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知道[阿德里安·布罗迪]演过的电影
阿德里安·布劳迪
文:Adrien Brody
身高:186cm
生日:1973年4月14日
出生地:纽约州纽约市
瘦长的个子、黑色的头发、明朗的外形,酷似年轻时的阿尔-帕西诺(Al Pacino),加上令人不容置疑的表演天赋,使阿德里安-布劳迪很早就确立了同龄演员中的领头人地位,从边缘演员进入到了舞台的中央。但是1998年,在根据詹姆斯-琼斯(James Jones)二战题材小说改编的《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中,他得到了出演法伊夫下士(Cpl. Fife)的机会,不幸的是影片剪辑过后,他在片中差不多只是一闪而过,这几乎将他当演员的雄心一扫落地。可这位年轻的演员坚持了下来,并在以后的影片
中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人物,充分表现出了他的精彩演技和银幕魅力。
阿德里安-布劳迪1973年4月14日出生于纽约州纽约市,自小就立志长大当演员。但小时候只是在露营时才有表演的机会,12岁时他在一次儿童聚会上表演过魔术师,这是他第一次登台表演。阿德里安的母亲、著名摄影家西尔维亚-普莱奇(Sylvia Plachy)从家庭照片中看出他的表演天赋,鼓励他去参加各种表演班,先后进入表演艺术高中(High School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和美国戏剧艺术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Dramatic Arts)就读。他在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期间,有机会参加了学校年轻人的周末节目,在哪里,他很快发现了自己已进入了戏剧界的大门。后来,阿德里安进入非百老汇戏剧界进行舞台表演,出演的第一部非百老汇舞台剧是《五十年代的自豪家庭》("Family Pride in the '50s")。1988年,阿德里安第一次出镜是参加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电视剧《终于回家》("Home at Last"),在剧中饰演一位来自纽约的孤儿比利(Billy),前往内布拉加斯州寻求新的生活。同年,他还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情景短剧《安妮-麦圭尔》("Annie McGuire")中饰演玛丽-泰勒-摩尔(Mary Tyler Moore)的继子伦尼-麦圭尔(Lenny McGuire)。不久,阿德里安又回到大学继续了一年的学业。
1993年,阿德里安参加了著名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执导、描写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崩溃时期贫民生活的剧情片《山丘之王》("King of the Hill")的拍摄。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童星杰西-布拉德福德(Jesse Bradford)的好朋友莱斯特(Lester)。出色的表演赢得了一片的赞誉声,也得到了许多新的机会。包括:1994年在加拿大导演威廉-迪尔(William Dear)执导的喜剧荒诞片《棒球天使》("Angels in the Outfield")中饰演丹尼(Danny),1996年在英国导演朱利恩-坦普尔(Julien Temple)执导的犯罪片《黑街杀手》("Bullet")中饰演米基-鲁尔克(Mickey Rourke)患有毒瘾的兄弟鲁比(Ruby),1996年在埃里克-布罗斯(Eric Bross)执导的影片《甜衫》("Sweet Jersey")中主演一个赌棍雷(Ray),该片在1996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上首映,得到了评论家们的一致好评。
1997年,阿德里安与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及当时还不出名的格雷奇恩-莫尔(Gretchen Mol)和克莱尔-福兰尼(Claire Forlani)合演了斯蒂芬-T-凯(Stephen T. Kay)独立制作的剧情片《意气风发》("The Last Time I Committed Suicide"),他在这部影片中饰演诗人本(Ben)。同年,他还在《婚姻的责任》("The Undertaker's Wedding")和《在各方面》("Six Ways to Sunday")二片中担纲主角,有着不俗的演出。1998年,他再次与埃里克-布罗斯合作,出演了影片《餐馆》("Restaurant"),他因此片的出色表现于2001年获独立精神奖最佳男演员提名。这一年,他还参加了特兰斯-马利克(Terrence Malick)执导、描写二战瓜达康纳尔岛(Guadalcanal)战役的战争片《细细的红线》的拍摄,这部战争思考影片曾获第71届奥斯卡奖7项提名,但他只在片中出演了一个小角色法伊夫下士,很令他失望。
1999年,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发现了他的潜质,邀他在恐怖片《山姆的夏天》("Summer of Sam")中主演连环杀手的替罪羊里奇(Ritchie),劲爆前卫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随后他又在理查德-谢泼德(Richard Shepard)同类题材的罪案惊悚片《极速杀阵》("Oxygen")中饰演哈里(Harry)一角。这一年他的重头戏是主演了奥斯卡金牌导演巴里-莱文森(Barry Levinson)反映种族问题的剧情片《飞扬的年代》("Liberty Heights")。此时,阿德里安已完全跻身于一流演技演员的行列。
2000年,阿德里安主演了英国著名写实导演肯-洛区(Ken Loach)的剧情片《面包与玫瑰》("Bread and Roses"),在片中饰演一位多情的工会组织者萨姆(Sam),组织社会底层的工人为权利而抗争的故事。以及法国导演伊利-乔拉基(Elie Chouraqui)执导的《危机密布》("Harrison's Flowers")。2001年,阿德里安与希拉里-斯旺克(Hilary Swank)合作出演了查尔斯-施伊尔(Charles Shyer)执导的剧情片《项链事件》("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在片中饰演伯爵尼古拉斯-德-拉-莫特(Nicolas de la Motte)。这部影片描写了18世纪成为法国大革命导火线之一的著名"项链事件",生动再现了当时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使整个事件乃至当时社会的风貌得以更为完整的体现。
2002年,阿德里安主演了著名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执导的历史传记片《钢琴家》("The Pianist")。该片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劳迪饰)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城市的毁灭》("Death of a City")改编。描写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但他的琴声打动了一位德国军官,在这位军官的冒死保护下,终于迎来了自由。阿德里安扎实的表演,将温文而雅的斯皮尔曼忧郁之情演绎得感人至深。他甚至为了拍摄此片"放弃了一切",每天要练4个小时的钢琴,体重也下降了30磅。当然,阿德里安的努力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先后获得了法国恺撒、波士顿影评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奖,第56届英国学院奖、第60届金球奖、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提名。作为演技派的代表人物,阿德里安-布劳迪在本片中令人赞叹的表现,将他的演艺事业推到了顶峰。
主要影视作品:
2006年《好莱坞庄园》(“Hollywoodland”)
2005年《金刚》("KING KONG")
2005年《灵幻夹克》(“The Jacket”)
2004年《灵异村》(“the village”)
2003年《歌唱侦探》("The Singing Detective")
2002年《钢琴家》("The Pianist")
2002年《哑巴》("Dummy")
2001年《项链事件》("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
2001年《爱得辛苦》("Love the Hard Way")
2000年《危机密布》("Harrison's Flowers")
2000年《面包与玫瑰》("Bread and Roses")
1999年《飞扬的年代》("Liberty Heights")
1999年《极速杀阵》("Oxygen")
1999年《山姆的夏天》("Summer of Sam")
1998年《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
1998年《餐馆》("Restaurant")
1997年《在各方面》("Six Ways to Sunday")
1997年《婚姻的责任》("The Undertaker's Wedding")
1997年《意气风发》("The Last Time I Committed Suicide")
1996年《甜衫》("Sweet Jersey")
1996年《黑街杀手》("Bullet")
1996年《机器战士》("Solo")
1994年《越狱者》("Jailbreakers",电视)
1994年《棒球天使》("Angels in the Outfield")
1993年《山丘之王》("King of the Hill")
1989年《纽约故事》("New York Stories")
1988年《安妮-麦圭尔》("Annie McGuire",电视)
1988年《终于回家》("Home at Last",电视)
2002年 《钢琴家》》("The Pianist")
B. 有什么和《超脱》一个类型的电影
和《超脱》一个类型的电影有《都灵之马》。
该片讲述了1889年1月3日,尼采(雅诺斯·德兹斯饰)在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到一个马车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马。他抱着马哭了起来,然后昏倒了。
在随后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尼采就被诊断出得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并在随后的11年里卧榻不起、沉默寡言。那么,到底那匹马是什么样的,贝拉塔尔新片追寻了那匹马的故事,或许也是尼采的故事。
评价:
该片体现出贝拉·塔尔对农村、乡间等前现代生活的关注与留恋,对穷苦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力和淳厚的同情,对手工时代的生存方式、工作技能心存敬意。这些都体现在该片令人惊叹的细节中,那种让人紧锁双眉、仿佛要与主人公休戚与共的感觉,是普通电影无法带给观众的。
C. 《超脱》一部致郁而又治愈的电影
影片的开头以一棵树的枯寂凋零,终化成片片萧索的落叶,动态的落叶不断变幻出阿尔伯特加缪的这句名言。
而这句名言也就奠定了本部电影灰色抑郁,压力无力,痛苦挣扎的基调。
Detachment在词典中,意为脱离、分离。中文片名译为"超脱"一词,指一个人不受传统的约束,敢于追求自我价值。
而对于电影《超脱》中的人们,他们所面对和承受的仅仅只是传统的约束吗?电影所要表达的仅仅只是,自我救赎,自我追求吗?
《超脱》是2011年4月于美国上映的剧情类电影,由托尼·凯耶执导,艾德里安·布洛迪、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主演。
该片讲述孤独的代课老师亨利·巴赫特来到一所散漫的高中任教,在和学生相处中看到了世界美丽的生活和人性的故事。
我想坦言:对于这样一部关于揭示人性社会复杂性,拥有致郁与治愈双重性的现象级电影,文笔匮乏的我,酝酿了好长时间才敢落笔抒发我的一些感想。
一部经典的电影,是有鲜活生命力的。 它不仅仅只再是一部能售出多少电影票,收益多少亿元的电影了。
电影的正式叙述是由男主的独白开始,亨利在一间色调阴沉而又灰暗的屋子里,面部特写对准镜头,不紧不慢的做着陈述。
他介于旁白与独白之间的陈述贯穿整部影片,也是我在极其复杂混乱的影片中寻到的唯一的一丝线索。
但讽刺的是,本以为他在做采访但最后才知道他的陈述只是自己孤独的呓语,其实并没有一个人在对面聆听。
整部影片弥漫着失落,伤感的情绪,让人感到莫名的无助与惆怅。故事的叙述能让观众从头到尾欲哭却无泪,这都归功于导演大胆而又精妙的影片设计:
穿插自如的焦躁爆点,回忆模糊的胶片絮段
色彩鲜艳而又昏暗的镜头,写意而又诗意的台词
乐器悲鸣混奏的背景音乐以及,无力改变的残忍事实。
有人说经典的作品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发现世界的极美,另一种是挖掘人间的极苦,这部电影则属于后者。
电影的视角最多的聚焦在了最令人心痛的教育方面。
我是一名师范生,将来也会走上教书育人的这条路。因为所学教育专业的原因,但凡事触及教育,我都会本能的比常人更加敏感,对这部电影也就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特殊情感。
教育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甚至不是一部电影就可以说明和解决的问题。然而《超脱》则或多或少的正视和揭露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本就存在的教育问题。
我想问你,在这里,在此刻,当你在读完"教育问题"这四个字后,你的第一反应,最先想到的是"学校"? "社会"?"家庭"? 还是"父母"?
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只要提到"教育问题",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一个词是——学校!
认为只有学校才有教育孩子的职责和功能!为什么?为什么会这么理所当然!一语中的!
所有的"教育问题","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在"学校教育"面前一律削弱和淡忘了它们与其同样拥有的职责和功能。
这部影片揭示和批露的就是造成整部影片抑郁无助基调最重要的悲剧根源——"父母教育"。
我最爱的天使迈克尔·杰克逊曾说过: 孩子是上帝赐予人间最纯洁的天使,最美好的礼物。
父母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是帮助他们成长为更美好的人,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爱护他们的身体,孕育他们的灵魂。
对于父母而言,"生育","生育", "生"和"育"本就是一体的,不可割裂的。而在许多问题孩子的家庭中,父母的职责和义务只有,甚至仅有:生!
也就是说只负责把他们生下来,"育",是什么?怎么样去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很模糊,很麻木。
我只想问这些被孩子称为"爸爸妈妈"的父母:你们只负责把幼小而脆弱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而不负责教育他们长大,你们为什么还要将他们生下来呢? 为什么? 让他们孤独而又痛苦的去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影片中亨利说过这样一句话引人深省: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家庭教育的老师曾提到过的一个疯狂设想:家长在成为父母之前,应先去专业的父母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倘若领到了"合格证书",毕业了再回去做父母吧!
现在看来这一设想并不疯狂,因为做父母的人,必须得担起"父母"一词的重量。
我本以为,而且揪心期待着,影片中的角色都能如这部电影的名字《超脱》一般,最终都得到超脱,但是直到影片结束,电影中的任何人都没能获得自身的超脱。
正如亨利说的:
影片中人们都是孤独无助的隐形人,他们没法在现实世界的接触和交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使尝试着去和世界相容,也只不过是茫然无措的心理活动,和未知的恐惧。
影片的最后,亨利在最后的一次的课堂上,面对着一片事实上和精神上的荒芜狼藉,用低沉忧郁的嗓音诵读了艾伦坡灰暗惨淡的《厄舍府的倒塌》,雾霭沉沉的结束了影片。
但影片同时也是治愈的,艾瑞卡和亨利在温暖夕阳下的拥抱,即便只有一分钟的时长,也足以使一部极度致郁失衡的电影在爱的怀抱里找到了治愈的平衡。
《超脱》既冷漠又温暖,既致郁又治愈,是一部不可多得经典之作,毋庸置疑。
D. 这是我见过的最“丧”的教育题材的电影——电影《超脱》
提起校园题材的电影,最容易想到的,是《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这些电影告诉我们,一个好老师是如何感化那些处于人生转折阶段的孩子们。可是有一部电影,同样是校园题材。同样也有负责任的好老师。但是,它从头到尾,都充斥着绝望——电影《超脱》。
亨利是一名文学教师。他被聘任到一所中学做代课教师。这所中学,有着全区最差的生源。很多学生的表现低于同年级应有的水平。学生家长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们自己则自暴自弃。更有甚者,学生之间的欺凌,甚至学生辱骂老师,都是家常便饭。
亨利独居。他唯一的亲人,是住在医院的外公。外公年纪大了,经常会犯糊涂,甚至有时会把自己锁在病房的卫生间里。亨利经常去看望他,陪他聊天。
亨利七岁那年,母亲服用安眠药自杀了。当亨利长大后,他隐约察觉到,母亲在年轻的时候,被亨利的外公性侵过。所以亨利对外公的感情有点复杂。即使在他成年之后,与童年、与母亲有关的记忆片段总是不时地在脑海中出现。这令他经常感到非常痛苦。
也许是因为亨利有着童年时期的心灵创伤。所以亨利对于不幸的孩子,总会多一分悲悯。
一天晚上,亨利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个未成年的小雏妓,艾丽卡。艾丽卡浓妆艳抹,举止粗鲁,轻浮浪荡。甚至明目张胆地在大街上揽客。但是艾丽卡明显年龄还小。她的脸上、身上带有明显的外伤。她无家可归。
亨利把这个孩子像流浪猫一样地捡回了家。他给了艾丽卡食物和一些治疗外伤的药物。允许艾丽卡住在自己的家里。心怀感激的艾丽卡,尽自己所能来报答亨利:她做饭、做家务。帮助亨利照看外公。听亨利诉说自己童年的故事。
但是毕竟,亨利无法提供艾丽卡成长所需的所有条件。亨利最终把艾丽卡送到了相应的儿童收养中心。此后亨利不时地去看望艾丽卡。
亨利代课的班上,有一个女学生叫梅瑞狄斯。她在学校时,会因为肥胖,而被同学嘲笑、欺凌。
而当梅瑞狄斯回到家后,她的兴趣爱好与生活方式不被父母所理解。梅瑞狄斯热爱摄影和绘画,但是这却遭到了父亲严厉的指责:“你为何不画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呢?譬如明快的颜色。我白天辛苦工作,晚上的好心情也被你的青春焦虑症给毁了。知道了吗?我对你所谓艺术烦透了!”
和很多父母一样,梅瑞狄斯的父亲对她的想法不理解,也不愿尝试去理解。在他看来,只要孩子的成长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是错的,需要被矫正。他不愿思考自己的言语暴力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仿佛自己白天辛苦工作一天,晚上回到家,理所当然地应该看到一个完美的、优秀的孩子。否则,就是孩子的错。
所以,亨利调侃道:应该设一个强制条件,在人们打算做父母之前先培训。
亨利看到了梅瑞狄斯的无助与脆弱。他想要施以援手,但是实在是力不从心,更何况亨利也是心中有伤痕的人。最后,绝望的梅瑞狄斯选择服毒自杀。
这所学校里充满了让人头疼的学生。但是,所有老师们看到的,这些孩子们的叛逆、不服管教、骂人、打架,都是因为茫然,因为找不到方向。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尖叫。他们恐惧,他们愤怒。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求助。
在亨利的课堂上公然挑衅过亨利的男孩子,却在亨利即将离开学校的时候说“我会想你的”;
因为虐猫而被送到心理辅导室的男孩子,在面对质疑的时候,眼神空洞而茫然地说:“我被困住了,就像那只猫一样”;
一个几乎放弃自己学业的女孩子,面对老师为她描述的未来的生活场景“你只能和80%的美国劳动力竞争最低工资的工作,而且一辈子翻不了身”的时候,眼神中有着藏不住的迷茫与恐惧。
无助的孩子们背后,是不负责任的家长。
当孩子们触犯校规,被责罚甚至被开除时,家长们只会态度强硬地指责学校没把孩子们教好。但是家长们很少认为自己该对孩子们负有责任。当学校举办老师与家长们的交流活动时,几乎没有家长来参加。
这部电影并没有给出一个欢乐的结局。电影很压抑,也很真实。电影的结尾,茫然的人依旧茫然,无助的人依旧无助。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面对着生活中所有的绝望,有人会就此沉沦,有人会努力挣扎。在努力过后,也许会看到希望,也许不会。但是,你必须选择平静的接受。因为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