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紫日的观后感
《紫日》观后感
该片是一部以反映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中、日、苏三国人民
共求生存为主题的战争片,表现手法新颖、主题深刻。影片用“战”
与“和闭没”的强烈对比以及贯穿始终的八音盒阐述了“紫日”的含义:
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
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
就会
改变颜色,降临灾难。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
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
带着不同的使命,
因为同一场战戚态携争碰到
了一起。
一个是对日宣战的苏联女军人娜佳,
一个是死里逃生的东北
汉子杨,
一个是来自侵略国日本参加挺身队的女学生秋叶子,
杨为娜
佳等苏联军人所救,
因为误入日军营地被日军包围,
后突围向北逃亡
进入大兴安岭,
途中秋叶子又为娜佳和杨俘虏,
于是三个来自不同国
度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开始了关系复杂而又艰难的森林逃亡历程:
杨
和娜佳为了逃避日军的搜捕,秋叶子则为了逃高伏避杨和娜佳的控制。
在一望无际的森林里,
3个人的心灵不断挣扎,
不断受到着拷问。
从最开始的猜忌,防备,仇恨,曲解
,
到后来的融合,包容,平静,
友爱
,
影片用了3个人的内心独白串联起来,从每个人视角阐述了自
己对战争和人性的看法。
在看不见硝烟的大兴安岭,影片用唯美壮阔的风景与日本侵略者
的罪行构成强烈对比。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
系列磨难,
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
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
良所感染,
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
“
教诲
”
产生了怀疑。
那一望无际、
饱含大自然韵致的北国
林莽
;
有着童话般迷人景色的白桦林;
闪烁着
金色阳光
的河流;
浸透着瑰丽色彩的落日,
无不展现着浓郁的诗情画
意,令人神驰心醉。在这里他们明白了,不论怎样人类都是可以和平
共处的,我们需要的是理解信任,而不是怀疑与仇恨。
然而,当他们走出森林,残酷的战争又重回眼前。铺天盖地吞没
绿野生机的火海画面;
法西斯刽子手惨绝人寰的暴行。
秋叶子也成了
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在“战”与“和”的强烈对比下,影片的主
题也得以揭示。
这就是人性,没有任何一个人热爱战争,每一个人都向往着和谐
和平的生活,
但是,
在战争的总体背景之下,
敌对双方就是敌我双方,
那就是剑拔弩张你死我活,
而导演的高明之处就是选取大战争背景下
的小环境,来表现反战的主体,把三个人困在一起,这样人性的张扬
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演绎出来的故事就会真实,
表现也就独到新颖
了。
反战的主题不一定就是罢战倒戈,反战的主题在每个人的心里,
影片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八音盒就是这个象征,
音乐是一种符号,
但它
却可以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
甚至唤醒人们的灵魂。
在战争的硝烟下,
八音盒中动听的旋律带来的不仅是内心的平静,
还有对和平生活的向
往。
在飞机大炮下它是那样脆弱不堪,
然而它却用最柔美的音符唤醒
人们内心中仅存的一丝和平。
② 电影《紫日》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影片想表达什么主题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个中国汉子--杨玉福。在把他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苏联女军医娜佳侥幸逃进了林区。途中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秋叶子却带着他们走进了雷区……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却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女孩。为了能从茫茫林区走出去,国籍不同、语言不通的三个人只得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大森林里,他们经历了沼泽、山林大火、猛虎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
这时,传来了战争已经结束的消息,正当他们满怀希望奔向林外时,秋叶子却不幸在一场恐怖的大屠杀中被她的同胞射杀……
《紫日》以抗日战争最后阶段苏军进入东北对日作战为背景,讲述一位被苏军解救的中国劳工、一位苏军女军官与一个被俘的日本女孩,在激战后进入深山的生死经历。角色间的冲突折射出正义的力量、对生命的珍爱和人性的崇高。
作为著名的"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高潮篇,冯导表示将在《紫日》中再次深刻揭露法西斯主义对于人性的荼毒,就战争与生命的主题进行反思,呼吁人类对于生命与和平的珍爱。冯小宁导演曾经向媒体透露过《紫太阳》一片将展现中国电影难得一见的坦克激战大场面。
③ 关于紫日这部电影的观后感5篇
《紫日》观后感
我是一个女孩。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
我一向认为中国最伟大的演员是李保田,中国最伟大的电影就是<<紫日>>,至少我这样认为。
如果说看张艺谋的电影是视觉上的震撼,那么看冯小宁的电影则是心灵上的感动!
第一次看紫日是在2000年,那年我上高二。到此刻我看了已经不下六次,这天又看了一次,感受颇深。
我喜爱紫日里面的那种凄美的感觉,伴随着紫日那凄美而又充满旋律的主题曲,那种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
紫日的三名演员分别来自三个不一样的国家,他们克服了语言的差异,能够把这部电影演的那么的真实,到位。而某些电影首先从语言上就感觉东拼西凑,上句不接下句。给人一种硬生生而又尴尬的感觉。另外从这部电影,我们也能够感觉冯小宁的心很细。
看到秋叶子死去的那一刻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部好的电影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看那太阳,紫色的。”
一群人缓缓地走向紫色的太阳。
《紫日》观后感
《紫日》是由1个中国农民,1个俄国女兵再加上1个日本女俘虏,在如画的大兴安岭中一路同行的身影,而身后就是那紫色的太阳。
时空不断地交错,这时才发现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中国人杨眼见着母亲被刺刀活活刺死,同胞被日军装在麻袋被火烧。俄国女兵娜佳总是回想到她孩子所骑的旋转的木马被带有“卐”标号的德军飞机摧毁。而在日本女生秋叶子的回忆中有的是一段凄美的感情终因残酷的战争而破碎。战争是残酷的,它破坏的仅仅是和平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类所有完美的情感:亲情、友情、感情……它让人不再是人,而是充满野性的禽兽和满腔怨恨的皮囊。当屠刀被举起,人类忘记了人类屠杀的是人类自己。
冲突在不断发生,正因每人的思想教育迥异,又不通语言,因此互相猜疑。杨始终不让秋叶子碰枪,还取出了枪中的子弹,总是怒视着秋叶子。娜佳曾因同伴被秋叶子害扫射秋叶子,也因愤怒对杨举起过枪。秋叶子因被法西斯灌输杀人的教育,几次三番想陷害与杨和娜佳。正因生活方式有了民族,正因民族利益有了国家,正因国家利益有了战争,正因战争人与人有了可悲的隔阂。
但是最后在色彩绚丽的大兴安岭,杨对秋叶子一次次的搭救,娜佳手中的枪一次次的放下,秋叶子禁锢的心一次次的溶解,带着他们找食物,度火灾。杨赌气地丢下娜佳分开走,娜佳孩童般的在后面追,秋叶子嬉笑着编花环。每个人心里都有原始的善良纯真,当紫色的太阳升起时,走在大兴安岭中的,不是中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只是三个互相扶持的人,梦幻般的大兴安岭消除了国籍,语种之分。一片一片无边无际的林子,阻隔了他们对外界的联系,也阻隔了恐怖的战争。
然而当走出了林子,又是一片腥风血雨,战败的日本人在群众自杀,然而竟然有日本兵是笑着走的。有一个天真的小孩手捧着炸弹,一个日本军官要拉开吊环时。秋叶子跑去阻止,罪恶的枪声响起了,秋叶子手中的花散了一地。愤怒的杨和娜佳开着车冲向了那个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官。
“看那太阳,紫色的。”
贯穿整个故事的秋叶子的八音盒经过了半个世纪,从满脸皱纹的杨手中,到了头发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兴安岭,当然安放在那里的还有对死者怀念与惋惜。
秋叶子曾说:“这一切最后都过去了。”杨愤怒地吼:“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过去了?”的确这一切并没有过去,还是有人没有承认那段历史,手上沾满鲜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庙社中,无辜的人们的冤魂在博物馆中哭泣。停止对战争的崇拜吧!低头认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紫日观后感
在二战即将走向尾声,来自中国的汉子、俄罗斯的女军官和日本小孩被命运的绳索牵在了一起,三个背景文化截然不同的人语言不通,被困在茫茫的森林中,在面对生死较量的危难时刻,每个民族最淳朴的本性显露无疑。在中日敌对的战争时期,电影让我们看到日本百姓的无土豆网电影奈与无辜,看到了人民的善良与和谐。虽然是抗日题材,但电影里没有英雄、没有枪林弹雨,没有大篇幅的厮杀,也没有将日本绝对的划为坏人,而是在暴露日本军国主义残酷暴行时,显现出日本人民的善良与无辜,由于战争,对百姓毋庸置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一笔无法挽回的损失;对任何一个民族,也是一次摧残。电影从战争的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被困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三个不同国籍人走到了一起,为走出森林团结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即使是日本对中国进行残暴掠杀的时候,他们彼此仍然能够互相理解,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渴望和平,渴望回家。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向世界无条件投降,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军认为日本再也没有了,开始互相残杀与祖国共存亡,日本小女孩不忍看到国民自相残杀便高呼战争结束可以回家了,然而惨遭日本人枪杀……十几年过去了,中国汉子和俄罗斯女军官垂垂老矣,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国家中和谐安详的生活着,日本女孩,是他们心中永久的遗憾;战争,更是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据统计,二战中全世界共伤亡7400万人,其中日本200万人、前苏联万人、中国3500万人……惨不忍睹的伤亡数目,让人心惊,经过惨烈的战火之后,和平又回到了这个世界上,无论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不论什么信仰,本来都可以和平相处,建成一个心得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生命尊严将被所有人尊重,任何野蛮的暴行和恐怖都被禁止,任何侵略战争都不会再生,在那个世界里,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朋友。如今的和平是这些战士们的死亡换来的,经过了伤痛,就让我们好好珍惜生活、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因为,我们活在最好的年代。
紫日观后感
看电影《紫日》,看到一大半,杨玉福、娜佳、秋叶子,一行三人穿越独木桥。其实,就是横在沼泽地上的一根朽木。过这座桥,小心翼翼,过到一半的时候,那日本女孩掉了进去。脑袋很快沉底了,杨玉福不得不搭救,娜佳帮忙。此事发生于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时候,这些人是逃难者。是战争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彼此患难,最终走出茫茫丛林。战争总是杀人如麻。时间长了,杀人就跟呼吸一样自然。
这是一部丛林历险记。由此,我想到了一件往事——我差点被淹死。有时候,回忆是一种不人不鬼的磨难。
1996年夏,我大学毕业回乡,和村里的孩子们去东河套洗澡。在敬老院渡口以南,众人“打狗刨”横渡,其实河面并不宽。但我不会水,差点顺大流,被冲出去三四十米,几乎冲到南侧东岸陡崖之下了。这时候,俺村的赵老秋、薛成子等四五人,手牵手救我,差点把他们冲跑。河水冲击力真大,上东岸后,我躺在沙滩上,脸煞白,吓的。我灌汤了,喝了一肚子河水。之所以,斗胆横渡,我是见俺屯子的“小段二”都能过去,也就扑哧扑哧几下。我就下水,孰料,我的扑腾不灵。
那次遇险叫我念念不忘,具体还有谁救我,都过去十七八年了,惟一记得有赵老秋,他是三弟的同学。打那以后,我从不下水,尽管我羡慕凫水。感慨往昔,万死犹轻。感念那些忠厚老实的乡里人,如今,赵老秋浪迹他乡(在大庆谋生呢)。生活有时候比战争还残酷。
人生的经历,总会有一些值得纪念的地方。人生本就是穿越茫茫丛林,谁不希望活着走出去,求生之路漫长啊。森林的外边依然是无边的森林。《紫日》里,娜佳,这个苏联女兵很气质,很善良。其实俄罗斯女人很有味道。一个好女人就似一片森林,永远没有尽头。
我们像夏天,又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因为我们怀着善良。《紫日》是一部好影片,和那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样,见善恶,见人性。北呼兰河,一条奔腾的河,那的乡民,尤见人性之美。这年头简直喝人血,挫骨扬灰式的喝血,可是,善良比什么都永恒。
紫日观后感
紫日是个很简单的故事,1945年日本即将战败之际,大兴安岭茫茫白桦林中,一个中国农民,一个俄国女兵,一个日本女孩,三个国家,三种语言,三个立场,却因为战争困在了同一片林子里,结成了同一目的的同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伤往事,为了各自的理由主动或者被动地抗争着,对立却又奇怪的统一。对于战争,这些人有这自己的迷惑。中国的小伙子不明白,那些日本人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到中国的地方来杀人;那位日本女孩不明白,她和她的恋人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被培训成杀人,杀人,结果什么人都要杀他们;那位俄国女兵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儿子,一个天真的男孩为什么被一架空袭的飞机夺去生命...
战争的残忍就在于杀戮不分国别、派别、性别,一条性命在整个战争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因此显得那么的残忍。当人类被逼到极限的时候,却是不同的反应。中国小伙子想杀了作为敌人的日本女孩,最终却没能下手;俄国女兵想杀了作为敌人的日本女孩,最终却没能下手;日本女孩在受教育的影响下想杀了另外两人,最终也没能下手。
然而这些人性的软弱都抵不过在听说日本投降之后的一小队散兵游勇。在三人欣慰终于可以离开莽莽的原始森林的时候,那群日本败兵却在集体自裁以告慰他们口中完蛋了的“日本帝国”。想死的,不想死的,士兵,平民,都去死吧,日本帝国都灭亡了,你们还存在做什么?希望阻止屠杀的日本女孩,最终死在了自己国家的军官手里。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日本人手里发生了。
④ 紫日电影观后感5篇
《紫日》讲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紫日电影 观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1
轰炸,追击,顽抗,屠杀,毁灭……在炮火硝烟中,在震耳欲聋的轰炸声中,电影《紫日》拉开帷幕,一九四五年八月,苏联百万红军出击中国东北,对盘踞在那里的日本关东军予以毁灭性打击,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总算受到了它们应有的惩罚,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不会因它们遭受失败而改变,它们转而把魔爪伸向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大批中国老百姓倒在了日军的枪口之下!荧幕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一面是苏军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剿杀日军;一面是日军恶魔在屠杀大批中国老百姓。战争使人的生命脆弱如蝼蚁!
影片主人公之一——一位名叫杨玉福的青年农民,他在日军的屠场上侥幸活了下来,原因很简单,苏军坦克辗碎了日军的一切,他被苏军救了下来,在战乱中,他与一男一女两位苏联军官与部队失散,后来,他们又俘获了一位惊恐万状的日本小女孩,由于这个小女孩对他们的猜忌,男苏联军官不幸命丧在小女孩的仇恨和敌意中。这样,他们这支“流浪部队”只剩下了3人,一位中国农民杨玉福,一位苏联女军官娜佳,一位日本小女孩秋叶子,三人在辗转流浪中的爱恨情仇和身心苦痛分别代表了三个国家的普通民众对于那场战争的全部理解和真心感受。
这是一部深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丑恶面目的影视作品,影片以杨玉福、娜佳、秋叶子在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流浪生活为明线,以关东军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毁灭和败亡为暗线,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反人类本质,影片从日本帝国主义宣扬武士道精神入手,对日军煸动本国青年仇华心理、标谤侵华战争为正义战争、征用本国女学生充当慰安妇等丑恶行径进行了猛烈抨击,影片中多次出现一轮暗红的昏昏欲坠的落日意象,象征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惨淡和没落,影片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次战争来预示日本军事力量的消亡,一是苏联红军出击东北剿灭关东军,基本消灭了日本陆军的精锐;二是美日冲绳岛大战,重创了日本海军、空军力量。在冲绳岛海战中,日本神风特攻队员驾驶战斗机冲向美军战舰时绝望的惨叫,导弹击中日舰产生的巨大轰鸣,在暗蓝色海水的背景中坠落的日本太阳旗,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后惨败。影片很多镜头都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反人类反道义的本质,诸如: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杀害懵懂无知的日本 儿童 ;杀害阻止它们自杀的日本小女孩;杀害乞求活下去的本国士兵……
影片的色调以暗红色为主,配以凄惋悲壮的哀乐,寓意着在那个二战时期的国际大背景下,中日苏三国人民终于从战争的梦魇中走了出来,影片最后通过一群日本兵在落日的血红中相继放下武器的镜头和两位已成耄耋老人的主人公的沧桑回忆,深刻提示了影片召唤和平、反对战争的主旨。再也不要血腥和杀戮了,战争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影片主人公杨玉福的一句“他们都死了!”,包含了对战争带来的苦痛几多辛酸和无奈。被日军杀害的日本小女孩留下的八音盒至今还流泻着祈求和平的旋律。那位已成沧桑老人的苏联女军官在莫斯科英雄纪念碑前虔诚地奉上花圈,在低徊的哀乐中喃喃自语,悼祭万千二战中死难的灵魂。中日苏三国人民是向往和平的,他们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那些至今还在为日本帝国主义扬幡招魂的军国主义分子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影片中三位主人公在战争中结下的深厚感情代表了中日苏三国人民诚擎朴素的国际友情,人类的共同进步需要和平,需要团结和友谊,让战争和苦难随风而去吧!影片深刻启迪着我们要为创建一个和平安宁、和谐友善的国际环境而共同努力。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 2
战争场面残酷无比,血流成河,百姓流离失所,饥荒肆虐,温病横行,民不聊生,方圆百里不见一丝生机,画面里满满的都是枪林弹雨,火光朝天。
《紫日》却与其他战争片不一样,它的画面不仅仅在战争的场面上多加笔墨,更多的是以此反衬和平的光景。它拍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更多是和平的唯美景色。以大兴安岭为背景,忽而出现郁郁葱葱的树林,忽而显现辽阔的草原,忽而闯入一片宁静如镜的湖面。此时的大兴安岭便是战争中,拥有和平的唯一一片净土。
《紫日》中有三名主人公杨玉福、秋叶子和娜佳。她们分别来自不一样的国家:中国、日本和前苏联。 故事 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阐述了从敌对转化为好友的一个过程。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蒙上淡淡的'紫色,预兆着灾难的降临。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日落时才会是一轮美丽的红日。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对战争、和平与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为和平而战的勇士们的牺牲,无辜受虐的老百姓,平静的村庄被战火烧尽,硝烟的浓黑代替了炊烟的灰白,战争的炮火击碎了和平的明镜。如此一来,更令我感觉到:和平不是必然的。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3
在这部电影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娜佳女士最后向一块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墓碑上扔下的一朵白花,那朵白花让我想起了那个一身纯白的松叶子,那个看似柔弱可是却无比坚强的松叶子,这个日本女孩给我上了一课,什么叫爱国,什么叫坚持,什么叫真正的勇敢。
这个日本女孩在人高马大的俄国人的手枪下仍然坚定的将他们带进了日本人的军事封锁圈。想为自己的国家抓住他们几个,在这个女孩身上我看到了也许在当代我们这个年龄人身上也许并不会有的聪明。看到了在当初那个战乱的年代里许多个像松叶子一样的中国孩子就这样的死在的日本人的刀枪下。
在这个女孩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好的一面,在这个女孩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希望和平的心愿,可是最开始看到女孩坚强的一面时,我想也许她会一如继往的坚强下去,可是一个八音盒却让我看到了女孩柔情的一面,也许她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坚强,她也有女孩子的一面,有许多女孩一样的梦想,后来当日本天皇说战争结束的时候,坚强的松叶子在这个时候才放松了下来。就你娜佳女士说的:“这时候的我看到松叶子,就像看到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看,这就是战争,战争让人成长。这个如花一样柔弱的少女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就必须挺直自己的腰杆,紧崩自己的精神,让自己随时处于战争状态,即使她还是一个孩子。
可是最后当看到漫天的花从松叶子的手中抛向天际的时候,我还是差点流下了盈满眼眶的泪水。因为当看到一脸震惊的松叶子跑向自己国家人民身边的时候,却在即将接近时如一朵白花在暴风雨后终于坚持不住自己的腰杆,倒在了地上,手中抛出的漫天的花束不在是为迎接战争结束而准备的,而是为自己的葬礼所准备的花束。这样一个如白花一样的女孩倒下了,不是倒在了战乱,而是倒在了战后。多么的可悲。坚强的松叶子留在了大兴安岭,如一朵白花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而柔弱的松叶子却被杨带出了森林。
多年后当八音盒被人送到了大兴安岭的时候,就好像柔弱的松叶子也被送还了大兴安岭一样,松叶子完整了。不论是坚强的她,还是柔情的她,都被大兴安岭的树木包围着。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4
“看那太阳,紫色的。”
一群人缓缓地走向紫色的太阳。
看了《紫日》至今记忆由新的是1个中国农民,1个俄国女兵再加上1个日本女俘虏,在如画的大兴安岭中一路同行的身影,而身后就是那紫色的太阳。
时空不断地交错,这时才发现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中国人杨眼见着母亲被刺刀活活刺死,同胞被日军装在麻袋被火烧。俄国女兵娜佳总是回想到童年旋转的木马被带有“e”标号的德军飞机摧毁。而在日本女生秋叶子的回忆中有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终因残酷的战争而破碎。战争是残酷的,它破坏的仅仅是和平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它让人不再是人,而是充满野性的禽兽和满腔怨恨的皮囊。(故事的秋叶子的八音盒经过了半个世纪,从满脸皱纹的杨手中,到了头发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兴安岭,当然安放在那里的还有对死者怀念与惋惜。
秋叶子曾说:“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杨愤怒地吼:“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过去了?”的确这一切并没有过去,还是有人没有承认那段历史,手上沾满鲜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庙社中,无辜的人们的冤魂在博物馆中哭泣。停止对战争的崇拜吧!低头认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5
紫日是个很简单的故事,1945年日本即将战败之际,大兴安岭茫茫白桦林中,一个中国农民,一个俄国女兵,一个日本女孩,三个国家,三种语言,三个立场,却因为战争困在了同一片林子里,结成了同一目的的同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伤往事,为了各自的理由主动或者被动地抗争着,对立却又奇怪的统一。对于战争,这些人有这自己的迷惑。中国的小伙子不明白,那些日本人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到中国的地方来杀人;那位日本女孩不明白,她和她的恋人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被培训成杀人,杀人,结果什么人都要杀他们;那位俄国女兵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儿子,一个天真的男孩为什么被一架空袭的飞机夺去生命...
战争的残忍就在于杀戮不分国别、派别、性别,一条性命在整个战争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因此显得那么的残忍。当人类被逼到极限的时候,却是不同的反应。中国小伙子想杀了作为敌人的日本女孩,最终却没能下手;俄国女兵想杀了作为敌人的日本女孩,最终却没能下手;日本女孩在受 教育 的影响下想杀了另外两人,最终也没能下手。
然而这些人性的软弱都抵不过在听说日本投降之后的一小队散兵游勇。在三人欣慰终于可以离开莽莽的原始森林的时候,那群日本败兵却在集体自裁以告慰他们口中完蛋了的“日本帝国”。想死的,不想死的,士兵,平民,都去死吧,日本帝国都灭亡了,你们还存在做什么?希望阻止屠杀的日本女孩,最终死在了自己国家的军官手里。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日本人手里发生了。紫日,是将要落下的夕阳,是落下的大日本帝国。影片的结尾很美好,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走到了一起,庆祝和平的到来,祝福和平永在。“这将是一个全世界人民和平共处的时代,这将是一切形式的暴力与恐怖都不存在的时代。”
而现实生活中,故事还在继续。战败的日本崛起了,战胜国的中国却被远远抛在了后面。现在人民的反日情绪高涨,而小日本似乎也没有悔改之心,殊不知,战争一旦到来,死伤的终究是平民。中国在二战中3500万人的死伤纪录,血淋淋的事实,令人心痛,令人心酸。紫日,暮色中的太阳,希望不要再掀起新一轮的腥风,那些被牺牲掉的,都是同类,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在极端时会拼命求生的人!
紫日电影观后感相关 文章 :
★ 紫日观后感6篇600字
★ 紫日观后感5篇600字
★ 紫日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
★ 电影紫日观后感
★ 电影《紫日》观后感
★ 抗战题材影片观后感3篇
★ 2020年写抗战影视观后感
★ 抗战电影观后心得体会
★ 抗日电影观后感
★ 2019年建国70周年观后感热爱祖国范文
⑤ 如何评价《紫日》这部电影
《紫日》是由冯小宁编导,富大龙、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于2001年4月11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大致讲述了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日本女孩秋叶子也被前苏联娜佳和中国男子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
《紫日》没有以往抗战电影的强烈主观性,从完全不
剧照同于以往的视角讲述故事,观众对他们的表演还是比较认可的,三位年轻新秀演绎角色都松弛自然。影片对白极少,紧凑情节和人物内心变化成全了该片惊心动魄的观看魅力。而且,没有了对明星先入为主的印象,观众的情绪似乎更容易入戏。
影片开头的“大型战争场面”体现出好大喜功的国产片导演与生俱来的“廋驴拉硬屎”精神,拼凑式镜头比比皆是,完全没有场面调度、多机拍摄的空间美感,几乎每个镜头都让人怀疑影片的制作成本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但是缺乏美感并不影响反映影片的主题,战争与和平在此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跟很多人一样第一次是CCTV电影频道看到的,这从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视角讲述故事,虽然都是抗日题材手段,却没有伟大英雄、没有游击队、没有枪林弹雨、没有地下工作者,更没有现在的荧屏充斥的全是那些雷人的抗日神剧,手撕鬼子,裤裆藏雷......
几个镜头最为深刻——一是日本女孩掉进泥坑,杨的幻想和现实的对比。
第二个是最后叶子听到战争结束冲下去对同胞说,“战争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了”的时候被自己的同胞一枪毙倒的镜头。
⑥ 《紫日》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
紫日》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时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正值二战时期,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在中国大肆屠杀,无数的生命在他们的屠刀下变成了冤魂。许多仁人奋起反抗,日本在做最后垂死的挣扎。 一次巧合,一个坚强刚烈的俄国军官,一个敦厚朴实的中国人和一个日本女孩秋叶子在战火中走到了一起。在荒无人烟的白桦林中,只有这个日本女孩可以把他们带出茫茫无边的森林。行程中,一次又一次,善良的中国人拯救了女孩的生命。可是这个日本女孩却时时刻刻盘算着,怎样才能把她的恩人弄死:把他们带到地雷区,带他们绕回日本军营……秋叶子不断地迫害他们,但他们却用纯真和善良感化着她。后来,他们走出了森林,战争也结束了,日本人因为战争的失利而自相残杀。秋叶子就成了日本自杀的牺牲品。 看了这部电影,我十分震惊:这个原本纯洁无暇的生命在日本侵略思想的侵蚀下已变得邪恶丑陋。一个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原本该多少烂漫,这本不该是她有的狠毒啊!当秋叶子在沼泽中绝望地陷入时,那是怎样的表情啊!是痛苦?是悲哀?是悔恨?还是……是不是只有当生命消逝的时候,在战争中的人们才会想到一丝丝温情?无数次的背叛与拯救,一次又一次撞击着她的灵魂,当秋叶子想起中国人不计前嫌地帮助自己,当秋叶子看到俄国女兵把她当作亲妹妹,她的灵魂终于找到了根,终于战胜了驾驭她的残忍与冷酷,尽管温暖被日本侵略思想深深掩埋,但在真诚和友爱的感染下,她把逝去的天真一点一滴地找了回来,这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战争后的希望。然而秋叶子离去了,倒在了自己同族的枪口下,至死也睁大着双眼,那茫然空洞的眼睛是对这个世界的控诉还是对自己人生的质问?她的离去,是不是对她所犯过错的惩罚与弥补?出乎意料的结局,让我难过不已。 和平就是快乐,和平就是幸福!可秋叶子看不到,日本也看不到,这也许就是日本的悲哀吧?!
⑦ 你们看完电影《紫日》是什么感觉
之前对导演以及他拍的电影都没有了解那天无意中看到了电影频道正在播放的紫日。
可能我词库有限,给我的震撼简直没法用言语形容,只有男主我认识,但是也叫不出他名字,另外两个女主我是一点也不认识,但是感慨万千。
三个不同国家的人,中国,俄罗斯,日本在战争的背景下,被命运安排在一起,在中国最美的大兴安岭,那是一个秋天,大兴安岭的树叶都变的红红的,黄黄的,最后到紫紫的,从盛夏拍到深秋,经历了日本从喧嚣到破败,再到最后的垂死挣扎。
导演把人性的善良和邪恶展现的淋漓尽致,结局我甚至同情那个可爱又可怜的日本少女,她原本可以不用死的,却又不得不死,人性的光辉和黑暗在这一刻显现的淋漓尽致。
三言两语无法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震撼,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网络看看。绝对是一部良心好片。不仅是感官的震撼,更是心灵的震撼,无半点虚夸之意。
该片歌颂反法西斯盟军。
其背景是苏联按照条约,
出兵东北,打击关东军。
在苏联机械化大军面前,
装备落后的日寇关东军,
难以招架只能面临失败。
通过中国平民,苏联女兵,
日本小姑娘的独特眼光,
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罪恶,
歌颂国际反法西斯盟军。
该抗战片具有国际视野,
艺术性,思想性堪称一流!
对于这部电影带祥,我的感触很多。
首先,个人认为,冯小宁导演拍摄的战争片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度,这部《紫日》是他所拍摄的“红黄紫”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中有好几个较之以往抗日影片新颖之处,个人就来聊一聊对它的看法感受吧!
第一,抗日战争场面宏大新颖
以往的抗日作品,无论是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题材大都千篇一律,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总是在使用者比日军落后许多的武器装备,遭受鬼子武器优势的无情碾压,完全是凭借血肉之躯与敌人的钢铁相抗衡,往往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必须付出比对手伤亡多地多的代价才能艰难取胜。
而在这部电影里,却少见地没有展现我国军民抗日的场景,而是另辟蹊径,给我们展示了美苏盟国的强大武器实力碾压日本鬼子的场景。开头苏联红军的飞机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打得鬼子屁滚尿流,将近片尾美国海军步步紧逼直逼日本本土,都把鬼子打得无力招架,被迫组织肉弹和敢死飞行员去和敌人的坦克军舰同归于尽。而这种以血肉之躯抗衡钢铁的场景在其他的抗日片中屡见不鲜,可这部电影却风水轮流转,把以往影视剧中很强的日本鬼子,也展现出了他们武器落后,需要拿命上去填的画面,这种新颖的视角,看起来实在是畅快淋漓。
第二,对敌人的塑造不再脸谱化
以往的抗战片里,总是在表现日本鬼子如何的坏,如何的灭绝人性,可他们为什么这么坏,为什么这么毫无人性,却少有交代。可这部剧在同样反映日军暴行的同时,还把一些镜头切回日本本土,从这个国家的学生、妇女、儿童、老人等普通平民的视角,带我们一探究竟,主演杨玉福那声含着泪水的怒问“你们凭什么到我们这来杀人?”更是本片一大亮点。
剧中主演之一秋叶子,很早就和她的许多同学一样,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在很小的年纪,就被灌输“日本的侵略战争是圣战,而与日本人作战的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俄国人等都是劣等民族,都该被指清毫不留情地全部杀死……”正是这些思想的毒害,才使得一个个年幼单纯的学生被洗脑成毫无人性的恶魔,在他国的土地上犯下了累累罪行。
影片中日本军官在大雨中对他们训话的场景可以看作介绍杀人机器如何产生的一个缩影,还有另一个缩影,就是主演杨玉福的母亲死于日军的“练胆训练”中的画面,一个戴着眼镜长相斯文的日本兵颤颤巍巍,端着刺刀在士蠢逗搏官的命令下逼近这位老人时,他的内心是害怕的,此刻的他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但在士官的殴打和逼迫之下,他还是大吼着一刀又一刀地把老人活活捅死。从他害怕杀人到把人活活捅死,这个过程就是恶魔养成的过程,这幅画面直观地带我们看到了凶残毫无人性的日本鬼子是怎样被产生出来的。而从那名士官的口中,我们更加可以看到,把活人刺杀作为对新兵的“练胆训练”是日本鬼子独有的训练“特色”,这也给我们揭示了为什么日本鬼子是天底下最凶残的军队的原因!
因此,当一群鬼子兵在杨玉福面前活活烧死一个实验幸存者时,他们手舞足蹈嬉笑取乐的场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鬼子不能被称作人,而只是来自地狱的魔鬼。
而在片尾,一大群军人和平民或自愿或被迫地用各种方式来自杀的场景,甚至于杀红了眼的日本军官,对来劝阻自己自杀的同胞秋叶子也咬牙切齿地痛下杀手,也让我们看到的可恶可恨之人也有可悲可怜之处,较之以往的反映日军在我国烧杀抢掠的画面,这个镜头头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人也是受害者。
他们在发动战争带给其他民族巨大痛苦之后,最终自食恶果,报应也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第三,以微观展现宏观
不同于大多数战争片直接反映战场双方正面对决的画面,本片视角大部分放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没有过多的描绘战争画面。而主角人物也不仅仅是有我方及盟友,同时还有曾经的敌人。之所以说还有曾经的敌人,是因为在三人的相处过程中,本作为反派的日本女生秋叶子逐步地被他们唤起了内心深处被压抑已久的人性,彻底放下了曾经的心魔,那时候的她已经不再是敌人,而是“人”了。
同时,影片还用倒叙的方式,适当地穿插了三人的过往,也从侧面为我们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而三人都是被迫卷入战争的无辜受害者。
第四,对于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我深感痛心
日本兵活活刺死杨玉福母亲的画面,充分给我们展示了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而对于日本军官狰狞的命令和杨玉福愤怒的吼叫,电影里特别用了两个特写镜头画面,给我们分别展示了野兽的疯狂凶残和受害者的不屈愤怒。可就是这两个特写镜头,竟然被观众当成喜剧电影一样,在影院中传来了阵阵笑声。我在上小学时,学校组织看这场电影时,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后来在网上发现,这样的画面居然在好多影院中都出现过。“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若我们的民族下一代都是如此麻木不仁,对过往的一切都冷漠视之,那我们的民族,则会彻底失去所有希望。因此,对于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个人感受,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紫日》出自于著名战争导演冯小宁,也许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冯小宁的名字,但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他却是一个巅峰般的存在,甚至大有与张艺谋、陈凯歌等人齐名的趋势!
而成就他名声的,也是五部经典电影,《紫日》只是其中的一部,当然也是最后一部。而包括《紫日》在内的电影之所以能称得上经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题材上的大胆独特。
1、1990年拍摄电影《大气层消失》,臭氧空洞带来的现实危机,虚构了太阳黑子出现时个别人类能听得懂动物对话的大胆设定。
在那个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一切的大时代背景下,却大胆的揭露这种发展针对环境的破坏。冯导演的胆量不仅仅让人震撼,电影的内容也更让观众触目惊心。
2、1991年拍摄电影《战争子午线》,以儿童作为主角和题材的抗日题材电影其实有很多,但能让观众留下眼泪的电影却并不多,而这就是其中的一部。
电影不仅仅反思了战争,片中不断出现的、大胆的穿越设定,也同样把观众的思绪带入到了电影中。孩童在战争中的无助、面对新时代变化的茫然,对比以往的战争片能让观众感到视觉上的振奋,而这部电影,却让所有人对战争产生了惶恐不安。
以至于这部电影也成为了内地拍摄的唯一一部可以在日本获奖的抗战电影。
3、从1996年开始,冯小宁推出了著名的三部曲系列,即《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这三部电影当中的每一部电影都大获成功,而成功的秘诀也同样在于情节上的新颖。
《红河谷》,内地电影史上唯一一部讲述西藏抗击英军入侵的电影,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众多的年轻人才知道近代史上竟然还有这一段血泪史。
《黄河绝恋》,对比以往严肃的战争片,这部电影却安排了一个女八路军与美军飞行员发生了恋情,题材看似不严肃,但在剧本细腻的描述下,一个对中国一无所知的美军飞行员,从被放牛儿童营救时开始算起,其一点一滴的了解了这个国家。从最早的企图快速逃离,到最后时刻以人质身份差点与日军同归于尽,这个外来的雇佣兵在这片土地上也得到了升华。
就冲这一点,这个剧本的改变就一点也不算失败。
而最后出场的《紫日》,则把整个冯小宁的系列电影一举推向了高潮!
百万苏军进东北消灭日军,这种题材在以往的抗日作品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中苏日三个因战乱而失散的劳工、士兵和女学生相聚在一起,在战争的环境下由仇人变朋友,却在不同的民族意识下又险些翻脸,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反战的行列。这样的剧本设定比之前冯小宁所有作品的设定都要奇特和新颖,尽管这同样也是一部反思战争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升华程度却远远的高于《战争子午线》。
那冯小宁这一系列的电影中就没有瑕疵吗?瑕疵当然是有的,那就是有关战争细节上的粗制滥造:
《大气层消失》的科学和虚构设定虽然大胆,但完全没有现实逻辑。
《战争子午线》一开头,一队日军追杀前往延安的八路军和学生,双方肉搏的时候,好几个人竟然一边打一边笑。
《红河谷》,女主人公雪儿竟然可以从内地逆流被冲到西藏,其哥哥的左轮枪在不换子弹的情况下可以无限循环的射击(也许是冯导演最后不好意思,最后叫停了手枪里的子弹)。
《黄河绝恋》,抗日神剧的代表性人物王新军一出场,整部电影里完全变成了打不死小神童,而且不知何故,电影的最后,他竟然死了两次。
《紫日》,为了展现苏军进攻日军的大场面,也为了突出日军神风敢死队的撞击效果,从飞机、坦克到航空母舰,基本是清一色的模型。当然,这事也不能怪冯导,因为经费就那么点。
但这五部制作细节较差的电影,却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答案在前面其实已经说得清清楚楚: 题材的大胆令人称道,每部电影都能抓住观众的灵魂,这更成为了导演和编剧的神笔。 纵然大家也看出了这些电影当中的战争场面跟欧美大片相比,简直是天上和地下,但只要这部电影具备了灵魂,那表面上的瑕疵就已经不重要了。
而这也解释了冯大导演在最近十几年为何又开始变得一败涂地?因为他的最新电影不但表面烂得要命,连最宝贵的灵魂也丢了!
《举起手来》那也叫喜剧片?简直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至于《甲午大海战》,笔者真的是不想再吐槽了,看过冯小宁1992年电视剧版《北洋水师》的观众都知道,整整20年的时间,冯导演真是一点进步也没有,整部电影完全就是当年老电视剧的缩水版,只是更换了新演员而已,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当年连续剧里的各种bug,在20年后的电影里竟然全部重新复制了一遍。
当一部电影失去灵魂的时候,那它距离烂片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原来就是《黄河绝恋》的导演拍的,之前没有任何的了解,只是几个片段,让我很震撼,但不仅仅是些血腥的暴行,还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关于生命,关于民族,关于尊严,值得思考,一部好片!
我总记得中学 历史 课本里一个日本人双手拿着抢来的白羊的图片,日本人的丑陋一览无遗,让人怒自心生。那只小羊好可怜,就像是我们大片沦陷的国土。
日本人应从地球消失
电影《紫日》的确是好作品,很震撼,很喜欢的电影,推荐大家都可以看看感受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