。众人置身于堆叠的案卷和林立的楼宇间,四周翻飞的纸页显露出案件的错综复杂,身后的天空阴云密布,似乎昭示着一场阴谋四伏的风暴即将来袭。黄景瑜目视前方神情坚毅,一身检察制服硬朗挺括,胸前红色的检徽凛然生辉。白百何身穿黑色律师袍,佩戴律师徽章,双臂交握尽显飒爽干练。王丽坤、王千源神色复杂若有所思,眼里蕴藏着几分探究的意味。包贝尔站在众人后方眼神凶横,猖狂气质难掩。冯绍峰身着笔挺西装精英气质十足,暗握的手枪释放出善恶难辨的讯号。诸多实力演员的惊喜加盟,也让影片极具看点。
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首部大银幕检控题材作品、首部以中国检察官视角拍摄的律政庭审犯罪电影,影片汇聚了业内实力与影响力兼具的制作卡司。香港导演麦兆辉曾执导《无间道》、《窃听风云》系列等经典犯罪电影,此次他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强强合作,以全新视角聚焦犯罪庭审,势必再起“风云”,呈现给观众一个耳目一新的检察官故事。与麦兆辉携手编写剧本的赵鹏检察官拥有多年的公诉经验,他全程护航保障影片所涉及司法问题的专业性和客观性。此外,还有著名影人田启文担任监制,金像奖得主文念中担任造型指导,为影片质感重磅加持。豪华阵容和金牌班底合力打造年度犯罪庭审商业大片,淋漓刻画人民检察官恪守正义勇寻真相的高度使命感,力图展现新时期司法程序的公正严谨。
『捌』 电影不止不休剧情介绍 该片是谁主演的
1、2003年,“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在女朋友小竹的陪伴下离开家乡,和好友张博一起在北京闯荡,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但在实习转正的关键时刻,陷入了遵从内心还是遵从行规的两难选择中。
2、《不止不休》是由贾樟柯监制、王晶执导的现实题材励志影片,该片由白客、苗苗、张颂文领衔主演,宋洋特别出演,王奕权、周野芒主演,贾樟柯、秦海璐、福克斯友情出演。
3、《不止不休》以真人故事为原型,聚焦小人物奋斗,围绕北漂青年韩东这一人物展开。
『玖』 《不止不休》为什么不能上映
因为不止不休后期资金不够制作停滞中所以能上映。2020年7月28日,影片不止不休入围2020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9月2日,影片不止不休公布国际版海报。
不止不休电影信息
不止不休是由贾樟柯监制、王晶执导的现实题材励志影片,该片由白客、苗苗、张颂文领衔主演,宋洋特别出演,王奕权、周野芒主演,贾樟柯、秦海璐、福克斯友情出演。
不止不休以真人故事为原型,聚焦小人物奋斗,围绕北漂青年韩东这一人物展开,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一位涉世不深的报社实习记者韩东试图通过一篇新闻报道,去改变一亿人的命运。
影片根据真实人物改编,讲述了高中肄业的小镇青年韩东,不满足于老家安逸的生活,怀揣记者理想,不顾家人阻拦毅然离家来到北京闯荡,一路备受质疑一路不止不休勇敢追寻自己理想生活的故事。
『拾』 不止不休为什么不能上映
没有不能,而是还没有筹备好,由贾樟柯监制,王晶执导,白客、苗苗、张颂文主演的电影《不止不休》确定将于2021年在日本上映。目前,影片在中国内地的具体上映日期暂未公布。
在片中,白客出演报道真相的纸媒记者,在接触到“乙肝代检”产业后,他决心揭露真相,并写出文章《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决定用行动去帮助乙肝受歧视群体。
《不止不休》前期宣传中提到的“取材于真实事件”让不少影迷都期待这是另一部《我不是药神》,有着出色演技的张颂文和白客也让影片充满看点。
这部影片集中精力讲好一个故事,以朴素的方式将小人物的奋斗故事表现出来,共鸣感强,整体上看,是可以雅俗共赏的大众戏,它是一部商业电影,更是一部具有观赏性、背后有扎实的生活记忆和深刻社会意义的影片。
这部作品不只是一碗励志“鸡汤”,而是能告诉观众,“生命就像钟摆,有最高点,也有最低点,在最低点时,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勇气和态度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