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韩国有一部讲罪犯在岛上的电影是什么名 训练罪犯去执行任务
《实尾岛》
剧情简介 :
60年代末朝鲜半岛南北局势紧张,双方都展开了疯狂的间谍与刺杀行动。1968年1月,康仁灿(薛景求饰)因谋杀罪名成立而被判死刑的,在行刑前突然被召到拘留室,与特种部队军官讨论替代死刑的条件,他将被送到西南部荒岛实尾岛接受特别军事训练。同时,另外30名死囚也接受了特种部队军官的条件,被征召到实尾岛执行特别任务。
这31名死囚乘坐渔船到达实尾岛后,便在上级崔在贤中尉(安圣基饰)宣布下,组成了以刺杀朝鲜元首金日成为目标的“684北派部队”,并随即接受一连串地狱式的体能和军事训练。
可是在三年后,由于韩国政府国策的改变,“684北派部队”的计划被取消,31名队员则前途未卜。他们纷感被国家出卖,只能设法自救……
Ⅱ 不知道是韩国还是朝鲜或者日本的一部电影.主角是2个小男孩和一小女孩. 最后开运动会跑步哥哥心脏有问题
单纯就电影本身而言,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差距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我们抛开电影之外的种种成见,显而易见的是韩国电影的品质和深度在目前来看,都是国产电影无法企及的,究其原因林林总总,不做过多赘述,自叹不如的同时,相信很多国人也和我一样,对国产电影的将来有着美好的期许。
南棒北棒相关题材在韩国电影中屡见不鲜,如下几部均为六兽觉得无论品质还是深度都很不错的电影,只谈风月,无关其他。
1、《生死谍变》
上映时间:1999年2月,导演:姜帝圭,主演:韩石圭、崔岷植、宋康昊、黄政民等,豆瓣:7.3分,伍脊六兽:7分。
当年在韩国本土超过了《泰坦尼克号》票房纪录的影片,相隔十数年之久,韩崔宋黄等人都已成为现如今的票房担当,如此看来,《生死谍变》这样一部标志着韩国商业电影开端的影片就不足为奇了。
融合了谍战、爱情、动作等诸多元素,节奏张弛有度,动作场面畅快淋漓,尽管有诸多模仿之嫌,但能在南北对峙的大背景下,将信仰、情感、社会实态、人情冷暖等逐个予以展现,不失客观已属不易。
2、《共同警备区》
上映时间:2000年9月,导演:朴赞郁,主演:宋康昊、李秉宪、李英爱等,豆瓣:8.6分,伍脊六兽:9分。
《共同警备区》是一部相当难得的影片,尤其是在过去十几年以后的今天,更是别有一番意味。影片的技术层面可以说无可挑剔,无论是画面美感还是后期剪辑,都体现出相当高的水准,最难得的地方,六兽以为是其通过复杂敏感环境中同胞弟兄情谊,客观体现出的反战内涵,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异曲同工之美。
尤其最后一幕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和答案,宋康昊手刃顶头上司,并放走李秉宪和南二等兵,在大是大非面前,宋选择站在了身处敌营的同胞兄弟一边,伴随着略带悲凉的背景音乐(歌名《不会寄出的信》),宋康昊眼神坚定面容冷峻,让观者为之动容。此外,由第三方说出掩盖事实好过追查到底等话语,也同样值得反思和玩味。
3、《实尾岛》
上映时间:2003年12月,导演:康佑硕,主演:薛耿求、安圣基、许峻豪等,豆瓣:8.0分,伍脊六兽:8.5分。
韩国电影中自黑情结和用力过猛历来褒贬不一,然而能像《实尾岛》这般扒开自己伤疤还要撒盐的并不多见,单以真实还原的客观性而论,《实尾岛》并没有刻意褒贬任何一方,这种能够客观正视过失的态度,在我们看来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
没有女主角的人物设定,相比韩国其他影视作品中常见的过多的儿女情长和卿卿我我,《实尾岛》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男儿豪气,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一个目的而走到一起,数年间一起摸爬滚打建立起了相互的信任和感情,最后又为了同一个目的众叛亲离,然而这许多热血男儿终究没逃过被利用被剿灭的下场,最可怕的是这竟然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故事。
得益于宽松包容的环境,《实尾岛》能够大胆且锐利的将矛头指向该指的地方,对于错与恶毫不留情的进行揭露和批判,此等勇气和担当不得不让现如今的中国电影人只能望其项背。
4、《欢迎来到东莫村》
上映时间:2005年8月,导演:朴光铉,主演:申河均、郑在咏、姜惠贞等,豆瓣:8.1分,伍脊六兽:7分。
影片《欢迎来到东莫村》的剧情设定在个别地方类似我们的抗日神剧,只是没有了手撕鬼子的神功护体,换成了徒手杀野猪,尽管鬼子和野猪在某些方面区别不大,但如此设定也是够雷人了。
放下雷人剧情不谈,该片以抛开成见一致对外的主题,引申到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相处的美好愿景,以及淳朴民风中携带着一波又一波笑点,从不同角度背景下反映出人性的复杂与挣扎,不失为一部佳作。
5、《北逃》
上映时间:2008年6月,导演:金泰均,主演:车仁表、申明哲、徐荣华等,豆瓣:8.2分,伍脊六兽:8分。
《北逃》讲述的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北棒穷苦工人金龙修因为生活所迫,辗转越境偷渡到了南边,本指望赚钱给妻子医病,却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尽管明明知道影片展示的只是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缩影,如果有过东北生活经历对这类特殊人群多少都会有所耳闻,但其中的悲惨仍让我能在多年以后感到语塞和心酸。
或许有用力过猛和刻意雕琢之嫌,甚至有人怀疑将这样一个故事目的究竟何在,抛开种种成见,我觉得《北逃》是一部好电影,是能让人深深反思的电影。
-THE END-
Ⅲ 实尾岛的剧情简介
20世纪60年代末,南北朝鲜之间局势紧张,双方都展开了疯狂的间谍与刺杀行动。1968年1月,南韩,因谋杀罪名成立而被判死刑的康仁灿(薛景求饰),在行刑前突然被召到拘留室,特种部队军官崔在贤中尉(安圣基饰)告诉仁灿,如果不想死的话,可以到西南部荒岛“实尾岛”接受特别军事训练。
与此同时,另外30名死囚也接受了特种部队军官崔在贤的条件,在死刑执行前获释,但要被送到宝尾岛执行特别任务。这三十一名死囚乘坐渔船到达实尾岛后,便在军官崔在贤的宣布下,组成了以刺杀朝鲜元首金日成为目标的“684北派部队”,并随即接受一连串地狱式的体能和军事训练。
死囚们在训练中,抱着为国家效忠的心态,从而弥补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接受艰苦的训练之后,他们被秘密送放朝鲜,开始准备详细周密的刺杀计划。可是,三年后,韩国政府突然改变了政策,“684北派部队”计划被取消。仍然滞留朝鲜的三十一名死囚特别刺杀队员,顿时失去了任何依靠和支持,他们感到被国家出卖,不得不在敌国设法自救。
Ⅳ 找一部电影。主要讲韩国一支秘密特种部队叛变的故事,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
这部电影是《实尾岛》。
《实尾岛》是由康佑硕执导,薛景求、安圣基、郑在泳主演的一部动作片。影片再现了1971年3月发生的“实尾岛暴动事件”的始末。
该片于2003年12月24日在韩国上映,上映58天观影人数超过1000万,是韩国影史上第一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电影。影片获得第25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电影奖,康佑硕获最佳导演奖。
(4)实尾岛电影剧情讲解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康仁灿
康仁灿的父亲是“叛逃”到北朝鲜的“叛军”,年幼的康仁灿受此牵连。他在完全不被韩国社会接受的窘状下,一路跌跌撞撞成为罪犯,最后因蓄意杀人被判死刑。
2、崔在贤
实尾岛秘密基地指挥官,中尉。负责训练康仁灿等人,原则性极强,不向权贵低头。
3、曹中士
在电影前段他是一个毫无同情心的魔鬼教练,可是当剿杀684部队的命令下达时,他第一个反对,并且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触动而要去伤害他人。
Ⅳ 实尾岛事件50年:憋屈的韩国,与被出卖的敢死队
2003年12月,韩国上映了一部南北对抗题材的电影《实尾岛》。
影片上映58天,观影人数超过1000万,是当时的现象级电影,也是韩国影史上第一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电影。韩国 社会 因此掀起了对实尾岛事件的讨论。
《实尾岛》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它突破了一个大禁区。
历史 上,实尾岛事件,一直被韩国政府刻意掩盖,相关资料被封印,相关人员——活着的人,被强制签署了25~30年的保密合同,违反者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1987年韩国民主化以后,虽然允许民间讨论实尾岛事件,但官方却一直讳莫如深,由于缺乏资料,民众对实尾岛事件的具体情况,所知甚少。
直到1993年,当年岛上的教官金一泰,将相关资料寄给《新东亚》杂志披露后,实尾岛事件才逐渐被韩国民众所知道。
1999年,韩国作家白浩东根据真实的实尾岛事件,创作了小说《实尾岛》。
2003年,韩国导演康佑硕,结合 历史 资料和《实尾岛》小说,创作出了电影《实尾岛》,引发了韩国 社会 的强烈反响。
2004年2月,韩国政府迫于民意和舆论压力,首度承认了这件尘封已久的事件,随后公布了敢死队的名单,公开了实尾岛事件的报告书,但相关档案仍然是绝密级。
与此同时,当年敢死队的家属们,与《实尾岛》制片公司和韩国政府打起了官司,要求制片公司道歉(电影中,敢死队全部来自犯罪分子,真实的情况是,敢死队中也有守法良民),要求韩国政府赔偿。
相比《实尾岛》电影本身而言,影片背后的 历史 极其后续,也同样精彩。
如今,《实尾岛》电影上映了18年,实尾岛事件过去了50年,影片、影评以及相关文章,大家可能都看腻了。
今天说点不一样的——从冷战大背景看实尾岛事件。
01
电影《实尾岛》,是在 历史 事件的基础上二次创作的,剧情与 历史 事件有出入。
影片的前言对此作了说明:“本片取材自1968年的实尾岛第684部队。由于该小队的确切资料仍未被公开,本片对该小队的细节描写,包括队员背景等,皆为编导的创作。”
因此,有必要简单说说 历史 上的实尾岛事件。
1968年1月21日,来自半岛北方的31名突击队员,越过三八线进入汉城,企图潜入青瓦台,刺杀韩国总统朴正熙。
行进过程中,刺杀行动被发现,突击队几乎全军覆没,一名叫金新朝的突击队员被俘虏,并交代了整个行动计划。
朴正熙震怒不已,指示中央情报部长金炯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月,中央情报部和韩国军方,在实尾岛(位于仁川外海)秘密组建了“684派北部队”(得名于1968年4月),成员也是31人。
“684派北部队”的成员很复杂,有流氓、小偷、犯人,也有马拉松选手、马戏团表演者、武术精湛者,他们是被招聘而来的,而非电影中所说的立功赎罪。
在实尾岛,队员们接受了魔鬼式的训练,战斗技能几乎达到了人类的极限。期间,有7人因各种原因而死亡。
1968年7月后(具体时间不明),训练完成,中央情报部命令从“684派北部队”中,选拔一出个9人分小队,执行任务。
其计划是从白翎岛出发,在夜幕的掩护下,乘坐氢气飞艇抵达平壤上空,刺杀金。
小分队登上飞艇后,最新命令来了:终止行动,等待命令。
小分队在白翎岛徘徊了一个月左右,还是没有新的命令,回到了实尾岛。
终止命令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反对,根本原因,是南北紧张关系逐渐缓和,和平曙光来了。
不需要刺杀,自然也就不需要“684派北部队”了。
呆在实尾岛的“684派北部队”,成了一颗弃子,应得的津贴要么少发,要么被中间部门贪污,待遇大不如前,目标已经撤销,但训练依然残酷,队员们觉得长此以往都会被折磨死,不满情绪蔓延。
1971年8月23日,“684派北部队”暴动了,他们杀死岛上的教官和警卫(没杀完,损失了1名队员),乘船在仁川登陆,劫持一辆公共 汽车 ,欲冲向青瓦台,向政府讨个说法。
韩国政府调集大批军警,围追堵截,在首尔特别市-永登浦区-大方洞-柳韩洋行大楼前,包围了他们,双方展开激烈枪战。
期间,4名队员弃车逃走(很快被抓,判处死刑),陷入绝境的19名队员,引爆手雷自杀。
韩国政府混淆视听,称他们是朝鲜渗透过来的游击队,为了避免朝鲜不满,随后又改口称其为“军管理特殊犯”暴动。
暴动发生后,“684派北部队”的信息被人为消除了,就像他们不曾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在朴正熙、全斗焕时代,韩国媒体受政府控制,没有人敢追求真相。
此后,实尾岛事件成了禁区。
02
在实尾岛事件中,两件大事推动着整个事件的发展:一是北方发动1.21青瓦台袭击事件,南方为了报复,组建了“684派北部队”;二是南北缓和,南方终止了刺杀行动,间接导致“684派北部队”暴动、毁灭。
可以看出,不管是北方袭击南方,还是南方袭击北方,双方行为,取决于双方的关系——紧张的时候,相互攻击,缓和的时候,相互克制。
问题来了:南北关系好与不好,取决什么?是随机的,还是另有讲究?
在冷战背景下,半岛南北关系的变化,取决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
50年代,以及60年上半期,朝鲜还比较温和,想用和平方式,实现半岛统一。
朝鲜战争后,朝鲜在大国的援助下,很快恢复了战争创伤,各种建设稳步推进,欣欣向荣。
相反,韩国动荡不安,经济疲敝,是绝对的贫穷落后国家。虽有美国援助,但烂泥扶不上墙。
两相对比,韩国相形见绌。
民众不会真的相信各种口号,他们往往用脚投票,走向生活水平更高的地方。
此时朝鲜的 社会 经济成就,更能吸引民众,统一的话,民心必定会倒向北方。
除了自信之外,朝鲜选择和平统一还有外部原因。
当时美国没有卷入别的战争,它有充分精力,来应对半岛发生的各种危机,朝鲜无隙可趁。
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时代,推行“三和一少”的方针,大唱缓和调子,减少了对朝武器援助。
没有苏联支持,美国又严阵以待,朝鲜想动武也不可能。
到1965年前后,事情起了变化。
自1961年朴正熙政变后,韩国结束了政治动荡的局面,经济走上了正轨,随着“一五计划”全面铺开,韩国经济开始起飞。
与此同时,美国为了增强韩国的军力,提出了对韩5年军事援助方案,计划每年向韩国提供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意味着韩国军队将获得大批美军先进装备。
不仅如此,美国还大力撮合韩日邦交正常化,加紧在韩国部署各种先进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所期望的和平统一,无法实现。
显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韩国经济、军事迅速发展,朝鲜的相对优势一天天消失,等到韩国赶上或者超过朝鲜,朝鲜就会很被动。
另一方面,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无暇顾及半岛,这为朝鲜搞事提供了一个机会。
而北越的抗美统一斗争,也大大刺激了朝鲜的战斗欲望——同样南北分裂,北越敢打,北韩为什么不行?
此外,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了原子弹,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加大了对朝鲜的军事援助,提供了苏式潜艇、导弹艇、坦克、雷达、地空导弹、米格-21等等,这两件事给了金很大的底气。
种种因素交织、叠加,使得朝鲜一改之前的温和态度,开始变得激烈、好斗。
02
朝鲜的策略是一面大力援助北越,一面加速推动南朝鲜革命。
韩国派兵援助南越,朝鲜自然要援助北越,这很好理解。
重点说说推动南朝鲜革命。
在没有大国支持的情况下(大国支持它,但并不支持它发动战争,这是两码事),大规模的南下入侵不可行。
朝鲜想到的办法是,以游击战的方式,对韩国进行渗透和打击——渗透成功,就建立根据地,形成像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那样的局面。渗透不成功,可以制造紧张感和压迫感,动摇韩国的军心士气,促使朴正熙政府垮台。
韩国在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可能减少甚至撤回派驻越南的军队,这会减轻北越的压力,同时,也会造成美国和韩国的不和——美国认为,北边的挑衅对韩国构不成成真正的威胁,韩国应该加强反渗透能力,反对韩国从越南撤军。
挑衅韩国,必然激怒韩国,朴正熙一贯对朝强硬,很可能会反击,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不会支持朴正熙反击,这又会激化两国的矛盾。
美韩不和,同盟关系削弱,驻韩美军可能会撤离,投入越南战场。到时候,北方单挑韩国,胜券在握。
从1966年10月开始,南北武装冲突次数激增,短短两个月,交火事件的次数,就赶上了自1953年停战以来的总数。
打冷枪,扒营房,摸哨卡,炸军卡、炮艇,成了常态,激烈的时候,双方还会相互炮击。
在前线制造紧张的同时,北方还从军队中挑选精英士兵,组建突击队,进行特训后,派往南方从事游击战争。
这些人渗透到韩国后,到处搞袭击,煽动民众起来革命。仅1967年,突击队就与韩国军警发生了至少215起武装冲突,200多名突击队员被打死。
1968年是冲突最激烈的一年。青瓦台事件,“普韦布洛号”事件,以及武装入侵蔚珍-三陟事件,都是这一年发生的。一年下来,韩国共逮捕了1245名突击队员。
这种冲突和对抗,是这一时期的大势,青瓦台事件,实尾岛事件,都只是其中一个点。
光看一个点,只是知其然,联系起来看,探究背后的原因、发展脉络,才是知其所以然。
03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行动终止?
青瓦台事件发生后,朴正熙立即召见美国驻韩大使波特,要求美国支持韩国发动报复行动。然而,波特表示,美国不愿半岛发生战争,拒绝支持韩国,此举令朴正熙大失所望。
当时,韩国军队的指挥权在联合国军手里,美国不点头,朴正熙无法调动军队反击,所以只能秘密组建敢死队,玩些小动作。
青瓦台事件发生两天后,“普韦布洛号”事件爆发,朴正熙认为必须强硬反击,否则北方会得寸进尺。
与对青瓦台事件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为解决“普韦布洛”号危机,竭尽所能——这关乎80多名美国人质。
期间,美国却抛开韩国,与朝鲜展开谈判,朴正熙要求把青瓦台事件纳入谈判,美军直接拒绝,为了避免激怒朝鲜,美国还一再警告朴正熙:不要轻举妄动,不要单方面攻击朝鲜。
为了安抚朴正熙,美国做出了其他方面的让步,如加大对韩国的援助力度,扩大韩国军队的自主权等等。
拿到好处后,朴正熙向美国特使万斯承诺:韩国不会因青瓦台事件和“普韦布洛号”事件而采取报复行动,即使因别的挑衅而发动报复,也会在事前与美国协商。
朴正熙承诺,发生在2月,组建“684派北部队”发生在4月,由此可见,朴正熙并没有被美国人说服。
报复不报复,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但报复的准备工作不能停,所以中央情报部还在秘密训练“684派北部队”。
“普韦布洛”号危机从1月持续到了11月,几乎贯穿整个1968年。
在实尾岛事件中,“684派北部队”收到终止行动命令,是在7月之后,当时“普韦布洛号”危机还未解决,双方围绕“另签”展开了激烈舌战,谈判进入最关键时期。
这个时候,如果“684派北部队”去平壤搞个事,会造成什么后果?
朴正熙当然明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终止了命令。
以上是直接原因。
当然,电影没有表现这一点,只说南北关系缓和,所以停止了行动。
04
从1968年11月“普韦布洛”号危机解除,到1971年8月“684派北部队”暴动,这中间有将近3年的时间,为什么朴正熙始终没有动用“684派北部队”呢?
因为国际局势变化了。
1969年1月,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高唱东西方缓和,释放了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信号。第二年,尼克松单方面决定削减2万驻韩美军,还把驻扎在三八线附近的美军第二师后撤,代之以韩国军队放在最前沿。
不仅如此,美国还建议韩国与朝鲜展开对话。
韩国对此很不满,觉得美国正在逐渐抛弃自己,美国的保护伞不靠谱。
东方阵营里,中苏关系恶化到了顶点,爆发了一系列边境冲突,双方都视对方为最严重的威胁,进而双双开始缓和与美国的关系,都不支持朝鲜的强硬行为。
尤其是苏联,一再暗示对朝鲜“擅自行动”和“过激行为”表示不满。
另一方面,朝鲜过去几年推行的强硬政策,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朴正熙政府不仅没有垮台,反而更加强大,美韩联盟也没有瓦解。这迫使朝鲜再度调整政策。
此时,韩国的国力已经赶上来了,南北双方总体军力基本平衡,在没有外部大国的支持下,双方都无法彻底击败对方。
南北双方背后的大国,都不支持半岛冲突,且双方实力相当,谁也吃不掉对方。
再激烈对抗下去,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激怒背后的大国。
在这种情况下,和,才是大势所趋。
自1969年8月击落美军直升机、俘虏美军飞行员之后,朝鲜明显减少了越界挑衅行为。1970年6月,朝鲜再次提出了和平-统一的的主张。
朝鲜释放缓和信号后,朴正熙很快做出反应,发表了南北对话、和平-统一宣言。
1971年8月6日,金表示愿意与南朝鲜所有政党、 社会 团体、个人进行接触。
12日,韩国红十字会提议与朝鲜红十字会举行会谈,解决离散家属通邮、见面等问题。这个提议,获得了朴正熙的首肯,也获得了北边的响应。
8月20日,南北方红十字会代表在板门店初步接触。
在这关键时候,任何影响南北和谈的因素,都要服从大局,“684派北部队”成了不安定因素。
3天后,“684派北部队”暴动。
在电影《实尾岛》中,韩国中央情报局命令负责人处理掉“684派北部队”,部队因此暴动。
在真实的 历史 中,有没有这个命令,不得而知。
不过,处理掉他们,符合韩国政府利益,逻辑上也讲得通。
05
“684派北部队”是一个牺牲品,他们身不由己。
其实,韩国何尝不是一个牺牲品,在大国角逐的棋局中,它一样身不由己。
半岛上的那些小事,只是两大阵营全球对抗的一个投影,南北双方是进是退,取决于大势。
什么是大势?
大国多方较量的结果,决定着世界政治走向,这个走向就是大势,小国只能顺势而为。
【参考资料】
《韩国政治事件电影研究》
《1960年代中后期朝鲜半岛危机研究》
《1968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与美韩信任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朝韩关系的缓和及其影响》
Ⅵ 问韩国的一个战争电影,一群死刑犯被弄到一个孤岛上训练去刺杀总统的片叫啥来着
片名:实尾岛
英文片名:Silmido
韩文片名:실미도
日本片名:糸アメリカ
国家/地区:韩国
区域:亚洲
出品:Cinema Service
发行:
类型:战争
导演: 康佑硕
编剧: 制片:
主演:薛景求 安圣基 郑在泳
分级:未分级
上映时间:2003年12月24日
全部剧组成员:
剧情:
这是一群囚犯,这也是一群战士,一群随时准备去死的特种战士。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当时正是南北韩关系极度恶化的时代,震惊全球的青瓦台事件发生后更加剧了南北韩关系的恶化。青瓦台事件发生于1968年1月,北韩特攻队穿越三八线进入韩国境内准备刺杀当时的总统,但由于与韩国警察发生冲突,在汉城北岳山路开火,导致该计划失败。为了报仇雪恨,韩国政府决定以牙还牙,挑选31名囚犯组成“684北派特遣队”,目的是刺杀金日成,一旦任务完成,他们所犯的刑罚将全部被撤销,脱胎换骨可以顶天立地的活着。而任务失败就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必须死去。 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自己获得新生,这些囚犯甘愿忍受非人的训练,31名训练者在艰苦的训练中随时都可能因为一点点矛盾而产生激化,但为国家荣誉而战的信念让他们克服了种种苦难,在荷枪实弹的士兵眼下,他们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艰苦的训练终于完成了,就在他们刚刚踏上刺杀金日成的路程,南北局面发生了扭转,组建这支部位的前情报局领导卸任,计划被取消,“684北派特遣队”成了烫手山芋,政府不再理会这件事情,如何处理这些被社会抛弃了的人?政府命令岛上的士兵将他们全部处死,否则政府将处死所有的人,无论是士兵还是特种兵。 是处死自己呕心训练的特种兵,还是听从政府的命令?如何进行抉择?面对人性与政治,指挥官“无心”地将秘密泄露给他们,士兵与特种兵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消灭与自己朝夕相处三年的人,为了生存,他们将会如何抉择?敬请关注!
Ⅶ 你们怎么议论电影实尾岛的
随着韩国电影的强势崛起,韩国影坛涌现出了很多对于朝韩关系反映和反思的影片,甚至可以说朝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电影的崛起,如《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太极旗飘扬》、《隐秘而伟大》等。上映于2003年的《实尾岛》同样是反映朝韩关系的影片,并且作为韩国第一部千万人次电影被载入韩影史册。为了报复朝鲜特工对韩国总统的刺杀,韩国军方组织了31个死囚犯到实尾岛上接受秘密训练。训练异常残酷和血腥,很快这批人被训练成为了最优秀的士兵。,,在去刺杀金日成的途中,突然接到命令,刺杀任务暂时停止。随着朝韩关系的缓和,这批士兵也失去了用武之地。而最恶劣的是,政府怕泄露出去刺杀金日成的消息,决定把这批人秘密消灭掉。可训练这批人的教官于心不忍,于是放出消息给这批人。经过和岛上士兵的激烈战斗后,这批士兵逃出实尾岛,劫持一辆大巴车,奔赴青瓦台向韩国总统要个说法。在路上被韩国军队层层围截的他们,最终点燃了身上的手榴弹,饮恨离去。尽管影片没有摆脱韩国电影刻意煽情和用力过猛的通病,并且剧情上稍有拖沓,但依然是部有内容、有思考、有力量的影片。有内容,则在于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还原,不美化政府,也不美化这批死囚犯身上的恶。剧情上步步为营,情节冲突塑造得体,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使得两个小时的电影并不沉闷。有思考,在于影片题材的大胆和锐利。影片前半部分矛头针对的是朝鲜和金日成,后半部分则转变为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冲突。这批囚犯被国家利用,当失去了利用价值,又被国家抛弃,矛头转向了漠视公民权利和生命的政府。对政府之恶毫不留情地揭露和反抗,成了影片最亮眼的部分,并且以后也涌现出了《恐怖直播》、《辩护人》等类似题材的优秀影片,不得不佩服韩国电影人的勇气和担当。当然,这也得益于韩国电影宽松包容的环境。
Ⅷ 请介绍这样一个韩国影片
实尾岛 Silmido (2003)
导 演: 康佑硕 Woo-Suk Kang
主 演:
安圣基 Sung-kee Ahn Jun-ho Heo 薛景求 Kyung-gu Sol Seong-jin Kang 郑在泳 Jae-yeong Jeong Won-hui Lim Shin-il Kang Jeong-heon Lee
上 映:
2003年12月24日 ( 韩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韩国
时 长: 135 分钟
类 型: 剧情 动作
剧情简介:
20世纪60年代末,南北朝鲜之间局势紧张,双方都展开了疯狂的间谍与刺杀行动。1968年1月,南韩,因谋杀罪名成立而被判死刑的印禅,在行刑前突然被召到拘留室,特种部队军官曾魂告诉印禅,如果不想死的话,可以到西南部荒岛“实尾岛”接受特别军事训练。
与此同时,另外30名死囚也接受了特种部队军官曾魂的条件,在死刑执行前获释,但要被送到宝尾岛执行特别任务。这三十一名死囚乘坐渔船到达实尾岛后,便在军官曾魂的宣布下,组成了以刺杀朝鲜元首金日成为目标的“684北派部队”,并随即接受一连串地狱式的体能和军事训练。
死囚们在训练中,抱着为国家效忠的心态,从而弥补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接受艰苦的训练之后,他们被秘密送放朝鲜,开始准备详细周密的刺杀计划。可是,三年后,韩国政府突然改变了政策,“684北派部队”计划被取消。仍然滞留朝鲜的三十一名死囚特别刺杀队员,顿时失去了任何依靠和支持,他们感到被国家出卖,不得不在敌国设法自救……
----------------------------------------------------------------------------------------------------------------------------------------
韩国电影《实尾岛》背后的真实历史事件(完整版)
------------------------------------------------
“什么是实尾岛事件?”
——国防部长和空军参谋长在事件发生的三天之后被迫辞职。这只被派往北朝鲜的秘密部队的存在,在金大中下台之后才为人所知。
众多的新闻机构都曾想揭开发生与1971年8月23日的“实尾岛事件”的真相,想知道关于一只南韩特别部队受训后被派往北朝鲜的传言是否属实。但无一成功。包括国防部长和空军参谋长在内的众多政府官员和军方高层人员均在事件之后被解职。四个侥幸逃生的受训人员也被立即处决。看起来好象实尾岛事件就会如同其它同类时间一般,被从韩国历史中永远抹掉。然而,到了金大中当政时期,各种政府和军方情报机关的存在以及秘密实施的行动和相关的侵犯人权的记录开始为人所知,人们对于实尾岛事件的兴趣又重新高涨起来。
——名称:清除行动
——任务:刺杀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并摧毁其官邸。
——任务完成之后:撤消部队成员的所有被判刑罚,包括死刑。
——一旦任务失败:全体自杀。
梧柳洞情报部队。”这是隶属与空军7069飞行中队的209派遣队,2325战斗人员特种部队的官方名称。由时任总统的朴正熙和韩国中央情报局创建。他们对于1968年1月21日一直渗透到青瓦台总统府前的草坪的那31名北朝鲜秘密武装人员感到大为震惊。特种部队的成员主要由一些服刑人员和未被抓捕的社会闲杂人员组成。这些人得到的承诺是:一旦任务完成,他们被判的刑罚都将被撤消,犯罪记录也会被删除。另外,他们也被叫做“684部队”,因为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68年4月。最初部队中共有31人,正好对应由北朝鲜派来的秘密特工数量,但是后来当中7人由于训练中出现的事故以及死刑的执行而死亡。只有24人坚持到了最后。他们存在的原因就是:渗透进入平壤的最高领导人官邸,“将金日成的首级带回来。”
——失败的人就得死。
——被抓住的人也得死。
——要不惜一切代价活下来。这就是他们受到的训练。
在实尾岛,没有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训练”。站在这些受训者身后的都是现役士兵,个个都是荷枪实弹,一旦有人不合格就要遭殃。他们的脑袋里天天都被灌输的是北朝鲜的口音,北朝鲜的军事命令,北朝鲜的军歌。子弹时刻都在瞄准着他们,体罚更是家常便饭,这地狱般的生活就是为在短短三个月时间之内把这些人训练成杀人机器。就在这只部队成立仅四个月后,他们便被命令乘船入海,直捣北朝鲜。然而,命令却在最后一刻撤消:从此开始了总计三年零四个月的漫长等待。
——半岛南北调解和对话开始。
——这只幽灵部队现在必须成为真正的幽灵:“消灭他们。”
在此期间,岛外的政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关系缓和的年代已经开始。新的韩国中情局局长上任,南北对话的氛围和时机在逐渐成熟。实尾岛684部队现在完全成为了令人尴尬的历史遗物。政府下令消灭他们。然而,接管实尾岛的现役士兵们在短短十分钟内便发现,他们根本不是这些杀人机器的对手。这帮受训人员成功渡海,在仁川登陆上岸。他们在松岛市郊区拦截了一辆公共汽车,开往汉城。全韩国的军队均进入了紧急戒备状态。在大板洞(音译)与军队遭遇并短时间交火之后,全体受训人员选择了引爆炸弹自杀。政府人员很快的清理掉了相关记录。
——为什么他们要同坐一辆车去青瓦台总统府?
——为什么他们要自杀?
——没有其它办法了吗?
坐在被劫持公共汽车内的平民人质承认说到,那些受训者看起来没有伤害他们的意图。他们还证明了首先开火的不是实尾岛部队的人,而是政府军队先开的枪,并且是在得知车内有人质的情况下。为什么他们要同坐一辆车去青瓦台总统府?他们都是些残暴的杀人机器,如果分散开来单独行动的话生存的几率岂不是大得多?还是因为他们想道出自己的故事,即使知道这样做会丧命?事实真相已被隐瞒了32年:是时候把他们公之于众了。然而,知道的那些人早已不在了。
实尾岛事件时间表:
------------------------------------------------
——1971年8月23日早上6点:24名受训人员逃出实尾岛。
6点15分:实尾岛和空军总部的联系中断。只有6名现役士兵侥幸逃生。代陆军中尉及其他12名士兵被枪杀。另有6人溺水身亡。
中午12点15分:出逃的受训人员在仁川海岸登陆。劫持第一辆公共汽车,开往汉城。
中午12点53分:24名士兵与出逃的受训人员在仁川松洞车站交火,两人受重伤。
下午1点10分:在仁川又有交火。
下午1点20分:出逃的受训人员在仁川劫持第二两公共汽车
下午1点30分:当地警察局受到攻击。一名警员中弹身亡。
下午1点38分:新洋(音译)村检查站,一名警员中弹身亡。
下午2点15分:公车开进汉城,司机逃脱。
下午2点25分:最后一场交火。乘客证明:“前几枪都是从车外打进来的。”出逃的受训人员引爆手榴弹自杀。4人未死。
——1971年8月25日:国防部长被解职。
——1972年3月10日上午10点:最后4人被处决。
——1972年7月4日:半岛南北双方代表签订和平协议,并协定不通过秘密军事行动挑衅对方。
Ⅸ 如何评价电影《实尾岛》
《实尾岛》这部电影是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电影里面讲述的是一个悲壮的故事,特别的感人,再加上它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会比那些编写的剧情会更加感人,而且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