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李安的《喜宴》这部电影
《喜宴》这部片子被定义为“剧情,喜剧,爱情,家庭。从结局看,算是几个人皆大欢喜,该得到的都已得到,该承认的都已承认,不能接受的也必须接受,同样,该丧失的也早已丧失。作为观众,却并不觉得这是个喜剧的体验。也许观影时看到种种无奈,种种妥协,那种并不讨喜的“喜悦”,和并不惨痛的“悲辛”,没有大起大合,却也如鲠在喉,让人生出世事难料、不过如此苟且之心。
㈡ 《喜宴》这部老电影,你看过吗
而在电影里我最记忆犹新的一个人却是女艺术家葳葳,她是一个为了追逐艺术敢于一个人在海外流浪的女子,她为了一张绿卡答应伟同参与喜宴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可是却在明知对方性取向的前提下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这个本不该爱的男人,甚至怀上了他的孩子。她是个坚强而又深情的好女人,从一开始的角色扮演到后来的假戏真做她把一个女人对丈夫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只可惜她连一个嫉妒同性的机会都没有,她没钱没有家人她无可奈何却又无法改变现状,所以她只有背对着伟同哭泣,即使是在选择在打掉孩子的路上她也只能流着两行清泪,可是当眼泪拭去过后她却依然选择做一个年轻的母亲。站在女人的立场我同情她,我在想如果伟同的性取向正常那该有多好,只可惜现实永远比想象要残酷许多。
伟同的父亲是电影起伏的一条主线,他戎马一生可是面对儿子的同性取向他也只能用结尾的一句我看,我听,我了解无奈草草收场,这变成了他和赛门(伟同的同性爱人)两个人保留的秘密。最特别的是李安在最后特意设计了一个伟同父亲经过安检时举起双手的情节,这个画面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是却辛辣的影射出旧文化在遭遇新文化时所能做的就是毫无保留的举起双手。
最后一场在看到三个年轻人目送老两口互相搀扶离开的背影时,我内心有一种说不上的情绪在捅着心脏某处最柔软的地方,我感到人到老年时的力不从心,我想起自己的父母,又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站在他们站的位置上目送自己父母的背影,那种景象哪怕多想一次我都会感到又像是被尖刀掠过一次。
李安唯一的一次露脸还是一句“这就是五千年中国被压抑的性解放”,他的话固然没错,可是当性发展到今天,我才忽然觉得原来最初的压抑未必不是一种美好。影片前半部分的铺排也许会让人觉得它埋藏的火药引子足够去炸毁一座囚禁个体几千年的伦理建制,其间叫人咀嚼玩味的问号俯拾皆是。但李安在如此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所显示的,不是去肯定或颠覆任何道德价值观的思想锐度,而是其气定神闲的叙事能力。
㈢ 电影《喜宴》中有哪些有意思的情节
电影喜宴中有意思的情节其实是很多的,比如高家父母在不知道高伟和他的同性男朋友的情况下闹出了很多笑话主人公,主人公和她的男朋友,为了支持她的房客,进行他的绘画事业,也为了继续他们的爱情,选择了和他的房客结婚。
㈣ 你怎么看待电影《喜宴》的结局
《喜宴》是1993年上映的影片,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那时李安还没有现在名气大,《断背山》也是后来才出;那时赵文瑄也年轻,在影片中有清新的感觉,后来的薛绍美是美了些,却少了这时的青春跳跃;那时的归亚蕾功底也深厚,眼神到底还是比后来温柔些,那时国内的同性电影很少,观众能否接受这样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伟同和赛门的恋人生活稳定而甜蜜,却经不住父母的劝婚逼婚,不得已与房客薇薇假结婚,谁知各种阴差阳错,薇薇怀上了伟同的孩子,赛门和伟同的关系眼看要画上句号。薇薇给出了一个大团圆方案,留下孩子,独自抚养,让赛门与伟同复合,让赛门成为孩子的第二个爸爸。
㈤ 电影《喜宴》中有哪些有意思的情节
与葳葳“喜宴”的前一晚,伟同躲在浴室用电话打给赛门。面对父母的压力,伟同无奈的逢场作戏。内心的纠结,再次透过电话说出真实的想法。浴室是伟同和赛门的秘密花园,“喜宴”的前一晚,伟同在浴室打电话约赛门时讲过:“就像我们在学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