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洪湖赤卫队电影简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0年夏,彭家墩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大队长刘闯,根据县委指示,率赤卫队主动撤退, 民团组织白极会首领彭霸天勾结保安团冯团长卷土重来。韩英根据打入敌保安团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张副官提供的情报,组织力量重创犯敌。敌人伪装撤退,意欲阴谋偷袭。韩英识破诡计,便和刘闯率员狙击。在掩护乡亲时,她不幸身陷敌手。彭霸天抓来韩母,企图以母女之情软化韩英,遭到失败。刘闯在失去与领导联络的险 恶环境中,仍频频出击。这时,敌人派遣特务王金标作内线,妄图伏击赤卫队,同时又欲处死韩英,张副官闻讯后,冒险救出韩英,自己不幸殉难 。韩英脱险返队后当即处决叛徒,并配合红军主力,一举消灭白极会与保安团。
本片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贰』 电影《洪湖赤卫队》中主角韩瑛以谁为原型
贺英:《洪湖赤卫队》韩英的原型
两把菜刀闹革命敌人围剿“不抓到贺英不收兵”壮烈牺牲“我不行了,快去找贺龙”
贺英:《洪湖赤卫队》韩英的原型
贺英,乳名香姑,父亲贺龙的胞姐,我的大姑。她牺牲很多年后,父亲依然会情不自禁地说起她,并多次在回忆中提到她。
大姑是穷人家的长女,长得高高大大,勤劳能干。因为从小丧母,她支撑着一家人生活,之后还养育了红军军属和不少烈士子女。电影《洪湖赤卫队》中女主角韩英就是以她为原型的,洪湖民间都说贺英枪法好,号称“双枪手”。
我家前前后后有109位烈士,大姑是其中一个。遗憾的是,为革命贡献了一切的大姑,毕生的心愿未能实现。她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跟她谈话时表示,留在党外能做更多的工作。因此,大姑以非党员的身份带领着受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为党做了大量工作直至献身。
两把菜刀闹革命
我们老家原来在湖北安陆府贺家湾,清朝中期迁居湖南桑植县洪家关澧水河边。大姑在7兄妹中居长,十二三岁就学着当家。
大姑个性刚烈,但骨子里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女人。一天,大姑上山打柴,路遇猛虎,只身与猛虎搏斗,被正巧路过的青年谷绩廷相救,两人遂产生感情。1906年冬天,大姑刚满20岁,就与谷绩廷结为百年之好。父亲15岁便跟着大姑父当了马帮客,整日赶着骡马行走在深山老林中,贩运盐巴和日用品,赚钱养家,也练就了一身虎胆。
1916年农历大年三十,父亲集合14位贴心兄弟,两把菜刀砍了桑植县笆茅溪盐局税警队的官兵,夺得枪支揭竿起义闹革命,这就是后来深得毛泽东主席称赞的“两把菜刀闹革命”。大姑和姑父也都参与了那次行动的策划。
一次父亲带兵驻扎桑植,有人密谋刺杀父亲,正欲行刺,被大姑发现,她飞起一脚踢掉刺客手中的尖刀,吓得那人落荒而逃。
父亲带兵离开桑植不久,大姑和姑父也组建了游击队,除霸安民,建立后方基地,专门收容父亲部队的伤兵及家属子女。久而久之,被人称“湘西王”的湘西巡防军统领陈渠珍盯上,多次派兵围剿姑父。未果,最终决定派人暗杀,姑父不幸被害,并且身首分离。
噩耗传来,大姑派人抢回了丈夫的遗体,亲手擦洗,又找来针线把伤口缝上,裹上白布,装进棺材下葬。
父亲讲起这些事情时总是说:“这样坚强的女同志真是不多见!真是了不起!”
敌人围剿
“不抓到贺英不收兵”
1926年夏天,父亲被任命为第九军第一师师长,从铜仁开始北伐。这时大姑联合地方武装贺廉元、李云卿、谷志龙等部,驱走县长,进驻县城。
同年12月,大姑带着妹妹小满姑和几个随员到武汉投奔父亲。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并发出通缉令,悬赏3万大洋收买大姑和父亲的人头。大姑毅然决定回老家稳住后方队伍。
同年10月,敌人调集了600多人围剿大姑,并扬言“不抓到贺英不收兵”。那时大姑骑着一匹大白马,指挥弟兄们边走边打,29天打了32仗。大姑率部进入太外婆的家乡——湖北恩施鹤峰县的王家河,便在割耳台一带隐蔽下来。这里山高林密,冬天山上的雪有一尺多厚。吃饭靠老百姓送苞谷,吃菜靠弟兄们上山打猎,挖野菜。最难受的是山上与世隔绝,大姑多次派人化装下山,到处打听消息。
1928年3月,大姑突然得到天大的喜讯:弟弟贺龙回来了!这天,大姑带着随行人员回到了洪家关,同我父亲、周逸群、贺锦斋等领导人见面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天便把她的武器和主要人马都交给了父亲,身边只留一些短枪和二十来个兄弟打游击。
壮烈牺牲
“我不行了,快去找贺龙”
1933年5月5日,这是父亲一生中最悲痛的日子。由于叛徒许黄生告密,团防队长覃福斋等人带300多名匪徒,突然包围大姑他们宿营的洞长湾(属恩施州鹤峰太平乡),密集的子弹向屋里扫射。
大姑卧在门侧,沉着应战,敌人始终冲不进来。突然,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她的右腿,血流如注。她从地上爬起来,掩护大家突围。大姑的腹部又中一弹,她把手枪交给身边的同志,说:“我不行了,快去找贺龙,跟敌人干到底!”说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闻听大姑死讯,热泪滚滚而下。
3天后,大姑的遗体被安葬在了洞长湾。1962年,当地政府将大姑迁葬于鹤峰满山红烈士陵园。(据《新民晚报》报道)
贺英烈士侄女。1947年2月生于晋绥根据地。从1953年9月起先后就读于重庆西南人民小学、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2003年从华孚集团退休。
1886年生,湖南桑植人,贺龙的大姐。1930年春,贺龙率红军主力东下洪湖,她率游击队留在湘鄂边根据地,配合红军主力,坚持游击战争。1933年5月5日深夜,因叛徒告密,游击队驻地被敌人包围,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叁』 洪湖赤卫队观后感
《洪湖赤卫队》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韩英带领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故事。半个世纪以来,这部红色电影深深影响了数代人,赤卫队队长刘闯、党支部书记韩英等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在那个物资匮乏、战火频发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员自发恪守党组织纪律,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对摘取胜利充满信心,这源自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崇拜和坚持。
如此坚定的信仰令我十分动容。信仰,这个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遗忘的词,在那一段艰苦岁月里显得格外清晰,如同黑夜里的火炬一般指引着前方的路,也点亮了群众的心。
《洪湖赤卫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革命战争题材歌剧艺术片,由谢添、陈方千、徐枫执导,王玉珍主演,于1961年春节开始在中国公映,1977年1月1日重新放映。
该片根据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演出的同名歌剧改编,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韩英带领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故事。
『肆』 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冰山上的来客哪部作品是由歌剧改编为电影的
这三部作品当中《洪湖赤卫队》是先有歌剧后改编成电影的,其他两个都是先有的电影后改编成的歌剧。
《洪湖赤卫队》这部电影作品最早是由歌剧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洪湖岸边的一些英勇乡民们,在队长刘闯的带领下,与敌人斗智斗勇,生死抵抗从而保卫自己家乡的故事。故事很感人,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前辈人对于敌人的英勇反抗以及决不屈服的精神。
这部歌剧中最著名的唱段《洪湖水浪打浪》和《没有眼泪没有悲伤》以及《小曲好唱口难开》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优秀歌曲作品。尤其是《洪湖水浪打浪》同时还用作电影当中,并且成为主题曲,几乎是唱得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洪湖赤卫队》这部歌剧作品深受观众们的喜欢,同样改编而成的电影也是被很多人所赞赏,也是刻在很多人记忆当中的经典优秀作品。
『伍』 电影《洪湖赤卫队》在电视上怎么搜不到
电影《洪湖赤卫队》是1961年拍摄的电影距今时间太久了,这种老电影自然在一般电视影片库里搜不到的,网络搜下还是能找到的。
『陆』 跪求《洪湖赤卫队》百度云高清资源在线观看,谢添导演的
链接:
『柒』 电影洪湖赤卫队中韩英扮演者
《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饰演者是王玉珍。王玉珍,1935年生,女,湖北沔阳人。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历任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第三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八、九届人大代表。
1959年、1961年,王玉珍分别在同名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人公韩英,自此红遍大江南北。她塑造的女英雄韩英,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王玉珍早年经历
1935年出生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沙湖镇一个贫民家庭的王玉珍,小时候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以舞台为生的艺术家。
在她幼时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贫穷和饥饿。她记得有个礼拜,家里没有菜吃,每天都是豆瓣酱拌饭。这样的情形还算好的,更糟的是揭不开锅的时候。因此,她那时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饭,自己养活自己。
自小随父母来到武汉,武汉解放后,14岁的王玉珍报名去武汉硚口区文化馆学习缝纫,想掌握一门手艺,自食其力。结果学了两天,自小爱唱歌的她就被旁边办的歌咏班所吸引,便大胆地向老师毛遂自荐,在试唱了一首歌曲后,老师认为她的嗓音条件不错,就收下了她。
不久就赶上1950年国庆演出,她被分配演《小放牛》中的小男孩,结果表现出色,被推荐去考湖北省文化艺术团。在歌咏班同去考试的四人中,只有她一人被录取。她的歌唱之路由此正式开始。
『捌』 电影洪湖赤卫队韩英扮演者
你好!电影《洪湖赤卫队》韩英的扮演者是王玉珍。
王玉珍,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六十年代初,王玉珍在电影《洪湖赤卫队》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人公韩英,红遍大江南北。她塑造的女英雄韩英,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形象之一;她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在神州大地传唱了半个世纪。
『玖』 洪湖赤卫队电影里叛徒是谁扮演的
《洪湖赤卫队》是于1961年上映的歌剧艺术片电影,由谢添执导,由王玉珍等主演。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国民党保安团与彭家墩恶霸、白极会头子彭霸天趁红军转移暂离洪湖之际,卷土重来,妄图复辟。洪湖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艰苦曲折的斗争。王金彪叛变,韩英不幸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韩英始终坚贞不屈。赤卫队在党的领导和乡亲们的支援下,坚持斗争,终于打回了彭家墩,击毙了彭霸天,消灭了保安团和地方反动武装,红旗又在洪湖上迎风飘扬。
韩英 王玉珍 本片主角
刘闯 夏奎斌 ----
秋菊 傅凌 ----
黑牯 陈仁宣 ----
克虎 章继超 ----
春生 王正相 ----
小刘 程学钦 ----
韩母 刘淑琪 韩英的母亲
胡子爹 周森冠 ----
小红 李金梅 ----
王三 徐林彡 ----
小保 程晓峯 ----
王金标 彭洪钧 ----
张付官 谢添 ----
彭霸天 陈金鹏 ----
冯团长 曹增银
老么 刘利 ----
马连长 郭秉 ----
敌探 封顺
『拾』 电影《洪湖赤卫队》故事,韩英原型是谁
人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是有年龄之分的。
小时候,笔者特别不喜欢的一部电影,成年后却念念不忘。
这就是本文要说的《洪湖赤卫队》。
以前为什么不喜欢?很简单,里面打仗的镜头很少,反而动不动一言不合就开唱,唱的还不是流行歌曲,而是节奏舒缓的歌剧,笔者小时候看这部电影的心情就像迅哥儿在《社戏》里看老旦唱戏。
但是,经典作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等到笔者成年之后再看《洪湖赤卫队》,那种心情和幼时真是天差地别。至今笔者仍然经常将《洪湖赤卫队》里的三段插曲挂在嘴边。
结语,《洪湖赤卫队》电影和歌剧都曾遭遇过厄运,但经典的作品永远是深入人心的,《洪湖赤卫队》电影在复映后成为很多人的首选,《洪湖赤卫队》歌剧则长盛不衰至今已经演出了一千多场。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