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千里走单骑的简介
千里走单骑
-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之一
千里走单骑是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之一。主要讲述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的故事。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戏文当中又叫古城会。
② 古城会的简介
《古城会》又称《古城记》或《斩蔡阳》,是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常与《灞桥挑袍》、《过五关》连演,总称《千里走单骑》。
故事叙述:桃园兄弟失散以后,关羽在曹营深受厚待,得知刘备踪迹之后,决意辞曹寻兄。此时曹操故意避而不见。于是关羽挂印封金,留柬告辞,行近古城,忽闻曹将蔡阳率军追来,要替他外甥秦琪报仇。关羽急命马童进古城向刘备、张飞报信,张飞因疑关羽久居曹营,恐来有诈,拒绝收容。时蔡阳追兵已到,关羽斩蔡阳以自明。张飞释疑,迎关入城。
③ 千里走单骑的内容概括
千里走单骑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之一。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戏文当中又叫古城会。请采纳回答谢谢④ 道士出山男一号演过什么电影
道士出山中的男一号叫彭禺厶。出演过《暖男电话》、《墙上的女人》、《包笑公堂》 、《道士出山1、2、3》《舞动青春 》《陪我》
中国内地男演员,曾用名:彭鸿禹,2013年1月1日正式改名为彭禺厶,本名彭强,出生在甘肃天水,计算机专业。
彭禺厶简介:
姓名(Name):彭禺厶(peng yu si)
语言(Language):普通话、陕西话、四川话、甘肃话
擅长(Specialty):喜剧
形象(Image):小人物
生肖(Animal):龙
爱好(Hobby):拍戏、上网、遐想
喜欢的颜色(F Color) :鲜艳的
喜欢的城市(F City) :巴黎
喜欢的动物(F Zoology) :狗
喜欢的节日(F Holiday) :春节
喜欢的书籍(F Book):《桥声》
喜欢的歌手(F Singer):邓丽君
喜欢的导演(F Director):沈好放
喜欢的作家(F Author):韩寒
喜欢的动画(F Animation):圣斗士、蓝精灵
喜欢的电影(F Film):《电锯惊魂》系列
喜欢的发型(F Hairstyle) :阳光、精神
喜欢的饮品(F Drinks): 白开水
喜欢的乐器(F Musical instruments) :钢琴
喜欢的科目(F Subject) :美术
喜欢的服饰(F Clothing) :简约、舒适
喜欢的音乐(F Music):爵士
喜欢的职业(F Vocational):演员、娱乐主播
喜欢的季节(F Season):秋季
喜欢的水果(F fruit):榴莲
喜欢的运动(F Sports):旅游
喜欢的艺人(Love people):孙红雷、姜文、周星驰
敬佩的人(Person I admire):母亲、奶奶
希望的事(I hope things):和平
想做的事(Want to do):慈善
讨厌的事(Hate things) :被冤枉
害怕的动物(Fear of animals):肢节动物
圈中好友(Good friend):杜海涛、隋俊波、何明翰、秦丽等。
⑤ 电影古城会里面的秋鸿是谁扮演的
张笛,1983年12月26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戏剧系99级本科班学员,海军政治部文化艺术中心演员。
2004年参演《砺剑》出演女一号"肖冰冰"。2006年,参演赵本山、洪启文、宋丹丹主演的《落叶归根》。2008年出演《新红楼梦》饰演"贾迎春(成年)"。2009年参演《牵挂》饰演"杨雨彤"。2010年参演《被欺凌的女人》饰演"玉叶"。2011年参演《养女》饰演苦媳妇"梅子"。2012年,参演由何群执导、朱亚文、齐奎出演的《铁血兄弟》又名《新青年》。
⑥ 关羽和京剧有什么关系
关公戏有又称红净戏,京剧现在的红净戏大多是以关公为主的,基本上承袭于元剧。比较著名的有《古城会》、《单刀会》、《华容道》、《走麦城》、《霸桥挑袍》等,现在京剧舞台上常演的不多。
善于演出关公戏的京剧艺术家有王洪寿、高盛麟、李洪春等.
关公戏曲
三国故事改编成戏曲在舞台上演出最早可追溯到隋代,据《大业拾遗记》载,炀帝(604—618)敕学士杜宝修《水饰图经》15卷,在曲江池大会群臣观看,其中属于三国故事的有5出。唐玄宗李隆基始创梨园,三国故事的剧目更加增多。北宋时有种影戏(疑为现今的皮影戏),即有关羽形象的出现。宋人张来(1054—1114)所著《明道杂志》中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元人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中称,金院本有《大刘备》、《赤壁鏖兵》、《骂吕布》、《襄阳会》等6种三国戏,每出戏中都有关羽的形象。
进入元代,杂剧逐渐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主流,三国戏当是杂剧中的重要一类。据《元曲选》等古籍记载,以三国故事编写的杂剧约60多种,而以关羽为主角且属名家创作的就有10多种,现择其中主要的简介下: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简称《单刀会》,关汉卿撰。全剧7折,以鲁肃设宴索荆州,关云长单刀赴会为素材写成。现存《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和《孤本元明杂剧》两种刊本。
《关张双赴西蜀梦》,简称《双赴梦》,关汉卿撰。全剧4折,写刘备夺得阆州收关羽、张
飞二位弟弟英魂,剧情纯属虚构。现存《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简称《三战吕布》,郑光祖撰。剧情取材于《三国志平话》卷上《三战吕布》一节。现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关云长千里独行》,简称《千里走单骑》,作者不详。剧情以《三国志平话》中曹公赠袍和千里独行两节为素材。今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简称《桃园结义》,作者不详。剧情以《三国志平话》卷上“桃园结义”一节为素材。今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关云长古城聚义》,简称《古城会》,作者不详,原作已佚,现演剧本为后人新作。剧情以《三国志平话》中“古城聚义”和“斩蔡阳”两节为素材。元时亦有《斩蔡阳》的剧目,在《三国志平话》中“斩蔡阳”与“古城聚义”紧相连属,《古城会》和《斩蔡阳》是一本戏中不同两折。
《关云长单刀劈四寇》,简称《单刀劈四寇》,作者不详。剧中人物均出自《三国志平话》之中,但情节却系虚构编造。“四寇”为董卓余党李催、郭汜、樊稠、张济。董卓被杀后,四寇命人下书索王允、吕布、李肃等人。吕布率兵往西凉府攻四寇,先锋李肃战败自刎;吕布与四寇交战,屡次鼻中出血,布心狐疑,撤兵退走。四寇兵围长安,王允坠城而死;四寇各封官职,欲徒献帝至西凉。国舅董承得知,先送献帝往洛阳,四寇追至黄河岸边,恰遇曹操至济州催粮至此,遂派出曹仁、许褚、曹霸、曹彰迎战四寇。此时刘备仍任平原县令,关羽回乡祭祖,返回平原时路遇曹兵,得知此事,怒而请战,先后刀劈四寇。董承为关羽请功,献帝遂封刘备为德州太守,关羽为荡寇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以上情节均为《三国志平话》所没有。此剧今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关大王月夜斩韶蝉》,作者不详,原作已佚。所写剧情于史无据,亦不见《三国志平话》当为作者根据民间传说编写而成。
《汉寿亭侯怒斩关平》,简称《怒斩关平》,作者不详。剧中主要人物皆出自《三国志平话》,但本事却于史无据,可能是根据民间传说的“关公斩子”故事写成。关羽生日,孔明、张飞、赵云、黄忠等前往荆州庆贺,正欲返回西川,江夏张虎、张彪二寇作乱。孔明派小五虎(五虎上将之子)关平、张苞、赵冲、马忠、黄越迎敌。小五虎获胜,生擒二张,在驰马回营报功途中,关平战马踏死平民王荣之子。王荣前往荆州告状,州官不敢受理。王荣正欲自尽,幸遇关羽马夫指点,便到元帅府击鼓喊冤。关羽大义灭亲欲斩关平,赵云等求情被羽驳回。张飞赶来,欲与赵云等各斩其子,使小五虎将同死。王荣见状,情愿息讼撤诉,关羽乃释关平。姜维前来宣沼,赐王荣黄金百两,免本处差役。此剧今存脉望馆抄校本和《孤本元明杂剧》本。
《秉烛达旦》,尚仲贤撰,原作已佚。剧情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写而成。
明、清时代随着对关羽不断地加官晋爵,关羽戏越编越多,称谓也随之而改称关圣、关帝
了。乾隆时期(1735—1795),特命庄格亲王、张德德等人系统地辑录和整理了供内廷演出的三国联合大戏《鼎峙春秋》共239出,其中关羽戏占了很大的比重。该长剧的情节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少部分是吸收了《三国志平话》、《关帝外记》等书和民间的传说故事。这样庞大的剧本,可惜只限于宫廷演出,以致影响不广。清代中叶,产生了新的剧种——京剧。起初剧目中就有155出三国戏,而以关羽为主角的则占到五分之一,并逐步形成了以饰演关羽为主的“红生”行当。著名的京剧艺人王鸿寿(红生演员)编演了连台本关羽戏,由关羽出世的《斩熊虎》,演至其死后的《雪地斩越吉》共36出。王鸿寿的弟子李洪春又增编了《走范阳》、《阅军教刀》、《收姚斌》、《破羌兵》、《教子观鱼》,使关羽戏连台本成为41出。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洪春演出的《关羽戏集》只选录了其中的27出,即《斩熊虎》、《桃园结义》、《造刀投军》、《斩华雄》、《斩车胄》、《屯土山》、《赠袍赠马》、《白马坡》、《诛文丑》、《阅军教刀》、《破汝南》、《灞桥挑袍》、《过五关》、《收周仓》、《古城会》、《训弟》《收关平》、《火烧博望坡》、《汉津口》、《临江会》、《华容道》、《战长沙》、《单刀会》、《取襄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走麦城》等。清末,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班主程长庚(1812—1882)与卢胜奎等人,参考《鼎峙春秋》等剧目,编演了从《马跳檀溪》至《取南郡》的36出联台本三国戏。
盛演关公戏的剧种、剧目
盛演关公戏的剧种首推京剧和蒲剧。京剧是华夏大地的主要戏曲剧种,有“国剧”之称。蒲剧是关羽家乡的地方剧种。据不完全统计,京剧与蒲剧现在上演的关公剧目尚有30余出,并造就了一大批善演关公戏的著名艺人。京剧老前辈程长庚被观众称为“活关公”,赞扬他;迨出场后冠剑雄豪,音节慷爽,如当年关羽之再世”。米喜子演关羽也被人称绝,观众看其演出有如真关帝显圣之感,曾使人敬畏离座。当代的京剧名家李洪春、王金潞在塑造关公形象上都有独创之功。蒲剧著名演员董银午吸取京剧关公戏的艺术精华,大胆改革服装、化装、道具和作派表演,使人耳目一新。他演的《出五关》、《古城会》、《水淹七军》、《取长沙》等剧目,均属脍炙人口之作,除京剧、蒲剧之外,兴演关公戏的地方剧种还有: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湖南等地的汉剧,其代表剧目有《桃园结义》、《汜水关》、《挑袍》、《古城会》、《华容道》、《战沙》等10余出;流行于四川和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的川剧,其代表剧目有《步月杀熊》、《因土山》《聚古城》、《水擒庞德》等;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的徽剧;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豫剧;流行于广东及广西部分地区的粤剧;流行于湖南的湘剧;流行于云南、贵州及四川部分地区的滇剧;流行于广西和湖南部分地区的桂剧;流行于江苏苏州一带的昆剧;流行于江苏北部、上海及安徽部分地区的淮剧;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及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的河北梆子;流行于陕西及西北各省部分地区的秦腔;流行于江西的弋阳腔和流行于安徽部分地区的青阳腔。尤其是北京昆曲剧院侯少奎主演的《水淹七军》,成为近年海内外公认的佳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关公戏无处不演,无处不唱。这也是关公影响遍及华夏的最好证例。
说唱关公的曲艺节目亦有不少,曲种有京韵大鼓、河南武坠子、评书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京津红极一时的“鼓界大王’’刘宝全,一生演唱的京韵大鼓曲目不过30段,其中《战长沙》(另名《关黄对刀》、《箭射盔缨》)和《华容道》等唱做俱佳,脍炙人口,至今传唱不绝。袁阔成的评评书《三国演义》,关羽故事久演不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关公战秦琼》深受听众喜爱。
舞台上的关公艺术形象
戏曲舞台艺术是一种内容广泛、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关公戏因其“乃戏中超然一派,与其它各剧绝然不同”,其舞台艺术除具有戏曲舞台艺术这个大范畴的所有特征之外—,又有其独特之处。戏曲演员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生行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须生、老武生、红生等。“红生”是演关公的特有行当,京剧早期演关公的红生以米喜子最为有名,辛亥革命前后以江南一带的王鸿寿(艺名三麻子)演技最佳。脸谱,为戏曲特有术,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关公是正貌,以忠勇见称,脸谱当然是红色,这至少在元代已成定式;但关公的红脸又是发展变化着的。清咸丰、同治年间,京剧名伶于四胜演关公只勾眼,上场前则痛饮一大碗酒,面色即很快变红,这是一种“醉”红。程长庚受此启发,改关公为“重枣脸、丹凤眼、卧蚕眉,研墨和朱,细心描画,开脸之美,一时无匹”。大约光绪初年,王鸿寿则将关公的脸谱改为大红色。“五绺”髯口为扮演关公这个角色时所专用,五绺即耳际两绺,嘴上两绺,须下一绺,此专称“关公髯”。关公这一角色专用的盔头为绿色,缀黄绒球,后有后兜(披风),两耳垂白飘带和黄丝穗,着绿蟒。戏曲舞台的关公随身道具是青龙偃月刀和红马鞭。青龙偃月刀则是关公的专用之物。关公戏的表演,除戏曲中通用的基本程式外,还有不少特殊的极为严格的要求。近代戏曲评论家周剑云在评论王鸿寿所演《走麦城》时说:演者必熟读《三国演义》,定精神、艺术二类。所谓精神者,长存尊敬之心,扫除龌龊之态(伶界对于关公崇拜之热度,无论何人,皆难比拟,群称圣贤爷而不名),认定戏中之人,忘却本来之我,虔诚揣摩,求其神与古会。策心既正,乃进而研究艺术。以予所见,第一在扮相之英武。要求扮相之佳,尤在开脸之肖。关公之像,异乎常人之像,眼也、眉也、色也(以真朱砂和油搅和)皆有特异之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第二在作工之肃穆。要求之好,尤在举动之镇静。关公之武艺,异于常人之武艺,儒将风度,重如泰山,智勇兼全,神威莫测。用力太猛,则流于粗野;手足无劲,则近于委靡。以是舞刀驰马,极不易做,此则勤习无懈,方能纯化。
舞台上的关公形象既要勇猛威武,又要刚健凝重。亮相则是塑造关公外部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亮相,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外部形象。据扮演关公的老艺人讲,戏曲中关公的特有亮相姿式就有48种之多,这是根据各地关庙中不同的关帝塑像和24副对联创造出来的“关公48图”提炼而成。另外,在唱腔、做工、扮相等方面,各个剧种扮演关公的名伶都有不少艺术积累和经验之谈。
⑦ cc丁v6电影9月8号早上6点过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楼主你好
今天CCTV6电影频道
从早上5.09分开始播放电影《驯马手》
紧接着6.37分开始播放电影《古城会》
有图有真相求采纳点击可以查看大图哦
⑧ 京剧电影, 谁能给我一些比较全的资料, 最好能包含演员的名字.
01、《生死恨》(1948年梅兰芳 姜妙香)
02、《借东风》(1949年马连良)
03、《游龙戏凤》(1949年马连良 张君秋)
04、《打渔杀家》(1949年马连良 张君秋)
05、《玉堂春》(1949年张君秋 俞振飞)
06、《盖叫天的舞台艺术》 包括:《白水滩》、《七雄聚义》、《茂州庙》、《劈山救母》、《英雄义》、《武松》
07、《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上集)(1955年) 包括:《断桥》(昆曲)、《宇宙锋》
08、《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下集)(1956年) 包括:《霸王别姬》、《贵妃醉酒》
09、《洛神》(1956年梅兰芳姜妙香)
10、《荒山泪》(1956年程砚秋)
11、《宋士杰》(1956年周信芳 童芷苓)
12、《群英会》(1957年叶盛兰 谭富英 马连良)
13、《借东风》(1957年马连良 叶盛兰)
14、《望江亭》(1958年张君秋 刘雪涛)
15、《杨门女将》(1960年王晶华 杨秋玲)
16、《周信芳的舞台艺术》(1961年周信芳 赵晓岚)包括《徐策跑城》、《下书杀惜》
17、《野猪林》(1962年李少春 袁世海)
18、《尚小云舞台艺术》(1962年)包括《昭君出塞》、《失子惊疯》
19、《穆桂英大战洪洲》(1963年刘秀荣 张春孝 )
20、《尤三姐》(1963年童芷苓)
21、《武松》(1963年盖叫天)
22、《铡美案》( 1964年张君秋 马连良)
23、《恶虎村》(1973年张世麟)
24、《挑滑车》(1973年张世麟)
25、《蜈蚣岭》(1973年张世麟)
26、《斩黄袍》(1976年李宗义 王泉奎)
27、《辛安驿》(1976年赵燕侠)
28、《盗魂铃》(1976年李宗义 李慧芳 )
29、《三岔口》(1976年张云溪 张春华)
30、《游龙戏凤》(1976年张学津 刘长瑜)
31、《盗仙草》(1976年刘秀荣)
32、《卖水》(1976年刘长瑜)
33、《哭灵牌》(1976年李和曾)
34、《借东风》(1976年冯志效)
35、《薛礼叹月》1976年高盛麟)
36、《贺后骂殿》(1976年张曼玲)
01、《古城会》(1976年高盛麟 袁世海)
02、《让徐州》(1976年李家载演唱 言少朋演出)
03、《珠帘寨》(1976年马长礼)
04、《二堂舍子》(197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武汉市京剧团 关正明 李蔷华)
05、《逍遥津》(1976年李和曾)
06、《斩马谡》(1976年李和曾 袁世海)
07、《李陵碑》(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 李和曾)
08、《断桥》(1976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 杜近芳 萧润德演出 叶盛兰演唱)
09、《长坂坡》(197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俞大陆 袁世海 刘秀荣 李世章 李嘉林)
10、《红娘》(197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京剧团 赵燕侠 刘雪涛)
11、《铁弓缘》(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 云南省京剧一团 关肃霜)
12、《白蛇传》(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 李炳淑)
13、《盗御马》(1980年昆明电影制片厂 “坐寨”、“盗马”两折 裘世戎)
14、《红娘》(198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江苏省淮阴地区京剧团 宋长荣)
15、《李慧娘》(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 苏州市京剧团 胡芝风)
16、《升官记》(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湖北电影制片厂 朱世慧 )
17、《火焰山》(198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刘喜亮 王凤霞)
18、《吕布与貂蝉》(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 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叶少兰 许嘉宝)
19、《三打陶三春》(198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王玉珍)
20、《真假美猴王》(198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 福建省京剧团 徐大松 王金柱)
21、《岳云》(198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 徐卫伟)
⑨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简介
千里走单骑: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出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介绍: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9)古城会电影简介扩展阅读:
“千里走单骑”出处《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⑩ 彭禺厶演过的电影鬼片好看吗
好看。
彭禺厶被网友熟知,还是通过他所出演的恐怖片,为此他还多了一个十三的绰号,他参演的这么多网络大电影中,恐怖片最是让人印象深刻,其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
截止2021年1月,彭禺厶参演电影有:移魂空间2017、大营救2017、三界奇侠传、婴灵、青春禁忌游戏之灵魂交换、深夜书店2、阴阳先生之末代天师、鬼魅灯、道士出山、深夜书店、暖男电话、墙上的女人、古城会、消灭大学生、道士出山2伏魔军团、超能太监、阴阳先生、陪我、整容前规则、断片2。
(10)古城会电影简介扩展阅读:
彭禺厶虽然不是表演科班出身,但是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能吃苦耐劳,并且凭借尚佳的表演,创造了网络电影的票房佳绩,在《舞动青春》、《道士出山》中饰演的人物略带屌丝气质,给观众留下深刻影响。彭禺厶对林正英和他所代表的经典港片有着情结。
虽然靠“道士”形象打开了自己的演绎事业,但是彭禺厶显有更多的追求,在网络大电影《超能太监》中一反常态,饰演变态的东厂公公,不仅挑战了难度极高的动作戏,更是将这个心理扭曲失衡的“极阴之人”演绎得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