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玉珍的人物经历
从艺以来,周玉珍在近200个剧目中任主演,《红色娘子军》中饰吴青华、《红灯记》中饰李铁梅、《沙家浜》饰阿庆嫂等。 以上剧目和唱段在中央电台播放,并录制成盒式带与唱片发行海内外。艺术成就已选入《中国文艺家传集》、《新凤霞与弟子专辑》、《中国当代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界 大辞典》、《国家人事部专家大辞典》、《河南先进模范名录》、《科学中国人·中国专 家人才库》等书。创立了曲剧独特的周派艺术风格。
1952年前登台饰《云楼会》中陈妙常被誉为“八岁红”。后从山西文进曲剧团调入河南渑池曲剧团。1959年主演《 摘苹果》获省一等奖。1973年调洛阳地区曲剧团任副书记。1975年主演《拒台内外》参加全国调演,1981年主演《背靴访帅》中饰柴郡主拍成彩色戏剧影片和电视,并赴京汇报,受到好评,被《戏剧报》、《电影报》、《香港大公报》誉为“洛阳牡丹又一枝”。
1985年应聘汝州曲剧团任书记、汝州市文联副主席。1988年调河南省曲剧团演员。1991年合编《宋 江杀惜》、《小俩口借驴》、《周仁献嫂》等剧。1993年主演《五福临门》获中央“五个一”工程奖等。同年改编、主演并设计唱腔的《小二姐做梦》获曲剧大赛“金牌头名”。1994年主演《寇准背靴》赴台湾献演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劳模”。
主演的《杀齐王》获(五六年)首届河南省观摩汇演演员奖、《双晨花》省、地一等奖、《好媳妇》、《刘海砍樵》获地.市一等奖、《柜台内外》获中央文化部、河南省、洛阳地区三级大奖、自编、自演《小二姐做梦》获河南曲剧金牌头名、《五福临门》获河南省会演、中国《金三角》会演、中国《人口文化》、中央《五个一工程》等奖、省委《嘉奖令》。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被评剧大师新凤霞收为高徒,代乃娣、黄苗子、吴祖光等国内外名家题诗赠画。
⑵ 河南省曲剧团的剧团作品
剧团挖掘、创编、移植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如《陈三两》(入选“中华戏剧精品库”)、《风雪配》(入选“中华戏剧精品库”)、《秦香莲后传》、《背靴访帅》、《红楼梦》、《掩护》、《赶脚》、《游乡》、《双美赞》、《曲魂》(获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江姐》、《五福临门》(获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14项大奖、全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李豁子离婚记》(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铜奖)、《阿Q与孔乙己》(获河南省第六届戏剧大赛金奖、第三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6项大奖)、《吕不韦》(获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金奖第一名及20余项单项奖)等,其中多部剧目被拍摄成电影,近60个剧目分别为中央和地方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或拍成戏剧电视片。
⑶ 曲剧电影背靴访帅
是洛阳市曲剧团
演出的一个剧目
原名叫
:
《寇准背靴》
主演
:
马奇(琪)
东方尚英
(
心言
)
⑷ 背靴访帅这一故事说乾明了什么反应了什么
《背靴访帅》(河南曲剧)
北宋时期,昏王无道,听信谗言,陷害忠良,将忠心报国的杨延景元帅充军云南。而后奸臣王钦若陷害杨延昭,假传圣旨赐其毒药。杨延景狱中好友任堂辉不忍忠良遭害,喝下毒药才使得杨延昭逃过一死。后来,杨府虚报杨延昭病死,假设灵堂,想自此回河东隐居。此时,辽军进犯,边疆告急。八贤王和天官寇准听到杨延景的噩耗,心情十分沉痛,并为朝中失去披肝沥胆的忠良而深感忧悒。于是,二人同往杨府吊唁。寇准在灵堂上看到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不甚悲哀;又见到杨延昭的妻子柴郡主外面虽身着孝服里面却着红裙;还听到佘太君向八贤王奏本,举家要回河东,心中顿生疑团,便以守灵为名留八贤王同在杨府。夜晚,寇准疑虑满怀,难以入眠。这时,他忽然发现柴郡主来其窗外窥视后,提着篮子急忙向花园走去。寇准看穿其中有些蹊跷,便尾随柴郡主前往花园,柴郡主在黑夜中疾行,不小心摔了跤,篮子落在了地上。紧跟其后寇准也失惊跌倒,碰掉了纱帽,摔脱了靴子。寇准在寻找纱帽时,发现了篮子里的饭菜,并与寻找篮子的柴郡主碰在一起。寇准躲闪不及,又怕被柴郡主发现,便设法躲过了柴郡主。他为赶上柴郡主看个究竟,便背起靴子踉跄跟踪而去。寇准终于看到柴郡主将饭菜送进花厅,并听到她与杨延昭在花厅里讲话。这可乐坏了忠心为国的寇准,急忙赶回将此事报知八贤王。忧虑中的八贤王听说杨延昭还在人世,十分惊喜。于是,君臣二人悄悄地来到花厅,设法见到了杨延昭。从此,世代忠良的杨家又重为国为民捍卫边疆。
⑸ 讲述河南戏曲的电影有多少 顺便说下电影名 谢谢、
《花木兰》 豫剧, 河南豫剧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拍摄。
《下乡与赶脚》 曲剧两个小戏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江南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北省邯郸专区东风剧团演出 胡小凤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陈三两》 曲剧 开封市曲剧团演出 张新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寇准背靴》 豫剧 淮北梆子(属豫剧沙河调)88岁老艺人顾锡轩主演 安徽电影制片厂1961年拍摄
《朝阳沟》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出 魏云、王善朴、高洁、杨华瑞、马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
《传枪记》 京剧 河南省京剧团演出 根据豫剧《传家宝》改编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买牛、扒瓜园》 由曲剧《买牛》和越调《扒瓜园》两个小戏组成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周口专区越调剧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山村新曲》 越调 由《夫妻俩》和《卖萝筐》两个小戏组成 河南省许昌专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珠江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人欢马叫》 豫剧 许昌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游乡》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珠江电影制片厂1966年拍摄
《七品芝麻官 》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二团、鹤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牛得草、吴碧波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卷席筒》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吴自力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包青天》 豫剧 商丘地区豫剧团、安阳市豫剧一团、开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张宝英、吴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1980年联合拍摄
《李天保娶亲》 越调 根据越调《李天保吊孝》改编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马兰、陈静、何全志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诸葛亮吊孝》 越调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白奶奶醉酒》 越调 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包公误》 豫剧 河南省新郑县豫剧团、开封地区豫剧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智收姜维》 越调 舞台剧名《收姜维》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背靴访帅》 曲剧 舞台剧名《寇准背靴》 洛阳地区曲剧团演出 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风雪配》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洛阳桥》 豫剧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曾广兰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桃园喜》 豫剧 舞台剧名《小白鞋说媒》 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程咬金照镜子》 豫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樊梨花》 豫剧 开封市豫剧团、开封市实验剧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风雨情缘》 豫剧 舞台剧名《大祭桩》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三全其美》 豫剧 舞台剧名《金鸡引凤》 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花枪缘》 豫剧 舞台剧名《对花枪》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卷席筒续集》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巧配鸳鸯》 豫剧 郑州市豫剧团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倔公公犟媳妇》 豫剧 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文帝杀舅》 豫剧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演出 天山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棒打薄情郎》 豫剧 河北省邯郸地区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芙蓉女》 豫剧 舞台剧名《宇宙锋》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七奶奶》豫剧 舞台剧名《花打朝》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拍摄
《抬花轿》 豫剧 舞台剧又名《香囊记》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武当仙袍》 豫剧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演出 峨眉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丫环传奇》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剧 许昌市豫剧团演出 任宏恩、艾立、汤玉英主演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7年联合拍摄
《鸳鸯戏水》 豫剧 郑州市豫剧一团、二团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业公司1988年拍摄
《阎家滩》 曲剧 南阳市曲剧团演出 河南省电影公司、南阳市文化局1998年联合摄制
《乡村警官》 豫剧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2年拍摄
《幸运十点钟》 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3年拍摄
《我爱我爹》 豫剧 舞台剧名《老子儿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我爱我孙》 豫剧、东北二人转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村官李天成》豫剧,贾文龙、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剧三团演出
《五世请缨》豫剧,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
《程婴救孤》豫剧 根据《赵氏孤儿》改编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0年拍摄
《三哭殿》豫剧,贾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2010年联合拍摄
《清风亭》 豫剧 舞台剧又名《清风亭上》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1年拍摄
希望你满意
⑹ 我要戏剧电影的全集目录。。。。。不管是京剧还是什么别的剧种,只要拍成老电影就算。
黄梅戏≪女驸马≫
评剧电影《包公三勘蝴蝶梦》 中国评剧院小白玉霜主演的《秦香莲》;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新凤霞、李忆兰主演的《花为媒》
花鼓戏《补锅》
豫剧电影《包青天》 豫剧电影《大登殿》 豫剧电影清风亭 豫剧电影《大脚皇后》 经典河南戏曲豫剧电影《穆桂英挂帅》
好多啊,请动一动手到网络视频(或其它)搜索一下吧。
⑺ 马琪的不老“活寇准”
天波府中,新寡的柴郡主红衣红裙,提篮潜行,守灵的寇天官撩袍缄口,紧紧跟踪。路滑靴重,只见他轻轻抬足,一只朝靴飞起,恰恰落在肩头;另一只飞得更高,又准确地落在手上……
这是曲剧《寇准背靴》中最精彩的一幕。
剧中寇准的扮演者是曲剧艺术传承人马琪。从1956年《寇准背靴》上演至今,他已演出了3400多场。因独创“踢靴功”,把寇准塑造得活灵活现,马琪被誉为“活寇准”。
60多年的演艺生涯,马琪主演了150多出戏,代表剧目《寇准背靴》、《四进士》、《九龄救主》等多次被录制成磁带。1982年,《寇准背靴》被拍成电影,易名《背靴访帅》,风靡全国。2006年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上,他获得“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
马琪广泛吸取豫剧、蒲剧、越调等剧种的精华,融入曲剧表演。他的唱腔以本嗓为主,中音结实宏亮,低音浑厚有力,高音有时采用脑后摘筋的唱法,有时则采用高音轻过的唱法,这在曲剧老生行当中独树一帜。
“帽翅功”和“踢靴功”是马琪最为人称道的两个“绝活儿”。
1953年冬天,马琪率团到山西临汾演出,蒲剧演员阎逢春在《周仁回府》中表演的帽翅功让他惊叹不已。他冒着鹅毛大雪上门求教,不巧阎逢春正在午休,他就在阎家门外等了3个钟头,站成了雪人。马琪的诚意感动了阎逢春,他破例传授帽翅功。此后,马琪用心苦练,不仅熟练掌握,还自创了耍相纱翅(帽翅加长的宰相帽)的绝技。
1956年,马琪着手把豫剧传统戏《寇准背靴》移植到曲剧中。他从京剧《虹桥赠珠》的武打动作“踢飞枪”中受到启发,设计了“踢靴子”的动作。但真正踢好谈何容易,最初半年时间,朝靴不是踢到远处,就是砸在头上。马琪并不气馁,他将草帽绑在头上,用布条把肩膀勒住继续练,终于将朝靴“驯服”。2008年4月18日晚,省人民会堂的舞台上,85岁高龄的马琪宝刀不老,在《寇准背靴》中再度表演起“踢靴功”,令观众叹为观止。
观众通过“弹髯口、闪帽翅、踢靴子”等绝技记住了马琪,然后很少有人知道,《寇准背靴》中扮演柴郡主的正是马琪的妻子马凤琴。他们在舞台上互相学习,在生活中相依相伴,携手度过了大半生美好时光。
洛阳市曲剧团家属院那套简朴的两居室里,最显眼的是两人演出的剧照。
马琪说这个幸福的家正是他永葆艺术活力的秘诀。多年来,妻子马凤琴在保证演出的同时,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两人如今每天一起散步,一起练功、吊嗓,有演出的时候照样登台,且乐此不疲。
马琪收了很多弟子,最大的李润杰已经60多岁了。今年年初,他又收了一个20岁的徒弟。当上非遗传承人后,马琪觉得肩上的责任很大,“我希望多教一些有艺德又勤奋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学习进步。曲剧的未来就在于不断吸纳新生力量,走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