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十娘中十两的结局
十两的结局是:十两看透了人间的感情,经不起考验,也对爱情死了心。从此还是从事妓女生活。纸醉金迷过一生。
相关剧情
杜十娘和李甲准备回家乡过夫妻田园生活,单杜十娘还是不放心李甲,所以让十两,去试探李甲,用什么方法呢,告诉李甲十两非常喜欢李甲看李甲是什么反应?李甲呢感觉到十娘在隔壁偷看她,所以没敢放肆,杜十娘很是心里高兴,认为李甲是可以寄托的。
那么他们就开始回老家,可是李甲在和十两分别时,抱住十两,让十两等他,他回家安排好就来接十两。十两也没敢告诉十娘。李甲抱十两时的情景正好被十两男朋友看见,男朋友很是伤心,痛骂了十两,愤愤离开。连十两解释的机会都不给。
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十两也是难受,也看透了人间的感情,经不起考验,也对爱情死了心。纸醉金迷过一生。
影片评价
影片的故事框架完全照搬原著,但《花魁杜十娘》在人物刻画和具体细节的处理方面仍然对原著进行了较大改动和充实,尤其是对杜十娘这一悲剧形象的塑造,以现代角度进行全新情感诠释,较之原著更显有血有肉有深度。
《花魁杜十娘》除了继续突出原著中杜十娘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所托非人的愤怒绝望两段最典型的情感演绎外,还抓住十娘怀了试探心计对李甲隐瞒无价百宝箱的桥段大做文章,影片将十娘浓墨刻画成极有手段,又疑心疑鬼、对爱郎情意总难放心的偏执女子。
纵然孙甲薄情寡义,但十娘“机关算尽太聪明”的百般设局试探,未尝不是日后危机的祸因。由此而来,谴责负心汉的传统故事竟演变成杜十娘所托非人的性格悲剧,同时又可与现代男女爱情关系互为参照,其颠覆意味显而易见。
李嘉欣饰演的杜十娘还颇有神采,且不论艳妆造型,或是洗尽铅华示人皆能美丽动人,更难得的是对十娘性格心理变化的诠释十分到位。而吴彦祖扮演的李甲,沈殿霞扮演的老鸨同样可圈可点,尤其有时竟能带出些黑色喜感。
2. 杜十娘的故事内容
杜十娘是明代通俗小说家所写的《警世通言》中的某一篇的主人公,冯梦龙所著的“三言二拍”在古代流传甚广,分别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这些作品不是长篇小说,而是由许多个短篇小说组成的。其中《警世通言》第32卷讲的就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
其二是哀莫大于心死,杜十娘不怕穷吧不怕苦,她攒的百宝箱也是为了以后和李甲一起幸福生活,然而她最终发现李甲并不是那个自己可以托付终生的人,既失望有伤心,于是就做出了销毁财物、以死明志的举动。
其三是为了报复,李甲为了钱而抛弃了她,她心中除了伤心也有愤恨,既然李甲是为了钱,那自己就让他明白,你本来有机会得到更多的钱,现在都没了!所以她就当着他的面把百宝箱沉了。
3. 杜十娘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城南的“教坊司”名妓杜十娘一天在接待客人时,偶遇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李甲爱其美貌红颜,杜十娘倾其举止文雅,二人情投意合。李甲不顾学业,日日沉浸在温柔乡里,渐渐耗尽了钱财。其父闻听后怒不可遏,断了他的供给,并劝说京城的亲戚都不要借钱给他。
十娘决心将终身托付给温存忠厚的李甲。老鸨儿同意只要李甲在十日内拿出三百两银子就可赎出十娘。但他在亲友中早已坏了名声,谁也不会拿出钱来帮他往妓院里填。
李甲奔波数日,一筹莫展,杜十娘取出缝在被子里的碎银一百五十两,李甲的好友柳遇春被这位风尘女子的行为感动,设法凑足了那一百五十两银子。十天后果然把银两如数交到老鸨儿面前,老鸨儿本想反悔,杜十娘晓以利害,老鸨儿只得放人。
于是两个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结百年之好。杜十娘与李甲本要回到老家去,无奈李甲心存顾虑,携妓而归难以向父亲交代。杜十娘献计说:先到苏杭胜地游览一番,然后郎君回家,求亲友在尊父面前劝解和顺;待李父消气后,再来接她。李甲依命而行。
二人行到瓜洲古渡之时,遇到了好色又阴险的富贾孙富。他夜饮归舟,听到杜十娘的歌声,心动不已。天亮以后,从窗口向内视其容貌,更觉心荡神摇。孙富假意与李甲相接近,饮酒畅谈,谈到杜十娘时,李甲告知其事情的原委,孙富叹道:尊父位高,怎容你娶妓为妻!到时候进退两难,岂不落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下场?!
他这么一说,李甲更觉步履维艰,孙富又拿出一副为朋友肯两肋插刀的架式说:在下倒是愿以千金相赠,你拿着银钱回去,只说在京授馆,你父定会原谅你。一番话说的李甲动了心,他一直怕回家后不能交差,一方面又觉得这样做有负杜十娘,要求回去获得杜十娘允诺。
杜十娘听了李甲的商量,如雷轰顶, 回忆自己童年被卖,受尽屈辱,眼看已经逃出了火坑,原以为和李甲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今才看到他毫无主意,于是下定决心一死以换李甲明白自己情谊,之后还帮李甲谋划拿到孙富许诺的千金。
翌日,杜十娘扮上盛装,先让孙富把银两放到李甲船上。自己站在踏板上,打开百宝箱,里面装满金银翡翠各色珍奇玩物。杜十娘指着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怒骂孙富拆散他们夫妻,痛斥李甲不能信任自己,有眼无珠,把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3)电影杜十娘剧情扩展阅读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三言》冯梦龙的代表作品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杜十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对她的欺骗挤压所造成的。
这篇小说从整体结构来看,确是很不错的,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艺术效果,很多人对杜十娘的悲剧命运的原因和小说的悲剧意蕴进行深刻的揣测和琢磨,但迄今为止没有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
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人,不是钱.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为赎身,早有准备。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她刚强,坚定。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最后,她“用意修饰”自己,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前人将杜十娘的悲剧更多地归因于孙富和李甲这两个人物的个人品质,而深入社会本质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成为这部剧作中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后自己也跳船自尽。西方人要问,她为什麽要这样?在西方人眼里,杜十娘是为负心郎李甲殉情而死,但她又为什麽把财宝沉掉?于是不明白。实际上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有把中国女子的复仇心理真正刻画出来,所以西方人不明白。
中国女子自古就有一种独特的复仇情结,那就是在自己死后用社会舆论来压迫官府治仇人的罪--最好是死罪,以此来向仇人索命复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自己当众自尽,实际上是她选择的最好的复仇方式。她已经看透了李甲是个伪君子,所以她不仅要沉掉财宝让只认钱的李甲心疼,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死唤起周围的人,特别是用舆论压迫官府对李甲进行追究,追究他的逼死人命罪。
中国古代法律可以说是按成语办事的,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而不太讲究对人死亡的直接加害证据的。一百个人都看见是杜十娘自己跳下船淹死的,但是,中国的官府正因为一百个人看见了才要治李甲的逼死人命罪--西方可能没有此罪。西方的法律会认为,杜十娘是自杀,李甲并没有推她,李甲与杜十娘的死就没有关系。一百个人都看见了,不正好证明他是无罪的吗?
中国人的思维比较讲发展的观点,讲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国人也比较讲究和看重舆论环境。杜十娘深知:要想让李甲受惩罚,官府的法律中有“逼死人命”这一条。如何让官府来认定呢?就是用中国人联想的特点和中国人舆论的力量。
中国人的证据思路和其中体现的理性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在杜十娘死亡这件事中,与李甲无关的自杀事件,成为李甲逼死人命的案件。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建立在宗族宗法的社会基础上的,这一法律在特定的情况下就能治李甲的罪。在治李甲的罪之前,李甲的名声已经坏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外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是实现以上这一切,杜十娘非常明白:代价是自己要搭上一条命。她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她也是无数这样做的中国妇女的一个代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她们要获得法律的帮助,就要用生命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证据力量,在众人同情的舆论中去取得判决的优势,从而使仇人一举灭亡。这种复仇方式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4. 花魁杜十娘的剧情简介
名妓杜十娘虽身份卑贱,却一心相信世间还有真爱,在青楼中苦苦等待那个愿意为她赎身带她远走高飞的男人出现。在一天晚上的演出中,她与书生李甲一见钟情,坠入爱河。
李甲系名门旺族之后,虽生活殷实,却也无法承担杜十娘昂贵的身价。面对这种情况,李甲开始逃避。杜十娘利用和青楼老板夜叉打赌的机会,给自己定下了赎身的价格——黄金千两。她一再鼓励李甲勇敢面对,并将自己的积蓄交给李甲,使得他顺利为自己赎身。从良后的杜十娘对未来充满希望,但为了考验李甲对自己的感情,她还是让丫鬟十两前往试探李甲,却被李甲蒙混过关。
杜十娘满心欢喜地和李甲坐船回家,李家却对杜十娘曾是妓女的身份耿耿于怀,不肯接受她们。李甲心烦意乱借酒消愁,遇到同学孙富。孙富早已垂涎于杜十娘的美色,提出以高价买下杜十娘,李甲已身无分文,接受了孙富的条件。
杜十娘得知此事后痛心疾首,原本对感情和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被残酷的现实击碎。她为自己穿好嫁衣,面对孙富的花轿,将自己积攒一生的珠宝首饰一一展示给李甲看,这些珠宝足够她和李甲衣食无忧。李甲此刻后悔不已,再想挽回时,杜十娘已心灰意冷地怀抱宝箱跳河自尽。
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内容简介
明万历二十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虽然也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挑唆,他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
(5)电影杜十娘剧情扩展阅读:
百宝箱是金钱的象征,是利益的代表。中国明代,正是商品经济兴起和繁荣的时期,专门用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手工工场已初具规模。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和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严重挑战,根深蒂固的封建门第终于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开始动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由宗法伦理向利益驱动转变。
百宝箱"是杜十娘价值的象征,希望的寄托,杜十娘苦心积攒"百宝箱",希望用"百宝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百宝箱"来换取真正的爱情。在选择李甲托付终身之时,杜十娘又一直不肯把"百宝箱" 的秘密告诉李甲,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6. 电影《花魁杜十娘》讲述了什么内容
《花魁杜十娘》是一部香港电影,由吴彦祖与李嘉欣主演。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金牌老鸨夜叉旗下有绝色佳丽名杜十娘,内心傲如雪梅,渴望遇上真心汉子从良做贤淑妇人。十娘遇到了李甲,李甲向夜叉赎回了十娘的自由身。十娘与李甲回家,途中遇李甲旧交孙富,孙富垂涎十娘美貌,愿以白银五千两交换十娘,正因赴考不成、钱财散尽而苦于无颜面见双亲的李甲无奈下应允。十娘心如灰烬,怒沉百宝箱并投水自尽。李甲没有了杜十娘,依然回乡做他的李公子;妓院没有了杜十娘,依旧夜夜笙歌。而灯火璀璨处,一个似鬼非鬼、发丝滴水的杜十娘出现了。
7.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情节
明朝万历二十年间,京城名妓杜十娘偶遇富家子弟李甲,两人相互爱慕,情投意合。杜十娘虽有意嫁于李甲,但李甲生性懦弱,怕家中父亲反对,不敢答应。虽如此,两人仍终日相守,如夫妻一般。这引起了妓院老鸨的不满,要求李甲凑三百两银子换杜十娘自由之身。
李甲在京城挥霍无度,早已花光自己的盘缠。两人便商定让李甲外出借钱。但李甲名声不佳,亲戚朋友都找借口托词,一连三天,分文未借。李甲无颜面对杜十娘便前往同乡柳遇春家借宿。十娘得知不归之因,便将自己的一百五十两碎银交给他。
后得柳生赞助一百五十两,交于老鸨。姐妹们知道十娘要走,纷纷不舍,临行前交给十娘一个箱子。李甲问箱中何物,十娘笑而不答。杜十娘与李甲乘船回乡途中在瓜州渡口靠岸时遇到富家少爷孙富, 孙富生性风流, 贪恋十娘美貌, 便教唆李富将杜十娘以千金银两之价送给自己。
李甲本就惧怕家中父亲,又花光钱财,一无所获,便听信孙富用千金银两讨好父亲。 杜十娘得知自己被卖弄,万念俱灰。但她仍答做这笔交易。后来,杜十娘当众打开箱子,里面珠宝首饰应有尽有。原来十娘知道老鸨贪财,早有从良的打算,日积月累了一个百宝箱。她在船上怒斥李甲和孙富,抱着百宝箱投江而死。
(7)电影杜十娘剧情扩展阅读:
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人,不是钱。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足见真情。
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为赎身,早有准备。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她刚强,坚定。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最后,她“用意修饰”自己,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她名垂千古,并不是因为那傲人的美丽姿态,而是因为她那铮铮的傲骨,和永不屈服的倔强。
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电影剧情
名妓杜十娘邂逅才子李甲,不惜以私蓄赎身,与李甲长相厮守。赎身之后,杜十娘携同一个百宝箱与李甲离开妓院。途中,两人遇上恶人孙富,孙富为杜十娘的美貌所吸引,愿付李甲金钱,以交换杜十娘。杜十娘一怒之下,将百宝箱连同内里许多无价之宝统统付诸江中,然后投江自尽。
9. 有谁能和我说一下杜十娘的故事
简略情节
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烟花的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很难归见父母,便处心积虑地积攒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缘。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并且欲望终身托付于他,因而让李甲四处借贷,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银两,完成自己从良的心愿。投奔他人从良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姐妹们听说她顾从李甲离开妓院,大家都是纷纷相送,并以资相助为盘缠将百宝箱还给于杜十娘。其实,前部分的经历是杜十娘与李甲素不相识,李甲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杜十娘便与李甲泛舟吴越,徐徐图之。在途中,一富家公子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贪慕,就乘与李甲饮酒之机,巧言离开,诱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银两之价把杜十娘卖给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卖弄,万念俱灰。她假装同意他们的交易,然后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百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汉,抱箱投江而死。
评论
前人将杜十娘的悲剧更多地归因于孙富和李甲这两个人物的个人品质,而深入社会本质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成为这部剧作中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后自己也跳船自尽。西方人要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在西方人眼里,杜十娘是为负心郎李甲殉情而死,但她又为什么把财宝沉掉?于是不明白。实际上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有把中国女子的复仇心理真正刻画出来,所以西方人不明白。
中国女子自古就有一种独特的复仇情结,那就是在自己死后用社会舆论来压迫官府治仇人的罪--最好是死罪,以此来向仇人索命复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自己当众自尽,实际上是她选择的最好的复仇方式。她已经看透了李甲是个伪君子,所以她不仅要沉掉财宝让只认钱的李甲心疼,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死唤起周围的人,特别是用舆论压迫官府对李甲进行追究,追究他的逼死人命罪。请看这段《明代演义》上是如何说的:“船上舟子和岸边闻声而来的过路人,纷纷痛责李甲的薄幸、孙富的阴狠,趁着人声鼎沸之际,杜十娘抱起那个百宝箱,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水中,转眼就无影无踪。”
中国古代法律可以说是按成语办事的,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而不太讲究对人死亡的直接加害证据的。一百个人都看见是杜十娘自己跳下船淹死的,但是,中国的官府正因为一百个人看见了才要治李甲的逼死人命罪--西方可能没有此罪。西方的法律会认为,杜十娘是自杀,李甲并没有推她,李甲与杜十娘的死就没有关系。一百个人都看见了,不正好证明他是无罪的吗?
中国人的思维比较讲发展的观点,讲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国人也比较讲究和看重舆论环境。杜十娘深知:要想让李甲受惩罚,官府的法律中有“逼死人命”这一条。如何让官府来认定呢?就是用中国人联想的特点和中国人舆论的力量。中国人的证据思路和其中体现的理性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在杜十娘死亡这件事中,与李甲无关的自杀事件,成为李甲逼死人命的案件。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建立在宗族宗法的社会基础上的,这一法律在特定的情况下就能治李甲的罪。在治李甲的罪之前,李甲的名声已经坏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外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是实现以上这一切,杜十娘非常明白:代价是自己要搭上一条命。她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她也是无数这样做的中国妇女的一个代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她们要获得法律的帮助,就要用生命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证据力量,在众人同情的舆论中去取得判决的优势,从而使仇人一举灭亡。这种复仇方式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杜十娘骂孙富、骂李甲,又投江自尽可以看出,杜十娘有着自尊自爱,坚强守信,宁折不弯的性格。而李甲则是一个庸弱自私,没有主见,背信弃义的富家子弟。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为杜十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即使李甲知道杜十娘箱中尽是宝玉,价值万金,父母性情再严,将来也可吃穿无忧,李甲也不可能终生不变对十娘的忠诚,因为李甲是富贵子弟、纨绔少年,他对杜十娘的感情是真的,但一旦和自己的终生利益、家庭地位名声相冲突时,他便动摇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不可能脱离他生活的环境。因此说李甲不可能对杜十娘终身忠诚。
那么,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从情节发展过程分析,杜十娘的悲剧中透着许多偶然性,但这些偶然又是当时社会环境所滋生的必然。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妓女卑微的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以利相交的关系,这些都与杜十娘对纯真感情的追求格格不入,造成了杜十娘悲剧的必然性。
也许你会说,杜十娘有不为人知的百宝箱,她可以自己赎出自己,或另觅知音,或泛舟江湖,但她却选择沉入江底,这究竟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认识:杜十娘追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也不是形式上的婚姻,而是一种相互珍爱与尊重的真情。在长期的妓女生活中,她受尽欺凌,当她苦心经营终于从良后,得到的却是被欺骗、被买卖、被遗弃。在这个人格、尊严、良知、情感等作为商品买卖的社会环境中,她追求真爱的理想破灭了,所以她选择了以死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