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9年前洪金宝一个大胆尝试,开启港片一个时代,他为港剧做出了什么贡献
洪金宝是娱乐圈的一个元老级别人物,即便是成龙大哥在洪金宝面前也要给几分面子。他1961年就以童星的身份进入演艺圈,从跑龙套开始,做到主角,最后成为导演,更是成立自己的电影班底洪家班,捧红了无数的艺人。在娱乐圈59年的时间,他见证了香港电影的兴衰,同时也为香港电影的繁荣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提防小手》的成功,让很多香港动作片的制作人看到了武打动作片发展的新方向,于是纷纷仿效,让香港电影正式进入一个时装动作喜剧的时代,之后成龙于是以这种类型电影为主,甚至还将其推出国际,让中国的武打片发扬光大。
㈡ 旧七小福电影有哪些
七小福包括:1 洪金宝(元龙) 2 元奎 3 元华 4 成龙(元楼) 5 元泰 6 元德 7 元彪 于占元当年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所幸师傅并未误人子弟,教得认真。学生拜师、学艺、签生死约依足了旧式梨园行的规矩,父母一旦将孩子送入戏校,契约期内便要完全听凭师傅的教导照顾了。其时香港的梨园行当还未被电影击垮,尚有很多观众捧场,因此需要大批戏曲演员,于占元正是看此机会才办起戏校来的,归根结底还是为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剧,也是一个戏班,更是于占元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很多朋友都以为“七小福”指的是成龙等七个人,实际却不止。原来于师傅在一次京剧表演中,选了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泰七人担任《七小福》的主角(注: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元龙则是大师兄洪金宝的艺名。待到后来,年长成龙五岁的洪金宝约满先行出师闯荡影坛时,成龙才顶了元龙之名),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借此组了个“七小福“戏班,既让徒弟们多增加些演出经验,又可赚些银两,正所谓“一箭双雕”了。 “七小福”戏班成员共有十四人,除去刚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宝、元秋等人。只是随着岁月流逝,如今再回看这群师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几个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销声匿迹;元振、元宝也只是混迹影坛,默默无闻;而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彬七人则成为当今香江影坛的赫赫人物,由此大众眼中的“七小福”便顺理成章地具体到他们七个身上。 经典武打组合七小福五十周年再聚首地球人都知道,成龙师兄弟的电影成就完全体现在动作功夫片上,“七小福”除了能演动作戏外,而且个个是有名的动作指导。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香港电影金像奖设立至今一共发出二十个最佳武术指导奖杯,其中十二个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台湾电影金马奖九十年代以后开始设最佳动作指导奖,迄今已有八届,“七小福”却得了六次(注:其中包括与别人合作得奖次数,比如程小东、元彬合作的《新龙门客栈》、成家班、曹荣合作的《义胆厨星》等),说占了香港武指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实不为过。至于他们为何都能在功夫片领域做到游刃有余,进而成为一代大家,归根到底还是和他们当年做戏曲演员有关。于占元本是京剧名武生,带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净行,所谓唱念坐打,动作杂耍皆须样样精通,可是要论起唱来,“七小福”中也只成龙一副好嗓子,而于占元也惟独对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则是务必精益求精——后来洪金宝、元彪主演的《杂家小子》中两人大练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脱一副猴样,便是当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戏的结果。而《A计划》中洪金宝、成龙扮贼唱戏一段,《华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动银枪的台姿英风则更是作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了。 另外,戏曲演员和舞蹈演员一样,因为舞台表演的关系,尤善于掌握身体动作的节奏,运动起来,姿势潇洒,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如果和音乐鼓点相配的话,那就可以称作舞蹈了。这一点在《玻璃樽》中成龙伴随着音乐和洋拳手对打可以得到印证——也正因为节奏感对于功夫片的特殊重要性,我们才不难理解跳舞蹈出身的杨紫琼、李赛凤、杨丽菁甚至章子怡缘何都能迅速成为一代打星了。 其实早在“七小福”的童年时代即与武侠功夫片结缘,原来于占元的女儿于素秋乃是六十年代香港最红的武侠片女星,于占元本人也经常在粤语片中做武师,有了这层关系,洪金宝、成龙这帮师兄弟很早就参与了电影演出,但和萧芳芳、冯宝宝这些当红童星比起来,“七小福”也只能算是跑龙套的,能够得到像《大小黄天霸》中六霸、七霸这等次要角色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在镜头前的历练和大银幕上的演出经验,却奠定了“七小福”日后辉煌的基础。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的大量流失,于占元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终于维持不下去了,成龙、元彪等师兄弟只好各自谋生。当时他们这些戏班出身演员走的都是进电影圈做龙虎武师的路子,似乎这样才算得上人尽其才,没辜负自己学戏时苦练的本事。成龙、元彪等人的运气还不错,在邵氏电影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遇到了三年前先他们出师的大师兄洪金宝,当时他已经从龙虎武师升到武术指导了。经洪金宝介绍,成龙、元彪、元华等人开始为嘉禾电影公司做特技替身和龙虎武师,而在这段时间里,对他们来说最难忘的经历则是参与李小龙影片的拍摄工作。 《精武门》是李小龙从好莱坞回港后的第二部功夫片,在该片中,李小龙的刚猛有力的截拳道展露无疑,双截棍的威力,一人独斗群寇的豪气都令人观之热血沸腾。当时成龙、元彪在片中扮演的都是被李小龙暴揍的日本浪人,成龙还做了片末被陈真一脚踢飞撞在墙上的铃木先生的替身。“七小福”的另一位成员元华则幸运地做了李小龙的替身,片中需要李完成的一些杂技动作几乎都由元华完成,另外,元华还扮演了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前戏耍陈真的日本学生,还有几句挑衅的台词——后来元华在喜剧片《龙的传人》中街头卖艺时,就曾吹嘘过给李小龙做替身之事,有趣的是片中扮演他儿子的周星驰就是李小龙的忠实FANS,他在《喜剧之王》中表演《精武门》“踢馆”一场将张柏芝凌空提起倒摔在地下那段的原版本则是由成龙扮演被摔的那个,而成龙在《喜剧之王》中也客串了一回“死跑龙套”的,观众看得搞笑,殊不知当年他也和星爷一样都是此等出身,想必他对片中“临时演员也是人!”一句也会有深刻的体会。 可以说香港的功夫片至李小龙才真正从武侠片中分化出来,历史背景也由古代变为近代甚至现代,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并开始为世界影坛所瞩目,同时对洪金宝、成龙师兄弟日后的走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小龙之后香港功夫片大行其道,连武侠片大师张彻也开始涉足《马永贞》等近代豪侠功夫片,而模仿李小龙功夫片风格的打星也层出不穷:吕小龙、梁小龙、黄小龙…还有成龙。 “七小福”中和成龙是最早成名的,洪开始以武术指导闻名,后来开始自导洪金宝自演电影,首部作品是《三德和尚与舂米六》,其后主演的《老虎与田鸡》《林世荣》等片亦颇受好评。成龙则在李小龙暴毙后,被其原来的合作者罗维发掘,作为李的接班人。不过无论是跟风李小龙的《新精武门》,还是改编自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剑花烟雨江南》等),都没有取得成功。直到1978年吴思远借成龙拍《醉拳》才令其迅速走红。该片的谐趣风格及袁和平设计的活泼灵巧兼具杂耍性的武术动作简直就是为成龙量身定做,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在这一方面的天赋,同时也令成龙找到自己日后在功夫片领域的发展方向。自此,李小龙之后的又一位功夫巨星正式登场。 由于成龙谐趣功夫片的大受欢迎,也使得素来爱跟风的香港电影人纷纷改拍此类影片,其中自然滥作居多,却也不乏精品。除了成龙的《蛇形刁手》、《龙少爷》《师弟出马》外,洪金宝导演的《杂家小子》和《败家仔》也堪称上佳之作,这两部影片故事情节与《醉拳》大体相似,皆是少年受辱,遇高手学艺报仇的套路。片中诙谐幽默的武林高手(类似于《醉拳》中袁和平之父袁小田饰演的苏乞儿形象)都是由洪金宝担纲,成龙似的调皮闯祸少年则由元彪演绎,而两兄弟设计的武打动作则愈加精彩刺激,丝毫不逊于成龙的《醉拳》,因此也取得了极佳的口碑及票房——更重要的是,《杂家小子》和《败家仔》令元彪迅速出位,成为一代打星,在整个八十年代风头不让洪、成两位师兄。 至于“七小福”其他几位兄弟,元奎、元德、元华、元武、元振等人此时也都聚集在洪金宝、成龙的周围,同气连枝,大家有饭吃,或做武术指导,或在银幕显形,较之以前做武师的日子要好得多了,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可能不太合适):朝中有人好做官——不过话又说回来,靠人不如靠己,虽说师兄弟好得没话说,但如果自己没有实力,早晚也会被淘汰的,更何况这几位本身亦非等闲之辈,凭本事照样能出位,只是早晚的事罢了。 元奎为成龙的《龙少爷》、洪金宝的《皇家师姐》等片设计的武打动作已显示出自身实力。 作为导演,他与刘镇伟合导、 周星驰主演《赌圣》曾创下1990年香港最高票房纪录。 而当他遇上李连杰后,更是一展平生所学,充分发挥了李连杰的敏捷身手,经典的武术设计更是层出不穷。单以他与师弟元德联合为《功夫皇帝方世玉》设计的动作场面来说,李连杰与胡慧中在看热闹人群的头顶比武高来高去尽展潇洒身姿,而赵文卓与李连杰于监斩台里低矮的夹层中的打斗则是闪转腾挪却以灵巧取胜;再加上李、赵二人在染布坊内长棍对短棒的对攻——这一高一低,一短一长的巧妙对比真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元奎、元德以该片获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武术指导奖确实也是实至名归的。至此,元奎与元德师兄弟联手在李连杰主演的《新少林五祖》、《中华保镖》、《赤子威龙》、《鼠胆龙威》等影片中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李连杰鲜明的造型,潇洒的亮相,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矫健身手无不体现着元奎师兄弟的心血,从而也令他二人在香港的武术指导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元华给人的银幕印象一直是反派形象深入人心,在八十年代成龙、洪金宝、元彪主演的许多电影如《飞龙猛将》、《急冻奇侠》、《东方秃鹰》中,元华总是扮演功夫最厉害的反派,有时需要成龙他们师兄弟同时出招才能战胜他,其实以元华的瘦削身体,若没有些真功夫还真不足以抵挡自己三个师兄弟的轮番进攻。只是不断重复这等只靠拳脚功夫显威的反派角色,难免会令元华最后沦为如卢惠光、周比利等纯脸谱化的陪练打星。于是这位留着和林子祥一样的小胡子(《急冻奇侠》中元彪对其相貌的评价)开始在演技上下功夫,与周星驰合作的《龙的传人》、《情圣》、《漫画威龙》和与李连杰合演的《龙行天下》等片都充分展现了元华的喜剧表演才华,比之在成龙、元彪的影片中充当一号打手自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另外,他为《急冻奇侠》和《龙行天下》设计的武术动作也干净利落,不落俗套、颇有新意,只可惜后来他在武术指导这一行当并未有太大发展,而是专注于银幕前的演出,还别说,倒也算得上别具一格,小有成就。 即便在“七小福”早年学艺时期,元彬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八十年代其他师兄弟开始各领风骚时,元彬更是默默无闻,未见有何建树。他也甚少与洪金宝、成龙等师兄弟合作,相反倒投在另一位著名的武术指导程小东门下,与马玉成共同做了程小东的副手,辅助他为《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新鹿鼎记》等武侠片设计了许多经典的动作场面,因此深得徐克赏识,后来竟提拔他在《黄飞鸿三狮王争霸》中做了武术指导的正职,又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中担任了执行导演,一时声名鹊起。不过,元彬、马玉成设计的武术动作虽然深受程小东的影响,但却各有侧重:马玉成颇得程式凌空飞舞,飘逸潇洒风格之精髓,只是有时过于夸张,虚与实的结合差了些;元彬则武术招式的拆解上下足功夫,因此写实性很强,只可惜有时候又想学程小东的天马行空,结果难免弄巧成拙,这点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和《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中体现得很突出——至于后来元彬为“银河映像”的许多经典枪战片做指导的动作场面,固然精彩写实,但较之拍功夫片可以任意发挥,他在杜琪峰等人的导演意图控制下却又显得有些缩手缩脚了。 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洪金宝、成龙、元彪是香港最红的功夫片的明星,只要是他们领衔主演的功夫片,几乎都能获得极佳的票房收入,如果是三人合作的影片则更是票房卖座的保证了。因此当年这三兄弟曾合作过多次,最早是在《奇谋妙计五福星》中,该片是嘉禾为对撼新艺城的卖座动作喜剧系列《最佳拍档》开拍的,由洪金宝导演,开创了豪华明星阵容的群戏先河,影片以洪金宝、吴耀汉、冯淬帆、秦祥林、岑建勋(后来换为曾志伟)的搞笑戏为主,剧情主要是这五个好色男人调戏美女的桥段,还有一大看点就是洪金宝、成龙、元彪师兄弟三人硬桥硬马的动作功夫场面,(《奇谋妙计五福星》中元彪只露了一面,没甚戏份,待到后来的《福星高照》、《夏日福星》便是三人同时对敌的精彩武斗了)。只是在这套由洪金宝控制影片整体风格的“五福星”系列,成龙、元彪的戏份也只限于打斗,并无多大发挥。但到了成龙自编自导自演的《A计划》时,则是完全围绕成龙展开情节,无论洪金宝、元彪怎么卖力的打斗表演,却也抢不去成龙的风头。 说起洪金宝与成龙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据说成龙的许多功夫就学自洪金宝,而他入电影圈以来一直受到这位大师兄的照顾。因此两人之间的合作也是最多的,而且互相启发,对香港类型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单说洪金宝,他不仅以《提防小手》和《五福星》系列开创了黑色功夫喜剧潮流和时装动作片,监制的“僵尸”系列电影更风靡一时。而且他除了动作功夫少有敌手外,还主演过几部颇受好评的文艺片,如在《八两金》中与张艾嘉谈情说爱,影片淡淡的乡愁和略显悲伤的爱情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而洪金宝出色的演技也为该片锦上添花。另外,他在与成龙合演的《龙的心》扮演一个天生弱智的成年人,演技着实精湛,只可惜与同年郑则仕主演的《何必有我》题材撞车,不仅口碑不佳,票房也只收几百万,堪称洪金宝与成龙合作以来最失败的一次,使得成龙以后再不敢轻言演文艺片,而洪金宝却毫不在乎,后来又有与张曼玉主演的《过埠新娘》文艺片问世。此等勇气和对自身演技的突破在“七小福”中绝对可拔得头筹。 再说洪金宝对成龙的启发,因在《奇谋妙计五福星》中成龙首次扮演警察,才触发了成龙的创作灵感,才有了《A计划》中的民国巡警马如龙,才有了后来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警察故事》中的陈家驹。而洪金宝在八五年为德宝监制了《皇家师姐》系列,成龙就在八七年为嘉禾监制了《霸王花》系列——不知这个算是启发,还是对撼呢?另外,成龙、洪金宝、元彪在八十年代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成龙的是威禾,洪金宝的是宝禾,元彪的则是泰禾,很明显都是依托嘉禾电影公司开创的。有了各自的事业,他们的合作就开始渐渐少了,三人合作的影片除了“五福星”系列和《A计划》外,尚有《快餐车》和《飞龙猛将》。《飞龙猛将》是三兄弟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片中设计了一段洪金宝、成龙、元彪三人因误会展开混战的动作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殴成一团,非常经典,谁知这竟是三兄弟合作的绝唱了呢?不过,洪金宝与元彪倒是陆续有合作,比如《东方秃鹰》、《乱世儿女》(此片中洪金宝破天荒地演了一个大反派,与元彪恶斗一场最后被炸死)、《九五牛皮胶》等——其实近年来个人最喜欢的“七小福”作品当属元奎导演,元彪、元华、元奎、元德、金城武主演的《马永贞》,拳脚刀斧,枪战武斗的动作场面精彩绝伦,兄弟情义,帮派厮杀,情感阴谋、搞笑悲情,虽用传统手法演绎,却也令人荡气回肠。元彪的英雄、元华的搞笑,元德的反派都很出彩,只可惜该片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票房极差,不知何故。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七小福”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发展重点不太一样,比如成龙、洪金宝、元奎在好莱坞,元彪留守香港,元华转投无线电视台做了电视剧演员,元彬则在内地混饭吃。但现在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合作拍片了。洪金宝为成龙的《highbinders》担任动作导演,元彪为成龙的《龙旋风》担任动作指导,洪金宝在元彬导演的电视剧《断仇谷》中担纲主演,元彪则与洪金宝在《拳神》中再次聚首……也许“七小福”作为演员在银幕前表演(尤其是成龙、洪金宝)已经开始老了,但他们作为动作指导对香港甚至世界类型电影所发挥的创造性作用却越来越重要——谨以此浅陋文章纪念为我的青少年时代带来无数欢乐的几个香港电影人! 成龙於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国戏剧学院。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于占元师父(于素秋的父亲)。于师父为成龙起了一个名,叫元楼。其他的师兄弟也是以元字为名。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斗等动作。除了练功外,他们更要做清洁、洗碗等的事务。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十九小时艰苦训练中成长。在一次京剧的表演中,于师父选了元龙(洪金宝)、元泰、元华、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龙,担演一套京剧《七小福》的主角。从此人们便称他们为七小福,而成龙亦从此获得很多舞台演出的机会,以后他们就不断在梨园表演。
㈢ 有谁知道《提防小手》这部电影里面的插曲叫什么名字啊
应该是wordy rappinghood
㈣ 39年前洪金宝一个大胆尝试,开启了港片一个时代洪金宝有哪些代表作
洪金宝如今虽然因为年纪大逐渐淡出娱乐圈,但是他在电影圈的地位是无人能撼动的。洪金宝从1961年以童星的身份进入电影圈发展,那时候正是香港电影开始兴起的时候,到了80年代之后,香港电影业空前繁荣发展,出现了很多题材类型的电影,也涌现了很多的实力演员。
例如《福星高照》,这部电影是他自导自演的一部动作片,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就很受观众喜欢,还获得香港年度电影票房冠军,更是让洪家班提名一九八五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除此之外,还有《最佳福星》、《东方秃鹰》、《七小福》、《鬼赌鬼》、《一触即发》、《一个好人》等口碑和票房都相当好的作品。
虽然如今洪金宝因为年纪大了 之后,很少出现荧屏,但是他给观众留下了非常多珍贵的作品。
㈤ 提防小手完整版电影
提防小手_1.mp4
㈥ 有什么电影好看,是要搞笑的.
以下全部都是香港经典 搞笑电影 无一幸免 够你看一阵子
《神勇双响炮》吴耀汉 卷毛
《双龙吐珠》同上
《双龙出海》同上
《奇门盾甲》袁祥仁 袁日出
《天师撞邪》同上
《鬼马天师》同上
《瘦虎肥龙》洪金宝 麦嘉
《脂粉双雄》洪金宝 谭永粼
《提防小手》洪金宝 陈勋奇
《乱世儿女》元彪 洪金宝
《中华战士》杨紫琼 尔冬升
《点指贼贼》张国强 董彪
《夜魔先生》张坚庭 李赛凤
《不夜天》钱小毫 万梓良
《群龙夺宝》刘德华 关芝琳
《大话神探》陈百祥 钱小毫
《师姐大晒》钱小毫 李美凤
《冇面俾》洪金宝 元彪等~
《卫斯理之霸王卸甲》钱嘉乐 元华
《蝎子战士》钱嘉乐 刘家良
《杀妻二人组》周润发 钟镇涛
《过埠新娘》洪金宝 张曼玉
《沙滩仔与周师奶》梁朝伟 吴孟达
《芝士火腿》张伟健 曾志伟
《好女十八嫁》钟镇涛 钟楚虹
《刀马旦》林青霞 叶倩文
《求爱夜惊魂》张曼玉 张坚庭
《铁甲无敌玛利亚》梁朝伟 卷毛
《神探父子兵》刘德华 元奎
《马后炮》郑则仕 王青
《衰鬼撬墙角》陈友 吴耀汉
《时来运转》林正英 元彪
《鸿运当头》郑则仕 泰迪罗宾
《洪福齐天》洪金宝 林正英
《着牛仔裤的钟馗》成奎安 王小凤
《俾鬼捉》王祖贤 高丽虹
《漫画奇侠》王祖贤 吴大维
《撞邪先生》钟镇涛 郑裕玲
《天师捉奸》陈百祥 钱小豪
《女校风云之邪教入侵 》周慧敏 刘青云
《有鬼住在隔壁》陈百祥 张敏
《监狱不设防》李丽珍 冯淬帆
《大丈夫日记》周润发 王祖贤 叶倩文 李子雄
《五福星系列》洪金宝 冯淬帆 吴耀汉 秦祥林
《精装追女仔系列》曾志伟 陈百祥 冯淬帆 周润发 张曼玉
《长短腿之恋》周润发 王祖贤 罗明珠
《最佳损友》刘德华 陈百祥 曹查理 王晶
《最佳损友闯情关》吴君如 陈百祥 刘德华 邱淑贞
《东成西就》张学友 梁朝伟 张曼玉
《赌侠》周星驰 刘德华 程东
《追男仔》邱淑贞 张曼玉 林青霞 梁家辉
《超级学校霸王》张学友 任达华 邱淑贞 杨采妮
《整蛊专家》周星驰 刘德华 关之琳
《喜剧之王》周星驰 莫文蔚 张柏芝
《一世好命》卢冠廷 吴君如 黄一山
《富贵逼人系列》李丽珍 董骠 沈殿霞
《回魂夜》周星驰 莫文蔚 黄一飞
《我爱夜来香》林子祥 林青霞
《龙的传人》元华 周星驰
《横财三千万》曾志伟 林青霞
《鬼马双星》许冠杰 许冠文
《最佳拍档》许冠杰 麦嘉
《合家欢》黄百鸣 许冠英 许冠文
《打工皇帝》许冠杰 王祖贤 徐克
《花田喜事》许冠杰 吴君如 许冠英
《猛鬼差馆》许冠英 张学友
《鸡同鸭讲》许冠杰 许冠文
《水浒笑传》许冠杰 许冠英 吴孟达
《半斤八两》许冠文 许冠杰
《神探朱古力》许冠文 胡慧中 梅艳芳
《瘦身男女》 刘德华 郑秀文
《逃学英雄传》张坚庭 邱淑贞
《僵尸叔叔》李丽珍 钱嘉乐
《开心鬼》黄百鸣 李丽珍
《城市猎人》成龙 王祖贤
《宝贝计划》蔡卓妍 成龙
《开心三响炮》曾志伟 陈友 陈百祥
《与龙共舞》刘德华 张敏 罗美薇
《鬼马校园》李丽珍 陈松伶
《鬼马飞人》李丽珍 郑则仁 钟楚红
《龙凤智多星》张国荣 倪淑君 林忆莲
《难兄难弟》石天 王青 吴耀汉
《鬼马智多星》泰迪罗宾 麦嘉 曾志伟
《八喜临门》吴耀汉 冯宝宝 罗美薇 李丽珍
《八星报喜》周润发 郑裕玲 袁洁莹 张学友
《九星报喜》张国荣 吴倩莲
《家有喜事》李丽珍 吴君如 张国荣 黄百鸣 周星驰
《为你钟情》李丽珍 张国荣
《圣诞快乐》李丽珍 张国荣 麦嘉
《开心乐园》李丽珍 罗美薇 袁洁莹 黄百鸣 郑浩南
《神经刀与飞天猫》张学友 张曼玉
《霸王花》陈雅伦 杜德伟 惠英红 胡慧中
《赌圣》周星驰 吴孟达
《赌霸》梅艳芳 郑裕玲 吴孟达 恬妞
《无敌幸运星》周星驰 陈友 吴君如
《大话西游》周星驰 朱茵 吴孟达
《功夫》周星驰 元华 元秋
《雀圣》元华 元秋 郭晋安 应采儿
《我的老婆是赌圣》孟瑶 王晶 张家辉
《长江七号》周星驰 徐娇
《猪扒大联盟》莫文蔚 关秀媚 林熙蕾 陈小春
《新扎师妹》吴彦祖 杨千嬅 李兆基
《最佳女婿》周星驰 张敏 张学友 莫少聪
《师兄撞鬼》周星驰 冯淬帆 董骠
《破坏之王》周星驰 钟丽缇 张学友 吴孟达
《食神》周星驰 吴孟达 谷德昭
《喜剧之王》周星驰 张柏芝 莫文蔚
《千王之王2000》张家辉 吴君如 关秀媚
《杀妻二人组》与周润发 锺镇涛 梅艳芳
《霹雳大喇叭》洪金宝 张学友 姜大卫
《富贵吉祥》张学友 张曼玉 林子祥 周慧敏
《小小小警察》曾志伟 张学友 李丽珍 苗侨伟 张曼玉
㈦ 香港电影里有哪些逝去的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经典坏蛋
《东成西就》
《提防小手》
《最佳拍档》
《花田喜事》
《撞板风流》
《打工皇帝》
《飞虎奇兵》
《顽皮家族》
《唐伯虎点秋香》
《武状元苏乞儿》
《百变星君》
《喜剧之王》
《功夫》
《喜马拉亚星》
《大军阀》
《一乐也》
《捉奸趣事》
《福星高照》
《八星报喜》
《家有喜事》
《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大内密探零零狗》
《大内密探零零发》
《越光宝盒》
《天降财神》
《开心鬼》
《僵尸先生》
《僵尸叔叔》
《猛鬼佛跳墙》
《求爱夜惊魂》
《电影鸭》
《好小子》
《好小子之新乌龙院》
《一石二鸟》
㈧ 《提防小手》电影在12:15分时的舞曲。
nobody
㈨ 请问这是哪部电影里的啊跪求
这是香港导演、用样也是演员的 陈勋奇。在八0九0年代很红的人。
他是香港导演里最出色的配乐,配乐里最出色的制片,制片里最出色的飞车指导,飞车指导里最出色的编剧,编剧里最著名的演员之一,演员里最成功的导演之一。他提倡拍青春励志动作片,武术场面追求火爆、热闹,但意识形态一定积极向上。他曾是人们心中最理想的“四条眉毛”陆小凤的扮演者。曾包揽75%港台电影配乐,一手提拔出王家卫,他开创时装动作喜剧潮流,为成龙和周星驰指明了方向,他,就是被公认为香港电影全才的陈勋奇。
导演
1. 沉默的姑娘(1994)
2. 神探Power之问米追凶 (1994)
3. 边城浪子 (1993)
4. 飞鹰计划 (1991)
5. 恶男(1986)
6. 小狐仙(1985)
7. 伊人再见(1984)
8. 佳人有约 (1982)
9.上海探戈(1996)
10 .群英会(2003)
11、功夫之王/ 功夫小英雄(2006)
12、梦想的天空(2007)
13、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2011)
男演员
1.神探Power之问米追凶 (1994)
2.边城浪子 (1993)...叶开
3.反斗马骝(1991)
4.花心梦中人(1989)
5.恶男 (1986)
6.小狐仙 (1985)
7.伊人再见 (1984)
8.败家仔 (1982)
9.佳人有约 (1982)
10.提防小手 (1982)
11.我要金龟婿(1983)
12.僵尸福星仔(1991)
13.群英会(2003)
14.功夫之王/ 功夫小英雄(2006)
15.梦想的天空(2007)
监制
1. 皇家饭 (1986)
编剧
1. 边城浪子 (1993)
音乐
1. 勇者无惧 (1981)
2. 师弟出马(1980)
动作/武术指导
1. 霹雳火 (1995)
作曲
1. 冒险王(1996)
2. 堕落天使 (1995)
3. 烈火战车 (1995)
4. 东邪西毒 (1994)
5.大话西游(和东邪西毒是同一首歌)
作品还有《上海探戈》(1996年2月拍摄)
同时,也是《上海探戈》的男一号
看过他的一些作品,但是记不起来这是哪部里的镜头了!