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推荐 > 电影1917经典场景

电影1917经典场景

发布时间:2023-09-09 14:27:10

㈠ 全片藏14个彩蛋,《1917》“一镜到底”有多震撼

截至8月9日,英国著名导演萨姆·门德斯执导的《1917》,在中国内地电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观众已经在IMAX中体验过了其声名在外的“一镜到底”。除了观看这部“英国制造”和全部英国演员出演的大片,作为影迷,还能在其中发现很多意外的惊喜和彩蛋。

1.送信情节。

《1917》的故事情节表述起来很简单:一战背景下战况紧急,两个年轻的英军士兵接到命令,需要穿越危险的无人区,向前线传达“立即停止进攻”的讯息。对阅战争题材无数的观众来说,这种“送信”的故事颇为眼熟,似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类似情节,而电影故事的构思实则来自导演萨姆·门德斯爷爷的亲身经历。门德斯二次拿起战争片的导筒(第一次是《锅盖头》),同时亲自撰写剧本。门德斯表示,“他的故事很反浪漫,没有感情,没有英雄主义,没有勇敢,说起来的都是战争中关于运气和机会的故事。”


7.扮演布雷克的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和扮演布雷克中尉的理查德·麦登。

两人虽然在《1917》里上演兄弟情深,但在著名剧集《权力的游戏》里,两人可是分属水火不容的拜拉席恩家族和史塔克家族。一个是托曼·拜拉席恩,一个是“少狼主”罗柏·史塔克。

8.饰演史密斯上尉的马克·斯特朗、饰演艾琳摩尔将军的科林·费尔斯与麦肯锡上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他们在《1917》之前就共同出演过一部著名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9.荷兰弟

据说,《1917》中的布雷克一角,导演门德斯原本属意“蜘蛛侠”荷兰弟汤姆·赫兰德,剧组曾与荷兰弟进行过协商,但无奈最后由于档期冲突,荷兰弟拒绝了《1917》的邀约。

10.导演为逼真的效果,请前英国陆军成员保罗·比迪斯协助拍摄。

保罗说,电影中的爆炸全部是真实的,拍摄该片时,他平时除了对两位主角进行军事训练,还要训练800位临时演员。同时,精益求精的导演坚持1:1实景打造的拍摄场景,这包括电影里那条出镜率极高的战壕。

11.挖战壕。

由剧组工作人员辛苦挖出来的,长达1.58公里,深度至少一米以上的壕沟。

12.蕴含一定美学。

《1917》中被焚毁的城镇并不是随意布置的,剧组选用了特殊的化学方法制作一种铁丝,让火焰沿着铁丝燃烧,在控制火势方向的同时控制投射阴影的位置。如此一来,便形成观众看到的较为温暖的燃烧颜色。

13.电影中的照明弹飞行的轨迹。

要拍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画面,70岁的大神级英国摄影师罗杰·迪金斯当然功不可没,同时他也是该片最有分量的一枚“大彩蛋”,第13个彩蛋。

14.“伪”一镜到底。

罗杰·迪金斯一直在技术上不断探索,所以,他也造就了《1917》最值得赞叹的第14个彩蛋。

他表示,影片是由一连串的镜头剪辑而成的,其中最长的镜头为8分半钟。资深影迷也能看出电影中有不少剪辑的痕迹,保守估计大概有二十几处,这也是本片被称为“伪一镜到底”的原因。这种技术,也正是一种创新所在。

㈡ 2020最值得上电影院看的电影《1917》,真的那么好看吗

文 | 猫小姐


内地影院经过长达半年的休停期,终于,它重新与我们见面了。

翻看正在上映的电影片单,发现《1917》赫然在列。这部刚刚囊获奥斯卡三项奖项,以 “一镜到底” 的拍摄技术而闻名的好莱坞大片,几乎是这批上映影片中最让人期待,也是最值得在IMAX影厅上观看体验的电影。

李安这两年不断尝试新的电影技术,就是为了用高 科技 让观众在特定的影院里观看电影时能够有沉浸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1917》没有用3D,4K等技术,就能让观众直接享受到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整部电影用许多个长短不一的长镜头拼接成一个120分钟一气呵成的伪长镜头,外加上世界顶级大导演诺兰的御用剪辑师李·史密斯(Lee Smith)的剪刀手,将镜头剪接得肉眼看不出拼接的痕迹。

由于是一镜到底,观众会随着第一视角的镜头化身为在场的第三人,跟着主人公经历2个小时跌宕起伏的惊险经历,与电影角色同悲同喜。

关于这部电影的“一镜到底”不想赘述太多,外面已经有很多详尽的解说。今天我想从另一角度来解读这部备受争议的电影,虽然他在剧情方面受到部分网友的批评,但我仍觉得这是门德斯导演结合长镜头叙事拍出的最好电影。


不少人觉得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特别好,这不仅是“一镜到底”的拍摄缘故,还有导演为电影画面所注入的美学文化。

故事背景发生在1917年4月比利时和法国交界的伊普尔地区,是一战战区。导演对战场做了搭建还原,蜿蜒的战壕,无人区的铁丝网,一个个沼泽泥泞的坑洞,从土里破出来的一只残肢,被老鼠啃咬残缺的尸首,伏倒在地的死马,以及萦绕在上面密麻可见的苍蝇,战争的满目苍夷随即一表无疑。


然而在还原的过程中,导演还是做了最大限度的画面美化。实际上在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中的真实战场要比电影里的凄惨太多了,各种血腥的断裂尸体堆积一起,发臭黏稠的坑洞随时都能吞噬掉一个活生生的人。


电影重建了一个战区现场,却故意处理掉血腥恶心的细节,让观众观看时不会产生不适。哪怕主角Schofield被铁丝网钩破的手,都没有给出正面伤口。

导演无疑是灯光爱好者,为了重构战争的悲惨又不失画面的好看,他大量运用了光影、色彩作辅助,最后呈现出一系列唯美又悲惨的画面。

例如Schofield和Blake接到上级命令,带着 “取消行动” 的信件跨越无人区时的灰蓝昏暗,天空灰蒙蒙一片。空旷苍夷的环境加上随处可见的尸体,一股压抑的紧张感扑面而来。


当他们来到樱花树边,天蓝地绿花奶白,外加不远处屹立着断顶残破不堪的房子,一头瘦小的牛还在吃草。岁月静好和生灵涂炭被揉进了同一个画面,给我们带来强烈的 情感 对比。


接着是飞机坠地后的熊熊烈火,天蓝的空气弥漫着灰白的烟火,原本静谧的环境随着Blake的离世变得落坏不堪。

然而整部电影最能体现导演艺术造诣的当属这一幕,Schofield来到被战争摧毁的伊尔普城。 整个城堡在夜幕降临时犹如地狱一般 ,断裂的墙壁,迷宫般的小径,燃烧的火焰,摇曳的影子,时亮时暗的光影,不知何时出现的德国士兵。


Schofield就像是随时会被死神召唤的外来者,大胆地闯入了死亡之地。 那些断壁残垣像是一座座长短不一的墓碑,而他在墓碑围城的困地里全力奔跑。绝望、害怕、死寂......所有悲怆的 情感 通过Schofield不停歇的奔跑传递出来。


那一刻已经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荒诞的幻想世界。 Schofield像被神眷顾般的全面开挂,躲过了德兵的追捕,最后纵身一跃,跳进了瀑布里。


通过场景的神化构建,加上光影渲染,音乐烘托,导演在高难度的 写实拍摄下 最终实现了 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

当然,这一切和导演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的艺术审美分不开。


门德斯在江湖上早有 “天才导演” 的美誉,极具天赋的他凭借着初涉银幕的处女作《美国丽人》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那年年仅34岁。之后由他执导的《007:大破天幕杀机》更是被捧为“最佳007电影”。

而拍《1917》之前,他担任过戏剧导演,并且凭着戏剧《摆渡人》拿下托尼奖最佳导演奖。



众所周知,戏剧导演对艺术的要求要一名电影导演高许多,他不仅要兼顾整部话剧的视觉美感,还要调度演员的表演情绪,肢体语言。

这也就能解释他为什么能在一部讲战争的片子里展现那么多美丽的画面,而且细节处理得游刃有余,恰到好处。


以往的战争片往往会为了突然民族 情感 ,刻画出一个不怕死亡、勇敢冲锋陷阵的光辉士兵的形象。这些士兵不像是真实的人,更像是为了鼓励人民为国牺牲而创造出来的英雄领袖。

《1917》则不同,他用Schofield的视角展开来讲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士兵在一场战争中的真实感受,以此来表达电影的中心主旨—— 战争对全人类来说都是残忍且无意义的。 士兵们前仆后继地牺牲换来空洞的名号,可没有一个士兵是真正无惧牺牲的。


主人公Schofield选的是一个长相普通的英国演员来演,这样更符合剧本里的平凡人的设定。这个主角的反战情绪一直贯穿整部电影。他从一开始就不情愿接受这个“送信”的任务,长官吩咐命令时,他脸上明显的不愿,显然是对危险任务的极度害怕。

和Blake经历了差点被埋、死后重生之后,他不满的情绪达到顶点,抱怨Blake让他出来送死。


在德军的战壕里他看到贴在床头的一张全家福,是某个德国士兵的。原来那人也和他一样,来自某个地区的某个普通家庭,家里有着他的爱人、孩子。可是莫名其妙的,他们就来到了这个战场,相互不认识却要置对方于死地,甚至要为了上尉莫名其妙的要求就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们已不再变老》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多年后讲述起这场战役,他说: “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参加了这场战争。”

为什么?其实很多参加一战的士兵根本说不清,Schofield也说不清。像是当初被某种振奋的口号蛊惑,一时热血参了战,可真正到了战场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荒谬。


Schofield在上一场战役中立了功,所以获得了一个功勋章。他拿着这个章和别人换了一瓶酒,只因当时他太渴了。别人拼死换来的勋章,他却说:


在伊尔普城里,Schofield遇到了一个活着的普通法国女性,她的家园全被毁了,躲在黑暗的地牢里,和一个没有亲人的婴儿相依为命。这是整部影片最柔软的时刻,温柔的女性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站在昏黄的灯下宛若中世纪的画像。



她们代表着幸福的生活,Schofield转身离去, 亦代表着走进战争是从天堂走向地狱


在这场战役中,他经历得越多,看到得越多,就越为战争感到悲哀。这场战争不仅让两方的士兵相继牺牲,也让生活在战区地带的无辜法国百姓活在人间炼狱中。许多家庭流离失所,多少孩子失去家园。

即使后来,导演让他多少带着一点主角光环,在沿途的艰难险阻中不被打死,终于把停止进攻的信件安全传达到前线,救下1600名士兵的性命。可是Schofield的精神世界依旧没有变得更加高尚。相反,他更加笃定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为自己陷入这场时代的浩劫而感到悲凉。

故事结尾他悲伤地坐在树下,看着家人的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 “Come back to us”


他还能回去吗?下一幕是生是死?谁也不知道。



然而,这部电影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一镜到底的摄影方式,镜头只能聚焦在主角身上,而 整部电影的配角完美沦为工具人 ,无法体现出他们的思维想法,从而无法对电影主题做升华补充。

导演请来了许多英国大牌演员来客串上尉,有卷福、斯特朗、费尔斯等等。可电影里他们只是闪现一下,十分政治正确地表达出了对下属的关怀,却没能表达出战争爆发的深层因素——士兵和军官的对立与矛盾。


而其中只有斯特朗饰演的Captain Smith中途提醒了Schofield一句,传达指令的时候一定要有其他人在场,因为 “有些人就想打仗”



本以为导演铺的这条线会在卷福饰演的Colonel MacKenzie那里爆发出来,最后突显一个军官的冷血好战,不惜用士兵的血肉身躯为自己升官加爵铺路,以此对军僚主义的专制暗黑加以批判。

可导演最后编排的是卷福一下就被Schofield说服了,以轻描淡写的一句 “让结束战争的唯一办法,是战斗到只剩最后一口气” 做结尾。虽是增添了卷福的人物弧光,却让整个结尾有种狗尾续貂的感觉,整部电影的故事立意一下变得单薄了。


当然,这样的剧情安排大概也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因为长镜头拍摄会导致无法另起镜头聚焦士兵背后的上尉们的行为及内心,所以无法全面展现这些重要军官在战争中起的作用,也就无法在电影里展现士兵和军官的内在敌对状态。

既然导演选择了这样难的拍摄手法和展现形式,势必要放弃掉一些东西。好在这部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异常的好,包括观影体验,沉浸式的感官,绝美的画面,这些都能抵消掉电影的那些不足。

总之,这依旧是2020年最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之一。

-END-

㈢ 涉江而过,芙蓉千朵 -- 《1917》影评

2019年最出色的电影之一是一战题材的电影《1917》。这部电影在今年年初的金球奖获得剧情类最佳影片。这部电影在今年的奥斯卡奖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之内的10项提名,紧随获得11项提名的《小丑》之后。但在最后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还是败给了韩国影片《寄生虫》,只是获得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三项技术类奖项。

这部电影的导演萨姆•门德斯曾凭借《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很遗憾他没有在20年后凭借《1917》再次获此殊荣。这部电影起源于门德斯小时候听祖父讲的一个故事。门德斯的祖父是一位作家,在一战中曾经是英国在西方战线的传令兵。门德斯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

门德斯说这是一个关于报信者的故事(It's the story of a messenger who has a message to carry.)。故事发生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Blake 和Schofield 接到命令去向附近一支1600人的部队的指挥官传达一个“立即停止进攻”的消息,因为敌人已经在那里布下陷阱。这个消息必须在8小时内进攻发起之前送达。Blake的哥哥在那支部队里,所以Blake被选中执行这项任务。Blake 则挑选他的好朋友Schofield和他一起去。整部影片是在讲他们如何完成这项任务的故事。

这部影片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好像画面从未间断,给人一种沉浸式的感觉。关于技术层面上的创新,大家可以在很多其他的影评里看到。本文想探讨的是这部影片的主题,以及我所看到的导演通过某些细节想向观众表达的东西。

这是一部关于信念的影片。影片开头的第一个场景是两个男主角在一片野花盛开的草地。Blake躺着,Schofield靠着树坐着。有人过来对Blake说指挥官有事找你,要你带一个战友同去。于是Blake叫上Schofield来见指挥官。指挥官向他们解释了报信的任务后他们马上出发。Blake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牺牲了。Schofield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完成了任务。影片最后一个场景回应了开头的场景,还是一片草地,但没有野花,只有狗尾巴草。Schofield依然是靠着树坐着,在夕阳中缅怀逝去的战友。

导演门德斯用花来象征Blake。Blake长相清秀。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两人走到战壕的尽头,要通过一架梯子爬出战壕。Blake正想往上爬,被Schofield拦住,说了句 “Age before Beauty.” 。意思是”你个小白脸往后站,让哥先上。“ 还有一个场景是两人在去报信的路上,Blake走着走着看到樱花,忘记了是在战场,赶快跑过去闻。影片最后一个场景中的草地上没有花,因为Blake已经牺牲了。

门德斯善于用花来做象征。在《美国丽人》里,他用玫瑰花来象征美丽(Beauty)。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是女主角裸体躺在玫瑰花瓣所组成的海洋里。玫瑰花表面上的完美和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表面下的不完美形成强烈的对比。

门德斯用树来象征Schofield或者说是Schofield所怀有的信念。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Schofield都是靠着树坐着。另外一个场景是Schofield被敌人追杀,慌不择路,跳到河里。被冲过急流,冲下瀑布。Schofield抱着一截树干,仰面躺在水里,看河边树上的樱花缓缓飘下。

涉江而过,芙蓉千朵。

这应该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个场景了。可以说树代表着Schofield所持有的信念,而樱花代表Schofield对Blake的思念和责任。正是这些信念和责任支撑着Schofield,使他不畏艰险,最后终于完成任务。

其实影片开头Schofield和Blake也都是普通人。Schofield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险些被炸死的时候还埋怨Blake说:“你怎么选我来陪你执行这项任务,你这不是坑爹吗?” Blake委屈:“我哪知道是这样的任务,我以为他们叫我们是要去后方背食物罐头之类的任务,我们一边走还可以一边偷吃。” 当Blake牺牲后,Schofield抱着Blake的遗体,在这个时候Schofield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

最后Schofield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部队。他要去找指挥官,但战壕里人太多过不去。这时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了,战士们纷纷跃出战壕向前冲去。Schofield也跃出战壕,冒着枪林弹雨,不是向前冲,而是横着向指挥官的方向跑去。跑着跑着他被战友撞到了,爬起来接着跑,又被撞倒,又爬起来。

他是一个报信者。他是一个逆行者。他知道他的战友们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他要用他所有的力量去阻止去挽回他的战友们。终于,他成功了!

谨以此文向报信者和逆行者致敬!

㈣ 电影《1917》有什么创新之处

关于今年的奥斯卡奖,有人很为《1917》感到惋惜,虽然这部电影得到了10项提名,但最终只获得了“最佳音效”“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3大奖项,其实,能获得三项大奖,《1917》已经达成了预期,因为它采用了诸多创新方式,本就存在失败的风险。


夹杂着史实与情怀的《1917》,让观众走入了世界大战里的某一天,我们就像两个士兵一样,并不清楚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刀枪不入的法宝,没有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最后甚至连军粮和武器都没了,只能抱着忐忑的心,在树林中唱着歌,一起走过眼前的残酷。

㈤ 电影《1917》一镜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时隔四年,萨姆·门德斯携最新力作《1917》席卷而来,斩获了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并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十提三中”,成为年度最热门电影之一。是的,曾执导《美国丽人》《007:大破天幕危机》的他,这次将目光聚焦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部史诗级的战争电影。



1.一镜到底的想法


《1917》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年轻的英国士兵,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他们需要尽快将放弃对德进攻的命令文件传递给前方的英军作战部队,因为这是一个圈套,关系到数千人的存亡——而布莱克的兄弟正是这支部队的其中一员。但他们却只有一天的时间完成任务,与时间的紧迫相比,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他们将穿越大片的敌占区,才能到达这个主力团所处的方位。

显而易见,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是一直处于行动之中的,而萨姆·门德斯也想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制作这部电影。门德斯说,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战争类的电子游戏,这使他产生了一镜到底的想法。《1917》这部片子跟随了两名士兵的脚步,而萨姆·门德斯正是想让观众体验到那种与主角们同呼吸,共进退的身临其境。


历史题材的电影,对电影制作的每一个部门来说都是挑战,尤其是艺术概念设计、布景、服化道等细微处。为了实现这一几乎无法完成的巨制,萨姆·门德斯第四次邀请世界顶级DP罗杰·迪金斯先生出山掌机。


2.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制作一部在观众看来连续两个小时一直拍摄、未曾剪辑的故事片,这无异于说笑。电影制作方细致入微地大量前期设计,精益求精地完善了技术上的每一个细节,才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如你所见,拍摄一部像《1917》这样的史诗电影,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美术指导丹尼斯·加斯纳(Dennis Gassner)在拍摄前首先制作了整个置景地的模型,这样能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与萨姆·门德斯和罗杰·迪金斯保持一致的设想。这无疑是很有用的,工作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演员的位置,也可以知道摄影机的运动轨迹和灯光角度。这样,整个摄制组才可以在拍摄前行之有效地调整画面中每条街道和战壕的长度。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电影置景地,你不可能总想着即兴发挥——除非你不折不扣地按计划去做了,然后才能有足够的时间与预算去“随心所欲”。


3.摄影机运动与镜头


如果你曾经制作过一镜到底的项目,那么你一定意识到排练是多么的重要。你需要片场里的每一个因素都能在摄影机镜头前完美地同步演绎,这包括了演员、摄影机运动、现场爆破特技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拍摄,罗杰·迪金斯和他的团队使用了两种稳定器:一种是传统的三轴稳定器,另一种则是五轴稳定器——ARRI Trinity。对于那些无法人为操作的大范围调度镜头,他们会接力般地将稳定器安装在各种索道、伸缩摇臂以及车辆等移动设备上。

也是为了能灵活地进行运动设计,他们选用ARRI Alexa Mini LF拍摄《1917》。这是ARRI Alexa Mini的全画幅版,罗杰·迪金斯描述说,这是“他使用过的最小巧的数字摄影机之一。”在镜头使用方面,整部电影都是使用ARRI Signature Primes系列镜头拍摄的,具体包括了35mm、40mm和47mm这三枚镜头在内。



4.布光和剪辑


罗杰·迪金斯在摄制早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怎样在如此大的置景场地上进行布光,同时还要兼顾到几乎是360°移动的摄影机。是的,在有太阳的情况下,这根本做不到。所以他们只能依靠照度相对稳定的阴天来拍摄白天的外景——如果你想要场景之间的视觉连续性,天气肯定是要保持一致的。这也意味着,在足够方便拍摄的大片云朵到来前,剧组将会有数天无法开工。


但对于夜间的外景布光来说,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小镇部分的夜景戏,整个场景基调是昏暗的,整场戏要给人在噩梦与现实之间不断穿梭的感觉。为了对该场景进行布光,迪金斯使用了一些看起来像是附着在线上的烟花类型的燃烧物。这样,光会在天空中持续的散射,照亮演员与场景。


说到后期制作,剪辑师李·史密斯(Lee Smith)会出现在每一个需要剪辑的镜头的拍摄场地。相关镜头的拍摄期间,他一直在片场,然后在晚上剪辑场景之间的连接镜头,以便团队第二天决定是否可以继续下一场次的拍摄。


在拍摄现场定剪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你必须在现场,坚决果断地判断出最完美的镜头,直接做出选用的决定。事实上,你所选择的镜头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拍摄。剪辑点看起来会很不寻常,因为我们通过道具等手法隐藏了剪切痕迹。说真的,我很好奇,想去电影院看一下成片来了解最终呈现的效果。

㈥ 电影1917

又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不同的是一战,而非火爆的二战题材。

众所周知,一战开始1914,结束于1917。本片以结束的年份命名,我自己在观影之前先有一种欢欣在,那就是,终于要结束了,战争的灾难终于要结束了。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士兵,接到上级命令,爱穿越火线向另一个军区传递情报,这份情报关系一千六百多人的生命。

影片中有几个片段,我很喜欢。

第一处,影片开头结尾的方式。

我喜欢那种浪漫或者说唯美的画面。

影片一开始,是风景区一样优美的景色,天地各半。远景是远山和一排树,从山与树的高矮程度可知景的纵深度。中景是草原,绿,黄,白相间的宽阔的草原。最近的是一丛黄色的野花。不得不说,黄色配绿草,又素雅又清淡,实在是美不胜收。就在这时,镜头推移,拉近,男二号缓缓入镜头,他躺在草地上,钢盔在脸,闭目休息。男一号缓缓入镜,他背靠大树闭目养神。一身军大衣走过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如果不是身着军装的男主角入境,我会以为这是风景优美的田园片。原来,战争与和平毗邻而居,咫尺之遥。

影片结尾,男一号走向草原上的一棵树,他靠着一棵树坐下来,缓缓地从上衣口袋里抽出布雷克的遗物,一叠照片。而后,他闭上眼睛,太阳照在他的脸上。身边是黄绿的草原,远处是树木,白云,蓝天。

这一幕再现,然而我的心却啊在轻松愉悦。或许,因为逝去的布雷克,或许,因为在威尔不远处的军队和战争。

和平,是上帝给人们的馈赠。

战争,是人类对自己的惩罚。

第二处,威尔位阻止麦肯齐上校而再战壕上奔跑的镜头。

我不止想说,勇者无畏。我更想说的是,你的信心和勇气,来自强大的内心,而内心的强大,则来自爱,对战友对生命的爱。

第三处,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一座院落废墟里,许多被砍倒的樱花树,盛放美丽的樱花。

布雷克有一个幸福的家,母亲有一片果园,满是樱花树,樱花开放的季节,布雷克兄弟俩就在雪花般的樱花树下玩耍。

前线废弃得院落,被砍倒的樱花树,也象征可和平幸福的生活被毁灭的残酷。

布雷克就是倒在了这一片樱花盛开的废墟上,而 他的死竟然是为了挽留一个敌方飞行员士兵的性命。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单纯,善良而又对生活充满热情得生命。然而,邪恶的战争之火,又岂容善良之花绽放!

樱花第二次出现在影片中时,是威尔被河水冲刷了一个晚上以后的事了。当他苏醒过来,樱花漫天飞舞,飘落湖面。此时的他五味杂陈。第一,命令必须在天亮前传到,而他醒来时已经天亮了,可以想象他内心的沮丧。第二,樱花让他想起牺牲了的战友布雷克,他临死前的嘱托正是完成情报传递任务。布雷克的死驱使他振作起来。或许,睁开眼的一瞬间,曾有几分侥幸,至少还活着,然而,这种心情瞬间被现实冲淡,驱散。继之而起的,是愧疚,沮丧,难过,还有布雷克给予的振作。

总之,樱花在影片中的出现,作用不只是季节的象征。

第四,除了影片主人公出场的方式很特别,本片对主人公的表现设置也很用心。

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主人公是布雷克,等观完全片,我才意识到,主人公是威尔。或者说,他们同为主人公,只不过分一个男一号,男二号。那么,威尔才是这个男一号。

这样,也就能够理解影片一开始威尔作为近景靠在树上的镜头了。片尾,仍旧以威尔靠在树上结束。在文学作品中,这种手法叫首尾呼应,不得不说,本手法在本片中应用非常成功!

影片开始一等兵布雷克的积极与下士威尔的犹豫形成鲜明对比,布雷克接到命令刻不容缓,威尔无奈紧随其后。然而随着剧情的铺展,我们才发现威尔的经验,勇敢和智慧,我们才知道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总之,这两个人物合二为一,完成了这次使命。这或许才是影片所要褒扬得精神。

我很喜欢这部影片——1917。

精彩对白摘录:

无论是下到地狱还是登上天堂,独自行走的人走得最快。

我本希望今天是个好日子。

希望是一种危险的东西。

    __ 麦肯齐上校

㈦ 电影《1917》一镜到底让人佩服,这部电影有哪些隐藏的剪辑点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ejKNXLiRKr88-BEw8slgWw

提取码:l6v1

《1917》是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领衔主演。讲述了一战时期,两名英国士兵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险穿越敌境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

阅读全文

与电影1917经典场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里描写泡面的台词 浏览:324
梦寐以求的青春电影票 浏览:264
电影院不给排片怎么办 浏览:154
哪里可以看美国恐怖电影 浏览:333
韩国电影青春bt 浏览:248
热播的青春电影排行榜2014 浏览:372
p3下电影能怎么下 浏览:572
好看的喜剧特工类型电影 浏览:445
心什么电影 浏览:468
两个亿的票房是哪个电影 浏览:546
外国电影巨人卷土重来 浏览:947
袁立最经典的一部电影 浏览:664
143分钟海王电影高清国语免费完整版 浏览:29
韩国最新伦理电影先锋影音 浏览:986
超级留学生电影 浏览:841
欧美高智商儿童的电影 浏览:574
科幻电影爱好年纪 浏览:282
最好看的电影狗狗 浏览:107
电影弯刀美女边段 浏览:333
钱小豪新电影上映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