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丑希斯莱杰(杰昆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哪个更好)
心心念念期待已久的《小丑》,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你们知道《小丑》上映疯狂到什么程度吗,在美国部分院线因为担心重演当初誉首《黑暗骑士》的枪击事件,因此选择不放映这部电影。
在全球很多上映的国家和城市,上映《小丑》的时候加强了安保,甚至院线附近还增派了警察巡逻。
我所在的电影院,其中有一个人带着小丑面具去观影,就被检票员和保安反复问话,最后同意他带着面具进场,但不能戴在脸上。
所以你们知道《小丑》的邪恶魅力的深渊有多深了吗。
咱们先聊聊观感吧,放心观看还没到剧透。
我得承认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电影,太压抑太黑暗太堕落,确定这只是N16的电影吗?!
不过我这里指的不喜欢,就像我不喜欢恐怖类型电影一样(因为害怕),但不代表我对这类型的电影有任何的偏见,相反,我非常认可《小丑》这部作品。
所以我也得承认不管从导演风格,摄影镜头语言,演员表演,剧本故事编织上,《小丑》都是一部艺术品,值得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我喜欢影片所塑造的小丑角色,正如导演之前说过的,这是一部角色研究方向的电影,带有实验性,如今威尼斯电影节颁给《小丑》最佳影片,证明了影片小丑角色实验的成功,也证明了电影的品质。
不过,目前随着影片的公映,争议也越来越大,这种争议并不是单纯的审美隔离,因为大家都承认《小丑》影片本身的艺术质感,只是在价值观上,《小丑》给出了非常模糊的界定。
这正如影片中亚瑟的一句台词:“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都是你们来定义的。”
这句话对应真实而现实世界,影射我们现在的所谓的价值观,只是一种定义而已,什么是值得推崇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都是我们文明社会说了算,但价值观这种东西,它真的存在吗?!
所以《小丑》用极为负面的价值观挑战现今社会,那就是 如果一部电影能真的影响现实,那么文明社会该有多脆弱。
这也正是《小丑》让很多人都觉得危险的地方,因为影片充满暴力艺术的魅力,小丑角色又被杰昆菲尼克斯演得丝丝入扣,别说他本人入戏太深了,就连作为观众的我全程看着他的表演,都被他的邪恶吓得倒吸冷气。
关于表演,杰昆.菲尼克斯这次融入“体验派”表演方式,但又巧妙渗透进一些自我创造的“表现派”演技,让人看得十分上瘾。
体验派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菲尼克斯把自己虐成病态的皮包骨头,眼窝深深凹下去的无光神态,走起路来就像脚上拷了沉重的铅球,都能时时让观众体验到亚瑟沉重挣扎的宿命。
而在强调模仿的“表现派”上,菲尼克斯在表演失常或疯癫状态时,又渗透进对卓别林一些夸张舞姿的致敬,更能让人体会喜剧和悲剧之间互相穿透的张力。因为卓别林大师的很多代表作品,内核其实就是悲剧。
杰昆.菲尼克斯入魔级的表演,伴随着低沉呻吟般的大提琴电影原声配乐,在好几场残忍的暴力戏中,真实到我都不忍直视,甚至让人造成有些反胃和反感,当然在这里完全是对菲尼克斯表演的褒义赞美,他完全把灵魂交给了角色,给观众体验了什么叫病入骨髓的精神病患者。
在此也先解答大家最好奇的问题之一, 杰昆.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的小丑,到底哪个更出色。
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苏菲的选择,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为了演好小丑,都以非正常人的苦难方式进入角色的精神世界。
菲尼克斯更多展现了亚瑟成为小丑之前的挣扎和压抑,而希斯莱杰版本庆迟数因为小丑已是完成时,所以更多展现了小丑对旦誉世界的宣泄和对抗。
从观赏性娱乐的角度来说,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复仇之火已经在心中燃烧已久,
所以希斯莱杰的表演会更直接和狂躁,带来的冲击力也会更强。
从角色丰富层面上来看,毕竟菲尼克斯是绝对主角,所以小丑角色看起来更细腻立体,也有更多角度的表演空间。
应该这么说,《小丑》和《黑暗骑士》的小丑,处在两个不同表演的舞台,《小丑》舞台更广也更有下沉空间,而《黑暗骑士》舞台虽小,但希斯莱杰的舞姿更为剧烈。
在DC漫改道路上,《黑暗骑士》虽然是属于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但还是比较基于漫画的故事原版去改编的。
而《小丑》可以说是DC影业的第一次如此脱离漫画,等于在大荧幕重新定义了小丑的起源,如果你是DC漫画的忠实读者,放心,你看《小丑》时,依然还是能有巨大惊喜感的。
而且因为DC漫画的小丑几乎都是完成时,所以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和漫画版更为接近,而菲尼克斯版本的,则更具实验性和独立性,也和漫画版本基本不沾边。
《小丑》在蝙蝠侠的身世和小丑的关系上,都做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改编,让人为之一叹,又让人浮想联翩,影片中很多谜团留在了电影之外,给到观众很多的解读空间。
『贰』 《小丑》观后感:2019年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JOKER
《小丑》
小丑
他,强颜欢笑
他把自己的嘴掰开
想让自己看上去高兴一点
然而虚伪的笑脸之下
是一颗悲伤的泪
-THE FIRST-
《小丑》讲述了一位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喜剧演员逐渐扭曲变态成为疯狂凶残“小丑”的过程。
这部影片在豆瓣影片中和《教父》,《海上钢琴师》评分同为9点2。
看过预告片的一些人说无法形容这种震撼,有人看预告片就看了几十遍。
它在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上映两周为全球票房之冠。
但有批评者指责该片有美化和同情暴力,反社会之嫌,争议之大,让人在思考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吸引人之处?
还有人说没有传说的那么神,甚至以各种方式来反驳它的好。
影片里面有句话说:
这个世界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都是你们来定义的。
一部电影好与不好,每个人评判的标准不同。
我认同从专业的角度来点评,但我以自己的感性与主观来评价,为什么有人就认为一定是不对的呢?
看过一网友这样的评论:
基因装上子弹,性格瞄准目标,环境扣下扳机!本电影三个方面都清楚交代了。
这部2小时2分钟的电影看下来,除了泪湿满衣外,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对人性的思考。
赞同那句: 在雪崩之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毫无疑问菲尼克斯的演技是毋庸质疑的,他为了拍这部影片减肥47斤,就是为了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态。
为了练习小丑的笑,疯狂笑到差点窒息。
但当大部分人在谈演技时,有多少人关心电影中那个小丑!那个小丑是这样的:
他,被人毫无理由地打骂,取笑,鄙视!
他,被自己母亲(养母)虐待, 养母亲眼看他被养母男友绑起来殴打也置之不理!
他,被自己最信任的好友出卖!
他,被自己崇拜的偶像耻笑!
他,被自认为父亲的人拒绝和殴打!
他,严重受着精神疾病的困扰却得不到正确的帮助和治疗!
这些丝毫没有人在意,而所谓亲人,朋友,作为旁观者对这欺凌置若罔闻,痛和恨让他变成“小丑”。
在他眼中是世界变得越来越疯狂,而不是他自己。
他,最后杀了他的养母,所谓的好友,地铁里殴打他的三个人,还有自己最崇拜的人!
于法律而言,他触犯了法律,他必须被定罪,他的行为不可原谅。
于道德而言,模糊了正邪对立,他是情有可原,甚至思想和行为是可以被原谅的。
-THE SECOND-
有人说反社会倾向的落魄人都很崇拜小丑。
我是不太赞同这种特别主观的错误说法。
就我个人而言,我丝毫不崇拜他,更多的是深感:
上帝只负责关门,真正开窗的人,永远是自己。但周围的人却把这扇窗钉死了。
他不是一个反派。
他甚至不是一个疯子,他只是把痛展现给这个世界,而这痛只是以毁灭自己的方式。
他以为在绝望的废墟中找到星光,可那只不过是点燃心中怒火,并走向黑暗的光!
在他内心之处,善良一直未被泯灭,也曾想好好过生活。
他,努力过:
他认真工作,却被人暴打。
他有疾病,他按时吃药,按时去医生那里报道,保持微笑,随身携带“ 我有病,对不起打扰你们了 ”的卡片。
他在公交车上逗小朋友开心,却被认为骚扰。甚至他拿出自己证明有疾病的卡片,却还是无事无补。
他照顾有精神疾病的养母,却被她始终欺骗。
他信奉着偶像的逻辑,梦想是把欢笑带给世界,可这个世界不需要他的欢笑。
人们只在乎他在地铁上杀了三个人,没有人在乎这三个人在地铁上对一位妇女骚扰,而他此时狂笑症发作,那三个人转而过来谩骂,侮辱,打骂,他才拿出他朋友给他的那把枪。
他在杀死朋友(所谓的朋友给了他一把枪,让他随身带着。他去给小朋友演出时,枪不慎掉出。他朋友却在背后出卖他,他被老板解雇),而谓的好看他时,丝毫没有关心之意,还在虚伪地说着假话。
但他却没有对另一个人下手。
那个人是一位侏儒症患者,也经常被人欺负。
小丑还是把心底里的善给了和他一样的人。
他在笔记本中写:“the worst part of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
( 精神疾病最糟糕的一点就是人们希望你表现得像没病一样 )
这个世界真的是善有善报吗?对于有些人,不是。
-THE THIRD-
希斯莱杰
有人一直认为无人可超希斯莱杰,特别是在他在离世后。
虽然两者不能比较, 希斯莱杰 在我心中也是无人可替代,但我想此小丑也是在向希斯莱杰致敬。
有人说看完这部电影,除了神作和伟大外,想不出其它词了。
也有人说,没有那么神,就是一部精神病患者被世界抛弃,阴暗的,揭示真实人性的电影。
中国影片《药神》为什么能被称为好片,因为它表现了人性的善,同时也揭发了人性的恶。
《小丑》也是如此。只不过在这部影片中想表现的恶大于想表现的善。
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我希望我的死比活着更有价值。
多么绝望的文字,让我心痛到极点的文字。突然想中岛美嘉一首歌《曾经我也想一了百了》!
人生不易,有多少人被精神的病痛折磨,人们不去关心,而是扒开伤口注入盐。
不问原因,而是将之隔离,用谩骂,用耻笑,用鄙视,让之更加疯狂。
有时甚至连美也要摧毁。
比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就因为女主长得漂亮,影片中的一些人对她万般鄙视与折磨。
悲剧是什么,鲁迅说: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文中的小丑笑着说:
我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到头来是一场喜剧!
那些宫庭剧中女主角的黑化,也是一个例子。
在那个世界,有些人就想安安静静地过完此生,可是别人不这么想。
她认为你存在就是一种威胁,就必须要置你于死地。
不妥协的唯一道路就是抗争。
那些自己认为绝不会做的恶事,此时成了抚慰精神创伤的最佳药。
谁才是生活中躲在面具后面的人
在你成功时,一些人关注你的成功外,可还有一些人是否定你的成功。
总认为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靠山,用巴结用卑劣的手段让自己往上爬。
他们没看到你的努力,就连你吃过的那些苦,他们也丝毫没有同情。
如果你认为这仅仅是一部阴暗,压抑,反抗命运和社会的电影,那你还是没有看到它真正想表达的。
影片中他所认为的那个心理社工,去母亲曾经待过的精神医院,那个他喜欢的女孩去看他的秀,和在医院陪伴她,被崇拜的夸赞,都可能是他自己的幻想。
这让我想到本我和物我上来,就如读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残雪老师的作品。
现实与梦境之中,到底我是我,他是他,还是我不是我,他不是他?!
也如电影中小丑所说的: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我,也许我本来就是这样。
如果非得说为什么我对这部电影情有独钟,我只能说每个人并非天生就是邪恶之人,他曾经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人,一个孤独无助、走投无路的善良人。
那些让他遍体鳞伤的人,才让他变得铁石心肠。
拿真心和善良对待他人,得到的却是拒绝和怀疑。
理想被人践踏后的绝望和失望。
这和现实是多么的吻合。
就是在此时,有多少人还是只为了否定我而否定这篇文章,甚至连影片都没有观看,就先说不好,只因为我说了好。
可笑吗?一点不可笑,这就是所谓人性。
你认为我在写一篇发泄之文?谴责之文?我只想说木心先生的话是对的,读者是会找作者的,是我的读者,一定会找到我,懂我。
而且千万不要小瞧我真正的读者,他们比我更加明白我写的。
电影结束,在流下最后一滴泪中,我听到了小丑的笑......
注:不建议所谓性格开朗,生活幸福感高的人观看。
一是 有可能你们不能真正感同身受,反而会成为促成别人成为“小丑”的人。 二是 “这个世界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都是你们来定义的。
三是 像youtube大聪看电影中所说:什么是推崇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如果《小丑》用极其负面的价值观挑战现今社会,那么文明社会该有多脆弱。
我是为那些不被理解,那些健康有问题身边的人不去关心反而去践踏的,为那些生活中被鄙视被无端欺负的,为那些内心真正善良任可先毁灭自己也不伤害无辜的人的,为那些生活在边缘的,为那些不是小丑却被人当为小丑的人...... 而写,而呐喊!
而我知道这呐喊又起不到什么作用!就把这呐喊都放进文字中吧。
『叁』 求一部80年代拍摄的国产恐怖电影
电影名字:《地狱天堂》
导演:杨延晋
电影内容:少女花儿的母亲被继父马龙虐待而死。从此,花儿与马龙同住一起,但他们的关系一直冷漠,生活中笼罩着可怕的阴影。一天,马龙借酒施暴,强奸了花儿。花儿怀孕准备上吊自杀。马龙怕罪行暴露,纵火烧房,欲与养女花儿同归于尽。这时外科大夫文清驱车路过,从烈火中救出花儿和马龙。警察调查此事,案情大白,结果马龙被法院判处十年监禁。医院中,花儿生下一个女婴,文清将婴儿交给孤儿院收养,他自己则收养了花儿,并给她改名静玲。10年后,静玲长大成人,并在养父文清的支持下读完大学。年轻的时装摄影师乃川,被静玲迷人的气质所吸引,发誓一定要娶她为妻。然而,静玲对乃川的追求无动于衷,却悄悄爱上了文清,还产生了试一试文清真实情感的念头。一个梦幻的夜晚,静玲和文清在不知不觉中滑向危险的边缘,猛然文清醒悟,推开静玲,想以此结束他俩之间的病态的情感。心灰意冷的静玲面对乃川的正式求婚,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谁知天有有测风云,马龙刑满释放了。他找到静玲,以公开她的身世相威胁,敲诈钱财,还无耻地提出肉欲的要求。愤怒的静玲去荒郊木场找马龙算帐,反被马龙抓住。马龙向乃川公开了静玲的身世。乃川失去了理智,打了静玲。心灰意冷的静玲的身世。乃川失去了理智,打了静玲。心灰意冷的静玲回到文清家,请养父收留她。但文清为了静玲的幸福,亲自去找乃川给他俩说合。静玲为此羞辱交加,离家出走。马龙在公路上劫持了静玲,把她带到乡间的小木屋中。静玲在这里见到了当年所生的女儿。文清和乃川寻踪赶到小木屋。听到文、乃二人在门外呼喊,精神已彻底崩溃的静玲,持刀逼向马龙。马龙突然抓住她持刀的手腕,对准自己的胸口使劲一拉,倒在静玲脚下。绝望中的静玲掐死女儿,自毁容貌,自杀而死。夕阳照射下的小木屋里,乃川呆呆地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文清跪倒恸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