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钢琴教师故事梗概
这个影片故事你可以在网络里找到,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和表述,也许能帮助解答你的提问。觉得那里面写的不错,相对来说是我看过众多的评语里较准确和客观的一篇文章。我的表达力有限,写的也不怎么样,重复的话在此就不多说赘言了。借此机会,补充一下个人观后感吧,见笑了。
其实静下来认真看会发觉这是一部好片,难怪当年得奖。
每个人的性格和言行、心态的形成变化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有很多细节可以验证。导演用他的方式把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得很到位,主题和隐意贯穿包含在剧情内容中,层层递进。。呈现在观众面前又如此真实清晰,让人直面自我引发思考。
观众对这类电影的感受和看法可能不尽相同,这也和各自的生活环境,经历和成长教育等有关,还有一种天生本能的感受力。
一个那样的母亲和女儿。。只有母女俩长期为伴,两个人有共同的问题,都精神失常,这也和母亲的性格有关。两个病人每天生活在一起,甚至睡在一个房间,同床而眠多年,那种状况和心情可想而知。不逼疯或发病才怪,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女主似乎已习以为常,选择被动接受和勉强忍受着。逐渐变得扭曲,异常和失控,还有点精神/人格分裂。病态的心理状态,内心冲突和矛盾的激烈,身心疲惫,压抑。。终有一天会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显而易见,那是一个单亲家庭,由于母亲对她从小就管教严厉,苛刻,甚至不近情理,无理取闹到不可理喻。有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是有道理的,在这同样适用。所以她有一种逆反心理,但苦于始终没能真正有效的疏通和解决,问题无法根治。复杂矛盾的心理让她很苦闷,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在其母亲的影响下,无形的反抗情绪也更强烈,又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反之,母亲的这种控制欲又“传染”到了她的身上,介于控制和反强迫之间,两者皆有。毕竟是她的母亲,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母亲,使得她的一切不合常理也有了合理的解释和理由,就变得不足为奇了,直到后面她对母亲做出了那样极端疯狂的事。找不到正确合适的出口和渠道,错误的思想认知又用了错误的行为方式来缓解和释放,也只能是暂时的痛快,事实问题还是存在,没有解决和改变。在她的内心实际上是孤寂的,又不能对外界或他人倾诉以寻求帮助,似乎也没人能帮的了她,很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都局限和束缚捆绑住她,越挣扎越徒劳越深陷其中。。无限循环沉沦。
她是个钢琴老师,这也是本片的片名,不是讽刺,是点题。在一份体面,外界尊重仰慕的职业下的那个人,就是本片的主角,社会角色,声望,舆论等让她更不敢和轻易吐露自己的秘密或者说难言之隐,同时也让她倍感压力。她只能想到通过自虐的方式来排解,这是种最直接的刺激,也是种很深的自残,从而来获得一时的安慰和平静,麻痹和逃避自我,自欺欺人。这也是最后一段女主看到男青年怪异的笑容,一直等待却错失良机后,把原本准备捅男孩的水果刀刺进了自己身上的原因之一,那时的她心理活动无从得知,但可以确信一定已濒临绝望和崩溃。
可能是她的天赋,对音乐的感悟力异于常人,也可能离不开她母亲对她的严格或者也是出于她自己的兴趣,她能选择的本就有限,不论是钢琴赋予她某种意义,寄托或依赖,还是命中注定,巧合的安排,她和钢琴结缘,从此成了她为数不多的可以交流的工具和宣泄方式,她可以在上面尽情抒发自己的情绪,感受乐曲和它本身的魅力。也是让她可以以此谋生的职业。她的圈子很小,没有朋友,生活工作两点一线,也少有别的正常爱好,变态需求和满足不算其中。让她有更多时机与之相处,是她的伙伴也让她在琴艺上的造诣更高,每次弹奏时,都可以沉浸在音乐和自己的世界里,适当的转移,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感到轻松和愉悦,在她冷傲的外表下,才能得以解脱,哪怕只是片刻。很多人都想欣赏她的琴艺,成为她的学生,可是在这样的表象下内心的苦痛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和体会。那个男孩也正是被她独特的气质和才华所吸引,可惜他并不了解她也不想了解她,他根本帮不了她,只是她以为而已,这也是她可悲之处。他害怕惊讶也不理解她的所作所为,甚至到最后变得极不耐烦和理智,达到他的目的后就开始厌倦和嫌弃了。本来他也只是想享受挑战和征服的快感,只是一个幼稚的,玩弄感情游戏的人。他们各取所需,互相利用,到后来只有互相伤害。其实他们都不是真的爱对方,女主也一样,更多地是寻求帮助和解脱,她也想改变,只是找错了对象和治疗方法,只会让她偏离轨迹越走越远,事与愿违,反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很多人看后可能都无法理解这些角色人物也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影片到底在传达些什么。。我觉得答案在观众自己心里,因人而异。真正的意义恐怕只有导演和演员才能表明,演员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而作为观众的我们是否能够很好地接收到和理解呢。
最后,看完影片,不难发现女主确实是有心理问题或者说心理疾病,她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她的病就是强迫性神经官能症-也就是简称强迫症。具体详情可参阅网络。简要说就是典型的重度强迫心理和行为反应的一种症状,这种反复发作的异常举动,是不断积累形成,也是导致她后来悲催的重要因素。在同情之余,也觉得女主真的既可怜又可悲。其实得这种病的人是很痛苦的,在片中细看可以感受到女主强烈、无比的痛苦,却又无法控制和停止这种反复的自我伤害,自我折磨以及伤害他人。这种痛苦一直难以摆脱。她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心态,包括处理感情、亲情、人际交往和爱的能力。。这种病症早已渗透到她生活的各方面,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和危害。其实她也是非常无奈和无助的。事实上在她生活中唯一引以为豪和受人认可的就是她的琴艺,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最后结果/局导演没必要交代清楚,有想象空间,可以自己去判断和思考了。 有些感受无法用文字概括,也只能先到这里,拙见而已。就这样
㈡ 钢琴教师的内容简介
《钢琴教师》是由德国、波兰、法国、奥地利联合制片的131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迈克尔·哈内克执导,伊莎贝尔·于佩尔、伯努瓦·马吉梅、安妮·吉拉尔多、苏珊娜·罗莎、乌多·塞米尔等主演,于2001年5月14日在法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年近40长期禁欲的女钢琴教师,被年轻帅气男学生猛烈天真的追求下,两人展开了连串病态暴力性冒险的故事。
《钢琴教师》剧情介绍:40岁的Erika Kohut表面上是一个优雅的钢琴老师,外形独特、气质出众,但对学生却无比严厉。一切都是她面对自己的母亲无休止的折磨——专制又无理,令Erika的各种欲望都无法发泄。
Erika每每躲在厕所用剃刀伤害自己以求快感,嗅着内裤上的味道以发泄欲望,还去租看色情录像带。于是当18岁英俊冲动的Walter闯进她的生活时,一切都改变了。他们互相需索互相慰藉,Erika以为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然而年少的Walter有一日厌倦了这种关系。
(2)钢琴教师经典电影解说扩展阅读
《钢琴教师》角色介绍:
1,爱莉卡
年届40的钢琴教师,在维也纳音乐学校任教。以对学生严格出名,与母亲同住。外表贤淑的她唯一的发泄管道是去录影带店看色情影片与到露天电影院看情人们做爱以宣泄情欲。
2,华特
维也纳音乐学校的学生,活力十足、人格奇异的金发男生。亟欲拜爱莉卡为师,同时也闯进了爱莉卡的生活。他对爱莉卡进行了一连串的性爱诱惑,互相以精神与肉体虐待对方。
3,妈妈
爱莉卡的母亲,年老但控制欲强烈。在她异常严厉的管教下长大,导致爱莉卡压抑矛盾、欲求不满的个性。她和女儿互相折磨,日日争吵。
㈢ 电影钢琴教师(一部惊世骇俗的经典电影作品)
《钢琴教师》是迈克尔·哈内克导演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的半自传同名小说。
故事讲述知名维也纳钢琴老师爱莉卡(伊莎贝尔·于佩尔 饰),从小受到虎妈教育,成了一位难以亲近的女艺术家。
但她的谜样生活与卓越才华以及美貌都对一位年轻男学生华特(伯努瓦·马吉梅 饰)产生了致命吸引力,男学生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爱莉卡原本走在钢索上的怪异生活平衡于是招致了全面性的毁灭。
《钢琴教师》是第54届戛纳电影节的大赢家,当年获得评审团大奖、伊莎贝尔·于佩尔夺最佳女主角奖而伯努瓦·马吉梅拿最佳男主角奖。
20年再看,这部片在21世纪以来,电影形式与题材全面腥膻化后的现在依然强烈而挺傲,以至于能完胜市面上所有惊世骇俗的电影作品,尤其在全球电影这一年来的表现又特缺大师之作,使我有一种今年光是观看这部就可抵十部全年上映新片的畅快。
经典片看似离一般观众较远,但其实从中总能找到通俗元素,例如《钢琴教师》的姐弟恋元素极强,伊莎贝尔·于佩尔又美又会演,而当初的伯努瓦·马吉梅也帅得够撑起一个天才王子般形象的角色。
这很重要,因为当我们以为王子就应该解救公主,并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时,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与迈克尔·哈内克却不这么认为,反而是让公主悲剧式宿命般无止境的黑洞引力将王子拖入深渊,陷入故事里的受众这时才会惊觉,所看的并非是充满着高雅音乐陪衬的美丽爱情故事,而是一场上流人物久闷待爆发的下流故事。
《钢琴教师》也体现出一般人以为努力就能翻转阶级或改变命运的想法过于乐观,当一个人(或说一家人)拼死拼活将孩子栽培成为社会精英,其背后所需付出的代价其毁灭性之大让人无法想象。
电影片头用一场爱莉卡晚归造成母女打架的片段,精准利落讲完母亲黏腻不透气的控制狂病以及女儿用冷漠掩饰濒临疯狂的压抑病,也是描述一家两代如何用尽一切养出一个拥有体面职业的小孩,却又是如何让这位挣得一份好工作却失去一切的女儿随时准备崩溃的预告篇。
《钢琴教师》让爱莉卡作为一位擅长舒伯特音乐的专业权威,一方面用传奇人物的苦练与才华以及悲剧式命运等已知历史,让女钢琴师的过往与未来不用电影额外注解便能让观众略知一二,并做好心理准备。
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在看完这故事之后拥有延伸阅读的深度空间,如此一来,当电影专心聚焦在钢琴教师与男学生师生恋的剧情中时,不至让片子流于一般爱情电影的空虚浪漫描述。
于是当爱莉卡冷漠地不断拒绝帅气学生,并说出「何况爱情本来就很平凡」的时候,你会几乎完全相信,她毫不在乎这份让女性观众融化不知几遍的恋爱氛围,并硬是要搞砸它。
后来了解到这位女教师不是不爱而是爱无能的时候,也更加能感受到这位受过高压教育而出人头地的钢琴师的坚强部分,其实是脆弱得一碰就碎。
另,对于潜力股女学生的嫉妒与怕被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怕被取代的内心恐惧,在母亲的引导之下也让爱莉卡面不改色地搞出一些小动作,例如不让学生有机会独奏表演,甚至在才华与情感嫉妒之下,做出放玻璃碎片伤害艺术家肉体的地步。
爱莉卡自小被母亲压抑惯了,压抑成为她外在行为的所有表情。为了释放这份压抑,她流连于录像带店,对于男女间的事情充满憧憬。
一个男人要爱她?可以,请尽情地虐待她,因为一般的情爱太平凡,平凡到会让她想吐,爱莉卡的快感点高不可攀,需要男人极端的行为才能让她满足,但那也只是「她以为」,毕竟她从来没有经历过。
于是当一个小鲜肉闯入她生活,并从一个阳光男孩逐渐被改造成阴郁变态男时,他由爱生恨,恨到真的很想占有她,反正一切看来如她所愿。
爱莉卡终于迎来一场人生中想望已久的被虐待蹂躏,但现实并不如她所想那般具有快感,这位钢琴教师面无表情地在自家地板上「享受着」男人疯狂的对待,成就了影史上最无感却最经典的影像,也为伊莎贝尔·于佩尔赢得她人生中第二次戴上戛纳影后的桂冠。
男人后来告诉她,「反正爱的伤痕死不了人的」,从此翻脸不认人。伊莎贝尔·于佩尔在《钢琴教师》全片的表演质感与张力都很高,但也有人认为伊莎贝尔·于佩尔之所以能再度夺得戛纳影后宝座,是在最后一场戏时有够狠的那一刺,而那的确可作为影史上最经典的惊悚画面之一。
㈣ 钢琴教师的影片评价
《钢琴教师》(ThePianoTeacher)是我2001年看的几部最好的电影之一。因为它是改编自奥地利女作家艾尔芙蕾兹·耶利内克(ElfriedeJelinek)1983年半自传式的原著小说,使这部着重细腻的心理、人性刻画的电影更具震撼力。
女教授的行为符合医学上的“强迫性精神官能症”(CompulsiveObsessiveDisorder)的临床解释:(病患)不断地为了重复的想法与行为所苦,他们知道这些想法或行为是过度的,是不合理的,但又无法有效地抗拒它们的出现…。常见的症状包括:…一再出现无法自主的意念…不由自主地偷窃、偷窥行为,强制性地秉持特殊规则及仪式、过度讲究对称及准确、强迫性的搜集等。…患者还有一些特殊的焦虑,其中包括担心自己重复的想法及行为被旁人察觉,…对于是否能做到“准确”的不确定性焦虑,…这个病症的患者在“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ists)和受过最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以及贵族中有很大的比例。艾莉卡上色情商店观赏重口味(hard-core)色情片并嗅着别人用过的、充满精液的卫生纸、蹲在车旁偷窥车内人做爱、割裂自己的私处…都是重复自己认知的可以得到欲望满足(或者出口)的“仪式”。而她严苛要求学生弹钢琴时表现出她认为的、对舒伯特音乐表达的准确性和感觉,则可看成是“过度讲究准确”的明证。艾莉卡强迫咀嚼着这些日常生活中一成不变的秩序和理性。当男学生华特闯入她的世界,她更试图用同一套她膜拜的“规则”,企图控制他,在女生公厕里,命令热烈追求自己的他在被口交时看着自己、要求他照着她信中的规则内容对她施暴。直到这位势均力敌、操纵伎俩上甚至更胜一筹的男学生逐渐燃起艾莉卡更激烈的欲望和妒忌心,她一手建构的井然有序的世界才因此崩塌瓦解。跟随着摄影机,我们掉入了影片魔咒般的情境,被亲情的血缘暴力所驱骋,也被爱情的欲望暴力所激动,本是人与人的针锋相斗,过了理性的临界点便成了人性的残酷剧场,就是这个好看,影片唤醒了我们道貌岸然的面相下,也许浅睡也许沉睡的那只野兽。观者在伦理道德的天平上失衡摔跤,彷佛是电影害他们掉入人性龌龊的深渊,但正是人人心中都有龌龊的深渊,才会跟影片所剖开的龌龊人性连结。平时你不欲面对的黑暗面,在一间黑暗的映演厅里让你亲眼面对,你很难不被这股沉重的力量所压迫、吞噬。更深一层的是,导演并没有因为着墨在女主角身上,而忘了赋予男主角华特应有的深度和复杂性。在片中公厕的那场戏中,华特求爱受挫后,说出了他希望有公平的“游戏规则”。而在最后音乐厅里华特诡异的笑,和他走出公厕时则如出一辙。这样暧昧的面部表情揭示的是他痛苦的胜利?愉悦的挫败?还是寡情的不屑?艾莉卡怪异的性癖好和伤害女学生安娜的行为固然让人错愕,但是华特用”游戏”的态度处理这段关系似乎也违背了一个真诚爱慕者的形象,让人非常怀疑他当初的追求是否只是为了征服一个“不可征服”的女人。而这个女人早已经发出了紧急得求救呼声。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不再明确了,甚至互换了位置。华特也不再单纯是误入”歧途”的羔羊。在《钢》片的结尾,导演让我们看到了男主角的微笑,看到自己曾经(也许依然)爱着的老师的整个理性世界分崩离析之后、眼神涣散、仓皇失措的模样,所漾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伊莎贝Huppert不愧是杰出的演员。艾莉卡这样受争议的角色,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演成浮面的、肤浅的反派。在细节上,她禁欲的着装带着极强烈的自虐象征。其他细微的零碎动作,比如说,在与人群不经意的擦撞后,深怕被细菌传染般、赶紧不屑地拨拨肩头的肢体语言,或是在自己房间里被自己心爱学生拥抱时僵硬的手部动作,以及局促不安的脸部表情,精细地传达了艾莉卡割裂的内心世界,以及猥琐与高贵、冷漠与热情、失落与满足、骚动与安详并存的状态,让人叹为观止。也因为这样充满层次的演出,观众也加入了这个受虐和施虐的集团。更令人欣慰的是,此片并没有沦为Huppert的个人秀。如果导演在其他方面着墨不够,或者力有未逮,电影的整体成绩就会大打折扣。难得的是,《钢琴教师》不但是Huppert的电影,也是导演麦克汉内克的电影。因为导演一方面让观众见识到了Huppert的超水准演出,一方面却也兼顾了电影本身其他方面的精致肌理,比如说,角色方面的平行对照(母女间的操纵、男女间的操纵、师生间的操纵),男主角心理层面的复杂暧昧。最好检视《钢》片导演功力的方法之一是看他如何用影像“牢笼“来象征剧中人面临的困境。《钢》片从头至尾十分一致地以空间呈现和构图强调了因艾莉卡自己的意念、文明礼教、以及周遭环境局限所产生的无形牢笼。在第一次艾莉卡跟踪华特至球场的戏中,我们看到艾莉卡停在围杆前看着他远去;最后一幕,艾莉卡疾行走出音乐厅,一个远景,观众猛然察觉艾莉卡走在街道上的栏杆之内。她是否想挣脱这个封闭的牢笼?因为影片中没有主角的旁白,所以观众一眼似乎看不出来。但是仔细回想,影片前半部,每当艾莉卡教琴时,窗外阳光异常地刺眼,她却总是望向窗外;在口交呕吐后,艾莉卡更急着奔出门外,导演掌握了用影像说话的精髓,高明地暗示了她急欲挣脱的欲望。这些主题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来气,但影片在描述性冲突时,也有超然的幽默。对比所谓正常人与变态者之间的意外冲突常常令我捧腹大笑。在一个从未有过性生活的老处女的封闭的意识里,所有的性概念是从粗俗色情映像里获得的,她为男人进行口交,虽然是个“爱的表现”但用的却是命令的语言。她认为这才是正常的性行为。当然相对于她视为正常的行为,则刚好等于男主角的反常,因为男主角所谓的正常应该是先有接吻,爱抚,性交,而后才是更富变化的口交或是game,性虐待…等等,这就是一种冲突,认知冲突……冲突的剧烈程度不亚于当年的西班牙人见到了崇拜异教的印第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