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大神 帮忙 一部电影的 景别 构图 色彩 光线 角度这四个方面的分析
你应该是学摄影之类的吧,我简单给你说下,比较通俗。你自己尝试分析
1景别:说白了就是景象的远近大小,去看景别作用,很好分析
2构图:就是组合,如何搭配景象来表达什么,形成了如何一个意境
3色彩:冷暖一般与情感同理,冷色占住一般表达血腥、残酷、寂寞类消极的,暖色则相反(一般哦,并不是所有)
4光线:就是顺逆光,结合3色彩。
还有上面4个是相互联系的,一般结合起来赏析
你随便找部电影的一个片段就很好分析了
我不是专业学摄影的,只是根据看电影的经验,仅供参考。
给你提供这些方面做得不错的电影代表:
《阳光灿烂的日子》(被学编导、摄影的考烂了)
《那山那人那狗》
《太阳照常升起》
《向日葵》
《情书》
《可可西里》
《千里走单骑》
❷ 那些电影里有汇聚线构图
《断背山》《阿甘正传》都是采用汇聚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又称斜线构图,大概30—45度角划分。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汇聚线在画面上能强烈地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使人在二维的平面图片中感受三维的立体感。在画面中汇聚线越急剧,透视的纵深感也就越强烈。
由于广角镜头可以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因此此时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选取适当的拍摄角度,可以实现更强烈的透视效果。当摄影者在拍摄人物或者其他主体时,可以考虑把主体放在汇聚线的中心位置上,从而起到一定的视觉引导作用,达到一种“迫使欣赏者不得不看”的效果。
❸ 哪些影视剧里的经典画面可以让摄影爱好者借鉴构图技巧
好的摄影作品除了画面本身让人赏心悦目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画面传递情绪与感情。
一些经典的影视剧镜头确实拍摄得极具美感,比如张艺谋的《英雄》和《影》。虽然电影总体质量差强人意,但纯粹从摄影角度去看,画面的构图合理、色彩和谐、主次分明,可以说随便定格都是一张精美的壁纸。
但是在情绪和感情的传递上,或许是电影本身故事太过经典吧,我觉得周星驰《大话西游》中的一些镜头做得更好。请大家多多点赞支持关注。
❹ 《拉片放映室》第32集: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运用01
《拉片放映室》第32集--张艺谋电影里的构图和色彩运用01---《黄土地》《红高粱》《菊豆》
拉片有技巧,观影有门道!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拉片放映室!
学会拉片,让你技术性的去看电影!
张艺谋是我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从1984年在影片《一个和八个》中担任摄影师到1987年导演第一部电影《红高粱》,到2020年执导超过30部作品,近40年间对华语电影和华语导演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作品除了环环相扣的剧情、仔细地选角、演员精湛的表演外,张艺谋电影广受好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出色的色彩驾驭能力。
从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红高粱》到2011年轰动全国的《金陵十三钗》,其色彩设计都有一以贯之的特性,这其中囊括了其镜头运用、色彩搭配、人物画面与构图、形象塑造、叙事节奏等诸多方面,这些镜头都用独特的张艺谋式的风格表达了其特有的蕴涵。
而2014年之后的《归来》《长城》《影》以及尚未上映的《一秒钟》《悬崖之上》《坚如磐石》则是张艺谋作为国师之后多元化的探讨和在色彩运用上的突破。
但是对于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文艺界和影评人确实是说法不一,大概包含有两大观点:支持和赞扬的一部分人认为张艺谋电影色彩设计的运用有很强的民族气息和民族感,比如以大红、大黄等为基调的作品不在少数,而且他也是有意识的运用西方色彩搭配和设计的第一批中国电影导演,色彩的表现力十分突出;反对派和批评的一些人则认为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过于夸张,艺术美感逐渐走向偏激,而且色彩尽显“后殖民主义”的特质,色彩的视觉冲击力远大于其影片所带来的思想内涵,尤其《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长城》更是饱受非议。可见,张艺谋电影评论的主要焦点仍然是在影片的视觉形式与内容表达上。因为张艺谋不仅具有高水准的导演技能,摄影师出身的他,在色彩构图上也有相当出色的功力。为了让小伙伴们更直观清晰的了解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那接下来我们就以张艺谋的所有作品分三个阶段来分别拉片分析一下其中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1984年的电影《黄土地》中,作为摄影师的张艺谋虽然不能完全主导,但是他也充分的发挥了自己作为摄影师对镜头呈现内容的把控能力,主要着重表现了黄土地、窑洞、黄河、红嫁衣、红盖头、黑粗布棉袄、白羊肚毛巾这些物象,而与之搭配的色彩则是饱满凝重、温暖沉稳,对比强烈,大面积黄色块的运用以凸显电影主题,土黄为主色调,黑、白、红等为辅。通过这些镜头表达了他对于色彩运用在电影中叙事和左右观众情绪的思考。
1987年在张艺谋拥有能力导演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红高粱》中,漫漫的黄土,弥天的风沙,赤膊轿夫们背扛着灼热的烈日,他们黝黑的皮肤,拖曳着欢快的脚步,按照船艇的风俗“颠轿”。无论是中远近景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都还是在重点凸显他对自己出身黄土地的热爱,而轿子中的新娘,头顶着凤冠霞帔,身穿大红色的新娘装。通过大红单色的使用表现九儿怀着红色而炽热的心,轿子外漫天黄沙和大黄单色则表现旧时的女人出嫁未来渺茫,张艺谋通过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和红色装扮的轿子以及新娘形成的对比来反衬那个时代下包办婚姻对于女性的压迫。在电影中,红色的着装、盖头、红轿、红鞋、红日、高粱酒、酒坊、贴纸、窗花等元素是作品主要渲染的物象,构成了《红高粱》中独特的美学特点,搭配剧情,色彩设计也表现出浓郁饱满,饱和度高,色彩纯粹,且大色块大面积运用,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于1988年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等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对于当时通过《红高粱》获得一系列国际认可的张艺谋来说,没有获得当时象征着电影人最高荣誉的奥斯卡的认可,就还是证明不了自己。
所以当时张艺谋迎合奥斯卡之心也是路人皆知。当时的奥斯卡评委最爱看什么,禁忌的性,愚昧落后的制度以及桎梏下如蛆虫般生活的丑陋的中国人。张艺谋投其所好,1990年,与杨凤良合作导演影片《菊豆》,《菊豆》继续继承张艺谋电影的主要特色,染坊、瓦墙、服饰、灯笼、各色染布、红烛、棺材、白布、纸钱、火焰等纷纷出现,色彩依旧浓郁饱满,环境以青灰色为主,人物着装色彩对比突出,片中菊豆的服饰多为旗袍,主要有四种颜色,红、黄、蓝、白,蓝色短旗袍最为惊艳。紫色、粉色为辅。
张艺谋为了冲击奥斯卡也算是煞费苦心,为了拍本片他看了超过50部当时称之为变态的电影,拍摄的内容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也是重口拧巴至极……在那个伟光正的年代,拍这样题材和内容的电影是需要十足的勇气和决心的。
以至于太过于用力,让《菊豆》跑偏,批判不足,猎奇有余,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情欲片,一度被禁,直到下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才重新找准方向和定位!
《菊豆》在张艺谋的电影推荐序列中是比较靠后的电影,因为同样是谈性,它没有《红高粱》那种的热情似火,激昂向上的力量;而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相比,它的批判力度又浅尝辄止,少了力透纸背的深刻,像是个半成品。不过在中国影史,它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内地电影作品,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正式向奥斯卡发起冲击的标志,从《菊豆》中能看到张艺谋锐意探索的勇气,也能看到他急功近利的谄媚。可大多时候这部作品却被低估,纵观张艺谋导演生涯,被奉为文艺圭臬佳作不胜枚举,可这部无限接近奥斯卡,并在人性方面多方揣度与衡量的《菊豆》却鲜有人提。
当初《菊豆》出现还有一段渊源,1989年张艺谋执导《代号美洲豹》折戟,那是他生涯第二作,标志华语片对商业片的初步试探,此片讲述了海峡两岸携手打击劫机犯故事,两岸同胞情更成为人文核心。可是商业文化上的不兼容导致张艺谋几度崩溃,于是几经拖延与转变,造就了那部敷衍的半成品以及张艺谋生涯黑点,这种情况下张艺谋需要被认可,于是在1990年他又找来巩俐拍了《菊豆》。
影片改编自作家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张艺谋之所以选择改编《伏羲伏羲》,最重要的在于作品除了中西文化底色上的交融,其立意上更有着反封建、反枷锁的人性寓言。这是他擅长的领域,如拍摄《红高粱》时利用动荡年间祸乱,来诠释人性的挺拔与癫狂、并利用色彩间的斑斓,来表露人性的欲望与对抗。
同样《伏羲伏羲》改编的《菊豆》亦是毫不遮掩。无论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者人性千面,张艺谋都运用了极致渲染给予诠释,除此之外相较《红高粱》的跋扈与粗犷,在这部作品里张艺谋更是百无禁忌的将情欲跟人性暴露的更直接。最初张艺谋定名为《呻吟》,后来改名为《菊豆》。不少影评人都认为原名《呻吟》才更接近电影核心,因为呻吟本是人性映照,而影片所阐述的也正是人性最压抑、最求而不得的内心交响,以及与封建传统间的殊死对抗。呻吟本就是凝结电影始末悲剧的人文核心,可由于名字过于赤裸露骨,碍于民众的接受度,张艺谋还是选择了以主人公的名字为题。可是在仔细观影数遍之后,相信不少小伙伴都会发现《菊豆》是一部越看越让人觉得纠结拧巴的电影。而这是因为第五代电影人大多经历过文革,戴着沉重的枷锁,作为导演,他们的观念里,电影必须批判,必须深刻,必须性压抑。他们渴望被西方主流电影圈认可,他们在谄媚刻意迎合状态下拍出来的电影自然就是纠结拧巴的。
所以导致了电影《菊豆》里,大染坊日夜不停歇的旋转着的彩色,古宅层层叠叠的灰黑色瓦面,菊豆赤裸的身体……这些色彩在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反映影片主题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菊豆》通过天青与菊豆的爱情故事,探讨伦理、欲望、人性之间的关系。而这些色彩,就像那条被画在墙上的龙,恰到好处的运用让这龙顿时有了眼睛,破壁飞出!
这座灰黑色的宅子,是杨金山住的地方,也是工作的地方,也是一切故事发生的开始。宅子的杨金山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菊豆,想藉由她来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这种家族传承的封建思想深深根植在他心里。因为长期无子,让他喜欢通过性虐的方式的来获得快感和证明自己还是个男人,在菊豆之前已经虐死两任妻子。在菊豆身上的施虐,让他有一种征服的快感,让他以为自己雄风犹在,不减当年。这里的镜头展示和屋内红色屋外蓝色对比的色彩运用让人无比拧巴。我们此刻都变成了天青一样在屋外偷听偷窥的人,闹心!
而这座宅子有着跟杨金山一样的秉性。影片电影中使用俯拍仰拍的镜头非常多,构图也多次用俯拍的视角展现建筑的封闭和压抑,斑驳的墙壁、深棕色的楼梯、灰黑的屋顶,幽深的像野兽的眼睛,让人感到窒息。这种环境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真实写照。
而菊豆在电影中每套着装的颜色也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人物心理,两人初见时是黄色,发现天青偷窥时是粉色,下定决心想让天青救他之时是蓝色,两人坦诚相对欲望勃发之时是白色,怀孕时是黑色,杨金山瘫痪之后,菊豆换上了红色的衣服,杨金山落红色染池水死亡和菊豆天青两人穿白色孝服挡棺也颇具有戏剧性……
我们之前在第21集《电影里的色彩处理》这一小节里面也重点说过影片《菊豆》中菊豆和天青在染坊里的情爱一场戏中来看色彩在影片中视觉语言的综合修辞方法,银幕色彩在强化自然表现力方面的综合作用;
高深、封闭的染坊里深棕色的背景下,有几块色彩鲜艳的红布悬挂其中,隐喻着菊豆和天青二人的激情和情欲被封建礼教深深地压抑和封锁着;当二人在激情中拥抱在一起时,天青扯开菊豆的外衣,露出红色的肚兜,暗示出菊豆冲破压抑后内心的躁动与不安;二人在剧烈的动作中蹬倒支撑晾晒染布的支架,镜头急转如同瀑布般的落下来的大红色彩布,天光同红布一起直泄下来,强烈的天光象征着菊豆和天青彻底打开的不再自我封锁的心扉;而一泄到底、重复交叠的大红彩布,此时此刻则成为二人炽热爱情的欢喻。在这一段落里,一系列红色的由远而近、由弱到强地不断重复,通过视觉修辞形式集中表现了用话语描述方式难以表达的丰富的、微妙的情绪和气氛。导演通过对艺术材料的重新结构,极大地强化了影片的自然表现力,从而获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这一段是天青菊豆情感开始的地方,也算是天白诞生的地方,可是最终杨金山在天白3岁时溺水死在红色的染布池里,最终天白亲手将自己亲爹丢进红色的染布池里,并且一棍子打死,这里呼应了一开始急转如同瀑布般的落下来的大红色彩布,最终布落完,镜头定格在染架上,也预示着天青命运的终结!下一个仰拍大火烧毁染布的镜头,也是菊豆此生命运的终结……
染坊是电影里是欲望的开始,也是欲望的终结。所有一切的人性面都是发生在染坊里,天青第一次见到菊豆,第一次偷窥,菊豆第一次暗示天青,第一次欢愉等等……张扬的红色,滚动的染车,像极了在封建礼教下的两个人,流动的欲望,压抑的情感,在染坊里得到了释放。可是,这红色的人性正常舒展的开始,也是封建荼毒的结束。尽管说了许多次,天青仍然没有勇气带菊豆离开。也同样没有勇气告诉天白真相,最终造成了悲剧。他适应以为熬下去就能熬到好日子,越来越离不开这座赖以生存的宅子,他也恨,可他终究做不到。贾宝玉勇敢的和林黛玉自由恋爱,可最终结果却也逃不出那个禁锢他一生的大观园。
菊豆最终也没能逃离这座禁锢她一生的老宅,即便杨金山落水而死以为人生即将迎来新的转机,结果不想自己的儿子害死了老爹,人生彻底黑暗无望,一把大火终结一切,拧巴么?拧巴就对了……
❺ 摄影师必看的十部电影
欣赏并观摩电影,并不仅仅是摄像师的专利,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们,同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电影,注重的并不是演员的投入表演,也不是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那么,摄影师选择电影的基本条件和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用光的角度和环境。其次是场景的选择。为此,我们选择了以下的十部电影,它们的场景令人过目难忘,恨不得身临其境。
这些电影大多可以买到正版的DVD,但也有些有些极其罕见,这也显示出它们的珍贵。
1. Baraka(天地玄黄)
像师的专利,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们,同样
Baraka是一个古代伊斯兰苏非派单词,含义是“祝福”。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何方,完全靠观众自己揣摩。
据称,导演Ron Fricke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人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对于这部无需支付演员的高额出场费的电影来说,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同时,本片的音乐效果极为优秀,为你带来不可多得的视觉和听觉双重震撼。
欣赏并观摩电影,并不仅仅是摄
Baraka中的场景,是任何一个摄影师都梦寐以求的。前一分钟你还在为短尾猿那极似人类的脸而浮想联翩,后一分钟就来到了日本积雪的富士山;来不及细味印度恒河边的火葬仪式,又在叙利亚寺庙前徘徊驻足。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吸收。
除了风景之外,导演还利用电脑程控技术,拍摄了大量延时镜头,以反映曼哈顿和东京街头的繁忙场景。这固然是动态影片的特点,但是静态照片摄影师能不能考虑使用延时曝光效果来表达一些忙碌的景象呢?
随这部电影上市的还有一本精美的画册,详细的记录了电影拍摄的种种有趣的经历。同时附有大量的彩色和黑白照片。
电影,注重的并不是演员的投入表演,也不是
如果非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足的话,它的创意和拍摄手法似乎和1983年的一部名为《Koyaanisqatsi》的电影颇为雷同。有意思的是,《Koyaanisqatsi》的导演和摄像也是这位Ron Fricke。
正如这部电影颇为怪诞的片名一样,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懂得,并愿意欣赏视觉艺术的人士的杰作。
2. Barry Lyndon(乱世儿女)
电影,注重的并不是演员的投入表演,也不是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先请教各位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有f0.7的镜头?即使是在工业发达的21世纪,这样的东西恐怕也无处寻觅吧。或许,全世界只有一块f0.7镜头——就是导演库布里克拍摄这部《乱世儿女》所用的那一块。
这块珍贵的镜头,据说是蔡司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定制的产品,不知为什么流落到了库布里克手中。他将这块镜头稍加改装后,安装到了摄象机上。f0.7的巨大透光量,使得他在拍摄室内景物时可以完全使用烛光照明,而没有任何其它的人造光源。
有了这样的拍摄利器,这部电影无论是野外风景还是室内空间,构图用光都极其用心,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精美油画,随便拉出一幅,都能挂到墙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有意识的采用大量的“中心构图”,尤其在室内场景中,总是用柱子、门窗、桌椅等物品标明画面的中心点,而那里也正是即将展开的场景的中心,是摄影机想要引导观众关注的中心。从视觉心理上来说,只有在对称发生偏转或变动时,才会有活跃动态的感觉,这种静止镜头中的标准对称,只能产生沉闷的心理的感受。而这也正是库布里克想要传达的: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等级森严,无所事事。
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8世纪的欧洲,当时英普同盟和法奥俄同盟正打得不可开交。一文不名的爱尔兰无赖、穷小子Barry,由于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个富有的寡妇,并藉此挤入了上流社会。但他为了追求贵族爵位而和勋爵决斗,最后被驱逐出英国。或许这部电影该译作《欧洲版鹿鼎记》更合适。
在这部电影中,主角Barry Lyndon的扮演者Ryan O'Neal很好的把握了小无赖自由自在,毫无道德压力的心情。他本人和这部电影也获得了最佳电影艺术学员奖,最佳艺术导演奖,不列颠最佳电影奖等一系列奖项。在这部超过3个小时的电影中,至少有二三十处值得记录为静态画面的场景。当然,如果你没有以上所说的f0.7镜头,还是试着打几快反光板吧。毕竟,f0.7听上去比神话还遥远。
3. The Conformist(顺从者)
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
这部电影可说是大导演Bernardo Bertolucci的扬名立万之作。虽然情节编排没有选用传统的“开始——经过——结尾”模式,但是,摄影师Vittorio Storaro充满灵性的拍摄,使得这部片子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极为讲究的用光,罕见的拍摄角度,以及各种色彩滤镜的使用,都使这部电影增色不少。虽然拍摄于35年以前,但是,今天的摄影师们仍旧可以从中学到许多,那就是:跳出陈旧的框框,创造自己的风格。
这位来自帕尔马的Bertolucci导演,后来拍摄了家喻户晓的《末代皇帝》,自己也拿到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的其他作品还有《遮蔽天空》,《巴黎的最后探戈》等等。
4. Day of Heaven(梦断情天)
欣赏并观摩电影,并不仅仅是摄
静态摄影家经常会谈到所谓的“魔幻时刻”,也就是每天的黎明和黄昏。在这些时间,微弱,温暖的日光使物体显得分外美丽。但是对于电影摄像师来说,常常由于剧情和资金预算的限制,而无法选择“魔幻时刻”。很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剧组愿意花大钱请演员和工作人员呆坐一天,就为了黄昏那片刻时分的拍摄。
唯一的特例是这部拍摄于1978年的《梦断情天》。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初的一段三角爱情故事。导演马利克难得的聘请到了当时的两大著名摄像师:Nestor Almendros和Haskell Wexler。它的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在黄昏拍摄的,并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最佳摄影金像奖。
总之,这部电影的情节甚为离奇,也多少经不起推敲。但是,无法掩饰的是它杰出的视觉效果。以下是Nestor Almendros在电影杀青后的感想:
像师的专利,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们,同样
“马利克告诉我,他要拍摄一部注重视觉效果的电影,通过视觉效果讲述故事。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视觉效果的重要性,许多导演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演员上。但是,这是一部用视觉效果说话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电发明之前的事,没有电灯,因此光线常常很弱,完全依赖由窗外透进来的光线,这就是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
“所谓的魔幻时刻,其实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每天最多不过25分钟。在这段时刻里,太阳刚刚落山,天空还没有黑下来,却已看不到太阳了。这段时间的光线最为柔和,常常有一种魔幻的效果。有时,我们每天只能拍摄20分钟。但是这确实物有所值,影片效果非常美丽,浪漫。”
5. Dreams(梦)
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
这是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对梦的勾画。全剧由八个梦组成,分别是太阳雨、桃园、风雪、隧道、乌鸦、红色富士山、垂泪的魔鬼和水车之村。这八个梦几乎贯穿了人类生活的所有主题,战争与和平、社会与人生。在不同的梦境里有着不同的场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类所面对的所有主题一一呈现。超现实的视觉效果在当年颇为引人注目。
抛开小日本的民族性不谈,这部电影给静态摄影家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内心深处的想象力。很多摄影家受困于应接不暇的商业工作或“上层意见”,而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灵感。但是我认为,作为艺术工作者,摄影家总要尽可能的追逐自己的灵感吧。从摄影家的相机中出来的,不应仅是现实的反映,还应该努力反映心中的构思。本片中,黑泽明大胆的使用了极为鲜艳的色彩范围,从明媚的春光,到阴冷的隧道,或许每个人,都有个彩色的梦吧。
总之,《梦》已经不仅仅是黑泽明个人的一种感情宣泄,在我们的感觉和感情被烂片弄得越来越迟钝和粗糙的今天,我们其实需要的是这样一种真实的童话,而不是那些让人越看越蠢的傻瓜教科书。
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
6.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这又是一部贝特鲁齐的电影。对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导演来说,拍摄末代帝王溥仪的故事,都是巨大的挑战。贝特鲁齐成功的完成了这部跨度长达59年(从1908年到1967年)的电影,并使其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故事的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
色彩的运用绝对是这部史诗的亮点。贝特鲁奇和摄影师Vittorio Storaro使用了相当罕见的色调渲染气氛。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不是尊龙,而是摄影师Storaro。例如,在溥仪的童年时代中,他的生活还算丰富多彩,这时的色调以桔红色和明黄色为主。(溥仪在回忆录中也说过,小时候,由于他身边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代表帝王的黄色,因此他认为所有东西本来都是黄色的。)而在“伪满洲国”时期,电影的色调变为压抑的靛青色。而当他受到毛主席的关怀,接受再教育的时候,色彩变为朴素的灰色。在溥仪生命的最后阶段,颜色慢慢趋向柔和,暗示着这个历经大起大落的人最后的觉悟……
1998年,贝特鲁奇出版了一本书,《The Last Emperor: Multiple Takes》。在这本书中,他详细的阐述了在《末代皇帝》中的色彩运用心得。作为一个静态摄影师,应该知道:照片的色调至关重要,它极微妙又难以把握,甚至能在不经意间引导观看者的心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故宫取景的电影和电视剧有很多,但是能真正拍摄出故宫的宏伟庄严的却没几个。虽然是意大利导演的作品,但是,《末代皇帝》足以给我国的众多“清宫戏”做典范。
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
该片在西方上映后。立即掀起了“中国热”。1988年,第60届奥斯卡奖颁奖揭晓,《末代皇帝》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最佳作曲、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和最佳美工9项奖。
7. 大红灯笼高高挂(Raise the Red Lantern)
作为一部心理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对色彩的运用极为讲究。张艺谋不愧是摄影师出身,不同色彩基调的反复出现,使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忽高忽低。乔老爷想在哪位太太的房中过夜,那位太太的门前就挂起大红的灯笼。经典三原色冲印法的使用,使这部电影的红色和黄色十分鲜艳,而这在西方国家的电影中是不多见的。同时,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服装,也使这部电影显得更为精致。
欣赏并观摩电影,并不仅仅是摄
这部电影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意大利第四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国际影评人学会大奖、天主教影评人协会大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艾维拉诺塔特别奖;获美国第六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意大利全国奥斯卡"大卫奖"最佳外语片大奖、最佳外语片女主角提名(巩俐);意大利米兰电影协会颁发观众评议本年度最佳外语电影第一名大奖。
8. The Third Man(第三个人)
感谢数码技术的应用,使这部电影有机会制作成DVD,成为黑白年代不朽的回忆。
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
在拍摄手法上,这恐怕是电影史上第一次将摄像机安在角落拍摄,以表达不安和焦虑的心情。同时,有意识的广角畸变和浅景深镜头,也加重了影片冷酷的基调。大量光影的使用,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注意力。整个影片像梦魇一样震撼,且过目难忘。
与前几部彩色电影相比,这部黑白电影是不是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如果你仔细看完这部影片的话,你会重新体会到黑白光影的魅力——单色的魔术。这部电影曾荣获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第23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金奖,并被评选为英国电影史上最佳影片第一名。
9. Visions of Light(光的影像)
像师的专利,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们,同样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部电影,应该说是“关于电影的纪录片”更合适。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也能发现以上介绍过的多部影片。例如《梦断情天》的摄影师Nestor Almendros,他在临死之前接受了这部电影的短暂采访。还有《末代皇帝》的摄影师Storaro等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导演控制摄影师的拍摄手法。例如,《Rosemary's Baby》的导演Roman Polanski,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有时仅仅需要将摄像机多移动几个厘米,就能使影片的效果得到巨大提升。《In Cold Blood》的导演Conrad Hall,在1967年接受采访时,提到当年是如何选择并搭建了一个牢房,里面囚禁的是Robert Blake扮演的杀人犯,他即将走上绞刑架。雨水不停地打在铁窗上。Hall发现,如果摄像机放在某个特定的角度,雨滴的阴影看上去像Blake脸上的泪水。这个镜头后来成了影院中的催泪弹。
这部电影由数百个电影片段组成。影片结束后,你一定会深深地被摄像机背后的灵感和魔法打动。而静态摄影师也将从中获益匪浅。这是一部摄影科教片,数百个片段将指导你如何用光,如何选择合适的色调,如何使你的片子成为经典。
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
这部电影按年代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无声电影年代。第二部分是带旁白的黑白电影时期。第三部分是彩色电影时期。影片最后讨论了如何利用不同的色彩调动观众的情绪。
10. Winged Migration(鸟与梦飞翔)
这是一部关于野生动物的纪录片。相信很多摄影家都有过拍摄飞鸟的经历吧。长焦加连拍?那只是小儿科。让你看看这个疯狂的法国导演是如何拍摄飞鸟的。
凭借上百万美元的经济支持,导演Cluzaud雇用了四百五十人的拍摄队伍。拍摄工具包括热气球,小型滑翔机,甚至伪装成飞鸟形状,内藏摄像机的小型飞机。在第一年内,他们基本不拍摄,只是跟着鸟到处迁徙,和这些鸟混得很熟,使得这些鸟对他们不再警觉。之后的两年,他们的拍摄团队(其中包括五十人的鸟类专家)跟踪这群飞鸟,穿越四十个国家,并将所有结果浓缩在98分钟的电影中,平均每225分钟素材只取一分钟。效果自然极为真实感人。
DVD版本附送50分钟的幕后花絮。从中看到,摄制组不惜时间,驯化了一批小鸟,使它们习惯飞机的轰鸣声,用于拍摄在航空母舰和工厂那几场戏。摄影师需要和初生的小雁培养感觉,模仿它们的鸣叫,跟它们一起游泳,让它们认为摄影师它们的一员。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耐心的感情培养,才有了那些如此近距离而又真实的镜头展现给我们。作为一部纪录片,《鸟与梦飞行》在法国能达到250万人次的票房,并不是偶然的。绝美的画面,得体的配乐。震撼人心的镜头,就是一部完整又完美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