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闪闪的红星故事梗概
闪闪的红星故事梗概如下:
1931年,工农红军解放了柳溪,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他人的行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柳溪,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柳溪随红军的撤退又处于恐怖中。
不久,红军干部吴修竹向潘冬子和母亲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勇气和力量。潘冬子母亲的壮烈牺牲,使潘冬子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巧妙地把盐化成水送给游击队,把情报送给游击队;他勇敢地砍死了睡梦中的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行动。
1938年,江南的红军游击队准备开赴前线。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1)闪闪的红星电影简介扩展阅读:
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该剧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贰』 闪闪的红星电影梗概
《闪闪的红星》剧情梗概: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离开后的江西苏区。少年潘冬子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红军抗击敌军去了,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冬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
一天,反动地主胡汗三前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冬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冬子妈亦英勇就义。
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冬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冬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冬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
(2)闪闪的红星电影简介扩展阅读
《闪闪的红星》角色介绍:
1,潘冬子
潘冬子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疾恶如仇的性格特色,最终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2,胡汉三
胡汉三地主恶霸,返乡团头子,凶恶的大土豪。当时,人们激烈反对他搜刮民脂民膏。
3,椿伢子
潘冬子的好朋友,他和潘冬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山计划。
『叁』 《闪闪红星》的历史背景
一、《闪闪红星》的历史背景
红军抗击日寇时期。
二、故事内容
少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了红军抗击敌军,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东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
一天,汉奸胡汗三带领日军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东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东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东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
东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东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
一、人物原型
《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二、主要人物介绍
1、潘冬子
潘冬子是《闪闪的红星》中的人物,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的故事:冬子的爸爸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的妈妈被敌人残酷地杀害,冬子发誓要为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他一心要参加红军,于是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
2、胡汉三
胡汉三是一个恶霸地主,后来农民运动的时候给镇压了,仓皇出逃。但是在农民运动走入低谷时,胡汉三当上了还乡团团长,镇压农民运动。在回来的时候,得意地叫嚣:“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肆』 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内容梗概是什么
在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刘江饰)的统治下。一天,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赵汝平饰)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让他非常讲义气。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镇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李雪红饰)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把敌人的运粮船弄沉了,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
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伍』 《闪闪的红星》主要讲的是谁
《闪闪的红星》,讲述的是一个穷苦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革命者的故事,背景是急风暴雨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八岁的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的贫苦民众,受尽了土豪恶霸胡汉三的盘剥和欺压。
潘冬子他爹潘行义已经秘密参加了红军,他天天盼望着爹爹带领红军队伍打回柳溪,除掉胡汉三,为受尽欺负的穷人报仇。胡汉三闻知红军真的要打到柳溪时,逃走之前扬言要杀了冬子母子泄愤。
闪闪的红星创作背景
1962年,作者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两个小八路》。责任编辑李小文同志约他再给孩子们写一本书。他答应了,于是便开始了《闪闪的红星》的创作。
写这本书,当时有这样几个依据:
一、他在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当教员,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都曾跟他学文化。他俩都是长征前留在家乡,全国解放后找到父亲的。
二、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一顶帽子,帽子里有他的名字。后来,这位红军的儿子拿着这顶帽子找到了他的父亲。帽子上那颗红星紧紧地吸引了他。
三、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地区有一个女青年,她十七岁便入了党。就在她入党的第二天,为了开辟新区,和敌人做了英勇斗争,后来被捕了,敌人把她吊在树上用火烧,她高喊口号,壮烈牺牲。虽然她只有一天的党龄,但她的生命却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
四、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董必武同志对青年们的谈话,其中提到毛泽东同志原有三个孩子,长征时丢在白区,曾在上海流浪过,后来经过组织上的努力,三个孩子只找回两个,剩下一个丢失了。
这一辈人的童年,充满着无数挣扎与苦斗,为了不忘记这一些,并把它告诉给后人,就是他写作《闪闪的红星》的初衷。[3]
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陆』 《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是什么
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电影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叫潘冬子,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后来,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被凶狠的敌人活活地烧死,小冬子却非常坚强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红军除掉了大汉奸胡汉三的故事。
剧情简介
在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刘江饰)的统治下。一天,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
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赵汝平饰)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
『柒』 闪闪的红星简介
《闪闪的红星》,是一部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红军抗击日寇时期。少年潘冬子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了红军抗击敌军,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东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
一天,汉奸胡汗三带领日军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东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东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东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
人物原型
《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这还得从鲍先志将军说起。鲍先志, 1911年3月6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西张店鲍家湾一个贫农家庭。1926年秋,鲍先志投身革命宣传活动,并加入少年儿童队,任队长。1930年曾当选村苏维埃主席,当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还乡团将鲍先志的妻子贩买到了外地,将儿子鲍声苏贩卖给了地主。鲍声苏在地主家中受尽折磨。
解放后,鲍声苏找到了父亲鲍先志。鉴于鲍声苏文化水平太低,1961年,鲍先志便让鲍声苏到南京军区举办的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当时李心田是部队文化速成中学的教员。由于鲍声苏在学生当中年纪较大,课余便经常与李心田老师聊天。
当时鲍声苏向李心田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讲到了地主和还乡团的狠毒,讲到了麻城满山红杜鹃(映山红)的美丽,讲到了盼望红军回乡的故事。鲍声苏悲惨的童年深深打动了李心田,“潘冬子”的形象终于跳到了他的面前,为他后来创作《闪闪的红星》提供了有利的素材。
『捌』 影片《闪闪的红星》的简介(20字)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
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影视评价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